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六六集)  2014/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6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科註》第九百五十八頁倒數第三行:

  念老接著前面為我們細說第五種惡。五種惡古時候兩個說法,第一個就是飲酒,第二種說法,這飲酒裡面包括十惡,五惡裡頭包括十惡。念老把這兩種說法都採取了,「兼採兩說」。「首重五戒」,因為第五說的是飲酒。在經文裡面佛又廣勸大家修學十善。上面兩種講法看起來好像是不一樣,實際上是沒有違背的。五戒、十善只是開合不同,五戒展開來是十善,十善歸納起來就是五戒。五戒裡頭不妄語包括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所以加上前後,前面不殺、不盜、不淫,後面不貪、不瞋、不痴,就是十善。念老這個解釋很好。「蓋好酒貪杯即是貪惡」。喝醉的時候容易發怒,這就是瞋毒。酒醉了人昏迷,「飲之過度」,「不省人事」,這是痴毒。可見得飲酒這一惡又跟貪瞋痴有關係,是貪瞋痴的助緣,飲酒容易把貪瞋痴引發出來,惡業就成立了。

  《資持記》裡面說酒有十種過。第一個,「顏色惡」,酒喝多了,臉色不好看,言談舉止都不端了。第二個,「少力」,力是體力,走路的時候東倒西歪。第三個,「眼視不明」,真的,看東西看不清楚。第四個,「現瞋恚相」,沒喝酒的時候這個人還挺溫和的,酒一喝醉了之後就變了。古時候往往用酒醉來觀察這個人的德行、品德,故意把他灌醉,看他醉後的表態。性情好的人,醉之後他就睡覺,沒有這些惡的現象,可見這個人平常心平氣和,對人對事對物他都能放下,不受這個干擾。第五,「壞業資生」,資生,用現在來說,資養我們的生命,壞業資生,不是善業,這個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對我們身心都不好,都有損害,沒有好處,所以酒不能過度。第六個,「增疾病」,往往是疾病的增上緣,不喝酒,這個病潛伏在那裡不發作,飲酒會引導潛伏的病毒發作。第七個,「益鬥訟」,就是爭論,這是瞋毒,強詞奪理,一般講不服輸,好勝,所以這瞋毒。第八個,「無名稱」,沒有人讚歎你,世間沒有讚歎酒喝醉了的人,批評的多,沒讚歎的。第九,「智慧少」,沒智慧,這是愚痴。第十,「命終墮三惡道」。要曉得命終墮三惡道,我們祭祀鬼神的時候就不要用酒,酒跟三惡道有緣,祭祀鬼神應該跟供佛一樣,一杯清水,清水表法好,表清淨心,我們大家心都清淨,這個好,供酒不好。這十種,「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痴」,貪瞋痴三毒。

  又世間話所謂的「酒能亂性,指酒能迷亂人之心意與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惡」,犯罪造惡,在之前,十之八九都是酒醉了。「今經云」,這經上說,「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貪痴二毒」,這個美是美食。「是故飲酒一惡」,經過這樣一分析,這裡頭確確實實有意業的三惡,就是貪瞋痴。「故上之兩說,唯開合之異」,開是展開來說,合是歸納,歸納起來是五惡,展開來是十惡,實在講是一個意思,五裡頭包括十,十裡面歸納起來是五惡。

  「此下廣明第五惡之過患殃咎」,它的過失,它的害處。『徙倚懈怠』,「徙倚指徘徊,懈怠指懶惰」。徙倚懈怠就是現在人所說的心裡頭猶豫,放逸懶散,沒有進取心,沒有誠信,「唯圖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所以底下說『不肯作善』。這樣的人在現在社會,幾乎到處都能看得到。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是教育,人是教得好的,人也能教壞,又何況教壞比教好容易。為什麼?佛告訴我們,阿賴耶識是我們的妄心,妄心裡面屬於善的心所只有十一個,屬於不善的心所有二十六個,所以學壞容易學好難。好很容易變壞,壞不容易變好。壞有變好的,少數。教學比什麼都重要。「不肯作善、治身修業」,這個業是正業。說明「惡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務正業。其人對父母之教誨,則違戾反逆。違指違背」。戾是狠、是暴。故違戾裡面含著有狠毒背叛的意思。「反逆者忤逆不孝」。

