金剛經講義節要—忍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二集) 2023/6/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9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一十二頁,八十三、「約餘度明 正明」。請看經文:「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段經文,這段經文我們《節要》學習到第三條,我們接下來看第四:
【四、般若「空」也,餘度「有」也。空有本來同時,不可離也。所以當兩邊不著,會歸中道。】
這段給我們說明般若是空。『餘度』就是六度前面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餘度是講「有」,般若是講「空」。空跟有『本來同時』,「同時」就是『不可離』的,不是離開有另外有一個空、離開空另外有一個有,不是這樣的。就像我們常常念《心經》,《心經》我們都念得很熟悉,每一次做法會都要念三遍,《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有,色代表有形相的物質,空跟色是同時存在的,是不可分離的。般若講的空意,就是要我們在有當中你見到它的本體,空,本體就是自性,見到自性;不是離開有(離開這個相)去另外見到性,不是的。所以不能分開的,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常常用電視屏幕來做比喻,這個我們比較好懂。屏幕是空,屏幕現的相是有,屏幕裡面的有跟空能不能分開?分不開的。正當你看到屏幕有這些相,無論現什麼相,它當體就是空的。你要從有(這個相)當中去看到它空的本體,就見到性了,不是離開這個相另外去看一個空,不是那個意思,我們不能錯會。這也是《般若經》不好講的地方,往往講到空,什麼都沒有叫空,實際上般若講的空是在有當中,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本來就同時的。古大德用金來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黃金打造很多相,到銀樓去看,琳琅滿目,什麼相都可以打造,打造人的相,打造佛菩薩的相,打造一條魚的相、一隻狗的相、一隻貓的相,什麼相都能打。那個相都不一樣,但是相當中它的本體是一樣的,都是金子。所以你要找金子,也不能離開這些相去另外找個金子;縱然是金條,金條它還是一個相。所以應當『兩邊不著,會歸中道』,就是空有二邊都不能執著;執著空、執著有,這個都不對。我們再看第五:
【五、菩薩行以「般若」為主,即以空為主也。所以雖不應壞有,仍不應著有也。雖會歸中道,中亦不著。此佛菩薩所以以大空三昧為究竟。以無智無得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行』,這個「菩薩行」就是六度,六度萬行。六度萬行『以般若為主,即以空為主也。』這個「主」是什麼?我們現在話講叫主導。前面五度就是般若在主導,般若就是智慧,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去行五度,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就可以到彼岸,就是波羅蜜,可以到彼岸。如果沒有般若,只有前面五度,那只能修個人天福報,因為著相。著相所修的一切善,修的五度就變成人天善法,修得很好,可以生天,出不了三界。所以主要就是要有智慧(就是般若)才能解決問題。般若也不能離開其他五度,不能離開這個有。般若在哪裡看?就在這個有當中看。比如說布施,布施錢、布施體力,有這個事相。在事相當中布施,有沒有智慧就不一樣了,有智慧的人布施,他能成佛道、能到彼岸,沒有智慧的人頂多修個人天福報。修人天福報還是修得比較正確的,有一些修到三惡道去享福的,這也大有人在。他也修福,但是沒有智慧,所以墮到畜生道去享福。我們現在看到人家養的寵物,真的比人有福報,那也是過去世他有修福,牠才能享那個福。牠的待遇,人還不如牠,現在有動物的醫院、動物的美容院,還有SPA,還有動物的墳墓,還有玩的。真的,人沒福報還不如畜生。畜生牠過去世就是愚痴修福,所以連人天福報都得不到。實在講,要修個人天福報,還是要有智慧。但是如果你沒有離相,那就不能超越三界,只能修個人天福報,所以般若就很重要。
