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八集)  2012/11/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二十二頁倒數第六行,從「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從這裡看起:

  「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昨天我們學到此地,這個十條叫十玄門,《華嚴》獨有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段講的是什麼?講的是究竟圓滿的科學與哲學。在這一條裡頭,同時,沒有先後,沒有遠近,也就是說時間跟空間不存在了,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境界,不是凡人能知道的。它在哪裡?它就在現前,就在當下,我們見不到、摸不到。我們這個宇宙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東西?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晚上我們看到空中的星星,無量無邊無盡無數。因為它發光,所以肉眼能看見,不發光的星星比發光的多。譬如我們這太陽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只有太陽發光,九大行星都不發光。九大行星還有衛星,還有小行星,不知道有多少。所以發光的很少,不放光的多。可是在夜晚,你能夠看到的,那個光一閃一閃的,那就是自己發光的,全都是太陽。每一個太陽都有很多衛星圍繞它,這是怎麼回事情?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星球裡面有生物,可以說連植物都叫生物,礦物也叫生物,為什麼?它有見聞覺知。一粒塵沙、一滴水,它會看,它會聽,它懂得我們的意思。這個在現在科學統統都實驗出來,是真的,不是假的。同時具足,一時具足,所以宇宙爆發是頓現的,沒有先後。先後、遠近,是我們凡夫迷失了真相,從我們妄念當中產生的,它不是真的。妄想裡頭才會有空間,有十方,有三世,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妄想,這東西全都沒有,就在當下。我們把大乘經跟近代科學所發現的合起來看,我們對科學、對佛法就有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對於甚深難信之法慢慢的生起信心起來了。

  一開頭給我們介紹的《華嚴》教理,《華嚴經》的教學、《華嚴經》的理論,是以緣起為主。有緣,它就現;沒有緣,它就不現。什麼現的?是法界現的。法界,前面介紹過,法是一切諸法。界有兩個意思,從事上講,界分、界限;從理上講是一體,完全是自性。自性不生不滅,只有自性是真的。為什麼?它不生不滅,它不變,永遠不變,這是真的。它在哪裡?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能現一切萬法,但是要有緣。第一個緣,這個地方講的一法,這一法就成一切法。一法是什麼?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念不覺,這是一法。一法這個意思,我們都很不容易懂,字認識,什麼意思真不懂。為什麼?我們概念裡頭沒有。一直到我們看到《菩薩處胎經》裡頭,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一段對話,我們才有一些概念。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是經文。意思我們講白了,就是佛問彌勒菩薩,凡夫起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念?我們聽這個話聽不懂,這一個念頭不就一個念頭嗎?一個念頭怎麼裡頭還有幾念?真的,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很多念,不是純粹一個念頭。一個念頭你不會知道,一個念頭就是大乘經上講的一念不覺,只要有一念就不覺,那就叫一法。你看,幾念,佛就問到他,那就是一切法,一即一切。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幾個識?識是精神現象。換句話說,科學給我們分類的,那個一念是自然現象,後面這個物質現象跟心理現象都是從自然現象裡頭變現出來的,速度之快我們無法想像,都是在一念當中發生的。

  這個一念,彌勒菩薩說,一彈指,這一彈指有多少念?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微細念頭。那一個微細念頭叫一法,這三十二億百千念叫一切法,一法成一切法。如果沒有這一念?一切法就不見了,不能說它沒有,它顯現不能說它有,這是宇宙的真相。不現,為什麼不能說它沒有?它能現,它要真沒有,它就不能現,它能現,所以不能說它沒有。現了的時候,相是幻相,所現的這些境界相,無論是物質、精神、自然現象,都了不可得。為什麼?它現相的時間很短。我們今天用秒做單位,一秒鐘能彈幾次?我們彈得快,我相信有年輕人,體力好,一秒鐘至少可以彈五次,那再乘五,一千六百兆。這個一念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說,一秒鐘裡頭,這個念頭生滅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次。它就在眼前,因為它太快,我們眼睛看不到;它有聲音,我們聽不到;它有香味,我們聞不到,太快了。

