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五0集)  2013/12/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5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二十一頁第一行: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念老有題解,我們看他的解釋。「本品彌勒領旨,心得開明。佛復垂訓:一者當斷惑念佛,知苦修善。二者自利利他,轉相拯濟。三者重示樂國勝果。四者諭除疑悔,免生邊地」。在這一品經,彌勒菩薩代表大眾,聽上面世尊為我們講的開示,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求生淨土。彌勒菩薩代表大家,真的聽懂了、聽明白了,心開意解,感佛之恩。佛在此地又為我們教誨,有四樁事情。第一樁事情,要斷惑念佛,知苦修善。我們有沒有聽懂?念佛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叫斷惑。念佛當中夾雜了妄想分別執著,只能跟阿彌陀佛結法緣,這一生不能往生。這個,有沒有跟第十八願衝突?第十八願,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即使是真正做了五逆十惡、毀謗大乘,只要在那一口氣還沒斷,這就是機會。這口氣斷了,完了,真的是無可奈何;這一口氣沒斷,真正懺悔,真正認錯,後不再造,一心專念求生淨土,阿彌陀佛還是來攝受。這個話有沒有衝突?沒衝突。為什麼?那個往生的人,最後這一念真的是斷惑念佛,他用真心,他不是用妄心。十念必生,乃至於一念都必定生淨土,為什麼?裡頭不帶惑,惑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這個一念念佛當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就能往生。

  後面這一句說得好,說的是我們現前狀況。知苦,生活在現在社會,你能不知苦嗎?太苦了,沒有樂。苦不怕,這是什麼?這是果報,是我們自己的業力,跟在這個時代一切眾生的共業,自己的別業跟眾生共業造成的,不能不承受。但是我這一生沒有造什麼業!前世,再前世,多生多劫到現在,生生世世,你敢說沒有造惡業嗎?這不敢講了,因果通三世。所以要肯定,苦是自己不善業跟現在所有一切眾生共業形成的,要忍受,要歡喜忍受。苦有它的好處,不苦,我們把修行忘掉了,因為有苦,苦是警惕,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不敢不修善,要認真努力去修善。

  善,標準是十善業道,不能輕視這十條,這十條一擴大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無量法門歸納起來就這十條。所以這個十條圓滿,這人就成佛了。諸佛如來大光明藏當中,它的體就是十善業道,怎麼知道的?我們在佛圓光裡面體會到的。你看畫的佛像,佛的頭上畫一個圓光,圓光最上端,也有些畫像寫了三個字,多半用梵文寫的,也有藏文寫的,也有用中文寫的,我都看見過,這三個字的發音叫「唵阿吽」。這三個字什麼意思?唵是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阿是口業,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吽是意業,不貪,不瞋,不痴。不就是十善業嗎?所以圓光的體是什麼?圓光代表大光明藏,代表常寂光淨土,常寂光就是十善業。修十善業得來的常寂光,這能不重要嗎?能違背嗎?你要是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像彌勒菩薩心得開明,從今之後,待人接物都要用十善,十善心就是大光明藏,就是真正心得開明了。一切菩薩修成佛道都是這個理念、這個方法,諸菩薩不例外,我們也不例外。首先要把它認識清楚,認識明白。

  然後第二,自利利他,轉相拯濟。決定要想到自利,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轉相拯濟就是今天講的互助合作,先要求自己幫助別人,自己有困難的時候自然有人來幫助我。喜歡幫助別人,捨己為人,這比什麼都重要。世間人只知道自利,不知道利他,殊不知那個自利是害自己。正當的、規規矩矩得來的財富,你做生意、做買賣你很公道,你不欺騙任何一個人,貨真價實,累積的財富,這是自利,但是沒有利他。佛在經上常常警告我們,財為五家共有,你不肯救濟別人,有沒有罪過?有。什麼罪過?增長貪心,是不是這樣的?增長吝嗇。貪吝在六道裡頭跟哪一道相應?餓鬼道相應。如果重了?重了的時候就跟地獄道相應。那就不是自利了,自利變成自害。如果你把這個錢,你賺來的錢,能夠布施給貧苦、迫切需要的人,這是大功德。你將來得大財富,不止這麼多,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看看,這三個東西好不好?財富、智慧、健康長壽。

