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一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18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五四頁:

  ◎【三、人天眾】

  請看經文: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我們看蓮池大師的註解:

  疏【及者,承前言淨土法門,不但諸聖與會,一切凡眾皆同聞故。】

  這句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確實是九法界有情眾生共同俱會一處,這個現象也就說明圓證三不退,圓登四土,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得非常詳細,《彌陀經》上也是這樣說的。菩薩生到那邊生實報莊嚴土,像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雖然是生實報莊嚴土,但是同時也生常寂光土,亦生方便有餘土,亦生凡聖同居土。所以很特別,它四處是橫列,不是縱列,這是跟十方世界不相同的地方,所謂一生一切生。凡夫也是如此,凡夫生到那邊是凡聖同居土,同時生上三土。能夠與這些諸上善人,諸上善人是指等覺菩薩,跟這些等覺菩薩可以天天在一起,就是因為西方淨土這四土是橫列,不是縱列,所以他們才能夠在一起。

  這裡面有『一切凡眾』,「凡眾」就是見思煩惱沒斷的,這些都是隨順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知見而說的。真真實實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品惑也沒斷,他也是菩薩,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頭說過的,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是菩薩。所以那個世界是純粹菩薩的世界,我們這裡有五乘,它那裡只有一乘,沒有五乘。說凡夫就是見思煩惱沒斷,說阿羅漢,那就是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無明沒破,是用這個名詞比喻,不是真的。絕對不是像我們此地說人天,真的是人天,說阿羅漢真的是阿羅漢;那邊沒有,隨順我們習氣來講。純一菩薩,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得很清楚,所以兩種經合起來講有很大的好處。

  疏【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曰等,又曰無量者,盡一切諸天故。】

  『釋提桓因』,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能天主』。「釋」翻作能,「釋迦」翻作能仁;「提桓因」就是天主,叫能天主。他有能力,「能」是讚歎他、讚美他,他確實是一位很好的天主,統理天眾,顯示他非常有智慧、有能力,把天眾統理得非常有條理,能如法。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實際上就是經典裡面講的釋提桓因,就是忉利天主。那個天叫忉利天,「忉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三十三,所以也叫做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諸位要記住,它是一層,不是三十三層。有很多人誤會,說佛教講天只有三十三天,那個弄錯了,三十三天是一層天。為什麼說三十三?這是釋提桓因過去生中的因緣。我們曉得,無論是天上人間作國王、總統,這都是很大的福報,這個福報是前世修得的,絕對不是偶然的。釋提桓因在前世修行,他發心造佛塔,另外有三十二個人幫助他把這個功德造成。以後他作了天主,那個天好像我們現在一個國家,它除了中央政府之外,還有三十二個省,那些幫助的人就像三十二個省的省主席一樣。中央是天子,四周圍是諸侯,彷彿這種情形。它是一個平面,每一方都有八個天,就是八個行政區。連中央一共是三十三個區域,我們稱為三十三天,是這個意思,不是三十三層。由此可知,修福一定得福報,知道修福得福報,那我們造作罪業一定也有惡報。「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是我們一定要相信的。

  『曰等,又曰無量者,盡一切諸天故』,這個「等」,「天」有二十八層天,經文裡雖然沒有細說,只說一個釋提桓因,但是底下有『無量諸天大眾俱』,這就統統包括盡了。

  疏【曰大眾者,盡一切眾生故。】

  說到『大眾』,諸天是講二十八層天,與會這有天人,「大眾」就是我們人間。乃至包括阿修羅道,畜生、餓鬼道。說實在話,只有地獄道最苦,他沒有聞法的機緣;餓鬼道裡面有善根,還是可以來聽經的。

