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一集)  2012/12/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9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二十頁,倒數第五行,科題「佛護」。

  【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這是說真正依教奉行這些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都會得到無量諸佛共同護念,這個福、緣無與倫比,太大、太殊勝了,這也是難信之法。為什麼會有這麼殊勝?我們對於阿彌陀佛了解不透徹,認識不清楚,就會有懷疑,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就懂得,我們俗話叫沾光,念佛人都沾阿彌陀佛的光明,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得到諸佛護念。諸佛大智、大慈、大德、大能,我們要學會!佛對於一個彌陀的學生都這麼尊敬,而我們對於學佛的同學,恭敬心生不起來,這是我們應該想到的。常常想到:這是個念佛人,一切諸佛都護持、都尊敬。我們怎麼可以怠慢?怎麼可以小看別人?無論這個人學佛是真、是假,普賢菩薩禮敬諸佛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一律平等。稱讚,才有分別、才有思考該不該稱讚,禮敬可沒有,完全平等,諸佛護念,也是完全平等。假學佛的、假念佛的人,得到佛的護念,得到一切大眾的護念,他就變成真的。為什麼?慚愧心生起來,他就暗中去改過自新,表面上不好說,礙於面子,內心裡頭真正在改過,這好事,這都是幫助人成就。所以我們讀這一句經文,這句經文對我們的利益無量無邊,告訴我們怎樣待人接物,惡人都要用善心去待他,他會回頭,那善人更不必說!這是要做出榜樣來給人看的。

  下面這解釋,「護念者,保護憶念也」,真正發心保護他,常常念著。保護這個念佛人就是護持正法,就是保護大眾的正念、正思、正行,這功德多大!一個人影響一大片,這能不護持嗎?能不保護嗎?「《會疏》曰:護謂覆護,念謂記念」。覆護是個比喻,好比小孩受了驚嚇,受了寒凍,我們用衣服把他遮起來保護他,讓他得到溫暖,得到安全感,取這個意思,覆護。念是記念,常常放在心上,不把這個事情忘記。「《淨影疏》曰:護使離惡,念令增善」,這是護念的功德,就是護念的好處、護念的利益是什麼?幫助他遠離一切惡,增長一切善,幫助他提升,用意在此地。

  「故知此兩句」,這兩句當中沒有用句點,合成一句,『無量諸佛咸共護念』。「綜」,這是綜合,「讚會中諸大士」,這會中是「無量壽會」,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時候為我們宣講《無量壽經》,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這個會辦這樁大事,參與大會的人都不是普通人,為什麼?咸共「遵修普賢之德」,都是修普賢行的。普賢行是菩薩最高的行門,他們用的心純真純善,廣大無有邊際,所謂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修普賢的十願。「使餘菩薩無邊善根皆得成熟」,菩薩見到了,這麼多人都在修普賢行,他也在學普賢行,看到這些大菩薩法身大士,自自然然把這些菩薩的善根福德都向上提升,遠離惡緣,提升齊佛,到佛的境界。「故無量諸佛悉皆護念」,這就是一切諸佛為什麼護念,是你真信、真願、真幹。我們只記住這三樁事情,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我真正發願求生淨土親近彌陀,這一句佛號念念不斷,你就得到諸佛咸共護念。諸佛都護念你,你不會有疾病,你不會有災難,災難縱然在面前發生,你也平安無事,為什麼?諸佛護念你。信心是首要的條件,沒有信心,這種殊勝的利益,當面錯過,你得不到。

  下面一科,「文殊智德」,這也分兩段,前面一段「示相無得」,這裡頭三小段,第一段是示現。經文: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

  我們就看到這一句,極樂世界想不想去?這是得大自在!見一尊佛都不容易,『諸佛剎中』,你來去自由,想去就去,跟諸佛如來想見就見,沒有一點障礙,極樂世界的人,到極樂世界就這麼自在。你真的明白了,這非去不可,這怎麼能不去!要成佛就要常常跟佛接近,要不離開佛,我們成佛就快了。這些都是「續演轉法輪之第七相」,都在這一大段裡頭。

  「本品」,這第二品品題,「名為德遵普賢,正表經中普賢位列上首之義」。為什麼出家菩薩眾第一個是普賢菩薩?「蓋本經為圓教」,這是自古以來祖師大德都肯定的是圓教。圓教,「從果起因」,阿彌陀佛是果佛,極樂世界是果地上的境界,從果起因,普賢菩薩代表果德。「故先普賢,而次文殊,普賢表行,文殊表智」,淨宗法門是把行擺在第一,懂不懂沒關係,不重要,真正相信、真正發願、老實念佛這個重要,什麼不懂他也決定得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智慧自然開,而且是大智慧,智慧、德能、相好跟法身菩薩平等。這個殊勝,一切經裡頭沒有,只有淨土三經,所以就是稀有可貴!無量法門只有這一門,錯過了之後,再也找不到了。

