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遵守佛的教誡,依教奉行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21/6/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1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三十七頁最後一行,從四十八這一條看起:

  【四十八、昔有優婆塞,因破酒戒,遂併餘戒俱破。三十六失,一飲備焉,過非小矣。】

  我們今天從這條看起。『優婆塞』,是在家的男居士。「優婆塞」是梵語的音譯,翻成中文意思是「近事男」,近是親近,事是奉事,親近奉事三寶的在家男眾,男居士。優婆塞也是受了三皈五戒,受了五戒,『因破酒戒,遂併餘戒俱破』。這個公案也是因為酒,他喝了酒,他喝酒還不是故意知道酒去喝的。我記得好像這個故事是優婆塞,過去有個在家男眾(男居士)受了五戒,他到外面去,天氣很熱,回到家裡,口很渴,急著找水喝。看到家裡桌上有一碗水,他就把它一口喝下去,喝下去才知道那個是酒,因為白酒看起來好像開水一樣,一大碗就喝下去了。喝下去,後來酒發作就醉了,醉了就跑到鄰居家去,去偷人家的雞。這個酒醉了,想要吃雞,跑到隔壁去偷人家的雞,偷來殺了,吃了雞肉。隔壁養雞的婦人來找,問他有沒有看到她的雞,他騙她說沒有,實際上被他殺掉,吃掉了。這就是他犯了殺生戒,殺雞,殺生戒;去偷人家的雞,犯了偷盜戒;人家來問他有沒有看到她的雞?他騙她說沒有看到;看到這個婦人,長得頗有姿色,也就犯了邪淫。所以這個公案就是他因為喝了那碗酒,破了前面的四條戒。所以這裡講,就是指這個公案,「因破酒戒,遂併餘戒俱破」。餘戒是殺盜淫妄,統統破了。

  『三十六失,一飲備焉』。佛經上講飲酒有三十六種過失,喝醉了,這三十六種過失全部都犯了。這三十六種在《戒經》裡面也說得很清楚,這個現在查《佛學辭典》很容易查得到,大家要詳細知道可以去查,這三十六種過失。《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也有節錄這個三十六種過失。『過非小矣』,飲酒的過失很大,不小,不輕!特別在現代的社會,人與人相處比過去頻繁太多,而且飲酒很容易出事情,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很多人,包括自己家人,不可以不小心。這是我們在社會上常常看到,因為喝醉了酒鬧事打架,的確傷自己身體,也去擾亂到別人,特別家人為他擔心,提心吊膽。這個我們過去看過,喝醉酒的人什麼樣子都有,什麼話都有(平常不講的,酒喝醉了什麼話都有),不該講的話統統講了,不該做的事情也做出來了,這個酒的確是害處很大,不輕。

  所以這條戒一定要嚴格的去受持。縱然自己有海量,也要做一個好榜樣給後學的人看。自己酒量很好,喝很多也不會醉,但是也要節制,不能喝很多,做好榜樣給別人看,讓別人效法,這才是真實的慈悲,才是利益大眾。像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引用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在講席當中講到的,漢朝大儒鄭康成三百杯不醉的故事。他學業成就要離開老師了,老師找同學給他送行,一個人跟他敬一杯,三百人跟他敬三百杯,他三百杯酒喝下去,不醉,小小的威儀也沒有損失。所以過去李老師講,如果每個人都像鄭康成酒量那麼大,釋迦牟尼佛就不用制這條戒了,因為喝了對他沒影響。但是有這種海量的人,的確很少,一般大多數容易醉,所以不能喝酒。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四十九、經云:「酒為放逸根,不飲閉惡道。寧捨百千身,不毀犯教法。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假使毀戒罪,壽命滿百年,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

  這一條還是屬於不飲酒戒。『酒為放逸根』,這句話我們細細的去想,佛說得很正確。喝酒容易放逸,我們常常看到喝酒的人,晚上喝酒喝到天亮,整個晚上沒有休息、沒有睡覺,第二天他就爬不起來。爬不起來,他也不能上班,也不能工作,什麼都不能做了。如果常常這樣喝,他就很懶得去工作,整天就是泡在酒瓶堆裡面,有的人甚至三餐都離不開酒,三餐喝,這個我都看過。有一些人就是很喜歡喝酒,喝酒就放逸,該做的工作也沒去做。所以「酒為放逸根」,的確是這樣。『不飲閉惡道』,不要去飲酒,就把墮三惡道的門關閉了。雖然是遮戒,這條戒不是性戒,是遮戒,但是很容易犯這個過失。前面這四條所說的戒律,都很可能因酒醉而違犯,違犯的果報都在惡道。所以酒戒是防止我們犯戒,防止犯罪的。不飲酒,我們能夠把惡道的門封閉起來,是這個意思。

