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自度才能度他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二集)  2022/5/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82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請大家翻開經本,《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七頁,「《大乘無量壽經》」。我們前面跟大家學習過《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早期我們導師淨老和尚在美國達拉斯節錄的這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只有兩篇東西,一個是《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的節錄,還有《常禮舉要》。後來又加上《無量壽經》的精華,以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的精華節要。我們今天就繼續來學習《大乘無量壽經》精華,這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節錄了六十二條,每一條都很簡短,也是很扼要的。

  我們這個月初,在雙溪也舉辦了一個傳統文化的座談會,難得邀請到成德法師,以及很多傳統文化的老師,來山上在一起互相交流,主題是「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學是學習。在我們淨宗道場,以《無量壽經》為主修的經典,這是我們淨老和尚長年在宣講的,我們要善於學習。這都屬於傳統文化。我們今天接著來學習淨老和尚後來加入的《無量壽經》精華,加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的前面,這個最前面的。

  我們看第一條,「一、心常諦住度世之道」。這一條,「心」,我們平常講發心。「常」就是不間斷。「心常諦住」,這個「諦」是真實的意思,就是真正住在「度世之道」。「度」這個字,我們用簡單的話講,幫助、協助。這個度,有的地方加上三點水,就是我們過去要過河,要坐擺渡,坐船,我們叫渡船。用這個來形容比喻,我們從生死的此岸要度過煩惱的中流,達到涅槃的彼岸,這個叫度。我們要度過這個生死的大海,苦海,要靠船,靠這艘慈航,才能度得過去。「心常諦住度世之道」,度,首先你要自度,才能夠度他。如果自己沒有得度,要去幫助別人,這個也做不到,也很困難。自己還在生死苦海當中,怎麼能夠去幫助苦海當中的人?自己還在苦海當中,自己都沒有能力超越生死的苦海,自己都超越不了,那怎麼能夠去幫助別人超越?

  我們一般講超度,超度,首先要度自己。自己都超度不了,我們哪有能力去超度別人?這一點我們要明白。所以這個度是度什麼我們要知道,度世,世就是世間,度是超越,超越六道輪迴,也就是說我們要發心,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個道是成佛道。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是度世之道。心要常常諦住在度世之道,諦是真實的意思,這個心要不間斷的,真實的住在度世之道,也就是說我們發心要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心不能中斷。不能中斷,也就是我們念佛法門,信願念佛這個不能中斷。中斷了,就離開度世之道,就沒有諦住在度世之道,又落到生死苦海當中了。這一點,我們同修各人自己反省,檢點自心,我這個心有沒有常諦住度世之道,有沒有在這個上面。也就是說,我們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心有沒有忘記。這個心要發真心,要真心,想要超越生死,這一生想要脫離輪迴,不能發假的。假的,就超越不了。我們世間要辦一個事情都要誠心誠意,真心才能辦得成,如果假的,辦不成。何況出世,諦住度世之道,這個地方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

  這個第一條也是很重要的,自度才能度他。自己能超度自己,才能夠幫助別人,才能超度別人。自己都沒有得度,就想要去度別人、度眾生,那是無有是處,做不到,那只是口號,實際上做不到。因此我們要度眾生,發願要度眾生,這個願是必定要發。度眾生,首先度自己,自己得度,才真正能夠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

  第二條,「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類」就六道眾生,就是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就是主動去幫助眾生,這個是菩薩的事業,廣修六度萬行。菩薩可以主動去幫助眾生,佛是老師,就不能主動。這個是老師,要尊師,學生要自動來向佛求法、向佛學習。這個也是要保持師道的尊嚴,為什麼要保持師道尊嚴?學生才能學到東西。如果老師主動一直去找學生,像現在招生,學生瞧不起老師,對老師沒有恭敬心,老師講的他當耳邊風,沒有認真在學習,那這個對學生就沒有幫助,對他就沒有幫助。所以恭敬老師是為了成就自己的道業,尊師重道。尊師是重視自己的道業,不是那個老師希望你去恭敬他,不是那個意思。菩薩等於是同學,同學互相幫助,同學可以主動去找同學來幫助他,菩薩等於是學長,我們是學弟,所以菩薩可以主動作眾生不請之友。我們學習這一條,也是在同參道友,我們可以主動跟同學大家互相提攜、勸勉,也是這個意思。大家在一起,四眾弟子,同參道友,互相勉勵,依眾靠眾,大家互相協助。