  「無智則不能起行,故復當標顯文殊」,文殊代表看破,普賢代表放下,放下是行門,看破是智門。對於知識分子來說,一定是先看破後起行,所以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為什麼?就是為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最難度的,他有他的意見,有他的想法,有他的看法。不同下愚之人,下愚之人他沒有想法,他沒有看法,他很單純,叫他幹什麼就幹什麼,那種人好度。對上上根人、對下愚之人佛完全教他念佛,沒有任何教法,好度,根熟了,往生決定成佛,往生就是成佛,你看他多簡單。我們要特別感恩釋迦牟尼佛,我們是最難度的,當中這個分子上不上、下不下,四十九年辛辛苦苦教誨全為我們,對我們這些人最後還是導歸淨土。《華嚴經》到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轉一大圈還是走這條路,最後成就。上智下愚就省了,他不要繞這圈子,直截了當,世尊把這個路指示給他,他就乖乖走,他沒有疑惑,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一條路走到底原來就到家。

  「如《無量壽經起信論》曰: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這個話是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文殊的智慧,對於普賢行門你很難相信,很難契入,普賢行最後是念佛求生淨土。「以不能了知自心」,這凡夫迷失了自心。「一念頓圓,平等正性,凡聖共有,一際無差」,這四句是講我們自心,我們本心是這樣的。一念頓圓,我們今天圓不了,誰表演的?惠能大師表演的,玲瓏剔透,絕妙的示現。我們要知道能大師有,我們也有,他為什麼一念頓圓?一念頓捨,捨是放下。一念之間,你看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一個雜念沒有了,一個妄想沒有了,他就圓滿成佛了。表演給我們看,就是說明這個事情,人人能做得到。叫你背一百篇古文未必能做到,你沒有這個程度做不到。這一念放下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問題是什麼?就是不肯放下。本來是佛,現在就是不肯作佛,不肯回頭,一切眾生的問題都在這裡,不曉得放下就是!

  「以不了故,所有願行悉不具足」,不能說你沒有願、沒有行,你的願跟行都不足,願不足,行也不足。「何以故」,為什麼?「心外起修,即成有漏」,無論你怎樣起修,你的心在外面。這外是什麼?六塵,你的心在色聲香味觸法,這就叫心外。所以不管你怎麼修法,你都成為有漏,你所修的功德全漏掉。從哪裡漏掉?從心緣外境漏掉,保不住。所以真修行先求無漏,也就是把外緣放下,外面色聲香味觸法放下。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假的,不是真的,不受它的干擾、不受它的影響,它雖然有,都在我身邊,沒事。那些是夢幻泡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可以用它,你不執著它,這就是隨緣妙用。

  凡夫的用不妙是什麼?他執著,見色聞聲都會起貪瞋痴慢,都會起心動念。稱心如意的想佔有、想得到,得到之後還怕它失掉,怎樣保住不失掉,這都叫妄想,這都是把自己修行的功德給漏掉,這是我們修行不得利益的原因。到什麼時候我們才真正把這個世間看破?我們今天沒有戒定慧的功夫,不得已而求其次,聽世尊的言教。世尊言教要能聽懂,也要有條件,什麼條件?誠信,真誠信。從真誠心裡面生起來的信,我真正相信,真誠的相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你才能聽得懂。你說我真信,我名利財色沒放下還常念著,這信是假的,信不是真的。所以聽得再多,記得再多,不但記你還會講,講得天花亂墜,你做不到,為什麼?信心不足。具足這兩個字非常重要。「心外起修,即成有漏」,這非常非常重要的句子。

  「以無邊功德,不外自心。隨順真如,修一切法,則能具足無邊功德」。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無量無邊功德,不是我們不能修,我們能修,我們的修跟他差不多,只是他們無漏,所有功德他都得到。我們一面修是一面漏,全漏掉了,把所修的功德變質了,變成福德,福德的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輪迴。我們遇到佛法,想學佛,真正用意在哪裡?是想出六道輪迴,這就是真的,真心。還貪戀六道輪迴,那你就完全錯了,把無量無邊的大法,變成在六道裡頭,求一點福報,得這麼一點點小利益,自己也就滿足了,這是迷,嚴重的迷惑。所以這一句經文當中,無邊功德,不外自心,這是叫我們要信自己。我們今天對自己沒有自信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教我們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三個條件,信願行,信這個字他講得很仔細,說了六條。第一個信自己,這是信心的根,如果對自己的信心都沒有,信什麼都是假的,都落空。所以今天一般人都講信,我們聽了很清楚全是假的,為什麼?他沒有自信心,這個太可怕!

