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00集)  2013/2/28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40-020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跟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七十頁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十念者,如《觀無量壽佛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箋註》曰:十遍稱名也」,這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說的。具足十念,每一念就是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六個字,這叫具足十念。念十聲,一聲接著一聲,十聲不中斷,《箋註》裡面說,這叫十遍稱名,名號念十遍。十念法是從這個地方來的,可是後世這個十念就有很多種,祖師大德他們教人的。現在念佛同學,好像這些十念法都常用。

  自己真正用功攝心念佛,是以印光法師的十念法最有效,能把散亂的心歸一,妄想雜念逐漸減少,心地清淨了。這個十念法是心裡頭計數,沒有痕跡,佛號就從一,一聲記到十聲,然後再從一聲記到十聲,不拘多少。為什麼用這個方法?不用這個方法,念佛的時候會有雜念出來,會有妄想出來,用這個方法讓雜念跟妄想都不會生出來。印光大師一生用這個方法很有效,以後就用這個方法教人,在《文鈔》裡面他多次介紹。但是,不能把數字明顯記住,暗記。念六個字可以,念四個字也可以,像我們念四個字念慣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每一句,每一個阿彌陀佛是十聲裡頭的第幾聲很清楚。如果初學,這十句還很難記,會產生錯誤,產生錯誤從頭再來。印老教給我們,你分作兩次,第一,一到五,接著六到十,分成兩段,這也行。再兩段還記不住的,那就是煩惱很重的人,分三段,三、三、四,這樣記法。可是心裡不能有相,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這不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最後第三聲阿彌陀佛,記得清清楚楚,不著相,用這個方法念,這是印光大師傳的。

  古德也有傳,傳十念,一口氣叫一念,不拘多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到這口氣念完,一口氣裡頭不管多少聲,念十口氣。這是對於工作繁忙的人,他沒有時間修行,沒有時間做早晚課,就教他每天早晨起床,洗臉漱口之後,合掌在佛像面前,沒有佛像就面向西方,念十口氣。這個用的時間不長,要一天都不能間斷。晚上晚課,在睡覺之前念十口氣的佛號再去睡覺。天天早晚都不缺,行,這也符合十念的教誨。

  我在十幾年前,住在新加坡的時候,第一次丹斯里邀請我到吉隆坡來弘法,辦了一場弘法大會,我記得好像是兩天,參加的同學有一萬二千人。我在這邊休息,那個時候住在湖邊,它湖邊有個賓館,每天早晨起來聽到穆斯林禱告。他們用喇叭,聲音很大,我睡覺都被它吵醒。很難得,我聽了之後很歡喜。全世界宗教裡面最團結的是穆斯林,他用什麼方法團結的?就是每天五次禱告。時間到了,所有工作放下去趕快禱告。禱告的時間很短,幾分鐘。一天五次,一次不能少,這是他們宗教大團結裡頭主要的原因。我覺得這個好,所以我就想到,我們淨宗同學可以學這個方法。他們禱告,我們念佛;他們一天念五次,我們一天念九次,所以我就提倡九次的十念法。

  這個十念法就十句佛號,跟此地講的意思一樣,十遍。佛號就是四個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完了,就十句。早晨起來的時候就念十句,比念十口氣簡單,時間短,晚上十句,兩次;三餐飯,吃飯的時候不念供養咒,我們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十聲佛號,就三次,五次。再你工作上下班,上班之前你默念,念十聲佛號再幹事情,下班收拾好了,念十句佛號離開,上午兩次,下午兩次,總共九次。一天九次,一次不缺,有效果!我在美國、加拿大提倡,此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很多同學用這個方法,打電話告訴我,寫信告訴我,很有效果。真簡單,不妨礙你工作,很方便。記住,一天九次,一次不缺。未嘗不是個好方法,這個方法實驗了十幾年,有效。

  這些方法,它真正的意義就是提醒我們,時時刻刻不要忘記佛號,用意在此地。到最後臨命終時,這個佛號能提起來,你就決定得生。所以第十八願叫「十念必生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四十八願裡頭最重要的一願。古來祖師大德都是這個看法,這一願就變成非常特殊。日本早年的祖師就用這一願建立一個學派,叫本願宗、本願念佛門,完全依照第十八願。日本有一些同學來問我,這個如法不如法?我告訴他,當年祖師他們提倡這個方法如法;現在?現在不如法。什麼原因?那些祖師們通宗通教,對於《無量壽經》有很深的造詣,他行。現在為什麼不行?你們只知道這一願,其他四十七願不知道,《無量壽經》更不知道;念的人有,意思不懂,所以就變成不如法了。他們如法的道理在哪裡?他們是一願裡面包含一切願,就是第十八願這一願,他學這一願,裡面的精神融會貫穿了其他的四十七願,其他四十七願都在這一願裡頭,所以他沒問題。你們今天就這一願,孤孤單單的,其他四十七願沒有,那就不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

