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四八集)  2013/12/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4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一十五頁倒數第二行,「勸他當省」。這裡頭有三小段,第一段,「生死顧戀」。請看經文:

  【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顧戀。】

  這段經文,世尊為我們開示,勸導我們應當要反省。三段第一段,生死,每個人不能避免的;第二段講煩惱,講對於道業迷惑了;第三段是說惡逆罪極。這些事實真相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見之」。光陰過得非常快,我記得十年前我回到南京,同學們知道了,同班同學有十幾個人,有十五、六個,多年沒有見面了。這一次王海峰到這邊來,告訴我同學們非常懷念,希望我們有時間再能聚一聚。現在都老了,都八十多歲了,那個時候在一起十幾歲,這一轉眼之間。現在聯繫到的只有五個人,你看十多個人,十年,差不多走了十個。這都是擺在眼前的。

  「必自見之,父子、兄弟、夫婦,死別之時,互相哭泣,無得免者」,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的。「世人愚痴貪愛,不知世間萬物,都是幻夢空花,誤為實有,而不知無常迅速,不能永保。生時愈親愛,死時倍苦傷」。佛說這些話,我們體會得非常親切。為什麼?遭遇過的,愈是親愛的人愈悲傷。學佛了,尤其是出家了,最親愛的是老師,老師把佛法傳給我們,教導我們,我們繼續努力再修學。老師的願望是希望我們能超過他,就如同父母總希望兒女的成就能夠超過他這一代,這個家庭有光,眾生有福。可是到我們今天這一代,問題出來了,孝順的兒女看不到,忤逆的子女到處都是。這是什麼原因?在佛經上可以找到,佛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係,經上說得很好,夫妻是緣,兒女是債。

  壽冶老和尚的光明講堂,大概我十年沒進去過了,就在藍塘道,一九七七年,我在那邊講經講了兩個月。方丈和尚往生了,後面新的我都不認識,老朋友都不在了,這三十多年了。當時這些人年齡跟我們都差不多,相差也只一、二歲,現在這些人都不在了。講堂還在,我相信那副對聯也還在,我記得很清楚,上聯寫的,壽冶老和尚自己寫的,說「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這都佛法裡把這關係道破了,希望大家能覺悟。覺悟的時候我們要離,就是離苦得樂,離苦要離究竟苦,得樂也要得究竟樂。究竟苦是什麼?六道輪迴是究竟苦,究竟樂是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佛勸導我們要覺悟,要超越六道輪迴,要求生極樂世界。這事能不能做得到?能,人人都做得到,問題是我們肯不肯做。這部《無量壽經》就是講這樁事情,講得非常透徹,講得非常清楚。

  所以念老在這裡註解給我們說出,世間人愚痴貪愛。愛要有,不能貪,貪就造業了。愛是自性裡面的第一德,那是真愛。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過?有,不記得了,人人都有。我曾經講過,「人生百日,體露真常」,小孩出生一百天,一百天之內你看到,你看他是真愛。他雖然不會說話,你看他對人的表情,他還不認生,還不認哪個是他的父親、哪個是他母親,只要是人去逗他,你看他都歡喜。那是什麼?一點分別執著都沒有,那是真愛,是自性裡頭流出來的。那個愛就是宗教裡講的神之愛,神愛世人就是那個愛,上帝愛世人也就是那個愛,那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個裡頭沒有貪,貪瞋痴慢疑統統沒有,純愛,在佛法裡面叫慈悲。佛法為什麼不叫愛叫慈悲?愛裡頭,一般人看到這個愛,它有情在裡頭;慈悲裡面是愛沒有情,沒有情執,裡面是智慧。所以智慧的愛叫慈悲,情執的愛就是我們世間人講這個。佛換個名詞,用意在此地,佛教我們要慈悲,慈悲是真愛,用真心去愛世人,是這個意思。不要用妄心,妄心的愛,裡頭摻雜很多不好的念頭,要想佔有他,要想控制他,要做他的主宰,你有這麼多的念頭在裡頭,這個都是雜念、妄念,自性裡頭沒有的。你能佔有嗎?佔有不到。為什麼?世間所有的相是假相。我們剛才從進入教室這兩個小時,這身是我嗎?進入教室時候的我跟離開不是一個我,變了。

  佛經上告訴我們,生滅,就是所有一切現象的生滅,包括整個宇宙,前念滅了後念就生,這個生滅的距離多少時間?我們今天科學對時間是用秒做單位,那佛就問我們了,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一個生滅是一個幻相,第二個生滅跟頭一個生滅的相不一樣,有相似,不是完全相同。佛經上講一念,這個一念我們不懂,我們是含糊籠統以為我這懂得了一念,其實不懂。經上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佛問彌勒菩薩,說「心有所念」,我們凡夫起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多少個細念?細念累積成這個粗的念頭,粗的念頭我們知道,細念不知道。多少細念?有多少物質現象?相是物質現象,識就是念頭,受想行識,合起來叫五蘊,物質現象是色。彌勒菩薩回答說,這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一百個千是十萬,十萬乘三十二億,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就有多少次的生滅?有三百二十兆。那一秒鐘能彈多少次?我相信年輕人體力好,至少可以彈五次,再乘五,那就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不是我這個相了,已經生滅多少次了。