  人自信心失掉,所有一切善法不能成就,怎麼修都不能成就。這講有漏,漏掉了,從懷疑裡頭漏掉,懷疑是個大洞,放在這裡面全漏掉了。所以信心就這麼難,信佛不難,信理、信事、信因、信果都不難,對自己沒有信心,那些全都落空,這才叫麻煩。這個怎麼辦?前面「無量諸佛咸共護念」,諸佛怎麼護念?因為你有自信心,佛就真護念。你要沒有自信心,諸佛怎麼護念都落空,麻煩太大了。釋迦牟尼佛的教,跟世間一切聖人的教,你細心去比較一下,他真實,他老實,他頭一句話就告訴你,你本來是佛,這是真正善知識。然後告訴你,你可以作佛,你應該作佛,這是真實教誨。問題得相信,不相信自己就是不相信佛,不相信佛,你怎麼能成佛?你怎麼能信佛?這個字的問題大了。我們能不能這一生成就,關鍵就在這個字,我們時時刻刻要反省,我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大乘佛法,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大乘建立在哪裡?就建立在信心上。《華嚴經》你看清涼的科判信解行證,這就是圓滿的大乘,信了之後求解,為什麼?不信你不能懂。

  誠敬為入德之門;換句話說,誠信你才能入門。沒有誠信你入不了門,講經聽不懂,有誠信才能聽得懂。所以佛法為什麼這麼難,就難在這個地方,幾個人有誠信心?幾個人有誠敬心?真誠到極處他懂了,沒有誠敬不行。我這一生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只有一點小聰明,小聰明沒什麼大用處。遇到這三個老師,三個老師都很樂意教我,什麼原因?就是誠敬、誠信,有這麼一點點,還不是圓滿的。這具足是圓滿,圓滿就成佛了,惠能大師是圓滿,他成佛。我這不圓滿,圓滿是一百分,我這個誠敬大概只有二、三十分。為什麼老師這麼樣看重?現在找二、三十分誠敬心的人已經找不到了。如果我們跟一個世紀以前的人比較,這些老師不會接受我們,為什麼?那個時候的誠敬心大概可以達到六、七十分,我這二、三十分人家都不要你。現在行了,現在找二、三十分的人沒有了,我就變成頂尖。標準一代比一代低,我在上一代沒人要我。

  現在我們能夠找三、五分誠敬的就不錯了,我們就很愛護他了。但是三、五分的誠敬很容易動搖,禁不起誘惑,如果他還不老實、不聽話,這就不可靠。老實、聽話,讓他不要接觸這些誘惑,色聲香味讓他少接觸,過一種簡單的生活,慢慢培養他的善根。有個五年、十年,慢慢智慧開了,心能定下來,不再受外頭境界誘惑,知道外面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知道這些誘惑對自己是重大的傷害,沒有好處。現在人,多少人被紙錢誘惑了,這錢是紙錢,從前紙錢鬼用的,被這個東西迷了。這個東西迷了,說得不好聽,被鬼迷了,鬼用紙錢。民國初年主要的用銅錢、用銀子,銀子不論兩、不論錢,做成一塊一塊的銀元,就方便多了。以前要秤幾兩、幾分、幾錢,這個時候做成銀元,它有一定的分量。

  我小的時候,我記得一塊銀元換銅板換三百個,一角錢叫一毛,三十個銅板,三個銅板才一分錢。但是三個銅板可以吃飽飯,飯館三個銅板,像現在簡單的飯、一個菜三個銅板。我們小學上學,一、二年級上學的時候,到外面去喝一碗豆漿,一根油條,一個燒餅,大概兩個銅板,早餐就解決了。在那個年代做工的人,一個月能有兩塊錢的收入,他就可以養四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用。這是我都記得的,能記事那個時代,雖然很辛苦,大家生活得很快樂,沒有這麼多憂慮、煩惱、驚嚇,沒有。傳統文化雖然丟掉一百多年,但是它那個氛圍還存在,還沒有完全消失,影響力還在,大多數人都受這個影響,這守舊的人。不受這些影響的,那是些留學生,大都市的跟外國人學的,他們對這個很淡薄。可是在農村裡頭還很濃厚,農村裡面這些小孩非常純樸。