所以般若它「以空為主」,空就是你不要著那個相。雖然以空為主,也不應壞有。有就是相,不是說你不要那些相,或者去破壞那個相。就是你不應著有,不要去執著那個真有,但是你也不能破壞那個有。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世間相都是有,都有這些相。所以世間相,我們生活當中一些事相、一些規則,我們還是要去遵守。不能說都空的,紅綠燈,這個是空的,我就走過去,這可不行,你就著空了。應該怎麼修?你要遵守,但是你知道這是空的。因為是空的,也不妨礙我們去遵守;你不遵守,你都破壞這個世間相,那不就天下大亂了嗎?所以你也「不應壞有」,這個有,你也不能去給它破壞。是叫你不要去執著,不是叫你去破壞,不是叫你把它去掉,不是叫你去躲避它,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原理我們會了,如果能夠在生活當中提起觀照功夫,的確都是在修行。我們老和尚常常就提醒大家,看電視也是要修行,不能光看,看了你沒有提起觀照就著那些相,跟著那些相在轉,沒有在用功,那也不起作用。
所以不能著有,空有不著,空有不著就是中道。但是你又不要再去執著有一個中道,有一個中道你又落到一邊了。空跟有是一邊,中道又是一邊,你也不能執著有個中道,所以中道亦不著,『此佛菩薩所以以大空三昧為究竟』。不執著空、不執著有、不執著中,那就是「大空三昧」,一空到底,空亦空,這樣才是究竟。我們要能夠體會佛說法他的巧妙之處,一定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以無智無得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智亦無得,這個智慧我們本來具足的,「無得」,因為本來有,我們只是恢復而已,本來就有。智慧也是本來有的,所以我們恢復了也無所得。因為本來就有,不是本來沒有,現在忽然有了,那才叫做得;你本來就有,那不是得,你只是恢復而已,恢復我們本來的智慧而已,這個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是一個名字相,透過這個名字相,我們也不能去執著我現在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著相了,又著這個名字相。但是沒有用這個名字也不行,你要用,但是不要去執著,知道這是虛妄的。所以經典講即非、是名,就是讓我們自己去體會,即非就是說那個相是假的,虛妄的,你不要著那個相;就相來講是名,那就是有這個相,不是沒有,是有,有但是它是空的,你不要去執著,執著就錯了。我們再看第六:
【六、必能如此,然後可以隨形六道,現百千億化身。雖一切法熾然而生,而一心湛然,本無所生。此之謂得大自在,得大受用。能度一切苦厄者,端賴乎此。此是般若究竟義。非學此不能入門,不能究竟。】
這一條,江老居士也是在勉勵我們學佛的同修,不要怕學般若,不要害怕。特別強調你沒有學這個,你學佛不能入門,都在門外,也不能達到究竟。這些話也都是真實語,因為他也是根據經典佛講的。因為中國在宋朝以後,談般若的法師就很少,只有禪門(禪宗)還有在講,教下幾乎就很少講,如果有講也是講得很淺,沒有講得很深入,因此大家對般若的精義都不了解。有一些人學了般若,學錯了,妄談般若(妄談就是亂講),妄談當然是不可以的。怕談般若也不行,怕就是般若太高我學不會,不敢學,不敢去碰,我根性這麼差,聽到般若就害怕。我們念佛人學般若,幫助我們提升品位。你看《觀經》上品中生,「於第一義心不驚動」,第一義就是般若,你心不驚不怖,不怕,這樣念佛迴向,發願往生,最少可以到上品中生,幫助我們提升品位。江老居士他也是念佛人,他「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也是求生淨土的。應該講,般若是每一宗、每一派、每個法門的共同科目,應該是這樣的,因為佛講了二十二年,等於是佛法的一個中心。要成佛,沒有般若就不能成佛,所以般若非常重要。
『必能如此』,「能如此」就是上面講的六度,你有般若去行六度,那就可以明心見性了,最少是圓教初住位菩薩。圓教初住位菩薩,根據經典講,就可以分身到一百個大千世界,他去示現佛身說法。不用到究竟即佛,分證即佛,圓初住他就可以分身了,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可以隨形六道,現百千億化身』。我們在經上念,「百千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應化身就很多了。報身跟應化身都是從法身流現出來的,法身就是自性本體。我們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最低是圓教初住位菩薩,分證即佛,第一個位次,他就可以隨形六道,像觀音菩薩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