  下面佛舉例說,『寧捨百千身,不毀犯教法』。捨身受身,這是我們世間人講的生死。「百千身」是講多,也就是壽命短促,在不長的時間捨身受身,有這麼多次數,這當然是很苦的一樁事。但是要比起破戒、犯戒,那就好得太多了,因為破戒、犯戒墮落在地獄,那個罪過是非常重,求出無期。『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乾枯是乾渴,口很渴,需要水分來滋潤。我們曉得,人的身體對於水分的需求超過飲食,人的身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水佔多數,這是以這個為比喻,即使身乾枯,也不要用酒來滋潤。也就是說,我們口渴的時候需要水來滋潤,但是如果沒有水,只有酒,那也不要用酒來滋潤自己,寧願讓他受乾渴,就這個意思。『假使毀戒罪,壽命滿百年,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假使毀戒罪」,就是假設一個人毀壞戒律的罪,能夠活一百年,長命百歲,「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不如護持禁戒,縱然馬上就死了。你活一百年,毀戒,不如護禁戒,馬上死掉。身磨滅就是身死了,馬上沒有了。如果不是對於理事認識很清楚的人,他往往疏忽了。

  佛這個意思很明顯,假使世間一般人愛惜身命,在某種情況逼迫之下,迫使你破戒,你要不破戒就有殺身之禍,或者你就沒命。人為了愛惜身命,於是就破戒。當然這裡面也有開緣,這也是經上一個公案,有兩個比丘要去拜見釋迦牟尼佛,古時候交通不便,都是走路。在古印度,印度是熱帶地區,天氣都很熱,路途很遠,走到半路,太陽曬,流汗口渴,渴得不得了。看到前面一個水池有水,兩個比丘很高興,看到水,要過去取水來喝。但是一走近,看到那水池裡面蟲很多,又沒有帶濾蟲的布,喝下去就算殺生罪,犯殺生戒了。有一個比丘他說,我們還是喝了吧,我們為了要去拜見佛陀,不喝我們就走不到佛那裡,我們可能在半路就渴死了。另外一個比丘,他還是堅持守戒,他就不喝,寧願渴死。結果那個比丘喝了水,當然他沒有被渴死,他就走到佛陀那邊。沒有喝水這個比丘,就渴死了。這個喝水的比丘走到佛陀面前,拜見佛陀,佛陀有神通,知道他們在路上的事情。佛就給喝水的比丘講,他說你破了我定的戒,你來見我,好像沒見到一樣。他說護持戒而死了的比丘,他的神識(他生天了)比你快見到我,他真見到我了。你雖然來了,但是沒見到我,因為你不能遵守這個戒。所以這兩句是經典上的公案。

  所以這個地方講,「不如護禁戒」,即使捨身命也不在乎。這是佛眼看得清楚,你破戒,縱然保護了身命,你長命百歲,你來生一定還是受業力的牽引,要受果報。如果是持戒、護戒,這個功德很大,即使身命不保,來生如果你不是要求生西方淨土,也決定生天,所以果報確實殊勝。這個果報絕對不是在人間活上幾十年、一百年能夠相比的,所以功德利益不一樣。所以我們從這一條引申,像現在災難,新冠狀病毒疫情這麼嚴重,有一些護理人員捨自己的身命去幫助別人、幫助這些病患,自己死了,他這個功德,照佛經講就生天了。所以這個功德利益不一樣。護持禁戒,一個是遵守佛的教誨,是如來真實弟子;第二,是為一切有情眾生樹立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他的功德從這個地方建立的,所以功德很大。好,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經云:「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經云』,這也是《楞嚴經》上所說的。菩薩具有大悲心。佛在《戒經》裡雖然沒有跟我們講不吃肉,只教我們不殺生。因為世尊當年在世,僧團的生活方式是實行托缽的制度。佛既然慈悲,就不能給眾生添麻煩,給他添麻煩就不慈悲了。這些眾生供養什麼就吃什麼,所以稱為「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還有住在山上,住茅蓬的,有兩種肉可以吃,一個是自己死的,動物自己自然死亡的,一個是鳥獸吃剩下來的,叫鳥殘,鳥吃野獸的肉,吃剩下的,這是「五淨肉」,這在禁戒裡面都准許吃的。可是菩薩心地非常慈悲,不忍心吃眾生肉。

  在中國古時候,梁武帝讀《楞伽經》,讀到「菩薩慈心,不忍吃眾生肉」這段經文,他就開始吃長素,他提倡吃素食,所以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之前,佛教僧團都是吃三淨肉,在佛陀時代也有五淨肉。這是梁武帝提倡素食。今天我們在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地區,有些出家在家佛教徒都吃肉,我們中國的佛教徒看到覺得很奇怪,總是不習慣;他們看我們吃素不吃肉,他也覺得怪怪的。所以這個歷史我們要知道,要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只有中國佛教不吃眾生肉,是吃長素的。素食確實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值得提倡。不吃眾生肉,如果穿眾生的皮,皮衣、皮鞋這一類的,跟吃肉沒有兩樣,還是傷慈悲心,所以不吃肉,也不穿眾生動物皮做的衣服鞋子。

