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七一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71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六六頁:

  鈔【同相者,若約五教,則一者立事就義門。】

  『五教』就是五門,這一段還是繼續說明三寶,也就是解釋經文「念佛念法念僧」。前面介紹過別相三寶,與別相相對的就是同相。同相裡面,因為蓮池大師《疏鈔》是依賢首宗教義來解釋,賢首判教判五教:小、始、終、頓、圓。五教都有同相三寶,我們先看第一,第一這是小教,『立事就義門』,小教偏重在事相上。

  演【三十二相,丈六金身,事相佛也。立此事相,以就覺義。以釋迦苦行成道,說法度人,自覺覺他,故名佛寶。】

  佛不在世了,我們所供養的佛像,這就是三寶當中的佛寶。供養佛像,用意是啟發我們自己的智慧。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見到佛像就要提醒自己的覺心、覺行,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不會被世間一些幻假所迷。世間法都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說得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眾生所以苦,佛菩薩說「可憐憫者」,很可憐!為什麼說他可憐?被世間法迷了,迷在這個假法當中,忘了真實。真實,實在講受用不盡,真如本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華嚴經》前面十一卷半的經文講毘盧遮那如來的果報,毘盧遮那是誰?就是我們自己本人。我們本來的福報就是那麼大,現在搞得這樣慘兮兮的,怎麼回事情?迷了本性。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福德全都失掉,這個失掉不是真的失掉,迷失了。許多念佛的同修,我在外國遇到,他們很精進,見到我都問佛法,回到台灣來的時候,人見不到,佛也不學、經也不聽,聽說都到股票市場去了,被這些東西迷了。迷失了自性,這怎麼得了!這就是經典裡面常講「可憐憫者」,這些人可憐!

  你家裡供佛像,常常見到佛像,就是提醒自己不要迷,覺而不迷,是這個意思。想想釋迦牟尼佛,人家是名聞利養樣樣都不缺,迷人天天想得到、想爭取,覺悟的人把這些東西捨得乾乾淨淨,世間的榮華富貴捨得乾乾淨淨,苦行成道,這是做給我們看的。物質生活雖然艱苦,他精神生活圓滿,實在講,這種苦與樂是我們肉眼凡夫所見的,我們覺得吃粗茶淡飯這個日子很苦;佛菩薩眼睛看到你們每天吃這些大魚大肉很苦、很可憐,為什麼?每天都跟眾生結冤仇,這個債愈來愈重,你哪一輩子能還清?你仔細去冷眼觀察一下,到底誰的生活自在?誰的生活苦?所以苦、樂不是絕對的標準。我們看修行人生活很苦,修行人看世俗人很苦、很可憐。所以要曉得,佛菩薩的生活是真實的,這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效法的。再看底下一段講法寶:

  演【四阿含等,不談實相,唯說苦空,此事相法也。立此事相,以就軌持義。以四諦之法,亦能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故名法寶。】

  這一段是小乘的三寶。法寶是什麼?《阿含經》;《阿含經》分為四大類,所以稱為四阿含。這四大類是不是按內容分的,是按長短分的。這個經很長、分量很多,我們叫它做《長阿含》,就是長部的,文字比較多的;第二種是短篇,文字不多,二、三千字以下,稱作《中阿含》,中部的;還有很短的,不超過一千字,幾百字的,有時候只有幾十個字它就是一部經,稱作《雜阿含》;《增一阿含》,佛說了一樁,然後又說了一樁、再說一樁,一步一步進一步的說,多半從一說到十,一條一條來說的。《阿含經》有這四種。佛在初機教學講得很淺,不談大乘實相的道理。小乘經是以「三法印」印定,三法印就是「無常、苦空、無我」。佛給我們講這些,這些容易懂,也容易接受,為什麼?是我們每個人在這一生當中親身所感受的。唯說苦空、無常、無我,此事相法也,這是很淺的佛法。

  「以就軌持義」,軌持是三寶裡法寶的含義。「法」,梵文是達摩,達摩翻成中文是軌持。軌是軌道的意思,循著這個軌道去走,決定沒有錯誤,好像火車有鐵軌、軌道。「軌」也就是法則,我們今天講原則,「持」是保持,你能保持這個原則就不會錯,這個原則是什麼?就是佛在《四阿含經》裡面所說的道理、方法,你以這個為原則去修學就不會錯誤。這是軌持義。