『雖一切法熾然而生,而一心湛然,本無所生。』這一切法好像都有生,我們看到一切法是緣生法,有生有滅,但是「一心湛然,本無所生」,本無所生就是密宗講的「阿字本不生」。本不生的意思就是它本來就有,本有,不是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那叫生。所以我們人為什麼會死?因為有生,有生它就有滅。生滅是緣生法,因緣生,因緣滅,緣生法。緣生法從哪裡出現的?緣生法有,有這些相,生命,萬物、山河大地,這些都是從法身流現出來。所以你修行修到明心見性,證得報身佛了,報身佛有始無終,圓滿報身盧舍那佛,那也是從法身流現出來的報身;法身再流現出來應化身,千百億應化身。所以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是一不是二。我們念佛法門怎麼去證得三身?只要念這個名號就三身統統有,統統含攝在裡面,念「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我們不懂這個道理,你念了,這個三身也都含攝在這句佛號裡面,法身、報身、應化身都含攝在裡面。我們在這個世界還沒有修到破無明、證法身,我們還不能夠像這些明心見性的菩薩,可以隨形六道,現千百億化身,但是我們修淨土有一個方便,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縱然下下品,得佛力的加持,你也能百千億化身,這個是淨土它殊勝之處。所以我們現前學這個,在眼前也可以得到一些自在;將來你明心見性,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就得大自在、大受用。
『能度一切苦厄者,端賴乎此。』為什麼能度一切苦厄?這也是根據《心經》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一切苦厄就消失了,沒有了,因為照見五蘊是空的、是虛妄的。就好像我們作夢醒過來,醒過來就空了。我們在夢中有苦有樂,特別是作惡夢的時候太難過了、太痛苦了,但是夢醒過來就「度一切苦厄」,這些苦跟厄就不存在了,原來一場夢。在《金剛經》,到後面壓軸的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觀我們眼前這一切如夢幻泡影,要常作如是觀。實在講,我們現在雖然修淨土,這個還是需要學習,『非學此不能入門,不能究竟』。我們再看第七:
【七、「般若」,理也,智也。觀門也。諸度,事也,境也。行門也。理事從來不離,觀行要當並進,智境尤須雙冥也。】
這一條再給我們說明,『般若,理也』。下面給我們說空,空就是理,他講的理論就是空。般若講理就是智,智就代表觀門。觀門是我們學佛很重要的一個關鍵,你看《心經》講「觀自在菩薩」,就是要觀。所以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講,佛門所有一切法門離不開「觀」這個字,離不開觀門。他也舉出淨土法門,他說淨土法門《十六觀經》,那不是觀嗎?所以觀門就屬於智、屬於理。「觀」這個字,我們如果講淺顯一點就是觀念,這樣講法,我們一般人比較容易體會。觀,它有層次,觀有觀察、有觀想、有觀照。觀跟照它是不同的,比如說觀照,初步的觀察;觀察,你去審察、檢察、去察看。觀察就我們一般比較能夠理解,像《八大人覺經》講觀察就比較粗相的,觀察就是佛勸我們學佛的四眾弟子,「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如是觀察,觀察初步,我們一般就比較容易下手,在我們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要提起觀察。我們看到佛經講的這一切,就是講我們現前這個地球,娑婆世界這個地球的現狀,我們對這個地球的現狀,我們有沒有細心去觀察?所以經我們都會念,念了之後,我們有沒有依教奉行去觀察?這個是重點。不是今天念完一部,功課做完了。實在講,做功課,用功在二六時中,時時刻刻,穿衣吃飯,待人處事接物都在觀察,都是在修行。不是在佛堂念完經是修行,出了佛堂就不是修行了。在佛堂念經是提醒,念經念的遍數多,就是不要忘記了,你不忘記才會提起觀察、觀想、觀照。
