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一二集)  2013/3/9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40-021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七十七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第二句看起:

  「如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發心畢竟二不別,這個二,前面所說的,隨事發心,順理發心,二是指這兩種,一個是從事,一個從理,理事不二。如是二心先心難,先心是順事,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每一個學佛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我想都非常熟悉,但是發心真能做得到,這不是容易事情。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做到了嗎?如果沒有做到,這個願是空願,不是真的。如果真正發心,這是無上菩提心。眾生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分別,沒有限量,這個心是大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還有看不順眼的,還有心裡不喜歡的,還有討厭的,這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誠心、廣大心、平等心、慈悲心,這個心難。這個心一發,那是什麼?自未得度先度他,先人後己。是故我禮初發心,這些菩薩,菩薩摩訶薩,這些祖師大德他們要禮拜初發心的人,因為這個心就是諸佛如來的自性、真心,當然要禮敬。

  下面,念老給我們說,「此心果報雖是菩提(成佛),而其華報在於淨土」。這是指什麼人?先人後己,先人後己就是指的淨宗法門。我自己沒有成就,我就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說不定這個人修學比我還認真,他先成就了,他的成就是我介紹的,這就是先人後己。這種心量、智慧、行為,非常可貴!諸佛如來都讚歎、都尊敬。反過來,如果是障礙別人往生,障礙別人學淨土,這個過失之大也不可思議,那個果報不是成佛,果報是無間地獄。我們一定要相信。

  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所以然者」,就是現在所說的為什麼。「菩提心量」,菩提心就是真心,自性清淨心。「廣大無邊」,在阿彌陀佛,用光來代表,光遍照沒有邊際,無量光。「長遠無限」,這是無量壽,真心的廣長無有限極。「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的淨土」,這是依報,依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多大?極樂世界沒有邊際。它是法性土,法性土不是物質、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極樂世界實際上來講,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三種現象,我們的六根接觸不到:不是物質現象,前五根接觸不到,眼耳鼻舌身;它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我們第六意識緣不到,也就是我們的心想,思惟想像達不到。而實際上,它就在眼前,就在當下。

  「長遠無量正報壽命」,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所得的身體,跟阿彌陀佛的報身完全相同。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是世尊隨順當時印度的習俗而說的,不是真的。佛說真的是在《觀無量壽佛經》,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的身相,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種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光明裡面有諸佛如來、大菩薩在講經演教,在教化眾生,這就說的佛事,佛他所做的事就是教學。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都在佛身相當中顯現無遺。你要看娑婆世界,要想看我們這個地球現在是個什麼樣子,可以在佛身身相光明當中見到,而且見得非常清楚。我想看地球上某一個城市,某一戶人家,都能夠顯示出來給你看。正報莊嚴,正報裡頭有依報,依報裡頭有正報,依正不二。「除菩提心,無能當彼」,只有菩提心可以做到,除菩提心之外,沒有任何能與這樁事情相當。除菩提心之外,是阿賴耶,是妄心,妄心見不到,真心所現的,妄心辦不到。「故說此心為彼正因」。因此之故,才說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沒有菩提心,就不能成佛。

  我們要記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常常跟別人計較,分別放不下,執著放不下,成見放不下,這決定不能成佛。不但不能成佛,如果在臨命終時,這個現象還出現,那它決定障礙你往生。希求在這一生往生的人,不能不留意。學淨宗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學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怎麼學?心量,無所不包是無量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無量壽。光、壽是指我們的心量,要能包容,小心量去不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正因此,古大德常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什麼原因?念佛的人,心量像佛的人不多。心量像佛,就能往生成佛;心量很小,不能包容,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到極樂世界,還會跟人斤斤計較,你把極樂世界的秩序擾亂了、破壞了,阿彌陀佛不會接引你到極樂世界。

  歡喜包容一切眾生,就像前面所說,這個人造五逆十惡,還毀謗正法,這是造作極重的罪業,能不能往生?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如果他一口氣還沒有斷,這個時候能認錯、能後悔、能懺除罪障,念佛求生淨土,佛還是攝受,阿彌陀佛接受,也來接引你往生。你就曉得佛的心量多大!這個人造五逆十惡、毀謗佛法,謗誰?毀謗阿彌陀佛,毀謗《無量壽經》,毀謗淨宗。只要他還沒斷氣,真正能夠懺除業障,後不再造,信願持名統統能往生。這樣的心量,我們要學。