  「三、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個就很深了,「視」就是對於一切眾生要看作如同自己。實際上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是一體的,這個只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知道。我們現在沒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聽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講,我們也有一個概念,只是我們沒有入那個境界。這一切眾生都是從我們的心現識變的,整個宇宙,有有情眾生、有無情眾生,都是自己,就是自己。就如同我們作夢一樣,這個夢境當中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種種的,這個很多,看到這一切眾生,有情、無情的眾生,我們夢醒過來,這個夢從哪裡來的?自己的心現出來的,除了自己以外,沒有別人。我們現實的世界就如同作夢一樣,好人、壞人,什麼樣的人都是自己的心現識變的。自己的心現識變的,那不是自己,是誰?就是自己。所以自己與一切眾生是一體的,我們現在話講生命共同體。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認識了這個事實真相,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然就生起來,這個絲毫不勉強。我們現在沒有悟入這個境界,我們勉強不來。我們有分別執著,我是我,他是他,怎麼會是自己?這個是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有分別執著。事實真相,真的是只有自己,都是一體的,這個只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明白了。真正明白了,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然而生,絲毫不勉強,都是自己,自己一體,眾生的苦就是自己的苦,眾生的樂就是自己的樂,上與諸佛,下與眾生,是一體。我們現在是有這個概念,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前,就是多多迴向,多多為眾生想,眾生的苦難就是自己的苦難,這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也就慢慢的生起來。真正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真正知道眾生與自己是一體,只有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才是真的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絲毫都不勉強,因為沒有分別執著了。

  「四、不計眾苦。五、少欲知足。」這兩條我們合起來講。第四條「不計眾苦」,就是眾苦不計較,多吃一點苦,不計較。我們凡夫總是計較,吃一點虧,但就不願意吃虧,有一點苦的事情就不肯幹。菩薩就不是這樣,菩薩不計較一切眾苦,這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代眾生苦,你看菩薩代眾生苦,不計較這些苦。菩薩修的福報很大,他大可以享享福,為什麼還要吃那麼多苦?代眾生苦,代替眾生受苦。他自己有福不享,不計眾苦,代眾生苦。代眾生苦,就是做出犧牲奉獻,幫助眾生,弘法利生,自度度他。度眾生,眾生不好度,眾生難度,所以度眾生很苦。你好心好意幫助眾生,還要被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誤會,他不但不會感恩,反而他埋怨你,甚至毀謗,嫉妒障礙,甚至要陷害,這些菩薩都不計較,只要能夠幫助眾生得安樂,菩薩什麼樣的苦他都不會計較,都能代眾生苦。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也是做一個表現給我們看。年紀大了,他老人家這一生修的福報是夠他享清福了,但是到了晚年,還是為了眾生,在國際上奔走,為了傳統文化,到了現在九十六歲了,真的走不動了,才放下。所以這個都是代眾生苦,不計較這些苦。