我們現在看到報紙發生了什麼天災人禍這些事情,我們有沒有依照《八大人覺經》去觀察?說世間無常,我們有沒有覺得世間無常?如果一個人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個世間是無常的,縱然不能馬上放下,也會比較淡化。世間的確無常,你看世間,什麼叫無常?就一直變化。我們看到這些,現在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在給我們說法,說世間是無常的。所以有時候我看網路電視都會報,有一些老照片,什麼台北圓環,以前我在家,小時候十幾歲,我父親常常帶我去那個地方,萬華圓環,但是都是吃肉的,什麼魷魚羮、肉羮,就去吃那些。以前很繁華、很熱鬧,過了一段時間就拆掉了,拆掉又蓋了一個新的圓環,過了二十年又拆掉了,現在變得好像大樓式的。所以當地的一些老人,大概我這個年紀的,回想都也是滿感傷的。還有看到中華商場,中華商場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去過?以前那裡很熱鬧的,我以前年輕的時候也常常去那邊逛來逛去的,那邊很多好吃的。中華商場,它最早的時候是國民政府來台,很多軍眷在那邊搭矮房子,賣東西,後來市政府為了整頓市容全部拆了,就建了中華商場。建出來也繁華一時,大概二十年,後來市政府又要拆,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現在這個樣子,將來會不會再變?肯定會再變,每個階段的因緣不一樣,它就改變。像這些,我們看到這些過去的老照片、影片,我們學佛的人跟一般人看的角度就不一樣,一般人看了就回憶過去,只是一個回憶,有的人(住在那個地方的人)會感覺很感傷,也是無可奈何!我們學佛的人看這個就是,那不是佛早就告訴我們世間無常?無常就是它會變化的,它不是永恆的,一段時間就很大的變化。實際上是時時刻刻剎那剎那在變,但是我們觀察,就從這個粗相來看,我們看得到的,感受得到、體會得到的我們去觀,觀察。
所以看電視是不是修行?的確,我們會用功,的確是修行。我們老和尚講,看電視也會成佛,但你要會看;我們如果不會看,起碼要提起觀察。像我昨天看了很多舊影片,那都是以前我經歷過的,這樣回想起來,那已經不存在了,就留下這些影像而已,這些都是虛妄的、無常的,這些不都在給我們說法嗎?佛在經典講世間無常,你要怎麼觀?你就看現在這個世間相是不是無常?這個講我們生活環境不斷的在變化,變化就是生滅。你看中華商場蓋起來,生;拆掉,滅了,沒有了,這不是緣生法嗎?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觀。我們認識的人,親戚朋友,死了多少人?特別我們在做法會的,每一次做法會又有新的牌位。我在念疏文,又有新的,剛往生的,我念了什麼感受?我念的感受,就是說總有一天我也會被人家念,是不是?所以要提高警覺,你不要以為是他死,我還沒死,總有一天輪到我們。所以看到這些都要起觀,我們才能夠精進用功;說一句比較具體一點的,比較能放得下了。為什麼我們會留戀這個世界,放不下?就因為看不破。為什麼看不破?因為沒有觀,連觀察也沒有。不要說觀想、觀照,連觀察都沒有,你怎麼能放得下?嘴巴說放得下,實際上心裡一樣也放不下。這說明作觀的重要。
初步我們可以從觀察開始,像《八大人覺經》講,「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初步。觀想就更深入,觀想心要定。觀想就是說你想一樁事情,或是想一個人;你想一個人,那個人的相就在你的腦海裡面。觀想念佛就是說你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在我們腦海裡面。但是依照《觀經》去觀,那個難度也是相當高,因為有禪定功夫你觀想才能成就。心要很定,心要定到怎麼樣?你真的徹底看破這個身心世界,你才能得三昧。三昧就是正定、正受,翻成中文是正定,正定就是禪定,在禪定當中的享受是正常的享受。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跟我們講,修三昧的人要如同失意人,就是這個世間已經非常失意了,跌到谷底了。好像你做生意徹底破產,你什麼都沒有了,那種失意人,那種心來念佛就容易得三昧,反正他什麼都沒有了。遇到很多災難,什麼都沒有了,徹底放下了。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為什麼念佛能功夫得力?因為他遭遇的那個苦難,換作我們就受不了。出生在清朝末年,那是什麼時代?八國聯軍,還有革命內戰;革命之後接著軍閥割據,又是內戰;軍閥割據之後,北伐成功又中日戰爭,中日戰爭之後又國共內戰,國共內戰之後又文化大革命。他們家遭受極大的苦難,他的哥哥弟弟很年輕,都死了,親戚朋友遭遇災難,父親被土匪打死。那種苦難,對這個世界毫無留戀了。所以二十歲出家,剃度師父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他真的就死心塌地的念佛。所以諸佛以苦為師,以戒為師。修行人沒有吃苦、沒有遇到苦,很難放下,總會留戀這個世間。