  《華嚴經》上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經上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往生三輩九品,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十八願是一向專念,你沒有發菩提心,為自私自利念佛求生淨土,佛不來接引你。極樂世界的人心量都很大,個個都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他們志同道合。你這個小心眼到那裡去,會把人家的社會攪亂,所以佛不會接引你;接引你,你是去搗亂的,你是去享福的,跟那些人志不同、道不合,所以一天念十萬聲也不會往生。理要搞透徹、要搞明白。怎樣才能往生?必須學《無量壽經》。這部經是什麼性質?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是說明書。介紹得真好,對於極樂世界一切人事物面面周到,細心去讀它,就如同遊歷西方極樂世界。依教奉行,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這大事!沒有比這個事情更大了,到極樂世界就證得大圓滿。

  這部經,難信之法,真難,我也說難。為什麼我說難?我學佛六十二年,前面三十年對這個不相信,半信半疑。老師苦口婆心教我,我的信心生不起來。懺雲法師勸我讀《印光大師文鈔》,學習《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的;《要解》,蕅益大師的,還有一部幽溪大師的《圓中鈔》,要我把這三部經裡面的科判畫成表解,我都做了。科判變成了科註,就是把經文註在科判下面。我感到非常驚訝,對於佛的經典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表解一畫出來之後,就曉得它的文章章法、結構真正達到究竟圓滿。換句話說,你不能加一句進去,加一句可以刪掉,廢話;也不能少一句,少一句它斷掉了,氣接不上。文章做到這樣,這第一流的,不能加一個字,不能減一個字。從章法結構就看到它思想體系、它精神之所在,對於佛典,佛教經典生起無上的恭敬心、仰慕心。可是對淨土法門不相信,不想到極樂世界去。什麼原因?對極樂世界不了解、不認識。老師我很尊重、很尊敬,學法門我都自己選擇,老師介紹,我看看好像不適合自己,把自己鎖定在大經大論上,喜歡《華嚴》、《法華》、《般若》、《楞嚴》這些大經。

  真正相信淨土,這些大經學過、講過,《華嚴經》講到一半的時候,第一次講《華嚴》。《華嚴》講過兩次,第一次講了十七年,斷斷續續的。在台灣講的,出國就停下來,所以一年只能講半年,半年的時間在國外。講到一半,突然有一天想起來,文殊、普賢,這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仰慕的菩薩、最佩服的菩薩,他們學什麼成就的?在《華嚴經》,《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看到了,文殊、普賢都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成就的。看到這個經文,我們真是毛骨悚然,非常驚訝,這樣等級的菩薩,原來在極樂世界修成的。回過頭來再仔細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參講過,但是沒有發現這個問題,這自己親身經驗。這再又有心回過頭來仔細看,這一看就明白了。善財是文殊菩薩的得意門生,在文殊會上得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這叫根本智。它起作用叫後得智,起作用叫無所不知。所以人一定要到無知,然後才無所不知;你要是有知,後頭是有所不知。

  今天全世界的教育,走的路子是有知,有所不知,他學過了就知道,不學的完全不知道,所謂隔行如隔山。佛法裡面、中國傳統學問裡頭,儒釋道三家都一樣,到真正無知的時候就無所不知,無論問你什麼,你沒有一樣不知道的,這奇怪。其實是我們見不到的境界,不知道真正無知那個境界是什麼樣子,那個無知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哪裡?在見色聞聲,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意知。六根對六塵境界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叫無知。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沒有起心動念,這叫般若無知。人家問你,問你什麼都知道。

  佛陀在世,也有人聽不懂,問釋迦牟尼佛,這什麼意思?為什麼他什麼都沒有,他什麼都知道?世尊舉出一個例子,他說你們看舍利弗,舍利弗智慧第一,舍利弗的智慧在哪裡?空空如也。佛就舉鼓,看到沒有?看到了。鼓裡頭有什麼?沒有,空的。你去敲它,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他說舍利弗的心裡頭就像鼓一樣,什麼都沒有,你大叩他大鳴、小叩小鳴,問什麼他立刻回答你,回答得一點都不錯,沒有通過思惟、沒有通過想像。這叫什麼?你去叩他是感,他立即就有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感應不可思議。智慧是自己心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外來的,外頭沒有東西。這東方教學跟西方教學,原理原則完全不一樣。

  怎樣明心見性?真誠到極處就見性了,摻雜絲毫虛偽就是障礙,你就見不到。所以它不是學來的。在中國表演得透徹淋漓,無過於六祖惠能大師。惠能大師大家知道,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是佛門的一位大師,就是成佛了。他有沒有學過經教?沒學過。在黃梅住了八個月,八個月幹什麼?舂米破柴,廚房裡面工作。他是樵夫,在家是砍柴、賣柴。賣柴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抗戰期間有。抗戰期間中國一般城市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每一家廚房燒灶,燒柴火。柴火在哪裡?專門有上山砍柴,一擔一擔到城裡來賣的。所以那個時候有這個行業。還有賣水的,挑水,到河邊上去挑水,挑到城市來賣。這是很苦的生活,苦力,現在沒有了,現在有自來水,賣水的失業了;現在用瓦斯、用電,賣柴的人失業了,抗戰時候有。所以,五祖分配他的工作就是現在所說的義工,你去幹這個,幹你的本行,你砍柴出身的。在那裡幹了八個月,道場裡面有講堂,他一次沒去過;有禪堂,也是一炷香也沒坐過,與他都不相干。