  我們六根能接觸到的這個境界相,是許許多多相融合在一起,我們看到了。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這大家都知道的,電視這個畫面,不要說像佛講的這麼多,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電視在我們面前,我們看到沒有?沒看見,連閃光都看不到,所以它不存在。每一念的畫面都是獨立的,都是一個畫面,這個畫面從生到滅,存在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鐘它生滅一千六百兆次,這裡頭的一次,你怎麼能發現到?從這個地方來說明,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起一法,譬如我們的人身,我們這個人身是一法,一切法起一法。先是一法起一切法,一跟一切都是一,這個很難懂。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時具足,圓滿顯現,很不好懂,但是是真話。這個話科學家聽了,他懂,他能體會到,這是事實真相。

  所以佛在經上老老實實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怎麼產生的?全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頻率裡頭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不能說它生,也不能說它滅,什麼都說不上。你能夠證得,你完全了解。怎麼證得?佛菩薩是用禪定證得的。禪定的功夫愈深,你就看得愈清楚;禪定功夫淺,還見不到。到什麼程度的禪定,你才能看見?大乘經上都說,八地以上。大乘把禪定分成五十一個等級,由淺而深,五十一個等級。這五十一個等級分配在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後面還有一個等覺,總共五十一個等級。愈往上面功夫愈深,八地,你就想想,五十一個等級裡頭最高的四個,八地、九地、十地、等覺。換句話說,七地以下,知道有這回事情,自己沒有證得,就是沒有親自看到。八地看到,九地、十地就更清楚了。所以佛經裡面講的科學,不是用儀器觀察得到的,是用自己的內功,不藉外面幫助,完全用內功見到的。

  宇宙之大,宇宙之美,不可思議!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自性怎麼變的?就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什麼原因?沒有原因,只有這一個沒有原因,最初這個沒有原因,真的是突然發生的。這一念不覺之後,它接著就念念都不覺,好像弦一樣,撥動了,它那個振動頻率一直在動,它不停。這個弦的脈動現象,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非常微細,前面念頭滅了,後頭又生。但是一定要曉得,前念跟後念不是一樣的,不是一個念頭。就跟彈琴一樣,弦樂器。中國的古琴、古箏,這最常見的,你撥動,音聲響了,它要很久才停下來。但是它每一個頻率,波動的頻率都不一樣,這個不難懂。頻率裡頭有高,慢慢慢慢就降低,慢慢它就沒有了,這個我們不難懂,觀察到,說明沒有兩個頻率是相同的。這個現象被科學家發現,所以科學家有說,整個宇宙是個脈動的現象。脈是我們脈搏,用這個來做比喻。脈搏的跳動就是心臟的帶動,小孩從坐胎的時候,還沒有成人的形狀,先有心臟,那個脈動就開始波動了。一直到一生死亡,心臟不動,這人就宣布死亡。所以這個脈動是從坐胎到死亡,這一個階段當中它沒有停止過。我們中醫習慣是把脈,從脈動的狀況,了解你全身健康狀況,無需要用儀器來觀察,中醫非常微妙。這句話我們通過科學、通過大乘經論上所說的,細心去體會,能有一個概念。

  下面引用《華嚴經》,「《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一切法門,無量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還是形容深廣無盡,取這個意思。同會一法道場中,我們這是一法,這個小攝影棚,我們這裡人不多,十幾二十個人,在這個地方學習,分享《大乘無量壽經》、淨土念佛法門,所以這是一法道場。這一法道場,我們看到不大,實際上什麼?實際上具足一切法門無盡海。為什麼?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事實真相,這不是假的。我們看不到,誰看到?法身菩薩看到,權小聖人看到。同樣一個道理,隨著他自己修行功夫淺深,他見到的深廣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是完全看不到,阿羅漢看到了,菩薩看到比阿羅漢看到的要大、要深、要廣,法身菩薩看到的比一般菩薩看到的又要廣大,到佛的境界才真正究竟圓滿的看到。究竟圓滿的看到,應該是八地以上,才真正能看到。一切諸法,性相、理事、因果,這就事上分的,這叫界分;從理上,理上就是一法界,一法性,一個真心。《華嚴經》上所說的,比現在的哲學、比現在的科學,說得更圓滿、更清楚,決定不是假的,不是騙人的。「《大疏》」,清涼大師《華嚴經》的疏鈔說,「如海一滴,具百川味」,這就是一即一切。海一滴,是一,百川味,是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百川之味都流到大海,陸地上這些江河的水統統流到大海,流到大海變成一味,叫多即是一。「是為此門之玄義」,玄,就是很深、很微妙,同時具足相應門的玄義。這先說《華嚴》,再說自己,我們本經。

