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三二集)  2013/9/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3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三十四頁,註解裡頭第六行,從第六行看起:

  「唐海東元曉師於《遊心安樂道》」,這本書是元曉師的著作,他是韓國人,唐朝時候海東,現在的韓國,也是在中國留學親近善導大師,以後回到韓國,這是韓國淨土宗的開山祖師。他在這個著作裡頭說,「無量壽經,說三輩因」,上中下三輩。「上輩之中說有五句」,這五句裡頭有行、有願。「一者捨家離欲而作沙門,此顯發起正因方便」,這是屬於行。「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發心也是行。菩提心,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悟。六道凡夫迷而不覺,跟菩提相違背,出家修行,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轉迷為悟。從哪裡開始?從發心開始。菩提心說的是什麼?菩提心的體是真誠心,真不是妄心,誠不是假的,不是虛偽的。真誠心是什麼?什麼才叫真誠?無念就真誠。無我無念,這個心是真誠心;有我有念,真誠就沒有了,真誠就失掉。有我有念是阿賴耶識。真心沒有念頭,大乘經常說「真心離念」。換句話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真誠;起心動念,真誠心就失掉了。記住,真誠心是沒有起心動念。

  沒有起心動念,能看嗎?能。大乘經教常給我們講,我們睜開眼睛,第一念是真誠心。為什麼?第一念沒起心動念,這個時候這一念叫佛知佛見,我們跟諸佛如來完全一樣的。但是第二念就變了,第二念,第二念起心動念了,這個人是什麼人,這動念頭了。從這個念頭之下就分別、就執著,愈分別愈複雜,愈執著煩惱愈多。佛陀教育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教我們不要起心動念,永遠保持第一念。保持第一念,這叫法身菩薩,不是普通菩薩,三賢菩薩都做不到。能做到的法身菩薩,他在境界裡確確實實不起心不動念,於是乎他見得清楚,他聽得清楚,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樣樣清楚,樣樣通達明瞭,而沒有障礙、沒有迷惑。這是自性起用,我們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德能相好自然起作用。

  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沒有別的,就是性起的,自性現出來的,能生能現。這個境界裡面如果有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叫失照,把照失掉了。照失掉怎麼?他著相了。我們的真心起作用,好比是鏡子照外面,看得清清楚楚,一塵不染,照的時候也不染,用這個來比喻佛。我們現在的人,十法界裡面的,十法界裡頭也照,照了他就染。就好像我們現在用的照相機,一照,底片就染了。照得愈多就迷得愈深,無量劫照到現在是一塌糊塗,把外面的東西全部都認錯了,真相不見了,全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外面境界隨著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在轉,往負面的轉,愈轉愈深,這麻煩就大了。最後轉到哪裡?轉到無間地獄。那壞透了,再沒有比這個更壞了。無間地獄裡面的業障消得差不多,這才能出來,才能提升。提升,如果遇不到聖教,又迷了,這就叫輪迴。六道輪迴什麼原因起來的?原因就在此地。

  這個輪迴時間非常長,佛在經上說,地獄的業,這個業報還沒有盡,世界壞了,世界壞了當然地獄也壞了,沒有了,這人到哪裡去?到他方世界,就是換個地方到地獄,還是在無間地獄。等到這個世界它又成了,成住壞空,它又成了,可能你那個罪還沒受完,又回到這個地獄來受罪。你就曉得這個時間長,這很可怕。墮在地獄的人,也有過去曾經修行的人,修行功夫不錯,沒有能證果。證果是向上提升,沒有能求往生,把修行的功德全轉變成福德,人間天上做天王、做天帝、做人王,享受人間大福報,有地位、有權勢,好;可是要知道,他造業也很容易。他殺人不要償命,世間一般人殺人要償命的。世間最重的惡業是殺生,佛所有戒律都把這個擺在第一條,不殺生,這最重的。這種人王、天王,他要是沒有德行,發動一次戰爭,那就是無間地獄的罪業,不管你為什麼。

