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六六集) 2013/7/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6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三十九頁,倒數第四行,科題,「至心得生」。請看經文:
【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到『日夜稱說,至心不斷』,「此段指聞佛光明之德」。我們現在展開經卷讀這個文,就是聞佛光明之德。「日夜稱說」,這是說念佛,「亦皆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這是說見佛光明、聞佛光明,真實利益到極處。《吳譯》的本子是「善男子、善女人,聞阿彌陀佛聲,稱譽光明。朝暮常稱譽其光明好,至心不斷絕。在心所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吳譯》的本子。「今經言」,現在這個會集本裡面說,「聞其光明威神功德,相當於《吳譯》之聞阿彌陀佛聲」。我們聽到這一句佛號,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無法想像,也無能稱說,前面我們都學習過了。「今之日夜稱說,至心不斷,相當於《吳譯》之朝暮常稱譽其光明好,至心不斷絕」。跟《吳譯》對照,意思就更清楚了。「今之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相當於《吳譯》之在心所願,往生阿彌陀佛國。《會疏》曰:日夜稱說(彌陀光明),至心不斷,是則生因也」。往生正因就在執持名號。《會疏》裡頭也說,日夜稱說彌陀光明,至心不斷,是則生因。「然則稱彼名號(彌陀聖號),至心信樂,是日夜稱說義也」。這說到念佛。現在有人倡導精進念佛、般舟三昧,這是好事,但是在現前這個社會,跟現在人的善根福德因緣,很難達到這個要求。
我年輕的時候,在台中跟老師學習,老師那個時候創辦台中佛教蓮社十週年,我那個時候去的。十年當中,他只打過兩次精進佛七,都出了問題。精進佛七,同學不能超過十個人,這是日夜念佛不間斷。主七和尚,那個時候李老師自己擔任。人多了照顧不了,只能照顧十個人,所以兩次參加的同修都是十個人。其中有一個出狀況。人家到你這個地方念佛是正常人,一個星期下來,這個人變成不正常了,神經錯亂,要送到神經病院,這是老師最不願意做的事情。他通宗通教,顯密圓融,而且又是最好的中醫。老師告訴我,他用了十個月的時間才把這個人恢復正常,以後再不敢打精進佛七了。精進佛七有這麼多麻煩、出狀況,何況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一期九十天,佛七才七天,九十天不能夠躺下來,不能夠坐著,只能夠站著,只能夠走動。我們想想,那要什麼樣的體力、什麼樣的毅力!絕對不是現在凡夫想做就能做到,不可能。
現在念佛成就最殊勝的方法是諦閑老和尚教鍋漏匠的方法,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也是非常精進念佛,但是念累了,你可以躺到床上休息,休息好了起來接著再念,不分晝夜。這個方法非常適合現代人。不管白天晚上,念累了就休息,休息醒過來接著再念。在念佛堂穿海青,睡的時候海青不要脫,真正是休息一會,一醒過來,馬上就跟大眾一起念佛,這個方法好。念佛堂裡面有經行,經行是繞佛,以繞佛為主,這就是般舟三昧。繞累了可以坐下來,坐下來跟著念。繞佛出聲,站著念佛出聲,坐下來不出聲,出聲傷氣,坐下來跟著大家一起默念,就是不出聲,口動沒有聲音。你看鍋漏匠用這個方法成功了,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這個方法可以學,我覺得沒有絲毫壓力,一個人可以修,大眾在一起也可以修。
念佛堂分三個區,有繞佛的,佛像供在當中,有繞佛的;有止靜的,止靜是坐下來念,止靜最好是面壁,面對牆壁,不要看別的東西,默念,不出聲音;還有精神提不起來的,打瞌睡的,拜佛,拜佛口裡默念,不要出聲音。拜佛,在佛堂當中,劃成三個區域。這個方法,我們過去在美國、加拿大提倡,很多道場都這樣做,做得很有效果,大家都非常歡喜。所以這種念佛方法可以推廣,有百利而無一害。不能不講求方法,方法一定要契機。現在眾生可以接受的,不會出問題的,我們用這個方法。功夫得力全在真誠、恭敬,真信切願,沒有絲毫懷疑。結七念佛,一個七、二個七、三個七都可以,結七念佛。之前最好讀《無量壽經》,當然更好的是聽《無量壽經》,把《無量壽經》多聽幾遍,增長信心,讓我們對極樂世界多認識,我們能念佛的時候生歡喜心,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個好。