  「今此經中,具顯」,也是具足顯明,「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那就跟《華嚴》一樣。「如經中《至心精進品》」,這裡頭有一段話,「法藏比丘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這部經,有說到二十一俱胝佛土,也有說二百一十億佛剎,這兩種句子都有。因為五種原譯本裡頭,有的地方說二百一十億,有的地方說二十一俱胝。我們曉得,一個俱胝就是我們講十億,一個俱胝是十億,二十一俱胝就是二百一十億,是一個意思。說二百一十億是中國人說法,二十一俱胝是印度人說法,意思是一樣的。這是法藏比丘去參觀、去考察。而實際上,二十一不是數字,是表法的。《華嚴》顯密圓融,本經也是顯密圓融,真的是圓滿的大法,《華嚴經》說得詳細,本經說得簡略,義趣完全相同。要是看到表法的意思,這就正確了,二十一代表圓滿。世尊當年在菩提樹下入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入定的時間多長?二十一天。二十一天,不能用二十一這個字看數字,它不是數字,意思就是說他在菩提樹下入定,證得究竟圓滿,就叫二十一。一天證得的,這一天就叫二十一;七天證得的,七天叫二十一;一個月證得的,一個月叫二十一。就是代表圓滿,他證得究竟圓滿。所以二十一有這個意思在裡頭,這是表法的,不是真正的數目字。要真正數目字,二百一十億不算多,這很難講得通。遍法界虛空界就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嗎?很少,不多,所以它是表法。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國土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應該是這個意思。

  法藏比丘能用五劫的時間統統訪問過,在諸佛國土裡頭參觀、考察、學習,取人之長,捨人之短,總結他所需要的,就是四十八願。所以四十八願是他五劫考察二十一俱胝佛土裡面的總結論,結成四十八願。從四十八願裡面流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四十八願就沒有極樂世界,四十八願是依據,極樂世界出現了,願願都圓滿,沒有一願不圓滿。所以,「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他把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搞得一清二楚,佛土裡面不善的不要,善的統統採取,這就是「所攝佛國超過於彼」。所攝佛國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功德,跟五劫參訪無量諸佛如來的剎土,取長捨短,這樣成就的。所以它真的超過一切諸佛剎土,一切諸佛剎土裡頭好的,它全有,不好的,它全沒有。

  後頭這一句好,「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這說出來了,二十一不是數字。「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這會集,總攬,攬取一切諸佛剎土的真善美慧,成就了極樂世界。「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這就講清楚了,《華嚴》上有,《無量壽經》也有,華藏世界有,極樂世界也有,不但有,比華藏世界還要精彩。早年我在新加坡講這個經,講到這個地方有人問我,華藏跟極樂有什麼差別?我舉個例子,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國家就一個城市,城市就一個國家,很小。我說華藏世界好比新加坡,極樂世界就是新加坡的烏節路,烏節路是新加坡最繁華的地帶,它的精華都在這條路上,這個比喻大家就好懂了。新加坡跟烏節路不能分,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最精華的一部分,它也沒有離開華藏。

  「是為十玄之總門」,這個第一門,同時具足相應門,這是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大乘無量壽經》的總相,就是《華嚴經》的總門,同時具足相應。你如果真的得到一點概念,同時具足相應在哪裡?就在現前。小,在我們這個身上就看到;大,在我們整個生活環境裡面看到,你要能看得出來,看得出來就入境界。說「本經」,實是實實在在,「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你能夠看出、能夠體會到,有什麼好處?有好處,智慧現前。這不是知識,這是智慧。智慧真正現前,知道什麼?整個宇宙萬事萬物真跟我是一體,我們同時具足相應,同時同處。同時,就在當下;同處,就在此處,圓圓滿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十方如來與我融成一片,無二無別,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無盡的慈悲,真誠的愛心,自然就流出來,為什麼?沒障礙了,慈悲愛心周遍法界。

