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四二集)  2013/9/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4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四十六頁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

  「又云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這還是《淨修捷要》裡面說的。念老在一百九十三種典籍裡頭會集成《無量壽經》的註解,實在講也就是用的《群書治要》的方法,《群書治要》裡頭採擷的六十五種。這個註解裡面採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疏,內容非常豐富,字字句句都是精華,我們學習了真的是受用無盡。

  我們怎麼做人?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這個念頭,來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間?我跟很多同學說,我十四歲就有這個念頭。念頭怎麼起來的?失學了,沒有機會念書。什麼原因?家裡面窮,繳不起學費。所以一個人坐在樹下、坐在水邊,就會想這個問題,想到如何能叫貧寒家庭子弟,不因學費的問題而失學,我想這個問題。也沒人教我,也沒念書,抗戰期間天天逃難。我想出個方法,學校是國家辦的,最好都不要收學費,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只要在學校念書,所有一切費用國家給,我想出這個方法。國家錢從哪來?我想到徵收教育稅捐,這個稅捐可以提升到他的收入百分之十,人人都要繳,收入百分之十是全國的教育費,這問題解決了。十幾歲想這個問題,沒有想到斯里蘭卡做到了,所以我對總統佩服。我說你們國家的開支是不是教育開支的費用最大?他說是的。這就對了,我那個夢想還真兌現了。斯里蘭卡沒有失學的小孩,除非他自己不想念書,進學校不要繳費的,而且學校供給吃、供給穿,衣食住行全供給。孩子在學校裡受的是平等的概念,他沒有貧富概念,所以從小就把他養好了。

  在遍法界虛空界,我們講全宇宙裡面,有兌現了,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平等的世界,真平等。一切眾生,隨順你的願望,你喜歡什麼,佛就供給什麼,施主是阿彌陀佛,他來提供。凡是往生去的,你都得到阿彌陀佛的恩惠,佛教導你沒有中斷過,一直幫助你成佛,證得究竟菩提,你畢業了。你畢業之後,成佛了,決定跟阿彌陀佛一樣,不願意離開極樂世界,永遠住實報土,幫助阿彌陀佛教化一切眾生。十方國土有緣,他可以隨意到有緣國土裡面現身說法,可以現佛身,在那個世界示現八相成道,教化一方。這經上講得非常詳細、非常明白。

  這一段全是講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的體是真誠心,真,它不是假的誠,不是虛妄的,真誠。菩提心的體,真心,就是本性。菩提心起的作用有兩種,一個自受用,一個他受用。如何用真心對待自己?你要用真心對自己,你就是佛陀,你就是法身大士。真心是什麼心?就是我們這部經經題上所講的末後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是佛。只有清淨沒有平等、覺是阿羅漢,阿羅漢、辟支佛清淨心。菩薩,除清淨心之外,他有平等心。法身菩薩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後頭有個覺,只要有個覺就成佛了。大乘教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性德裡頭的無量智慧、德能、相好統統現前。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有人看到他三衣一缽,很苦,哪來的樂?智慧承認有,德能不完全,相好沒有,有人懷疑。菩薩知道眾生心,故意,也是代大家提問,諸佛都有四土三輩九品,菩薩問世尊,請教世尊的報土能不能讓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是盤腿打坐,坐在一個小台上,佛就把腿放下來,腳趾按到大地,這個大地忽然就像極樂世界一樣七寶莊嚴,大家統統看到了,不是假的。佛把腳收起來,又盤上來,又恢復原狀了。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我們有業障,不是佛沒有。我們如果是清淨心,就見到佛的方便土,方便土是四聖法界。如果我們有平等心,我們開悟了,我們就見到佛坐在那個地方,金剛寶座,七寶莊嚴的菩提樹下,光明無量、莊嚴無量。所以相是假的,因人而異。

  早年我常到香港來講經,好像是在一九八0年代,八0年初,大陸還沒開放,我在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講經。聖一法師來看我,告訴我,大陸九華山的方丈邀請他去講《地藏經》。大陸大概是開放之後沒有人講過經,這第一次,他問我可不可以去?我跟他說,如果當地政府批准,可以去,不是當地政府批准最好不要去。他說政府批准的,他們當地書記、縣市長都同意,我說那可以。頭一次去講經,小心謹慎,每天講演他都寫講稿,很難得。講的時候依照講稿講,怕講錯話,很謹慎。一個月回來之後,講稿拿來給我看,要我給他寫篇序文,印出來了,很難得。