「《疏》謂日夜稱說、至心不斷」。用諦閑法師這個方法就好,也符合日夜稱說、至心不斷,累了時候允許你休息。「成為往生淨土之因。而信樂持名」,真正相信,真正喜歡,這個樂是愛好,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利益不可思議,古往今來祖師大德都稱為萬德洪名,無論是修福、是修善,世間人斷惡修善,修善無過於持名,因為持名是世出世間第一善法,沒有任何善法能跟它相比,這個要知道;不知道,同樣的念,利益不相同。「亦是日夜稱說之義。且信願持名是往生正因」,這一句蕅益大師常說。真信切願,執持名號,這是往生極樂世界正因。蓮池大師告訴我們,以念佛為正因,還以念佛為助緣,正助雙修。「故皆隨願得生」,沒有一個不往生,善導大師說「萬修萬人去」。
念佛人念了一輩子,最後不能往生,不是信願出了問題,就是持名出了問題,總而言之,教理沒有下功夫,才會出這個事情。於是我們就能想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以信願持名來立教,讓大家都學這個法門,不簡單省事嗎?為什麼要說那麼多法門?佛是應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想學什麼法門、想修什麼法門,他都會教你。可是佛教眾生真正的意思,是勸他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雖然簡易,它最不容易讓人相信,一般人很難接受。這個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本身上,推己及人,我這麼樣難接受,別人也差不多,甚至於很多人比我更困難。但是有一個方法,這是我自己的經驗,只要不離開經本,你就有可能回頭相信的一天,如果離開經本難了。所有大乘經,真的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從這個地方體會到,世尊當年在世教化眾生真是苦口婆心,顯示佛陀的真實智慧,無比殊勝的善巧方便。
我真正回頭是思考《華嚴》、《法華》、《楞嚴》這三部經論,在經裡面看到文殊、普賢最後都發願求生淨土,我們感到這樣偉大的菩薩,華嚴會上的上首,他們的成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一定有道理,不是我們想像當中的極樂世界,我們想像不到。看到他們的行持,我們才發心;換句話說,《淨土三經》過去我講過,講給別人聽的,自己不依照這個修。那什麼原因?雖然講給人聽,人家聽了也歡喜,實際上自己沒有透徹,自己沒發心。真正透徹了解,哪有不發心的道理!為什麼?我們都想早一天成佛。這個願我想很多同學都有,愈早愈好。如何能叫我們早一天成佛?這個法門就是的。除這個法門之外,都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只有這個法門,一生決定成就。而且一生的時間不長,標準的時間是三年,就穩穩當當拿到往生,自己真有把握。可見得經教還是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他真心、真信、真願,日夜執持名號,這個沒問題,經教不懂也沒關係。我們過去看到的,修無法師、鍋漏匠對經教不懂,可是他真信,他真發願,佛號日夜不斷,修無師亦如是,都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這一品經我們就學習到此地。這前面講是主,介紹阿彌陀佛,下面給我們介紹伴,伴是十方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我們到極樂世界,這是我們的同伴,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導師。我們看看這些同伴。
【壽眾無量第十三】
這第十三品。念老有個簡單解釋,「本品顯三無量」,三種無量,第一個,「佛壽無量」,第二個,「會眾無量」,第三個,「會眾壽命亦復無量」。「一者」,這個一者就是佛壽無量,「法身德也」。第二個,會眾無量,「大願普也」。第三個,「主伴如如,真實不可思議也」。這會眾壽命亦復無量,確實是稀有,確實是真正不可思議。佛壽無量,法身德也,法身是常寂光。圓教初住菩薩放下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叫無始無明,他把這個放下,這一放下就成佛。禪宗裡頭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證得這個境界,這是證得法身。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的是報身,他沒有能入常寂光,為什麼?法身德還欠一點,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無明好斷,習氣難斷,而且這個習氣沒有方法斷。起心動念有方法斷,習氣沒有方法斷,因為他要想個方法不就起心動念了嗎?那就退轉了。這個時候叫無功用道,換句話說,就是隨它去,不要去理它,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它就斷了。那要多長時間?大乘經世尊告訴我們,三個阿僧祇劫,統統就斷了。三個阿僧祇劫就是無量壽,這個無量叫有量的無量,這天文數字,還有到頭的時候。他到頭怎麼樣?到頭無始無明習氣斷了,到頭他就證常寂光。常寂光是圓滿的法身,真正的法身,這個時候不叫菩薩,這個時候稱佛、稱如來。不叫等覺,叫妙覺。妙覺契入常寂光,常寂光是圓滿的法身,必須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才能證得。論到起用,起用是教化眾生。報身菩薩,就是在實報土的菩薩,智慧、神通、道力確實跟常寂光裡面的法身如來沒有兩樣。