  疏【俱者,通結并諸菩薩以下文也。】

  鈔【上并菩薩,是小大一對。】

  『上』是指前面,聲聞是小乘,菩薩是大乘,『小大一對』。

  鈔【今及諸天大眾,是聖凡一對。】

  阿羅漢跟菩薩是聖人,諸天大眾是凡夫,『聖凡一對』。

  鈔【聖凡共聞此經。】

  這個法會,與會的大眾非常莊嚴、非常殊勝。

  鈔【毋謂淨土為凡夫所不能也。】

  這是大師苦口婆心提示我們,不要以為西方淨土太高了,我們凡夫恐怕去不了,你看看經上,明明說的有凡夫!這些凡眾都可以去,那我們怎麼去不了?用意在此地。

  鈔【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提。】

  這是梵語具足之音,中國人喜歡簡單,往往把尾音省掉,像通常稱菩薩應當是「菩提薩埵」,我們把尾音省掉,只稱菩薩。這是中國人喜歡簡略,不喜歡麻煩。

  鈔【釋迦者,此云能。提婆因提者,此云天主。詳有五種名,恐繁不敘。】

  這是不多說了,因為這個並不是很重要。

  鈔【迦葉佛滅時,一女人發心修塔,三十二人佐之。】

  幫助她把這個塔完成。

  鈔【今王忉利。】

  就是忉利天王。

  鈔【統四方三十二天。】

  前世幫助他的三十二個人,福報都是生天。佛給我們說過,佛法常講有五個時期,這是五種堅固。第一個五百年,「解脫堅固」,聽經聞法修行很容易證果。第二個五百年,「禪定堅固」。佛法剛剛到中國來的時候,所以中國的禪宗非常興盛,就是這個道理。第三個五百年,「多聞堅固」。在隋唐這個時代,各宗各派興盛,佛法的黃金時代,大家對教理上研究討論,發揚光大,多聞堅固。換句話說,只會說,真正得禪定的不多,這在歷史上確實看到。第四個時期,「塔寺堅固」。大家拼命修福,建塔、建寺廟,搞這個。第五個時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五五百年,就是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之後,「鬥爭堅固」。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清清楚楚的。現代人如果不鬥爭,那佛的話不是講錯了嗎?現在人鬥爭,佛說得清清楚楚,那是完全正常的現象,不足以為怪。要緊的,他鬥,我不鬥;他爭,我不爭,這樣就好。在這個時代裡面,我們老老實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上上根人。

  這是建塔建寺福報很大。我們聽了這個之後,你不要去打個妄想,我們去建廟建寺,將來可以作三十三天的天主,去享天福去。他那個時候可以,現在你要是建廟建寺,恐怕不能生天,不但不能生天,恐怕要墮阿鼻地獄,為什麼?因為你建好之後,讓人家鬥爭。從前建好的時候,請高僧大德講經說法領眾修行,這個功德很大。現在建好之後,叫人家勾心鬥角,天天去鬥爭。從前是佛法的道場,現在是鬥爭道場,所以果報不一樣。他們建塔可以生天,我們現在建塔寺會墮落。所以諸位一定要有智慧,要明瞭。

  我講經這麼多年,從來不勸人去蓋廟。我是四十八年出家的,出家沒多久,大概民國五十年左右,新竹青草湖無上法師他很慈悲,在寺廟旁邊蓋了一個念佛堂,我去看過,蓋得很好。他請人到那裡去念佛,而且一個月還發不少的單錢,找不到人,沒人去。你就曉得現在真正有道的道場太難!不是一個容易事情。我們了解當前的環境,就曉得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做法。像我們自己舉辦一個講經的法會,這個功德很大。我們辦一次大專佛學講座,這個功德也很大,讓年輕人在短短時間當中,我們把所有經教集中起來在一塊研究。我們大家在一起念佛共修,這個功德都很大的。我們今天就是印經布施,錄音帶的布施,這功德都是很大的。真正有力量,我們在電視台買一個時間,請法師天天在那裡講經,那個功德比建廟大,弘法利生!現代要向這個目標去發展,不在塔廟,塔廟幾乎都是鬥爭的場所。

  鈔【又阿含云: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曰天主。】

  釋提桓因過去在人道作人的時候,『行於頓施』,他肯布施,能夠領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布施來成就佛事,所以他的果報現在在天上作天主。

