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六二集)  2013/10/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6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受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七十頁,倒數第三行,最後的兩句看起:

  「亦復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這是黃念祖老居士對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這個問題做的讚歎。海印三昧、大圓鏡智是佛學的名詞,在參考資料第三十頁裡面有。「海印三昧」,我們把這個參考資料念一遍,「佛所得之三昧名」,這是修行證到最高的果位,成佛。三昧是禪定,翻作正定,也就是真心,也就是智慧,也就是覺悟。佛在大乘經裡頭常講「覺心不動」,這句話很重要,覺是覺悟,也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三昧。這個心如如不動,能照見遍法界虛空界,用現在的話說,能照見全宇宙,宇宙裡頭一切現象他統統知道。我們做個比喻,現在的電視很普遍,中國頻道不多,大概幾十個頻道,早年我在美國,二十五年前,美國電視頻道有一百多個。你看只能看一個,這一個頻道打開,你看到了,其他看不到,看別的得換個頻道,我們用這個做比喻。佛的海印三昧是什麼意思?他不必按頻道,所有頻道他全見到,都在這一個屏幕上看到,這叫神通。神通的根本就是智慧,沒有智慧哪來的神通?神通智慧都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我們現在失掉了,不是真的失掉,佛說叫迷失,我們迷了真性,這些現象在,看不到。我們眼(肉眼)的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在這一個波段我們能看到光波,比能見光波長的光波見不到,比能見光波短的光波也看不到,不能把所有光波統統看到。所有全部看到,這世界就不一樣。這個科學常識現在人都知道。

  佛法是科學,高等科學,不但是高等科學,可以說它是究竟科學、圓滿科學,佛經科學講到最高峰、最圓滿。我們的科學無論怎麼發展,怎麼去研究,都達不到佛的境界。為什麼?這些科學家都用頭腦、都用思惟,來發現宇宙奧祕,來了解事實真相,他用的是妄心,所以他有很多地方見不到。佛不需要這些儀器,不用外面的助緣,完全用自己的定功,就是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平等裡面有淺深高下不同,多少等級?無量無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分配在菩薩五十二個階級之中。科學能達到的,在圓教初住菩薩所證得的一部分,初住菩薩所證得的境界,科學家不能理解,那初住以上就不必說了。所以科學有侷限性,沒有法子圓滿,哲學亦如是,為什麼?他用妄心,他不是用真心,如果用真心,他就成佛了,科學家也成菩薩、成佛。真心能見到真的,能見到妄的;妄心能見到妄,見不到真。所以佛法重視真誠心,勸你發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就是真誠,沒有虛妄,沒有虛假。我們想發真心發不出來,為什麼發不出來?有障礙。什麼障礙?念頭的障礙。真心沒有念頭,有念頭全是妄心。所以不起心、不動念,眼見色不起心動念,耳聞聲不起心動念,那個人就叫做佛,那是佛;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那個人叫菩薩;有起心動念,也有分別,他真的沒有執著,這人叫阿羅漢。這三種人,佛、菩薩、阿羅漢都不是凡人,他們的境界,世間科學、哲學都達不到。

  佛的三昧、神通、智慧,不是他獨有的,不是他專利的。佛說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佛完全看透、看明白了,一切眾生跟他沒有兩樣;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要知道。所以佛不稀奇,本來都是,只要你能夠見色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聞聲也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六根緣外頭境界統統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了。要不要學經典?不需要。要不要打坐什麼的?統統都不需要,那都是形式,不重要,放下重要。就是這三大類的煩惱習氣,起心動念叫妄想,分別叫塵沙煩惱,執著叫見思煩惱,就這麼個玩意。三種煩惱你統統具足,你就叫六道凡夫,你生生世世在哪裡?在六道輪迴,你出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六道輪迴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就是執著,執著變現出六道輪迴,自己在裡頭就受,受用六道輪迴。於一切法統統不執著,你的清淨心現前。《無量壽經》上的經題,修行的總綱領,五個字,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就是佛。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佛講的就這個東西,非常簡單。