  「以四諦之法」,四諦是通大小乘的,小教的四諦是生滅四諦,這是講得很淺,也非常容易懂。「亦能軌生物解」,軌跟軌持是一個意思,就是原則,能用這個原則使一切眾生理解。「物」,它不說人,物比人的範圍大;如果說是能生能解,六道當中除了人道之外,還有天道、畜生、餓鬼、阿修羅,他們也能聽得懂佛法,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法這個說法,實在講我們肉眼凡夫只聽、只看到什麼?我們有不少人在那裡聽,如果你有天眼,你在這個講堂不但看到有很多人,這裡頭還有很多鬼神,你肉眼看不到。通常出家、在家這些大德講經都有鬼神來聽,何況佛菩薩!所以他用這個「物」好,六道一切有情眾生全都包括了,如果佛講經,菩薩也來聽,九法界的眾生全都用這個字代表了。所以是軌生物解,依照佛所講的原則都能夠理解。

  「任持自性」,任是自然,佛法無論是深說、淺說,終極的目標都是在明心見性,這個地方任持自性不當作明心見性講,這個當作這法、任何一法都有它的體性,它能夠保持這個體性不失去,這叫做任持自性。像這一本書,能保持這一本書的樣子,保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它不會改變,這叫任持自性,這書本也是一法。房子建築好了,也能保持一段時間,它也不會改變;桌、椅、板凳任何一法都能任持自性,是這個意思。這是講的法寶,統統是從事相上說的。

  演【剃髮染衣,六和無諍,此事相僧也。】

  第三講到僧寶,僧寶是出家人。佛的制度出家一定要剃髮、穿染色衣。實在講,我們今天出家人穿的衣與佛的制度完全違背,縱然做出這個形象也是一種紀念的意義,本來的製作方法已經不存在了。古時候去托缽,人家供養你這一餐飯容易,供養一件衣不容易!現在科技發達,紡織從手工進入到機械化,得一件衣容易,從前紡織好多天才能織一匹布。出家人衣服都是撿人家丟棄的。別人穿壞的衣服丟了不要,出家人把它撿來,破爛的就剪掉不要,留當中可以用的這一塊,慢慢累積多了把它縫補起來,縫成一塊大的。我們今天講出家人搭的衣,七衣、五衣,五衣就比較大塊一點的,二十五衣那就很碎的剪下來縫製起來。它的料子不一樣、顏色也不一樣、新舊也不一樣,穿起來就很難看,佛用什麼方法?染色,把它染一染,穿染色衣。

  現在都是整匹買來的,你們看到哪個出家人衣服去染過?沒有,沒有染衣。現在雖然作搭衣,二十五條衣、七衣、五衣,整塊新布買來把它剪碎再縫起來。實在講佛當年在世決定不會把它剪碎,它那個剪碎是撿人家一塊一塊不要的布,這樣子縫起來,不是整匹布拿去剪碎。現在我們是買整匹布把它剪碎,再把它一塊一塊縫起來,這叫多事,這個意義確實統統失掉。所以現在有一些作搭衣的,整塊布在上面把它釘成格子作紀念,我覺得這個有道理;整個剪碎再縫,雖然很像從前佛的那個衣,但是沒有道理,因為佛那個布是外面撿來的,一塊一塊不一樣,決定不是整匹的。如果是整匹的布,我相信佛絕對不會把它剪碎。佛的生活很簡單,不會自己找自己麻煩,這些事我們都應該要知道。

  現在我們物質生活享受超過了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每天吃飯要出去托缽,要走好幾里路,我們現在吃東西現成的,衣食住行比過去這些古代高僧大德富裕得多。可是我們的道行比人家差得太多,人家身心清淨,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所以祖師大德常常警惕我們,應當要生慚愧心、應當要認真努力。我們絕對不是要叫大家恢復到從前那種清苦的生活,不是的;因為如果我們要過佛陀當時那個時候的生活,我告訴諸位,你自己修行可能成就,你雖然成就了,佛法也滅掉了。佛法怎麼會滅掉?世間人一看到學佛那麼苦,佛不能學,只有傻瓜才學佛!大家都不學佛,佛法就滅掉了。自己要成就,又要佛法普遍能弘揚,我們的生活水準也得要趕得上時代,讓大家看到,這個佛法我們還可以學,不至於排斥、不至於畏懼。雖然能跟上時代,不要太奢侈,這樣就好。大乘佛法講中道,不像小乘,小乘的確是偏在一邊,小乘苦行的多。