  他曾經跟香港一位法師到普陀去朝山,大陸裡面有一位法師陪同,三個人,好像那個時候還沒開放,他們到潮音洞拜觀音菩薩。有很多人拜一天都沒看見,什麼都沒看見,很多,真叫有緣人,他們三個人去拜,拜了半個小時,看見了,非常歡喜,觀音菩薩現身了。離開之後,三個人說了,你看到觀音菩薩什麼樣子?結果三個人看見的不一樣。聖一法師看見的是金身,全身金色,戴毘盧帽,就好像我們現在塑的地藏菩薩一樣,戴那個帽子,現的這個身,聖一法師看到的。另外一位法師看到的是白衣大士,像我們常常看到塑的、畫的,白衣,女相,聖一法師看的是男相。那一位看了,也看到了,看到是出家人,和尚,是個比丘相。你看,三個人同時拜、同時看到,看到的時候非常歡喜,以後三個人一對,看到的不一樣。所以,相是感應,你能感的心不相同,所現的相就不一樣。這個道理很明顯,這個事情很多。普陀山潮音洞裡面我相信都有記錄,多少人到那裡見到觀音相,所見的都不一樣。菩薩沒有相,佛也沒有相,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示現在十法界教化眾生也沒有一定的相。世尊當年在世,我相信很多人去見他,看的相也都不一樣。他沒有定相,也沒有定法可說,看我們用什麼心去感,用真心,你所看的都是真的,用妄心,所看的全是妄的。

  所以,佛在前面教我們,我們起心動念如何能跟菩提心相應,也就是說跟阿彌陀的心相應,前面我們讀過,是《往生論》上的,天親菩薩說的。《往生論》這個小冊子,是天親菩薩修淨土往生極樂世界的報告,他把極樂世界消息透給我們。他看到極樂世界依報,就是環境,有十七種莊嚴,他方世界看不到的正報,阿彌陀佛有八種莊嚴,一切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們,有四種莊嚴,總共二十九種莊嚴,不可思議。世尊為我們講這個法門,介紹這個法門,有勸轉,勸導我們,為我們開示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三轉法輪裡頭作證轉,他給我們做證明,證明世尊在經上講的,跟他的報告完全相應、完全符合,三轉法輪。

  《往生論》上告訴我們,因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往生淨土主要的條件,不能不發菩提心,不能不念佛。念佛容易,發心難。菩提心是真心,真心是智慧,妄心生煩惱。我們煩惱很多,為什麼?用妄心不用真心,要用真心沒煩惱,妄心裡頭,妄想、雜念。《往生論》裡面告訴我們,發菩提心首先要遠離三種跟菩提心相違背的,有這三樣東西,菩提心發不起來。第一個就依智慧。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知道,五常裡頭有,你看五常裡說仁義禮智,智就是理智。理智的反面是感情,感情是煩惱,生煩惱,理智生智慧。要用智,智,不求自樂,遠離貪瞋痴慢,決定要放下,這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大慈大悲。也就是自性裡頭愛心要生出來,這個愛心是清淨的,沒染污的,這個愛心是平等的,要愛護一切苦難眾生,要念念有讓眾生得到平安幸福,要有這個念頭。第三要有很好的方法,憐憫一切眾生,遠離恭敬供養自己。希望別人恭敬自己、供養自己,這個念頭不好,這個念頭是障礙你菩提心,你菩提心發不出來。要學佛、要求往生,這三條是天親菩薩告訴我們你必須遠離。

  翻過來,那就是三種順菩提心,順菩提心第一個,沒有染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的清淨心。不求自己的享受,一切隨緣,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沒有一樣不好,統統好,把分別執著放下,平等心就現前。第二個,安清淨心。安是平安,要讓一切眾生得到公平、得到安穩,平安是這個意思,平是公平,安是安穩。第三個,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建立對淨土的信心、願心,幫助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自己心底不落痕跡,不要像梁武帝那樣,我做了這麼多好事,功德大不大、多不多?這個念頭就錯了。這個念頭是什麼?與你那個清淨心不相應。要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做跟沒做一樣,心裡面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就對了,決定不可以清淨平等覺上有染污。

