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慕於師德,不應窺小過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21/6/1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26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四十八頁,我們從第八看起:
【八、師坐禪,不應作禮;師經行,不應作禮;師食、師說經、師梳齒、師澡浴、師眠息等,俱不應作禮。師閉戶、不應戶外作禮;欲入戶作禮,應彈指三遍,師不應,應去。】
我們今天從這條看起。這條也是事師,第二,事師。就是事奉師長,要怎麼樣來事奉,一些在生活上具體的規矩。『師坐禪,不應作禮』,就是師長在打坐參禪的時候,或者他在念經、念佛,在打坐。參禪的人就打坐參禪,念佛的人打坐念佛,持咒的人打坐持咒,都是屬於坐,正在打坐的時候。坐在那邊,就不要到他面前去頂禮,「作禮」就是去那邊頂禮。『師經行,不應作禮』,「經行」就是在走路的時候,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去向師長來頂禮,特別在馬路上走。《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接下來就是《常禮舉要》,《常禮舉要》也講,在車馬繁雜衝區,就不打招呼了。你在路這邊,對面的路遇到熟人、朋友,也不打招呼、不作禮、不鞠躬問訊等等,這個時候、這個地點就不適合作禮。所以師經行,走路,特別在車站、公共場所、機場,人行走來走去的地方,不需要頂禮。頂多問個訊,這個時候不適合作禮。這個我也常常碰到有很多同修,特別在大陸同修,非常的虔誠,在機場碰到,頂禮,而且頂禮還要頂禮三拜,說一拜還不行,他一定要三拜。這就是《論語》上講的,「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就是你恭敬,但是沒有禮來節制,你就很疲勞了,不但自己很勞累,也使對方勞累。你說法師站在那邊,頂禮,他能走開嗎?看到你頂禮,他也要站在那裡合掌讓你頂禮。法師說一拜,還說不行,我一定要三拜,那他就只好站在那邊給你拜三拜,彼此都很勞累。所以這都屬於禮節。
『師食、師說經、師梳齒、師澡浴、師眠息等,俱不應作禮。』這就是舉出生活上,在什麼時候不要作禮,不要去頂禮。就是吃飯的時候,這個我都碰到過,吃飯的時候有一些同修來,正在吃飯,他在旁邊給你頂禮、供養紅包,這就不適合了。你說你跟師長頂禮,他能繼續再吃飯嗎?他一定要停下來,給你拜。所以這個時候,吃飯也不要作禮。「說經」,說經就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一般作禮是開始前,還有經講完了,然後再來頂禮,不要在當中去頂禮、正在講的時候去頂禮。「師梳齒」,梳齒就是刷牙,他在盥洗、在刷牙,你不要去頂禮。「師澡浴」,在洗澡的時候,你更不要在這個時候去頂禮了。「師眠息」,眠息就是他睡覺、休息了,休息的時間你不要去打擾。這邊有個「等」,等就是說還有其他的,我們自己看了這幾條,是舉出來的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例子,其他還有很多方面,我們自己要去舉一反三。所以孔子講,要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比如說,師長有賓客來,跟賓客談話,你這個時候也不要去頂禮,那不是打閒岔嗎?所以這以此類推。所以這個等,「俱不應作禮」,就是說凡是不適合的場所、不適合的時間,都不要去作禮、去打擾。這跟在《常禮舉要》講的是一樣的,像《常禮舉要》講,你不要去拜訪人家,挑人家吃飯的時間去,事先也沒有通知,突然就去了,那不是造成人家的困擾嗎?這個也是同樣一個道理。