  「六和無諍」,一定要修六和敬。諸位要知道,如果不和,你這個心就不平,中國八德裡面講的和平,和是因,平是果。心平之後然後才等,等什麼?等於佛,佛心是平等的,我們心平了跟佛就差不多。大經題目叫「平等覺經」,你看多重要,平等就覺了,覺就平等,和是平的前方便,由此可知,覺才和,和就是覺,不和就是不覺。諸位要曉得,和、平等、覺,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與任何人要和,與任何事都要和,和裡面就沒有爭、和裡面就沒有界限,有界限必定有爭執。所以,這是學佛的最初方便。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還沒有講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方法之前,先給我們講「三福」,由此可知,三福是學佛最初下手之處。三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一條就具足了六和,所以六和非常的重要。我們自己修學有沒有成就,正法能不能久住在世間,關鍵都在六和上。

  為什麼僧團不容易建立?四個人同一條心、同一個願的都找不到。每個人堅持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這就是分別執著。每個人堅持自己的執著,不肯捨棄,所以大家相處在一塊不和。因為六和它的根本是「見和同解」,只要這個做到,其餘五條容易。現在我們仔細想真難,不要說四個人,兩個人同心都不容易,兩個人各人各堅持自己的主張,你想兩個人都不能和,還去找四個人和,到哪去找去?找不到!這真正是悲哀的事。

  只要有一個僧團出現,這個地方決定不遭難,可惜的這個地方沒有人肯犧牲、沒有人肯把自己的執著捨棄。僧團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在家也一樣,只要是四個人在一起共修,能真正遵守六和敬,在家人也是僧團,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太難太難!真正不容易。我們只深深盼望有這麼一個團體出現在世間,這個世間的人有福。近代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給自己起個名字叫「常慚愧僧」,他慚愧的是什麼?他老人家一生自己的修持可以說圓圓滿滿,我們找一點缺陷都找不到,他所慚愧的就是不能建立一個僧團,找不到四個人同心同德。

  我們雖然是學佛,可是起心動念,念頭一起來第一個是自己,這就跟人家不能合作。第一個念頭都是為自己,自私自利,我們跟佛菩薩不一樣地方就在此地。我們今天第一個念頭起來是為自己,這就沒法子和。佛菩薩容易和,因為他們第一個念頭都是為救度一切眾生。由此可知,小乘教,到什麼時候才真正和合建立?初果須陀洹,身見破了,不會再為自身設想,和合就容易。我們今天念念都想到自己、念念要保護自己、念念要為自己,「見和同解」是決定不能建立的。今天這個六和敬,我們也只是讀一讀,對它仰慕而已,能做得到嗎?

  演【立此事相,以就和合義,以雖不達實相,與理和合,而在眾無爭,互相愛敬,六和為侶,如水乳合,故名僧寶。乃小教之三寶也。】

  小教住持三寶裡面,僧寶就相當的可貴,非常難得;沒有六和,他這個道場再大、人數再多,不是僧團。如果都能修六和敬,這個地方再小,人再少,四個人叫一眾,四個人以上修六和敬,這個了不起,這是值得尊敬的。

  鈔【二者會事歸理門。】

  前面是單就事來說的,小教三寶;這一條是大乘始教。

  演【會事歸理者,非三十二相之佛為佛。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故以如理為佛寶。】

  大乘跟小乘完全不一樣,小乘統統著相,大乘一開始離一切相,不執著了,不再著相,著相就不能入實相。小乘法裡面,世尊不講實相,大乘裡面佛給我們講實相。他這裡引用《金剛經》的經文。始教,以如理為佛寶,理是什麼?自性覺。你要是著相,著相是迷、著相是不覺;不著相,你才能體會到真理、真實之理,這個理體就是佛寶。可是大乘開始就不容易,尤其他引用《金剛經》上這一句話說,「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句話的意思很深,諸法是一切法,「如」是什麼?如是一樣的、不二的意思,也就是說萬法一如,法法不二。我們看一切都有差別、都不一樣,為什麼佛說一切法是一如、是不二?佛從理上看,我們從事上看。從事上看,每一個法都不一樣,要是從理上看,理上是一樣的。賢首國師過去對順宗皇帝說法,有一篇叫《金獅子章》,他的內容最重要的是「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用這個比喻來說的。我們凡夫著相,你到銀樓裡面看金器,每一個花樣都不一樣,幾萬種;你要是不著相,看到黃金統統一樣,幾萬種全是黃金,不要執著那個樣子,你就看金,那全部都一樣。著相就沒有一樣是相同,不著相是樣樣都相同。