  古今中外,在印度,在其他的國家,在中國,在日本,在韓國,修學大乘的人確實有一些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教。在中國代表的人物,禪宗第六代祖師,唐朝時候的惠能,惠能大師沒讀過書,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也沒有參過禪,也沒有念過佛。他怎麼成佛的?放下,他就用這個功夫,時時刻刻決定沒有中斷,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他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的老師五祖半夜三更召見他,跟他講《金剛經》大意,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了,就是覺了,真覺悟了。這句經文在《金剛經》裡頭大概是四分之一,《金剛經》只有五千字,聽那麼一點點就大徹大悟。為什麼?放下,沒障礙。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是禪定當中,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定中開悟的;能大師是聽老師講經,在音聲當中開悟的,都沒人教。釋迦牟尼佛講這麼多經,誰教他的?他講了一部《華嚴經》,《華嚴》跟誰學的?沒有,沒有老師,無師自通。什麼時候通?清淨心現前通了,通一部分,不多,那是阿羅漢、辟支佛,就是小乘通了;到平等心現前,平等心沒有分別,菩薩,那就大部分通了;到覺就全部都通,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怎麼通的?全靠清淨心,清淨到極處,平等到極處。在哪裡練?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練,別計較,真做功夫,真學佛。那個真通的人看到我們在這裡講經,他在那裡笑,胡說八道。確實他是這個意思,為什麼?我們清淨平等覺沒得到,你講的不是胡說八道是什麼?清淨平等覺得到,你再講,這是佛法,與佛相應。沒有得清淨平等覺,講經是道聽塗說,你聽人家講的,聽釋迦牟尼佛講的,不是你自己東西。中國古人所說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你是聽得多、記得多,沒有一個字是自己的,你不是胡說八道誰胡說八道?一切法裡頭只有佛法是真的,除佛法之外都是假的;甚至於講到究竟處,佛法也是假的。這個道理深,我們不能講這麼深,講這麼深,大家信心沒有了。

  信誰?不是信佛,不是信神,佛法裡面講信,跟一般宗教的信完全不一樣。一九八0年代我住在美國,有一些基督教的牧師來訪問,那個時候我住在德州,也是中國人,基督教的信徒,身分是牧師,來告訴我,他說我們這個淨土宗跟基督教非常接近。我說何以見得?他說我們講信主,你也是講信。我說是的,講信是相似的,但是所信的對象不一樣,你們信的是上帝,我們信的是自己,這怎麼會一樣?佛法裡面講信,頭一個要相信自己,你才會有成就,你不相信自己,你學一輩子學不出來。相信自己是什麼?本來是佛,跟你們不一樣。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佛法講信有六個,第一個信自己,第二才信佛,信阿彌陀佛所講的、釋迦牟尼佛講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它擺在第二。頭一個相信自己,信理、信事、信因、信果,六個信。你們只有一個,信上帝,不一樣。

  所以海印三昧,下面有個簡單解釋,「如於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這是比喻,大海我們見過,海裡面的風大浪大,大風大浪,外面的景象看不見。假設風浪沒有了,海水平靜,清淨沒有染污,整個天空、山河大地,它都能照見。這個照見,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湖,小湖,湖的面積不大,四面的岸都能看見,你看風景統統照在裡面,舉這個比喻,我們的心要清淨。起心動念是心染污,起波浪了,但是不大,微波,菩薩境界;有了分別,這就浪大,染污就重一點,阿羅漢的境界,還是能看個彷彿。我們在九龍看對面,海對面的香港,你看高樓看到影子,那個還是有風浪的,能看見,從香港看九龍也能看見,那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到真正大風大浪,看不見了,你遇到颱風、遇到潮水,就看不到。所以佛教給我們,我們把妄念放下、雜念放下,讓心恢復到清淨、恢復到平等,自然就開智慧。

  佛法離不開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慧是一體,可以互為體用,定是體,慧是作用,慧是體,定是作用,這是真正的佛法。在什麼地方起作用?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上起作用,叫你看破,叫你放下;離開六根六塵,就沒得放,那放什麼?也沒得看,也沒得放,就在根塵識裡頭修。相宗講得妙,在根塵識裡頭捨識用根,《大佛頂首楞嚴經》就教人這一招,這一招是高招。識是什麼?識就是妄想,就是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放下,不要這個東西。用什麼?用根中的智慧,根中的定慧,用這個。根中的定慧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是自性本定。換句話說,我們的真心是不動的,起心動念是妄心,不是真心。如何這個心在一切境界裡頭它不起心不動念,這就叫海印三昧。