  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傷害我的人,障礙我的人,統統要原諒他們,把以往過去這些事情一筆勾消,用慈悲心、慈悲眼來攝受這些眾生。這就把彌陀的光壽,我們接受過來了,我們繼承過來了,讓我們自己融入彌陀無量光、無量壽中,與阿彌陀佛共成一體。那就恭喜你,你不但往生了,你往生極樂世界肯定是上輩往生,你不在中下。這樁事情,雖然說很難,是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只要你肯發,把這個心量發出來,你就跟阿彌陀佛平等。不發?不發就造成往生極樂世界的障礙。這些都是說明隨事發心的形相。

  下面,「所言順理而發心者: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叫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全是假的。凡夫迷了不知道,以為是真的,在這些幻相裡頭起心動念,造業受報。佛與法身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慈悲到極處,把這個事實真相教導我們,讓我們覺悟。真正覺悟了,你就不會起心動念,不會造業了,可以跟這些眾生和光同塵,我們說的,可以跟眾生生活在一起。可是你細心去觀察,雖然生活在一起,他跟眾生不一樣。哪裡不一樣?眾生迷而不覺,他們這些人覺而不迷。這個非常明顯,細心的人能看得出來,粗心大意,你看不出來。好像他們跟普通人沒有兩樣,表演的是沒有兩樣,也穿衣服、也吃飯、也工作、也遊戲,一樣,沒有什麼兩樣。兩樣就是,他覺而不迷,凡夫迷而不覺。覺而不迷的人離苦得樂,他沒有苦樂憂喜,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永遠是清淨平等覺,這就是不一樣之處。凡夫,心有憂慮,身有苦樂。從這個地方去觀察最為明顯,他跟一般人不一樣,就是他真放下了,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與大眾和光同塵,他清清楚楚、明明瞭瞭。

  這個世間「非有非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說它有,這一切幻相了不可得;你說它無,明明有幻相現前,好像作夢一樣,明明夢境現前。但是這個夢境,不但是夢醒不可得,就在作夢當中同樣不可得,所以用非有非無來形容它。那菩薩?菩薩做到「離言絕慮」。離言,言語道斷,這個境界不是言語能說得出的;絕慮是心行處滅,不能想像,無法想像。所以,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感受?離言絕慮。用這個來感受,得大自在!佛經的名詞叫得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就是離言絕慮。雖然離言絕慮,一切通達明瞭,無有障礙。

  「依此信解,發廣大心」。廣大心就是菩提心,這個發心是從理上發心,順理發心的。這個菩提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它是性德,自性裡頭本具的,一發這個心,性德自然現前。真誠表現在哪裡?表現在清淨平等覺,自受用;對別人,大慈大悲。清淨平等,沒有分別的大慈大悲,因為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自性清淨心流出來的,一切眾生跟我的關係是同體,同一個自性,同一個阿賴耶,同一性體。

  「雖不見有煩惱善法」,知道煩惱就是不善法,就是惡法,雖不見有煩惱善法,就是不見有惡法、善法。惡法善法全是假的,你造的惡業,墮地獄去受罪,其實我們換個名稱,不要叫受罪,去消業報,不善的業報在地獄裡頭消,消完了就出來了。造作善的業報?到天堂去消,也是去消業報,消盡了的時候,天堂出來了。我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去消業的。只有往生到極樂世界,那是個非常特殊的環境,到它那個地方,惡業自然消掉,善業也是自然消掉,到那個地方天天成長,成長的是道業,成佛的道業,這個環境無比殊勝,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十法界是假的,我們講整個宇宙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但是極樂世界是真的。