  這裡講『絲綿』是蠶絲。這一件絲綢的衣服,是蠶吐的絲,多少條蠶的生命才能夠做一件衣服!所以菩薩不忍心穿「絲綿」。『絹帛』也是絲織品,蠶絲,殺蠶取絲,這些都是關係到殺生。『及此土靴履』,是講皮鞋、皮靴,「靴」是比較長的,比較短的是鞋,皮鞋、皮靴,像冬天人都穿比較長的靴。『裘』是皮衣服,『毳』是羽毛衣服,鳥的毛做成的衣服。這都是殺生才得到的,菩薩不忍心穿這些東西。「服」就是穿著,不穿著這些東西。『乳酪醍醐』,這個沒有殺害眾生。像現在美國,外國,牛奶、羊奶很多。在美國,在其他西方國家,主要的食品,都是吃這些奶製品。雖然沒有殺害眾生,也是奪取牠的,奪取眾生的。為什麼?這些動物的奶牠不是給人吃的,是餵牠的孩子,小動物的。我們人把動物孩子要吃的,把牠奪取過來,雖沒有殺害牠,對牠是有損害。所以清淨比丘也不吃奶製品,這是佛在《楞嚴經》講的,裡面說得非常嚴格。到後來,佛門裡面許多大德看到末世眾生業障很重,體力遠遠不如古人,不得已需要這些奶製品來滋養身體,於是就有所謂的開緣,這沒有殺害眾生,所以奶製品也就吃了。

  「醍醐」,我們在佛經上看到,過去道源老法師(道源長老),以前從大陸到台灣來,在八堵海會寺。他有一次到印度去朝聖,這也是他跟我們淨老和尚講的,就是到印度朝聖,因為佛教徒很多都會到印度去朝聖。到了印度,他就去打聽,這經上常講醍醐,醍醐到底是什麼東西?印度的人就把醍醐拿來給他看,他這才明瞭,我們現在叫「沙拉」,奶製品裡面最好吃的,是從奶裡面提煉的,原來醍醐是這個東西。台灣很多,我們雖然吃了,不知道它叫醍醐。另外還有一種名稱也是經上常有的,佛用它來做比喻,「菴摩羅果」,這個東西也不曉得是什麼。他到印度去問,菴摩羅果是什麼?人家拿一個來給他看,原來台灣也有,就是芭樂,他們叫菴摩羅果。

  現在穿衣服,我們現在人身體抵抗力很薄弱,需要用毛衣,冬天要穿毛線衣,那是沒有傷害生命,它是羊毛做的,羊毛就是從羊的身上剪下來的。這個說實在話也是奪取,但是還好不是殺生,沒有殺牠,只是剪牠身體上的毛。所以在開緣裡面,這些就可以用,為了保暖、為了身體健康可以使用,嚴格的講是不行。這就像有很多人問,到底我們吃素,蛋可不可以吃?奶可不可以吃?跟這裡是一樣的。現在的蛋很多不是孵小雞的,就像牛奶這一類的性質一樣。但是印光祖師他不贊成吃蛋,因為他說縱然是不孵小雞,但是畢竟還是動物生出來的,也是有腥味,他也不贊成吃這個蛋,有那個腥味。特別現在有很多抗生素、激生素,這種雞生的蛋,實在講也不健康。現在聽說還有一些化學做的蛋,做得跟真的一樣,吃了對身體就更不好。所以能不吃是最好。

  因為這些東西,你看羊毛,牛奶、羊奶,也算是盜戒,盜是不與取。你看那個動物,牠也沒有答應我們說,我這個毛給你,我們把牠抓來就剪了;牠的奶也沒有經過牠同意,就把它擠出來了,那也是盜取牠的。所以你剪毛,牠掙扎,這就是《戒經》講的「不與取」,牠不同意給你、牠沒有同意給你,你硬把它拿過來,這就犯盜戒。所以嚴格講是不許可的。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我們真的需要穿毛衣、吃奶製品,我們要把自己修行的功德迴向給這些眾生,念佛念經迴向給這些眾生來補償。迴向也不是說念幾句迴向偈就算數,那個也沒有用處。要誠心誠意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與這一切供養我們生活所需的這些眾生共享,這樣才能稍稍彌補一些。