  鈔【等者,等三十二。】

  等其餘的三十二個人。

  鈔【以及其餘也。】

  『其餘』是指諸天。

  鈔【無量者,又增詞以盡,則槩欲色無色諸天也。】

  不僅是忉利天天主以及天人,除忉利天之外,欲界天、色界天來參加這個法會的人數都非常多。底下解釋「天」的意思有很多種,「天」有光明之意。

  鈔【天有多意,或名晝,以晝長故;或名無愁惱,以常樂故。】

  天人的福報很大,我們人間比不上天人。天人在平常沒有憂慮,沒有煩惱。他臨終之前七天,苦惱才出現,那個時候他就感覺到非常痛苦,叫五衰相現前。天人是化生,不是胎生,所以他沒有生苦。因為是化生,他記得過去世的事情,因為他沒有隔陰之迷,而且天人報得五通,除漏盡通他沒有之外,其他五種神通他具足。他不是修來的,他是報得的,所以他福報很大。我們常講「天衣無縫」,天上這個衣不要裁縫的,他想穿什麼衣服,衣服已經在身上了;想什麼顏色,想什麼花樣,隨心所欲的變化,就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所以他很自在。他吃東西也是如此,都是自然變化所作的。

  苦在什麼時候?就是五衰相現前的時候。天人面貌不衰老,無論多大年歲,你去看永遠都是年輕,他不衰老。五衰相,第一「花萎」,天人頭上都戴花,男女都喜歡戴花,花都非常的鮮艷,如果哪一天他的花枯了,他就發愁,為什麼?花一枯就代表他的壽命只剩七天了。第二「身體臭穢」,福盡壽終之時,忽生臭穢。天人身體很乾淨,不必洗澡,身上有香氣。我們自己往往在拜佛誦經,或者是在念佛的時候,很靜的時候,會聞到香氣,我們沒有燒香,而聞到異香,這是什麼原因?多半是天人從這裡經過,看到你在這裡念佛、看經,他在那裡停留一下給你致敬,他對你很恭敬,給你致敬,身上放出香氣。我們雖然看不見他,但是香氣我們聞得到。這都是很好的瑞相。第三「腋下出汗」,這是衰相,他就很恐懼了。第四「衣服污穢」,他的衣服不要洗的,永遠不髒的,一塵不染,這個時候衣服會沾到塵土,髒了。第五「坐立不安」。這是天人五衰相現前,他就很大的恐懼,因為他曉得他的壽命沒幾天了。除這個痛苦之外,他平常沒有憂慮,也沒有煩惱,到這個時候憂慮、煩惱統統起來了。所以此地講,他真是樂多苦少。

  鈔【或名燈明,以無黑闇故。】

  天人都有光明,身上也放光明,宮殿也放光明,所以天上是一片光明之相,他沒有黑暗。這是說出天有這麼多種的意思。

  鈔【大眾者,諸天而下,人及修羅,盡六道一切眾生也。】

  這是一個說法。

  鈔【一云:兼前菩薩聲聞,同名大眾。】

  這也說得過去。

  鈔【通結者,上言與大比丘眾俱。今此俱者,言亦與諸菩薩諸天大眾俱也。】

  這個文字可以有許多種的解釋。廣義的,把前面統統包括了,狹義的,直指這一段,都能夠講得通。

  鈔【或難:無色則無耳無身,鬼獄則極幽極苦,何容與會而聞此經?】

  或者有人提出來,他說:你這麼說,把六道眾生都包括在裡面了。六道,說老實話,色界天到餓鬼界,剛才我說的,這個沒有人懷疑。如果講無色界天也包括在其中,這就有人懷疑,無色界天他沒有身體,沒有身體他怎麼來聽經?地獄界太苦,地獄界怎麼還可以離開地獄出來聽經?像關到監獄裡,某個地方講經,還能夠離開監獄出來聽經?所以這個問難,他也問得很高明,他提出這個兩點來。底下我們看蓮大師的解釋:

  鈔【然無色者無粗色,非無細色也。】

  無色界天人的確沒有『粗色』,粗色是顯色,像我們肉眼能看得到的,這顯色,他確實沒有。但是他有沒有色?他還是有色。譬如我們晚上睡覺會作夢,夢有沒有色?夢有色,你正在做夢的時候,我看不到你夢中的色相,你自己清清楚楚,這就是叫無表色,它真有。譬如我們坐在此地,我們想一個人,我們想一個建築物,你這一想,這個色相清清楚楚在你腦海裡頭浮出來,可是坐在你隔壁的人看不見。這確確實實有色!無色界天人的色相就像這個樣子,有相當深禪定功夫的人他見得到。