『師閉戶、不應戶外作禮。』「閉戶」就是說他已經門關起來了,比如說房間的門關起來,你不要在房間的門外向他頂禮,這也不適合,就不應該在門戶外面作禮。『欲入戶作禮』,如果你要進去他的房子裡面去給他頂禮,有門,比如說寮房的門,你要跟它彈指三遍,就我們現代講叩門,這邊是講彈指,用手指頭彈三下,三彈指。現在有門,就是你要輕輕的叩三下。如果『師不應』,叩三下,如果他還沒有回應,就要走了,不要一直在那邊彈、一直在那邊叩門了。所以我也碰到過,有人來給我敲門,是休息時間,叫了老半天,好像要破門而入一樣,這就很失禮了。應該你敲三下,沒有回應,可能他不方便。有時候你在房間,他來敲門,或者按電鈴,現在有按電鈴,你人剛好在廁所,沒辦法,旁邊也沒有人,沒辦法出來開門。如果在外面一直敲門、一直敲門,那不是讓裡面這師長很急嗎?他又出不來,你在外面又拼命的敲,這個就不適合,就不應該這麼失禮了。應該先離開,等一下再來。這是平常的禮節我們要注意,這個都要學習。
我們再看第九:
【九、侍師不得對面立,不得高處立,不得太遠立,當令師小語得聞,不費尊力。】
這個也是尊重師長的一個態度表現。『對面立』就是面對面這樣站著,這個對師長就不恭敬,應該稍微偏一點。你在侍候師長,你不能在高的地方,師長在低的地方,你站的位置不對,「立」就是站著,站的位置不對。『不得太遠立』,「不得太遠立」就是你也不能站得太遠。『侍師』這就是侍者,當侍者的,你站的位置應該站在師長的什麼地方,這個要知道。就是不能跟師長面對面這樣站著,這個就很失禮了;也不能站的位置比師長高,師長在下面;也不能站得太遠,師長有事情要交代就叫不到人了,有時喊了半天也沒聽到,因為很遠。『當令師小語得聞』,應該你站的位置不要太遠,一般都在身邊(身後、旁邊),有一定的距離,師長聲音輕輕的,他的侍者可以聽得到,師長話講得很小聲,侍者就聽得到了,這樣的距離是最理想的。如果站得太遠,大概要用喊的,不然聽不到。所以『不費尊力』,不讓師長太費力氣,有什麼事情要交代、要交辦,師長(你在旁邊不是很遠)他小小聲叫一下,你就聽到了,在這樣的一個距離是最標準的。
我們再看:
【十、若請問佛法因緣,當整衣禮拜,合掌胡跪。師有語,澄心諦聽,思惟深入。】
『若請問佛法因緣』,這個是很慎重,就是說要請問師長佛法,有這樣的一個因緣要請問佛法。請問佛法,跟一般平常一些講話、問話就不一樣,請問佛法,要尊重法,所以應當把衣服整理整齊,先禮拜。『合掌胡跪』,「胡跪」是跪一隻腳,左腳跪著,右腳這樣立著,跪一隻腳。胡跪就是說,師長要交代什麼事情,動作會比較快一點。像我們現在在拜佛都是長跪,長跪就兩隻腳都跪著,要站起來就沒有胡跪那麼方便。但是現在,這個胡跪是屬於印度那邊的禮節,外國的禮節,中國都是長跪。就是我們現在像念疏文,齋主長跪合掌,這是請問佛法這種態度就非常的尊重了。這個時候有一點我們要知道,如果師長說「好,你拜一拜起來」,你要跪著請問,師長如果說「你就起來講好了」,這個時候你要恭敬不如從命,聽師長的話,你就站起來,你就答「依教奉行」,你就站起來問話。如果師長說「起來講話」,或者讓你一個位子,你就坐下來講,你要恭敬不如從命,依教奉行。你也不要「不行,我一定要跪著」,這就又是不懂禮節了。所以禮要有一個調節、節制。就像頂禮三拜一樣,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碰到人家頂禮,說一拜,他一定要三拜。我們老和尚講,拜佛才三拜,拜人一拜就好了,他就偏偏要三拜。所以這個地方再補充一下。
『師有語,澄心諦聽。』師長有話,就是開示。「澄心」就是說把這個心靜下來、定下來。「諦聽」就是專注,注意聽。澄心諦聽,『思惟深入』,這八個字非常重要。為什麼?如果沒有澄心諦聽,「思惟深入」,那師長講什麼他聽了好像沒什麼印象、沒什麼感覺。或者師長開示,他在那邊胡思亂想,甚至眼睛東張西望,他就沒有注意力專注在聽師長講話,這邊看一下、那邊看一下,東張西望。儒家講「心不在焉」,人坐在那裡,心沒有在那裡,這就是沒有澄心諦聽,他心沒有澄靜下來,沒有仔細聽。有時候聽都沒有聽明白、都沒聽清楚,就不可能去思惟深入了。所以聽清楚、聽明白了,還要自己再去思惟深入,所以佛法講聞思修,聽聞或者見聞,進一步你要思惟,思惟其義。像我們聽經,理解經義佛教我們什麼,明白了,深入的理解了,然後要修,這樣才有成就。澄心諦聽,思惟深入,這八個字非常重要,我們要記在心裡。像聽經,如果他沒有這八個字,他聽經就沒有受用,人坐在那邊,他心裡是在想其他的事情,打妄想,這個精神、注意力也沒有集中在聽講上,這樣更不可能他去思惟深入了。聽都沒聽清楚,也沒有聽入心,耳邊風,他怎麼可能會思惟深入?這就不可能,就得不到受用。這個非常重要,所以這是完全在一個至誠恭敬心,誠心諦聽就是至誠恭敬,然後思惟深入。
