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二四集)  2001/3/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124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看七覺支。七覺支的第二條「擇法覺支」,這個地方註解說:「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不謬取於虛偽法故」,這裡面含的意思非常之廣,不但是我們修行的方法。七覺支主要是講修行方法,但是說到修行,就涵蓋了整個的全面,絕不是局部的,包括我們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在這裡面把我們一切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哪些是錯誤的法,哪些是正確的法,要有能力辨別,所以「善能覺了」。善裡面包括智慧,你沒有智慧,你就沒有判斷力,你沒有方便,你就不懂得怎樣去揀別,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有善巧方便。

  我們是凡夫,我們沒有智慧,智慧沒有開,我們怎樣去判別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妄、邪正、是非?因此必須要學。中國「學」這個字跟「覺」的意思通,學就是覺悟。好學就是喜歡覺了,歡喜覺悟明瞭他才會好學,不好學就把這一樁事情疏忽了。我們今天所用的標準,就是聖賢教導我們的標準,我們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來選擇。佛教給我們的標準,實在講你一入門就教給你。我們一入佛門,第一個接受的儀規是「三皈」,三皈就把標準教給我們:覺、正、淨。

  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傳授三皈,他不是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這樣念法,他教人念的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你們去看《壇經》。然後告訴我們:「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因為講佛、法、僧,我們往往誤會,著了相;說到「皈依佛」,馬上就想到佛像,說到「皈依法」,就想到佛經,說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著相錯了。所以說「願解如來真實義」,佛法僧的真實義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是佛,正而不邪是法,淨而不染是僧,是教我們皈依覺正淨,不是皈依泥塑木雕的佛像,也不是皈依經本,更不是皈依出家人,我們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壇經》好!純粹是中國人的東西,把佛法的精髓統統消化,為我們說出來,裡面所說的不僅僅是禪,包括所有的佛法,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所不包,它講的是總綱領、總原則,這個我們要懂。所以我們的抉擇標準就是覺正淨,覺正淨是總綱領、總前提,與覺正淨相違背的就不是佛法。什麼叫「覺」?什麼叫「正」?什麼叫「淨」?大小乘經論裡面講得就太多了,我們讀經、研教,無非是把這三個字裡頭的精義搞清楚、搞明白,如此而已,這個道理要懂。

  落實到最初方便,《楞嚴經》裡面講的「最初方便」,從哪裡入門?《十善業道經》,《無量壽經》裡面佛教我們善護三業,從這裡開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就是口的四善業,「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在《無量壽經》只說出這三句綱領,這三句就是這一部《十善業道經》。我們一定要念茲在茲,一定要真正理解十善的精神、十善真正意思是什麼。十善要做圓滿了,就成了究竟的佛果。

  我們常常看到佛像,畫的佛像非常明顯,一般畫的佛像圓光上面都有「唵、阿、吽」三個字。「唵、阿、吽」是什麼意思?就是《無量壽經》上的善護三業。「唵」是善護身業,它是身口意,「阿」是善護口業,「吽」是善護意業;所以十善圓滿,就是圓滿的佛果。這一本經典分量雖然不多,它的意思無窮無盡,諸位將來果然有契入的一天,你就明瞭了,一切經論,字字句句都圓融一切經論,確實是《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決定不可以說《十善業道經》淺,《大方廣佛華嚴經》深,沒有深淺,沒有大小,平等平等。你能入這個境界,真的你就能善能覺了。這個境界是《華嚴》無障礙的境界,《華嚴經》最後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中國人喜歡簡單,這個品題具足翻譯在《四十華嚴》的經題上面,《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不思議解脫境界,清涼跟我們講四法界,四種:第一種是事、事相,事法界,第二種是理法界,第三種是理事法界,第四種是事事法界。這四法界統統是沒有障礙的,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就契入華嚴境界。這個境界是什麼人?圓教初住菩薩,我們一般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入四無礙法界。如果這四樁事情擺在面前還有障礙,你的無明沒破,你還是住在六道輪迴裡頭,六道沒突破。縱然六道突破,有相當功夫了,事好像沒有障礙,理也沒有障礙,理事也沒有障礙,事事有障礙,這個境界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他們事與事還是有障礙。必須再一次的突破,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事事就無礙。再告訴諸位,這是事實:一真法界跟十法界無二無別,決定不是兩個法界,是一法界,一真法界,它是圓融的,它是平等的,它是清淨的。

  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到?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見不到。妄想分別執著淡一分,就與一真法界,就是四無礙法界接近一分。果然把對世出世法一切執著放下,連執著的念頭都沒有了,你就不再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斷了。如果再進一步,對於世出世間法連分別的念頭都沒有了,你就離開十法界,這就是圓初住的地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是妄想,妄想沒有斷,但是非常淡薄了,粗重的妄想完全沒有了,還有微細的妄想;那已經不礙事了,不礙六道的事,不礙十法界的事,所以事事無礙。這是講「境界」,境界跟法界有差別,法界是從事相上講的。這本書是法,它有界限,這是法界,境界沒有界限。法界有大小、有界限,境界沒有;境界屬於精神的,法界是屬於形相的。法界儘管不同,境界是通的,毫無障礙。你就曉得所有一切障礙,都是我們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非常非常冤枉!