我們要怎麼修?就是要修觀門,你要去觀察。觀察也要觀察得有感覺,進一步就是觀想,觀想苦、空、無常、無我。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他講的一些事相舉例出來,那也很具體。他說我們念佛要怎麼樣才能很快就一心?就好像被強盜追殺,人家拿個刀要殺你,要搶你的東西,你一直跑,怕被他殺死。但你身上背了很多行李、很多金銀珠寶,強盜在後面一直追上來,一直逼近。前面碰到一條河,又沒有船,只有一條獨木橋,獨木橋很窄,如果你拿太多的東西,你就掉到河裡面去,還是死。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到底要過河,還是要把東西丟掉?東西丟掉才能保住一命;如果不丟掉,那這條命也沒有了,有那個東西也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個時候保命要緊,那些什麼家當全部丟了,就跑過去了。善導大師用這個比喻就是說,我們現在要過生死的大河,後面的強盜追過來了,強盜就是無常。我們每一天不是無常?「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們過一天,生命就減少一天,不是好像強盜一直逼近嗎?你現在有一條生路到極樂世界,你這個世界這些不放下,你去不了極樂世界。所以想到這個地方就放下了,他念佛功夫很快就得力。我們為什麼念得不得力?是沒有放下。沒放下,也就是說沒有去作觀,沒有這樣去觀想。這個也是屬於觀門,要時時刻刻提起用功。
我自己也曾經觀過,看到觀音菩薩的《靈感錄》,《靈感錄》有一則公案,就是民國初年廣州有一個年輕人,二十幾歲犯了死罪,被縣官判死刑,過十二天就要處死了。當然人被判死刑,那真的是很恐懼。後來有一個法師到監獄弘法,這個年輕人,當然他平常也沒有學佛,看到有個法師來講經說法,講《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他就很專注的聽,他聽了就拼命的念觀音菩薩。因為觀音講,無論有罪無罪,刀杖要加到你的身上,至心念觀音菩薩就得到解脫。他就真相信,就拼命念,日夜拼命的念,念到第十二天要執行死刑,結果他坐著就往生了,坐化了,縣官看到就很感動,燒香給他禮拜、給他安葬。我看到這個公案也很深的感觸,就是從道理來講,他也是在修觀。觀什麼?他也預知時至,知道哪一天要死了,拼命念。我到土城看守所,我也進去過那些死刑犯的地方,去跟他們弘法,勸他們念佛。如果他能拼命的念佛,真的得到佛力加持,都得解脫,往生西方;如果他沒有往生西方,也往生人天善道去了,往生到好的地方去了。所以這個觀門非常重要,觀是觀念、觀察、觀想、觀照。觀想,我們看《十六觀經》還有個觀像念佛。觀想會比較難一點,你去想像,想佛、想菩薩,或者想一個人,都是在想,想一樁事情也在想,但是你心要很定、很專注,那個觀想才能成就,心很散亂的在觀想很難。
第三個,觀照,觀照功夫是最高的。我們平常講觀照,都是依照《心經》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照,觀自在。觀自在,根據夏老居士講(他講的也是以前大德沒有講過的),觀自在是講誰?講我們自己。你念觀自在,你要觀自己在不在?觀你自己在了,你就得解脫;你沒有觀自己在,那就受苦受難。觀還是有思惟的。「自」就是我們的自性,你要懂得去觀我們的自性,這也是修般若門的。像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講(古大德也都是這麼講),如果你沒有觀自在,你有一念不在,就是你一念離開般若,就如同死人,無明又起來了,又無明當家了。所以要時時刻刻提起觀,不讓無明來當家,自己智慧來當家。照就更高,照就離心意識,你不能用心去思惟,離開心意識叫做照,因為離開心意識你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你用照,就能、所兩忘;你用心意識,你有能、有所,我能夠觀、我所觀的是什麼,有個對象。能所還是相對的、還是虛妄的,能所兩忘才是照,照見五蘊皆空。我們現在問題就是有一個能所,才會出現這麼多問題;如果沒有能所,這些問題就不存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得很詳細。所以這裡講觀門,照見是最高的,照就不用心意識,就像禪宗的禪一樣。我們念佛也是觀,所有一切法門離不開「觀」這個字。所以要懂得觀門,我們用功才會得力。我們功夫不得力就是不懂得作觀,不懂得在觀這個地方去下功夫,所以我們無論修哪個法門都不得力,不得力就是伏不住我們的煩惱。如果懂得作觀,功夫得力,得力現象就是煩惱輕、智慧長;煩惱你降伏一分,智慧就增長一分,這是我們大家來共同努力的地方。