  今天最嚴重的染污,而且是普遍讓眾生受到染污,是什麼?媒體,手機、電腦、電視這三樣東西讓許許多多念佛人不能往生。我現在手機丟掉了,丟掉有兩年了,生活非常平靜。有手機他很方便,沒有手機跟我聯繫不方便,不是很重要他就不會找我。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把這些東西放下了,有人告訴我,做一個現代人,這些資訊都斷掉之後,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你怎麼辦?不知道,心就清淨了,你提出問題我就知道怎麼辦。你知道問題,你不知道怎麼辦,為什麼?你的心是亂的。我這個心是淨的,你提出來我就知道怎麼辦,我根本不去想你這個問題,我能知道答案。這裡透了個信息,清淨心重要,清淨心不知道問題,問題現前馬上能解決問題。這是事實真相。我們最怕的就是把這個心擾亂了,這個心被染污了,心只要被擾亂、被染污,你所求的即使是聖賢之道,鍥而不捨你在這上用功,你所學得到的是知識不是智慧。為什麼?你自己好好反省,你的心清不清淨、平不平等?只要不是清淨平等心,就沒有智慧,就是知識。知識解決問題有侷限性,不圓滿,還有後遺症。這個學佛是跟佛完全相違背,錯了,大錯特錯,我們不能不知道。

  夏蓮公《淨修捷要》底下這幾句話,我們念底下這個,「無量光壽,是我本覺」。光是智慧,壽是德相,無量光壽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我們迷了本覺、迷了真心,光壽變成了生滅,就是變成六道輪迴,這錯了。光壽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只是你自己沒有覺察到,光壽在。你看看,你只要把手機、電腦、電視放下,光壽就現前,不難!清淨心一現前,人就突然覺得聰明,從前我那麼笨,現在聰明了。以前看事看不清楚、聽話聽不清楚,現在靈了,看得明白、聽得清楚,所以它在。我們要把這些障礙排除,天天念著我要往生淨土,我要見阿彌陀佛,這些障礙不肯放下,這些話跟你的願望完全相違背。這些東西不知道不要緊,知道,心裡發慌,不知道,天下太平,為什麼要知道?每天在學習經教,最後怎麼?都是白學了,沒用上。你要能用上,多自在、多快樂!

  佛告訴我們,末法時期有五種緣,佛法會滅掉。哪五種?第一個比丘,出家人,當然也包括在家的受過三皈、五戒、菩薩戒的佛弟子,對三寶不恭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持戒,不修清淨心。原文是不修定,我把它換兩個字,不修清淨心,佛法就會滅了。有五種方法可以讓正法久住,第一個就是「尊重正教」。正,反面不是偏就是邪,對於偏邪也看得很清楚,一點不迷惑。今天我們廣大的社會,真的不尊重正教,我相信不是這個,真正原因是什麼?正教沒有了,沒有人講,也沒有看到,誰做到了?所以不相信。社會很現實,大家親眼看到的,每個人都在爭奪,是什麼?財色名利,這是大家看到的。沒有看到一個人遠離財色名利,他不要的,沒見過。湯恩比博士所說的,他一生研究歷史,他看到歷史上三個人徹底放下的,沒有個人的名聞利養。第一個釋迦牟尼佛,第二個耶穌,第三個,大概那個時候他還在,甘地,印度領導和平改革的甘地,這是徹底放下財色名利。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放下,他徹底放下了,我們才相信他。佛陀距離我們遠了,二千五百多年,中國歷史上記載三千年。三千年以前,我們在文字記載裡頭看見,看看我們現實環境很難相信,變成什麼?那是理想,做不到。這是聯合國會友對我做的報告的反應,告訴我,我說的這個是理想,做不到。所以在今天的社會,如果看不到樣子,不可能叫人相信。那怎麼辦?我們不要求人,求人永遠是失敗的,回過頭來求自己,自己務必要做到,身行言教,一定要把德行擺在第一。你們不幹,我真幹,我就學釋迦牟尼佛,我就學孔子。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孔老夫子真的做到了,沒有一個字他沒做到,表現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所以人們能相信他。他要只是講,教人做,自己沒做到,誰相信?他的教誨怎麼能傳給後世?我們在這個地方得要認真去思考,我是要眼前的小利,還是放棄小利,我要利國、利民、利益天下,這裡頭產生價值觀了,我要幹些什麼?將來佛教大學、漢學院這裡面的師生,我們是用佛陀、孔子的標準做為我們自己修行的標準,我們的願望才能真正達到,繼承傳統。培養人才,繼承傳統,延續傳統,將傳統發揚光大,利益全世界的眾生。釋迦、孔子一生過的那個苦日子,有價值、有意義,神人讚歎。

