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七四集)  2013/2/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7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四十一頁,第五行:

  「三惡道,又名三惡趣,又名三塗。為一切眾生造惡所生之處,故名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三道,名三惡道。《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念老解釋說,「蓋謂眾生如內有貪求欲樂之念,是為因;外面攀緣欲境,是為緣;以此因緣,起念造惡,終墮惡道」。《法華經》裡面說得很好。諸欲,經論通常講五欲,五種欲望,財色名食睡;也常常看到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後頭有個欲,那個欲就是五欲。這都是眾生無始劫以來能緣的心,這是因,外面是境界,境界就是財色名食睡這個五種,這是緣。起心動念緣五欲七情,七情五欲,這個因緣就會起念造惡。惡有大小輕重之別,這個墮惡道,受苦有輕重差別不同,惡業裡面最嚴重的是五逆十惡。在過去,五逆十惡業有,自古以來有,不多,很少見。現在五逆十惡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得到,感召來的是苦果,現前所受的苦,身心不安,人多煩躁。這是今天社會普遍的現象,倫理道德這些規範沒有了。中國維繫幾千年的傳統,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現在全都沒有了。果報現在面前,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眼前是花報,來世是果報,果報就在三途。花報不善,果報就可想而知了。

  中國人必須遵守的道德是五常,常,永恆不變,它是真理,超時間、超空間,萬古常新,不能變更的,變了問題就會出來。這是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做人基本的概念。這五種德從哪裡來的?從五倫來的。五倫是根,根之根是父子有親。現在父子沒親了,從什麼地方看?從墮胎。這個現象非常可怕,這也是社會動亂的一個因素,不能小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數字,每年超過五千萬人,平均每天十五萬人,全世界。這是醫院裡頭有記錄的,如果不是在醫院墮胎的,這個數字不在裡頭。這多可怕!有婦女在一生墮胎四、五十次,這嚇人。這是殺人,殺自己的兒女,兒女四種緣來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佛在經上說,不是這四種緣不會到你家裡來。報恩來的,你把他殺掉了,恩變成仇。是報怨來的,你把他殺掉,仇上再加仇恨,深仇大恨。討債、還債原來是債務,現在不但是債務,還加上命債。你想想這個問題多麻煩!能避免得掉嗎?避免不掉。

  今天為什麼人敢幹這些事情?不知道因果。要想世界這個社會恢復安定和平,印光大師說的,因果能負大部分的責任,把因果教育展開。但是現在人信心失掉了,都認為這是迷信,所謂聖賢教育,就是專制下面的這些帝王用這些東西來迷惑人民,來鞏固他的政權,這是假的,騙人的。大家都相信了,都接受這個新的觀念,舊的東西完全丟掉不要了,為欲所為。今天社會亂了,多少人想來救這個社會,沒有辦法。這樣下去愈演愈烈,到最後會產生什麼結果?外國人所說的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不是預言,是不善的觀念、不善的行為所造成的。現前社會幸好還有少數人能相信。因果教育要講,要常常講,特別是因果報應的事實與理論要把它講透。現世果報的事實很多,台灣的黃警官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蒐集不少證據,是真的。事情發生報紙報導、媒體報導,真人真事,這很具說服力。流通的量不大,所以效果不彰,這個必須大量流通、到處宣講,讓人有警覺心。

  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都有附體這種現象,冷靜去觀察、去分析,大部分是可以相信的,絕對不是附體的人在胡造謠言,他造不出來。西方心理醫生用催眠術,也能讓一個人讓他回到過去世,再過去世,把他的東西錄音記下來,去查。他說他前世在什麼地方,很多被查到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個地方他從來沒去過。幾十年前的事情、幾百年前的事情,找到舊檔案裡頭還能找到,這不是假的。可惜流通量太少,是真的,不是假的。羅馬軍團東征這樁事情,我們在羅馬訪問的時候,問當地的人,當地人知道有這麼回事情,當時有一支軍隊出去了,以後再沒有消息,不曉得他們到哪裡去了,沒有下文。凱撒大帝是被人謀殺,被殺的地點我們去參觀過,大家都相信他是被殺死的。從附體裡面報告,當時被殺的不是他本人,是他的衛士,他們換了衣服,真正的凱撒從亂民當中逃出去了,被殺的是他的替身。大家以為是真的他被殺了,也不追究,以為他死了。當時被殺,殺得很慘,人家把他毀容,面目全非,所以你也查不到是真假。他也逃到中國,也死在永昌,跟三王子距離不太遠,好像只有十幾公里。附體的說明,他在中國活了十一年,跟著他差不多有一百多人,有他的夫人,還有一個女兒。這些事情我們多聽聽,細心冷靜的去觀察,它不是假的。我們肯定了它,然後要落實到我們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不能有惡念。