  現在這些小孩,六、七歲父母就教不了了,完全不聽。在學校裡這些學生,剛剛上學,一、二年級學生,在過去是最好教的,小學一、二年級聽話,現在不聽話了。過去是父母教的,現在父母不教了,誰教?電視教他,電腦在教他,電動遊戲機,網路,他受的是這個教育。這個教育裡頭的內容我不知道,我沒有接觸過,聽別人告訴我,負面的多,正面的幾乎沒有,也就是說這些教育裡面沒有講倫理的、沒有講道德的,也沒有講因果的;換句話說,這些內容跟十惡相應,跟五逆相應,所以人心壞了。古人說這兩句話,在今天我們親眼看見,這兩句是「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

  今天社會的動亂是什麼原因?家沒有了。中國古時候有家,家有家道、有家規、有家學、有家風,大家都遵守,社會祥和,太平盛世。現在家沒有了,家沒有了,人心沒有依靠了,佛家講歸依,沒有歸依的處所。他活在這個世間,年輕力壯的時候沒想到這個事情,一到晚年退休就想到了,想到是什麼情況?無比的悽慘,悲觀。為什麼?我有體力的時候社會還要我,現在我沒有能力工作了,社會不要我了,兒女也不要我了。到哪裡去?唯一的歸宿,養老院。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沒有了。對兒女,兒女小時候你那麼樣的親愛,無微不至的照顧,今天自己年歲大了,兒女不理你。如果有積蓄,兒女會來看你,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想把你的積蓄拿走。你也有高度的警覺心,你不給他,以後就不往來。人活在這個世間有什麼意思?人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只有佛經上有答案,這個答案是真的不是假的,佛說的「人生酬業」,人生幹什麼?來酬償你自己造的業。

  所以了解事實真相,細心觀察,仔細的衡量,大家庭的優點多,雖然有缺點,優點多。小家庭沒有優點,只是讓你自己自由自在,沒有人管你,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育幼成大問題,養老成大問題。中國大家庭那個制度真好,所以我們希望社會上這些團體、社團把它繼承下去。血緣的大家庭大概是不可能恢復了,只有找社會團體,道場是一個家庭,居士道場也是個家庭,出家道場是一個家庭。家庭裡面最重要的愛心、和睦,決定要修六和敬,彼此和睦,彼此尊敬,家和萬事興。怎樣才能做到?要靠教學,每個人把道理搞清楚,把人與人的關係搞清楚,血緣的家庭沒有了,我們建立道義的家庭,把它興旺起來,這是好事情。

  現在社會確實很多,「父母有子猶如冤家,故云不如無子」。為什麼?「如是惡子,辜負慈恩,故云負恩。違背禮義,故云違義。無有報償,表對於父母之恩德,全無報答」。這是現前的社會,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恩,父母給他的,他認為那是應該的,他沒有報答的義務,這是外國人的教育。早年我住在美國,在舊金山,我們華僑裡面有一位有個朋友,小孩十八歲了,離家出走,好幾天沒回來,家人已向警察局報案。警察問他多大了?十八歲了。十六歲就成年了,家就不管了,十八歲了你還找他幹什麼?外國人,養到十六歲就放出去了,讓他自己生活了。小孩對父母有什麼恩?不可能!外國世世代代都是,他看得習慣了。中國人看到非常不習慣。小孩還不能完全獨立,就背叛父母、背叛家庭,多半墮落在黑社會裡頭。他靠什麼生活?靠欺騙、偷盜,嚴重的時候殺人。美國的槍枝是自由買賣,小孩身上帶槍的一點都不稀奇,這個事情很麻煩。