  他修行在哪修行?舂米在修行,破柴在修行。別人不知道,只有五祖知道,所以五祖把法傳給他。也是參加考試,五祖要傳法,自己年歲大了,吩咐大眾,每個人做一首偈子來給我看看,看什麼人明心見性了,我就把衣缽傳給誰。話說出去了,沒有人敢做。因為大家心目當中,心裡都有數,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神秀是五祖的大弟子。道場客人多,每天去拜見的不知道多少人,五祖一個人應酬不來,大部分的客人都是讓神秀代他接見,有問題,神秀代他解答,所以神秀是五祖的助教。肯定是他,所以沒有人做偈子。三天了,都沒人做偈子,神秀也著急,他心裡很清楚,大家不做偈都是因為他的關係,都知道繼承第六代祖的肯定是他。逼著他不得已寫了一首偈,自己沒有把握,不敢送給五祖,怎麼辦?貼在牆壁上。五祖讚歎,就出來承認是我做的,不讚歎就算了。這樣的心態,這就沒開悟,開悟怎麼會有這種心態!

  這首偈大家都知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第四天,有人貼了這首偈,五祖一看不錯,很欣賞,大家依照這個方法修行很好。開悟不開悟沒說,可以依照這個偈子修行。然後召見神秀,是不是你做的?他說是的。才告訴他,再加緊用功,再做一首來給我看看。正在這個時候,整個寺廟都傳遍了,大家都念這首偈子。惠能在碓房裡頭舂米,聽到人家念,他聽到念這個偈子,搖搖頭,沒開悟。他不好說話,沒人瞧得起他。他就說,我也想到偈子那個地方去拜一拜,去種種福田,大家就帶他去了。到這個偈子跟前,他就拜了三拜,然後告訴旁邊的人,惠能不認識字,不會寫字,他說我也有一首偈,麻煩你替我寫一寫。張別駕就答應,「好,難得,你也有首偈子」,他就代他寫。能大師把神秀的偈子改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貼上去之後,大家感到非常驚訝。五祖知道了,出來看這首偈子,拿草鞋抹掉,「沒開悟、沒開悟」,把這個風波平息了。這就是等於說考試,這第一科及格了。

  五祖巡寮,巡寮就是巡視,整個道場到處去看一遍,實際上就是看惠能,不能單獨看他,每個地方都看一遍。到他那個地方,看他正在舂米,問他:米熟了嗎?這是言外有音,別人聽不懂,米熟了就是你是不是成就了?他說熟了很久了,「猶欠篩在」,還沒有篩,就等著篩。篩是印證,等於說等他印證。他們說話,人聽不懂。老和尚拿著拐杖,在這個碓上敲了三下走了,惠能知道,三更去找他。到了三更去方丈室找,果然門都是掩著,裡頭沒拴,一路都是開的,他一推就進去了。這是他們兩個的謎語。

  見面之後,五祖就用袈裟遮圍,不要讓外面人看到。跟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開悟了。說了五句話,這五句話就是他的畢業論文,「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叫不生不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無量智慧、德相,不是外頭的;第四句,「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是不動的;最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聽到這裡,行了,不要再說了,衣缽交給他,叫他趕快走路。為什麼?同行相忌,嫉妒障礙也不容許他,躲藏起來,等待因緣成熟你再出來。他到一個獵人隊裡頭當伙夫,你看,明心見性的佛,比菩薩還高一級,去當伙夫伺候獵人,十五年,不是短時間。度眾生不容易,做好事難!叫好事多磨。

  釋迦牟尼佛在世,內裡面有六群比丘,外面有六師外道,多少人障礙,多少人找麻煩。內裡面帶頭的,這冤親債主,是他的堂弟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帶頭擾亂,要破壞佛法。這都是世尊在世表演給我們看,做好事,弘法利生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是一帆風順的。不要以為很好做,難,比做壞事還難,做壞事還有人幫助,做好事沒人幫助。世尊的表演是給我們做示範,我們細心去體會。必須是百折不回、愈挫愈奮,障礙愈多愈勇猛,你才能克服,你才能把這樁事情做好、做圓滿。祖師大德,個個都是做榜樣給後人看的。

  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還要到獵人隊去躲藏十五年,多難!在獵人隊裡十五年,看到獵人殺生。都交給他,他是廚房,管大廚。看到動物受傷,還能活,他就把牠放掉;真正活不了,這才殺給獵人吃。十五年之後,這種嫉妒障礙淡薄了、淡忘了,他出來了,遇到印宗。我們相信印宗也不是普通人,能包容,全心全力協助他。印宗那個時候是嶺南(廣東)這一帶講經說法很有名望的法師。他講《涅槃經》,現在的光孝寺,廣州光孝寺,那旗杆還有。當年他在那裡講經,有兩個和尚,出家人,外面旗杆風吹著在飄,有一個和尚說,你看,風動。那個說不是,幡動。兩個人爭執不下,一個堅持是風動,一個堅持是幡動。惠能大師坐在旁邊,告訴他,「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兩個人都服了。