  唐太宗是一位將軍,十六歲就帶兵打仗,憑著武藝高強常常打勝仗,殺害多少人,所以死了以後墮無間地獄。墮地獄的時候才知道,知道錯了,來不及了。幸虧心地還善良,常常想到老百姓的疾苦,做皇帝做了不少好事。但是佛告訴我們,善惡果報不能抵消的。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要遇到緣,果報一定現前,這是大自然的法則。唐太宗以前不知道,十六歲,年歲太輕就打仗,所以讀書不多,雖然有很好的天賦,環境不許可。二十七歲做皇帝,都很年輕,管理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人口,得用什麼方法?他才想到隋朝的滅亡,給他高度的警覺。它滅亡的原因,他搞得很清楚,不能重蹈覆轍。下令給魏徵,等於組成一個小組,向過去,他那個時候往上過去二千五百年,三皇五帝的時代,歷代聖賢這些教誨,留下來的典籍,經、史、子。集是文學,他不找集,他要經史子裡面的教訓,幫助他治國,這就是《群書治要》。所以《群書治要》,可以說是中國《四庫》裡頭最重要的部分,經史子裡面的精華錄。《國學治要》把集併進去,那是完整的經史子集。這兩樣東西好。唐太宗想的這個沒錯,大唐盛世就從這來的。這本書,他附體的時候告訴我,可以救中國,可以救全世界。救中國,我相信,我念念想找這本書,是提供大家來救中國。救全世界,我沒有想到,他提醒我的,他說可以救全世界。這個提示非常重要,這個提示也是他做了一樁大功德事情,讓我們想到要把這部書翻成白話文,翻成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

  集部裡面是文學,但是也有非常精彩的格言、人生哲學,也應該把它節錄出來,一條一條節錄出來,做《群書治要》的補充。集部的分量很大,用這個方法讓現在人能看到過去人的智慧、德行、理念,修身、齊家、治國的方法。如何讓人生在這個世間,這一生當中過得有意義、有價值,會感覺得這一生沒有白來,人生算是有個目的。否則的話,真叫醉生夢死,來世間走這麼一趟,迷迷糊糊,問他什麼也不知道。這就愈迷愈深,什麼時候能夠超越輪迴?人只要搞清楚、搞明白,我相信他一定會選擇一個目標出離輪迴。這就符合大乘教裡佛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就有離開六道輪迴的機會,問題看你有沒有緣分。這個緣分要遇佛法,遇不到佛法沒辦法。再聰明,再能幹,在這個世間建大功、立大業,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就錯了。遇到大乘,現在困難,為什麼?指導你的人沒有了。自己自修可以成就,理論上講得通,沒有問題,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毅力、恆心?這差一絲毫都不能成就,所以真難。難中如果遇到淨宗,那算你走運,你真正找到一條你這一生可以走出去的道路。這是唯一的一個通道,叫萬修萬人去,這個通道太難得了。這個通道就是淨土法門,就是淨土三經一論,現在說五經一論,分量真不多。

  五經當中通一經就行。分量最少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二百四十四個字,比《般若心經》還短,《般若心經》是二百六十個字。這二百四十四個字行不行?行,理事、因果統統講到,就依這二百四十四個字,你也能往生到極樂世界。淨宗的殊勝、淨宗的善巧,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的,阿彌陀佛被大家稱之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要往深處去了解,這就是《無量壽經》。今天這個本子、這個集註,過去的人都沒有看到,連李炳南老居士都沒有看到。會集本好、集註好,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出來的。末法時期,佛菩薩示現在世間,我們凡夫不認識。他們走了之後,我們冷靜去思惟、來觀察,應當是再來人做的這個工作。過去有人做,王龍舒第一個開頭,魏默深接著做(魏源),不是盡善盡美,後人批評很多。夏蓮居因為這個原因重新來整理,用了十年時間完成會集本,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原文,這大家沒話說。