  所以有禪定功夫的人,你在那裡打妄想,他知道。為什麼?因為一想,你心裡就有相,他看到你這個相,他看到你這個相在活動,所以你作夢他也知道,他知道你在夢頭裡幹些什麼。因為你那個夢境他完全看到,他能夠看到微細色;我們一般凡夫只能夠看到粗色、顯色,見不到微細的色相。所以並不是無色界天人沒色,他還是有色身。底下有一個證明:

  鈔【佛涅槃時,無色天人淚下如雨。】

  《涅槃經》上說的。如果無色界天人沒有色了,他怎麼會流淚?淚明明從眼根流下來的,可見得他確實有細色。

  鈔【則身至耳聞,亦復何礙。】

  他來聽經確實沒有障礙。

  鈔【地獄餓鬼,重者或隔不通。】

  如果墮到阿鼻地獄、八寒八熱地獄,要想來聽經不容易,為什麼?無間地獄,這個罪很重,他沒辦法出來。但是那個輕的可以,「遊增地獄」這個罪就輕了,「孤獨地獄」這個也輕。孤獨地獄就好像把他幽禁在一個地方,平常不叫他跟大家接觸,他不受什麼大苦,就是好像被人家拘禁,是這麼一個情形。

  鈔【輕者未可例判。】

  地獄裡頭罪輕的人,他還是有聞法的機會。

  鈔【又佛光所觸,地獄天子得證頓圓。】

  這是舉出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地獄天子』就是閻羅王,他有緣,他聞法也能證果,這是講佛光所觸。這一段公案是佛在作菩薩的時候,因地的時候,菩薩「足下有四十種光明」,當然這個菩薩就不是普通的菩薩,決定是地上菩薩,他這個足下才有光明。在圓滿相好當中,他就放光往下照,就照到地獄了。地獄眾生接觸到佛的光明,他就能生到天上,在天上聽到天鼓的音聲,他就發真誠的懺悔心。這一懺悔,那真是無量功德,『得證頓圓』,頓圓就是十地菩薩的果位。所以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這樣的人,我們應當要曉得,他也不是個普通人,也是生生世世修行!善根非常深厚,而在他前生臨終是一念之差,差在哪裡?大概是什麼事情不如意,瞋恨心一生起來,一念瞋恨心搞到地獄去,墮到地獄。因為他修持的福報很大,雖然墮到地獄,他還是地獄之王,作閻羅王去了。現在蒙佛光一照,他的業消了,他覺悟了,覺醒了。這一生天聽到天鼓,於是生殷重懺悔之心,所以馬上就能頓超十地;這個十地當然是別教十地,而非圓教十地。別教十地不錯了,等於圓教十住菩薩。這就是說明地獄眾生也能蒙這個法門得度。

  鈔【然則佛說此經,光照十方,安知鬼獄不得聞也。】

  你怎麼曉得餓鬼、地獄他們不來聽經?所以懺悔要在真誠,真正懺悔,說老實話,懺悔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我們一般人這個懺悔心的確發不出來,心裡想懺悔,實際上過幾分鐘就忘掉,錯事情還照幹,這個不叫懺悔。真正的懺悔就是孔老夫子講的:不貳過。我知道我這個事情做錯了,我以後決定沒有第二次同樣的過失,犯別的過失可能有,犯這個過失決定沒有了,這叫真正懺悔!懺悔了,過幾天還照樣犯同樣的過失,這個沒有懺悔。從這個角度上去觀察,我們世間人造了一些罪惡,很少有幾個人懺悔的,所以你的業障消不掉。