  「五、少欲知足。」要能吃苦,就必須少欲知足,就是在物質生活不講求享受,欲望減少。我們凡夫不可能沒有欲望,但是佛勸我們要減少,少欲。知足就常樂,如果要跟人家比賽,不知足,那再有錢都很痛苦,總是缺乏、總是不夠。不知足的人,如果住在天堂,他也不快樂;知足的人,他就睡草蓆,他也很自在。所以我們要修少欲,欲望不要太多,多欲是苦,不是快樂,累贅、負擔、壓力很大。所以古人、修行人,他住的地方都非常簡單。民國初年有幾位大師,也都是做榜樣給我們看。你看印光大師,他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他的寮房我去參觀過,他住的床鋪大概三尺六尺,掛一個蚊帳,很舊的,用四根竹子撐的,過的生活很清苦。還有到杭州去看弘一大師住過的地方,那個寺院名稱我忘記了。我記得他好像到過虎跑,虎跑寺。我也去看過他住的地方,也是一個很破破爛爛的小床,一個蚊帳,四根竹子撐著,一雙破鞋。還有虛雲老和尚,你看穿的都是補釘。所以民國初年,在佛門裡面這些高僧大德都示現少欲知足,給我們後學做榜樣。我們現在做不到那樣的清苦、少欲,起碼我們也要不過分,不能太超過。如果欲望多,不知足,肯定就是苦。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他到美國看到有人買大房子,豪宅、別墅,他看了,住在那個大豪宅很苦!為什麼?稅金很重,清潔打掃要請很多人。而且有錢的人他也不一定有時間住在那裡,偶爾放假去住個一、二天。但是負擔很重,那些費用、開銷他都要負擔。請一個佣人在那邊打掃、在那邊照顧,真正住那個房子是那個佣人。那個主人好像客人一樣,偶爾去住一下,只是名義上,這個房子是我的,實質上他能用的有多少?有限。而且這個房子愈大,開銷愈大,壓力就愈重。所以不是快樂的事情,世間人迷惑顛倒,以為那個是很快樂、很享受,其實不然。真正少欲知足,才是真正的快樂。

  「六、於諸有情,常懷慈忍。」於諸有情,就是有情眾生,但這個有情也包括動物,一切眾生,心常懷慈忍。最近我們學習蓮池大師編的《緇門崇行錄》,學習到「慈物之行」,對有情眾生常懷慈悲心,愛護眾生,戒殺放生,救濟貧苦。這裡慈悲心,加一個「忍」,慈忍,就是要忍耐,要修忍辱。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對眾生都要慈悲心,眾生他不了解事實真相,你對他慈悲,他不但不感恩,他還會毀謗你、懷疑你,你對我這麼好,有什麼企圖?這個我們現在常常看到的。他不了解。菩薩修慈悲心,還要常常被誤會、被侮辱,統統要忍受。所以「常懷慈忍」。

  「七、和顏愛語,勸諭策進。」這條也非常重要,「顏」就是我們的表情,我們的顏色。「愛語」就是講好話,這個愛語也不一定說是甜言蜜語,那個講綺語,那個不是愛語。綺語,你講的那些,對眾生沒有幫助,還對他有損害,那個就不算是愛語,花言巧語,那不是愛語。愛語,真正愛護眾生的話,對他有幫助,對他有利益的話,縱然是罵他,也是愛語。好像父母責備兒女,希望兒女好,兒女做錯事,去責備他,那是愛語,那不是恨他,去詛咒他。如果恨,去詛咒就是惡口。但是父母對兒女的責備都是出自於愛心,愛護子女的心。所以這個愛語很多方面,也就是我們平常講口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也是算愛語。但是如果你幫助他,你提醒他,把他的過失說出來,希望他能改過,那這個是愛語,這是愛護他的話,所以這個我們要分清楚。總之,這個愛語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講真實語,講對眾生有利益的話,這個就是愛語。

  和顏這個也很重要,和顏就是說你的態度,這個也要看對象。這個對象,如果你講得比較嚴肅的,很熟悉的他能接受,這個就沒有問題,因為他了解。像過去家師淨老和尚早年在景美華藏圖書館,也常常對我們開示,講話都比較嚴肅,但是講的話都是愛語,愛護我們的話。有時候講的話當然不是很好聽,都是講我們的毛病,但是我們知道師父是愛護我們,希望我們改進,幫助我們,這是愛語。如果對一般的人,可能態度各方面還不是很熟悉的,比較和藹,就是講話的口氣要溫和。和顏就是說你那個表情要溫和,這樣對方就容易接受我們的勸告,這個對一般人。如果顏色不好,很凶,恐怕他就嚇到了,講再好聽的話他都聽不進去了。所以先有這種和顏愛語這樣的一個態度,先調劑人情,然後再發揮事理,這個就是和顏愛語。