  在近代有人提出,經典不可以會集,會集是錯誤的,來問我。我說如果不能會集,首先佛門裡面的《朝暮課誦》就要廢除掉。為什麼?它是會集的。你們做這些經懺佛事,所用的法本全是會集的,所有經懺佛事都廢除,恢復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只有講經,沒有經懺佛事,也沒有法會。這些都是歷代祖師大德為了超度,或者是悼念之必要,才編這個本子。這全部會集的,那就統統清除。清除,法師沒事幹了,他們現在幹的事情都是幹這個,用的全是會集本。《群書治要》是會集本,《國學治要》也是會集本,這個說法就不能成立。會集是會集它的精華,採取它的精要,便於讀誦,便於落實在生活、在工作、在待人接物,得其真實利益。要不然這些書有什麼用處?這麼大的分量,什麼人能夠一生從頭到尾看一遍?早年商務印書館的總經理,名字我都忘掉了,二十多年前,我在商務印書館買這套《四庫全書》,他告訴我,他說這個書,假使一個小孩從出生就會看,每天看,看到一百歲,一天看十個小時,看一百歲還沒看完。這麼大的分量,談何容易!唐太宗的思想就是會集,會集其精華,他要讀。所以會集尤其必要。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每次講的裡面內容大同小異,小異要把它整理起來,佛所說的我們一句都不漏,重複的除去,這就變成會集本。五種原譯本裡面所說,全部都會集在這個本子裡頭,重複的都除掉,這是個完整的本子。可以把九種不同的本子合起來讀,你看看你讀哪一種你覺得好,你自己去選擇,不必受別人限制,自己選擇。我們曾經把九種《無量壽經》不同的版本合印在一起,合訂本,供養大家,自己去選擇。

  所以菩提心要搞清楚,菩提心一定要發。菩提心是真心,它是覺心,真心本覺。就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的,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自性裡本有的,不是學來的。智慧,無量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能生萬法。萬法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是自性所生所現,自性裡沒有,它就不會生。宇宙之間所有的都是自性生的,自性生的全是美好的。為什麼現在變成很多有缺陷的?有缺陷是妄心干擾的,不是真心。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就變成阿賴耶,一念不覺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有分別、有執著、有起心動念,所以把一真的相它把它變了,改變了。是不是真的改變?沒有,真的沒有改變;真的要改變,一真法界就不存在了。諸佛的報土,諸佛報土依然存在,絲毫沒有受到干擾。我們今天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實報土扭曲的現象。實報土沒有扭曲,扭曲的是什麼?告訴你一個真相,作夢,是夢中境界,不是事實境界。夢中境界裡面有共業、有別業,共業是我們共同的,我共業裡頭有你,所以我看到你們存在;我共業裡頭沒有你,我就見不到。你共業裡頭有我,你看到我。事實呢?事實真相是在實報土。我們對實報土裡面的狀況忘得一乾二淨,把夢中境界當作真的,問題出在這個地方,這是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佛給我們講真話,「佛氏門中,一法不立」。為什麼說一法不立?連真妄都不立。是因為凡夫迷了之後,在夢中有個妄,跟妄才立個真;妄沒有了,真也沒有了。妄沒有了,你還有個真,那個真是妄,它不是真。所以佛教我們不起心不動念,這純真無妄,真也不在,這才回歸自性。還有個真,不行。

  所以經論裡講得很清楚,真是真如,它的名詞很多,幾十個名詞,自性、法性、本性,或單說一個性。自性清淨心它不是物質,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沒有自然現象,所以說它空。空,空不能當作無說,它不是無。因為沒有一切現象,我們的六根接觸不到,叫它做空。它遇到緣能現現象,整個宇宙是它現的。所以現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是假有,不是真的;換句話說,空有都沒有,真妄都不存在。到什麼時候你才見到,你才能證得?你一個念頭都沒有就見到,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見到了。所以根性最利的人,佛一說,他全懂得,他有本事六根跟六境相接觸的時候不起心不起念。為什麼?知道真是空的,假也是空的,真妄不二,真妄一如。不起心不動念,這個人,這個人就叫法身菩薩,就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些都是假名,不要被這些假名騙了,你認為這些假名都是真的,你就完全錯了。說佛、說菩薩,假名,名可名,非常名。名會迷人,不執著名,也不執著相,所以叫萬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名字相是虛妄。