  我們接著再看底下,「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隨眾生意」。泉池是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裡面是八功德水。這裡說水的功德,這個水能隨眾生意。一一水就是一切水,極樂世界七寶池很多,每一個寶池的水都有這個功德,不是說哪一個池,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的。「眾生所欲水之冷暖」,都在這一個池子裡面沐浴,有人喜歡水熱一點,有人喜歡水涼一點,每個人的感觸就是自己所需要的溫度。這是我們人間做不到的,極樂世界能做到。「緩急」,緩急是水的流動,緩是慢慢的流,急是很快流動。我們現在沖澡用淋浴,那就是急。「深淺,各各不同」,每個人不一樣。「而此一水,能同時同處滿足一切眾生心意」。真正是一切法從心想生,不是從別人的心想,是從自己的心想。「水是一法,眾生之欲(眾生的欲望)是多法」。這一法能相應,「能同時相應於一一眾生之意,此正是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我們聽到了感到很神奇,怎麼可能有這個事情?為什麼可能?性德本來如是。我們今天的觀念是個錯誤觀念,無量劫來迷失了自性,自性的功德完全不知道。自性萬德萬能,我們全都失掉,現在只有一點點,一、二種功能,三、四種功能,不是無盡的功能。這是《華嚴經》上有的,在這個經上也都看到。

  「何況此水復能同時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水不但冷暖緩急能稱人心、如人意,水能有聲音,音聲能說法,那更不可思議了。水流動都有聲音,聲音仔細聽,「或聞佛法僧聲,乃至甘露灌頂受位聲」,這舉兩個例子。它什麼聲音都有,你想聽什麼,它就出什麼聲音。想念佛,它就念佛聲音;想聽《無量壽經》,你聽聽,它就在那裡講《無量壽經》;我想聽《華嚴經》,它就是講的《華嚴經》,一切隨眾生意,真正不可思議。「得聞如是種種聲已」,這是極樂世界的居民,我們在這裡看他的生活環境,他們見色聞聲,心沒動。「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這幾句就是說,六根接觸外面這六種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有妙觸,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心清淨,沒有分別,下面,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這就是清淨平等覺。「隨其所聞,與法相應」,稱心如意,無量法門,想學什麼法門,想聽什麼法門,一定相應。這在他方世界沒有這麼圓滿,沒有這麼周全。華藏世界有的,極樂世界全有;極樂世界有的,華藏還未必有。超過一切諸佛剎土,沒有說華藏例外,也超過華藏了。「所不欲聞,了無所聞」,不想聽了,聲音沒有了;不想看了,色相沒有了。「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一句是永遠不退於無上正等正覺,妙覺,圓滿佛果上的境界。

  「只是一水」,舉一個例子,極樂世界萬事萬物說不盡,只說一個水,「但能於同時同處滿一切聞者之願」,這個妙。極樂世界居民的人數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極樂世界不是阿賴耶的相分,所以它沒有限制。它是自性現的、自性變的,自性沒有限量。於是我們就知道,極樂世界之大,沒有限量;極樂世界往生人之多,也沒有限量。我們這個地球上往生的不多,集合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那人數就多了。他的色,不像我們這個物質的色相有體積,他們沒有這種有體積的肉身,沒有,他們是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這下面還有文,水「能於同時同處滿一切聞者之願,各各聞其願聞之法」,能夠隨順每一個人不同的要求,「且隨其所聞,與法相應」。這一句可了不起,相應是什麼?契入境界,聽《華嚴》就入華嚴境界,聽《無量壽經》就入彌陀境界。我們這邊聽是聽了,未必能聽懂;聽懂了,入不了境界。什麼原因?煩惱習氣沒放下。到那邊一聽,就把煩惱習氣轉過來,它有這麼大的功德。我們一般講,煩惱不斷自然斷了,業障沒消自然消了,這是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之處。「可見華嚴十玄之總門,已舉體顯示於本經。」在本經講是總相,你都能體會得到。

  再看十門裡頭的第二門。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云」,《華嚴經》上講的,「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徑尺是直徑一尺,這麼大的一面鏡子。諸位要曉得,這些文字是古人寫的,古時候這個鏡子跟現在的鏡子不一樣,現在用玻璃做的,品質比從前好多了,以前是銅鏡,都是銅做的。你到故宮博物院去看,看古鏡,這麼大,這就是徑尺,差不多一尺,這麼大的鏡子。要磨,鏡子要常常磨,磨光,它就亮了,銅,它能照得見,所以要磨鏡,鏡子要常磨。這一尺這麼大的一塊鏡子,大鏡子,見千里之影,鏡子裡頭顯的相很遠,很遠地方都照在裡頭。鏡比喻狹窄,千里之影比喻廣大、深遠,在這一面鏡子它都照進去了。這是什麼?廣狹自在無礙。