  用不起心、不動念來看一切法,看到真相,叫諸法實相,那叫看破。真相是什麼相?真相非有非無。最簡單,佛用一個字說明真相,空,空相。這個空不當作無講,所以空很難懂,佛講這個空字講了二十二年,般若。空是真實智慧。為什麼?諸法的本體,哲學講本體論,本體不是物質現象,不是心理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自性真心裡頭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叫空;你不能執著、不能分別、不能起心動念,它就現前。起心動念就迷了,真心雖然沒有消失,但它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什麼?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妄心,妄心在起作用,錯了。修行在哪裡修?就在人、事、物,在這裡頭修。修什麼?修如如不動,修不起心、不動念,修不分別、不執著,真功夫。只要你真正能做到,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整個宇宙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你不知道,一起心動念就不知道。我們現在養成習慣,壞習慣,什麼壞習慣?起心動念。佛給我們講,我們都聽懂了,但是想不起心、不動念做不到,他自然起心動念,這個麻煩就大了。佛有方便,教導我們先不執著,從這裡下手,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先學不執著,再學不分別,最後再搞不起心、不動念,分成三個階段。也就是先證阿羅漢果,再證菩薩,最後再成佛,分三個階段。雖然分三個階段,好像是有下手之處,其實還是很困難,搞幾十年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執著沒放下。

  我們要有高度警覺心,執著沒有放下,就是你決定不能離開輪迴。你要知道輪迴苦,輪迴苦不堪言,天上人間不究竟。這個時候我們要是遇到淨宗,遇到阿彌陀佛,那真叫得救了。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它有它特別殊勝的方便。你看佛有方便,把它分成三個階級,阿羅漢、菩薩、佛。阿彌陀佛把它分成兩段,不用諸佛如來講的三段,他用兩段。第一段,到他的道場去,他的道場是極樂世界。到這個地方去,條件很簡單,你要用真心,要用真誠心,要用恭敬心。為什麼?誠就靈,就起感應;不誠,沒有感應,世出世間法都不例外。真誠心跟他起感應道交,恭敬心,你就肯真幹,我真相信有極樂世界,真相信有阿彌陀佛,一點懷疑都沒有,這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我真想去,我真願意去。現在這個世界混亂,有人問我哪裡好,我告訴他極樂世界好,我們移民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好。你看,有信有願,往生極樂世界條件就具足了。第三個,老實念佛,什麼都不想,我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我走路一步一句佛號,行住坐臥心裡頭的佛念念相續不間斷。往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這是第一個階段成就、圓滿了。到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決定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換句話說,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成佛的保證,保證你一生成佛。

  諸佛的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做不到,是真的,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知道用這個方法來練自己,練不到,到極樂世界也提升品位。為什麼?我們淡薄了,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執著沒那麼嚴重,過去很嚴重,現在一心想極樂世界,對這個執著淡了。愈淡,往生極樂世界品位愈高。如果真的把五欲六塵、財色名利統統放下,生到極樂世界,不在凡聖同居土,在方便有餘土,大幅度的提升。再能夠把一切分別,大小乘的分別、無量法門的分別統統放下,品位更高,生實報莊嚴土,跟佛愈來愈接近。所以真用功,在人事物裡頭不要當真,不要有控制,不要有佔有,不要有我來支配,不要有這個念頭,這些全是妄想。為什麼?《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就不是真的,你就沒有辦法佔有。不說別的,就說身體,我們能不能佔有這個身體?自己以為是佔有了,等壽命到了死的時候,你還能佔有嗎?不能。到死的時候你才覺悟到,原來這個東西佔有不到,不是我的。你現在就要曉得,分分秒秒都不是自己的,為什麼?它是生滅法。生滅的速度很快,事就在眼前,就在眼前你看不到,你沒有感覺。這是什麼回事情?我們現在講頻率太高,所以沒看見,我們這個眼看錯了。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個現象的生滅,這講全宇宙,都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速度所生的生滅現象。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是一個生滅,這一個生滅裡頭,佛把它分四個階段,成、住、壞、空,再乘四,一千六百兆再乘四;不乘四,我們也見不到,這個就在眼前,沒有一法不如是。這是科學,這是究竟科學。概念不搞清楚,我們真的不肯放下;搞清楚,應該放下。還是放不下,習氣!這些東西全是幻相,但是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真有,像作夢一樣,夢中境界醒過來之後沒有了,不能說夢是沒有,也不能說夢真有。整個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確實像一場夢,這個東西是假的。佛提出一個口號,教我們借假修真,把假相搞清楚,真的就明顯。假有生滅,真不生不滅,生滅跟不生滅是一不是二。這個我們很難懂,好在現在大家對電視很熟悉,電視就是生滅跟不生滅在一起,有沒有發現?電視的屏幕沒有生滅,電視的畫面生滅,畫面跟屏幕融合在一起,所以生滅就是不生滅,不生滅就是生滅,生滅跟不生滅是一不是二。我們藉這個東西慢慢去體會,你要真認識它,要真明瞭它,你真搞通了會開悟,看電視也能成佛,問題就是你會不會。真搞明白、搞清楚,你就不起心、不動念,那不就成佛了嗎?你在這個裡面看到真假不二,性相一如,得看到這個,這叫會看。不會看的,電視表演的,他笑你也笑,他哭你也哭,那叫傻看,那不是智慧,那是迷惑顛倒,迷在虛幻的假相當中。這是什麼?這就是現在六道眾生。佛菩薩看,不迷。同樣都是看,不一樣,結果不一樣。這個相似相續,就是相似相續相,要有這個概念。