  所以是相信一切法不外自心,非常非常重要,心善沒有一樣不善,心疑沒有一樣不懷疑,心清淨樣樣清淨。要相信自心,這個人有救,這人可以學佛;不相信自心,佛來教他都沒用。隨順真如,這個地方隨順真如,就是我們常講的隨順性德。真,永恆不變;如,事如其理,相如其性,是一不是二。性德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頭,我們把它歸納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老祖宗千萬年前一直傳到今天,還是這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不遵守,出麻煩,社會動亂,地球災變;十二個字統統做到了,社會祥和,風調雨順。念頭可以改變物質環境,這經上常講「相隨心轉」、「境隨心轉」,你要相信,你不相信不行,相信的人馬上就轉。

  我們看「山西小院」那些人的報告,那些人都是得了重病,醫生都是告訴他,你的壽命只有一、二個月,都等於說已經宣布死刑的死囚犯。他們這四十幾個人難得,他們相信自己,相信佛,把這些病苦、災難統統放下不去理它,一心念佛,沒有雜念,沒有妄想,二、三個月之後沒事,再去檢查,病沒有了。這個道理,科學不能解釋,大夫覺得這是奇蹟出現。我們聽到很清楚,境隨心轉,他的心念轉了,不去想病,病就沒有了。你想病好你在想病,想病不好也在想病,只要想病,病就不會好。不想它,不要去理它,它就走了,自然消失掉了,道理在此地。這個道理,被現代的量子力學家證明了。佛在三千年前就把這個理論教給有緣人,這些有緣人在生活上就得到利益,就得受用了。我們今天讀了經書,看到了這些文字,最重要的是要深信不疑,要相信佛絕對不會欺騙我們。佛不妄語,佛不會騙眾生,我們對他有信心,是我們有信德;我們不相信,我們缺了信德。具足信德的人一定得利益,大利!

  「是故從諸佛剎中,皆能示現以下,標顯文殊智德」。這往下統統講的文殊菩薩的智德,智是智慧,這個智慧你真正得到了,你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德。「例如」,下頭一個比喻說,「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等,俱表從文殊妙智,圓滿普賢勝行」。這是什麼?普賢行,教你別著相。普賢大行著了相是人天福報,出不了三界。修普賢行不著相三輪體空,它能幫助你成佛,幫助你得定,幫助你開智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幫助你往生淨土。

  「諸佛剎中」,以下一共有八句,「顯會中菩薩智德」。經文裡頭,「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表諸大士普門示現之德,不但於此國土示現八相,亦於十方世界普現八相」。八相是最圓滿的相,就是八相成道,釋迦牟尼佛從兜率天下降,入胎、出生、學習、出家、修道、降魔、成道、教學到最後入般涅槃,這一生的經過,這叫什麼?圓滿的示現。不但能在這個世間示現,他有能力在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自由自在的示現。這示現累不累、苦不苦?我們凡夫感覺得示現很累人、很苦。他不累,他也不苦,為什麼?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感覺得苦,感覺得累,是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隨緣不妙。這些法身菩薩隨緣妙用,妙用就是用得很活潑,用得很善巧、很靈活,他裡頭不著相。這裡頭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一般的菩薩。高級的菩薩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痕跡都不著,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如果一著相,這要記住,為什麼?與我們修學關係太大了,一著相就是福報,斷惡修善是福報,來生在人天,大概出不了欲界,在人天兩道。不著相?不著相是功德,超越十法界,超越六道輪迴。這個帳要算清楚,這一關好好的把住,千萬不要走錯路。一個是出六道、出十法界的道路,一個是在六道輪迴,人天兩道享一點痴福,你走的是哪一條路?所以放下、看破在哪裡學?在日常生活當中學,時時刻刻、念念不捨。早晨起來睜開眼睛,看外面東西,要把它當作電視來看待,眼見的、耳聽的、身體接觸的全是夢幻泡影。《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在所有境界裡頭不要起心動念。動一個善念,三善道的果報;動一個惡念,三惡道的果報,你自己要負責任。三途六道、成佛、成菩薩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與任何人都不相干。與別人相干的話,我們就不要修行了,佛菩薩大慈大悲,那都幫助我們成佛。佛菩薩辦不到,一切的一切都要靠自己,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真正想修行,從斷惡修善下手,要讓自己心裡沒有一個惡念。看到別人作惡,把這個惡記在自己心裡頭,自己的心就變成惡,你受他感染,他的那個病傳染給你,這是真的,你必須作如是想。他那個善念,你記住,放在心上,那個善念傳給你,你得的不錯,你得的這個病是善,不是惡,惡就在三途,善就在三善道。你是個很容易被傳染的人,就說明什麼?你的免疫能力很差。免疫能力差的原因,就是沒有自信心,很容易受外面境界影響;凡是不受外境影響的人,這個人決定成功。現在修行比古時候難,難在哪裡?沒有修行的環境了。古人修行,一個小山坡,在裡頭建個小茅蓬、小精舍,真正能辦道,沒人干擾。現在不行,交通方便,資訊發達,深山都建築了公路,車可以開進去,還有很多名勝的地方都有纜車,歡迎觀光客來參觀旅遊,都變成熱鬧場所。以前是清淨場所,人跡罕至,現在都變成熱鬧場所,這一熱鬧清淨心沒有了,所以修學環境沒有了。讀書的環境也沒有了,書很多,印刷術比從前進步,想要的書太容易了,但是怎麼樣?沒有讀書的地方,沒有讀書的環境,這是個麻煩事。