  五法裡面第二個,「止息瞋惡,人天敬仰」。也就是要有涵養,要修忍辱,決定不能發脾氣。歷史上多少事情錯誤了產生禍患,都是因為發脾氣。所以忍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課程,一定要認真修學。忍人之不能忍,別人無法忍的,我還是能忍。為什麼能忍?佛教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認真?一場夢。

  世尊當年在世在斯里蘭卡講了一部重要的大乘經,就是《楞伽經》,這部經斯里蘭卡沒有,中國有。我過去沒看過,藉著這次的因緣,看到《蕅益大師全集》裡頭有註解,蕅益大師對這個經的註解。我把它的玄義看完,經文看了一部分,太好了!這個經的目的就是幫助人放下,幫助小乘、凡夫放下煩惱習氣,放下煩惱障,幫助菩薩放下所知障。這兩種障礙都放下,這個人順利成佛了。難怪達摩祖師當年將這部經傳給慧可,禪宗二祖,用《楞伽》印心。二祖傳給三祖,三祖傳給四祖,四祖傳給五祖,都是傳《楞伽經》,五祖傳六祖,換了,換了《金剛經》。前面是單傳,只傳一個人,所以《楞伽》不出名。五祖傳六祖傳《金剛經》,六祖,在他手上禪宗發揮到極處,所以《金剛經》名氣就大了。《楞伽》跟《金剛》異曲同工,確實能幫助我們斷除一切煩惱習氣,真正實實告訴我們,宇宙之間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你能把它認識清楚,問題就能解決。

  統統都是假的,為什麼不能忍?他堅固執著,我不執著,問題就解決了。兩個都堅固執著,麻煩就來了,就造業。業是現在造的,要曉得生生世世惹麻煩,你要不往生淨土,來世又遇到,果報就現前。果報不能忍,那就是世世代代從小的衝突變到大的戰爭,不知道要多少人受害,這就是造成地獄罪業,不值得。真正通達明瞭的人,什麼也不執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不說別的,特別提出來要止息瞋惡。

  第三個,「敬事上座」,這就是對於長上要尊敬。出家人在一起,這是釋迦牟尼佛定的規矩,先出家的人在前面走,後出家的人在後面走。它不論你世間的地位,年齡、大小、地位它不論這個,它論出家先後。出家之後受戒,不受戒不算,從受戒那天算起,先出家在前面,後出家在後面,它順序這麼排的。所以兩個出家人見了面,知道的,晚出家的一定向早出家的行禮不知道就要問,你是哪一年受戒的,兩個一比較,誰應該向誰行禮,就要做出來。這是中國五倫裡頭長幼有序,社會不亂。絕不因為富貴貧賤,不是用這個分的,是用戒臘分的,這大家都沒話說。

  第四個,「愛樂正法」。正法要深入,入得愈深你就會愈歡喜,深深契入,欲罷不能,世間再沒有比這個好的東西了,讀得歡喜。愈學愈歡喜,愈學清淨心現前,求往生的願心非常懇切,不會退轉、不會迷失。最後一個是「善教初學」。對於初發心學佛的人要照顧,要好好的引導他,他如果真正肯學,就是將來弘法利生的人物。我們發現這個小樹苗就好好培養它,將來成為大樹。佛法有人承傳,必然有人發揚光大,這是興旺的氣象。