  印宗下座之後,講經下座之後,就問他們交頭接耳講什麼?說了之後,印宗聽到歡喜,就問他,很早很早聽說惠能行者(他沒出家,行者),得了衣缽之後隱居,就不見了,他就問他,你是不是?惠能大師就承認了,我就是的。請衣缽出來大家看,衣缽就展示給大家看。他就叫惠能現出家相,惠能就拜印宗做老師,所以印宗是惠能的剃度師。剃了頭之後,印宗拜他做老師,拜惠能做老師,是惠能大師傳法的弟子,他們兩個互有師生關係。這水漲船高,印宗拜他做老師,把惠能的地位一下就提升起來了。所以往後弘法一帆風順,那是印宗的力量。這樣令人仰慕的一個修行人,去拜惠能做老師,惠能一定真了不起。十五年之後緣才成熟。這個事情距我們大概一千四百年。都給我們做榜樣,教導我們學佛不容易,弘法更艱難。

  我們今天在這個夾縫當中能夠生存,靠什麼?沒有道場。我要有個道場,就跟人家競爭了,為什麼?拉信徒。最怕的就是信徒被你拉去,供養被你拿去;我們沒有道場、沒有信徒、沒有供養,大家放心了。好在現在有網路、有衛星這個工具,沒有這個工具我們一籌莫展,經講得再好,幾個人聽?能有一百人就不得了,這麼多人聽。

  我第一次,一九七七年到香港講經,講《楞嚴經》,那個時候他們給我申請的時間是四個月,我講滿四個月。第一天到達香港,晚上暢懷法師邀我在一起吃飯,旁邊沒有人,就是我們主客二人,兩個小菜,生活非常簡單。他告訴我,香港講經的風氣不盛,著名的大法師到香港來講經,聽眾只有兩天,頭一天開講,大家來捧場,人很多;最後一天圓滿,大家也來看看,湊湊熱鬧,當中沒人來聽,可能聽經的有三、五個人。他是讓我做心理上的準備。我說沒有關係,沒人聽,有桌椅板凳,「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對一些石頭講話,我對桌椅板凳講話行。暢懷法師笑笑,你有這種心量,那就沒有問題。我說好,天天對桌椅板凳來講經。第一天確實人很多,連法師都來了差不多十幾個,這些法師多半都不在了。可是每天都這麼多人,四個月都不冷場。暢懷法師告訴我,他說你很特別,你的法緣太殊勝了,香港從來沒有過,天天都坐滿。講堂多大?大概只有攝影棚一半大,所以一百個人擠得滿滿的,人擠人。都坐小圓凳子,椅子佔位子,擠得滿滿的。

  所以,聽經沒有興趣,不喜歡聽經,喜歡經懺佛事、搞法會。那正好,我所要的他們不要,他所要的我不要,我們可以和睦相處,可以共存共榮。因為他們有個道場,需要錢,因為要開銷;我沒有道場,我一個人,生活很簡單,一天有碗飯吃飽就夠了,問題解決了,我不要錢,錢都給你,這樣大家皆大歡喜,供養都給常住。所以大家喜歡請我講經,為什麼?知道我不拉信徒,我不給人做皈依,皈依,你們皈依廟裡老和尚,皈依他。佛法方面有問題你來問我,我給你解答,供養的時候供養常住。這個樣子法緣就勝了,每個廟裡都喜歡你來講經,為什麼?帶來人氣、帶來財氣。我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他們很放心,要不然提心吊膽。

  中國大陸這些寺廟和尚對我不了解,他要知道我的話他會很歡迎。知道我的就一個,不在了,本煥老和尚,他請我去講經。歡喜,經講完之後,你看他收的,那個麻袋裝錢,真不少,我全部都給他了。這些老和尚都走了,年輕的法師我們接觸就很少,也沒有這個機會。常年在國外,居無定所,釋迦牟尼佛過的生活我們保存下來了,什麼地方邀請到什麼地方去。緣是結得很廣,但是成就不大,不可能在一個地方講一次經就有人開悟、有人證果,不可能的事情。真正要有成就,一定要住在一個地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會有成就,但這種緣我們沒有。我也每到一個地方都想能長住下來,不可能,沒有這個緣分。

  所以這一次在香港,香港也是流動的,我也是常常在外面走。八十五歲,年歲真大了。香港有個同修,一九七七年聽我講經,幾乎一堂不缺,何澤霖老居士。這個老人對我念念不忘,前年往生了,往生的時候交代他的夫人,他有個小的住的地方,六和園,在農村裡頭,這個房子要供養我。他夫人來見我的時候,把法律的手續清清楚楚的交給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去看看這個小地方,很好,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很適合修行、養老,所以我就接受了,我就想將來我就在那裡往生,哪裡也不去了。外面有重大的事情,與正法久住有關係,於世界和平有好處,這樣大的活動,我有體力我會參加一次;不是這樣有大影響力的活動,我一概不參加了。我希望保持一天四個小時講經,一生不中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沒有中斷的,一直到往生。這是章嘉大師教導我,章嘉大師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他叫我出家,教我學釋迦牟尼佛。我們以自己一生修學,真正往生,這才能報老師之恩。