  我這個年齡生長在抗戰期間,抗戰期間的學校,小學學校沒有樓房,中學才有二層樓房,教室有樓上樓下。那還是什麼?在大都市,農村裡頭也沒有,空間大,活動的範圍大!我抗戰期間在貴州念書,學校在哪裡?學校在寺廟。寺廟出家人沒有了,大殿都改成教室,大雄寶殿改成禮堂,佛像統統搬在一個房間裡頭封存,貼上封條。我們小孩頑皮,把窗戶,窗戶紙糊的把它搞破看看裡面,裡面都是那些佛菩薩像,集中都在那裡頭外面貼封條。小尊的佛像伸手可以拿得出來的,就拿出來當作玩具。這一個寺廟有不少地,所以學生活動的場所很大,山上山下、小溪、樹林,過的是野外生活。現在學生享不到這種福了,香港的學校是一棟大樓,十幾二十層,學生坐電梯上教室上課,活動空間沒有了,屋頂做個操場,這是我們在香港看到的,跟大自然脫節了。我這個年齡還好,跟大自然生活在一起過,那個過的是、享受的是人生的享受。佛教我們對於宇宙人生一個真實合理的看法,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下面是比喻:

  【譬善幻師。】

  『幻師』,現在叫魔術師,變魔術的。

  【現眾異相。】

  變現種種。

  【於彼相中。實無可得。】

  假的不是真的,註解裡頭說,「幻師,譬喻也。《智度論》曰:西方有幻術人,一切皆能化現,宮殿城郭廊宇,結巾為兔,豎帶為蛇,種種變現等」。西方,中亞、西亞、東歐一帶,這都是古時候宗教盛行的地區,能夠變現這些魔術的人很多,他們的動作很快讓我們看不出破綻,好像是真的,其實全是假的。去年我在澳洲,還有這些人特別表演給我看,演得確實好。一個口袋裡,真的沒有東西,裡面、反面都給你看看,袋子一伸手,一提一隻鴨出來了。這鴨從哪來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活活潑潑的,你就不曉得他怎麼變出來的。但是他確實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曉得他藏在哪裡的,他怎麼放進去的。「故今借術者之幻化」,就是魔術師的變化,「以喻」,來比喻「大士之普門示現」,普門示現是無所不現,它什麼都能示現。《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三十二是舉例子,每個例裡頭無量無邊,說明這些大菩薩們都有這種神通道力,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示現什麼身。

  我們知道,虛雲老和尚四十七歲的時候,曾經拜五台山,發這個心三步一拜,從普陀山拜到五台山,一天只能走幾里路,三年才拜到。這當中確實有時候晚上,在深山裡面,四周找不到人家,老和尚的精神、毅力,累了就休息,在路邊上就休息,那個路都是沒人走的。兩次生病,沒有辦法倒在地上,遇到一個乞丐,這個乞丐幫助他,討飯來餵他,替他找些草藥幫他治病,差不多半個月病好了,恢復他再拜。兩次生病都遇到這個叫花子,他問叫花子叫什麼名字,叫花子告訴他,他姓文,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問他住在哪裡?他說我就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你去問,人都知道我。他拜到五台山,這救命恩人,打聽五台山有個文吉知不知道?沒有一個人知道。