  這個概念一般人不好懂,我們用老式的電影,大家就好懂了。老式的電影,我這個是電影的底片,它這個電影是動畫,是在放映機裡面快速度,讓我們看到的時候,這個銀幕上好像是真的。一秒鐘,我們把它的鏡頭,開就是生,關就是滅,一秒鐘開多少次?二十四次,二十四次就把我們欺騙了。現在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實整個宇宙這個環境生滅,一秒鐘多少次?一千六百兆。你怎麼會知道?完全沒有感覺!這是事實真相。就這二十四次,這是我們從前,現在電影用數碼了,數碼的速度比這更快。老的電影你細看,它有振動,看出它的破綻,現在的電影看不到破綻,像電視一樣,它用數碼,速度比這個加快了,這個只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如果把二十四張,把其他的二十三張統統抹黑,只留一張,在這個放映機裡面放,我們在銀幕裡頭會看到什麼?二十四分之一秒,實際上它是整個畫面都打上去了。時間太快,我們只能看到什麼?一道光閃了一下,光裡面什麼東西不知道。應該是半秒鐘,我們才能看到光裡頭是什麼東西,二十四分之一秒就完全看不到。這個實驗我們就很清楚。

  所以我們身體的變化,身體,細胞組成的,科學家告訴我們,人的身體有多少個細胞?我們的身體,科學家告訴我們,全身的細胞大概是六十兆,單位是六十兆。細胞有種種不同,有圓形的、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細胞不一樣,組成我們的內部五臟六腑。細胞壽命不相等,壽命最長的腦神經,腦神經的細胞可以存活大概一百三十年,好像是一百三十年,壽命最長,最短的只有幾個小時,一般大概都是幾天,三四天、五六天、二三十天。所以細胞壽命不是相等的,但是腦神經的細胞壽命長,它很少,是少數,多數平均起來大概都是七天、半個月,大概都是這樣子。每一天新陳代謝,就是老的細胞死了,新的細胞成了,新陳代謝,來換班的。每一天多少?七千億,單位不是萬是億,每一天我們身體細胞換,舊的換新的,有七千億,全部細胞是六十兆。所以這個身,身什麼是我的?找不到,真的是無我。舊的細胞,每一天換去換了這麼多,到哪裡去了?從毛細孔裡出去了,從汗裡面出去了,從大小便裡面出去了。天天都是新舊交換這麼多,誰是我?這個事情你看,幾千年前佛知道,科學發展到今天,才知道細胞的新陳代謝。

  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佛說是七年,七年是個週期,我們身體全部細胞都換了,就是老的全沒有了,完全是新的。七年一個週期,七年前的身體跟七年以後的身體完全不相同,老的完全沒有了,新陳代謝。如果我們,這會想,如果舊的細胞死亡了,新的細胞真的是新的,那這個身體不是永遠保持健康嗎?人不就長生不老了嗎?可是問題怎麼樣?它換的,它換的不是新的,換的機器比以前那個要差一點,所以人就會衰老,愈到老年的時候,細胞就愈糟糕。愈是小孩,你看小孩一歲、二歲身體多好,那是全新的,一點污染沒有。那我們年歲大了,換細胞為什麼不能換好的,都換成差的?那是因為我們有妄念,有妄想,有惡念,把細胞全部都染污了,道理在此地。

  新的細胞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從我們的飲食產生新細胞。那我們的飲食不乾淨,現在吃的東西都是有染污,心裡頭有妄念很多、雜念很多,尤其是惡念,這身體怎麼能好?所以佛教我們「觀身不淨」,你細心去觀察,這身體是不乾淨的;「觀受是苦」,受是我們的享受,無論是物質或是精神的享受,沒有不是苦;「觀心無常」,起心動念,前念滅後念生,不可能有兩個念頭完全相同。這是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實驗發現的。台灣現在劉醫生,給我治牙周病的,他有個實驗室,他也在做實驗,成績超過日本江本博士。因為他的實驗室裡機器是新的,最新的機器,江本博士那個機器是老機器,裡面的顯微鏡我問他多少倍?二百五十倍。台灣劉醫生他們用的差不多是五百倍,提升很多,所以畫面做得特好。佛在經上講的話被今天的科學家證實了,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不是宗教。它離開宗教它是什麼?它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但是它真的是完美的教育,它沒有偏邪,它有倫理、它有道德、它有因果、它有哲學、它有科學,它什麼都有。