明心見性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明心見性之後,雖有煩惱習氣,那個不能斷,隨它去,不要去理會它,自自然然慢慢就薄了。所以實報土裡面的菩薩有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不是真有?沒有。那個世界是平等法界,怎麼會有人起這些念頭?這都是分別執著,這是佛給我們說的。真正法身菩薩絕對沒有這個概念,他不會起這個念頭,所以平等法界,一真法界。為什麼佛說這四十一個階級?就是說他現前帶的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十住帶得厚,十迴向就帶得輕一點,十地又輕一點,到等覺還有,等覺是最後那一點點,那個斷了,實報土不見了。實報土也是一場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土例外,這個一定要知道,實報土也在內。報土、報身都不是真的。什麼是真的?常寂光是真的。所有一切現象的本體,都是依常寂光變現出來的,叫「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就這意思。光中化佛,整個宇宙,整個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光中變化的,這個要知道。變化的都應該平等,沒錯,是平等。為什麼不平等?阿賴耶,阿賴耶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的根本是佛的實報莊嚴土,就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根本是常寂光。
我們要追問,這世界從哪來的?常寂光是自性,是真心。這個是沒有原因,不生不滅,永遠清淨,決定不會染污。阿賴耶有染污,阿賴耶是生滅法。常寂光不生不滅,常寂光沒有染污,常寂光雖然什麼都沒有,能生萬法。為什麼它能生萬法?常寂光萬德萬能,本自具足,不從外來的。那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諸佛剎土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沒有緣的時候不現,是一片寂光,有緣的時候就出現。在果地上的境界,沒有起心動念。法身菩薩也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他就墮落了,他就變成三乘菩薩,不是一乘。實報土裡面的菩薩住在實報莊嚴土,是一乘,法身菩薩。
會眾無量是阿彌陀佛的大願,這一願兌現了。會眾有多少人數?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無法想像。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因為我們聽說會眾多,會有一個念頭生起來,極樂世界多大?能容得下嗎?不知道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法性土沒有大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所以它能包容。阿賴耶所變現的就有限制,我們地球有限制。我們能看到夜晚空中的星星,全是星球。地球在太空當中也是一個星球,很小,比地球大的星球很多,這個小星球是屬於太陽系的。太陽系也不是最大的星系,是個很普通的星系。所以地球上眾生有限制,有數量。阿賴耶所變現的相分,這些星球也都有數量,不是無量的。唯有諸佛剎土,不是從阿賴耶變的,法性變現出來的,這個沒有數量,都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壽命之長久,實無法稱說,無法計算」。為什麼?極樂世界有量跟無量,就是有量的無量跟無量的無量它是連接起來的。往生到那邊是有量的無量,就是三個阿僧祇劫,三個阿僧祇劫滿了,他就融入常寂光,那變成法身如來,那個壽命是真的無量,不生不滅,真無量,這個壽命的長久是無法稱說,無法計算。「此上正為第十五」,四十八願的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之成就」,這個成就是說的報身,「表阿彌陀佛究竟法身」。