  「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覺跟本覺沒有兩樣,始覺合本叫究竟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這個依正是我們眼前的境界,身體這是正報,生活環境是依報,就在這個境界裡頭去修行,修什麼?顯我自心。自心是什麼?清淨平等覺,這真學佛。把佛的戒定慧變成我們日常生活,就能大幅度的提升自己,造福眾生,提升自己是自利,造福眾生是利他。今天我們難得,稀有的因緣,我們能建個學校,這是我們連作夢都不敢想像的,所以我們從來也不攀緣。遇到了,這是隨緣不是攀緣,遇到了我們歡喜,我們全心全力的把它做好。我們知道這是祖宗之德、三寶加持,絕不是自人的功德。我們自己無德無能,遇上了,三寶、祖宗加持,讓我們有這個機會來做這樁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對祖宗的東西要有圓滿的信心,為什麼?祖宗東西是從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遠古的時代,社會簡單,沒有這麼複雜,所以人心清淨。今天可以說,我們的知識胡思亂想,這個比古人厲害,古人不如我們我們的清淨平等覺,我們跟古人差太遠了,沒法子跟他比。清淨平等覺生智慧,我們這個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都生煩惱,不生智慧。遇到問題,不但問題不能解決,反而更加重了麻煩。這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看到的。

  戰爭能解決問題嗎?用這個方法帶來的愈是麻煩,愈是難以解決。布希總統那時候有意思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我寫了一封信勸告他,希望用談判解決問題,不要用戰爭。三個月之後,戰爭還是爆發。我們有一次在華府見面的時候,他確實也感到後悔。你看,發動戰爭很容易,後面收不了尾。戰爭的時候沒有死幾個人,反而佔領之後,好像它一共死了有大概將近三千人的樣子,這是原先沒有估計到的。我們提供他,他不相信。二次大戰之後,等於說用戰爭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告一段落了,往後決定不能再用戰爭,戰爭解決不了問題。原因是什麼?二戰之前資訊不發達,沒有媒體、沒有傳播,人民聽政府的話。現在資訊發達,哪個地方出一點芝麻小事情,全世界人都知道。你叫他跟你打仗,他不打了,他不幹了,他想想,我為什麼?我為你送命,價值在哪裡?這有什麼意思、有什麼價值?所以他不打了,真的要打也打不起來。那怎麼辦?按鈕,核武戰爭。地面上的陸軍、海上的海軍都不起作用,現在起作用是按鈕,那按鈕什麼?全世界毀滅。這個戰爭沒有輸贏的,同歸於盡,活得不耐煩了,大家一起死。這是愚痴到極處。

  今天社會到這種地步,化解的方法,確確實實湯恩比所講的要多去想想它,他為什麼講這個話?孔孟學說、大乘佛法,他為什麼想這個?唐太宗從地獄出來,附體告訴我一句話,《群書治要》可以救中國,可以救全世界。說完這句話他就走了,他的附體時間只有五、六分鐘,時間很短。他給我這個提示非常重要,讓我們推動這部書範圍擴大了。我原來沒有這個念頭,只是對我們中國人,我找到這部好東西,我們提倡要學習,沒想到全世界。他這一提醒,讓我警覺到,要把它翻成白話文,再從白話文翻成外國文,對全世界流通。行嗎?真行,沒有一個拿到手的不歡喜、不讚歎。

  今年五月,我們參加聯合國的一個活動,我對於駐聯合國的各國大使、代表,兩百多人,我統統送出去了,就是《360》的中英文翻譯的本子。這些人拿到手上,真的如獲至寶,很歡喜。所以這個小冊子繼續不斷的在翻,我們估計大概五、六年可以全部翻譯完成,對於全世界流通,用六種不同的語言。同時,我們勸勉全世界的人學漢字、學漢文,你有能力直接讀原文。中國古人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效果,都在這個小冊子裡頭,從個人修身,真的,到齊家、到你的事業、到社會、到國家、到全世界,所有問題在裡頭都能找到答案,真正是一部智慧的寶典,是中國人的《聖經》。它的根本就是《四庫全書》,它是《四庫全書》的精華,你真正要做學問,你從《四庫》裡頭去下手。但是有這樣東西,好好學習,你就有本事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就有這個本事,這個書值得大量翻印。這托彼依正,顯我自心。