  實際上,我們的眼睛不大,能看見的是什麼?瞳孔。瞳孔就更小,就像個照相機一樣,鏡頭,不大。但是我們睜開眼睛,外面東西看得清清楚楚,那個外面的大,入到這個小裡頭去了。眼睛真的就像照相機一樣,把外面的信息統統傳送在裡面。傳給誰?眼睛不會分別,眼睛也不會執著,它只是傳送,把看到的東西傳送進去。誰分別?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七識跟第六識是在裡面,外面東西它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它從哪裡分別?是眼識把這個現象傳到裡面去,裡頭有個螢幕,好像照相機後頭有個螢幕,傳給我們,看到了。第六識是緣這個螢幕,緣眼識的相分,緣耳識的音聲,它是這麼來的。所以六、七其實它是在內,外面眼睛耳朵成問題,它就沒有辦法了,為什麼?它看不到了。全靠外面五識傳送,五識是傳遞信息的。味道,舌傳遞,舌根;香味,鼻傳遞,所以這五個在外面。六、七緣不到外頭境界,只緣到前五根傳遞的相分。你看眼識,眼識有四分,有相分、有見分,見分是能見相,能見相馬上就變成相分,相分就被第六、第七所緣。所以,第六分別,第七執著,造業就是它們兩個;前五識不造業,只傳遞,它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阿賴耶,阿賴耶是倉庫、資料庫,儲存,看到的、聽到的儲存到裡面,這就變成記憶。你怎麼會想到昨天看到的,或者幾年前看到的,這個記憶是在阿賴耶,阿賴耶是倉庫,你想要的資料全儲存在裡頭,隨時可以調出來。這個倉庫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經上稱它作阿賴耶的種子,這個種子永遠不會消失。時間太久,過去生中的忘掉,可是心地清淨,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就叫定,定到一定的程度,過去的事情想起來了。過去一世、過去二世、過去十世、過去一百世,統統能夠記得起來。那是什麼?阿賴耶裡有資料庫,你去查檔案,全查出來了。也有用催眠的方法,用催眠的方法也能把過去的事情記出來,人與人的關係,現在的關係,過去世是什麼關係,都能把它找出來。催眠那不是假的,催眠是別人幫助你,讓你精神集中,就是妄念沒有了,專想一個,你想想你過去,前一世,前一世出現了;再想想,再過去世。催眠道理就是這個,就是把阿賴耶的檔案調出來看看,跟現在這些人事物的關係。總的來說全是一體,比阿賴耶還要清楚,比阿賴耶還要明瞭、還要可靠。大乘的倫理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這關係就建立。

  「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極樂世界人所住的,「廣博嚴淨」,嚴是莊嚴,淨是清淨,「光瑩如鏡」,放光,像鏡子一樣,鏡子能照,照見,「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這段經文什麼意思?下面念老說,「以一剎之力用,遍徹十方」,這就是廣的意思。「一剎之相不壞」,這是狹。這一面鏡子不壞,這是狹。「力用(它的能力,它的功用)無限之廣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各各自在,故名廣狹自在無礙。」

  自性所現的這個眼根很狹小,它很自在。眼起作用的對象是外面廣大的境界,虛空法界,統統收在眼根裡面。如果沒有第六、第七,這個人就是菩薩。第六是分別,第七是執著,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他就是菩薩;換句話講,壞就壞在這兩個東西上。眼根見,沒有分別執著;耳根聽,也沒有分別執著;鼻根嗅,舌根嘗味,身根接觸,都沒有分別執著。跟第六連起來,就起分別;跟第七連起來,就有執著。我們就曉得,造一切業的是誰?第六、第七。所以轉八識成四智,從哪裡轉?從第六、第七轉。法相唯識宗裡說,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六、七轉了,第八識跟前五識跟著就轉;六、七不轉,那五個也轉不過來。但是決定不是從前五識、阿賴耶轉,不是的,那個轉不過來的,決定從第六、第七。理跟事,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所欠的功夫就是真幹,我們就欠這個。理事都搞清楚,真幹就入境界。我們轉的方法呢?我們轉的方法非常之奇妙,就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分別執著統統集中在阿彌陀佛上,其他的不分別、不執著,我們就決定得生。如果做到不起心、不動念,更好了,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