  佛教導我們認識真的方法,所以我們要用真心,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是什麼心?清淨平等覺。在日常生活當中練,那叫真修行。真正發菩提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隨眾生之分別而分別,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你不隨順他,他跟你的緣就斷了,你就沒辦法幫助他;一定要順他,然後慢慢去影響他,慢慢去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這叫慈悲。佛菩薩用慈悲,不著慈悲的相,所以他能夠不疲不厭,能夠堅持到底,用真心。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要在生活當中兌現,那是真的。處事待人接物,他用真心。如果用真心,非常明顯的,我們老祖宗講的倫常八德他兌現了,他完全做到;佛所講的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講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他統統做到了。為什麼?那是用真心的人自自然然的威儀,他不是做作的,真心表現出來就是這個樣子,記錄下來就是戒律。釋迦牟尼佛不是裝模作樣的,戒律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一天到晚、一年到頭他的行誼,記錄下來叫戒律,性德自然的流露。我們用真心,日常的行誼,跟佛、跟聖人絕對是一樣,沒有差別。所以修,修是行門,這個不是解門。解門,明瞭、理解了,要把它做到,就變成行門,後面才能證果。證果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沒有行,哪來的證?解就是章嘉大師講的看破,行就是大師講的放下。解幫助行,行幫助解。放下是什麼?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這叫真修行。

  真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出家是一樣的。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出家,維摩居士示現在家,維摩居士是佛,同時兩尊佛出現在世間,一個在家佛,一個出家佛。世尊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大弟子見到維摩居士,也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佛的禮節完全相同,在家佛。在家佛就是前面所說的,心出家了,身沒出家。那是什麼?教人在家學佛,給在家學佛做一個榜樣。選擇出家還是選擇在家?各人的方便,沒有一定,往往是看度眾生的方便,用什麼樣的身分方便幫助眾生。在家跟出家密切配合,佛的教化才能圓滿。出家在家不和,佛法就遭遇到災難,障礙就來了。家和萬事興,出家人跟出家人要和,出家人跟在家人要和,和睦相處。中國古語有一個名詞叫敦倫,敦倫是什麼意思?和睦相處,比和諧的意思還深。睦裡頭有親愛,和諧裡頭有愛,親的分量很少,和睦親愛。

  印光大師一生做到了,他老人家教人十六個字,他自己完全做到,「敦倫盡分」,他做到了,「閑邪存誠」,他做到了,「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他統做到了。無論在家出家,這十六個字是最高指導原則,你能夠遵守,你是聖賢君子,你是彌陀弟子。這十六個字要是做不到,你是搞假的,不是真的,這一生往生沒指望。印祖遇到人都這樣勸他,十六個字好記,傳給你,傳心法要,問題你願不願意接受?我們沒有見到老人,看到《文鈔》,這四句話重複幾十遍。《文鈔》看了什麼都記不得,這十六個字記得,掌握這十六個字,印祖全部的東西都傳給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歸納起來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我們用這十二個字來看印光大師,他全做到了,沒有一個字他沒做到,全做到了。我們用淨宗行門的五科,淨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來看印光法師,他有沒有做到?統統做到了。