  現在,我們看到整個世界前途有一線光明,希望大家要愛惜,要全心全力、同心同力締造一個和諧盛世。從哪裡做起?從我做起;我從什麼地方做起?我從學習聖賢、佛菩薩經教做起。經論不要多,這一部經足夠了。真信、真願,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身體在這個世間,利益社會的事情要做,利益眾生的事情要做,利益自己的事情可以不必做,自己生活愈簡單愈好。對於念佛要分秒必爭,不要讓一秒鐘空過,秒秒鐘都是阿彌陀佛,你就決定往生淨土。

  我們看到一線光明,在中國國內,這一屆的領導人讓我們看到希望。希望從哪裡看?從本身帶頭。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他自身作則,這就了不起。毛主席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是真實智慧、真實功德,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看到現在國家領導人做到了,我們在馬來西亞看到納吉首相做到了。他前天還給我發一個短信,意思也是只希望全心全意為馬來西亞人民服務,我看到很感動。所以我們淨宗同學要支持、要擁護、要跟進。飲食,四菜一湯很好了,應該滿足了,別無所求。衣食住行只要能夠保暖就自在,不必過分去講求,毫無意義。六和園這個居住的地方像小茅蓬一樣,很小,但是很舒服。有個大院子,我種菜,我現在種了四十多種不同的蔬菜,所以很豐富,吃不完。吃不完分給鄰居,睦鄰,鄰居對我就特別好,我常常送菜給他們、送水果給他們,都是自己種的。我們決定沒有化肥、沒有農藥,吃得放心。那個地方水很好,山上流下來的泉水,用這個泉水澆菜。

  今天整個世界缺乏的是什麼?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應該還要加上一個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在今天沒有了,所以大家誤會宗教是迷信。他表現的真的是迷信,經他會念,什麼意思不知道。佛教如是,其他宗教也差不多,所以我們提倡宗教要回歸教育。宗教是人類最好的教育,它教的什麼?它教的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每個宗教都講,在這方面的教學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各種不同宗教經典拿來看是相同的。所以宗教可以合作、可以團結,教人做好人。今天的問題是人學壞了,社會就亂了;人都把他教好了,社會就不亂、就和諧了,這一定的道理。

  我們默默去做,一句話都不要說,默默做,做久了,別人就知道了。我在澳洲住了十年,建了個小道場,淨宗學院,我們把我們從經典當中學的東西,這個小團體認真去做,十年,感化這個小城,這個小城現在居民十二萬人。感動了這個小城的十幾個宗教,他們來找我,他們發心,我們宗教團結,宗教互相學習,把這個小城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真難得!這是我們夢寐希求的,我沒說出口,他們主動提出來。非常歡喜!有可能在今年會有一個大型的活動,將這樁事情在聯合國宣布。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能夠在一起,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像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樣。好事!做出榜樣來了,大家看到了,和諧社會再來的。

  許多人認為,這世界還會有和平嗎?有,和平會來,只要我們大家努力。一定從本身做起,要求別人做就會失敗,就做不好。我們過去在湯池做的能成功,沒有別的,就是從自己做起,我要求老師們。湯池的實驗是很冒險,也很艱鉅。這樁事情是聯合國逼出來的。我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將中國傳統這些東西提供給大家做參考,與會的這些人聽到都高興、都歡喜,散會之後很多人告訴我,他說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做不到。這句話真正提醒了我,今天社會危機是什麼?就這句話,沒有信心,信心危機造成整個危機。如何幫助他們重新建立信心?科學頭一個伸手,拿證據來,那我們就要做出榜樣給他看,他真正看到了他相信;他要沒有看到,他不會相信的。所以我們有個小鎮做實驗,沒有想到那麼快做成功了。

  所以當時我跟老師講,我們捨棄生命在所不惜,要把這個事情做好。為什麼?我們做好了,等於說告訴天下人,中國傳統文化現在還管用。如果我們做失敗了,等於告訴天下人,中國傳統文化過時了,可以淘汰,完全不要了。你看我們這個責任多重,所以一定要做成功。我給老師四個月的時間,我們自己先做到,不做到不能教學、不能教人;我教給別人東西,我自己都做到了,這才行。老師,我很感激他們,他們兩個月就做到了。楊老師打電話問我,下一步怎麼走?我說下鄉入戶,我們以行動去感化人,不是用言說。到農民家裡,看到老人,是自己的父母,我是他的兒女,我應該怎樣盡孝道;看到他的兒子媳婦,那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要怎樣對待他們;家裡面看到有凌亂的趕快收拾,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真幹!幹了三個星期,農民受了感動,真正體會到中心這些老師真好,比我兒女孝順。孩子們看到的時候,激動了孝心,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沒有盡到孝道,良心發現了。然後向大家宣布中心開課,歡迎大家一起來學,就來了。這樣做成功的,不從自己做不行。教育,教育要擺在第一,教自己擺在第一的第一。自己不幹,想叫別人幹,沒這個道理,誰相信你?所以傳統文化、大乘佛法都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才能產生效果。這個效果是長時間的,不是說我一做效果馬上就現前,沒這個道理。