  現在的電影,我五十年沒看電影了,那個時候的電影,最早的電影是黑白的,沒有聲音。這我們都看過,電影院去看電影,有畫面,沒有聲音,黑白,只看他的動作。以後有聲的,有聲音,再進步的時候有彩色。有彩色之後,我就再不看電視,也不看電影了。為什麼?這個東西讓我們的心定不下來,它是修清淨平等覺最嚴重的障礙,你一定把它放下,不受它的影響。從它這個原理上,我們體會到相似相續。我這裡一捲,這個盒子裡是一大捲,這是什麼東西?電影的底片,這是有彩色的。在電影放映機裡面,它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也就是說,一秒鐘鏡頭開關二十四次。開,鏡頭打開,這一張幻燈片打在銀幕上,鏡頭再關起來,再第二張,速度是一秒鐘的二十四分之一。我們看到好像是真的,不知道是假的,二十四個畫面重疊在一起,你看到好像是真的。如果是一張,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把這個畫面統統抹黑,只留一張,在電影放映機裡面去放,我們有沒有看到?有看到。看到什麼?光閃了一下,光裡面有什麼東西沒看見。我們這個眼真不行,至少要半秒鐘,半秒鐘十二張,十二個畫面重疊在一起,我們感覺到看到有東西,有人、有樹木、有房屋,看到這個東西。二十四分之一秒看不見,只是光亮一下就沒有了。它是不是相續相?不是的,每一張的相都不一樣,所以它是個相似相續相。

  拍攝的時候,鏡頭對著外面景象,範圍很大;攝影棚裡面範圍都不小,萬物都在生滅,你怎麼能夠覺察得到?佛經上告訴我們,一秒鐘是頻率多少?一千六百兆,電影才二十四。二十四,我們就被它欺騙,眼睛被它欺騙,現實的環境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們怎麼知道在眼前?就在現前,這叫諸法實相,是真相,宇宙真相。這個話是佛三千年前講的。現在的科學家才證實,佛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用現在的儀器,精密的儀器,最先進的,可以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這是現在的科學,有這個能力,一千兆分之一秒,它能捕捉到。彌勒菩薩講的還多一些,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所以在眼前看不見。現在的高速火車,一個小時速度三百公里,我們在月台,從窗口看月台,火車通過小站都不停,也沒有減速,我們看到是三百公里的速度。月台上有人,我們有沒有看見?沒看見,只看到一個亮光,一閃過去了,一閃過去了,看不到。這個速度不是很高。所以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都被外面境界欺騙了,沒有見到真相。誰見到真相?佛見到了。佛說不是他一個人見到,有五個階級的人見到。哪五個階級?八地以上,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佛,這五個階級的人統統看到。就是說他們的心多淨,淨到極處,極其微細的波動,快速的波動,他全看到。他說這東西真的,不是假的,他不是想像出來的,他講的全是宇宙事實真相,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我們今天的能量,二十四分之一秒,對我們來說就沒辦法,我們就看不見,還有個印象,光閃一下就沒有了。

  我們學到《大集經》裡面的一段經文,第十五卷裡頭說,「譬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這個身跟外色講的是物質現象,就是物質的世界,「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這個海是指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有物質現象、有精神現象、有自然現象。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就是自然現象,轉相是念頭,現在科學家重視這個,多少人在研究念力的祕密,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佛說過「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從念力當中生的。所以我們想佛佛現前,想菩薩菩薩現前,念頭不能不正。沒有念頭難,沒有念頭成佛了,總會有念頭。念頭有邪有正、有染有淨、有善有惡,這就是造成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差別,統統是念頭造的。離開念頭,這個東西統統不存在,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都是念頭造成的。「以是故,為大海印。」這稱之為大海印,大海印就是阿賴耶。