  真正的三寶弟子,必定得三寶加持。你是真佛弟子,佛一定加持你;你不是真佛弟子,佛的加持你接收不到,你沒有辦法跟他感應。佛菩薩、聖賢人,他們的加持是遍法界虛空界,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個加持是自然的,自然的規律,自然的法則,只要我們用真心,馬上就感應。甚至於一分誠敬有一分感應,十分誠敬有十分感應,百分誠敬有百分感應,萬分誠敬有萬分感應。這是我們要真正下功夫的地方,這得要真幹,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幹,我們要幹真的。跟大眾相處?跟大眾相處要隨緣,不隨緣就不能相處,要隨緣,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眾生裡面成就功德。功德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自己真沒有,他怎麼分別,隨順他,他怎麼執著,隨順他,他很高興。我們講,他不高興,就很難相處,所以要在一定分寸之內,他能接受,很歡喜,我們自己真正做到不執著。不執著自己的成見,我想要怎樣怎樣,假的,世界是假的,凡所有相都是虛妄,要放下,要捨棄。我說得很多,穿在身上的衣服是自己的,沒有穿在身上不是自己的;你口袋裡裝的那些錢是你的,放在銀行不是你的,銀行倒閉,錢完了。在我身上,現前用都是我的;不在身上都不是,不要太認真。認真,一天到晚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你怎麼能了生死?你怎麼能出三界?萬緣放得下,要常常記住。

  家和萬事興,佛家是六和敬,常常想到那個和字,那個東西重要。和就要恆順眾生,要隨喜功德,功德就是清淨平等覺。再給你講得具體的,現在你們能聽得懂了,真實功德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真實當中的最真實,功德裡頭的無上功德。所以我們見人合掌,阿彌陀佛,接電話,一拿到話筒,阿彌陀佛,自他兩利,自己沒有忘記阿彌陀佛,也把阿彌陀佛供養別人。這是許許多多人不知道,以為做了多少億的好事,功德挺大。像過去的梁武帝一樣,他自己認為功德很大,他做皇帝,用他的權力,用他的威德,建了四百八十多座寺廟。就喜歡人出家,人家出家,他供養,供養出家人幾十萬人,自以為功德很大。遇到達摩祖師,跟達摩祖師一見面就誇耀,我在佛門做這麼多好事,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不能恆順眾生,說了實話,「並無功德」。梁武帝就起身,火冒三丈,送客,把他送走,以後再不見面。可是後來也後悔,應當要問一問為什麼沒有功德,問都不問就把人家趕走。那不是功德是什麼?是福德。為什麼?著相了。做那麼多好事,不著相是功德,那是大功德;著相,功德就變成福德,福德果報在六道,他修的是人天福報。那麼大的福報應該到天上去了,但是欲沒有離開,欲界天,應該在四王天、忉利天,在這個境界裡頭。所以達摩變成沒人護法,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遇到一個慧可,這是把印度的禪宗傳到中國。

  所以下面第三,「專念彼佛,是明修觀」。這個把法門提出來了,要專念,彼佛就是阿彌陀佛。念佛的好處說不盡,必須把這部經參透,念佛的好處你就明白。你不能參,你就多聽,不要有意見,不管聽得懂聽不懂,都不要有意見,一遍一遍的聽,一遍一遍的讀,我想應該讀三百遍,你就明瞭了。念的時候用清淨心,三百遍以後,自然智慧現前,你明白了。明白之後,你念這句佛號就有味道,這個味道叫法味,確實有無上甚深的法味。你可以不吃飯,可以不睡覺,你不會不念佛,念佛的味道比那個味道濃,你會生出歡喜心來。無論在什麼時候,口不出聲,你心裡都在默念,你會有種感覺,我在念佛的時候跟阿彌陀佛通信息。真通信息,我念他知道,他念我也知道。這是修觀,這個觀就是佛所說的《十六觀經》,跟十六觀相應。

  「四者作諸功德,是明起行。此觀及行即為助業」。這是元曉師他認為念佛是助,這個說不妥當,這一章會有詳細的說明。作諸功德,凡是有利於正法久住,這個事情要做。今天明顯的作諸功德,正法久住少不了兩樁事情,第一個是經典的流通,第二個是修學的榜樣,這個功德大。印光大師給我們做出出家的榜樣,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給我們做出在家的榜樣。有榜樣,人家有學習的地方,沒有榜樣很難。這些榜樣都往生過世了,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做新的榜樣,給現前這一代人做榜樣。這個很重要,這是真正的功德。