  調劑人情,彼此之間交流溝通,和顏悅色的來交流,然後再把這個道理給他分析、給他說明,這樣一般人就比較能接受。所以和顏愛語就是為了下面這四個字,「勸諭策進」,「勸」是勸導,「諭」是說明。和顏愛語幹什麼?不是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沒有幫助、沒有利益的話,不是,那個就變成奸巧語,變成綺語。勸諭策進,勸是勸導,諭是說明,調劑人情,發揮事理。「策」是警策,我們有看到一本古大德寫的《念佛警策》,是警惕的。佛在經上講的都是和顏愛語,勸諭策進,警策我們要精進。《無量壽經》講,「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就是說我們現前這一生咬緊牙根,吃一點苦,精進來修行,時間不長,一生幾十年就過去了,但是我們這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那你永遠解脫了。短時間的勤苦,換來永恆的快樂,這佛在《無量壽經》勸我們。如果我們短時間吃不了這些苦,後面我們還是要長劫輪迴,受生死的大苦。一點小苦不吃,大苦就要去受了,六道輪迴沒完沒了,苦不堪言。

  所以我們要常常想,我們在道場共修,聽經、誦經、念佛,修慧,為常住做事是修福,要福慧雙修,要認真精進來修,不要怕吃苦,要不計眾苦,不要怕吃苦,要少欲知足。能夠這樣修,你看我們一生多久時間?不是很長,一下就過去了。我們能夠忍受現前這個短暫的小苦,將來得到長久的快樂,這佛在《無量壽經》勸我們,勸諭策進,警策我們、提醒我們,我們每一天讀《無量壽經》,就是接受佛的勸諭策進。但是讀經,你要消歸自性,不是讀給佛聽聽就完了。要回過頭來,這個經,佛是怎麼勸我的,我要在這裡依教奉行,改變我們的心理,改變我們的行為,這個是「和顏愛語,勸諭策進」真正的意思就在這裡。

  我們再看第八頁:「八、恭敬三寶。九、奉事師長。」這個兩條也是相關。「恭敬三寶」,這個三寶有住持三寶、有自性三寶、化相三寶、一體三寶。我們一般講住持三寶,佛像、經典、出家眾的形像,這叫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我們要恭敬。恭敬住持三寶就是恭敬自性三寶,這個自性就是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啟發我們的自性三寶。所以恭敬三寶,無論在家出家,在外面的形象上表現恭敬三寶,這個功德無量。比如說在家人對住持三寶很恭敬,特別有身分、有地位的人對三寶很恭敬,他會影響社會大眾,某某人他都信佛了,這個佛教肯定有很好的東西,就會影響很多人來接觸三寶,來接觸佛教、修學佛法。所以這恭敬三寶也非常重要。

  「奉事師長」,「師長」是善知識,這個三寶就是師長傳授給我們,所謂奉事,這個奉事在生活上的一個供養、照顧,在物質生活的一個照顧。最重要的,依教奉行,這是真正的奉事。真正奉事師長就是依照師長的教導,依教奉行去落實。所以以師志為己志,這樣去依教奉行,這是真正的奉事師長,不是只有照顧生活。實在講,師長他能吃多少、他能用多少、他能穿多少?有限。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人家供養他的衣服太多了,他都可以開店了。這說明什麼?物質的需求是很有限的。一件衣服穿個幾十年,出家人一件衣服穿了幾十年,所以這個物質是有限的。最重要這個奉事就是師長的教導有沒有聽懂,你真聽懂了,才有可能去依教奉行。換一句話說,不能依教奉行,實在講也沒有真的聽懂。說聽懂了,不能依教奉行,是似懂非懂,不是真懂。真的懂了,肯定會去依教奉行。就像平常講的,說看破了還放不下,實在講他沒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他肯定放下。所以不能奉事師長,老師教導的他沒有真的聽懂,甚至聽錯了,把師長教導的這些意思曲解了,錯解、誤解了,這大有人在。都曲解了,當然不能如理如法去依教奉行,做出來的就偏差錯誤了,這個就不能奉事師長。奉事師長,真正的意思是在這個上面,我們要明白。

  「十、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一條,《無量壽經》擺在第一條,也就是我們很容易犯口業,我們