「究竟法身」,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從《佛學大辭典》裡頭節錄下來的。「無上之佛果」,究竟圓滿的佛果。「證悟法性究竟之佛身」,這叫究竟法身。究竟是圓滿了,沒有絲毫欠缺。《三藏法數》裡頭解釋法身,「謂如來法性真常,湛然清淨,周遍法界」,這是法身。法身沒有形相,法身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性,法性就是真常,它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真假,不生不滅,永恆常住,這是真的,有生有滅就是假的。所以它是真的,它是常住的。湛然清淨,湛然也是清淨的意思。水在寂靜的時候,沒有染污,沒有波動,這是湛然清淨。用這個來形容寂光的本體,周遍法界,它在那裡。遍法界虛空界它都在,為什麼?它是一切法的本體,如果沒有它就沒有一切法。我們學習,利用電視的屏幕,利用電腦的屏幕,我常常用屏幕來做比喻,把屏幕比喻作常寂光,比喻作究竟法身,是一切法之身,一切法都是從它而現,一切法是屏幕裡面的畫面,是屏幕所顯的影像、色像,這個色像不能離開屏幕,離開屏幕它就現不出來。就像法身一樣,法身就是屏幕,一切相從它顯現,但是它是真的,相是假的。為什麼?相有生滅,屏幕沒有生滅。在哪裡?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六根能接觸到的境界,眼能見的,耳能聽的,鼻能嗅的,舌能嘗的,身能接觸的,意能思惟想像的,六根六塵全都是法身變現的。法身變現出來的是一真法界。迷了一真法界,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就叫做無明。一念不覺不是真的,所以叫它作無始無明。無始是什麼?沒開始。如果有開始,就有終結,就有始有終。有始有終不是真的,有始有終是生滅法,有始是生起,有終是滅亡。要知道一切法都沒有始終,所以一切法是虛妄的,一切法不存在。我們看到一切法的存在是看到幻相,不是真的。真正是真的,是常寂光,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不生不滅,它沒有動搖。
「經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是名法身。」究竟如來的法身,這一句說得很清楚,以法為身,所以叫法身。法是什麼?一切法。一切法統統是我的身,為什麼?我們用屏幕來說,整個屏幕是自己,屏幕上所現的一切現相全是自己,這個好懂。我們再用一個比喻,大家也能體會。我相信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當你醒過來,你想一想,夢中哪一個不是自己?全是自己心裡變現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如果肯定夢中所有全是自己,那恭喜你,你證得法身,你見到法身了。見到法身的人,跟我們不一樣,見到法身的,承認整個宇宙所有一切人事物全是我自己。不容易!現在哪個人要是這樣說,這人瘋了,這人神經不正常,怎麼把別人看作自己?把萬物看作自己?哪有這個道理!你看,一般人認假不認真。那個認真不認假的人,跟認假不認真的人合不來,怎麼講他也不相信。那怎麼辦?恆順眾生,一切隨順他的概念,隨順他的認知,慢慢再幫他提升。佛用這個方法。要多久才能讓他真正覺悟,我過去看法、想法錯了,能夠接受佛的教誨,決定不是一生一世,一生一世不可能,多生多劫。大乘經上常說,不錯,是真的。
我們今天佛給我們講這些話,我們當然也不承認,不敢承認,但是怎麼樣?我們不反對了。這就是很大的進步,到不反對了,佛說的我們也點頭,這都是多少世所修的善根。所以聽說極樂世界,對極樂世界能生起信心、歡喜心,嚮往,也想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人叫善根成熟。佛說這種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今天遇到這個法門,得到無量諸佛如來的加持,讓他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顯示出來,他在這一生成就了。我們也要知道,我們不是偶然的,也是過去多生多劫修持的,今天才有這個歡喜心。
我也常常奉獻於大家我自己一點點感想、一點心得,那就是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是相信,是想往生,去不了,沒把握。這什麼原因?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足,沒有達到往生的那個標準,沒有達到,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怎麼辦?這個差距能不能補足?能。為什麼能?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用這句名號就把我們欠缺的功德都補出來了。這個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執持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才有辦法把欠缺的功德統統補足,而且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補足。