  「《還源觀》曰」,《還源觀》賢首大師的著作,可以說他修學《華嚴》的報告。文字不多,說得太妙,把整個《華嚴經》理論、事、修行方法統統說出來。那麼大部的大經,這麼簡單的一篇文章,叫人不能不佩服。這裡頭有這麼一段話,「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用它來比喻真如本覺。「妄盡心澄」,妄是什麼?起心動念是妄,分別執著是妄。不起心不動念,只有自性現前,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都沒有了,這個境界淨宗稱之為常寂光,一片光明,這是常寂光。常是永恆不變,不生不滅,這叫常,常的反面是生滅,它沒有生滅,這是真正的自己。禪宗所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常寂光,就是真正自性。自性一念不覺,自自然然變現出一個妄心,這個妄心叫阿賴耶。自性為什麼會一念不覺?沒有原因,這個東西說不出來。佛說了,「唯證方知」,你到八地以上的境界,你自然知道;不到這個境界,給你講你也不懂,你沒有辦法體會。所以一般對這個問題不講,這叫形而上的,從這個以下給你講。

  這一念不覺就出了三個現象,現在科學裡說物質現象、心理現象、自然現象。這就是惠能大師所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整個宇宙。宇宙從哪來的?從這來的,不是大爆炸,大爆炸講不通。大爆炸的現象被科學家看到,這現象什麼?宇宙膨脹,從望遠鏡上看到,晚上星球都以很大的速度距離我們愈來愈遠,跑掉了,他們認為這是爆炸的現象,這是他們看到的。有人來問我,這個現象是怎麼回事情?我說這個現象是欲望的膨脹,貪瞋痴慢的膨脹,會造成這個現象。我們起心動念影響整個宇宙的變化,欲望沒有限制的膨脹,從這個現象裡就看到了。諸佛剎土是靜止的,實報莊嚴土決定沒這個事情。方便有餘土有,但是很緩慢,沒這麼快速,因為他們都是覺悟的人,他們都斷惡修善,他們都能改邪歸正、端正心念,所以他妄念少。有妄念,不是沒有,這種宇宙膨脹的現象決定看不到,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根據這個理論來推測。「妄盡心澄」,妄盡是萬緣放下,心澄就是我們經題上的清淨,清淨心顯出來了。「萬象齊現」,這個萬象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你心裡統統見到。「猶如大海由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像不現。」所以心定下來,沒有一樣你不知道的,你真知道了,不是學來的,照見。觀世音菩薩沒有到處去學習、去參學,他用的什麼功夫?《心經》上講「觀自在」,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五蘊就是阿賴耶。阿賴耶識的三細相,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全通,他一點障礙都沒有,這妄盡。決定不能有妄想分別執著,決定不能有,有就是凡夫,有你就見不到,宇宙萬有真相見不到,一定要放下。放不下,要把它看淡,對人、對事、對物就是你用功的時候。

  後面引的「華嚴經鈔」,《疏鈔》第二卷裡頭,「如說法華依無量義處三昧,說般若經依等持王三昧,說涅槃經依不動三昧」。這是說,佛說經,他從哪裡學來的?他從三昧當中見到的,他沒有學。三昧是什麼?三昧是定,它是梵語音譯過來的,翻成中文叫正定,也叫正受,受是享受。真正的享受是清淨心,清淨心才是真正的享受。何以見得?清淨心生智慧,智慧照見一切萬法的真相,真享受!釋迦牟尼佛的《華嚴經》從哪裡學來的?從海印三昧裡頭說出來的。《法華經》從哪裡說出來的?從無量義處三昧說出來的。《般若經》從哪裡說出來的?等持王三昧。等是平等,持是受持,王是比喻,等持這個境界裡頭,做到究竟圓滿,稱為王,《般若經》是依這個說的。《涅槃經》依不動三昧說的。「故說諸經,多依三昧,今說此經」,此經就是《華嚴經》。《華嚴經》依什麼?依海印三昧。定重要!