  修布施的人,用真誠心來修布施,心量廣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看一切眾生都像自己兄弟姐妹一樣,沒有分別,比照顧自己還周到。這種人有福,古人所謂量大福大,不但福大,智慧也大,壽命也長。佛在大乘經裡頭,每一會每一次佛講經教學,苦口婆心勸告我們,我們為什麼聽不懂?聽不懂就是心沒開。心還是迷惑、不明,因為有東西堵塞了,什麼東西?惡業堵塞了。惡業要放下,惡業是十惡業,你犯了哪幾條,為什麼看經看不懂、聽經聽不明白?要把惡業放下,要真正去修善。

  第三,再一遍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殊勝的果報,果德,讓我們嚮往西方極樂世界,發願求生。最後,慈悲到極處,教導我們,對極樂世界決定不能夠懷疑。有絲毫的懷疑,懷疑還肯幹,還肯認真的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怎麼樣?生到極樂世界邊地。這是疑情沒斷,但是他真幹,他是像賭博的心,我就認真念,試試看,果然是真的,我佔便宜了,生極樂世界;要真是假的,那就算了,就算上一次當、受一次騙。這樣的心態念佛生邊地。有沒有這種人?有,這種人也還不少,如果是極少數,佛就不說了。真的是多數,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修淨土的多半都是半信半疑。在這裡看到世尊的慈悲。

  請看經文,底下這一科,「蒙教心開」。「蒙教脫苦」,這裡有三段,這是第一段,承蒙世尊的教誨,心開意解,離苦得樂。看經文:

  【彌勒白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脫憂苦。】

  經文實際上只有四句話,彌勒菩薩說的,念老註解註得好。「彌勒領解佛語」,在這個法會上,彌勒菩薩參加了,世尊講經講到這個地方,彌勒菩薩聽懂了、聽明白了,出來給大家做報告、做分享。用意是做個好樣子給大家看,給同學們看,這就是威儀有則。聽懂、聽明白了,歡喜,「深自慶喜」,對自己慶幸、歡喜。真聽懂了,真聽明白了,這一生就得度了。決定放下娑婆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頭決定沒有絲毫貪戀,一心求生極樂世界。真正聽懂了,給大家做個榜樣。「乃申讚頌,而白佛言」,對世尊的讚歎、感恩。白佛言,白是下對上,在家裡面,子女對父母用白,在學校裡面,學生對老師用白,世俗裡頭,下屬對長官用白,這是恭敬的言辭。「而白佛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佛陀,語是言語,這裡頭後面講的一個教、一個戒,教是言教,戒是身行,佛做出榜樣給我們看。無論是言教、是身行,身行是身教,表演給我們看,說得太好了,做得太好了。