  「不撥無可斷可修」,這是講大菩薩他們知道,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可是他不破壞世間因果的概念,不會給你說因果是假的。唐朝,諸位都知道,有兩個出家人在歷史上非常有名,馬祖、百丈,他們兩個都是禪宗第八代,六祖惠能是第六代,也就是惠能的徒孫。這兩個人為什麼出名?這兩個人將佛教(傳到中國八百年)做了一次革命性的舉動,把佛教正規學術化了。在這個以前,佛教傳到中國來,跟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一樣,個人教學,孔子亦如是,不是正規學校,私人教學。到百丈,他們兩個人發心建立正規的大學,馬祖建叢林,硬體的設備,馬祖承當;百丈立清規,裡面的教學由百丈負責任。這個佛教是換了嶄新的面目在中國,稱得上那是中國的佛教,這中國佛教的特色,把它正規化了。叢林的主席也叫方丈,也叫住持,是校長,用現在的話是校長,叢林的首座和尚,那就是百丈。叢林的校長是馬祖,百丈大師是首座和尚,首座就是教務長,現在大學裡教務長。另外一個管訓導的,叫訓導長,在叢林稱為維那,維那是訓導長。還有個總務長,叫監院,也叫當家師,是總務長。名稱跟現在不一樣,他們的執掌,管的業務完全相同。所以這種制度在以前沒有,印度沒有,中國以前也沒有,馬祖、百丈他們提倡的。中國佛教就正式有了制度化,正式學校了。

  唐、宋、元、明,清朝早期都還存在,晚年變質了。這個變質一定是在嘉慶以後,嘉慶是乾隆的兒子,沒變,往後道光、咸豐,可能真正變質應該在咸豐。道光時候,叢林衰了。咸豐,那與慈禧太后就有關係了,咸豐死了以後,真正政權是在慈禧太后手上,她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尊重。從什麼地方看?從她自稱為「老佛爺」,這就把中國傳統文化貶低了。清朝歷代帝王都是三寶弟子,稱佛為老師,現在慈禧稱老佛爺,把佛菩薩降格,放在兩旁邊,她坐當中了。她這麼一帶頭,這些文武百官,中國這些讀書人,對傳統文化那一種恭敬心就降溫了。這一開頭,那就一代不如一代,中國人算三十年是一世,就一世不如一世。到了民國初年,這些大的叢林還有講經的,不是天天講,一年有個二次、三次,一次大概不超過一個月,其他的時間這經懺佛事盛行,法會盛行,佛陀教育沒有了,就衰了。衰到現在,根本就沒有講經的了。

  經會念,不懂意思,那修行就談不上了。修行這兩個字什麼意思?修正行為叫修行。什麼行為?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言語口的行為,動作是身的行為。身口意,意就是心,這三大類的行為錯誤了,要把它修正過來。那標準是什麼?標準是經典。經典都不懂,修行的標準沒有。現在人講「價值觀」,價值觀沒有了,沒有標準了。中國儒家的標準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現在沒有了。現在人不孝父母,古時候不孝父母,死罪,你沒有資格活在人間;不尊敬師長,人格沒有了,雖然不要你的命,別人不理你,不把你當作人看待。你說多嚴重!就是不孝、不尊敬老師,表面還裝個孝的樣子,為什麼?怕人責備他,怕別人指責,輿論制裁。現在這標準沒有了。

  應該在民國二十年。我很小的時候,我好像十一、二歲有聽過,老人講話,聽過這麼一個名詞,叫「親權處分」。就是兒女不孝,父母告上法庭,那個時候法庭就是縣長,知縣,知縣管司法,管行政、管司法,我這個兒子不孝,你們把他殺頭。立刻就執行,沒有辯護的。為什麼?父母不要你,你還有資格活在世間嗎?天下的至愛無過於父母,父母不要你,你不能做人了。這個法律應該是在抗戰開始,初期那個時候廢除的,現在法律裡頭沒有這一條了,民國初年法律裡頭有這一條。這社會亂了。