  所以如果把事實真相看透了,我們就知道人與人是什麼關係?一體。這是佛家的倫理,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係。遍法界虛空界,上面從諸佛如來,下面是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全是從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自性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佛教沒到中國來,我們的老祖宗就知道,古籍裡面我們所看到的「人性本善」,有這麼一句話,這句話跟佛大乘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一個意思。本善是什麼?就是佛性。既然有佛性,當然能作佛。所以作佛是平等的,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專利。「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講的。又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如來沒有絲毫差別,有如來同樣的智慧、同樣的德能、同樣的相好。問題就發生在我們迷了,我們不知道了,佛他覺悟了。他怎麼覺悟?那個覺悟是修成的。方法太多太多了,大乘教裡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法門你要是用對了,全都能開悟,全都能明心見性。

  佛法稱為正法,正法是什麼意思?哪個是正法?沒有一法不是正法。佛家講邪與正,正是什麼意思?中國的文字好!妙極了。你看中國的正,上面是一,下面是止,一就止了,就是正法,一不肯止就不是正法。這就是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法法皆正,沒有一法不是正法。為什麼?止於一,你的心是定的,你的清淨心、平等心就現出來了,那是什麼?真心就現出來了。真心生智慧,不定什麼時候豁然大悟,就徹底明白了,明心見性那就叫成佛。人人做得到,不是假的是真的。這個境界裡頭,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樣你不知道,沒有一樣不清楚,這智慧。這個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外面所學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一定是從清淨心裡頭生的。所以一切法統統是正法。

  一切法只要用準了,都能夠明心見性。我們學佛經,你看一部經一門深入,能明心見性,我學《古蘭經》能不能見性?一門深入同樣能見性。只要見性就叫正法,只要見性就是佛法。法門無量,就是統統都包括在其中,連今天,就是科學的這些教科書都是正法,只要一門。一門是什麼?一門是持戒。這個經只許你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方法。你遵守這個理念跟方法,這叫持戒,從持戒你就得定。譬如這本經書,你每天去讀它,一天讀多久?至少十個小時。不要想經裡頭的意思,它沒有意思。讀的目的是什麼?讀的目的是收心、是修定。用讀書的方法修定,對知識分子最有效,只要你沒有把字念錯,沒有把字念漏掉就行。它沒有意思,你一遍一遍的讀,讀上千遍的時候其義自見,一下開悟了,這個裡頭講的意思那就是佛所說的。為什麼?自性流露的,就是神所說的,就是上帝所說的,你全明白了。你自己想出這個意思不是它的本意,不是自性的真意,是你的妄想的意思,錯了。所以他讀書,他是修定。

  小孩教童蒙,念四書五經,他根本就不懂,五、六歲的小孩,聰明一點,四歲的時候就能背很多東西,他什麼都不懂。那是什麼?不讓他這樣子學法,小孩也會胡思亂想,聰明的小孩胡思亂想更多,用這種方法把他的妄念、雜念、妄想打掉,這叫修定,從小就要教他修定。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十幾歲開悟的人很多。行嗎?行,他真定下來他就生智慧。真正定下來,我還看到好像民國初年有個八歲的小孩,講四書五經講得非常好,人家把它寫出來出版了,《四書白話解》,他解得很簡單、很明白,沒有把它解錯。這就是什麼?他定了之後他智慧開了,它裡頭的意思他懂了。真正懂得之後,他能夠淺說、能夠深說,能夠長說、能夠短說,他自在,一絲毫拘束都沒有。

  所以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古時候的印度跟中國所用的方法。這個東西好!現在科學比不上。不需要科學這些儀器,現在科學所發現的東西,他們早就知道了,早就把它說得一清二楚。東方人的智慧!這些有智慧的人說,這個智慧不是他獨有,人人都有,你自己懂得開發,開發就是清淨心。心裡頭有妄念,心裡頭有雜念,你的智慧、德能全不見了。你把你的雜念放下,佛說的,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這個人就叫佛陀,你就成佛了;有起心動念,能放下分別執著,這個人叫菩薩。不是他學得多,他放下多少。起心動念放不下,分別放不下,執著可以放下,這個人叫阿羅漢。佛法這個學位取得是靠放下,不是靠學習。所以很多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的,像唐朝的惠能法師,他不認識字,他開悟了。憑什麼開悟的?清淨心,他心沒有染污、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所以聽五祖講經,我估計也不過就個把小時,他就開悟了,他什麼都明白了,聞經開悟的。釋迦牟尼佛是入定開悟的。所以開悟的緣人人不一樣,用的方法也不是完全相同。在中國禪宗裡頭特別顯著,活潑到極處。這大乘佛法,它真妙!