  「教戒二字見於《魏譯》」,這是高麗藏本,五種原譯本,只有魏譯本是用這個戒,其他的本子都有言字邊一個誡,這兩個字古時候通用。《韻會》裡頭講,「戒通作誡」,通用。《俱舍論界品頌疏》卷一裡面有解釋:「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誡是誡勗,令人斷惡。斷惡修善,故名教誡。」說得好,文字不多,解釋得很清楚。下面《會疏》裡頭又說,「教,上人被下之言」,老師對學生說話,這叫教,「誡,誡約也。言徹實理,故云甚深。轉凡成聖,故云甚善」。佛菩薩對眾生的教誡,善知識對大眾的教誡,跟諸佛菩薩的教誨用心完全相同,真誠心、恭敬心。沒有真誠、恭敬,與性德就不相應,不相應,世俗語言,不能感動人。出之於真誠恭敬,那是性德,性德自然能感動人心。言辭、舉止都是真實之理,所以說甚深。能幫助眾生轉凡成聖,所以叫甚善。對根機淺的人,幫助他轉惡為善;對中等根性的人,幫助他轉迷為悟;對上根人,幫助他轉凡成聖,好,這善。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佛菩薩的用心,念念不忘,時時刻刻幫助大家轉惡為善。他作惡,我們行善,啟發他,我們做成模樣給他看。遇到再困難,我們也不用非法的手段去得財富,規規矩矩。沒有吃的時候我們能忍耐,我們不怨天、不尤人,念佛求生淨土。遵守佛陀的教誡,就是五戒十善,決定不能夠違犯。縱然有災難,社會依然是安定和諧,這就是無量功德,這個功德可以把災難化輕,甚至於災難沒有了。無知的人他不曉得,常常讀佛經的人知道。知道,沒有做出來,這不是真正佛弟子,這是假的。我知道一分就做一分,知道兩分就做兩分,換句話說,你知道多少,看你所作所為就明白了。我們也要用這個方法檢點自己,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十善業道要真搞清楚、搞明白,怎麼能不落實?哪有這種道理?為什麼?就這一個十善業道,幫助根機淺的人轉惡向善,也就是說幫助他不墮三惡道,他壽命到了,來生還是在人天,對根機淺的人。對中等根機的人,幫助他轉迷為悟,他不迷惑了,他明白了。明白的人必然是不斷的向上提升,斷惡修善要提升到上一級,教化眾生也都要升級,這是一定的道理。幫助根熟的眾生轉凡成聖,什麼是根熟?對淨土宗真正相信,沒有懷疑,一向專念,求生淨土,轉凡成聖。極樂世界去往生的人,都是聖人,沒有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統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第二十願,作阿惟越致菩薩,那就是聖。不但是聖,是大聖,法身菩薩,不但超越六道,他超越十法界了。這真正是大善,太難得了。

  「法音廣被,普令聞者,皆蒙慈恩,解脫憂苦」。我們學習了這部經,很清楚、很明瞭,不但阿彌陀佛智慧、神通、道力不可思議,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做了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什麼樣菩薩?菩薩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彌陀佛差不多,很相似,他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供佛。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無量無邊,供佛是什麼?修福,聽佛講經說法,修慧,福慧雙修。在西方世界修一天,在我們這個世界修無量劫,大概都比不上極樂世界修一天,你說這個地方要不要去?不去,那你就錯了,你真錯了。

  為什麼不想去?沒搞清楚,沒有搞明白,雖然聽說,半信半疑。尤其現在人,他聽一百遍,他聽一千遍,未必能聽懂,為什麼?業障太重了。五逆十惡障礙了心性,所以有緣遇到了,經看不懂,翻幾頁不想看了,聽講經,聽個幾堂課沒聽懂,不想再聽了,這是業障重。聽不懂也想聽,這是善根深厚的人,他有真誠心,他有恭敬心,久久慢慢就聽懂了。真正聽懂了,豁然有一天開悟了,就像此地彌勒菩薩一樣。你看,這個經總共四十八品,彌勒菩薩聽了三十三品,心得開明,真聽懂了,真聽明白了,起來讚佛,對佛感恩。『皆蒙慈恩,解脫憂苦』,怎麼解脫憂苦?求生淨土就解脫憂苦了,他得好處了。彌勒菩薩在此地表演,給我們看。我們怎麼知道佛是好人?單單憑藉佛教給我們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那就是好人。他教我們守五戒、修十善,五戒十善就是標準的好人。換句話說,他都做到了,決定沒有妄語,決定沒有兩舌,決定是誠實語,講真實話,沒有講假話。這個人我們能不相信他嗎?我們能懷疑他嗎?