  業障消不掉就很麻煩,業不能消,業就會增長,這是一定道理的。它不會說保持在那裡,我也不多不少,很難!消不了就會增長,增長到相當一個程度的話,一定墮三惡道。千萬不要說是我天天拜佛,天天念佛誦經,大概我將來就是不能往生也不會墮三惡道?你們去看看灌頂法師,這是清朝康熙年間了不起的大法師,慈雲灌頂法師,他註解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我們以前印過單行本。你去看看他註解的《疏鈔》,他後面講念佛人一百種果報,同樣是念一句阿彌陀佛,果報有一百種不相同,第一個果報就是下地獄,念佛下地獄;第二個果報墮餓鬼,第三個果報墮畜生。你去看看,前面這三條,念佛人墮三惡道。

  我那個時候很年輕,剛剛學佛,看到這個很疑惑,念佛人縱然不能往生,來生人天福報總是有的,為什麼會墮三惡道?我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請教李老師,李老師一聽說我這個問題,他說:你這個問題很重要,我不答覆你一個人,我在講經的時候跟大眾答覆,來說明。口裡面雖然念佛,心裡頭貪瞋痴慢沒斷,名聞利養、是非人我沒斷,天天還造這種業,那你不受報,誰去受報?這樣的人念佛只是口善,心不善、行不善。三業當中,你只有一頭善,兩頭不善!所以果報還是在三途。

  他那一百條當中,有念佛成佛、念佛成菩薩。所以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念佛,連餓鬼、地獄道都能頓超十地,何況我們!像李老師常講的,說得不好聽的,現在人麻木不仁!什麼叫麻木不仁?頭腦心思像木頭一樣,已經死了,不知道利害,不怕因果,不得了!因此我們知道,念佛人不見得個個都能往生,這是真的。現在這個世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換句話說,念佛的人還是大多數都到三惡道去了。你要是真正了解這個原因,你好好的研究淨土經典,多多看幾遍灌頂法師「大勢至圓通章」的註解,你會覺悟!

  所以我常常講,常常勸大家,這一句佛號怎樣念才有力量?要把我們的妄念伏住。什麼是妄念?是非人我、分別執著妄想、貪瞋痴慢這些東西,這個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壓下去,叫它不起現行,這個佛號才起作用。口裡頭念佛,這念頭照起,那有什麼用處?沒用!這句佛號,佛教給我們幹什麼的?就是要我們伏煩惱的。你能夠把煩惱伏住,這帶業往生,煩惱伏住就叫做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這是最低的。煩惱斷了,見思煩惱真正念斷了,那你往生方便有餘土;功夫再深一點,把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也破一分,那你生實報莊嚴土。

  這個地方要注意,要特別記住,我一天到晚念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我煩惱沒有伏住,不能往生。因為佛在經上並沒有說你一天念佛念了多少,憑你念了多少來接引你往生,不是憑這個;是憑你心清淨的程度!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淨化我們身心的淨化劑,這是決定不能疏忽的。這句佛號確確實實幫助我們身心淨化,這個佛號念了就有力量,就起了作用。否則的話,口裡頭一天念到晚,念十萬聲佛號,古人還譏笑說: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三途還是照去,你喊破喉嚨都枉然。所以一定要如理如法把我們的煩惱降伏下來,壓下去。所以念頭一起來馬上換成阿彌陀佛,念到自己的心清淨、平等、慈悲,念到我們的煩惱習氣不起現行。斷,當然不容易,但是能夠念到它不起現行,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把煩惱念斷,那的確不是每個人可以做到的;念到把煩惱習氣伏住,這是做得到的。再加上真正懺悔這個力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品位的高下就在這個地方看。

  所以《觀無量壽佛經》註解後面,古來祖師大德舉的就是阿闍世王,阿闍世王所造的罪業是五逆之罪,殺父親、害母親,跟提婆達多兩個聯合起來害父母,破和合僧,五逆做全了。他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這時候他恐怖了,生大懺悔之心,念佛求生淨土,他居然是上品中生,這個不可思議!他那個就是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因為懺悔的心力量太強,所以把他的品位提得那麼高。正如同此地所舉的例子,地獄天子就是閻羅王,閻羅王是餓鬼道的鬼王,是餓鬼道,居然蒙佛光一照,一聞天鼓就頓超十地。這個頓超十地至少也是上品中生,正符合善導大師給我們的開導,他老人家講,三輩九品是我們遇緣不同而有差別。