  社會怎麼亂的?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不是沒有原因,是我們把價值觀丟掉了,把民族自信心丟掉了。在古時候,就是民國初年,哪個人不相信祖宗?哪個人不相信聖人?現在我們接受西方的教育,西方教育只相信科學,科學講什麼?講證據,你拿證據來給我看。你說父子有親,證據在哪裡?拿不出證據,他不相信。西方這種概念,我們不知不覺普遍的全接受了,不相信祖宗,紀念祖宗的儀式沒有了,祠堂不要了。中國過去大家庭,這一個家庭裡頭,至尊至要的是哪個建築?就是祠堂,祠堂是這一個家族的根,我們老祖宗世世代代才有我們。侵犯什麼都可以原諒,不能侵犯祠堂。侵犯祠堂是對於這一族的人的侮辱,那還得了!他要跟你拼命。老祖宗制定的成規,那就是絕對的標準,不能改變。

  《弟子規》是每一個家族共同必須要遵守的規矩,這不是哪一家的,幾乎凡是中國這個大族群,人人要遵守。除這個一百一十三條之外,還有許多規矩,那是你自己家的,別人家,他有他家的、你有你家的規矩,這些文字統統在家譜裡頭。所以這一家有家道、有家規,像《弟子規》是家規,或者叫家訓,都是屬於這一類的。有家學,古時候的教育不是政府主導的,是你自己家裡教的,這家學。有家業、家風,家裡面的風氣。所以古人有所謂,「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現在子不教、家不齊,家沒有了,天下大亂。中國這個社會幾千年長治久安靠什麼?就靠家,家對於中國社會的和諧、長治久安,貢獻太大了。古時候政治,只要把每一家管好,它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它不要管人,人太多了,太煩了,人是你家自己管,我只管你的家。對你的家有哪些要求?大概要求都不外乎古聖先賢所給我們立的倫理道德,要求五倫做到,「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要求你做到這個。做得好,政府有褒獎,有獎勵。

  做人的標準叫五常。常永恆不變,它超越時間、超越空間,永遠不變,今天在這個世界上還是不變。五個字,做人的標準。第一個仁,仁者愛人,人跟人要相親相愛。第二個是義,義簡單的說,合情、合理、合法,面面都周到。中國古人立法從嚴,立法要嚴格,執行要寬鬆。法的用意在哪裡?叫你不要犯法,不敢犯法,用意在這裡,所以立法嚴。真犯了法?真犯了法,來處理這個事情要寬鬆一點,這個裡頭有人情,盡量用最輕的法律來處分你,慢慢給你減,這叫義,說有情有義,這中國人。第三個禮,禮是人與人之間往來應該遵守的標準。國家規定,以政令來推行到全國人民,都要遵守。這裡頭就有衣食住行,你的身分、你的地位有等級的,不能躐等,穿衣服有禮服,士農工商穿的服裝不一樣,便於在交際場合當中有尊有卑,尊卑就有序,有秩序不亂,這社會有秩序。有樂,婚喪喜慶各種宴會裡面奏有音樂,這個樂是國家規定的,什麼場合奏什麼樣的樂章。現在沒有了。

  禮要沒有,人的規矩沒有了,那儒就沒有了。戒律沒有,佛就沒有了。為什麼?禮是儒家的行門。儒家講為學五個科目,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後頭那個篤行就是禮,落實在禮、禮樂上。沒有禮樂,前面這四種叫玄談,不能落實,說得很好聽,無法落實。《弟子規》是篤行,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四庫全書》,如果沒有篤行,它全部落空了,還不如一本《弟子規》,《弟子規》大家學到,還規規矩矩做人。學了四書五經、十三經,沒有《弟子規》,他不會做人,他講得天花亂墜,沒有一句他做到,那念了有什麼用?所以,解跟行是不能分開的。儒家講五個,佛門講四個,信、解、行、證,儒家那五條只有佛門裡頭前面三個字信解行,還多了一個,後頭有證。所以這些不能不知道。