你要問什麼原因?因為它不可思議。我們一定要相信,相信的沒有一個不得度,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不往生。不相信的就難了。由此可知,能不能在這一生往生,決定在信心。由此可知,諸佛如來的加持,加持我們信心,讓我們真正相信這一生可以功德圓滿,不足之處就是認真念佛,日夜不間斷。我們想到瑩珂法師,三天三夜,分秒必爭,一秒鐘都沒有空過,一句佛號一句佛號接著,三天三夜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
黃念祖老居士,法身菩薩再來的,不是凡人,他完成註解之後,身體不好,帶著病作這個註解。居住的環境也不好,我去看過,比我們現在這個環境差很遠。在那種生活狀況之下,他追頂念佛,計數的,一天十四萬聲,念了半年,真往生了。這是最後現身說法,給我們做榜樣,告訴我們念佛要這樣的念法。這才真正叫念佛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萬緣放下,一直念到佛來接引。佛什麼時候來接引?時候到了,他就來了。總是叫我們給念佛人做一個好榜樣,加強大家念佛的信心,這無量功德。
我們再往下看,三際。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一如」,一如的意思,「壽命無量」。過去、現在、未來一如,一如裡頭含的意思,沒有變化,要有變化就不是一如。譬如說容貌,雖然無量壽,永遠年輕,這個不可思議。「復以大願獨勝,超越諸佛,故報身化身壽命亦皆無量。」真正的無量壽,無論是報身、應身、化身,佛所現的這些身全是度眾生的。度眾生要應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所以佛沒有一定的身相。《普門品》裡頭說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相,就這個意思。三十二是三十二大類,每一類裡面都是無量無邊,統統能現。說法完全隨順眾生根性,應機說法,無有定法可說。佛沒有一定的相示現,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全是活的,活活潑潑,《楞嚴經》上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一節是講佛壽命無量,伴所依主,菩薩所依靠的老師。我們再看下面第二段:
【又有無數聲聞之眾。】
「顯伴莊嚴」,極樂世界的同學無比殊勝莊嚴。我們看註解,『又有無數聲聞之眾』,「乃第十六聲聞無數願之成就」,舉這一個例子。聲聞是阿羅漢,極樂世界,這是方便有餘土的眾生;沒有證得聲聞果,像我們往生是凡聖同居土的眾生。四土九品,每一品都是無量無數。「佛壽無量故常覺眾生」,這是教化眾生。「佛願無極,故應廣攝會眾」。也就是說,彌陀教化的場所廣大無邊際,這裡面人數也是無數無量。這個地方只舉了一種,聲聞眾。方便土裡頭還有緣覺眾,還有三賢菩薩眾,別教裡面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下面還有人天眾,這單舉一個聲聞眾來說,其他的一些合起來,真正不可思議。彌陀怎麼教他?彌陀以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神通,用神通變化所作。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全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宮殿能表法,放光表法,寶池德水說法,變化之鳥說法,樹木花草統統說法。換句話說,在極樂世界,無論你走到什麼地方,你聽聞經法沒中斷,不管走到哪裡。你心裡想著阿彌陀佛最好來陪伴我,佛就化身現在你面前跟你說法。這個道場真正不可思議。
《往生論》裡頭說,「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天人不動眾是指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面都得大定。這個不動眾證得不動,不動是念佛三昧,至少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這叫不動。得念佛三昧的人多,叫眾。這個團體,清淨智海生,阿彌陀佛清淨智慧大海出生的,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證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裡面,事一心不亂就屬於不動眾,理一心不亂那是法身菩薩,那是無明破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神智自在」。
【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