下面十一就給我們解釋諦聽、思惟、深入,請看十一:
【十一、諦聽是聞慧,思惟是思慧,深入是修慧。聽有三品,神聽為上,心聽為中,耳聽為下。】
經典上我們常常看到「諦聽、諦聽」這兩個字,這兩個字非常重要。佛還沒有講開示的時候,為什麼要先提醒這兩個字?講諦聽諦聽,就提醒你要仔細聽,你要聽清楚,你要聽明白,你要深入,這是提醒。如果沒有提醒,沒有諦聽,佛講的可能聽也沒聽清楚,當然不能深入,得不到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那就很可惜了。聽佛講經說法是這樣,聽善知識、師長講經說法也是一樣,聽開示也是一樣,都要用這種態度來聽,才會有受用。
『諦聽是聞慧』,所以諦聽,仔細聽,你要聽清楚,你要聽明白,不能曲解經義、誤解經義,或者淺解經義。開經偈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發願要能夠理解如來講經的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諦聽是聞慧」,見聞、聽聞都叫聞。如果展開來講,六根接觸都叫聞,用眼、耳來代表。諦聽是聞慧,『思惟是思慧』,「思惟」就思惟其義,儒家教學也是一樣,「學而不思則罔」,你不能夠去體會到真實義,聖人講經的真實義你體會不到,他沒有透過思惟。所以孔子講「君子有九思」,早上錄音也剛好錄到這一段,「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你看第一個,眼睛、耳朵,就是這裡講的聽聞、見聞。所以要多思惟,我聽,我有沒有聽明白,我有沒有把意思聽錯,錯解、誤解了,或者解得很淺,沒有深解,要透過這個思惟,思惟才能深入。深入是什麼?修慧,你開始修了,深入了。所以這八個字,澄心諦聽,思惟深入,就是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聞思修三慧。
下面這段講,『聽有三品』,聽經也分三品,分上中下三品。『神聽為上』,「神」就是神解,經典都意在言外,所謂的話中有話、弦外之音,意在言外。真實義在言語之外,他能體會到,神聽這是最上品的。『心聽為中』,他有聽入心,記在心裡了,聽清楚、聽明白了,常記在心,不敢忘記,聽進心裡了,這是中品。這個也算不錯了,師長的教誨,常常謹記在心,不敢忘記。『耳聽為下』,「耳聽」就是下品,耳聽是什麼?我們現在講耳邊風,這個耳朵聽進去,那個耳朵出來,聽經聽完了,什麼也沒聽到。有聽到聲音,講什麼不知道,也沒有記在心裡,這就完全沒有受用了。甚至有的還聽了他產生誤會了,他想到別的地方去了,一面聽講,一面自己在打妄想,想他自己的意思。那這個耳聽是下品,只有耳朵在聽而已,有聽到聲音。聲音有沒有聽到?有聽到,講什麼?不清楚、不知道,耳聽。我們一般講耳邊風,這一耳進去,那一耳出來,他一點都沒有聽入心,沒有聽進去他的心裡。甚至有的聽了他還排斥,那這個就是下品了。所以諦聽也分三等,這個我們也不能不知道。
所以聽經聽錯的人大有人在,沒有把意思聽清楚,他誤解了。我們舉出一個例子,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常講,我們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有一些居士他聽到這個話,照這個原話來講,他有聽到,聽到師父、師長講這個話,勸我們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他的理解,什麼叫萬緣放下?他沒有進一步去思惟,他就聽到這句話,他自己想,萬緣放下,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所以回家工作也辭掉了,自己家裡的積蓄也都捐出來了,然後念佛念個幾天,也沒見到佛,也沒見到極樂世界,也沒能往生。但是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工作沒有了,沒收入了,自己一些積蓄也都捐了,家庭生活面臨到困難。後來還跑到香港去求救我們老和尚,他說,師父你講經勸我們放下,我真的都放下了,我工作都辭掉,我什麼事都不做了,我一天到晚就坐在家裡念佛,自己的積蓄也都捐出去了。但現在念了幾天,還沒見到佛,卻面臨到生活的問題了,工作沒有了,錢也沒有了,要去向人家借錢。跑到香港去請問我們師父上人。