  拜到寺廟,拜到文殊菩薩那個像的面前,問這些出家人,有個文吉知不知道?人家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恍然大悟。文殊菩薩變現的乞丐,照顧他前後一個月,這就是普門示現。我們相信虛雲老和尚這個事情不是騙人的,是真正他遭遇到的。所以諸佛菩薩無處不現身,你是個善心、善念、善行,你念頭才動,佛菩薩都知道,他就照顧你,你遇到困難,他真幫助你;你要是自私自利,佛菩薩不管你。但是也有人幫助你,妖魔鬼怪,那個幫助你,到最後你吃大苦,你受大災難。他利用你,你們互相利用,那個麻煩就大!不像佛菩薩,佛菩薩不會幫助你作惡,他幫助你行善,幫助完了就不見了,再找他也找不到。

  唐朝法照法師,在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道場大聖竹林寺,這也是個特殊的感應。他本來是修禪的,好像他住在湖南一個寺廟裡頭,有一天早晨吃粥,那個時候的寺廟晚上大概都不吃飯的,中午午齋是主要的,早晨有粥。他用缽裝的粥,低頭往缽裡一看,缽裡頭現出五台山,看到文殊菩薩道場。他就發了個願,想去朝五台山,去見這個道場,見文殊菩薩。他去了,去到五台山,看到那些狀況、路,跟缽裡現的是一樣,所以他就很熟,果然找到大聖竹林寺。文殊菩薩正在講經,他看到前頭有空位子,他就坐在前面聽一座經。聽完之後,請教文殊菩薩,現在時節已經進入末法,修行、度化眾生什麼法門最契機?文殊菩薩就告訴他,念佛法門。所以他就專修淨土,變成淨土宗的祖師。而且教給他念佛,文殊菩薩帶領他,他學會了,以後傳下來,叫五會念佛。

  五會念佛現在失傳,民國初年有人編五會念佛的歌譜,我看過,但是這個決定不是文殊菩薩傳的。為什麼?它像唱歌一樣,它這五會念佛聽得很好聽,可以表演,可以接引大眾,修,不行。為什麼?心定不下來。修行一定要聽到能攝心,這個才管用;如果聽到很好聽,它這個不能攝心,那這決定不是真傳。他離開的時候,一路上還做記號,想以後再來,怕迷了路,做了幾次記號,回頭一看山上廟沒有了,道場沒有了。有緣讓你看見,這等於傳法,法傳給你之後,再回頭的時候道場不見了。法照這個故事,《高僧傳》上記得很清楚,法照好像是我們第四代,第四代還是第五代淨土宗祖師,所以這就是普門示現,第四代。這是修行人遇到的。

  還有電影明星,就在香港遇到鬼的故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請他在攝影棚裡面講,好像錄了幾個光碟,全是真的,絕對不是假的。他們晚上拍外景,過去那個時代,香港這些地區,大部分地區全是鄉下沒人住的。三十七年前我到這邊來,人很少,路非常差,從香港到這邊來開車一個半小時,沒有柏油路,都是碎石子路。我因為在香港住了四個月,拐拐角角都來看過,這邊靈隱寺在此地,我到靈隱寺這邊來參觀。他們晚上在這山外拍外景,拍完之後走下來也餓了,看到很熱鬧,像一個小鎮一樣,這裡面賣吃的,他們到裡面去買東西吃。然後回到家裡,到第二天早晨肚子痛,吐,吐的都是些泥巴、草,都是這些東西,怎麼搞的?怎麼回事情?回想昨天晚上到那裡吃的東西,怎麼會吐這玩意?再看有找錢的,口袋裡摸摸找的錢,這紙錢,才曉得碰到鬼了,再開車到那個地方墳地。夜晚去看碰到那裡叫市集,好多好多人家在那裡;第二天看墳場,一片都是墳墓,這遇到鬼了。這個事情不是一次兩次,常常有,所以他們真相信有鬼神。這些都可以合併在普門示現裡頭。這些演藝人員後來差不多都學佛,都入了佛門。他要不親自遇到的,你跟他講,他不相信,自己親身遇到的一點都不假!『現眾異相』。