  東西方文化細細比較,在這點上西方跟東方差距太大了!孫中山先生講得好,沒人給他宣揚,他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四講裡頭說過,西方的科學技術,我們不如他的就是製造機器,這一門比不上他,除這一門之外,他們任何一門都不能跟中國相比。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喜歡西方的同學要認識清楚,我們沒有的跟他學,我們有的不可以放棄。我們今天犯的錯誤是盲目向西方學,自己東西完全不要了,完全捨棄了,錯了。中國的現實社會會走向今天這個地步,說實在的話,知識分子迷信西方,造成崇洋的這種錯誤的觀念。甚至於說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月亮也不如外國,迷到這樣的程度!今天受這些苦難不能怨天尤人,自己要負責任,自己有好東西為什麼不要?這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湯恩比博士說得好,甚至於講到全世界,他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社會的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也在中國,中國現在沒有了,典籍都存在,沒有人去讀,沒有人去學習。國內有一些人批評我,說我只知道弘揚淨土宗,其他的東西統統都不顧。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是有道理,如果真正懂得佛法,真正懂得傳統文化的人,他一聽就知道他錯了。佛法,《金剛經》上說得最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選擇法門一定要依自己的根性。每一個法門,根性都有上中下不同,上上根人選對了,決定有大成就,中下根人選擇,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下根人接觸到了可以種善根,沒有不得好處的。但是要成就,成就的標準是明心見性,要想達到明心見性,一定要懂得一門深入。

  前天還有個年輕的法師來看我,問我學習經教的次第,舉了十幾種,告訴我。這十幾種大經大論,門門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但是如果都學,你能消化得了嗎?你能夠讀得完嗎?自己一定要量力,如果自己能力不夠,這種選擇就錯了;實在沒有能力的人,選對了他也會成功。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那就是下下根人。他的師父諦閑老法師教他一個法門,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因為他什麼都不會,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告訴他,就這一句,只要你老老實實去念,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真信,發願求生,這一句名號念到底,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後面告訴他一句話,你準能成就。他也不問成就不成就,你叫我念我就念,你叫我信我就信,你叫我發願我就發願,聽話,老實、聽話、真幹。幹了三年,站著往生,成就了,真成就了。老和尚非常讚歎,下下根人三年得到上上成就,那這個法門就是第一法門。

  所以我告訴他只能學一樣,怎麼能搞十幾樣?這不能成就的,十幾樣都是皮毛、都是常識,一門都不精通,你就全盤失敗了。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教你廣學多聞,而是教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佛一生講那麼多經,是為不同根性人說的,讓你自己去選擇,真正要成就,一門就能入。好像房子一樣,這房子開了很多門,你從一個門你能進去,你從兩個門你進不去。兩個門都進不去了,何況多門?那是不可能的。廣學多聞,你要看清楚什麼時候廣學多聞。這個話是四弘誓願裡頭的,四弘誓願第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願,後面三句都是完成第一願的,你這個願發了,如何能夠落實,怎樣滿願?那必須要有道德,道德是斷煩惱,煩惱斷盡道德成就了,還是德為本。有了道德之後再去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裡頭挑一樣,學是這麼個學法。挑一樣,能得定,能開智慧,能成佛,成佛之後再廣學多聞,再幫助眾生現身說法。

  現身說法要記住,身教是第一,言教是補助,以身教為主。身教是什麼?就是持戒。釋迦牟尼佛一生給我們做出榜樣,這個不能不知道,先做示範、做榜樣,然後再教他法門。世尊當年在世給我們的表法用意很深。他十九歲捨棄王位繼承權,捨棄宮廷裡面富裕的生活,這是什麼?放下煩惱障,這屬於持戒。離開家庭到處參學,尋師訪道,這代表一個知識青年好學多聞,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他全都親近過,都去學過,學了怎麼樣?不滿意,不能解決問題。到三十歲,這學了十二年,放下,放下所知障,把這個所知放下,到菩提樹下去入定,開悟了。悟後所講的一切經,誰教他的?沒人教。經從哪裡來的?經從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一門深入自見的。自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不從外得,外面一樣都沒有得到。他這個示現我們要特別注意,這是教學,就是身教,做出樣子來給你看,你得會看,你要看懂。看懂,我們就用他這個方法。你真懂了,真喜歡了,你就學得很快樂。