我們師父上人聽了就搖頭,他說你們聽經都把我的話意思都沒有聽清楚、聽明白,都聽錯了,錯解意思了。放下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要做,那個叫放下,放下是教你放下心裡的牽掛、憂慮、妄想,放下那一個。不是叫你什麼工作都不要做,不是那個意思。你飯也不要煮了,衣服也不要洗了,不是放下那一個。是放下心裡的憂慮、牽掛,放下煩惱,放下執著,放下分別,你放下那一個。外面的事沒有妨礙,會妨礙我們就是心裡這些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這些煩惱,是這些東西在障礙,不是外面的工作在障礙,外面沒有障礙。是內心自己煩惱在障礙,要放下這個煩惱,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放下這個,他把意思聽錯了,你說冤枉不冤枉!而且有的還跑去現場當面聽的,都能夠把意思聽成這個樣子,其他我們就可想而知了。這就說明了他沒有諦聽,大概只有耳聽,而且這個耳聽還把那個話聽錯,錯解經義、誤解經義、曲解經義。所以諦聽諦聽非常重要,這個都很關鍵的,佛為什麼一開口,還沒有講經說法,就叫當機者(當場的大眾)要諦聽、要諦聽,非常重要。好,我們再看第十二條:
【十二、《五十頌》云:「常慕於師德,不應窺小過。隨順獲成就,求過當自損。」《止觀》云:「求師不在於盡善,事師必忘於師過。」】
這個非常重要,《五十頌》是密宗事師法,密宗對師長的尊重還在三寶之上,這個比顯教更重視尊師重道。你看我們放小蒙山,「願晝吉祥夜吉祥」,這個偈頌,吉祥偈,你看「願諸上師哀攝受」,然後再願諸三寶。所以密宗它皈依是四皈依,我們顯教是三皈依。實在講,顯教其實也是四皈依,但是顯教沒有那麼強調,密宗它就很強調金剛上師。為什麼?金剛上師跟學生,學生要學密能不能成就,金剛上師是非常關鍵的。所以這個師徒之間要有緣分,要彼此觀察,真正拜金剛上師為師,就要把他看成佛一樣。所以密宗皈依它是皈依金剛上師,然後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密宗是四皈依。顯宗其實也是一樣,但是顯宗沒有特別強調這個師。我們看到顯宗只有三皈依,密宗它是四皈依,第一個要先皈依金剛上師。
我們想一想,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你怎麼會認識三寶?不是老師告訴你嗎?老師教你,不然你怎麼知道?老師傳授給你。甚至是他接引你入佛門的,沒有他,你怎麼會認識佛教。就像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他來台灣,他學佛,這一生的成就,這三個老師缺一個,他都沒有因緣接觸到佛法,也不會成就。第一個,方東美教授,他對方東美教授很崇拜、很恭敬,想跟他學哲學。他有這個至誠恭敬心,也感應方教授單獨為他授課,不叫他到學校去。因為他到學校去,學不到東西。當時六十年前,現在講起來有七十年前了。我們淨老和尚初學佛的時候,碰到的是方東美教授,二十六歲開始學佛,今年九十五了,頭尾七十年了。方教授介紹他學佛,跟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最崇拜的人講了這個話,他才接受,願意來接觸佛教。還沒有遇到方教授之前,他從小學讀書、中學讀書,老師都給他們講佛教是迷信,所以他對佛教沒有好印象。認為這個迷信,我們何必去學那些迷信的,也就沒有意願要去接觸了,甚至就排斥。如果到台灣來沒有遇到方老師給他介紹,實在講我們老和尚這一輩子他不會學佛,那也就一般人,可能也不在世了。所以他入佛門,接引他入佛門,關鍵人物就是方東美教授。他接引入佛門,他才會接觸佛教。第二個老師就是一個蒙古親王給他介紹章嘉大師,當時章嘉大師是總統府的國策顧問,資政。跟章嘉大師學三年,教他「看得破、放得下」,教他布施、持戒。後來再到台中蓮社親近雪廬老人,學習講經說法十年。所以弘法六十週年,後面弘法的成就,這些成績都是得力於這三位老師的介紹、引進、指導、學習,自己也願意求學,這樣師資道合而成就的。