  講話講講講,不知不覺我們就會譏他人之過,我們很容易說別人的過失,很難說自己的過失。這一條,我們要反過來,就是常說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的過失,不要去說別人過失。這樣時間久了,別人也會受到感化,別人他也會回頭,也會反省自己。所以善護口業,就不譏他過。特別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看現在社會很亂,媒體新聞報導,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好的事情盡量發表,這個社會就愈來愈亂,互相謾罵,互相挖瘡疤。所以古人教我們隱惡揚善,人家有過惡,不要去給人家宣揚,不要去到處宣揚,甚至登報紙、雜誌,那個就造口業了。所以這個口業最難守。

  因此過去有一些道場,叫做止語,不造口業,不譏他過,止語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就不要講話。以前小時候聽我母親講,以前我們家有來一個人,好像跟我父親學做木匠的學徒。這個人他很有自知之明,他說他不會講話,他一講話就講錯話,所以他都不太敢講話,那這個人有自知之明。所以一個道場如果三年不講話,那這個可以避免造這些口業。止語,心也就比較會清淨。過去在馬來西亞古晉報恩念佛堂,那個時候家師淨老也交代悟道去掛一個主持的名義,我是掛名的,沒有管事。當家師是悟忍法師,悟忍師她做當家,實際上她管事的。我們老和尚就勸她,在古晉報恩念佛堂要止語,不要講話。好像有一段時間,也實行了一段時間,止語。止語也是我們避免造口業的一個方式。

  但是這個地方也要補充說明,如果不補充說明,恐怕又會產生其他的問題出來。實在講,講話,你說除非你自己一個人閉關,沒有對象,你也不要手機,沒有電話,那就不用講話了,這個止語就沒有問題。那如果大家住在一起,比如說你進念佛堂止語,那當然可以。你在念佛堂,或者在做法會,我們不要講話。或聽經,大家不要講話,這個時段、這個場所是可以的。但是其他的時間、其他的場地遇到人,有時候有事情你該講也要講,不能不講。不能人家問你什麼事情,你就不理他,那個也不對。該講不講是傲慢。講太多,造口業。所以在生活當中,這裡講「善護口業」,也沒有教你說絕對不能講話,該講的你還是要講。但講話要有分寸,不能太過與不及,總是要剛好,該講的要講,不該講就不要講。這個都要學的,要學講話,講話應對要得體,不能亂講。所以孔老夫子教學四科,第一科是德行,第二科就是言語,所以講話要學的。言語就是不要太多,《論語》上也講,孔子說「言多必失」,就是你話講太多了,肯定會有失誤的地方,會講錯話,講多了就會。如果重要的講一講,就比較不會有過失。也不是說叫你完全不講,不要講太多,該講的講,不該講不要講。

  我們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他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他也沒有說不要說話,他是說少說,那跟孔子講的是一樣,叫你少說,不要說太多。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那不如多念一句佛。有必要、有意義的話我們再講。如果沒有意義的話,那少講,不如你把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去念佛,念佛有功德,你講那個話就造口業了。我們在《緇門崇行錄》前面有一個公案,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就是有兩個出家人,剛開始在交流,在談話,就有天神護法來保護,在旁邊。後來沒多久,護法神走了;又沒多久,看到很多鬼就圍繞在他旁邊了。後來有一個老和尚有禪定功夫,出來就跟大家講,剛才那兩個出家人剛開始在講話有護法神,後來護法神走了;又沒多久,那些羅剎、那些鬼都來了。他說為什麼剛開始在講有護法神?因為剛開始他們在討論佛法,在講佛法。像我們在講席當中講經典、佛法,就有護法神。那兩個出家人講到最後,就講一般世俗比較沒有意義的話,那護法神說,這個講的不是佛法,他就走了。後來又講是非人我,張家長、李家短,講一些名聞利養,那些鬼都來了。所以那個出家人看到,終身不講沒有意義的話,除了講佛法,那些沒有意義的話他都不說了,更不會去談論名聞利養的話。這個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個我們大家要一起好好來學習。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第十條,下面我們下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