  我們湯池的成就,包括現在圖文巴的成就,我都感覺到這是祖宗加持、三寶威神,我們不敢居功。我們有什麼能力、有什麼德行?全靠祖宗之德。我們做個孝順的子孫,祖宗教導我們的真幹,我們真正把它落實在生活當中。所以希望這個世界上出現示範村鎮,現在示範城市。中國我聽說,雲南的同修告訴我,好像是中央指定雲南省做一個傳統文化、多元文化的示範省,好!我們還想找一個示範國,我跟納吉首相談了,馬來西亞做個示範國,他歡喜:我會認真,我認真努力來做。馬來西亞的人擁護他,馬來西亞六百萬華僑擁護他,他真能做得出來。一個示範國做出來之後,其他國家都來看看,都照這樣做,世界不就和平了嗎?不但戰爭沒有了,災難也會沒有。我們了解,一切災難是人心的感召,人心向善不會有災難;人心不善,貪瞋痴慢疑會惹來災難,是這麼個道理。

  所以我們知道教育重要,更要知道教育自己重要。把自己教育好了,才能教化眾生、教化天下,不能說我只教別人,不要求自己,錯了。你看中國過去歷史上,太平盛世之出現,帝王帶頭。清朝鼎盛的時候確實超過貞觀、開元,超過漢朝的文景,為什麼?滿清開國這三代帝王真讀書,中國儒釋道三樣都通,真幹,自己帶頭幹,這個很了不起,中國人服了。宮廷裡面,禮請儒釋道的大德在宮中講學,皇帝帶著嬪妃、文武大臣聽課,聽完之後真認真學習,不但寫筆記、寫感想、寫心得,而且還做出口頭報告。皇上帶頭,誰不服!自己沒有做到教別人,這是決定失敗的。

  在農村做實驗,過去有人做過,沒做成功。所以我這次做的時候,我就想得很多,他們為什麼不成功?是有特定對象,對哪些人教導,另外一些人不教的,問題發生在這裡。學校裡教學生做,老師沒做到,學生學得不踏實。這個小鎮裡面,年輕人教了他,老年人不教,年輕人不以為然,不會成功。所以我們的方法就是這個小鎮四萬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就成功了。就是說全民教育才會有成功,有一部分特定的範圍,那個非常艱難。一個小鎮成功,一個城市就能成功,就擴大;一個城市能成功,一個省就可以成功,然後擴大到國家,國家影響到全世界。都在自己,沒有別的。所以聖賢之道、宗教的核心就是真誠的愛心,一絲毫虛偽沒有。我愛自己,我愛家人,我愛鄰里鄉黨,我愛國家、愛民族、愛全世界一切眾生,就是這個力量。這個力量不但是非常偉大,而且這個力量裡面生智慧,智慧從這生的。智慧完全從心量上生,大心量產生的。自私自利生煩惱,大公無私,為天下人服務,決定生大智慧。

  十念稱名,念到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了,自性裡般若智慧圓滿現前,那就叫成佛。成佛,自自然然能說十二部經。十二部經是佛經全體總名稱,叫十二部。這個部不是我們常講的一部書、兩部書,不是這個意思,這是講部分,把它分門別類,分為十二個種類,十二部就是十二種。佛講一切經,不超過這些範圍,所以十二部就代替全部經教。自然能說得出。穆罕默德聖者,他不認識字,他能說一部《古蘭經》。《古蘭經》聽說是真主加持他,等於說利用他的口說出來。這都是說明真實智慧從自性裡頭開發,不是從外面擷取,外面擷取到的是知識,自性裡開發出來的是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知識不能解決問題,後遺症很多。這是智慧跟知識完全不相同的地方,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兩樣東西如何結合、如何運用,這也是屬於智慧。特別是量子力學,近代的研究對於大乘佛法有很大的幫助,也就是大乘佛法所說的一些宇宙奧祕,經過量子力學證明了,讓我們對於經典所說的這些深密的部分不懷疑了,完全相信,我們能接受了。

  下面望西說,這是日本的祖師,都是唐朝時候在中國留學的這些人。「經十念頃」,頃是很短的時間。「專稱佛名,為十念也。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這就說得很清楚,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什麼意思?這句話它代表了整個宇宙,全宇宙的萬事萬物,性相、理事、因果,這一句名號全部包括了,真正不可思議!詳細說明就在這部經上。黃念老非常慈悲,具真實智慧,蒐集經論、祖師大德的註疏,裡面提到阿彌陀佛的統統抄下來,給這部經做註解,做為我們學習的參考資料。讓我們對名號功德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你才肯真念、真幹,才有真正的信心、堅固的信心、堅定的願心,一心求生淨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很好的榜樣,我們跟他學習決定不會錯誤。他的智慧、理念、經驗、方法,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中國人接納佛法,佛法豐富了中國的學術,這講文化的互補,我們補它的不足,它補我們的不足。這六個字就是一念。