所以第一個皈依老師,這個沒錯,沒有老師給你介紹,你怎麼懂得去皈依三寶?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三皈傳授》講,三皈傳授,傳授三皈依。所以密宗它這個四皈依有道理,真的有道理。我們再到日本的寺院看,祖師堂比佛殿還要大。所以有一次我們淨老和尚講,他們這也是尊師重道的表現,如果沒有老師,我們怎麼會認識佛法、會認識佛教、會認識三寶?其實顯教也是有這個意思,只是顯教沒有特別像密宗這麼強調。你看我們常常提起的,《觀無量壽佛經》的淨業三福,第一福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仔細看這個三福的排列順序,第一福,「孝養父母」,這是大根大本,第二句就是「奉事師長」,也就是孝親尊師,接著才「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是在第二福第一句,「受持三皈」。照這個排列順序,奉事師長是不是在三皈前面?是,沒錯,只是顯教它沒有特別去強調,密宗強調這個。所以顯密是一樣的。
一個學生學習,他一生有沒有成就?善知識、老師,他有沒有遇到一個真正好的老師,是他這一生學習成敗的一個關鍵。我們淨老和尚常常講,他到台灣來,沒有遇到這三個老師,而且缺一個都不行,他這一生不可能有成就,甚至連佛教他都不會去接觸,也不願意去接觸,這一生就又空過了。所以老師、善知識是修學成敗一個關鍵,非常重要。所以古人講,在中國古聖先賢特別提倡孝親尊師,尊師重道,不是老師要你去尊重他,老師如果要人家去恭敬、去尊重他,那也不是好老師。但學生尊重老師,是為了重視自己的道業,所以叫尊師重道。尊師是為了重視自己的道業,自己的道業才能有成就。自己道業成就,從尊師當中得來的,不是那個老師很喜歡人家去恭敬他,這一點我們要明白。
《五十頌》就是五十首偈頌,當中有一首,這一首偈是四句。『常慕於師德』,「常」就是常常仰慕師長的德行,師長哪一方面德行我們要向他學習的,常常想師長他的德行。『不應窺小過』,就是不應該去看他一些小過失。如果你一天到晚去觀察師長的過失,實在講吃虧的是自己。你一直去看師長的過失,你對師長就不尊重;不尊重,他講的話你聽不進去。你只記得他的過失,師長的好處、優點都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記過失,這個學習就錯了,不對了。『隨順獲成就』,你要隨順師長,要常常仰慕師長的德行,不要去看他的過失,你能夠隨順師長,你就會獲得成就。所以『求過當自損』,你一天到晚去找師長的過失,損害的是自己。你對自己道業不能成就,你一天到晚看他的過失,你對他肯定生不起恭敬心;生不起恭敬心,他講得再好,你聽不進去,他教得再對,你也不能接受,對你就沒幫助了,損失的是自己,不能成就道業了。
這個在《圓覺經》佛也有講,非常重要。《圓覺經》佛用比喻,特別在末法時期,你要求善知識,你要求發大乘心的善知識。如果你在末法,你想要明心見性,你要去求發大乘心的善知識。他不是小乘,他是修大乘法的,那你親近他,跟他學習,你就不能用那些小過失去要求他了。但是這個善知識,他會教學生不要去犯他的過失,叫他們要守住這個規矩,這樣的善知識你就可以親近,對你就有幫助。佛在《圓覺經》上講,他用個比喻,垃圾桶很髒,垃圾比喻作過失,很多垃圾比喻這個師長有一些小過失,我們一般講,他不重小節、不修邊幅。但是垃圾桶它有黃金,你要撿黃金,你把垃圾撥開,你要的是那個黃金,你撿到黃金就對了,垃圾你不要,你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把師長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放在心上就好像自己心裡裝垃圾,黃金不要了,裝了一堆垃圾回去,你說冤枉不冤枉!所以要善學。
這一條,下面還有半首偈,《止觀》講的,因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裡,這一條下半段明天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