『諸度,事也,境也。行門也。』你看,觀是理、是智,觀門;諸度是事、是境,行門。我們初學總是有能所:一個能觀的我,一個所觀的境界。五度就是事、就是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是事、是境,屬於行門。一個觀門,一個行門。『理事從來不離,觀行要當並進,智境尤須雙冥也。』理跟事從來不相捨離的,因為事當中有理、理當中有事。所以觀行也應當要並進,你不能說只有觀沒有行、有行沒有觀,這就不行,應當要並進,兩方面都重要。行就是修行,在事相上你去修的時候要有觀在裡面。比如說你修布施,那你要有觀,修持戒也是一樣,修忍辱也是一樣。這一段是講忍辱,特別忍辱這一度更需要觀,因為忍更難修。所以「觀行要當並進,智境尤須雙冥」,雙冥就是能所兩忘,兩忘就是沒有了,那就入境界。我們再看:
【八、梵語「羼提」,義為「安忍」,又名「忍辱」。安忍是總名,忍辱是別名。總為安忍順受也。】
梵語『羼提』,這印度的音譯,翻譯中文的意思叫『安忍』,安心忍受,「安忍」又名『忍辱』。「忍辱」也是翻譯經典的法師特別對中國讀書人翻的,讀書人對侮辱看得很重,「士可殺,不可辱」,殺頭可以,不能侮辱,翻譯經典的法師就翻成「忍辱」,你最不能忍的都能忍,那其他就沒有什麼不能忍的了。『安忍是總名』,總的名稱,是「羼提」一個總名,『忍辱』是在這個總名當中一個『別名』,一個個別的名稱,針對讀書人。我們現在一般講六度都沒有講「安忍」,就講「忍辱」。『總為安忍順受也』,就是要安忍。我們再看第九:
【九、學道人在在處處、時時刻刻,皆應安心不動。無論行何事、遇何境、修何法,皆應一心正受。即名為「忍」。】
這個忍也都是在我們整個生活當中,都離不開這個忍。『學道人』,不但是學道人,不學道人也是一樣,在在處處、時時刻刻,都應該安心不動;安心就是安忍。『無論行何事』,無論你做什麼事情、從事哪個行業,『遇何境』,遇到什麼樣的境界、環境,修任何的法門,都應當『一心正受』,這個就是忍。比如說,以前常常聽我父親講,當學徒學功夫(學技藝)要三年四個月,如果你不能忍受那一段時間你學不會。還有你去找一個工作,你不能忍,你做沒有幾天就不做了,遇到一點挫折,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你就不幹了,那就回家,要換老闆。過去小時候常常聽我父母講說,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回來吃尾牙還很早。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你看一個地方做不到半個月。為什麼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沒耐心,一點苦也吃不了,一點委屈也受不了,一點挫折也受不了,那你要去哪裡?都差不多吧!你到別的地方也要忍。你說這裡不好,那別的地方就很好嗎?
以前在圖書館,大家都埋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是很不滿意。當然有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但是我們也有法可以聽,主要我就跟我們師兄弟講,因為我們是親近老和尚,來學佛,他這裡有法。如果你去一個道場,自己一個人住一間,吃得很好,什麼事都不要做,你沒有法,在古大德來講,那要趕快離開。為什麼?你在那邊享福,你什麼都學不到,你又空過一生了,埋沒一生,那你出家就達不到目的。但是有法的地方縱然吃得不好、住得不好,你要忍耐,你為了學法,所以這些都要忍,有時候環境的問題我們也要忍。特別年輕人要學忍,因為年輕體力可以,吃一點苦,忍受一些,撐得過去,年紀大了就很難了。以前我在圖書館,那時候三十幾歲,師父就是要我們住通鋪,不是一個人住一個套房,通鋪,男眾女眾統統住通鋪,哪有像現在我們出家人,一個人一間套房的?沒有!那叫高級享受。住通鋪,常常安排那些很會打呼的師兄弟睡在旁邊,他睡得很好,我晚上都統統不能睡,那我要怎麼辦?要修忍,不然我就再見了,我走了,是不是?走了你就不能親近師父,不能學法了,那你要親近師父就要忍。還有那邊人事上的環境,你也要去忍。