  我們今天早晨看到劉素雲傳給我一封短信,她姐姐往生,預知時至,時間一分一秒都不差。走得那麼自在、那麼瀟灑,往生前幾分鐘還說說笑笑,說走就走,上品上生,不是凡人,極樂世界菩薩到這裡來給我們表演的,給我們示現的。一生當中受盡折磨,受盡苦難,菩薩為我們表演的。這些折磨、苦難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做給我們看。我們要學她,什麼樣的折磨苦難,不怨天不尤人,心平氣和,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她能那樣的瀟灑,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並不稀奇。這一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佛菩薩慈悲到極處。

  此時此處,這是什麼時候、什麼處所?五濁惡世。濁惡從哪裡來的?從見惑來的,見濁。你把這個世界看錯了、想錯了,與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這叫見濁。因見就生煩惱,引起煩惱濁。所以我們講時代不好,五濁裡頭的時代是劫濁,劫是講時代。為什麼不好?眾生見解錯誤、思想錯誤,這樣造成的。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救度一切眾生用什麼方法?用教學。現前真的法弱魔強,好人少、壞人多,善人少、惡人多,惡的力量強大,所以善人受人欺負。劉素雲的姐姐一輩子委屈、忍辱,受了多少苦難,沒過過好日子。臨終這一走,表演給我們看,做善人還是有善報,吃虧上當、受盡折磨,這都不在乎,往生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給我們很大的鼓勵,這是真善知識。

  我們再看,這下面說力用,「以一剎之力用,遍徹十方,這是廣。」在今天的社會,因為一、二百年這麼長的時間,我們疏忽了祖宗的教誨,我們祖宗教誨是以倫理、道德、因果為基礎,我們現在全把它丟掉了,人都不像人了。形狀是個人,人應該具備的品德全沒有了,五倫的關係沒有了,五常的德行,仁義禮智信,沒有了。現在人不講這些,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統統具足了。四維八德聽不懂,什麼叫四維?什麼叫八德?在這個時候,人民相信科學,科學,拿證據來,你說五倫好,在哪裡?我沒看到。所以今天一定要做榜樣,就是此地講一剎的力用,一個小村、一個小鎮、一個小城做出榜樣,就能夠遍徹十方。大家都來看,看了就相信,看了就感動,要不看到,不相信。劉素雲的姐姐做了樣子,念佛的樣子,修淨土的樣子,要不是真正看到的人不相信,看到,相信了。過去表演,沒有這些傳媒,只有很近的地方知道,遠的地方沒有人說,不知道。現在有網路、有衛星,這個信息馬上傳播出去,大家知道了,這真的不是假的。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這個地方。

  倫理教育,特別是宗教教育,要做示範點。一個國家有幾個示範點,再以傳媒來宣布、宣報,讓大家都知道,好奇的人都會到那裡去看,他一看,明白了,這才相信,老祖宗好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現在都必須要用這個手段,光靠講,沒用處,印書,沒人看。早年我們初學的時候,李炳南老居士很慈悲,每一個星期講一篇古文。你看,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工具,如果有現在錄像,把它錄起來,對全世界播放,這大家都學古文,都有機會了。沒人講了。我們如果沒有這個機緣,沒有媒體,網路、衛星電視的傳播,那我們是一籌莫展。講經,幾個人聽?幾個人能聽懂?許多同修慢慢聽懂了,那是什麼?經年累月,他天天在聽。有的時候一部經聽很多遍,聽懂了。聽很多遍那就得靠這種工具,沒有工具,現場聽就一遍,老師不會講第二遍,你說這個多難。這麼好的工具,不用它不是可惜!這個工具,天天講學,能救國家,能救社會。