  《楞嚴經》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講得非常透徹,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法界從哪裡來?是我們自己心裡變現的,所以心清淨國土就清淨。心淨則土淨,我們用這句話仔細來觀察現前這個世界,看大家的心裡,四十年前台灣剛剛光復不久,台灣這個社會非常安定、非常的可愛,為什麼?大家心裡平靜、不爭,腦子裡沒有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社會安定。今天我們看看這個社會,每個人拼命去搶名聞利養。今天這個社會這樣動亂,怎麼來的?人心造成的。每一個去爭的人都說:我要替老百姓謀福利。他不謀福利,我們還平安,個個人都要替我們造福,就打得天翻地覆。所以讀讀佛經,佛講的話的確一點都沒錯!我們不爭,我們這心很安;如果你要爭,你今天去競選,你心裡一天到晚七上八下。所以,心清淨重要。

  大乘始教是從體上去觀察,萬法一如,諸法如義,這就是如來。你能夠看一切法都不二,你就見佛,見佛你就成佛;你要不成佛,你怎麼能見佛!所以佛見一切眾生統統是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由此可知,境界不是真的,是假的,隨心所變,《華嚴》裡面講「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分別、執著。十法界是我們分別執著所現的相。現的這些相不是真實的,是幻相,《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是執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是佛,著相!經上講得很清楚,你要想見性,在一切相裡頭分別執著是見不到性的。但是在一切現相裡頭不分別、不執著,這一切現相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諸法如義,哪一法不是自性?法法皆是!所以覺悟的人常說:「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六根所接觸的沒有一樣不是!這是以見性為佛寶,真如本性是佛寶。

  演【法者,非以文字為法。經云:有法可說,名為謗法;無法可說,是為說法;所謂無說無聞,是名真說般若。此以如理名法寶。】

  大乘始教,始教也是空宗,它是以自性為佛寶,以契入自性為法寶,用什麼方法契入自性?依照文字是不能契入自性的,文字是經典,但是諸位要曉得,也不能離開文字。中國禪宗標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這是禪宗教學的宗旨,也是教學的指導原則。你們看看《卍續藏》,禪宗的文字最多,禪宗歷代祖師語錄佔二分之一,任何一宗都不比上禪宗的文字多,它不立文字,文字比別人家多得多。諸位要知道,不立文字是講不執著文字。也不執著言說,言說有沒有?有!不執著。正所謂聽經要會歸自性,會歸自性就是不執著。你要是執著,與自性就相違背,為什麼?因為自性裡頭一法不立,自性就是清淨心。你一有分別、一有執著,心就不清淨,心裡頭就要落灰塵,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由此可知,大乘教學跟小乘確實不一樣,小乘是教你分別執著,大乘是離一切分別執著。但是大乘修學確實快速,不是小乘能比的,境界高超,身心清淨。大乘雖然在中國分為八個宗派,修學的方法各宗各派都不相同,但是它的原理是相同的,因為它的目標相同,目標都是見性。原理相同,方法、手段不相同,這些我們統統要知道。不知道,我們在這一生不可能有成就。所以現在學佛的人多,有成就的人少,原因在哪裡?就是對於這個事實真相不了解。大乘目標在見性,真如本性裡面一法不立。六祖見性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這是他五句裡頭第一句,第一句是最重要的。你的本性本來是清淨的,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把本性失掉,怎麼失掉?就是心不清淨。你要是明白這個原理,我們如何才能再見性?心清淨就見性;心不清淨,你不可能見性。

  讀經能不能見性?讀經不執著就見性,讀經要是分別經裡頭的意思就不能見性。你分別經裡頭的意思,那就是此地所說的,你認為佛有法可說,叫謗法,完全用你自己的意思在猜佛的意思。佛有沒有意思?實在講,佛沒有意思,是你在猜。佛說法就像我們敲磬一樣,磬敲下去它馬上就響,你聽到這個聲音,你在這裡研究聲音的波段多長、音聲多好聽、振動的時間多久,這是虛妄分別。那個磬在響的時候,它有這麼多分別嗎?沒有。所以佛說經有沒有意思?沒意思。佛說經他最重要一個目的,就是斷絕你的疑惑、斷絕你的妄想;你要是疑惑、妄想都沒有了,佛法也沒有了。佛法是跟你相對建立的,我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有佛法,我沒有妄想執著就沒有佛法。要懂得這個,這是事實真相。我永遠執著有佛、有法,好了!你永遠是對立的,永遠不能見性;你的成就,成就再高,也不過是小教裡面佛菩薩而已。