  下面說,『於彼相中,實無可得』,這相是幻相,真的是夢幻泡影,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現在在世間也是幻相,自己迷在這裡頭完全不知道。佛在經論裡頭苦口婆心告訴我們,我們聽不懂,真聽不懂,我們有很多的疑問,學佛學這麼多年不能解決。所以我們感謝科學家,近代這些量子力學家他們的報告,我們讀了之後,解決了很多問題,相信了不再懷疑。科學家肯定這人,古人有一種本能,這本能就是今天所謂的特異功能,他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現在科學發現的問題他們都知道。特別是佛經上記載的,阿賴耶的三細相,科學、哲學都認為這是宇宙的奧祕,現在才剛剛開始被揭穿。物質是什麼?這個搞清楚了,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物質是念頭變出來的。念頭是什麼?念頭怎麼發生的?科學家看到,突然出生,沒有理由,立刻就消失了,這是他看到的。他所看到的這個說法,跟佛在《楞嚴經》上講的兩句話,完全相同,佛在楞嚴會上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時間是多長?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它這個生滅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說,一秒鐘這麼長的時間,它已經生滅一千六百兆次。所以它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眼睛看不見,就在我們眼前,我們沒有聽見。在我們眼前是最大的聲音,像什麼?像星球爆炸一樣,我們聽不到,它太快了。

  佛經上常講一念,一念是這個意思。我們對於一念的概念很模糊,到現在才搞清楚,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讓我們想起來,我們過去的電影是動畫構成的,一秒鐘二十四張幻燈片,讓它快速的轉動。在這個銀幕上,一秒鐘你看到二十四張的畫面這樣過去,你看到這個畫面好像有動作。如果單獨一張,二十四分之一秒在銀幕上給你放一下,你有沒有看到?有看到。看到什麼?有一道光一閃就沒有了,這個光裡頭什麼東西不知道,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的眼睛見不到,只看到一點光。現在告訴你,事實真相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會覺得?根本見不到,影像都不可得。我們這個眼睛很遲鈍,大概影像要看到的話,至少要半秒鐘,半秒的速度我們會看到影像有個概念,你看二十四分之一秒就看不到。早年的電影,慢速度是一秒鐘十八次,放映鏡頭開關十八次,快的二十四次。就是十八分之一秒,我們已經看不到,只看到一道光,光裡頭什麼內容不知道。所以一切事情的發生統統就在當下,沒離開我們,一點都不假!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意都不靈光,看不到事實真相。

  佛是怎麼看到的?禪定。心愈淨定愈深,這些微細的波動,你就發現、就看到了。今天科學技術沒有法子不讚歎,已經能夠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科學技術能掌握到,這是三十年之前人不敢想像的,跟佛所說的愈來愈接近。雖然阿賴耶的三細相科學家發現,它的名詞叫物質、信息、能量,它用這個名詞。佛經上用的名詞跟它不一樣,物質稱為境界相,信息稱為轉相,能量稱為業相,名詞不一樣,是一樁事情,大乘教裡講的業相,就是今天科學講的能量。能量從哪裡來的?能量不生不滅,能量是自性來的,是自性本有的,它沒有生滅。信息,這心理現象,是從能量裡頭變現出來的。物質?物質又從心的念頭裡頭變現出來的,所以實際上它這三個是一體的。這個被今天科學家似乎漸漸明白了,所以提出心物一源不能分,提出以心控物。

  我們真能相信,真能以心控物,這個世界產生巨大的變化。為什麼?第一個對自己,一身的疾病自己可以治療,不需要用醫藥,不需要用打針,念頭正,病就沒有了。病從哪裡來的?病的根源貪瞋痴慢疑,這是所有病的根源。如果這五個字你都沒有,於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你什麼病都不會生。你生了病,有病,你能把這五個字斷掉,你的病自然會好,不會惡化,你要信得過。所以山西小院就是那個信心產生的效果。那對於地球上的災難亦如是,只要自己認真去修德,隨順性德,這個地球就是極樂世界,就不會出問題。

  如果有人問,地球只有這麼大,人口膨脹,地球上這些動植物供給我們食用的是很有限的,人口太多了怎麼辦?現在人想消滅一部分,那是造地獄業,那不是解決問題,那是給自己帶來毀滅。你要相信,人口多了,糧食會增多,不要用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反作用。用自己的德行,你種出來稻米長出來會加倍,人既然到這個世界來就不會餓死。要相信心能控物,地球上沒有開發的地方還是很多很多,人心好,沙漠變良田。為什麼?境隨心轉,這是真理,心好物質環境全轉變了。我們這十幾年的實驗有結果,這個成果,如果有機會會給聯合國介紹,讓這些科學家到我們農莊菜園裡面來看,不用農藥、不用化肥長出來東西,比他們長得還好,這是我們實驗成功了。你可以來看,你可以來研究、可以來調查。何必要用這些藥物來殺蟲,來殺害生命,愈殺愈多殺不盡,你的惡業愈造愈重,將來的果報全是地獄,錯了。