  《會疏》裡面為我們解釋說,「解脫憂苦者,得聞要津」,要津是什麼?重要的碼頭,「絕流浪憂」,我從這裡可以回家了,不要再流浪,「飽耽法樂,脫生死苦」。「意謂得聞法要,乃斷流浪六道之憂。飽嘗法樂,則除生死之苦」。他脫離六道輪迴了,真正嘗到佛教的法味,永遠離開,再不會到六道裡頭來受苦了。誰做到?阿羅漢以上都做到了。這個階段,主修的就是斷惡修善,要斷見思煩惱。六道是假的,自性裡頭沒有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迷了自性,叫無明,無明不覺生出塵沙、見思煩惱,見思煩惱變出六道輪迴,六道輪迴這麼來的。所以,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自然不見了,像作夢一樣,醒過來了,夢中境界痕跡都找不到,這是真的。我們要是覺悟過來,把見思煩惱斷了,放下了,再找六道找不到了,就像夢醒過來。醒過來是什麼樣子?四聖法界,醒過來之後你看到的,聲聞、緣覺、菩薩、佛,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染污土,非常嚴重的染污。生在六道裡頭,心被染污了,就是精神的染污。外面是物質染污,今天染污到極點了,太嚴重了!佛稱它作五濁惡世,濁就是染污,惡就是在這個環境裡頭的人,沒有不造十惡業的,身幹的殺盜淫,口裡面妄語、惡口、綺語、兩舌,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痴。十惡具足,這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能斷,只要把見思煩惱放下,問題就解決了。

  下面第二段,「讚超群聖」,彌勒菩薩感恩,得佛法真實受用,讚歎佛。

  【佛為法王。尊超群聖。光明徹照。洞達無極。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佛為天人師。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佛為法王者,《法華經藥王品》曰:如佛為諸法王」。王是取自在的意思,這個國家只有一個國王,只有他自在,別人聽他的,他不聽別人的,他發號施令,別人都得服從。佛在一切法裡面得自在,一切諸法的真相他完全通達明瞭,於法自在,稱之為法王。「如來於法自在,故稱法王」。《法華經.譬喻品》裡頭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

  「群聖者,指小乘初果以上」,就叫聖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乘初地以上」,初地到十地,到等覺,到妙覺,這稱為群聖。「斷惑證理」,惑是迷惑、是煩惱,小乘斷見思,有四果四向八個位次;大乘,《華嚴經》上從初信到妙覺五十二個位次,叫群聖。「佛為九界導師」,九界,九法界,一共是十法界,除佛之外,下面九法界。菩薩、緣覺、聲聞,下面是諸天、修羅、人道、畜生、餓鬼、地獄,總共九法界,九法界的導師。九法界是凡夫,我們就明白了,佛現身說法,現什麼身?九法界的身都現。九法界的眾生都要照顧,只要是有善根的人,佛時時刻刻培植他,讓他的善根增長;善根成熟的人,佛一定幫助他證果,成佛。這些善根裡面,唯一特殊、究竟、圓滿、真實,而且快速成就的,就是淨土法門,就是念阿彌陀佛的法門。你不遇著則罷了,只要遇著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善導大師的話,萬修萬人去,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去修福、修慧,很快福慧就圓滿了,從凡夫地快速度提升到如來地,到究竟地。所以彌勒讚歎,『尊超群聖』。