  現在這個社會出問題了,問題出在哪裡?人心不定。人心定了就沒問題。我們常說心浮氣躁,就出問題。我跟同學做過多次報告,我二十六歲學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就是章嘉大師,頭一次跟出家人見面。我認識佛教是跟方東美先生,他給我講了一門功課,特殊的緣分,這個緣分是我們不敢想像的。當代的一個大哲學家,我知道他是桐城人,其他的不是很清楚,知道他二十幾歲就是大學教授。我年輕喜歡哲學,我給他寫一封信,寄了一篇文章給他看,目的是希望他能夠准許我到台大去旁聽,這麼一個要求。一個星期,他回我一封信,約我到他家裡見面。見面的時候他問我,問我過去讀書學經歷。我跟他報告,我在學校裡只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跟軍隊到台灣來,在台灣就是一個人,舉目無親。以後看到有不少同學,也有不少鄉親,但是大家都忙於,那時候生活很艱苦,沒有能力照顧別人,我雖有一些熟悉的人,沒有人能照顧我。老師聽了之後問我,你有沒有騙我?我說沒有,句句都是老實話。他就說了,你寫的信跟寫的文章,我們台大學生寫不出,他懷疑。我說我雖然抗戰失學四年,四年沒念書,可是我喜歡讀書,沒有在學校裡,但是書本沒離開,喜歡讀書,也喜歡寫文章。老師問清楚之後告訴我(六十二年前),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聽課,你會大失所望。六十二年前。老師完全拒絕了,我聽了當然很難過,跟他沒緣。我們靜默了大概六、七分鐘,方老師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我的學是在他家裡學的,學生就一個,在他家小客廳、小圓桌,我們一對一這樣學出來的。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分幾個單元,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認識佛教的。

  原先以為宗教都是迷信,佛教一絲毫興趣都沒有,也沒有去過寺廟。了解之後,所以我認識章嘉大師,第一天跟他請教,我說方老師介紹我,我知道佛教是大學問,是高等哲學。我向他請教,佛教裡頭有沒有方法能叫我們很快就契入境界?我提出這個問題,章嘉大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們看了半個多鐘點,一句話沒說。陪我去的兩個人,所以他的客廳裡只有五個人,半個多鐘點等於入定了。以後我明白了,我們年輕心浮氣躁,心浮氣躁不講,講了沒用處,不是不教。等到半個多小時我們真的都定下來了,他就說了,他說有。說一個字,有,我們的精神馬上提起來,心就動了,他又不說了。大概停了六、七分鐘,慢吞吞的說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這個速度快,他比我這個慢,說六個字。必須到你什麼?心浮氣躁的那個習氣完全沒有,才跟你講話,有絲毫心浮氣躁,不說。好幾年以後我才恍然大悟。

  方老師在學校裡不講真話,學生學不到真東西,為什麼?不是他不講,學生心浮氣躁怎麼講?所以沒有學的人,老師無可奈何。真學呢?真學到家裡來,我們一分錢學費沒繳。那個時候教補習班很貴,我們一分錢都沒有供養他,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教了大概將近半年。章嘉大師的教學,他有耐心,他等你,等你完全靜下來,帶著心浮氣躁的心態,不講。從那之後,章嘉大師也是告訴我,一個星期,每個星期見面一次,他有時間,給我兩個小時;他要忙的時候,給我一個小時。我佛法的根柢是在他那裡奠的,我跟他三年。他說話很少,言簡意賅。我那一年二十六歲,章嘉大師六十五歲,大我三十九歲,祖父輩的,人非常慈悲。我沒有前面兩個老師,遇到李老師也是枉然,也沒有用處。前面兩個老師,方老師那裡建立的信心,章嘉大師那裡奠定了基礎,以後到台中起作用。這都是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現在這樣的老師沒有了。

  沒有怎麼辦?沒有要學古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決定要懂得戒定慧這個理念、這個方法,世出世間成聖成賢、作佛作菩薩,就這一條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離開這一條路,決定不能成就。今天整個世界,你要看透了,問題出在哪裡?把這個基本的道理方法疏忽了。疏忽到什麼程度?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嚴重。真正的好老師我遇到三個,年齡都是父輩的,方先生跟我父親年齡差不多,李老師跟章嘉大師是祖父輩的,所以這些人都不在了。我們跟他們比,差太遠了,望塵莫及。他們的理念、方法我都懂得,我都親身經歷,自己沒有成就,是沒有緣;如果有緣,我也會成就。緣是什麼?緣是護法,沒有人照顧你。我在佛光山住了十個月,星雲法師要能夠護持我,能夠栽培我,讓我永遠住在佛光山,在那裡教學,我成功了,沒有這個緣。沒有這個緣,就是到處奔走,走遍全世界。