  動物有情,知道人的意思,人以善心、愛心對牠,牠感恩。人以惡意嚇牠,要加害於牠,牠知道,牠躲得遠遠的,不敢接近你。家裡面飼養的,養馬、養牛、養羊、養雞、養鴨,這常見的,你在殺牠的時候牠知道。這些被養的,多半都是來還債的,所以吃牠半斤,還你八兩。明瞭之後,才真正體會到六道苦,三惡道苦,天人也苦。比較好一點的,確確實實色界天跟無色界天,他們長時間在定中,定中境界沒有苦樂。但是這個定不能永久保持,時間到了,定失去了,還是依舊要搞輪迴。所以佛說,三界只有苦沒有樂。

  三界的因,哪一個沒有?貪瞋痴是俱生的煩惱。最初一念不覺,出現了阿賴耶,跟著阿賴耶連帶生起來的,前七識。末那識生起來了,末那識四大煩惱常相隨,第一個我見,非常堅固,執著阿賴耶的見分的一分。阿賴耶見分很大,相分也很大,它也是遍法界虛空界。見分是什麼?精神現象。相分是物質現象,整個宇宙的物質都是阿賴耶的相分。執著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阿賴耶相分,一分;見分也是執著一點點,以為是自己的心,能思能想。把這個東西當作自己的身心,堅固執著。與它同時起來的,跟我見同時起來的,我愛,我愛是貪;我慢是瞋;我痴。貪瞋痴,與生俱來的煩惱,這不是學的。這是什麼?把性德,戒定慧是性德,迷了性德,戒定慧變成貪瞋痴。把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性德,自性裡本來具有的,迷了之後變成受想行識,變質了。於是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末那的執著,起作用落實在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是事識,它是管事的,它是聽指揮的,它沒有執著、它沒有分別;換句話說,前五識所造的是淨業。但是它跟六、七聯合起作用,就變成染污,這就造六道輪迴業了。

  修行能轉八識成四智。前五識叫成所作智,你看,六、七善,六、七轉過來,它就完全是成就功德,轉第六妙觀察,轉第七平等性。相宗專在這裡用功夫,真正功夫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轉得過來。轉只有在六、七下手,前五識它是中立的,它沒有善惡,它是聽使喚的,它不是發號施令的,你叫它怎麼它就怎麼。所以,相宗教給我們,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前五識跟第八識果上轉。那我們轉從哪裡?就從六、七開始,六、七轉了,第八跟前五自然連帶就轉了,一點都不費事。所以,佛教給我們,真正修行人修什麼?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執著。不執著就是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不分別,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就做這個功夫。第七識轉了,貪瞋痴就斷了,阿羅漢做到了。末那是見思煩惱的根源,第六意識是塵沙煩惱的根源,這兩個先轉,再向上提升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阿賴耶就沒有了,為什麼?阿賴耶就是起心動念,就是這個妄念,一個接著一個。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如來,這叫成佛。不是遠離塵境,遠離塵境你怎麼個轉法?

  那我們就知道,《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就做這個功夫,這個功夫在《華嚴經》上講行、證。信解前面都做到了,沒問題了,老師幫助我們信、幫助我們解,真正去修,自己事情。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沒有老師陪他,也沒有同學陪他,完全是自己一個人完成的。信跟解有別人可以幫忙,行、證沒人幫得上忙,完全是自己事情。信要深,解要廣,深廣無際,深信不疑。《華嚴》裡面有高等的科學、高等的哲學,講宇宙的緣起,萬法的由來;這裡面包括我從哪裡來的?我是怎麼來的?怎麼回事?講得非常清楚。