  從哪裡學起?要從行門下手。什麼時候開始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教了,叫胎教。你說中國人對教育,那是外國人講的,「中國古人最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這個讚歎一點都不虛假,讚歎得好。真的在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國家族群我們去看過,沒有中國這麼樣有體系的教學理念。懷孕的時候,做母親的人,她的身口意三業都要端莊,端正莊嚴。為什麼?她起心動念影響胎兒。所以沒有惡念,懷孕這十個月沒有惡念,有善念、有正念,不能有惡的念頭、惡的思想,都不可以。目不視惡色,惡色,很不好看的,難看的東西,不看;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言語柔和,沒有傲慢。統統影響胎兒,這個胎兒,母親這樣照顧十個月,小心謹慎,小孩生下來就非常端莊、聽話,很容易教養。現在聽說小孩叛逆,那也是教出來的。你自己教不曉得,懷孕的時候起心動念,不正當的念頭,不當說的話,不該做的事,心裡頭有妄想、有雜念,全部影響胎兒。小孩一出生,他眼睛睜開就會看,他就會聽,他非常聰明,世俗他還沒有污染。所以出生下來,他就接受教育,他看、聽、接觸,他就在模仿、就在學習。所以中國人講扎根教育,什麼時候?從出生到滿一千天,就是三歲,這一千天這叫扎根教育。這個根紮得好,一生不會改變。所以古人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三歲紮的這個根,八十歲都不會變。

  現在沒人懂了,現在小孩不好教當然知道,懷孕的時候不知道教他;生下來,也不知道教他。現在小孩誰教?電視在教。做父母的,現在多半有工作,生下小孩雇個傭人去養,傭人怕小孩鬧,叫他坐在電視機面前,看看,叫他看。他看,看上癮了,他就不鬧了。所以電視教他,教他什麼?教他殺盜淫妄。多可怕!他這個基礎的教育,扎根的教育,是這麼來的。他長大了當然不好教,父母沒有法子教他,老師也沒辦法教他。這是現代的社會,不是沒有原因,是做父母疏忽了扎根教育,真的要後悔一輩子!真的能教,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是聖賢,人人都是佛菩薩,你得會教。

  中國這個教育是世世代代祖傳下來的,現在人的觀念,不相信老祖宗了,老祖宗的東西統統廢除,去學外國的。外國新的這一套統統搬過來,你的家以後麻煩就大了,吃盡苦頭,不知道苦從哪裡來的。苦從哪裡來的?不孝。不相信祖宗教訓,大不孝!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決定是好的,為什麼?它經過時間的檢驗。中國傳統文化,我相信不會輸過印度婆羅門教,印度婆羅門教有一萬三千年的歷史,我們中國傳統的東西不會少過它。文字的發明很晚,黃帝發明文字,距離現在四千五百年。黃帝以前沒有文字,沒有文字不能說沒有文化。我相信,五倫五常超過一萬年,它好記,五倫只有二十個字,五常五個字,總共二十五個字,傳十萬年都不會傳錯。世世代代守住依教奉行,這叫中國人。

  中國古代稱為禮義之邦、仁義之邦,可見得每個人立足於仁義禮智信。知道愛人,愛人就不會傷害人。明義,明義是明白道理。待人接物要有禮、要有情,不違背規矩。家的規矩就是《弟子規》,不違背;國是國法,國家的法令規章,不違背。有智慧,智是理智,而不是感情用事。最後一個字,是有信用,言而有信。古時候中國,就是生意往來守信,現在訂合同訂了一樣違約,古時候沒有這個事情,人人都守信,這個社會多麼祥和!買東西沒有錢付,欠著,有錢我再還你,沒有一切手續,拿著就走。他有錢,到時候他就還來了,也不必記個帳,沒有這些,人有信,人沒有騙人的。店裡老闆有時候不記得了,買東西的人記得。這從前的社會。中國在中日戰爭時候,鄉鎮裡頭還有這個風氣,城市裡頭比較複雜一點,農村裡頭單純,買東西可以欠帳的,沒有人賴帳的。

  這一段所說,隨事發心,是一般人;順理發心,這是菩薩,比前面高一等。雖然順理,他不廢事,不排除事修,他還是斷惡修善。為什麼?做給一般初學的人看。自己達到一定的境界,但是別人還沒達到,愛護初學,憐憫無知,要做出榜樣給他們看。「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無願,這個願就是空、無相、無作,大三空三昧,這是佛與大菩薩所證的,他不違背,理不廢事,理事相應。