  所以年輕人來問我,我教他一本書,我問他,你學哪一門?目的何在?他告訴我,他的目的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說那很好。我說你學的什麼經?他說《阿彌陀經》。行,《阿彌陀經》分量不多。那要攝心,你得學註解。《阿彌陀經》註解最詳細的,蓮池大師的《疏鈔》,足夠分量。還有一部非常精要的,蕅益大師的《要解》,學《要解》也要學註解,學《要解》的註解。只能學一樣,一樣,會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之後,就有開悟的可能。縱然不能開悟也不要緊,為什麼?得念佛三昧決定往生淨土。如果你開悟了,你生到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淨土法門不開悟沒關係,到極樂世界也是住實報莊嚴土,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的。這是托阿彌陀佛的福報,我們能跟法身菩薩有同等待遇,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一樣,這是極樂世界的殊勝,不是普通的殊勝,無比稀有的殊勝。如果學《無量壽經》,那就是夏老居士的會集本跟黃念老的集註就行了,決定不能多,決定不能雜。《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我只選一樣,其他的我都捨掉,何況世間法?世出世間法統統要放下。

  老祖宗講的這兩句話,金玉良言,是真理,永遠不能更改,教學的理念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教學的方法,我們怎樣入門、怎麼樣契入?那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要相信。有人讀了幾百遍開悟了,有人讀幾千遍開悟了,有人讀幾萬遍開悟了,根性不相同。根性是什麼?是放下,徹底放下,開悟很快;不能徹底放下,速度就慢。不是廣學多聞,這個要記住。放下才能幫助你提升,好像上樓一樣,放下第一層,我升到第二層;放下第二層,我升到第三層,問題是放下,不是你知道多少,與那個不相干,問你放下多少,所以放下便是。你只聽大乘經典一句、二句,但是聽了之後你就徹底放下,結果是什麼?結果你見性了,言下就開悟了。

  一、二句話一聽就見性了,有沒有?有。你去看看禪宗裡面所記載的,六祖會下開悟的四十多個人,裡面有不少就是言下大悟。無盡藏比丘尼聽六祖講《涅槃經》,不是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講的,不是,是當中幾句,無盡藏開悟了。惠明法師追趕六祖,把他追到了,追趕幹什麼?把衣缽奪回去,是來奪衣缽的。惠能大師一看到,趕緊把衣缽擺在路上石頭上,那是他要的,自己趕快跑,鑽到樹林裡頭躲起來。惠明追到了歡喜,等他到石頭上拿衣缽拿不動,馬上就明白了,那立刻就懺悔,錯了。這個衣缽有護法神,該給誰的有定數,你命裡頭沒有,你拿不動。他沒出家之前,四品將軍,這衣缽他拿不動,立刻回頭,立刻懺悔,念頭轉過來,叫著能大師,請他出來,我不是為衣缽,我是來求法的。

  惠能聽他求法,出來了,坐在這個石頭上,教他,這個時候他的心沒有雜念,純淨純善,能大師說,你不思善、不思惡,把善惡的念頭統統放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在這個境界裡頭你回光返照,什麼是你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他在這一句話當中就省悟過來了,就見性了。第二句問他,還有沒有祕密?能大師回他一句話,「密在汝邊」,在你自己。他就磕頭,感恩、感謝。自己承認在黃梅住了幾年,什麼也沒得到,今天在惠能大師,很短的時間,幾句言語把他點破了。他放他走了,攔住後面追來的人,這條路不用追了,沒有,我都看過了,讓他平安,避免這些追他的人。在獵人隊裡頭躲了十五年,這個風波才息,這是嫉妒障礙產生的。

  可見得人最重要的心地要善良、要清淨。為什麼在黃梅住了那麼多年什麼也沒得到?心不清淨,心裡頭有我,有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認為是對的,我認為是錯的,有這些雜念,所以五祖說法他聽不懂。今天在這個時候忽然驚悟了,自己也是嚇到了,四品將軍,這個小包袱衣缽拿不動,這是怎麼回事情?才曉得這有護法神保護著,真誠恭敬心突然生起來,它就起了作用,一念之間他就成佛了,他知道怎樣去長養善根,所入的境界跟能大師是同一個境界。所以六祖傳了四十多個人。