  可是今天,聖學,世出世間聖人的教誨這門學問,接受條件跟一般學校不一樣。它的條件,包括儒都在內,就是印光法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我們今天看,學的人沒有誠敬心,所以得不到利益。有人真的學一輩子,學到老死都沒有得到利益,依舊搞六道輪迴。這什麼原因?用章嘉大師的標準,他對於事實真相沒有理解。如果真的理解了,理解是看破,真的理解了,他自然放下;他沒有理解,所以他就放不下。放不下妄想、放不下執著、放不下起心動念,日常生活還是這些老習氣,現在講老習慣,養成這個習氣了。古人有所謂「少成若天性」,從小養成的,好像是天性一樣,「習慣成自然」,這習慣不是好習慣,什麼習慣?六道輪迴的習慣。

  淨宗這麼殊勝、這麼容易,對他來講非常困難。困難在哪裡?他心不能專一,菩提心發不起來。也就是說,他信,信裡頭有疑;他有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對這個世間有留戀,這就是他的障礙。所以他念佛功夫不能專一,他有妄想、他有雜念,而且常常斷掉,中斷了。念佛功夫不中斷,那也是有相當定功,像黃念祖老居士為我們表演的,一天十四萬聲佛號。我們試試看,一天能不能念一萬聲?這一萬聲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一念接著一念。很難,做不到。做不到就要曉得,這一生未必能往生。人要決定往生,那你一定要下定決心。鍋漏匠大家聽到很感動,想學鍋漏匠,李老師給我說了很多次,他很想學,學不像、學不來。上智學不到,下愚也很難。什麼人能學得到?真正生死心切的人能學到。有人聽到二0一二的預言,以為是真的,拼命念佛,功夫稍稍得力了。二0一二來了,沒事,原來是假的,立刻就鬆懈了。

  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怎麼樣這懇切的心能生起來?天天想著今天就是我生命最後一天,我要幹什麼?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真有效,明天就要死了,我今天要幹什麼重要?除念佛之外還有什麼?真放下了。我還有一個雜念、還有一個妄想,極樂世界就去不了,就繼續搞輪迴吧。這個方法好,要有真正智慧的人、真正德行的人,他能做得到。祖師說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人一口氣不來,這一世就結束了。誰能保證我還能活一年?我們看到全球的報告,意外死亡的人多少?不說別的,車禍,天天有。我看到報導的,我沒有細細看,國外火車相撞,死一百多人。汽車互相撞,四、五十輛車撞成一團,死三十多個人,現場。這是北方有高速公路結冰,車在冰上走,滑行,控制不住,車跟車就碰撞了,撞成一團,連環車禍,幾十輛車撞成一團。這些常常在我們面前演出,聰明人他就有警覺,他就知道念佛重要,不敢不念佛,不能不念佛,一切緣不能不放下。所以,三惡道的因要知道、緣要知道、果要知道,三善道的業因、業緣、果報也都要知道。統統能夠遠離,一心求生淨土,這就對了。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沒有三惡道的因、緣、果報。

  我們接著看下面,「本章具兩願」,這第一章,二十四章四十八願,這一章裡頭有兩願。第一個「國無惡道願」。惡道確實苦,這是阿彌陀佛訪問、考察諸佛剎土,發現有許許多多佛國土裡頭有十法界、有六道輪迴,這個不取。不但不取六道,四聖法界也不取。「及不墮惡趣願」。不墮惡趣願是從因上講的,國無惡道願是從果上講的。「其下第一願曰: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這個文字裡頭說,「乃國中無有三惡道願。此正表彌陀大悲心切,故首兩願唯願眾生無苦」。這是真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諸佛修行證果唯一的一個大願。為什麼要修行證果?是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力量在推動他。

  世間這些眾生,為什麼拼命在造惡業?什麼力量在推動他?這個推動的力量是來自財色名利,這個力量推動他。無所不為,以為他能得到什麼。如果他要真正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空無所有,像《般若經》上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個財色名利就淡化了,不起作用了,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他就能得解脫。這些人迷了,不知道這是假的,以為是真的。作夢裡頭在爭奪財色名利,跟一些互相競爭的人打得頭破血流。一覺睡醒,一身冷汗,什麼也沒得到。在六道裡頭醒過來,就脫離六道了,誰醒了?阿羅漢醒了,阿羅漢知道這一場空,醒過來住四聖法界。