  「無願三昧」,我們有參考資料,在第十一頁,三三昧這一條。第一個,「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苦諦是小乘所修的四諦,苦、集、滅、道,這小乘四諦。苦諦裡頭講的苦空無常、無我。「觀諸法為因緣生」,細細觀察宇宙之間一切法,因緣所生,緣聚,相就現出來,叫相有;緣散,相就滅掉了。真正看透了,只要是因緣生法,就知道它是假的,它是空的。像《般若經》上所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為什麼?因緣所生。緣聚,形就現;緣散,形就滅了,就沒有了。我們現在這個講堂上課,這也是一法,這兩個小時因緣,我們大家聚集在這一堂,時間一到,下課了,就散掉了,這一會就沒有了。這一會如是,會會皆如是,一切法都如是。你要是真看通、看明白了,你就證果了。證果是什麼樣子?在任何一法裡頭,你不會執著、不會分別,你知道它是空,不可得。你的清淨心就現前,你不會被境界欺騙,它再好,你也不會生起貪愛,為什麼?它是假的;再不好,你也不會討厭它,它不存在,所以心就定了。

  「無我無我所有」。我不可得,我這個身是五蘊和合因緣而生。我什麼時候滅?說這個話是迷而不覺,是一句廢話。我們坐在這個地方兩個小時,我們這個身生滅多少次?你們自己去算算,一秒鐘生滅一千六百兆次,一秒鐘,這兩個小時我們身體生滅多少次?哪一個生滅是我?你才真正知道佛法裡頭講無我這句話的意義。我都沒有,哪來的我所有?我所有是指一切身外之物,從貼近的說,我所有的衣服,我所有的桌子,我所有的房子,我所有的家庭,我所有的事業,全是假的。不是一天一天生滅,叫剎那生滅,就是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個生滅。每一個生滅都是獨立的,前一念跟後一念不完全相同,叫大同小異,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哪個念是我?這是你真正懂得無我了。無我,就把這個我空了,我所有也空了,這叫「空三昧」。三昧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無我、無我所。這在三三昧裡頭叫做空三昧,阿羅漢證得的。證得這個三昧,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道輪迴是假的,超越六道了。

  第二是「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這四諦有十六種行相,這後面翻過來有個表解,四諦十六種行相。前面講的這第一個空三昧,是與苦諦相應的。這第二個,無相三昧,與滅諦這四個行相相應,滅諦。苦是世間果報,滅是出世間之果,都從果上說。滅什麼?「觀諸漏已盡,生死斷滅」。漏是個代名詞,煩惱的代名詞,是生死的因。有漏決定就有生死輪迴。漏是一切煩惱的代名詞,煩惱分為三大類,有見思煩惱,這是第一類。見,是我們對於一切萬物的看法,看錯了,以為一切法是真的,以為自己身是真的,看到與自己情欲相應的,就生起貪心,就想佔有、想控制、想支配,這些念頭起來了,全是錯誤的。為什麼錯誤的?前面給你說了,身,身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既然都是空的,你怎麼能佔有?你怎麼能控制?你那個念頭還沒生起,它已經滅掉了,它的速度比你的想法快多了。你還沒有想到,那個念頭就滅掉了,沒有了,你再想起是第二個,立刻變成三個、變成第四個,一秒鐘變化一千六百兆次,哪個念頭是你?所以佛給我們講真話,無我、無我所我們聽不懂,佛給我們解釋,愈解釋愈迷惑。那怎麼辦?佛就不講了,這個太深的道理,佛不說了,佛給你講仁義道德,佛給你講禮義廉恥,這個好懂,你都能接受,深層的不給你講了,為什麼?不是你的程度。但是佛給你講苦集滅道,是在阿含時講的,程度不算低,阿含講了十二年。像現在讀書,十二年的教育應該是高中了,到高中的時候可以給你講苦集滅道了,前面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受過九年教育,可以講苦集滅道。再向上提升,再講方等,講般若,講法華、涅槃,四十九年的教學。