  走遍全世界也要靠緣,這個緣就是台灣的大專佛學講座。大專佛學講座從哪裡來的沒人知道,這是我結的緣。台灣大專學生學佛,第一個就是台大晨曦學社,周宣德教授,也是個老居士,跟李老師好朋友,他帶領著一些學生在學校註冊,正式成立學佛社。周老師到台中看李老師,那一天我坐在旁邊,周老師把大專學生學佛的經過,正式立案,展開活動,告訴李老師。李老師聽到非常歡喜,大專高等學府,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來學佛,證明什麼?佛教不是迷信,聽得歡喜。談完之後,我們送周老師,在慈光圖書館送他到大門外,他上車走了。回過頭來,我就告訴李老師,我跟老師報告,我說老師,這未必是一樁好事。李老師瞪著眼睛看著我,怎麼不是好事?問我怎麼不是好事。我跟他講,那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萬一指導他的人有了問題,把他指錯方向,將來誰能夠把這些人糾正過來?李老師聽了我這個話之後就不作聲,想了一會告訴我,他說有道理,我這個說法有道理,他問我那怎麼辦?我當時就回應他,我們慈光圖書館可以辦個大專講座,利用星期天,星期天台中附近的大專學生報名來參加。寒暑假辦全台灣的,我們供給吃住,我們有一定的名額,讓各個學校的學生來參與。李老師完全接受了,所以台灣大專佛學講座就這麼來的。

  我這一句話就跟學生結了緣,我認識的學生大概總有二、三千人,十幾年。道安法師在台北,用佛教會的名義辦大專佛學講座,一個星期天上一次課,我擔任主講,我在那裡講了四年。所以台中慈光跟台北的這兩個大道場,我認識的學生有二、三千人。這些學生後來畢業之後到外國留學,拿到學位在外國工作,跟我都很熟。所以我一出國,外面一聯繫,全球的法緣就這來的。沒有這個,誰請我講經?我真的走投無路,在台灣沒有辦法,展不開。所以這麼些人到處邀請,我海外的緣成熟了,流浪,這麼回事情。這些緣分都是可遇不可求,誰能有這個緣分?現在有一些年輕法師在海外弘法,基礎都是我奠定的,都是受的這個影響。所以多結善緣,廣結善緣有好處。

  老師在台中三十八年有功德,學生在海外做的工作是宣傳,是讓大家對佛法有信心、有認識,其他沒有成就。但是在台灣有一個根紮下去了,果清法師,我沒有想到。他在大專那是研究班,四年。這個班是沈家楨居士發起的,美國的華僑,我到美國也是他邀請我去的。他當時拿了三百萬台幣給李老師,希望深入的培養幾個大專學生。這個學生完全是供吃供住的,所有費用不要他們自己拿,四年。內典研究班,那是慈光圖書館辦的。慈光內典研究班,八個學生,六個男生,二個女生。女生,老師的條件,一生不可以結婚。學生都是大學畢業的,從大專講座裡面選出來的,八個人。八個人裡頭,果清成就了,所以我們看到真歡喜。他三十年專攻戒律,一門深入,他出家,師父護持他。師父往生,道場交給他,這個緣太殊勝了。

  戒律是根,沒有根,什麼都不能成就。所以在我身邊這個定弘,在美國拿到博士,在澳洲昆士蘭大學的教授,這個年輕人出家了,我把他送到果清那裡去受訓,希望他在那裡學,五年學戒才有基礎。如果不紮這個根,經教是漂浮的,沒根。換句話說,財色名利他會動心,如果遇到這個敵不過,整個就毀掉了。根到哪裡去紮?果清去年冬天來看我,我沒想到,我們離開三十多年沒見面,他有這麼好的成就,讓我感到非常驚訝。所以我說我護持你,我做你的護法,全心全力支持你。我們在馬來西亞的漢學院,漢學院有儒釋道,要開佛經戒律這門課程;我們在斯里蘭卡建大學,大學裡頭有戒律學院,北傳的,我就推薦他來主持。因為那個地方是三個語系,南傳的,巴利文語系,斯里蘭卡的老師很多;北傳的是中國、日本、韓國跟蒙古,這是以漢文為中心;還有個是藏傳的。戒律學院裡頭分三個系,這三個學系,漢學的、藏學的跟巴利文學系,都要從戒律扎根,沒有戒律就變成學術,變成佛學,變成一種知識,那不是真的佛教。真的佛教是學戒、學定、開智慧,這是真的,不是教你學知識,教你開悟,你才能證果,你才能弘法,才能利益眾生。我們在世界上也看到很多佛學院,全是知識,我自己還教過不少年,前後大概有十年,以後不教了,不再浪費這個時間。佛法在今天,有弘法的、有護法的,我們看到佛法一線光明,我們要把握這個機緣,要認真努力完成這樁大事。