  我們看現在的社會,真的是倫常沒了,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都是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五個字全沒有了,仁義禮智信,就是我們在此地講的五惡、十惡。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佛教沒有傳到中國,中國古聖先賢教人仁義禮智信,叫五常,常是常道,日常生活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它,原來是佛所說的五戒十善。五戒十善能得天道,來生的時候得天道、得人道,不失人身。現在這五種都沒有了,五種都沒有了到哪裡去?那就是三惡道。三惡道就是五惡、十惡變現出來的,這是因,有因必有果。在佛家的戒律裡頭叫根本大戒。

  佛教化眾生,首先讓眾生保住人身,不墮三途,這是教育教學第一個目標。第二再從這裡提升。提升裡面第一個法門就是淨宗,為什麼?淨宗人人能學,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論在家出家,只要真信真願,老實念這句名號,個個生淨土,萬修萬人去,這是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黃念老的註解寫出來了,我在台灣給他印了一萬冊,他要我給他寫序文,我把我剛才說的這個話寫在序文裡頭,他看到了非常歡喜。這句話是真話,這不是貶一切法門、一切經論,不是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話不是我說的,佛說的。佛為什麼這麼說?現前娑婆世界這個地球上居住的眾生,根機跟淨土相應,只有念佛保證你這一生成就。你修其他的法門,要斷煩惱,要開悟,要證果位,實在說做不到。不要說高,最低的位次,小乘須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十信初信位的菩薩,你能不能做到?修一輩子得不到。得不到,依舊搞六道輪迴。甚至於你自己不知不覺造這些罪業並不曉得,到臨命終時三途境界現前,你怎麼辦?肯定又鑽到輪迴裡頭去了。這一鑽進去,不知道要經多少劫你才能得人身!人身真難得,佛經上所說的是真實話,不是騙人,不是嚇唬人,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是真搞清楚、搞明白,對佛會感恩,這恩德太大了!確確實實沒有人能夠講清楚、講明白。

  所以淨宗肯定就是這部經、這部註解,流傳末法往後九千年,遇到這個法的沒有不往生的,沒有一個不成佛的,往生等於成佛,究竟成佛,希望大家明瞭。我接近九十歲了,來日無多,萬緣放下,跟諸位同學們分享,就是這一部經,我再不看第二部了,希望大家認真學習。你能夠一門,叫精進;你搞個二門、三門、四門、五門,你叫雜進,那不是精進。精進能得利益,得三昧,能開悟,雜進得不到三昧,當然不可能開悟。學如來大法,門道、祕訣我都說出來了,你們如果能信,能夠理解,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肯定有成就。不要著急,著急是煩惱、是障礙,一切隨它去,自自然然。就是要放,放得愈多你進步就愈快,什麼都要放下,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下面這一段,「情義俱無」。我們早年學習經教,看到這些經文,總以為釋迦牟尼佛講得太過分了,人心是不好,還沒有壞到這種程度,現在看起來,他全說清楚了,讓我們五體投地。我們看經文: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

  這一開頭就說了這麼多。

  【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

  這是現代社會真相的寫實,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說的,我們中國古書裡頭的記載,釋迦牟尼佛降生,周昭王二十四年,圓寂的時候周穆王五十三年,換算成公元前多少年,換算出來,那個時候說的。說的什麼?末法時期的眾生,末法一千年,現象如佛所說,我們不能不佩服。佛能說,佛就能救,否則的話說出來就毫無意義。佛能救,還要我們自己跟佛合作;我們要跟他不合作,他想救也救不了。我們聽他的話,依教奉行,末法一樣能夠得度。

  我們看註解,「放恣者,放蕩自縱」,現在人稱它為自由,大乘教裡面叫放蕩自縱。「遊散者,遊樂散漫」。現在還特別建立大型的遊樂場所。美國的迪斯奈樂園,我想很多人都去過,我去過兩個地方,洛杉磯有一個,佛羅里達州有一個,那個面積比洛杉磯的大,進去大概要玩三天。洛杉磯的遊樂場所,我去玩了一整天,我記得好像九點鐘進去的,夜晚三、四點鐘離開,熱鬧,通宵的,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遊樂散漫。「耽酒者,好酒貪杯。嗜美者,愛食美味」,這個裡頭就有殺生,就有偷盜,殺盜淫貪瞋痴具足了。「又耽者」,耽這個意思還有「取樂過度」,過分了。「嗜者貪而無厭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貪飲無度,正明酒惡」。所以古德有認為,這一大段經文是五惡裡面的酒。