  所以佛教導我們,要發出真誠的愛心。愛心裡頭沒有迷惑,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就是我跟大家講的,小孩生下來一百天的愛心。一百天以後他被染污了,他認識哪個是他媽媽,哪個是他爸爸,他就有執著,媽媽抱他他喜歡,別人抱他他拒絕,這被染污了。這個染污要沒有辦法防止,染污會一天比一天深,麻煩可就大了!中國古人的教育沒有別的,就是教他這個染污速度不能快,愈慢愈好。我這個年齡,我這個時代,我們生在農村,住在鄉下,沒有染污。十歲才進城,搬到城市裡面去,就學染污了。沒有染污是什麼?天真,也就是十歲的小孩,這些人情世故不懂,叫不懂事,完全過著天真爛漫的生活。玩耍的地方,大自然,山上、河邊,小朋友結隊去玩的。對於人間這些複雜事情一無所知,真的快樂。現在人不行,現在連小孩都被染污了,他天天看電視,他什麼都知道,所以三歲他已經被電視嚴重染污了。所以他不孝父母,他不聽話,他有他自己的主意,有他自己的看法,有他自己想法,可麻煩了。現在小孩不好教,老師碰到我告訴我學生不好教,真的,做父母的兒女不好教。什麼原因?這佛經上講得清楚。

  所以小孩教育一定要扎根。生下來,凡是負面的、不正當的,決定不能給他看見,不能給他聽見,不能給他接觸,不讓他接觸。要看三年,這三年當中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法,倫理道德,八德裡頭所說的孝悌忠信、仁愛和平,讓他看這個,他接觸到的、看到的。他三歲就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他就能保住一生,對於負面的他會遠離,他不願意接觸,正面的他喜歡。所以古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三歲的根紮得好,八十歲不會改變。學習傳統文化、修道,我覺得生長在農村裡面的小孩比生長在都市容易,他心清淨;住在都市裡,心已經染成一團了,沒有辦法恢復清淨,這個問題嚴重。從小養成習慣,他認為這是自然的,認為這是正常的,看到倫理道德他感到奇怪,他沒有見過,也沒有聽過,他怎麼會接受?你要跟他講,他怎麼會不懷疑?疑就不能入門。

  念老這個註解裡頭說,我們把它念完,「生死之際,存者,傷親人之永別,亡者,悲自身之長逝。互戀難捨,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顧戀」,迭相是相繼不斷。我們對親人,這一生都懷念他,雖然小的時候他就走了,可是終生念著。亡者會不會想念?看他的業力,他的業力如果不深,他會想到前世的事情;如果業很重,他已經受果報了,果報苦他就忘掉了。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請看經文:

  【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不能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惑道者眾。悟道者少。】

  這是佛很感嘆的為我們說出事實真相。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昔日恩愛」。古時候有,現在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不是真的?你看結婚沒有幾天就離婚了,假的。假的什麼?這裡頭沒有恩,也沒有愛。為什麼要結婚?為利害,這個人對我有利,我想搞名聞利養他能幫助我。到發現他沒有能力的時候就解散了,散夥了,它不是真的。我在新加坡就遇到,一個女同修很坦白的告訴我:我嫁給我的先生沒有愛情。那妳為什麼嫁給他?我看到他家裡有錢,房子很漂亮,住的環境很好,她是這樣嫁過去的。新加坡的土地,那真是寸土寸金,他們家裡還有個很大的院子,那就曉得這就不是普通人家,普通人家住公寓,她單獨的庭院還有很大的院子。所以都是為名去嫁的,為利去嫁的,沒有恩愛,這個夫妻怎麼能到頭?哪一天見到那個名利比這更高的,她就變心了,她又去嫁給那個人了,這現在社會。

  還有現在的兒女,小孩,尤其大陸只有一個兒女,一胎化,把孩子寵壞了。吃飯的時候,他父親身體不舒服,吃飯的時候桌上有雞腿,媽媽把雞腿拿給他父親,他在旁邊瞪著眼睛指著他父親:這是我的,你怎麼可以拿去?平常,父母都給他吃。你就在這裡看出來了,問題出來了,以後長大他能孝順父母嗎?父母對他那個好,他認為是應該的。這個麻煩可大了!這才幾歲,態度就這麼凶,心地就這樣的不善,這怎麼得了!養兒女真的是冤家,不是養的兒女,養的是冤親債主。所以真正學佛之後,我們一定要想到,這一生決定不能跟人結冤仇,樣樣忍、樣樣讓。我不能忍,我不能讓,來生糾纏非常麻煩;我這一生能忍能讓,不結這個冤仇,就沒這些事情。你喜歡的就送給你、讓給你,世間一切法是無常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值得可留戀的。