  我們學佛要想成就,你要是天天還起心動念,這個是、那個非,你這一生沒指望。《壇經》裡面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六祖教神會,六祖說:「我只見自己過,沒有見別人過。」這是他教導我們,他是怎麼修成功的。又明顯告訴我們:「他非我不非。」換句話說,他有是非我沒有是非,這是真正修行人成就的祕訣。他怎麼成就的?為什麼那麼快速成就?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

  求學、求道沒有兩樣,第一個要靠善根,過去生中的善根不具足,那就難了。第二個要靠勝緣,殊勝的法緣,那就是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自己歡喜接受,對善知識的教誨決定沒有懷疑,依教奉行,這才行。親近善知識,《華嚴經》五十三參「文殊菩薩章」,最後菩薩教誡善財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這我們都講過,我講過好幾遍了。最近在香港講《四十華嚴》也講過,好像你們有光碟出來了。沒有良好的求學態度,縱然遇到真善知識,也當面錯過,那就非常可惜了。所以兩個條件必須具足,善根、善緣。

  在一般講,過去我求學,李老師常講:「四十以上學東西就難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四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在這個社會大染缸裡頭,已經被嚴重污染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成見都很深,不容易!真難!但是不是說沒有了,少了,四十歲以上開始學,成就的人太少了。最好修學的時候在哪裡?二十歲前後,這是最好的年齡,真正遇到善緣的話,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四十歲之前,三十到四十,那要發憤,「困學而成」。四十之後是難,不能說沒有。

  我們現在看到河南開封的史居士,這是四十以上,他行,他能成功。他怎麼能成功?他真的放下萬緣,一心向道,廢寢忘食,吃飯睡覺都忘掉了,這樣專心幹,行。他到這兒來找我,一定要我給他剃度出家,搞得我沒辦法了,我最後講:「出家我有個條件。」他問我:「什麼條件?」「你在一年當中把《無量壽經》講十遍。」這個月初他打個電話給我,他已經講了五遍,他說:「在今年年底十遍一定可以完成。」真發憤,真幹,拚命的幹,這行!所以四十以上,我給我們自己同學定的七門功課,加上一百篇古文,這八樣東西四十以上不可能,很難做到。四十以上還能做到,鳳毛麟角。年歲大的同修,這七門東西希望能夠有一門、兩門,他一生都受用不盡,不必學這麼多,這是根基、基礎。四十歲以上,我們不要再搞什麼基礎了,往生事大,要發心做護法,不發心搞弘法,要護法,四十歲以上護法。

  我常講護法功德比弘法大。弘法的人常有,護法的人不常有。如果沒有真正護法的菩薩,我們發心弘法,沒有機會給你弘揚,沒有人願意請你講經。你不要看到現在好像許許多多地方,馬來西亞好多道場都歡迎你們去講經說法,請你們去,是搞得很熱鬧,你要說:「我到那裡常住,跟你說法。」你看看人家答應不答應?去作客,人家歡迎:「把我們這個道場熱鬧一下。」真的常住在這個地方,人家要慎重考慮了,不見得歡迎,這是我一生當中的經驗。交情再好,熱心請我去講經,到他們廟裡去長期弘法,講了三個月,就請我走路了。

  以前香港的慧忍法師,我們年輕時候在一塊,真是好朋友,講了三個月,非常歡迎讓我去,熱心的護持。三個月之後有挑撥的,有離間的,有人跟慧忍法師說:「淨空法師在這裡不行!你看看,信徒對他都比對你好,對他好!對他恭敬!他會講,你不會講。」麻煩大了,這一聽挑撥是非,就來找我麻煩了。他怎麼叫我走?他當時熱心請我來的,不好意思叫我走,對我有個要求,說我在台中十年所學的,必須在三個月當中把他教會。如果教不會,當然你就得走路。換句話說,教會了我也走,教不會也要走路,我就趕快走路了。不容易!

  我們從前在李老師會下,老師常常告訴我們:「你學會講經,講得不好沒有關係,你也許還有地方可以住住;你如果講得好,講得大家歡迎,你就走投無路!」這都是老師傳的。所以,我在逼著走投無路的時候遇到韓館長,他們一家人,她的先生、兒女一起同心同力發心護持,租地方、借地方、借朋友的辦公室,她認識人多,交際廣,租房子。我們講經,那個時候在台灣三十年沒有中斷,天天講!要講台上千錘百鍊,你才能成就,哪有那麼容易!所以護法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要知恩報恩。今天一號,五號是她往生四周年紀念。本來每一年紀念都在居士林舉行,今年居士林因為施工,它有工程不方便。我們紀念她,都是打一個佛七,佛七圓滿的這一天,我們有一個追悼會紀念她。所以今年的紀念會在澳洲,我們有幾個人三號到澳洲去參加這個紀念會。

  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多想想。弘法這條路子不能走,決定走護法,幫助這些年輕人,成就年輕人,無量無邊功德,他們的成就就是我們的成就。你們同學學會之後,在台上講得讓聽眾點頭滿意了,我馬上就退出,護法,全心全力護持大家,弘護是一體!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