  註解下面,「大圓鏡智之靈文」。大圓鏡智也是佛門的術語,我們參考資料接著看。「顯教四智之一。諸大乘教說如來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識至於如來,為大圓鏡智」。凡夫迷了,叫第八識;如來覺悟了,叫大圓鏡智。大圓鏡智跟阿賴耶識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就是自性本具的圓滿智慧,這不是外頭來的。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話翻成現在的說法,沒有想到自性本來具足。具足什麼?樣樣具足,一樣也不缺。《華嚴經》上有解釋,釋迦牟尼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可以用這句話來註解《壇經》的本自具足。具足什麼?跟佛平等的智慧,跟佛一樣的德能,神通德能,跟佛一樣的相好。相好是什麼?就是極樂世界。這三樣東西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頭來的,外面沒有東西。成佛就是把障礙除掉,讓自性的智慧德能現前,就這麼回事情。佛知道,除佛之外沒人知道,說出來人家也不相信,今天最大的困難在此地。過去人心厚道,說佛、說聖人說的,大家相信;現在說佛、說聖人,沒人相信。現在人相信科學,不相信聖賢,不相信倫理道德,他什麼都不相信。

  現在的社會會變成這個樣子,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許許多多人問我,包括很多國家領導人。我的回答很簡單,一句話,教育出了問題。倫理的教育沒有了,道德的教育沒有了,聖賢的教育沒有了,聖賢教育裡頭包括宗教教育,社會亂了。中國古人說,「子不教,人心壞了」,小孩沒有好好教他,人心就壞了,社會亂了。人不學,社會就亂了;兒子不教,人心壞了,今天問題就出在這裡。怎麼教法?中國千萬年世世代代相傳的教育理念跟方法沒出錯誤。滿清亡國,民國起來,不用老祖宗這一套,完全學西方這一套,問題出來了。這些年來我們提倡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教育,希望能幫助社會。這個呼籲,不是中國人,英國湯恩比博士。一九七0年那個年代,大聲疾呼,他說「要拯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那就是指現在,「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說出來了。

  孔孟學說、大乘佛法真能管用嗎?沒有人相信。我兩次訪問倫敦,看英國的漢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和劍橋,我看過兩次,跟他們做過交流。今年我去看巴黎法蘭西漢學研究院,跟他們的教授舉行三、四個小時的座談會。巴黎的漢學家羅貝爾教授,知道我們在馬來西亞想辦個漢學院,他問我們怎麼教法。我說我們為了當前社會迫切需要,我們第一個十年著重在《群書治要》師資的培養。他感到很驚訝,他說為什麼這麼做法?我說這個東西管用,學了馬上就能用得上。我們帶了有《360》的英文翻譯本贈送給他,他感到非常驚訝。他們是把它當作歷史文化來研究,學術,與我們日常生活不相干的。我說這個我們不學,學它幹什麼?沒用處。學了能救自己,能改善我們家庭、改善我們的工作、改善社會風氣,這管用。他說這行嗎?正好吳念博這個企業家跟著我一起,我就讓他現身說法,他講了一個小時,如何把我們學來的漢學用在他的企業上。他們感到非常驚訝,要跟我們合作。我說歡迎。我說我們馬來西亞的學校大概還要一年就建好了,我說希望我們合作,我們跟巴黎跟倫敦來合作。他們是做學術研究,我們是完全做為生活上應用,改變我們個人的生活,真正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才有價值。要轉八識成四智,大圓鏡智是四智裡頭一個,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管用;不管用,學它幹什麼?

  所以佛法是應用的學科,不是一種理想,活學活用。我們真正得到,像方先生早年跟我介紹佛法,他老人家說,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釋迦牟尼佛是大哲學家,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這樣進來的,如果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學它幹什麼?是不是真的?真的,我這六十二年可以做證明,我這六十二年享受的,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心裡沒有壓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一生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幹自己喜歡幹的事,這個多自在!走釋迦牟尼佛的道路,一生教學,教學相長,身行言教,無盡的樂趣。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就是喜悅。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