一切世界是一切十方三世諸佛剎土,有這樣的神通。「神智洞達者,顯彼土會眾之神通智慧通達透徹」,這是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統統具足。所以《往生論》上說,「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論註》曰: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故皆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自在到什麼程度?跟阿彌陀佛一樣,能夠隨時、隨處示現在一切諸佛剎土,上求,供佛聞法,下化,在十法界普度眾生,有這麼大的能力,所以說威力自在。「神智」,這分開來解釋,神是神通,六種神通,智是智慧。「此是兩字分舉」,分開來講。「若合為一詞,則自在徹見事理之智慧」。神智這兩個字合起來講,是自在徹見,徹是徹底,對於一切事理的真相通達明瞭,這樣的智慧叫神智。「神者,明也。此之智慧,神明無極者也。洞者,究竟通徹。達者,通達無礙。威力自在者,威神之力,自在無礙。」這是把這幾個字解釋清楚,威神通達,威力自在。
『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這是舉一個例子,神智洞達、威力自在是什麼樣子,具體跟我們舉個例子,能在掌中,不是持一個世界,是一切世界,遍法界虛空界,一個不漏。「深顯《華嚴》廣狹自在、一多相容、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這幾句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廣狹自在、一多相容」,十玄門裡面兩段,第二跟第三。十玄門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以一法緣起一切法,一法之力用無際限,名為廣;守一法之分限,不壞本位,名為狹」,廣狹。十玄是《華嚴》看整個宇宙的一切法,區分為這十種。這十種可以融成一體,《華嚴經》上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分開來講是十,合起來是一,才能看出性德不可思議,自性的妙德。一法緣起一切法,任何一法,沒有拘是哪一法,任何一法都能夠緣起一切法。所以常寂光的起用不可思議。常寂光是法身,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真正之身,這個意思非常重要。所有一切法,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法,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常寂光是我的心也是我的身,是我的正報也是我的依報,依報正報、自身自心完全變成光,這個光有常有寂。常是永恆不變,不生不滅,這叫常;寂是清淨寂滅,這裡頭什麼都沒有,連起心動念都沒有。起心動念是無明,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習氣,真正是萬法的本體。萬法本體是我,是自己。這個我是一切眾生。大,我們今天講到星系,像銀河系,大的;小,一粒微塵。大小不二,微塵裡面有銀河系,微塵沒有放大,銀河系沒有縮小,它就在裡頭。今天科學技術,所謂的量子力學發現什麼?小中有大,大小不二。現在的晶片,小指甲這麼大,裡面能包容萬象,一部《大藏經》全在這裡面,不增不減。佛告訴我們,一微塵,極微色,這物質裡最小的,極微色,不能再分,現在科學家發現微中子,微中子裡面有什麼?裡面有整個宇宙。所以我們科學跟佛比還差很遠,我們這麼大一塊晶片容納一部《大藏經》,人家看不見的那個小的微塵容納整個宇宙。大小不二,廣狹是大小。一多相容,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這些實實在在講,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倫理學,倫理的概念。我們中國對倫理講得好,倫理講人與人的關係,講父子、夫婦、君臣、長幼、朋友五倫,五種關係講絕了。核心是父子有親,就是親愛,五倫的核心。佛給我們講倫理,講整個宇宙跟自己一體。一體哪有不親愛的道理?一體怎麼可以有對立?這對立的概念是什麼?違背了自性,這是六道輪迴裡面的境界,不是佛菩薩,佛菩薩哪有對立的。所以任何一法都起一切法,一法的力用沒有際限。今天量子力學家說出來,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我們把念頭就想一樁事情,所以想這一句阿彌陀佛,你曉得產生什麼樣的力量?你沒辦法想像,這是真的。念頭集中,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能叫自己凡夫身,甚至於地獄身,能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力量多大!能證得整個法界虛空界,圓滿沒有缺陷,所以這個力用太大了!沒有際限,沒有邊際,沒有限量,這叫廣。「守一法之分限,不壞本位」,這是狹。自己守住這一法,這是狹。我們今天守住自己的身,身心是狹。但是力用的時候,我們的一個身跟心,力用的時候可以跟整個法界融成一體。我們這些年來提倡的「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有這個意思。跟《華嚴》比,那是小巫見大巫,我們還是太小了。愛心遍法界,這還可以,法界很大;善意滿人間,人間是人道,就小了。