  四聖法界還是不究竟,他沒有分段生死,但是他有變易生死。兩種生死,在六道裡頭,兩種生死都要受,在四聖法界裡只受一種,分段沒有了,變易有。變易是無常,六道裡頭粗,粗顯,四聖法界微細,那就是苦少,樂多苦少。從哪兒來的?從分別來的、從妄想來的,妄想就是起心動念。在那個地方用功,是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修成了,等於作夢又醒了。醒了之後,十法界沒有了,全是假的,十法界是夢,六道輪迴是夢中之夢。世尊在大乘經上常常用夢幻泡影來做比喻,夢是主要的比喻,幻泡影是補助的,真正比喻就是拿夢境。夢幻泡影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心細的人不難體會到。

  我們細心觀察,昨天過去了,它存在嗎?不在了,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們活動錄的這些像,再放給我們看,那是什麼?那是夢一場,也是永遠不再回來了。這不都擺在面前嗎?以前沒有錄像看不出來,現在錄像是什麼?那是夢,就在眼前。能得到什麼?什麼都得不到。事實真相就是一天比一天接近死亡,這是事實,誰都不能逃過。早年我講經常常談這些,人的一生從出生就非常精進,一分一秒都不停止,往哪裡去?往墳墓裡去。從生到死,精進,一秒鐘都不停,這就叫人生。佛看得很清楚,你到這個世間來,就是生死、生死,永遠在搞生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輪迴很苦!實際上你細心去觀察生死輪迴它的真相,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多少個生死?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念就是一個生死。每個念頭是圓滿的五陰,五陰裡頭所現的,全宇宙。一彈指,我們如果把它換算,假設一秒鐘彈五次,就是一千六百兆個生滅;每一個生滅都不停住的,它不住,幻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遍法界虛空界不離這個事實真相,我們還有什麼可求的?總而言之兩個字,佛把它描繪出來了,叫無常。

  無常的反面有真常,真常有沒有?有,自性是真常的,永恆不變。所以,大乘追求的就是大般涅槃,這印度話,涅槃通常把它翻成圓寂,圓是圓滿,寂是清淨寂滅。這是真常的,永恆不變的,不生不滅。契入這個境界叫成佛,《華嚴經》稱為妙覺如來。人人都能成就,為什麼?迷是從這出來的,迷破了之後自然就回歸。所以不要找,它是現成的,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只要你能把迷斷掉,你就見到了、你就證得了,並沒有失去。這個自體是自性,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它什麼都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的,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無量無邊的相好,它沒有任何欠缺,是自己的本性。佛教教學到終極你成佛了,就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怎麼是無所得?一切是本有的,而是迷了之後我們失掉了,不是真失掉,叫迷失,覺悟之後就統統又得到了。得到不能叫得到,是你本有的,所以叫無得。具足智慧德能,你能夠現大神通,你能夠幫助遍法界虛空界,還有許許多多、無量無邊在迷惑的六道眾生,去幫助他們,這就叫佛事。佛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菩薩的事業教化眾生。

  教化眾生還要外面的助緣,真正有這個大願,這大願是真的,不是假的。決定沒有摻雜一毫妄想分別執著,一絲毫都不摻雜。你要在某個地方成佛教化眾生,自然有許許多多諸佛來幫助你。這叫「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來做你的助手,內護、外護。這也屬於感應,示現成佛是能感,十方諸佛來助是能做助緣,他能應,你有感他就有應。佛與佛之間是一體,佛與佛之間沒有高下,表演的時候有高下,實質上沒有高下,完全平等。高下是做給迷惑顛倒人看的,他沒有真正覺悟。所以那些諸佛,有做國王大臣的,像阿彌陀佛在沒有發願出家之前,他是國王。他護持如來正法,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應該要像佛一樣普度眾生;而且他的心發得大,普度十方三世一切苦難眾生,還要幫助他們速成佛道。這個願,一切諸佛沒發過。他不但發願,他還能成就,願願都兌現了,沒有一願是虛願、是假的,難能可貴。個人是諸佛如來的好榜樣,不是菩薩的榜樣,諸佛如來的好榜樣;道場是諸佛如來道場的好榜樣,集諸佛如來道場裡面真善美慧之大成。他不是憑空想像的,他是認真去考察、去學習,這樣建造成的。