  「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我們的方向、目標正確,幫助這個社會大眾是我們應該做的,佛是以度眾生為本,我們應該做的。但是我們自己沒有成就,這個成就是成佛,我們沒成佛,沒成佛度眾生有困難。我們必須自學圓滿,然後再專門度眾生。所以在今天,我們自己這一分來著想,我們要把往生擺在第一位,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自己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求生淨土。於求生淨土不相干的統統放下,不要放在心上,我們的願望才能圓滿。幫助社會眾生的事情,我們隨分隨力去做,我們會像毛主席所說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會做到,但是他們不會障礙我的清淨心,不會障礙我信願持名。我們的自利是信願持名,我們利他是全心全力為大家服務,我們的服務就一個方向,就是教學。這是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孔夫子教導我們的。這個事情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幹的,你們都不要,你們幹的,我們沒興趣,所以不衝突。可以互相包容,兩方面都能得好處,互利,沒有互害。所以始本不離,直趨覺路。

  「暫爾相違,便墮無明」。這一句警句,比什麼都重要。暫是短暫的時間,你跟經教相違背,就要出事情,不能不高度警覺。特別是在財上,財物上,不要以為少,小事,我急需的時候挪用一點,不可以。我有一年,很早了,佛陀教育基金會成立好像是第二年,過年,我們總幹事簡豐文居士告訴我,基金會裡面過年沒有錢,但是印經的錢很多,可不可拿用一點來,救急,等將來有錢的時候再還?我說不可以,這個例子決定不能開。印經,那就是要印經,不能做其他的用途救濟,就是要做救濟的。捐款的人指定做什麼用途,我們一定要跟他的意思,不可以違背。他問我,那怎麼辦?我就跟他說,我收到別人私人供養我的,那是供養我個人的,銀行裡面有個戶頭,我說你去看看有多少錢?他一看,有一百多一點,一百多萬。我說好吧!你們兩家平分,佛陀教育基金會一半,另一半給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一個人一半。他們就拿這個錢拿去,過年還都夠用。常住的錢決定不能動,常住的錢決定要有它一定的用途。現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印經的錢很多,就要印經。錢多了多印,做光碟,這個都可以用,流通法寶的。做其他的不可以,你說我們這個道場修建,不可以,那一定是供養道場的錢,印經的錢不能動,放生的錢不能動。他指定用途的,我們一定要很負責任幫他看好。所以,暫爾相違,便墮無明,我們要記住。

  在個人修持上,真正想成功,把擾亂自己正念的一定要斷掉。沒有得到三昧之前,媒體的干擾是最嚴重,網路一定要放棄,手機要放棄,電視媒體、報章雜誌統統不要看。我在台中拜李炳南老居士做老師,開了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你過去所學的,其實我過去只是跟方老師、跟章嘉大師,就兩個人,很單純,不複雜,他不承認。他說他們教的我不承認,你要跟我從頭學起,我怎麼樣教,你怎麼學。我接受了。第二個,從今天起,無論是出家在家,在台中地區講經教學不准去聽,聽經只能聽他一個人的。第三個條件,從今天起你看文字,無論是世法、是佛法,沒有經過他同意不准看。你們想想什麼意思?老師對我用心是什麼?要我得清淨平等覺,因為這個東西干擾清淨平等。聽老師教的,跟方先生講的、跟章嘉大師講的不一樣,我要提出來的時候,不准提,那個作廢。沒話說,不讓你說話,真的全心全力好好的來接受老師教誨,他對我負完全責任。我完全接受了,老師笑著告訴我,有期限的,五年。