「以是觀之,則分即無分」。分是什麼?分自、分他。知道是一體,就沒有廣狹的概念,廣狹的事有,心裡面沒有界限,心裡回歸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心。我們的真心本來如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所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凡緣起之法,於如此一法,具分與無分二義」,有這兩個意義。有分是作用,無分也是作用。這兩種怎麼樣?這兩種不相妨礙,所以廣狹自在無礙。為什麼不相妨礙?因為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就有妨礙,分別執著念頭打消,就沒有障礙。有分,一切事法能建立;無分,於一真的理體又能相應。如果事上無分,事就亂了,那十法界不就亂成一團嗎?事上有分,性上沒有分,體上沒有分,這個才叫諸法實相。我們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
下面一段,第三段,「一多相容不同門」,一多相容是「依上廣狹無礙之義,一勢分,入於他一切法;他一切法之勢分,入於自一」。這個勢分有權勢的意思,講義翻過來,括弧裡有小註解,有地位的意思。「按:在此,勢分或可理解為:所佔據的範圍」。我們今天講勢力範圍,或者講影響的範圍,比佔據的範圍還要容易明白。我們現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個範圍入於一切法。一切法是我們的生活環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入於,這就是他,一切法。他一切法,我們今天講氛圍,或者是外國人講磁場,外面無論是人事環境的磁場、物質環境的氛圍,入到我,跟我融成一個,它影響我,我也影響它,彼此相互影響。
「如此一多互相容,曾不失一多之本位」。我們居住在這個環境,這個環境有樹木花草、有山河大地,有許多人居住在這個地方,我入這個範圍,沒有失一多的本位。我們並沒有將理事融合成一體,清清楚楚有自有他,這是一多相容不同。「是就法之勢用」,我們今天講磁場、氛圍,「說彼此之相入」。我入到這個磁場,入到這個氛圍,磁場入到我的身心。從這個地方看到諸佛菩薩用心之細,觀察的周到、圓滿。我們一般人平常實在是生活在這裡,沒這個念頭,沒想起來,看到佛經上才曉得是這樣的。你看我們生活在這裡茫然無知,產生許多錯誤觀念,錯誤觀念帶來錯誤的行為、言論,那叫造業,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要了解事實真相就不會了,在這個裡面成就無量無邊功德。為什麼?知道我與人事的關係,我與山河大地的關係,我與樹木花草的關係,我會跟它處得很好,它成就我,我也成就它,這彼此形成了功德。所以一多互相容,並沒有失掉一,也沒有失掉多的本位,樹還是樹,花還是花,山還是山,河還是河,並沒有失掉它的本位,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叫一多相容不同門。
「是就法之勢用,說彼此之相入。而一多之二相存」,一相亦存,多相亦存,這叫不同。「唐經」,因為十玄門是《華嚴經》的,這裡說經都是講《華嚴》,唐經就是《八十華嚴》,唐朝時候翻譯的。「盧舍那佛品」有這麼幾句話,「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我們把它改個字就更容易懂了,以一身土滿十方,我一個人,我的身、我的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十方依正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這樣講就更容易懂。我們一身,我們居住的環境,遍滿十方。這就是講整體,整個宇宙息息相關,互相影響。科學裡面講的引力,有一種力在控制住,讓整個宇宙它有秩序,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有軌道,不會發生失控,不會發生大亂。這是什麼一種力量?這個力量從哪裡來的?這個力量是自然的。末後這一句說得很好,無比功德故能爾,自己的功德,眾生的功德,諸佛如來的功德,究其根本是自性本有的功德。