  感應的緣也是不可思議,不要說佛,法身菩薩都具有圓滿的功德,跟佛非常相似。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地球上做如是的示現?這不是佛的意思,佛沒有意思,眾生的業感。佛所表現的就是顯示出眾生的業感,這個我們要知道,是這個地球上的人迷失自性的時間太久、太長了。佛所示現的方法是私人教學,我們中國人講私塾教學,老師只有一個。到晚年時候,學生當中有不少成就了,這個成就就是見性,至少也證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可以教小學,大徹大悟可以教大乘,這些人遊化四方,四面八方到處遊化,繼承了世尊的精神與教學方法,到處推廣,這是顯示無盡的悲心。可是事實上我們看到了,有些地方緣不長,二、三百年就沒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有些地方五、六百年,六、七百年,唯獨在中國,兩千年了。

  公元六十七年,佛法正式傳到中國,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摩騰、竺法蘭帶著佛經、帶著佛像到中國來,中國三寶具足,有佛像、有佛經、有兩個出家人。中國帝王以國師之禮對待他們,認真向他們學習。在中國開展了大乘,成就輝煌,佛教的事業確實超過古印度。中國人好學,中國人有底子,這個事情也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佛教能在中國傳這麼久而不衰?我的回答很簡單,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中國人講孝,非常重視孝道。所以,師道到中國來,這塊土壤非常適合它,它不會衰竭。其他地方不像中國這麼重視孝道,到不重視孝道的時候它就滅了、就無法存在了。

  中國最近這一、二百年不重視孝道了,我們認真細心去觀察,佛道幾乎是有名無實。真正修行人有沒有?有,很少,鳳毛麟角。就是走講經教學這個路子也非常不容易,苦難重重,小不忍,肯定自己的這個路子就被毀掉了。無論什麼樣的境界,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要能忍受,堅持不退,才能維繫住。感恩一切護持、協助的這些大德菩薩,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這個緣得來也是不容易。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一切全是佛菩薩的加持,佛菩薩的安排。我們聽老師這些話,心就安定了,不怕了,有佛菩薩做主,我們自己只要心正、行正,遇到挫折要認真反省、懺悔、改過自新,佛菩薩的感應就非常明顯。

  在這個時代,今天這個時代,艱難比過去增加了不止十倍,智慧、德行要超過我十倍,他在這個洪流裡頭才能夠站得住腳,這都是真的。六十年前固然有挫折,沒有今天這麼嚴重,也就是那個時候的人心還有一點倫理道德的觀念。現在沒有了,現在一切把利擺在第一位。那個時候利是擺在第一位,很重了,但是還有可以說通的地方,今天沒有了,今天不相信了。所以,距離傳統倫理道德、距離大乘佛菩薩的教誨是愈來愈遠,聖賢這些影響力愈來愈薄。我們怎麼辦?是堅定做出好榜樣給人看,做出好榜樣,自己要吃苦,果清法師就是一個例子,你們看到了。不吃苦行嗎?憑什麼贏得大家對他的讚歎、對他的景仰,真吃苦、真如法。吃苦不如法,白吃了,那就是佛經上講的無益的苦行,佛不主張。這是什麼?叫代眾生苦,不這樣做,大家不相信,做出來了他才相信、他才佩服你。

  我相信像果清這樣的人,中國有,只是沒有人知道。這些人不搞名聞利養,不會做自我宣傳,默默無聞,真善知識。凡是做自我宣揚的,人家表面對他恭敬,背後不一樣,不是真心讚歎你、不是真心佩服你。這個我們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現在大家受科學的影響很重、很深,科學最重要的,拿證據來。你說學佛好,好在哪裡?你沒有證據,他不相信。所以在這個世界很難得,斯里蘭卡小乘做了個榜樣,雖然不是盡善盡美,已經非常難得了。盡善盡美要做到大公無私,只要有私心,盡善盡美就有欠缺。但是能做成這個樣子,非常難能可貴。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全心全力在幫助它,希望它再能向上提升,在全世界做出最好的榜樣。你要知道什麼是佛?為什麼要學佛?到斯里蘭卡去看。