  今天社會動亂,多變、動亂,人們承受的壓力是自古以來所未曾有的,甚至於連小孩都自殺,這是讓人無法想像到的。他為什麼自殺?認為什麼?活不如死。今天我們處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少數人的榜樣,影響力很薄弱,我們要大多數人來做榜樣,這就是辦學的重要。辦學目的在哪裡?沒有別的,希望文化能延續,不要中斷;希望正法能久住,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消失。我們遇到這個緣分,我們就全心全力來做這樁事情,無論什麼樣的困難,犧牲身命財產在所不惜,我們把這個事情做成功,這個事情利益天下後世。傳統文化跟大乘佛法都需要人承傳,我們要把承傳擺在第一位。

  我聽說,有人告訴我,有一些小孩三、四歲,他對佛就很尊敬,就很懂事,他就有好感,這個很難得。如果有十個、八個,家長要同意,讓他們到寺廟來學習。寺廟特別開一個沙彌班,小沙彌班,教他們這些儀規,生活上必學的儀規,早晚功課誦經,教他們背誦,像私塾一樣教他,將來是正法的傳人,從小養成。否則的話,小孩從小長大之後,沒有這個環境,他就不會學這東西。再上學校一念書的時候,把這個東西全忘掉了。老師常常告訴他,這些東西是迷信,都是過去的東西,在現在科技日新月異,這個東西沒用處,他的信心就完全喪失掉。所以「苟不教,性乃遷」,他會變,怎麼保持?我們現在又看見非洲的小黑人,這是特殊環境,有幾位發心的法師照顧他,也很不容易,是好事情。前面說的全是行門。後面第五,「五者願生彼國,此一是願」,行願。「行願和合,乃得生故。」這我們要特別留意。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上」,上文,「《起信論》以出家為淨土正因。元曉師以出家為顯發正因之方便。兩說稍異,而後說較穩」。後是元曉法師講的,正因的方便。「若兼究《觀經》,則上三品未言出家」,這是念老為我們提出來的,《觀無量壽經》上三品沒有說出家。「中品上生言修行諸戒」,有這麼四個字。「中品中生,言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這都是出家的。「該經九品中唯此二品確指出家」,其他的沒有說清楚。「但本經反之」,《無量壽經》裡面說的是,「上輩言出家,中輩則謂不能行作沙門」,有這句話。「蓋以眾生機緣無量差異,因地修行萬別千殊,人人有異,各各不同」。佛說法,說法的地方不相同,說法的時間不相同。尤其佛陀當年在世,像游牧民族一樣,居無定處,今天在這個樹林休息,明天可能到另外一個樹林去了。尤其世尊提倡樹下一宿。為什麼常常移動?叫你對這個地方不生貪戀。這個樹林如果大,森林很大,樹木都高大,你在這裡喜歡,起了貪心。所以他常常換地方,聽眾不一樣,說的地方不一樣,時間不一樣。同樣是介紹極樂世界,佛多次宣講。細細聽佛所講的,雖然大同,裡頭不無小異,有的這次說到,上次沒說到;上次說到了,這次沒說到,這個情形常有。於是會集就很重要。好在佛說經,每部經只講過一次,沒有講第二次的,沒有重複的。