  「佛之光明,徹照洞達」,徹照是照整個宇宙,佛法裡面講的遍法界虛空界,佛沒有不照到的。這個光明是什麼光明?常寂光。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全在常寂光中,常寂光是我們的本體,離開常寂光,一法不立。只要有一法,這一法的理體就是常寂光,從常寂光裡頭現出來的。諸佛實報土,常寂光現的,如世尊報土裡頭有十法界,十法界常寂光現的,十法界裡頭有六道,有天道、有地獄道,有餓鬼、畜生,沒有一樣不是常寂光現的。『光明徹照,洞達無極』,這是讚歎,照見明瞭。洞是徹底的意思,前面講徹照,這裡講洞達,是一個意思。無極,沒有一樣他不知道,大到宇宙,小到微塵,微塵裡面還有世界,『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又《淨影疏》云」,隋朝慧遠法師說,「光明徹照,自福殊勝」。這是自己福報。「達空無極」,對於宇宙之間一切法的真相完全通達,這是「自智殊勝」。「復解無極」,另外解釋無極是什麼意思,「名感十方,有緣斯攝,名無窮極」。這兩個註解,一個是《法華經》上的,一個是淨影大師的疏,合起來看,「則達空無極」,達是通達,無論是理、無論是事都不可得。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哪些是有為法?十法界是有為法,十法界是有為,六道輪迴當然是有為。有為不可得,是講的相,現相,作用。那無為,無為不可得,無為講的是體,講的是性,性有。有,為什麼不可得?它是真有,它沒有現相,所以叫不可得。它沒有物質現象,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到。眼耳鼻舌身一定要有物質現象,眼見色,耳聞聲,鼻聞香,舌嘗味,身有所接觸,這物質。非物質的,精神現象,思想,我能想前,我能想後。想前面是回憶,我想昨天、想去年;我能打妄想,想明天怎麼樣,後天怎麼樣,雖然還沒有到,他能打妄想。這就是第六意識,它緣得到。

  自性沒有物質現象,眼耳鼻舌身緣不到;它不是心理現象,所以第六、第七識緣不到;它也不是自然現象,連阿賴耶的見分都緣不到。所以說萬法皆空,不管是有為、無為,你緣不到。有為法你能緣到,緣到它是假的,剎那生滅,根本就不存在。我們所接觸到的,幻相,念念不住,一個念頭是一個畫面,這個念頭滅了,畫面沒有了,第二個念頭起來又是一個畫面。它的速度太快了,我們從來沒有覺察到。佛在經上說的,「相由心生」,相是物質現象,由心生。心,妄心,前念滅,後念生,念念不住,它不停住。一個念是一個境界,沒有兩個念頭是相同的,決定找不到。所以我們被欺騙了,被外面境界騙了,以為它是真的,不知道它是念念相續。

  我們這個念頭全是迷,從來沒有覺悟過,念念迷,愈迷愈深。佛教導我們,我們跟佛陀學習,希望什麼?希望我們念念比前面淺,迷得淺,就有開悟的時候。如果念念跟從前一樣,不能開悟,念念比以前迷得更深,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那前途愈來愈黑暗。我們在六道裡頭反其道而行,從天道生到人道,從人道生到畜生道,畜生道生到餓鬼道,餓鬼道生到地獄道,這就是反其道而行,愈迷愈深。如果我們順其道,我們人道生天道,生欲界天,欲界天生色界天,色界天生無色界天,無色界天生聲聞,聲聞生緣覺,緣覺生菩薩,菩薩就變成佛,這順其道,愈迷愈淺,這功夫得力了。要是愈迷愈深,功夫愈來愈不得力,麻煩可大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知道怎麼個修法,全修錯了。

  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兩種註解合起來看,《法華經》跟《淨影疏》,「則達空無極」,你就了達自性空,萬法也空。《金剛經》上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說的萬法,是說的相,說的作用,相用不是真的,一定要覺悟。更深一層的,自性不可得。自性是真有,叫它做真空,因為它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心理現象,沒有自然現象。它有,它不是沒有,沒有這三種現象,所以我們的六根緣不到,叫它做空。這個說法沒錯,但是自性遇緣能生萬法,所以它又是不空,它起作用,它不空;它不起作用,它是空。阿賴耶的現象,它是起現象,起現象是空,現象剎那生滅,了不可得。現在量子力學家為我們證明了。

  所以今天的佛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三十年,佛教不是宗教了,佛教會被全世界人承認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我學佛入門是從哲學入門,將來的人學佛是從科學入門,佛法是科學。所以佛法不會在這個世間消失,那是什麼?它所講的是宇宙萬法的真理。這是科學家天天在研究的,天天在探索的,沒有想到大乘經典上統統都有。他們要是讀到大乘經,會感到非常驚訝,千萬年不能解決的問題,怎麼佛全知道?