  辦學是非常緊迫的大事,但是要先培養老師,沒有老師,誰來教?老師怎麼樣培養?還是用老方法,就是複小座。在中國用了兩千年,我們今天真正要培養講經,講大乘經教的,一定還是要從複小座下手。小乘的戒律不錯,我們很歡喜、很讚歎,嚴持戒律。大乘專攻一部,自己隨自己的愛好、隨自己的程度,你學起來方便。專攻一門,三年就會講得很好。初學的時候一個星期講一次,兩個小時,等於說你每天在準備你的課程,一個星期講一次。這樣講三年,你就可以帶學生了。帶多少個人?頂多兩個,你很輕鬆,帶多了帶不出來,你就照顧兩個人,專攻一部經。十年之後,可以說世界上第一流的法師出現了。有個十個、二十個就很不錯了,不要希望很多,做不到。十幾二十個大德出來,大乘就興旺起來了。小乘是大乘的基礎,斯里蘭卡有這個條件。在這個地球上,有一個佛教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落實在民間,這就給大家做榜樣了,學佛的好處,到斯里蘭卡去看。

  學佛的人第一個條件,知足常樂。如果欲望太多,不知足的人,他就沒辦法,他說這個我不做到。一般簡單的生活他就很滿足,就不要求了,真快樂。要放下貪瞋痴慢,深入經藏,法喜充滿。人多了,有個主修的道場,可以在全球講經教學,講經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隨緣。但是隨緣,一定要保持淨戒、要保持節儉,講經不但是言教,最重要是身教。現在科技進步,教學全程錄像,生活也可以全程錄像,用媒體傳播效果更大。現在商業講品牌,把品牌做出來,大家對你景仰,都向你學習。這條路是能走得通的,不是走不通,完全在我們真發心、真幹,不幹假的。幹假的是欺騙自己、欺騙眾生,到最後會把自己毀掉,為什麼?自己要走惡道去了,這不是假的。自己一定天天想到地獄苦,我要度地獄眾生,這個才行。

  所以,這前面兩願表現彌陀大悲心切,「故首兩願」,四十八願最前面兩願,「唯願眾生無苦」,就是離苦,「三惡道乃苦中之極也」。「密教中曰: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為什麼把這兩願放在前面?現在的人看到這兩願無所謂,不痛不癢,他沒有感覺。什麼人有感覺?在地獄裡受罪那些人有感覺。我們從什麼地方知道?現在大部分是從,從地獄裡出來的,附體的那些眾生告訴我們的。太苦了,不能講,名字都不要聽,一聽到地獄,心有餘悸。他表現那個態度我們能看出來,真在受苦。

  所以,佛度眾生是大悲為根,大悲是菩提心裡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菩提心它的體,真誠,這兩個字特別重要。從真誠心裡面流露出來清淨、平等,這是自利的,對他自己的,對自己要真誠。真誠的樣子是什麼?就是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自受用。如果心裡頭這個現象不出來,沒有清淨、沒有平等、沒有覺,我們那個真誠心完全沒有。真誠心流出來的肯定是清淨平等覺,決定不錯的,對待一切眾生決定是大慈大悲。如果對人不是真誠的慈悲,對自己不是真正的清淨平等覺,真誠沒出來;換句話說,這個菩提心是有名無實,不是真的,跟阿彌陀佛、跟諸佛菩薩起不了感應道交的作用。真誠心從哪裡做起?從不欺騙自己,不自欺。不自欺才不會欺騙別人,自己自欺的人,欺騙別人是正常現象。對自己都不真誠了,何況對人!

  早年我們在台中求學,老師對每一個同學都送一句話。我記得對江逸子,畫後面這幅圖畫的,我們是同學,畫家,當代有名的畫家,這是個有成就的人。老師送他一個字,叫他手伸出來,在他手上寫的,寫個誠字,然後把他手握起來,意思告訴他,你一生就把這個字抓到,你就會成功。他就牢牢記住這個字。老師給我的是四個字,至誠感通。誠要誠到極處,才能夠與佛菩薩、與眾生感通,上感通諸佛菩薩,下感通一切眾生。要誠,真誠到極處,一生向著這個目標努力。用什麼方法?現在我們就用念佛的方法,用念佛達到至誠感通,念佛還得佛力加持。