  所以說滅,只要我們把見思煩惱滅了。見,就剛才講的,看錯了;思,想錯了,能把這些錯誤的想法、看法放下。我們自己不了解事實真相,怎麼辦?接受佛陀的教誨。佛所說的是真的,太深了,我們現在見不到,但是要相信他,不要懷疑,我們就得受用。我們雖然沒有證得,我們想法、看法跟佛一樣,那這個看法、想法就是正確的,不是錯誤的。雖然沒有通過親證,佛給我們保證,佛不妄語。相信佛是真語者,真就不假;實語者,實則不虛;如語者,一定是事實真相。佛為我們保證,我們信得過他,慢慢以後再求證。證得之後,那是自己的,沒有證得之前,是佛的。我相信佛,佛教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絕對不會有錯誤。建立在信的基礎上,決定不能懷疑。

  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多,災難從哪裡來的?大乘經上告訴我們,貪心感得的是水災,海水上升、江河泛濫、海嘯,貪心感來的;火災,瞋恚感來的,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瞋恚感來的;風災,愚痴感來的;地震,傲慢感來的;懷疑,災害最嚴重,它感得來的是山崩地陷,山會倒下來,地會陷下去,貪瞋痴慢疑。對自己本身,帶來五臟六腑的疾病,懷疑,人沒有信心,對什麼都懷疑,現在人講,免疫能力完全崩潰。佛稱這五種叫五毒,貪瞋痴慢疑。這五樣東西,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妄心裡頭有,真心沒有,佛教我們要把它放下,這是輪迴的因,這個東西放下,六道輪迴就沒有了,生死就斷滅了。滅是這個意思,滅煩惱,滅生死,滅輪迴。

  「靜」,教我「觀三毒皆無」,三毒是貪瞋痴,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有這幾樣東西,你的心就亂了,就不清淨了。曉得這三樣東西是假的,從哪裡來的?大乘經上所說「一念不覺」,就迷了。自性本覺,可是一念不覺,突然迷了。這個不覺叫做無明,明沒有了。明、覺沒有了,那就叫做阿賴耶。一念不覺是阿賴耶的業相,從業相立刻就變成轉相,轉相就是第七識,第七識就是執著有我。我這一個錯誤的觀念,就從這個時候生起來的,跟著我起來的就是貪瞋痴三毒。我見就是我執,執著有個我,我是什麼?我是由我愛、我痴、我慢組成的,你看看我多麻煩!我是這些東西構成的,這三樣東西叫三毒,我愛是貪,我痴是愚痴,我慢是瞋恚,慢從瞋恚裡頭生的。

  於是我們在這個地方得出,貪瞋痴有一個核心,那是最毒的、最可怕的。貪的核心是情執,最難斷的,你一定要知道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不知道它是假的,你堅固執著,執著這個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輪迴是它變現出來的。瞋恚的核心就是傲慢,愚痴的核心就是懷疑。要斷三毒煩惱,從哪裡下手?從情執、傲慢、懷疑,從這裡下手,就有辦法把貪瞋痴放下了。治病,要從最嚴重的下手,先把它治好,其次的不要緊,慢慢來,都會跟著好了,把要命的先對治它,情執、傲慢、懷疑。那我們看看,外面人不說,我們學佛的同學,無論是在家出家,哪一個人沒有情執?哪一個人沒有傲慢?哪一個人沒有懷疑?這三樣東西有一樣,叫障道。諸佛菩薩來給你講經教學,你聽不懂,你有障礙,這三樣東西是障礙。三樣東西都有,這難了,這麻煩真大,怎麼能成就?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世尊在世為什麼四十九年講經。我們一天四個小時,釋迦牟尼佛一天講經,我估計他至少十個小時,他體力好。他沒有房屋,都在野外,在樹下。多少人?我們保守的估計,跟他的人,天天在一起的,三千人以上,你們相信嗎?常隨眾,這經上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走到哪裡跟到哪裡,不散的。臨時來的比常隨眾一定多,不會少於常隨眾。佛講經說法,聽眾至少三千人以上。短期的,來跟他幾天的、十幾天的,一、二個月的,三、四個月的,太多了,有些人跟一、二年的。常隨弟子是四十九年不散的,走到哪裡跟到哪裡的。這麼大的一個團體,每天講經教學。