  淨宗重複很多,引起古人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願文,如果不是多次宣講,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你看現在五種本子裡頭,講四十八願的兩種,二十四願的兩種,三十六願的一種,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古德判斷,這五種本子最少是三次講的,兩次四十八願,兩次二十四願,一次三十六願,這怎麼可能是一次講的?這些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跟不同的聽眾,佛所講的統統都被記錄下來,編成不同的版本,傳到中國來,統統翻譯出來,不一樣。可是遺失了的有七種,《無量壽經》總共十二種翻譯,譯本最多的,七種失傳。如果這七種要看到的話,可能還有不同的。所以古人從這裡推想,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三次以上,這叫多次宣講。為什麼多次?這法門太重要,這個法門普度一切眾生。不像其他法門只有當機的,不是當機的得不到真實利益,這個法門普遍可以得到真實利益。也可以這麼說,世尊到這個世間度眾生成佛道,真正他想說的就是這個法門。說別的,遇到不同根性,佛是不捨一人,所以叫應機說法。這就是當機的人不多,旁聽的人很多。旁聽的人很多,佛很慈悲,也不能叫他白來,總有一些段落是為大眾講的。

  「概括而粗分輩品,略顯位次。竊思應病與藥,隨機說法,故未可拘於一格,死於句下」。這是念老勸我們要懂得原理,佛說法確實是應病與藥,隨機說法,所以因時因人因地不相同,他講的就不一樣。所以我們距離佛這麼遠,我們看到是翻譯的本子,不是原文。翻譯的人雖然是忠於他的職守,盡量把佛的原意保存,不能叫後人看錯意思,所以翻經也不是普通人。我年輕的時候有懷疑,我們在學校讀書,很明顯的一個例子,我們讀書的時代,中學時代,從初中一年級,國文裡頭就有文言文,總有幾篇。老師為我們講解,同樣一篇文章,講的老師不一樣,裡面出入就很大。考試的時候,有的時候老師出題,文言文裡頭取一段,叫我們把它翻成白話文,每個同學翻得都不一樣。所以我從這裡就懷疑,我說佛這些經典原文,古來這些大德把它翻成中文,翻得不一樣。《金剛經》六種譯本,現在都在《大藏經》裡頭,我們一般讀誦選的是鳩摩羅什的,翻得不一樣,我說怎麼能叫人取信?李老師告訴我,中國人的福報大,翻經的譯場,主持翻經的這個人,佛菩薩再來的。主要翻譯的這個人,譯場有組織的,最後潤文的這個人,李老師告訴我們,至少是三果以上,三果是阿那含,所以經典的文字這麼好,義理暢通。方東美先生所說的,超過了原文,意思保存得完整,沒有失去,文字比原來的梵文還要華美。這是中國人的福報,祖宗之德,感應大乘到中國來,只要認真學習,從經典上得三昧、開悟。學習最重要的,所以古人學習比我們好,古人有孝順父母的心,有尊敬老師的心,學聖賢的典籍,這兩樁事是根本。如果對父母祖先不尊重,對聖賢老師不尊重,就一無所得。你再用功、再努力去學習,所學習的是常識,你不能得三昧,你不能得法喜,你不能開悟。這不是佛家教學的目的,佛家的普世教育,這是最淺的,是一般大眾的。那個目的是什麼?孝親,尊重聖賢,深信因果,以這個為教學的重點;向上提升,都是以三昧、開悟為目的。得三昧的人很多,開悟的比較少,開悟才是真正達到究竟圓滿,悟了他就通了,貫通。

  下面念老又說,「竊計無量壽會上,阿難當機,並有大比丘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如是出家大德,皆應上輩往生」。三輩往生都是為凡夫,不是為聖人,所以這是他的看法。「且以本經乃淨土第一經,所示乃正宗典範,出家修行得上輩生,乃合常情」。這應該是這樣,如果出家修行不能上輩往生,那就不應該說,說了就應該兌現,這是對六道眾生講的。「佛故契此因緣,而說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而作沙門」。所以佛才有這些話。