  遇到了阿彌陀佛,遇到了極樂世界,這是大幸!無量劫來遇不到的,怎麼這一次被我們碰上了?遇到之後我們要真幹。這部經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西方世界的好處統統都說到了,說盡了。我們現在讀的這段,是回顧我們娑婆世界,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實況是什麼樣子。兩方面搞清楚,我們就有選擇,我們選擇極樂世界,我們選擇阿彌陀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淨宗是把它分成兩截,第一個階段先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而且決定幫助我們成佛,保證我們成佛。這地方能不去嗎?往生到極樂世界,每個人我們一般講脫胎換骨,真的。無量劫來在這個六道搞輪迴,我們的身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心是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是妄心,不是真心。自性裡頭沒有阿賴耶,阿賴耶是一念不覺,迷了自性才發生的。在十法界裡面離不開阿賴耶,往生到極樂世界把阿賴耶擺脫了,轉八識成四智,得到的身體、居住的環境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這個境界才是真正隨心所欲,這個心是真心,沒有妄心。

  今天這個地球上還有一個清淨的國土,斯里蘭卡。這個小國家土地面積不大,只有福建省半個大,人口兩千萬,不多,真正的佛教徒佔人口百分之七十五。人人都持戒,換句話說,三皈、五戒、十善、八關齋戒,他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這個環境有什麼好處?第一個,沒有騙人的東西,他不妄語;沒有挑撥是非的,不兩舌。人跟人見面都是滿面笑容,都歡歡喜喜。他們懂得六波羅蜜,喜歡幫助別人。雖然不很富裕,非常快樂。為什麼?知足,知足常樂。這個地區的人沒有競爭,所以它就沒有進步,像現在科技進步它沒有。他們家裡頭沒有電視,為什麼?買不起。沒有這些電話手機,他們都沒有。還是用人工來農耕,所以環境沒有污染,全國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我們現在科技帶來的這些問題他們全沒有。這個國家現在在發展什麼?建立現代化的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路,我們中國幫助它建的。完全是佛教國家,他們把佛教變成生活,到那裡去,看到佛教的文化在每個人日常生活當中表演出來,以佛教治國。

  我們在沒有發現之前,對佛教很沮喪,怕佛教會滅亡,看到這個小國家就看到佛教的希望,有這麼個好的地方。什麼是佛教?到那裡去住一個星期、住半個月你就知道了,真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在那裡看到。所以佛教大學、宗教大學應該建立在那個地方,離開課堂你就看到了,你親眼看到。我們這邊辦學,辦佛教學校,離開教室看不到,那個地方離開教室就看到,這個我們要知道。這個小國跟中國關係非常好,中國幫助它,他們也很感恩。六月我在斯里蘭卡講經,他們的總統訪問中國。現在建龍喜大學(佛教大學),宗教大學,這個工程也交給我們中國的總工程隊。中國人給它建大工程,是港口、機場、高速公路、鐵路,這是大工程,給我們蓋個大學是小工程,所以非常歡喜。這個總工程隊來承辦,大概一年半到兩年就可以蓋好。這裡為全世界佛教培養弘法護法的人才,然後更進一步,為全世界每一個宗教培養弘護人才,都在這個地方。我們希望宗教團結,宗教回歸教育,宗教要互相學習,化解所有的衝突,促進全世界社會安定和諧。我們中國的佛門弟子知道這樁事情,我們大家盡一點點心力,支持這樁事情。中國的出家人,比丘、比丘尼,都可以到那邊去學習。

  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昔日恩愛」感觸很深,過去一百年前有,二百年前那就更多,真的不是假的。可是這個要不捨,那就變成憂苦。「而此二者,束縛身心,如繩作結」,繩打結了,「不令出離」。恩愛是在六道,這個東西纏結,出不了六道輪迴,一定要看破。「故云憂愛結縛,無有解時」,結縛就是煩惱。《大乘義章》裡面說,「煩惱闇惑」。這個闇也是黑暗的意思,幽暗,讓我們對於一切法的真相完全不明瞭。本來是明瞭,現在不明瞭了,這叫闇,這叫迷惑。「結縛行人」,行人就是眾生,像繩子、繩索把我們捆綁起來,不能自由行動。「故名為結。又能縛心」,讓心裡煩心、操心,這也叫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這個是什麼?六道輪迴的根本。換句話說,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就從這來的,沒有這個東西,六道輪迴就不見了。六道輪迴不是真的,自性裡頭沒有,這是一個幻相,是一個夢境,我們從夢中醒過來沒有了,六道是夢境。真正覺悟了之後,六道不見了,十法界也不見了。覺悟之後能不能再回到六道來?能,那個來是自由的,來去自由,不是生死。眾生有感,我們還有很多冤親債主、有緣的人,他們求解脫,他們求離苦得樂,那個念頭才動,我們就知道,知道之後就能現身。現什麼樣的身是隨眾生,眾生喜歡什麼身你就現什麼身,喜歡佛身,他求佛,你就能現佛,喜歡菩薩你就能現菩薩,現身是隨眾生意,為什麼?自己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真自在!