  我們今天遇的緣是無比的殊勝,細說三經這個因緣難得,通常我們看外面,講《彌陀經》的有,你去打聽一下,這一部《彌陀經》多久講完?七天。再打聽一下,七天講多久?一天講一個鐘點。他多半有台語翻譯,兩個鐘點翻譯去了一個鐘點,實際上七個鐘點把這《彌陀經》講完。你看看我們講到此地,這才講個開頭,已經一一八次,這經文才開頭!序分,通序還沒講完,這個因緣無比的殊勝,一生難得遇到,緣真的具足了。遇緣具足了,剩下的就是我們自己肯不肯幹了,這就是個人善根福德的問題,善根者,能信能解。我在這裡聽,真正聽懂了,能信能解,這是你的善根;能願能行是你的福德,你真正發願,真正肯念佛,真正肯懺悔,這你有福德。你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這就往生了。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這三者都圓滿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你這一生必定往生西方世界。品位高下呢?那在你自己去努力了。下面一段稱理:

  疏【稱理,則自性徹上徹下,是羅漢菩薩諸天大眾俱義。】

  這句話是這段經文稱性之談。我們看蓮祖的註解:

  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上而徹乎諸聖也,上亦與之俱,下而徹乎六凡也,下亦與之俱。】

  前面這兩句,『法』是講法性,這是講的真如本性。在真如本性裡面,萬法是平等的,因為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能現能變的就是自己的真心,所現所變的境界實在是不二的。所以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現代科學家雖然沒有見性,他也懂得了,他也曉得世法平等無二無別,為什麼?近代科學家將這些物質一分析,確實是平等的。世間人看到最寶貴的金剛鑽跟最不值錢的泥土,科學家一分析完全相同,根本就沒有兩樣,基本的物質是一不是二,只是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一分析,金剛鑽是原子、電子、基本粒子,泥土也是原子、電子、基本粒子組成的。再往下一分,都是些能量波動。科學家明白這個道理,世間一切萬物是平等的。所謂不平等是大家的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一切法平等的。

  『上而徹乎諸聖』,假如法性真有高下,上就不能徹下,下就不能徹上;因為它是平等的,所以它徹上徹下。上是菩薩羅漢,下是諸天人民,它能夠俱,大眾能俱會在一處。這也顯示出西方淨土是個法性土,它四土是圓融的。我們通常講這個法門橫出三界,殊不知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橫生四土,這真正是不可思議,真正是經上講的難信之法。

  鈔【良以四諦,十二因緣,四等六度,五戒十善,萬行紛然,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唯是一心,真實性中無差別故。】

  這句裡面可以說將佛門修學的方法都包括盡了。『四諦』,苦集滅道,是小乘聲聞所修的,這裡面講的是兩重因果,「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佛說法,先說果後說因,先說果,大家現在當前所受的,容易覺悟;然後再告訴你,你這苦從哪裡來的,把這因緣說出來。我們今天受的苦,「苦」是從集來的,「集」就是造作,迷惑造業,這是集。迷惑造業才有這個苦果,六道輪迴的苦果。我們看出世間亦復如是,「滅」是果,滅什麼?滅煩惱,滅生死。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生死,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果報?它那個因是「道」。小乘是三十七道品,大乘就是六度萬行菩薩道。在這段裡面,因為講了「四諦」,講了『十二因緣』,又說『四等六度』。在此地,四諦、三十七道品就專門講的是聲聞道,小乘人所修的。十二因緣是緣覺法,緣覺所修的,緣覺的根性比聲聞利,聽到十二因緣,他就覺悟了。

  十二因緣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因緣法裡頭有因有果,也是講的三世因果。譬如無明緣行,「無明」跟「行」是過去世的因緣;行緣識,從「識」到「愛、取、有」是這一世的因果,現在世的;後面「老死」是來世的。這是三世兩重因果,先講過去世的因,現在的果,再說現在的因,來世的果。現在的因三個:愛、取、有。因為你有愛取有,才招來來世又要搞生死輪迴,永遠不能休息,生死疲勞。