  「以上經論義同」,所舉的經、舉的論,說這一念的意思完全相同,一聲就是一念。「乃至十念者,指稱念名號,下至僅得十念者,亦得往生」,這就不可思議。黃念老居士,這部註解完成之後,他的使命圓滿了。身體不好,專求往生,他告訴我,一天念十四萬聲佛號。經上講,下至僅得十念,他不是下至,他是上至,上至十四萬聲佛號,給我們末法人做榜樣。念老很了不起,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到晚年,密放下了、禪放下了,專修淨土,持名念佛,一天十四萬聲,記數,給我們做榜樣。這叫真念佛人,真幹!真正知道極樂世界好,好到什麼程度沒有人能說得出來,阿彌陀佛也說不出來,必須你親證,你生到極樂世界你才知道。人家問你,你也說不出來,妙好到極處!這個地方是我們的老家,我們一定要回去。

  阿彌陀佛不是別人,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就叫做阿彌陀佛。佛是覺悟的意思,阿彌陀是無量,阿翻作中文是無,彌陀翻作量,連起來,無量覺。覺就是明瞭,通達明瞭,宇宙之間過去、現在、未來,你沒有不通達的,你沒有不明瞭的。樣樣清楚、樣樣明瞭,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統統明瞭,這叫阿彌陀佛。南無兩個字是印度話,意思是皈依,皈依的意思、歸命的意思,是禮敬的意思,它的意思很多,用得最多的就是皈依跟歸命。皈是回歸,回過頭來,依是依靠,我們要依靠阿彌陀佛。但是你要曉得,依靠阿彌陀佛是依靠自性無量覺,叫自性彌陀;看到阿彌陀佛佛像,就想到自性阿彌陀佛。

  佛像是提醒,怕我們忘掉,看到這個名號就啟發自性,它這個意思。你要說這些塑像是迷信,塑像的作用,對於信徒來講,就像政治上貼標語一樣,一個意思。貼標語是什麼?提醒我們自己。佛教比貼標語更高一層,做成非常美的這些藝術品,又可以欣賞,又可以提醒自己,所以這是教學裡頭最高的藝術。教學最初走到藝術化是佛教,佛教的大殿就是藝術宮殿,無論是建築、是裡頭的擺設,統統是藝術化,樣樣都是表法的,都是啟發我們自己。佛前面供一杯水,不是給他喝的,是給我們看的。水代表什麼?水代表心,心要乾淨、要平等,就是清淨心、平等心,這一杯水代表這個。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要用清淨心、要用平等心,這個意思,這個水叫沒有白供。要不然這杯水白供了,以為是供給佛菩薩喝的,錯了,它是泥塑木雕的,它怎麼會喝?它是教學。所以你不知道它表法的意思,就叫白供養了。

  供養一炷香,香代表什麼?香代表信。古時候傳遞信息,沒有現在這些工具。大家知道中國有長城,長城每隔一段有個烽火台,那烽火台是什麼?就是香爐,傳遞信息,哪一方面出了問題趕緊點香。它的香是狼煙,狼煙風不容易吹散。下面一個看到那裡點狼煙,接著點下去,只要幾個小時就到京城,皇上就知道那地方有問題了。所以這個香爐就是烽火台,這一支香就是點的烽火,我跟佛菩薩、我跟神明溝通,取這個意思。所以香叫信香,叫戒定真香,香表戒定。第一個表信,我信佛,佛也信我,我們信心就溝通了,取這個意思。燭、燈,那個表的意思就是毛主席講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蠟燭燃燒自己照別人,捨己為人,燈表這個意思。樣樣都有講究,不是白放的,統統都有深厚的意義。

  造佛像,佛像三十二相,我們前面學過,樣樣好相都有因,不修因怎麼能得好相?三十二相的總因,根本的因就是十善業。懂得這個道理,人都要好相、都想好相,不必去美容,美容是假的,不是真的,自己真的相好現前,修十善業,你的相貌會轉。相隨心轉,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初出家,好像有人收的有照片,你看跟我現在的相,這相不一樣,初出家人很瘦,一點福報的相都沒有。所以相好是修得的,身體健康也是修得的,沒有一樣不是修得的。我們為一切眾生修,不為自己。為眾生,勸大家學佛,我自己是個病哈哈的樣子,我講人家不相信,你看你學佛這個樣子,我還敢跟你學?老而不衰,活一百歲、二百歲還是這樣,人家說這個佛不得了,我要跟他學。都是接引眾生的方法,不是自己享受,這個道理要懂,念念為眾生。中國古聖先王,念念為人民,沒有為他自己。周文王、周武王,這是周朝開國皇帝,聖王,歷史上記載的,他們的生活跟普通平民差不多,住的房子是一樣的,穿的衣服是一樣的,飲食是一樣的,不敢超過,人民沒有吃到好東西,我不敢吃。這是什麼?這就叫聖人的心。人民生活很清苦,自己享受很豐富,於心何忍!所以樣樣都是給別人做榜樣。