  小教裡頭也有佛、也有菩薩,天台叫藏頭佛,那個佛是沒見性的,那個佛叫十法界的佛,十法界。大乘法是十法界以上的,超越了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是什麼?沒法子說,它叫一真法界。一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十法界佛是假的、菩薩也是假的,不是真的。一真裡面有沒有佛菩薩?沒有,無佛也無菩薩。無佛無眾生,一真!一真裡什麼都沒有,它怎麼能建立呢?你給它立一法,就錯了,一法不能立。由此可知,大乘比小乘的確高得太多。大乘的修學,要從清淨心下手。

  在這一代,佛門沒有高僧大德出現,比不上從前,從前的確代代總有幾個人,我們這一代沒有,往後看更悲哀,原因在什麼地方?觀念上錯誤。因為現在科技發達,經典工具得來很容易,這些東西實在講把這一代學佛的年輕人害死了。從前這些東西缺乏,缺乏有好處,他得到一部經很不容易,他一生可能就死心塌地學這一部經。現在《大藏經》很輕易就得到,他一開口就發個大心,我要閱藏,閱藏時候看前面不曉得後頭,看到後頭前頭忘光,一面看一面在胡思亂想,這個沒用處的。

  在過去,入佛門五年學戒,學什麼戒?五年遵守老師的教誡,這是在大乘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遵守的。老師教你的方法,教你你要用這個方法用多少年功,學生真聽話,幾年工夫用下去之後,他真的就成就。如果我們細細去看禪宗語錄,禪宗祖師傳法怎麼傳的?就是教給你一個修行方法,教給你去修多少年;他修成功,豁然開悟,求老師給他印證,老師這一印證就傳法給他,傳而無傳,無傳而傳!如果老師天天在那裡教你,那完了,教的是什麼?你所吸收的、你所接受的是知識;知識是你意識心裡面的東西,與真如本性不相干。這種教學法,實在講斷絕眾生的法身慧命。

  佛學院近年來才有,中國古時候沒有佛學院,沒有佛學院能夠出真正的人才,有了佛學院把眾生的法身慧命統統給堵死了,為什麼?他天天教你用心意識,天天教你去研究,用意識心。殊不知大乘佛法是離心意識的,怎麼能用意識心!你看《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你就曉得它是始教,大乘開始,起信。《起信論》教給我們聞法,提供三個原則: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跟此地講的完全相應,不是教你著相!我們今天讀經,研究這個經這一句怎麼講法,這一段什麼意思,這三個條件統統違背,為什麼?著了文字相、著了言說相、又著了心緣相,心緣相就是自己去研究,胡思亂想。

  古時候教下的教學,不是從聽經下手。教下是五年不准進講堂,沒有資格進講堂,不准聽經的;先讀經,念五年。念五年是什麼?訓練你離言說、離文字、離心緣。換句話說,拿念經這個方法來修定。不念經就打妄想!每天把這個經從頭念一遍,從前人選的經很長,為什麼?時間長,每天至少有五、六個小時不打妄想,心是定的。教下用讀經的方法修定,禪宗用參究、觀心的方法修定,密宗用持咒的方法修定,淨土宗用念佛的方法修定,方法不一樣,目的完全相同,都是修到心清淨,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用這個方法,目的就是斷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恢復到清淨心。心地清淨就見性,這一見性就豁然貫通,禪宗裡面講豁然大悟,教下講大開圓解,一切法通達。要不要教?不要教。不要教,三藏十二部經典全部通達,為什麼?因為佛所講的一切經都是自性清淨心的流露。我們這個心清淨跟他的心一樣,他所流出來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就是我自性流出來的,那哪有不懂?還要研究嗎?不要研究了。

  六祖大師心清淨,《法華經》他沒念過,法達禪師念給他聽,《法華經》一共是二十八品,念到第三品,六祖說:不要念了,我統統知道了。人家本事多大,不必念了,這經全部知道。再給他講解,法達一聽就開悟,憑什麼?清淨心。現在這一代學佛的人,不曉得修清淨心的重要,把研究經典當作重要的一樁事情,這叫本末顛倒,這是可憐憫。可是我們勸他,他不相信,急功好利,犯這個毛病犯得很大。淨土宗所講的一心不亂,一心就是清淨心、一心就是平等覺,這個實在重要。所以佛法經典要體悟,不能研究。體悟就是用清淨心,體會,一看就明瞭,一聽就明瞭,不要通過思惟,無須研究,這是你自性覺悟,自性起用。一通過思惟,就落到第六意識,落到第六意識就是邪知邪見。