  所以兩解合參,則達空無極,就是事實真相,「表自智究竟通達第一義空,徹證理體」,這是大智慧,所以說殊勝。「第一義空」,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在第一頁末後的一段,這是《佛學大辭典》上的,術語。「對於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極之涅槃為第一義空」。小乘的涅槃是偏真、是但空。大乘的涅槃叫第一義空,大乘的涅槃,空也不存在,空也空。小乘有個空在,有沒有了,有個空在,大乘空也空了。「為中道實相之空」,所以叫它做第一義,這是宇宙萬有的真相。《三藏法數》第四十六有這麼一條:「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為第一義空。」還有個空、有,這二邊,這邊有空,這邊有有,它都有。必須要知道,空也不存在,你有空這個念頭錯了,你還是有,為什麼?你有個空在。阿羅漢有沒有了,他不執著了,他有個空,所以他不究竟;到空沒有的時候,他才真空,真正究竟了。這叫第一義。

  《涅槃經》第二十七說:「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空、不空二邊都放下,這叫第一義空。這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外頭來的,只要你把空跟不空統統放下,智慧就現前。所以小乘智慧為什麼出不來,他執著有空,有放下了,空沒放下,障礙他證第一義空。《觀佛三昧經》裡面有這麼一句,「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第一義空也叫做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一切萬法是有,有是假的,不是真的,剎那生滅。這個事情彌勒菩薩知道最清楚。

  通達第一義,自智究竟,自己自性本有的智慧是究竟的,是圓滿的。通達第一義空,他清清楚楚,一點都不迷惑。徹證理體,理體,萬事萬法的理體,這是大智,故云殊勝。「普度十方有緣眾生,無有窮極,是為大悲。如來從體起用,悲智並運,故妙用無盡。是乃彌勒以福智超勝讚歎佛德。」彌勒菩薩他清楚,用福智,如來福德究竟圓滿,智慧究竟圓滿,在等覺之上。

  「又佛十號之一曰天人師」,天人之師是佛的十號之一。「天上天下,唯佛獨尊,遊步十方,為大導師,故云普為一切天人之師」。佛在十法界,無論什麼地方,無論是哪個法界,眾生有感佛都知道,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給他說什麼法,自然就說什麼法。佛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如果說他起心動念了,那他是凡夫,他退轉了;沒有這個道理,他永遠不會退轉,這個我們要相信。佛所證得的,從來在經上找不到說只有他能證得,別人不能證得,沒有這個話。佛法是平等的,佛能證得,一切眾生各各都能證得,只要把障礙除掉,你就證得了。所以《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不是假的。我們的德能、智慧、德相不能現前,是因為有分別、有執著、有起心動念,我們自性裡頭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相好統統不見了。不見了,不是失掉,是有障礙,障礙去掉了,馬上就現前。自性本有的,它永遠不會失掉的。所以,佛法修證沒有別的,就是教你放下,放下便是,放下就是。在一切諸法、一切眾生之中,佛全放下了,究竟放下了,所以他的智慧究竟圓滿,福德究竟圓滿,他能幫助那些沒有放下的人,顯出他比沒有放下的人高明。如果我們都放下了,跟佛是一般的,沒有絲毫差別。

  這一段是讚歎,讚歎佛的智慧恩德。後面這一段,「心得開明」。經文:

  【今得值佛。復聞無量壽聲。靡不歡喜。心得開明。】

  這句話說得好,我們這一品的品題,心得開明。註解裡頭說,『今得值佛』,我們要慶幸,我們今天遇到佛了,「值」就是遇到。「經云,人身難得佛難值,是一大慶也」。真的要慶幸,人身難得我們得人身,佛法難聞我們聞佛法,不但聞佛法,聞佛法裡頭最精彩的一部分、最精華的一部分,就是《無量壽經》,佛所說一切經當中,這是第一經。你能夠遇到,你能夠相信,你能夠不懷疑,這是多大的慶幸,你的運氣太好了!遇到《無量壽》,沒有一個不圓滿。