  仁義禮智信、道德仁義禮決定有效,決定不害人,決定能解決一切問題,科學、哲學做不到的,善的念頭能做到。所以今天社會藐視宗教,宗教裡面的人,真正能夠相信神的智慧、神的大德大能,效法神就能解決問題。學習神,這叫神的保佑,這不是迷信,不是專靠他,我向他學習,學習他的智慧,學習他的德行。我們以身作則把它做到,我們用純淨純善的心,首先要幫助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有了效果,我們就幫助別人,別人會相信,為什麼?他看出我們的成績,這就是他起信的一個原因。他為什麼會相信?我擺在這個地方,你來看、你來品嘗。現在有不少地方,用這個方法都做成功了,說明這個方法是普世的方法,不是適於某個地區、某種地理環境,不是的,到處都可以用。完全用意念改變環境,做得到,不是做不到。

  這下面的經文,「於彼相中,實無可得。(見《唐譯》),因實知是幻,故於幻不迷」,這個不迷很重要。「如《寶積經》中,學幻天子說偈讚佛曰: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他自己不迷,他自己曉得。「以知幻虛故,佛觀世亦然」,他為什麼不迷?他曉得自己是假的、變現的,佛觀世間亦然。也正如《圓覺經》上所說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個世界是幻化的,是自性幻化的,所有一切現象是剎那生滅的,所以經上常講「無常」,它不是永恆的。所有一切現象,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統統都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頻率之中出現的,離開這個頻率沒有一法可得。誰知道?大乘教上常講,八地以上都知道。證得八地以上的人很多,那不是假的,你證得你就見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菩薩包括佛總共五十二個位次,好像五十二層大樓,最上面的五層他們都知道,這八地以上。你見到,他也見到,不是一個人見到,八地以上許多人,太多太多了,這統統見到。他們是用定功,不是用科學,沒有任何儀器。

  這就是說,這些科學儀器需不需要?不需要。自己的能量超過這些機器,這些機器不能比,機器都有副作用,自性清淨心沒有副作用。如果科學是好的,我相信佛菩薩早就向這條路發展;他知道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這些東西解決不了問題。解決這一部分的,帶來後遺症很多,帶來一大堆你無法解決,今天科學就遇到困難。但是今天量子力學發現可能會給科學改變它的方向,不再以物理為中心,物理走到盡頭了,要回過頭來找心理。心能控制物,心能改變物質現象。心能控制物質,問題真解決了,我讓稻米加倍生產,我讓糧食能量增長。如果心真能夠控制物質,這辦得到,不是辦不到的。還是一句老話不能懷疑,有絲毫懷疑這個力量就被破壞了。

  所以真正的問題,確實就是貪瞋痴慢疑,這五種意念。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這是性德,與自性完全相應。反過來違背性德,帶來的是災難、是禍害,於自、於人、於我們居住的地球都一樣。這個五毒反面,在我們中國老祖宗說的,那就是五常,五常第一個是仁,仁者愛人,推己及人,決定不會害人。仁人決定沒有傲慢,傲慢是瞋恚,瞋恚是殺害一切眾生。所以仁在五戒裡頭就是不殺生,離瞋恚;義是不盜,不偷盜,不貪。禮是節度;不淫,淫廣義的說,淫是氾濫、是過分、過度;禮是有節度的,這到此為止,不能超越這個界限。我們人的生活很簡單,衣食住行需求不多,只要能守住不要有貪心,不要有傲慢,不要有愚痴,這人很幸福、很快樂。極樂世界是人造的,地獄、餓鬼也是人造的,就看你怎麼造。智者不迷,信就不妄語,所以仁義禮智信是性德,五戒是性德。貪瞋痴慢疑反過來是性德,違背性德就是災難,隨順性德就是菩提,問題是你怎麼個教法。

  教學廣義來講,人人都有責任,人人都有這個使命。中國古人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個話說得很深,跟佛法完全相同。我們自己做好了就是教學,做個好樣子,人家看到時候就會影響人,所以每個人都要做。領導人帶頭,各級領導人都曉得帶頭,這個世界就是天堂,這個世界就是極樂。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這叫佛弟子,幫助佛教化眾生。我們不幫助佛教化眾生,就到不了極樂世界;宗教徒不能幫助神教化眾生,他也去不了天堂。宗教徒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把神聖的教誨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自己多麼幸福、美滿、快樂,你只表演這個快樂,人家就會向你學習。一生沒有煩惱、沒有憂慮,快快樂樂,展現出來給人看,能度自己,也能度別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