  我一直到好多年之後,跟演培法師在新加坡碰到,才恍然大悟。演培法師小時候出家,小沙彌,不到二十歲,跟諦閑法師,諦閑法師也是這三條,一樣的。我才曉得,聽說古時候師承,師承的條件就這三條,真能成就你。你一不聽話的時候不能教了,不能教什麼?就是隨喜,旁聽,就不重視你了。我們以為是李老師的專利,李老師好像這麼樣的傲慢、這麼自大,有這麼點感覺,不敢說。在新加坡有一天聊天談到這個事情,談到我過去跟李老師的因緣,他就說了,我小時候在觀宗寺,跟諦閑老和尚也這三條。但是他守不住,他是開小差,偷偷的跑出去了,叫溜單,沒有告假就跑掉了。他跑到廈門去親近太虛大師,太虛大師辦了個閩南佛學院,他到那裡去了。錯了!他要不離開諦閑,他是天台近代的一位祖師。因為太虛大師教學是一般大學的課程,完全仿照外國的教學方法,不是老祖宗傳的老方法。但是他真正得實用,他自己講的,他還是複小座成就的。複小座,太虛大師那裡沒有,諦閑老和尚。所以,他畢竟在諦閑老和尚那裡還有幾年的根柢,大概沒有五年。

  現在,現在人學根本沒有這個了,聽都沒聽說過。用這個條件來招生,沒有一個,學生認為你過分,自己誇大,誰相信你?這樣的老師沒有了,這樣的學生也沒有了。所以今天,復興傳統文化真難,不用老辦法不能契入聖賢境界,為什麼?用真心。道理很簡單,他們東西是從真如本性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沒有通過思考,他們寫書、寫文章沒有通過思考,他們講經說法沒有什麼預備的。經要不要看?要看、要讀。上台講的時候,自己看的可能一字都提不到、提不出。他契機,看到聽眾現場的表情、態度,他的言教從這裡自然流出,不是從經本裡,可能與這個都不相干。

  《楞伽經》也非常著重這一點,完全是心。佛在經上跟這些菩薩們說,這是大乘經,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是自心現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還是心,識是妄心。真心,一念不覺那叫迷,那叫阿賴耶,那叫妄心,妄心的體還是真心,自心現量。《楞伽》講這個,所以達摩用這個來印心,你是不是明心見性?你跟這個對照一下看,如果跟這個完全相同,確實是覺悟了,諸法實相真見到了如果一對照不相應,你還沒有見性,沒有明心見性。這部經跟性宗、相宗有密切關係,因為佛一開頭,把整個宇宙歸納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把整個宇宙所有現象全部包括。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一句話,「自心現量」,現是現前,量是度量,遍法界虛空界就一句話,這就是它的真相,真相就是自心現量。自心現量,不是別人,是自己。他說了,諸佛的心跟眾生心是一個心,不二。是一切諸佛自心現量,也是自己的自心現量,自他不二,萬法一如,從這上大徹大悟。所以,用《楞伽》印心、印證,自己是不是真開悟?真開悟了,這個經一打開完全明瞭如果這個經本看不懂有障礙,沒開悟。以後採取《金剛經》,五祖跟六祖都用《金剛經》印心。《金剛經》簡單,文字也不長,只有五千字。《楞伽》長,《楞伽》裡面說出一百零八個問題,三十九門,說得細,講得非常好。

  下面,又《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面說「須知持名一法,最為簡要。行者初發心時,貴有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或十萬聲。從少至多,由散入定。隨其念力,俱可往生。」這是彭際清居士講的。這個居士也真正了不起,年輕就學佛,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人非常聰明,家庭環境好,他能夠放下。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兵部尚書用現在的位置來說,就是國防部長,所以他屬於高幹子弟。不到二十歲考中進士,那就是拿到國家最高的學位,一生沒做官,學佛、學儒、學道,他對這個有興趣,所以儒釋道全通。他家庭環境好,衣食不愁,當然受到社會大家恭敬。《無量壽經起信論》是他造的,他的著作,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

  這裡頭說這幾句話很重要,真正要求往生,要有定課,行者初發心時要有定課。定課不要定得太多,定多了你做不了,慢慢懈怠,就沒有了。從少,每天念一千聲佛號,一千聲佛號可以做兩次,早課跟晚課。早晨念五百聲佛號,晚上念五百聲,用念珠,長念珠是一百零八顆,算一百,念珠念五個圈,晚課也是這樣的。一卷《彌陀經》,五百聲佛號,要做為定課,一堂都不缺,跟佛所說的願就相應。黃念祖老居士往生的那年,他在那半年當中,身體不好,工作完了,圓滿了。他來的工作就是給這個經做註解,這個工作做完了,一心求生淨土,每天十四萬聲佛號。他是追頂念佛,從早到晚,一天十四萬聲。我到北京去看他,他告訴我的。真精進,真放下。從少到多,由散念到定。散是什麼?有兩個說法,散念是不計數,什麼時候都可以念,早晚定課是計數,這是一個說法。另外一個說法,散是心散亂定,定是功夫深了,念佛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所以,不懷疑、不夾雜這是定,沒有雜念夾雜,沒有妄想夾雜,念久了自然得念佛三昧。