  佛法裡頭,像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這篇論文,要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他的博士論文,他學《華嚴經》,博士論文,那叫滿分。裡面提出四德,修學大乘四個根本的道德,必須要遵守的。第一個是隨緣妙用,就是剛才講阿彌陀佛這個意思。隨緣,眼睛看外面的色相,耳聽外面音聲,叫隨緣;不變是什麼?不動心。動心是什麼?這音樂很好聽,多聽一下,動心了,你被它轉了;這個看得很滿意,多看幾眼。功夫,凡聖就在這個地方,凡夫動心,看到喜歡,看到想得到。喜歡是第一個,迷了,第二個迷得更深,要想得到。真正有功夫的人,修這個功夫的人,《華嚴經》上鬻香長者,他修禪定,他在哪裡修?像現在講的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地方,他天天在那裡頭逛,天天去看,修禪定、修智慧。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看了怎麼樣?如如不動,沒有起一個念頭,我想佔有它,我想得到它,沒有這個念頭,這叫定,大定。這些東西天天誘惑你,你天天在它面前如如不動,叫定慧等學。他那個定慧不是在道場,那個百貨公司、市場就是他修定慧的道場,凡人不知道,最高級的定慧在那裡修的。這些誘惑的東西,一被它誘惑就站著不動了,就跟它走了,最後身上錢統統都被它騙去,辛辛苦苦得的一點工資都被它騙走了,那就錯了。要學如如不動,要學定慧等修,這個意思就深了。

  末後一句,「若能多念,則多多益善矣」。這就是黃念祖老居士表演的,最後往生前六個月表演的就是多多益善,一天十四萬聲佛號,多多益善,老人做給我們看。他依什麼?就是依這部會集本。所以現在有很多反對會集本,其實,如果諸位稍稍冷靜一點,就知道他不是反對會集本,他是反對淨空法師。淨空法師學會集本,一定把會集本打倒,如果淨空法師學別的本子,要把那個本子打倒,是這個意思,我清楚、我明瞭。我不能說他反對,我就把會集本放下,改學別的本子,那馬上罪名又加上了,淨空法師背師叛道,那這個罪名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會集本是老師傳給我的,而且傳給我的本子是老師自己用毛筆寫的註解,眉註,是他過去曾經講過一遍,也就是他講經的筆記,用毛筆眉註在書本上。這個本子給我了,我就有義務把這個本子傳下去,將這個法門發揚光大,這叫繼承佛法。我希望下一代還有人來繼承我的,世世代代相傳。所以晚年,我把《華嚴》放下了,一切經教不講了,專講《無量壽經》,專講這個本子。這個本子講一遍,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天講四個小時要講滿三百天,就是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可以自由活動,十個月的時間要講經。這才能報佛恩!

  老師把這個東西付託給我,為什麼不給別人?可能老師知道,各人緣分不一樣。同學當中也確實如此,我的法緣特別殊勝。這個也是老師教的,章嘉大師教我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李老師教我廣結法緣。廣結法緣的因,最初的起因,都是意想不到的。我這個法緣從哪裡來的?從年輕的時候跟老師在一起,偶然起了個念頭。那個時候台灣大專學生開始學佛,學校正式准許他們成立一個團體,就是佛學社,學生組成的佛學社,台灣大學第一個發起的。領導的教授周先生,周宣德老居士,跟我很熟,他跟李老師是老朋友,年齡差不多。到台中來看老師,那一天剛好我在座,談到他們發起這個學社,得到學校的批准,大專學生正式對外宣布學習佛法,接受佛的經典教育。老師聽到歡喜,我們也表示歡迎。

  等到周老師離開,我們送他出去,回來我就跟老師說,我說老師,這未必是一樁好事。老師瞪著眼睛看我:怎麼不是好事?我說你要知道,那是受過高等教育,不是普通人,他們如果教的人、講的人要是講錯了,他們接受了,先入為主,以後什麼人能夠把他糾正過來?我聽他們談話就動了這個念頭。老師聽我這麼一說冷靜下來,他說是,是有問題。老師問我怎麼辦?我說我們自己有個圖書館,慈光圖書館,我們圖書館可以辦大專講座。利用星期天,星期天開課,讓台中地區走路能夠到這個地方來的,報名來學習。寒暑假辦特別的班,讓學生可以住在此地,對全島,台灣全島。老師接受了,就這麼緣起的。所以那個班裡面的學生跟我都認識,都是大專學生,這是一個班。以後道安法師在台北辦了個班,也很興旺,學習同學都有幾千人。

  我這樣認識這批大專學生,至少三千人,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到外國去留學,拿到學位,在外國工作,那都是我的緣。所以我一出國,他們統統知道,聯繫起來了,每個地方去住一個星期、十天,我這個流浪生活從這來的。認識這麼多學生,全世界都是的,所以法緣就盛。如果不是這個緣,誰知道你?誰肯請你?你看偶然一句話,周先生來訪問,我偶然聽到,偶然提出這個問題,最後造成影響我一生。每個地方去講學都是這些人發起的,因為時間短時間,所以多半都是借地方,租借地方,或者是租借旅館的會議室。每年都要去周遊列國。

  事情也是個好事情,老師非常清楚,他說這還不是辦法,我說我知道。古來祖師大德,一生住一個地方,成名的,才有真正入室弟子,把這個法傳下去。我這個做法傳不下去,到處蜻蜓點水,沒有根。但是真正傳的人沒見面,在網路上學習的、在衛星電視上學習的有,真有成就。像劉素雲居士,這是我們知道的,像她那樣,不知道的有不少,不過這些人現在不知道。懂方法、懂原理就可以能做得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