早期我有個師弟,他也是當老師來出家的,比我年輕。他在圖書館,有一次韓館長跟我們師父去美國,她叫我們兩個去住她家,幫她看家。我們這個師弟就十二點他不睡覺,他睡不著,就把我叫起來聽他講話。他說我們出家人如果不能持午,我乾脆就還俗算了!師兄,你說是不是?就還俗了,我出家有什麼意思?我不能持午。我聽他講了一個多小時,十二點給我叫起來,坐著聽他講。後來我也是慢慢跟他講,我說我以前剃度,我們師父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日常法師是持午。我說我當時在家的時候吃五餐,出家的時候就剩吃兩餐了,晚上是餓得要命,都不能吃。晚上肚子好餓,坐在那邊聽經,實在講沒心情聽。坐在那邊聽經,肚子餓得發慌,那個時候心裡在想,現在如果一個麵包多好!那就忍。日常法師就是吃大鍋菜,不准煎、不准炒、不准炸,沒有油煙的。除了吃對身體有傷害的,不然什麼都要吃下去,也不能吃水果,一年正月初一發一個橘子,那怎麼辦?我剛開始也很不習慣。在家的時候,如果放假都睡到中午十二點,然後一出家,早上四點才開始要睡,結果要起床做早課,四點半做早課,所以起來頭是暈,走路都會晃,那怎麼辦?忍!當時我一個信念,我說我不出家則已,一出家我也不會走回頭路,反正死了也就算了,就是不走回頭路。後來日常法師給我們講一句話說,我們出家人,你走到哪裡,你要遷就那個環境,不能叫環境遷就你。這句話,我到現在快四十年了,今年第三十九年了,我還記著。
我昨天看到我們做出來那個老和尚的墨寶,寫海賢老和尚的話說,「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走到哪裡要守哪裡規矩」,這句話跟日常法師講的意思是一樣,你要去遷就環境,不能叫環境來遷就你。你要遷就環境,環境不能如你的意,那你要忍。實在講,如你的意你也要忍,你也要耐得住。修忍也是一個大功夫,所以《金剛經》特別提到布施跟忍辱。你不能忍就不行,《金剛經》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你不能忍,那不能成就。後來我就跟我們師弟說,日常法師跟我講,我們出家人到哪裡要遷就環境。我以前在基金會,我要遷就日常法師;現在到圖書館來,我們師父都遷就館長了,那我能不遷就嗎?我跟他講,如果你去懺公的道場,人家那邊都持午的。如果你去他的道場,你晚上肚子餓了,你想吃人家都不給你吃;如果你要吃,那就被遷單了。就是你走到哪個環境,你要去適應那個環境,不能叫環境來適應你。你要適應環境,你就要忍;你不忍,你怎麼適應?你一定沒有幾天就走了。所以後來他們都走人了,都走掉了。
所以忍很重要,時時刻刻「皆應安心不動」。我們做任何事情,你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忍耐;要有長遠心,那個就是忍;你要有恆心,這個就是忍;你做一樁事情要力行,也是忍。你沒有一點忍耐的心,怎麼能夠有長遠心,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成功?這不可能的。所以什麼都要忍,每一個人都需要忍,沒有一個人不需要的,都要。你不能忍,你心就不安;能忍,心就安了,所以叫安忍。這個是我們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忍,「一切法得成於忍」,什麼事都要忍。我們這一生想要有一個成就,忍就非常重要,這個不能缺少。我們學一樣東西也要忍。像二OO八年在大陸做百七繫念,在大陸那個環境跟台灣不一樣,也要忍。後來我轉到山東去做,廬江那邊交給常住法師繼續做,他們那邊也要學三時繫念。齊老菩薩請我去,我跟師父報告,師父就同意了,我去了。去到山東,那跟南方這邊水土就不一樣,那邊吃的菠菜是甜的,我吃得有夠不習慣。我活了五、六十歲了,菠菜都是鹹的,到那邊吃的是甜的。我說你們這邊菠菜長的是一樣,怎麼味道不一樣?他說他們那邊是鹽鹼地。而且那邊又下雪,我這輩子都在台灣過年的,做百七兩年都在山東過年,我們都是在那邊修忍。在下雪,零下十八度,穿那個夾克像太空人一樣,一樣穿過去,我們都咳得都吐血了,為了做百七要忍,不然做不圓滿。後來也感動福建、廣東、浙江的這些菩薩,坐火車三十幾個小時送那邊的菜去給我吃,也很感恩。真的,怕我那邊吃不習慣,所以這些同修真的都很發心。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條,這個忍還沒講完。這邊很多條都講忍,這條很重要。好,那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