  下面引經說,這是本經上的一句話,「信慧聞法難中難」,你相信,你不懷疑,你有智慧,你不迷惑,你聞到如來大法。難中難,得人身難,遇佛法難,難中之難是你聽到《無量壽經》,遇到了阿彌陀佛。你看,「何況所聞乃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一乘願海,最極圓頓,不可思議之妙法」。為什麼不可思議?你聞到任何經教,你不可能一生證得圓滿;你聞到無量壽名,聞到阿彌陀佛,你一生就可能證得究竟圓滿,這個太難了。

  「又《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說的,「不論至心散心」,至心是一心,這個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叫至心;散心裡頭有夾雜,有妄想、有雜念。這就是無論你是至心或者是散心,「有心」或者是「無心」,有心是發心念佛,無心,聽到別人念,隨便念幾聲,有口無心。「或解不解」,什麼是《無量壽經》,有人學習過的,理解,有人沒有學習過,不知道講的什麼。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深入經藏的人懂得名號什麼意思,沒有研究經教的人,這一句佛號,字他認識,什麼意思不知道,這都不要緊。「但彌陀名號,一經於耳」,他聽到了,「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妙法!我們念這一聲佛號多大功德,自己不知道。

  所以大聲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周邊人都聽到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只要聽到,他跟阿彌陀佛就有緣。為什麼?阿賴耶識裡頭,這個佛號的種子種下去了,永遠不會壞。來生後世遇到這個緣,它就增長,它就提升。我們今天聽到這句佛號,為什麼會生歡喜心?是我們過去生中阿賴耶識有這個阿彌陀佛的種子,而且種子很多,不少,為什麼?聽到了很歡喜。不是平常的歡喜,是從內心生出來真正的歡喜,知道這一句名號的意義,提醒自己回頭是岸。

  阿是梵文,翻成中國是無的意思,彌陀翻成中國意思是量,佛翻成中國意思是智慧、是覺悟。阿彌陀佛,完全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量智慧,就是無量覺悟。南無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歸命,皈依無量智慧、無量覺悟。無量智慧、無量覺悟就是佛,哪裡的佛?是自性佛,自己是佛。真的,不是假的。自性確實是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把它拆開來,六個字,智、慧、德、能、相、好,這六個都無量。不是別人,是自己。

  你看,明天下午我們祭祖圓滿,有一堂三時繫念,三時繫念的法本是元朝時候中峰禪師編集的,裡面有不少次的開示,都是中峰禪師寫的。裡面有最重要的兩句話,我們要記住,他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這兩句話,就是世尊在經上所說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說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跟我們是什麼關係?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簡直就是回老家,哪有不能回老家的道理!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阿彌陀佛跟我是一個身,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這關係何等的密切!我們敬阿彌陀佛就是敬自己,拜阿彌陀佛是拜自己,這要搞清楚、搞明白。

  遍法界虛空界,就是一個阿彌陀佛,就是一個西方淨土。覺悟了你就回家了,迷惑,你就流浪,就這麼回事情。所以經典不能不下功夫,搞清楚、搞明白才知道,這個宇宙芸芸眾生跟我們是什麼關係,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他們。用真心,不能用妄心,我怎樣對待自己,就應當怎樣對待一切眾生。法身菩薩如是,諸佛如來如是,我亦如是,這叫學佛。學佛的人還會說假話,就錯了,大錯特錯;學佛的人不誠實,學佛的人還會欺負人,還會騙人,這樣學佛,果報在無間地獄。為什麼這麼重的罪?是你把佛搞錯了,你不是真學佛,你是來破壞佛,這個罪重了。佛是至善,佛是究竟圓滿,你把宇宙人生至善的大法、圓滿的大道,把它糟蹋掉了,你的罪過有多重!真正學佛,不敢欺騙任何一個人,為什麼?良心。凡是有隱瞞,都是良心有了問題,不敢用良心面對世間,要搞一個假面具掩飾自己,殊不知這是大錯特錯。