  所以底下說,「思想恩好,世人所珍」,世間人喜歡的,特別是恩愛的夫妻,到生死關頭難分難捨。「究其根源,實由情欲。而不知欲為苦本」,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欲放下,苦就沒有了;這個東西放不下,那就很痛苦。「純情即墮」,這句話出在《楞嚴經》上,我們參考資料第三頁,《楞嚴經》上所說的,文在第四面一開端。「情想均等」,這是修行人必須要情想均等,這個人是人道,「生於人間」。情是情執、執著,想是智慧、是聰明。這個文裡面說,「不飛不墜」,因為想多情少他就往上升,情多想少他就往下墮落;人在中間,生到人道來,他的情想是均等的。「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想是聰明,情呢?情是很鈍,遲鈍。「七情三想」,七分情就是執著,七分情執,有三分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這個七情三想說的是什麼?餓鬼道,鬼道。要是「九情一想」,情執太深了,聰明只有一點點,他「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這是九情一想,輕的是有間地獄,就是受苦,他有休息的時候,有空閒、空隙;重的無間,無間受苦沒有間斷,從墮地獄一直受滿之後他出來,在地獄裡頭沒有空隙,所以就是有間地獄跟無間地獄。佛在楞嚴會上用情跟想來形容。那要「純情」,一想都沒有,這個麻煩大了,「入阿鼻獄」,這是地獄裡最下的,阿鼻就是無間地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十方什麼意思?世界有成住壞空,到壞空的時候,阿鼻地獄也壞了、也空了,那這些受罪的人怎麼辦?受罪的人會到另外有阿鼻地獄的地方,到那邊去,那個世界壞了還有阿鼻地獄之處,他又去了;換句話說,他受苦的時間長。

  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謗大乘,毀佛禁戒,學佛不守戒律。最基本的戒律是三皈、五戒、十善,一定要遵守。三皈,學佛的同學大概多數都受過三皈依,那只是形式的,你沒有做到,必須要把它做到。我們講經,在往年多半用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再開講。我是去年六月在斯里蘭卡講經一個月,當地的法師要求我在講經之前念三皈依。這很好,三皈依比開經偈更好,我就接受了,我們現在每一堂經前面都念三皈依,冥陽兩利。

  大家在此地回味一下皈依三寶,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所以三皈的意思一定要懂。我們依靠誰?依靠佛法僧。佛法僧不是外面的佛像、經典、出家人,不是的,是自性三寶,這是真正的皈依處。佛的意思是覺悟,我們現在一天到晚迷惑顛倒,常常想起來我皈依覺,我要覺而不迷,覺而不迷就是真正皈依佛,是這個意思。不是皈依外面佛,外面泥塑木雕的佛像叫自身難保,它怎麼保佑你?自性覺,覺不迷,我跟人往來人家騙我,我不會上當,我有智慧,這就對了。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皈依法,法是什麼?法是正,這個正就是指不邪不偏。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用什麼心?用真心,這個裡頭沒有偏、沒有邪,不偏不邪就是正。修學佛法,我們用一止這個意思,一門深入。為什麼?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金剛經》上說的,這還會錯嗎?任何一法,法法平等,只要你一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一定會成就,方法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有時間的時候讀經,不要想意思,念多了,把清淨心念出來,自然就開悟。你所悟的,就跟佛說的,親自聽佛講的一樣,你把這個經講給別人聽,也跟諸佛如來講的一樣,不會講錯。所以不能一面讀經一面想什麼意思,那就把讀誦的功德全部破壞掉了。讀誦是修定,有雜念進去,定就破掉了,那就變成世間法了,不是佛法。佛法是不求解義,沒有意思。把字念得正確,一個字沒有念漏、沒有念掉,這樣就好。一遍一遍念下去,一天念一個小時,修定一個小時;念十個小時,修定十個小時。真正看到效果,時間愈長愈好。跟禪宗裡頭盤腿面壁打坐沒有兩樣,都是去妄想的,打坐也是把妄想、雜念放下,我們用念經的方法也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一個意思,所以法門平等。功夫真正熟了,那就是妄想、雜念不生了,自然不生了,開悟時候就到了。要明白用意,不迷信。

  讀古聖先賢的書也能開悟,你念《論語》也行,念《孟子》也行。什麼意思?沒有意思。用這個方法幫助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是這個意思,功夫成熟自然就有悟處。所以它的方法就是讀書千遍。這個一遍看我們自己的時間,時間愈長愈好。過去東北劉素雲居士表的法表得很好,她每天聽經,她聽光碟,一天聽十個小時,十年沒中斷,不聽經她就念佛,專修淨土。十年,沒有大徹大悟她也有大悟。何以見得?她沒有學過的經典,像《地藏經》、《金剛經》,沒有學過的,你請她講,她也講得不錯,也講得頭頭是道,這就是悟性,她沒學過。《無量壽經》她學過的,那沒有話說,沒有學過的經也講得很好。