  義寂法師《無量壽經述義》裡頭說,「魯者魯鈍,謂無所識知」,沒有知識的人。「扈者跋扈」,自尊自大,傲慢嫉妒,這一類的人。「抵突」,前面學過「蒙冥抵突」,「謂愚狂抵觸」,愚痴狂妄,「無所了知,無所不作」。這些人多半是養成的惡習慣,他自己毫無覺察,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對的,看到別人守禮還覺得奇怪,跟他不是一類的,他瞧不起你。《輔行》裡面說,「魯扈等者,無慚不順」。慚,有羞恥心,我們一般人講還有良心,做壞事情心不安。無慚,良心不見了,做許許多多的惡行惡事他無動於衷。無慚無愧。愧是輿論,別人對他的批評,他不敢做惡事,怕人批評,這叫愧。無愧,不怕人批評,你批評他、罵他,他還在那裡笑,不以為然。這是嚴重的煩惱。

  「故不識人情,無義無禮」。「義禮」兩個字有解釋,什麼叫義?「義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我們中國人常說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人遇到事情,能夠從情、理、法方方面面思考,這人有義。見義勇為,是為世人所稱道的。「禮者,《禮記》云:順人情者,謂之禮」,禮是講人情,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世間的禮法一定要遵守,要做出好榜樣給人看。《還源觀》上講的「威儀有則」,就是有禮有義。「又《會疏》曰:決斷是非,資宜而行,是為義」,決斷是非是智慧,知道哪是不應該做的,哪個是應該做的,這都叫義。「甄辨尊卑,不失其節,是名禮」。義就是能夠「判別是非,所行合宜」。能夠知道「尊卑大小,不違準則」,就是規矩,世俗的禮節,這叫禮。「違反禮義」,那就是無禮無義。現在的禮義,跟古人經典裡面所說的不一樣,經典裡面所說的都沒有了。

  我們讀中國的歷史,前一個朝代滅亡,後一個朝代興起,這總有幾年動亂的時間,後一個朝代興起之後,第一樁大事就是制禮作樂,下面這個帝王他掌握了政權,頭一樁大事做這個。為什麼?有禮有樂社會就有秩序,大家的生活所有一切活動有遵循。唯獨我們這個時代,動亂了一百多年,是個長時期的動亂,歷史上很少見的,沒有人制禮作樂,所以提起禮樂有很多人很陌生,禮樂是什麼東西?禮裡面包括生活習慣、穿衣吃飯。現在衣服亂了,古時候衣服,穿衣服不能隨便穿,士農工商各有各的服裝,你可不能穿錯,穿錯就是無禮,怎麼無禮?出去給人無法行禮。禮服是大別,士農工商,社會上這四大類的人,服裝裡面繡的有花紋,顏色花紋代表尊卑,便於行禮,地位卑的要向地位尊的人先行禮。現在統統亂了,沒有尊卑了,大概只有軍隊,他們穿制服,那是他們的禮服,戴的階級有尊卑,其他的各行各業都看不到,經理跟夥計坐在一起,大家分不出來。在從前不行,分得很清楚,一看就知道你的地位,我該跟誰講話,我該用什麼態度講話,這統統屬於禮節。所以現在無義無禮,我們要講義講禮就錯了,這個時代沒有禮沒有義。那怎麼辦?修忍辱波羅蜜,得要忍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不可諫曉』,「諫乃以道正人」,是規勸的意思,這規勸也是義。「曉乃曉諭,以言說教人」。能接受的要認真教他,不能接受就不必了,說了他也沒聽進去,不如不說。「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古禮頭說的六親。「又《顯揚大戒論》曰:六親者,為身上三代,謂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下面三代,「男女」,就是兒女,「孫男女,曾孫男女。兩說不同」。後面這一說的,這是中國傳統大家庭,五代同堂,上三代、下三代,六代同堂,這是個大家族。中國人稱家,家是有地位的,不是普通人家,普通人沒有家,有地位、有財富,對於地方社會做出貢獻的。你看《史記》裡面給他寫到世家,帝王是用紀,這些大臣,對國家、對社會有大貢獻的,世家。孔子在生的時候沒有地位,他做官只做到魯司寇,魯是個小國,大概現在一個小縣,司寇是什麼?警察局長,小縣的警察局長,所以他沒有爵位。如果封的有爵位那就是家了,就是世家了,公侯伯子男,應該在歷史上他是列傳。但是孔子的承傳比人家世家還要殊勝,年代還要久遠,二千多年沒中斷。其他的,帝王沒有了,後世沒有了,世家後世也沒有,孔老夫子還在。所以司馬遷把他寫成世家,非常有道理。從這個地方看,司馬遷的思想是自由的、是開放的,對於一樁事情他衡量得很準確。