  隨其念力,俱可往生,統統都能往生。念佛特別是講功力,不講多少,說幾萬聲、幾千聲這是數字,經上並不重視這個,重視功夫的淺深。這是蕅益大師常說的,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要真信,要真正求往生,不是假的,要用這個心念佛就決定得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你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多少,淺深跟多少沒有關係。要深信,深深的相信,深深的期盼,我要見阿彌陀佛,真想趕快見阿彌陀佛,這個心愈懇切,佛號的力量就愈大。有人一念,深信深到極處的一念,超過一個人一輩子念佛的功德都大。真正是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斷了,這深信。真誠、純淨,用這個心去念佛,純淨純善的心。

  求生西方淨土,不是到那裡去享福的,那個地方沒錯是極樂世界,不是為享福去的,是為作佛去的。惠能大師初到黃梅,見到五祖忍和尚,五祖問他,你來到這裡要求什麼?他說我只求作佛,別的一無所求。這是深信,所以他的成就也沒有人能跟他相比。他在黃梅只住了八個月,跟五祖見過三次面。神秀跟他幾十年,修學都不錯,能夠代替五祖說法。五祖年紀大了,不是很重要的人跟問題都是先去見神秀,在那裡就解決了。衣缽沒有傳給神秀,傳給惠能。所以在那個時候大家不服,認為老和尚糊塗了,怎麼衣缽傳給這個人?這個人,廟裡沒有一個人瞧得起他,他為什麼傳給他?真正沒有疑惑的就神秀,神秀自己知道沒開悟,自己知道比不上惠能。只有他一個,其他的人都不服。

  這個障礙,讓惠能大師隱居了十五年,弘法遲了十五年。但是這十五年確實成就六祖的真實功德,這十五年他不斷在提升境界。他修什麼?《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事鍊心。他在一切順逆環境裡頭,練什麼?練真心用事,那是真修行、真功夫。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完全用真心,把妄心淘汰得乾乾淨淨。妄心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跟《金剛經》相應、跟《楞伽經》相應,這叫大修行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都不敢保證他不會變,一定要境界現前,看你會不會變?

  歷事鍊心是真修,《華嚴經》最後「入法界品」,講到證果。《華嚴經》這一大部,清涼分作四分,信、解、行、證,末後叫「入法界品」,入是證,善財就表示證。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去參訪,你跟他們去接觸,你動不動心?你親眼看見,親耳所聽,真正練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成就了。不通過這個,那四個沒有經過考驗,還不能承認你。必須真正經歷過,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你才真的成佛了。所以佛法是科學,不經過是不能說你得到這個果位,果位也是個空的名詞,不能著相,著相是凡夫。成佛了,著個成佛的相,他還是凡夫,沒成佛。

  你看,「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五法裡頭一個就是名,名是假名第二是相,相是假相。名相全是假的,你怎麼可以執著,你怎麼可以當真?大乘教裡頭,你看看講整個宇宙,它多簡單,統統講完了,就沒有了。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講完了。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大乘?這兩句話就圓滿了。一切法歸納為五大類,這五大類是名、是相、妄想、正智、如如,就這五樣。三自性,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性就是妄想,根本沒有這個事情,自己執著以為有這個事情。名是遍計所執性,相是依他起性,眾緣和合的,是依他起性。自性是圓成實性,那是永恆不變的,叫圓滿,真的。八識是妄心。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

  你把這兩句話參透了,就成佛了。全部的佛法,不但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所有諸佛說的一切法,不出這兩句的範圍,它統統包括了,一法不漏。究竟圓滿,自度度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這個話說得是很容易,境界太深了,我們還是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再來搞明心見性,向上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