  所以我們決定不能毀謗大乘,不能毀謗戒律,不可以輕視戒律。三皈,皈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自性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就是皈依僧。所以外面這個三寶叫住持三寶,它的好處是常常提醒我們,我們看到佛像就馬上想起自性覺,看到經本就想起自性正,看到出家人就想到自性清淨。他清不清淨與我不相干,我看到他,他提醒我自性清淨,這就是功德。是這麼個意思,不要搞錯了。

  五戒跟中國的五常一個意思,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做人的標準,只要把這五個字做到,來生不失人身,來生還到人間,不會墮三惡道。那要違背了,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決定墮三途,他得不到人身的。我們不能不知道,認真去守。十善比五戒講得更圓滿,前面不殺、不盜、不淫是一樣的,口就展開四個,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不惡口(說話和顏悅色,沒有心浮氣躁);意的三業,不貪、不瞋、不痴。十善要做圓滿就成佛了,成佛是十善的究竟圓滿。從初發心到成佛修什麼?就修這十條,要非常認真把它做到。

  人與人之間相處,佛教給我們修六和敬。六和敬在家裡面,一家和睦,家和萬事興。第一個,「見同解」,我們對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想法是一致的,沒有衝突,這見和同解。「戒和同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教裡面三皈、五戒、十善,一家人認真都學習。「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歡歡喜喜在一起,「利同均」,物質生活享受大家平等。六和敬落實在家庭,落實在事業上。一個公司行號,老闆、員工都修六和敬,這家公司決定興旺。北京胡小林居士做出來了,做出一個很好的榜樣。沒有學佛之前,管理公司操心;學佛之後,管理公司很輕鬆,一點都不煩心,這佛法的好處。人人都能學習,就社會安定,國家祥和,天下太平,真能做得到。

  純情即墮,太可怕了!「若不能於此深思熟計」,這個事情要多想想,「一心修道,以求解脫」。釋迦牟尼佛當年就是做這個示範,他生在國王家裡,父親是國王,而且他是長子,他繼承王位的。他想通了、想明白了,真正看到什麼?生老病死。他沒有想榮華富貴,想生老病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能不能把它化解?他天天想這個,所以最後出家修道,以求解脫。「轉瞬無常到來」,壽命終了,「至此則徒喚奈何」,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時候後悔莫及。「人命在呼吸間,故云年壽旋盡」,旋盡,轉眼就盡了。世間人真正明白的少,「迷惑正道」。

  我們這個經,前面第二十八品我們念過,二十八品最後幾句經文是佛告訴我們有兩位菩薩,觀世音、大勢至,這兩位菩薩過去是住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是在這個地方修行,往生極樂世界成就的,他們常常到這個世間來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善男子、善女人,條件是善,就是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女人,遇到急難、遇到恐怖,你就專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一定得到感應,觀音菩薩來幫你化解。這是我們要記住的,而且要教給你的親戚朋友、你的鄰居,告訴他,現在這個社會不定什麼時候有災難,在急難的時候立刻想起,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起觀音菩薩,念佛的人想阿彌陀佛也好,同樣的功效。不是念佛的人叫他想觀音菩薩,念佛的人緊急關頭,一定頭一個念頭是阿彌陀佛,就能得度,就能夠化解,不至於迷失正道。

  後面這一段,「惡逆罪極」,這一段好像就是說的我們現前的社會。六十年前沒有,我們讀這個經文會懷疑,懷疑什麼?釋迦牟尼佛說得太過分了,社會風氣是不好,還沒有到這個程度。現在一看沒話說了,怎麼他都知道?

  【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

  後面這三句現在人不知道,上面這個五句天天在幹,跟經上講的一點都不差。念老的註解,右面這些經文說明,「從痴起瞋之過」。為什麼有這麼狠毒、這麼大的瞋恚?都是愚痴。瞋恚所感來的災難,我們講自然的災難是火災,地球溫度上升,火山爆發,這是瞋恚引起的,人為的災難就是戰爭,戰爭是瞋恚。現在要是發生戰爭,比自然災害還可怕,現在的戰爭是生化戰爭、是核武戰爭,這種戰爭是絕滅的戰爭。一旦我們遇到了,趕緊念佛求生淨土,什麼念頭都沒有。為什麼?遇到之後肯定活不了。這個時候求生淨土行,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佛都來接引,千萬不能忘記。