  文言文學習不難,有一、二個老師用遠程教學,最好國家電視台,一個星期,不要多,一堂課兩個小時,長年不間斷,一直講下去,大家都學會了。我沒有時間天天學,我一個星期抽兩個小時,一定要來聽這個課,這個做得到。經年累月去聽,個個都會了。文言文是中國老祖宗最了不起的發明,他能發明這個東西,這是個工具,將他們的思想、智慧,修身養性的方法,齊家治國的方法,用這種工具留傳給後世,這叫文言文。縱然距離千年萬年,後人體會意思沒有偏差、沒有走樣,這個工具多偉大。這就是這種文永恆不變,語言是會變的,語跟文完全相同,語言變了,到後來人就看不懂了,不知道你講些什麼。所以老祖宗看得很清楚,語隨你怎麼變,我的文不變,要留傳給後世的,要用文言寫出來。文言文學習不難,真的每一天有一門古文課,最好這個古文課是由國家來主持,由教育部來主持。教育部搞一個電視台,國民教育電視台,讓全國人民來學,聘請幾位好老師,這個國家了不起,這個國家真有福報,能把人民統統教好了,國泰民安。

  中國古時候這個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經,經是永恆不變的真理。我們把傳統的東西分作四大類,經、史、子、集。經是最主要的,真實的智慧、真實的學問全在經裡頭。史是經驗,裡面都是講因果的,你把史看懂了,你才真正相信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子裡面是學術思想,今天講的哲學。是以這些為教材,千年萬世永恆不變的教材,太難得了。佛法是寶藏,留下來這麼多經典,無論是大乘、小乘,都非常精彩。小乘有一部《法句經》,分量不多,完全偈頌體裁寫的,四百多首偈,南傳的;北傳大概有七百多首偈,這當中有相同的。這個書是會集本,不是佛一次說的,在一切經裡頭節錄出來的,編成這一本,代表小乘教,普及教育。實在大乘也有編輯,永明延壽大師做了這個工作,叫《宗鏡錄》,是全部《大藏經》裡面的精華、重要地方把它節錄出來,就像《群書治要》一樣。所以《宗鏡錄》就是佛經治要,那就是一部小藏經,要認識什麼是佛教,讀這一種東西就夠了,你全知道了。每一個宗派主要的經論,也可以用這個方式編一套,是你這一宗的治要,便利於現代人。現代人沒有時間去看那麼多東西,要精簡。從精簡裡頭認知,然後真正發心,專攻一門。十年,你就成了專家,你就成為大師級的學者。方法有,古人都做出來了,我們明白,不是難事。

  今天這種混亂的世界,有沒有方法在一年、二年就把它恢復正常?有。我們過去在湯池小鎮做的這個例子,做的這個實驗,真沒有想到,三個多月,小鎮的風氣一百八十度的回轉。我們那個時候感到無比的驚訝,這怎麼可能?但是事實擺在面前。當時我說了兩句話,這個實驗證明了兩樁事情,第一樁事情,證明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每個人把人性找出來了,把本善找回來了,不願意做壞事。第二個證明人是好教的,很好教的,一點都不難,就是沒有人教。但是教的人,他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說,他自己要做到;他自己沒有做到,教別人做,人家不相信。所以我們當年,種子老師三十七個人,我對於這三十七位老師要求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你們要做到。你沒有做到,你沒有資格教;你做到,你就有資格教人,人家會相信。教育從哪裡開始?從身教開始,人相信。我要求他們,這三十七個人,《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四個月完成。分量都很少,《弟子規》一千零八十個字,《感應篇》大概一千五、六百個字,《十善業道經》,不要去讀全經,全經大概有一萬多字,太長了,我有個節本,我的節本只有六百字。你只把這幾個小東西念得滾瓜爛熟,句句做到,你就能教,別人就能相信。我給他們四個月,這些老師,我很佩服,我很尊敬,他們兩個月做到了,打電話告訴我,我都呆了,兩個月做到,問我下一步怎麼辦。我回答,下鄉入戶,我們真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我們做出來給人看。下鄉入戶,到農民家裡面去服務,看到人家的老人,就是我們的父母,看到人家的小孩,是我們的兒女,看到家裡面的事情,馬上動手去做,我們要做出來。做了三個星期,這些人感動了。老人看到這批老師,你們是好人,我的兒女沒教好。他們小孩看到了也感動,我們對不起父母,我們不孝順。你看看,不做出來不行。然後向大家宣布,中心開課,希望大家一起來學習,這人自然就來,不要招生。這樣教了三個月,整個社會就起了變化。