  所以蕅益大師《要解》裡頭講得太好了,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就是只有這一句名號,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要真正幫助人,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真正究竟圓滿。「故令會眾,歡喜慶幸,開發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開明」,開的是什麼,明的是什麼。能開明的手段就是六個字,你看這六個字多厲害。毀謗佛法的人、障礙佛法的人,他會墮無間地獄,墮阿鼻地獄,但是我們替他慶幸,為什麼?他聽到這句佛號,地獄罪受滿了,出來之後他一定念佛,一定求生淨土,不過往生極樂世界晚一點,我們先去,在極樂世界以後會遇到這些人。為什麼?他聽到了,聽到一句這個佛號,有這麼大的好處。

  「如《會疏》曰:開發佛智,斷滅無明,故云開明」。開是開佛智慧,佛智慧是自己本有的。斷滅無明,無明是自己沒有的,所以能斷得了。智慧是自己本有的,能開發起來。「靡」是無的意思,「靡不歡喜,即與會大眾皆大歡喜」,沒有一個不歡喜,各各人心得開明。這是世尊當年講這部經,講到這個地方,彌勒菩薩開悟了,提出來的報告,跟與會大眾分享,對佛的感恩。我們有理由相信,如同彌勒菩薩,這樣的領悟、這樣的轉變、這樣的超越、歡喜,大有人在,不是彌勒一個,他是出來代表而已。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今天我們離開世尊二千五百多年之後,展開經卷在一起分享,有沒有像彌勒菩薩境界的人?我相信有,不過是不多。真正聽懂了、聽明白了,沒有懷疑,發心依教修行,求生淨土,自己做出榜樣來給大家看,這種人有沒有?有,我相信不少。給大家作證,修淨土殊勝、真實的利益,給大家看看。這個示現就是無比殊勝的功德,自己成就,還帶動許許多多人發心。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重誨當機」,當機是彌勒菩薩,這是世尊對彌勒菩薩的開示。經文有四段,第一段「自利利他」,自利利他裡頭分六個小節,第一,「敬佛大善」。我們要想修善,修大善,到哪裡修?斷惡行善,什麼善是大善?最值得修學的無過於敬佛。我們看經文:

  【佛告彌勒。敬於佛者。是為大善。】

  這句話重要!我們許許多多人當面錯過,對佛什麼?對佛不認識,對佛有很深的誤會,不但沒有行到大善,在誤會當中造了很多罪業,對佛不敬。我們怎麼學?一定要告訴大家什麼是佛,所以首先要認識佛,要認識佛教。什麼是佛?什麼是教?什麼是佛教?佛教些什麼?這是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的。佛教徒對社會、對人民有些什麼貢獻,我們要能說得出才行。二00六年的十月,我們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邀請,跟他們共同主辦一個活動,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週年,大會的主題就是「佛教徒對世人所做的貢獻」。這個活動三天,辦得很成功。

  聯合國從來沒有碰過宗教,經過這個活動,這個活動裡頭,我邀請了新加坡九個宗教,邀請澳洲的一位代表,總共是十個宗教,澳洲這個代表是代表猶太教,十個宗教代表在聯合國大會堂為世界和平做祈禱。聯合國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經過這次活動,它了解了,會議圓滿之後,正式成立一個宗教辦公室。祕書長對我們活動很讚歎,聯合國成立六十週年,以這次的活動,秩序最好,內容最豐富,很歡喜。參與的朋友,一直到現在,六年了,還念念不忘,希望我再去辦活動。七年前那個時候體力還很好,現在老了,機會有,我可以去看看,不能再操心了。好事情,團結全世界宗教,化解一切衝突,促進世界安定和諧,好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