  從痴起瞋之過,這完全是造地獄業。「三惡業中,瞋業為地獄因」。所以要養,養什麼?心平氣和,遇到什麼樣的忤逆都不發脾氣。一定要想到,讓我發脾氣的那些人都是妖魔鬼怪,想害我,想把我拉到地獄去,我不聽他的,我不在乎。聽到人罵我,我念阿彌陀佛,這樣就好,罵人的人他墮地獄,我不墮地獄;他罵我,我也罵他,兩個人都墮地獄。不能上當!這些事情可能天天都遇到,惹你生氣。你能不受外境的誘惑,不受外境的影響,這叫功夫。功夫得力,你罵我,我還是很歡喜,我還是笑臉對著你。永遠是笑面迎人,這就對了,學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笑面迎人。中國人的道場,你看寺院,把彌勒菩薩放在山門,進門最當中,你一進寺廟抬頭一看就看到他。什麼意思?他教我們要笑面迎人,要肚皮大,能夠包容,就教這個。學佛的人度量要大,量大福大;不但福大,量大智慧大,量小的人沒有福報、沒有智慧。要學量大,要學包容,要學著愛人,對一切眾生都要愛護,仁慈博愛。一定要把貪瞋痴伏住,用什麼伏?佛號。貪瞋痴念頭一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決定不能讓它發作。真能伏住,往生極樂世界就有把握,你的念佛功夫得力了;伏不住,自己要生慚愧心,努力,一定要伏住。

  「又云: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這句話還有一個說法,叫「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這都是佛門裡頭的諺語。「故心懷殺毒,殘傷他命,惡氣熾盛,從冥入冥。故云惡氣冥冥」,現在是這樣的。諸位曉得,這幾年整個世界很多地方發生長時間大面積的霧霾,這東西因是什麼?因是怨氣,怨恨不平。不但人有怨氣,鬼神也有怨氣,鬼神對人不滿意。人跟人不滿意,鬼神對人不滿意,造成這種現象。三十年前,我們常常到外國去弘法,在飛機上看到下面青山綠水;現在在飛機往下看,一片霧氣,看不到青山綠水。這給我們很大的警惕,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一句總結的話,就是我們把聖賢教育丟掉了。聖賢教育沒有,現在教什麼?完全教功利、教競爭、教鬥爭,這個社會怎麼會好?

  我這十幾年來,在國際上真是特殊的緣分,出家人能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不可能,沒想過。遇到這個緣去參加幾次,好,讓我開開眼界,讓我了解整個國際環境。我從二00三年第一次參加這個會議,在曼谷大學召開的,聯合國主導的,這十年當中參加了十幾次。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消弭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外國人講消弭衝突,我看到這個字就不舒服,衝突消弭不了的。所以我參加,代表學校,我代表澳洲昆士蘭大學、格里菲斯大學,這兩個學校的代表。我們提出來,中國古人對於這個事情用的詞是化解衝突,不是消弭,消弭是對頭,你要消滅他,他也消滅你。化解,不是消弭,化解才能解決問題,消弭解決不了問題。消弭演變成九一一恐怖戰爭,這個外國人害怕了,才非常認真來找我。因為他們知道,我過去在新加坡團結新加坡九個宗教做得很成功,他要我的經驗,如何真正解決衝突。不能再用西方的概念,西方概念對付衝突是用鎮壓、用報復,鎮壓、報復就是他們講消弭衝突的方法。現在變成恐怖戰爭,升級了,這才想到要用真正的和平方法來解決。

  校長來找我,給他們和平學院的教授做一次座談,討論這個問題。這個會議舉行兩次,第二個星期又舉行一次,兩次。學校就很認真,聘請我做他們學校教授。當時我很感謝,我沒有接受,結果格里菲斯大學校長也參與,兩個學校校長勸我一定要接受。而且還送博士學位給我,我說出家人要這個幹什麼?他說有用。我說有什麼用?請你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聯合國參與這個會議的這些人都是教授的身分,都是博士學位,他不請和尚,你不能用宗教人士身分去參加。我這樣才接受了,這也是佛門的慈悲,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第一次會在曼谷,我第一次到泰國,住了一個星期,跟泰國皇室結了緣。這個緣結得很好,因為二00六年我們在聯合國主辦一個大規模的活動,是泰國支持的。進入聯合國一定要有個國家,會員國,它才能申請,就是租借場地要會員國。我們沒有會員國支持就進不去,所以那一年泰國支持的,泰國建議聯合國邀請我們參加主辦。這個活動辦得很成功,這麼多年來,許許多多參與的大使還念念不忘,懷念,還希望我再去辦活動。今年五月,斯里蘭卡在那邊辦慶祝佛誕節,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我第二次去參加。我給總統建議,這個活動每年要辦一次,在聯合國辦佛誕節的活動。這個活動也是全世界宗教團結在聯合國做一次展現,提醒全世界的人民,每個國家的政府,宗教是好東西,要好好利用,它並不壞。但是宗教要回歸教育,要互相學習,宗教要團結一致,化解災難,帶給世界永續的安定和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