整個世界是自性變的,惠能大師說得很好,他末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是自性變現的,自性的德能自自然然就控制住了。整個宇宙是星球,所有星球就是宇宙,宇宙跟自己身心是一體。現相是這個樣子,不現相就是常寂光,寂光跟現相是一不是二。所有一切境界相沒有離開寂光,而常寂光現無量無邊的現相,這就是大宇宙,佛經上講的遍法界虛空界。怎麼現的?一念。宇宙的形成不是大爆炸。科學家看到一個現象,認為是大爆炸。什麼現象?望遠鏡下面整個宇宙,這星球以非常高的速度離開我們,好像都往外面飛,往外擴張,他說這是爆炸現象。那不是爆炸,這個現象是什麼?念頭。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貪瞋痴慢不斷增長,不斷在擴大。我們心裡面有這個現象,外面物質現象就受影響,就干擾它們。沒有止境的貪瞋痴。我們學了佛,把科學家的報告跟佛法合起來看,就會更深入、更清楚、更明瞭。底下一步,我們如何能契入?真正能契入,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信願持名,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契入了。這個契入,無論是在常寂光,無論是在遍法界虛空界,得大自在,確確實實像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經》的境界。
《華嚴》我們學習過,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為法身菩薩說出來的,就是向這些法身菩薩做報告,整個宇宙事實真相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就像惠能大師在五祖方丈室裡頭,他是聽經開悟的,世尊是菩提樹下入定開悟的,開悟的境界完全相同。世尊細說,說得很詳細,那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能大師說得很簡單,只說了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跟《華嚴》是一樣的,不一不異,二十個字展開、細說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濃縮就是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是,第一個,「本自清淨」,講自性,本自清淨;第二,「本不生滅」,不生不滅;第三個,「本自具足」;第四個,「本無動搖」;第五個,「能生萬法」。前面四個是自性的體,後面一個是自性起用,能生萬法。釋迦牟尼佛詳細為我們說明,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真正不可思議!
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原來整個宇宙是自己,不是別人,一切眾生是自己。就好像作夢,夢裡面許許多多人,自性變現的,夢裡頭山河大地,夢中所現的境界,這能生萬法。夢從哪裡來的?現在人說下意識,在睡著的時候不能控制,發生了夢境。這個夢境裡頭有夢到過去,有夢到未來,那個內容太複雜,每個人作夢都不一樣。每一次作夢,找不到相同的。有兩個夢是相同的,很稀有,是有,太少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經教裡頭常常用夢做比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教我們對這一切法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之後,你的思想、言行就正確了。為什麼?與事實相應。與事實相應就是與空寂相應,與空寂相應就不造業。不相應就有染有淨,菩薩所造的業;六道凡夫有善有惡,他造業。那不造業呢?不造業,清淨心現前,就覺悟了。覺悟了,就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教學的目的達到了。為什麼要深入把這個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目的是教你明瞭之後,不再造業。明瞭之後,你的想法、看法跟佛一樣,佛跟法身菩薩不造業。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是幫助我們回到法身菩薩的地位。這是分成兩階,非常有效果,第一步讓我們到極樂世界,第二步讓我們恢復自性,契入常寂光。彌陀實實在在了不起,諸佛對他的讚歎是真的,真實不虛,他的智慧、他的理念、他的善巧方便用到了極處,用信、願、持名這麼簡單容易的方法,讓我們回歸自性,讓我們離究竟苦,得究竟樂。自己成就了,再能幫助別人,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真正宗門所謂一鼻孔出氣,這是如來究竟圓滿的大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