  「眷屬者,《無量壽經鈔》曰:六親之外,名為眷屬」,六親這是一家人,六親以外的,多半指屬母親那一系的,那都是眷屬,所以叫表兄弟、表姐妹。「資用者,指資生所用之物,如財米等」。這是過去,家親眷屬都要照顧到,他缺吃的、缺穿的要幫助他。過去的大家庭有這個好處,對於自己的親眷朋友,還有老師的父母、老師的兒女,都要照顧到,這都屬於義。「如是惡子,於六親眷屬,所須維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顧。故云資用有無,不能憂念」。這些話在中國人講意味深長,跟外國人講,人家說這是完全錯誤的。外國人兒女十六歲之後,他要離開,不用找他,他已經到了成年,自己可以照顧自己了。有時候離開一輩子,再不見面了,不知道到哪去了。父母傷心,兒女無知,從來不會想過父母。

  我們在美國,鄰居隔得很近,鄰居看到中國人三代同堂,他有父母,還有兒女,他們非常羨慕。這是什麼?這是人情,這是天性。對中國人、對日本人、對韓國人,都有三代同堂,他們沒有。中國人養父母,外國人不養。外國人老了什麼?國家有養老金,你退休了,沒有工作了,國家每個月寄給你。那個時候美國富有,現在聽說美國窮了,養老金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哪個人說取消了,這些人就不投他票,總統當不上了。所以總統知道,很苦,但是又不能不維持。我們那個年代,大概三十年前,美國確實富有,很少國家不欠美國錢的,美國是大債主,現在變了,你看這不到五十年,變成負債國。這風水輪流轉,這個狀況很反常。美國今天還能存在,它的實際狀況全世界人都知道,它自己也無法隱瞞。現在大家還維持著,主要大概是美金的問題,美金一破產,一文不值了。許許多多國家錢幣發行量都是用美金做基金,美金一垮,全世界銀行倒閉,有這麼個關係,大家才勉強維持。究竟維持多久?誰都不敢說。這是金融危機。你今年很富有,有幾百億、幾千億,到銀行一宣布倒閉了,你一文不值。那時候人是一種什麼狀況?瘋狂了,億萬財產一晚上就空了。真會有那麼一天,這不是假的。

  這裡面所寫的,經文所寫的,「於父母之恩,師友之義,悍然不顧,無動於衷。故云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這是今天地球上的社會,社會怎麼能不亂?不但社會亂,還附帶感應地球上的災變。這一品經文現在人讀起來,我們對佛能不佩服嗎?三千年前,把今天社會狀況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告訴我們如何解決。現在是全世界專家學者、各國政府的官員都在想這樁事情,怎麼辦?我上一次在巴黎這個活動,講題就是「人心壞了,社會亂了,怎麼辦」,就講這個題目。我們不回去、不回頭找老祖宗,自己有什麼方法?一般人迷惑,認為老祖宗無知,沒有智慧,沒有科學,我們有科學、有知識,眼目當中沒有老祖宗,這才是真正的危機。我們要給他說明,為什麼我們不如老祖宗,老祖宗心是定的,我們心是亂的,亂心生煩惱,定心生智慧,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比不上老祖宗。老祖宗知足常樂,老祖宗相信命運、能夠安分守己,現在人不守本分。所以如果想社會安定、社會和諧,人民能過得很幸福,還是要請教老祖宗。不請教老祖宗,我們自己決定沒有這個能力把這個世界社會擺平。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