  我們這個實驗是為聯合國做的,我們自己也沒想到做這個事情。我們參加聯合國的會議,看到世界這麼亂,把中國傳統的,古人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提出來向大家報告,大家聽了都歡喜。可是會後,我們在一起聊天吃飯,很多人問我: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做不到。這些話對我是當頭一棒,我說的這些等於零,沒人相信,這才叫真正的危機。真正的危機,這個危機要不能夠轉過來,什麼危機都轉不了,那災難就沒辦法避免。這個危機是信心危機,我們對自己不相信,對老祖宗不相信,對傳統文化不相信,對聖賢人不相信,那就完了,沒救了。我想了很久,這怎麼辦?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他們講科學,科學拿證據來,那我們再做實驗,做出成績出來,他們看到,這沒話說了,他就相信。所以湯池做出成績出來,我們就在聯合國辦了一個大型活動,把這個成績對外發表。我們做八個小時的介紹、演講,做三天展覽,有照片、有文字、有圖畫,把這個湯池小鎮做出來的成績公開,在聯合國公布。大家一看,是真的,都想到湯池去參觀、去考察。雖然我們沒有能繼續再辦下去,影響出來了,沒有白做,許多人看到這個,醒悟過來了。那個時候,聯合國有一些大使們,我知道差不多有三十多個人,用觀光旅遊這個身分到湯池去住三、四天,考察,真正了解這個信息,帶到國外。這麼多年,六年了,聯合國對這樁事情還念念不忘,這就是影響。

  所以今年五月,我參加曼谷的多元文化的活動,教科文組織大使們知道我參加這個,來了十七個人,跟我見面,希望我能夠在聯合國再辦一次大活動,我很感動。所以我訪問斯里蘭卡,我給他們寫了一封信,說你們有沒有興趣?有興趣,我們再到那邊見面。來了二十五個國家大使,我們在一起生活了九天,談了很多問題。這些人都是好人,真正想拯救社會,真正希望化解衝突,把社會帶向安定和平,確實是好人。我的年歲大了,上一次二00六年辦這個活動,好像我是八十歲,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六年前的事情了。現在要做,現在不做,再過十年,想做也不能做了,那就真叫沒救了。所以他們來看我,我很歡喜,勉勵他們,這都是年輕人,都是四十幾歲、五十多歲,他們能辦事,跟我年齡差得很遠。

  所以像《華嚴》這個十玄門,《無量壽經》上統統具足,真正不可思議。我們看到「一剎之力用,遍徹十方」,這是廣。這就是我們要做點,要做實驗點,這個實驗點會產生很大效果。湯池這一個點,時間很短促,就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十幾、二十個點,那還得了!如果有一個國家真肯幹,真肯這樣做法,用國家電視台向全世界廣播,這個國家領導全世界,這個國家救了全世界。我這次斯里蘭卡的訪問值得,他們總統答應了,現在還跟我保持聯繫,他們真想做,領導全世界。他能做得成嗎?我相信可以做成。為什麼?他們佛法的基礎已經普及到全國,你在這個國家看,城市、農村,你都看到,人民虔誠佛教徒。他們是真幹,真正把佛教的教條落實,就像我們湯池種子老師一樣,每一個法師都講經、都教學。雖然是小乘,小乘是佛法的根,比什麼都重要。大乘是佛法的花果,沒有小乘,哪來的大乘?所以它有小乘那麼好的基礎,佛法將來可以在那個地方生根茁壯、開花結果,真難得!我們真沒有想到。

  以前我們以為泰國,這是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我們對泰皇寄予很大的期望。但是泰國的佛教是普及,沒有做到,沒有真正落實,三皈、五戒、十善沒有普遍落實,六和、六度普遍落實的話,那泰國真的就領導全世界。我們沒有想到斯里蘭卡做到了。最佩服的,沒有話說的,人家做到了,我們是說說而已,他們是真幹,做出非常好的成就,讓我們看了心服口服。我們在斯里蘭卡是去學習的、是去參學的,不是去指導的,我們有什麼資格指導別人?我們去了,向他們學習,他們比我們強,我們是紙上談兵,他真正做出榜樣給我們看。那個地方是福地,領導人英明、慈悲,禮賢下士。我們去訪問,受到最高的接待,一般國家元首的禮節來接待我們,我們非常感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