  這裡面要注意的就是「無明」,此地講的無明不是根本無明,假如是根本無明,那這十二因緣無明破掉了,至少是法身大士,為什麼還是緣覺?緣覺沒見性。這個無明叫枝末無明,不是根本無明。這個無明,通常我們講惑業苦,這就是惑、迷惑。枝末無明並不是根本無明,也就是痴,貪瞋痴的痴。痴就是無明,愚痴,愚痴他才造業,造業他才有果報。這個十二因緣,我們要想斷,實在講,過去世的,我們斷不了,前生的,我們怎麼斷法?所以無明、行,過去世的因緣沒辦法下手。從識到觸這五個屬於果,現在的果,果上也沒辦法下手。果上如果要斷,我自殺了,自殺也不行,自殺過了幾天又去投胎去了,不是解決問題。你再痛苦都不能自殺,自殺解決不了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把問題搞複雜了,將來果報更苦!

  唯一能斷的,就是從現在的因緣上斷。現在因緣是什麼?「愛、取、有」。愛就是無明,愛是迷惑,是起惑;取跟有是業,是行業。如果你在這三方面覺悟了,你的生死就斷掉了,永脫輪迴!你真正對這個世間一切法沒有貪愛,你來生決定不再有輪迴了。這是輪迴的根!我還喜歡這個,我還想那個,好了,你這個根在,你的根沒拔除,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我不愛、我討厭,行不行?不行!討厭也是愛。討厭怎麼是愛呢?我不喜歡這個人,我不願意見他,我愛這個人永遠不要跟我見面,還是愛。諸位要曉得,這個愛,好惡都包括在裡頭。你喜歡他是愛,討厭他還是愛,為什麼?喜歡他,我喜歡接近得到他;不喜歡他,我喜歡他不要跟我見面,喜歡他遠離我。所以,統統是屬於愛。試問:我們這個心有沒有?這個心要有,你的枝末無明這個根很強,六道輪迴很難出離。

  還有一個方法,好!不從這裡斷,從「取」斷也可以。實際上,這個「取」斷比那個「愛」斷還要難,「取」是什麼?取得。你那個愛的時候,還是念頭;取的時候,我要獲得,我已經得到手了。得到手肯放棄比那個還沒有得到手的時候,斷那個觀念是不相同。現在得到手了,你能不能捨掉?從「愛」上斷,是從惑上斷;從「取」跟「有」上斷,是從行業上斷。最後就「有」,能從「有」上斷的,這個功夫是最高段的。「有」是什麼?已經有了業,有了業能夠消業,能夠把這個業斷掉,可見得那個功力就更大。所以緣覺出離三界,他比聲聞高!智慧高,方法也巧妙,就是他能從愛取有三個方面,或者同時斷,或者斷其中一條,他也能永脫輪迴,了生死出三界。

  『四等六度』,四等,說的是什麼?天台家將佛法分為四教:藏、通、別、圓。六度是菩薩修的,藏教菩薩修六度,通教菩薩還修六度,別圓菩薩還是離不了六度。「六度」名目雖然相同,境界不一樣,一個比一個殊勝。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五戒十善』是人天法,受持五戒能得人身,勤修十善可以生天。『萬行紛然』,總收聲聞、緣覺、菩薩,『八萬四千塵勞』,總收六凡。四聖六凡雖然不同,『唯是一心』,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心作菩薩,這就是菩薩法界,是心作聲聞就是聲聞法界,我們心想作什麼就現什麼樣的法界。十法界是從一心變現出來的,還歸到一心;一心是萬法的根源,一心也是萬法的歸趣。

  在『真實性中』,就是我們真如本性裡面,實在說沒有十法界的差別。因為本來沒有十法界的差別,所以才能徹十法界。『真實性中無差別故』,所以大眾俱能徹上徹下。這個在西方極樂世界顯示出來。我們在大經上看到,佛在《無量壽經》曾經講了三句話很重要。第一「如來住真實慧」,這是講了一個真實;第二「從實際理體之所顯化」,實際理體就是真如本性;第三「惠以真實之利」,給予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都稱性,都是講的真如本性。