  修行在個人,修行,釋迦牟尼佛不理會的。念佛,我們在經上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哪一天打個佛七,帶領大眾,沒有這個記載;佛就帶人參禪,沒有,沒有這個記載。所以,佛只是教學,道理明白了,修行在個人,你個人怎麼修,佛不管你。你只要明白道理,無論修哪個法門,統統修得成功,個個都能開悟,個個都成佛道。他這一套教學法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純真無二。我們要珍惜、要認識它,不要以為這是三千年前的,不適用了,現在科學時代。那我們用科學方法,那你就一事無成,你學佛什麼都得不到。必須要肯定他的方法,我們科學永遠追不上,這是真的。

  佛門把物質現象講得透徹、講得明白,三千年前。現代量子力學家,最近二十年才把它搞清楚講出來,但是講的還比不上佛講的,佛講的比他更透徹。總算是被他發現了,證明佛所說的一點都不錯。將來的科學家會從信心上奠基礎,不敢懷疑,他們聽到佛經上這個說法,再猜想。這個猜測有理論根據,為什麼佛陀那個時代根本沒有科學,他怎麼知道宇宙的源起?怎麼知道生命的源起?怎麼會知道物質現象是從意念變現出來的?他就想,人,可能古人有一種本能,我們現在的人把本能失掉了。這個話講得一點都不錯,人真的有本能。這是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句話就說明人有本能。你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才藝、無量相好,你一樣都不缺,就本能。

  真的本能喪失了,這一念不覺就迷了,就喪失了。喪失有多少不一樣,喪失少的還不錯,他現在是菩薩、是羅漢;喪失多的,那就變成六道裡頭的天道;像我們這樣差不多就喪失乾淨了,喪失到百分之九十幾了。還有比我們更多的,畜生,低級的畜生,像螞蟻、蚊蟲,那跟我們比,牠差遠了。再嚴重的,變成植物;再嚴重的,變成礦物、變成石頭、變成泥沙。統統都有靈性,這個現在科學家證明了,一粒微塵、一毛端統統具足五蘊,色受想行識,眾緣和合而生。

  再小的物質,現在科學家發現微中子,就是佛經裡頭所說的極微色,被他發現了。佛經上講極微色,誰能看見?八地以上。八地,從定功上講。佛講禪定淺深次第有五十一個階級,《華嚴經》上分配在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五十個,上面一個等覺,這是禪定功夫不一樣。八地的功夫就高了,八地再上去四個階級就圓滿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覺。你看,距離圓滿只差三個階級,這樣的定功他看到極微色。極微色就是今天科學講的微中子,也叫中微子,有這兩種翻譯。它體積多大?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起來,體積等於一個電子,原子核裡頭的電子。肉眼看不見,阿羅漢的天眼也看不見,七地菩薩看不見,八地看見了。

  今天我們也不能不佩服科學,科學家居然看見了。所以科學家就宣布,根據他們的科學研究,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那物質是什麼?物質完全是個幻相。所以佛講「夢幻泡影」,這個字用得真好。這個幻相就像我們看電影,現在的電影用數碼,頻率高了,老式的電影。以前老式的電影是用動畫,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面把速度加快,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鏡頭打開它就生,關起來就滅。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欺騙了我們,我們看起來好像是真的。我們今天看這個世界,就是看電影銀幕,頻率多高?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不是二十四張。假的,不是真的。真正覺悟的人,他不著相了,他萬緣放得下了。萬緣放下的時候,要幫助還沒有放下的人;你覺悟了,要幫助那迷惑顛倒的人。但是幫助他,你可不能再迷,你要會迷,你就小心,你就暫時別幫助他,成就自己,到自己有把握不迷惑了,再來。事實真相如是。

  所以佛法裡頭講些什麼?昨天,我跟我們華校這些校長聚會,彭校長坐在我旁邊,他問我佛法。我說佛法是教育,教的什麼?總而言之,不外乎五個項目。佛法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這個好懂,往上去不好懂了,往上去是哲學、是科學。這五個科目它都講到究竟圓滿,倫理的圓滿,道德的圓滿,因果的圓滿,哲學的圓滿,科學的圓滿。我告訴彭校長,大概二、三十年之後,佛教不是宗教了,它是什麼?佛教是科學,高等科學。到那個時候,許許多多科學家都要來研究了,是真的不是假的。科學到今天相信佛法了,因為它研究的東西,三千年前佛已經全說到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