  大悲是根,菩提是因,方便是究竟,方便是善巧,是智慧的起用。「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故願國中永無惡趣」。彌陀真誠慈悲到極處,所以他第一個願就是將來他的道場沒有三惡道。在這個道場學習的人,永遠不墮三惡道。這話怎麼說?這些人常常到六道裡面去教化眾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到六道裡頭去教學、去幫助眾生,自己會不會墮六道?決定不墮。這不是他自己修成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無量劫修行功德加持給他,所以他不會墮三惡道,他不會造三惡道的因。這個我們能相信,我們一點都不懷疑。為什麼?到過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住過,還會退轉嗎?哪個境界都比不上極樂世界,還是我家裡好,你比不上我,我對你不會起貪心。我們從這個角度上去觀察,就曉得阿彌陀佛真正加持你,使你親自在極樂世界住過,你在那個地方學習過,走遍一切諸佛剎土,還是這兒好,我還是回去。沒有實際東西給你看你不知道,你還會貪戀別的地方。實際你統統看過了、統統比較過了,你就不會再顛倒,不會再有失誤。這法子好,妙極了,像我們自己選擇道場一樣。

  我出家,在圓山臨濟寺,這個道場,台中李老師的不能跟它相比,差遠了。我在台中的時候,蓮社還是民房,像我們現在這裡,就是人家舊的房子買下來,裡面房間打掉,這樣拼湊的。以後拆了重建,這是現在的道場。但是現在雖然建的幾層樓了,跟臨濟寺不能比,臨濟寺的面積大。在臨濟寺住了一年,回去學習,那個地方有東西學,臨濟寺沒東西學,捨棄臨濟寺,到那裡去了。沒有想到,捨棄之後再回不去了,人家不要我了。你們出去的人還想回來?老和尚這一句,我就明白了,回不來了。回不來,這就過流浪生活,流浪一輩子,這也是佛菩薩安排的。到處流浪才有機緣團結宗教,才有機緣在澳洲團結族群,代表澳洲大學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這全是佛菩薩安排的,我們作夢也沒有想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八十五歲,在香港有老居士、老同參供養一塊小地方,六和園。我去看了,我心滿意足,我有個落腳的地方,不要再東跑西跑了。所以,我就住定這個地方,我再也不走了。請我去講經,行,時間不超過一個月。我到外面講經,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短的半個月,時間長的一個月,講完了我就回來。我說得很清楚,請我講經,我一分錢都不要。早年周遊列國,我還要大家給我買飛機票、給我旅費,我什麼都沒有。現在我旅費可以付得起,所以我連旅費都不要,你只供給吃住,我到你那裡講經,供給我吃住,講完了我就走路。當地信眾有供養,統統給你們常住,我一分錢不帶走,我們結個法緣。好!這個生活自在。

  年歲大了,一心念佛,希望大家不干擾我,也不必來看我。你要是想我,你就念阿彌陀佛就好了,我也念佛,我們心心就相印了。來到這個地方來,旅行一趟總辛苦,沒有這個必要。聽經、念佛就好,天天見面。現在衛星跟網路很容易接收,我看到那個接收器就像手機一樣,很小,裝在口袋裡,什麼地方都聽得到,還看到畫面。科技的進步確實日新月異,幾個月之後又新產品出來了,舊的就漸漸被淘汰掉了。沒事也不必給我打電話,我現在手機丟掉,不要了,回歸到原始生活,我自己還種了一點菜,生活很簡單。我們響應國家主席的號召,四菜一湯,簡單,要堅持,永遠做下去。臘月三十,昨天初一,今天初二,我們接待賓客都是四菜一湯。我們旅行出門,盡量不要住賓館,同修們家裡有一間客房就可以住,何必要浪費。所以請我去講經,我的住處給我準備好就行了,簡簡單單,短時期的作客,一切無所謂。

  孔老夫子的五德要牢牢記住,希望我們都能做到溫、良、恭、儉、讓,做人基本的條件。佛教導我們的十善業道,我們落實十善,落實五常、八德,落實溫良恭儉讓,你說這個生活多快樂!每一天法喜充滿,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只求一樁事情,往生極樂世界,其他的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要。這是快樂人生、這是幸福人生,這是佛陀教育、聖賢教育。我帶頭幹,希望我們同學、道友我們一起幹,把這個社會帶向安定、和諧、繁榮、興旺,以這個貢獻社會、貢獻給一切眾生。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