  所以本經與《無量壽經》,都是佛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無上的法寶,古人稱之為「稱性極談」。《華嚴》稱性,《法華》也稱性,但是還不能算極。《彌陀經》、《無量壽經》稱性達到極處,沒有比這個更高的,沒有比這個更圓滿的。尤其是在本經,蓮池大師用稱理這一段給我們敘說完全是講到自性上,真正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段文字確確實實顯示出真實、實際理體。所以西方世界徹上徹下,無不圓融,無不美滿,圓證三不退,圓登四土。我們過去怎麼想也想不出這個道理,現在逐漸明朗,逐漸看出門道,實在是法喜充滿,對我們修學,對我們弘揚,產生無比的信心。

  鈔【龍蛇混雜,凡聖交參,此間佛法住持,本來如是。】

  這句就是講我們現前修學的環境。大師說這一段也是有個公案,有個因緣,在過去,那是唐朝時候,有一位無著禪師他去朝山,去朝五台山。從前朝山是參學,不像現在,現在朝山是去觀光旅遊的。以前的朝山不是去看風景的,是去參禮知識,尋師訪道,是為這個去的。他的心非常虔誠,文殊菩薩就變化成老人來接待他,就是偶然之間碰到了,這個禪師碰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就問他:你從南方來?是!從南方來的。五台山在北方,他就問:南方佛法,如何住持?禪師答覆說:末法僧尼(就是出家人,男眾女眾),少持戒律。對於戒律都不太重視的,說這個話很感嘆!大家都不守戒律,不守清規。禪師就問這個老人:北方怎麼樣?你們北方佛法情形如何?其實老頭就是文殊菩薩,告訴他:『龍蛇混雜,凡聖交參。』所以他這一句是用文殊菩薩答無著禪師這句話說明。

  我們今天生在末法時期,對於末法時期種種不如法的現象不必責怪。為什麼?本來如是!你要去責怪他,換句話說,自己吃虧了。為什麼?我心不清淨。我們抱著一個宗旨,各人修各人的,大家歡喜,這樣就好!他不妨礙我,我也不妨礙他。他志心求道,我們能幫上忙,幫他忙;他不肯志心學道,我們合掌令歡喜,就好了。有一些人度眾生的心很切,那個慈悲心超過佛菩薩,真的好像自己寧願下地獄,恨不得要把他拉回來,怎麼拉也拉不回來,結果自己被人家拉到地獄去,是真的。這是很大的錯誤。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能接受的幫助他。像佛菩薩接引眾生一樣,根機成熟的,幫助他往生,幫助他成佛;沒有成熟的,幫助他成熟。分成好幾個階段。沒有善根的,幫助他種善根。如果我們把它分成好幾個階段,一看就曉得這個人是在哪一個階段,這就叫龍蛇混雜。成熟的是龍,為什麼?他這一生決定要飛到天上去!他要出三界了生死,他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作祖,這是龍。還有雖然是相信這個法門了,他自己這一句佛號念的不得力,依舊一天到晚是非人我、貪瞋痴慢,不斷的增長。我們知道他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他能夠念佛誦經還是好事情,跟極樂世界結個緣!將來哪一生哪一世,他發心勇猛精進了,他能成功。

  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勇猛精進不是簡單事情,絕對不是說,我這一晚上,我都在念佛、都在讀經、都在拜佛,我這很精進了,不是,精進的意思不是這個,這個是什麼?你有進,你未必精。「精」是什麼?精是你裡面是非人我、煩惱執著妄念沒有了,這叫精,精是精純,換句話說,精是不夾雜,進是不間斷,這要搞清楚。精重要!我能不夾雜,這一句佛號抵得人家那是有進沒有精的人,一句抵的不曉得抵多少句!他那個十萬句未必能有效,他降伏不了煩惱,那個精的人,一句佛號能降伏煩惱。所以精比進還要重要。

  你看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裡面講的,念佛最忌諱的是夾雜。因為一夾雜,他不能專心,他不能伏煩惱,不能消業障。所以你必須要做到不夾雜。不夾雜,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妄想,沒有貪瞋痴慢,這個叫不夾雜。真正要是純粹做到不夾雜的時候,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只有這一部《彌陀經》,除此之外,什麼經典都可以暫時擱在一邊,這是真正精進。我想研究這些大經大論,統統到西方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再做計劃,現在不看,這是真精進!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