  清涼大師講,佛經念得愈多,「增長邪見」;不念,「增長無明」。這個意思就是說:念還是要念,要懂得方法、訣竅。清涼是華嚴宗的祖師,屬於教下的,教下是天天叫人念經,但是念經不求解義,用念經這個方法修清淨心,這就對了。所以念經的時候,既離邪見又離無明。經文從頭到尾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這是破無明;雖然念下去,心地清淨,沒有一個妄念,這是不落在邪見;不落邪見又不落無明,這就是修中道,讀經的祕訣在此地。所以讀經是修定,讀經是修清淨心,讀經是與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相應,跟他們心心相應。這裡頭功德是無量無邊,你要會讀;不會讀那就壞了,就把它變成世間法去研究了。

  「無法可說,是為說法。所謂無說無聞,是名真說般若。」無說無聞,「無」不是沒有,他真的有說、也有聽,他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是完全會歸到自性,般若智慧現前。實在講,講堂裡面講經跟讀經的義趣是相當的,諸位在這裡聽經要是運用《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講的三個原則,那這一個半鐘點你們在修行,修什麼?修般若,真正的般若。你們在這個地方聽經,不執著言說相,不著名字相(名詞術語),不著心緣相,你在這裡一個半鐘點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叫聽而無聽。這樣聽的時候,有的時候意思忽然往上湧,那是你的悟處,你並沒有分別;聽經跟讀經都有悟處,不是我們自己想的,意思自然起來,起來也不要管它,也不要把它當作一回事情,還是把它忘掉,恢復到心地的清淨。它偶爾起個小水泡、起個波浪,不理它,照樣恢復清淨心,這就對。這叫道場,這真正用功!這是真說般若、真聽般若、真聞般若。始教是以這個為法寶。

  演【僧者,非以剃髮為僧。經云: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乃至阿羅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亦以如理為僧寶。始教之三寶也。】

  大乘佛法裡面講僧寶,不一定是剃了頭髮示現這個樣子叫僧寶。換句話說,你與真如理不相應,不能叫僧寶。與真如理相應,六和就圓滿,為什麼?六和是性德,見了性的人這六和是自然流露出來。眾生不跟他和,他跟眾生和;眾生跟他劃界限,他不與眾生劃界限,他和了。就好像水泡裂開,才知道整個大海是自己;別人劃界限,好比在海水裡起個小水泡,這個水泡就是界限,沒有水泡的人能容納他,他不能容納大海。十法界對他不一定能和,他對十法界統統都和,這是真正的僧寶。

  契入這個境界的人,佛所講的名字,這些名字都是因為眾生有分別執著而說的、而建立的,聖人著不著相?他證須陀洹果,他會不會以為我證了初果?如果他要以為他自己證初果,他決定沒有證,為什麼?著相。須陀洹,身見破了。「我證得須陀洹」,換句話說,我這個身見還在,沒破。小乘尚且如此,何況大乘?大乘法裡面,初住菩薩以上,我、法兩種執著都斷了,哪裡還有菩薩、佛、眾生!這些是凡夫的知見,他完全沒有。

  他到我們這個地方來教化眾生,隨順我們凡夫的見解,建立這些差別的名相。雖建立這些差別現相,他有沒有?他沒有,所以他是無說而說。你們以為有這麼多階級,他那裡沒有階級;因為沒有階級,所以叫一真。圓初住以上都是一真法界,沒有階級、沒有分別執著;可是他程度上確實還是有淺深,雖有淺深,決定沒有執著,所以他那個法界叫一真,在十法界之上。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能把這些分別執著逐漸看淡,對於我們契入一真就來得容易。所以什麼事情看淡一點好,不要太認真,分別執著是愈淡愈好,心地愈清淨愈好,心量愈大愈好,為什麼?與自性相應,就愈接近;說個再淺顯的話,與清淨心接近,心就會愈清淨。這是始教之三寶。

  這是五教,我們今天講的這兩段,看出大、小乘顯然不相同,一個是空,一個是有。下面這三種逐漸到圓融,圓融才得大自在,《華嚴》是融通無礙,淨土也是融通無礙,在五門裡面是最殊勝的一門。今天我們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