  「至於《觀經》則大異於是」,跟這個地方是大大的不一樣。為什麼?《觀經》是為韋提希夫人所說的,不是為大眾,特殊原因。韋提希夫人遭了家難,兒子為了奪取政權,殺他的父親;母親護著他的父親,把母親幽禁,她沒有行動自由,產生家庭這麼大的一個變化,所以求救於佛陀。佛陀現神通,她求救,佛陀有感應,佛帶著目犍連從空中降下來,來安慰她,為她說出《觀無量壽經》。所以「當機者實為韋提希夫人。阿難、目連侍佛左右,釋梵諸天虛空雨花。會中唯阿難、目連為大權示現之比丘,餘無出家之眾」。佛只帶著兩個人,阿難、目犍連。

  「又《觀經》曰: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可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不一樣。《觀經》這段文很清楚,佛法,像韋提希夫人這些人,應該都是佛菩薩來示現的,做發起這個經的發起人。沒有她家裡面遭的這個難,換句話說,就沒有《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是這個因緣來的。她們跟淨宗緣分很深,跟阿彌陀佛的緣分很深。韋提希夫人身邊五百宮女,我們中國人講宮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在她面前,不是一個人看到的。看到的,在場佛弟子當中目連、阿難,他們兩個人見到,韋提希夫人見到,宮女們都見到。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心生歡喜,確實歎未曾有,這個緣太殊勝了。前面我們讀過的,不但見佛身相,見極樂世界的菩提樹,聞到菩提樹的花香,見菩提樹都能證無生忍,這是在極樂世界。

  他們見到,「豁然大悟,逮無生忍」,這個說的是韋提希夫人,她是當機者。五百侍女也都是大乘根性,為什麼?見到這些瑞相發心了。這個發心就是蕅益大師所說的,蕅益大師說這個話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真正發心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是親自看到,宮女看到夫人這麼歡喜、這麼恭敬,大家都發心,都發心願生彼國,這個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世尊悉記,皆當往生」,世尊給大家授記,你們將來臨命終時,統統都往生極樂世界。「生彼國已」,這世尊說的,生到極樂世界之後,「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無量諸天這些天神跟佛來的,天神都是佛的護法神,也都是最虔誠的聽眾,他們看到這一幕發無上道心。「可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不是大乘根性,他見到心發不出來。有人見到,他相不相信?相信。願不願意到極樂世界?還不想去,這捨不得離開。這就是說明什麼?他不是大乘根性,他與佛的緣很深,所以能夠見佛,能夠見到極樂世界。

  真正見到了,一定要信,不能再懷疑。所以信心比什麼都重要!真正能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正能信有阿彌陀佛。現在還不能往生,不是不想往生,還有任務沒有完成。由此可知,你到這個世間來是有任務來的,不是普通人。有這些信息讓我們覺察到,我們自己應該更發憤、更努力,我們把這個事情完成、任務完成,佛決定來接引。現前我們念佛的功夫不間斷,隨時隨處心裡都可以默念阿彌陀佛,行住坐臥一定要求自己念佛不中斷。開始決定是時斷時續,這是正常現象。斷的時候叫失念,念頭忘記掉了;一想起來,馬上接上,也不要後悔,接上就好。慢慢時間久了,養成習慣就不會中斷,念念不忘念佛。我們現在提倡的,一天九次念佛的方法。這是什麼?九次提醒,是這個意思。用十念法養成習慣,習慣養成之後自自然然,這個好。

  念老在經上說的這些話,也是勉勵我們,希望我們要有信心。這些在家菩薩是大乘根性,這些人將來決定是上輩往生的。我們同學當中有上輩往生的,確實有可能,我們往往感到驚訝。但是經裡頭有證據,有證明,確實可以,我們要爭取。蕅益大師說的話,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有人問他老人家,你往生什麼品位就滿足?他說我下下品往生,我就滿足了。蕅益祖師說這個話也是對我們說的,我們不要有爭品位這個念頭,一心念到底,品位自然形成。品位高下不放在心上,自己決定要必得往生,這句話重要,我決定能生。品位在行門,行門功夫愈深,品位愈高。這都是蕅益大師說的,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都說得很清楚,所以這些我們要記住。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也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