  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是很嚴格,因為《楞嚴經》的宗旨是教我們出離三界,超越六道輪迴。你有這個志向,有這個決心,這個世間一定要完全放下,完全捨棄,你才能走得自在,才沒有障礙。因為與你有冤仇的這些眾生,牠會來障礙你,牠要等待機緣報復,牠不會讓你輕易的出離三界。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修行人的魔障,你不修行,好像沒有魔障;一修行魔障就來,魔障怎麼來?就是這麼來的,過去今生冤親債主。你如果不跟眾生結這些冤仇,眾生不會來找你麻煩,不會來阻礙你。凡是來阻礙你、找你麻煩的,這個魔障現前,魔障愈嚴重,換句話說,我們過去、今生跟這些眾生有很深的冤仇,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障礙。

  下面講,『如是比丘,於世真脫』。佛教我們,如果這樣來修,不要去吃這些眾生肉,不要去穿這些眾生(動物)的皮做的衣服、鞋子,這些不要吃、不要穿,「於世真脫」,就是你跟這個世間的眾生就不結冤仇,真正脫離了。『酬還宿債』,這一生,心地清淨,身心清淨,行持清淨,就把過去世的宿債還了。生生世世的業債,我們這一生能還得清嗎?這一生縱然還還不清,但是這一生酬償的緣斷了。我們知道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因必須借緣才會結果。殺生害命、偷盜,這都是不好的緣,惡緣會引起惡因,就會有惡的果報。我們能把這個惡緣斷掉,再修持功德迴向給這些有緣的眾生,自己修行證果之後,再去度這些冤親債主。佛法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這也是事實。什麼緣?生生世世跟我們有善緣、有惡緣。只要有緣,不管緣的善惡,佛菩薩都有機緣去度他,去幫助他。就怕沒緣,沒有緣就沒辦法,有緣一定得度。那個時候,成佛、成菩薩,那是真正去酬還宿債。在這個地方,這是把這筆帳暫時放在這個地方,以後一定酬償;先出三界,成就道業,再來酬償。『不遊三界』,不會再墮落到六道輪迴。再來的時候是菩薩乘願再來,跟一般人的業報完全不相同。所以《楞嚴經》的標準比一般的經論嚴格,原因就是它的目的是一生當中決定脫離三界輪迴,所以要求的標準很高、很嚴格。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五十一、息馳求心,斷憍恣念,而進修道業,如經所說:「重德不重物」也。】

  『馳求』,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享受。物質的享受、精神的享受,這是一切眾生永無止境的在追求,他的結果必定墮三惡道。世出世間的聖人都教我們「知足」,知足常樂,知足是最可貴的。彌勒菩薩在中國示現布袋和尚這個相,你看他滿面笑容,快樂無比。他為什麼那麼快樂?知足。彌勒菩薩的道場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語,翻成中文是知足的意思。兜率天就是知足天,生到那個天的時候,一切都知足了,換句話說,息馳求心了,他不攀緣,他沒有希求。

  世尊當年在世為我們示範的,我們知道他的家世,他的父親是一個小國王。在那個時代,印度跟中國的情形差不多,佛陀出現在世的時候,是中國周朝那個時候,周朝八百諸侯,是諸侯的時代。我們讀歷史,周朝沒有統一,所以在當時有八百諸侯。那個時候的地域範圍並不大,漢族活動的範圍多在黃河流域,南面只到長江。那個時候,黃帝的子孫還沒有越過長江,所以範圍很小。這個地區就有八百個國家,在歷史上稱這些小國王為諸侯。印度也是這樣。我們看中國歷史上的記載,大國才一百里。面積從南到北有一百里,這是大國,小國有二十里、三十里。大概現在的鄉鎮都是從前的大國,一個里差不多就是從前一個小國,這個里長也變成國王了。所以從前是那樣的一個時代,我們要了解。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就是一個小國王,他那個地區在現在的尼泊爾,當然算是貴族,所以他的生活應該過得相當優裕,可是他捨棄了,捨棄繼承父親的王位,他要出家。出家的生活,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到外面去托缽。晚上到哪裡睡覺?在樹下,找個大樹底下,打坐休息過夜。過這樣的生活。

  佛在《戒經》裡面告誡比丘,禁止比丘連續每天住在同一棵樹下,為什麼?怕你起貪心,貪戀。這棵大樹很陰涼,每天都到這裡來,會起貪心,對這個地方會留戀,所以不許可。所以佛規定比丘,天天搬家,天天換新地方,不許可對一個地方產生貪戀,佛這個教誡的用意在此地。這樣對於三界毫無貪戀之心,出離三界就沒有障礙,就容易了。我們現在的環境跟從前不一樣,所以現在人想出離,比以前修行人要難得太多了。要真放下!這是「貪」的煩惱。真的不容易,要捨得,要放下。所以在一個道場,不能貪,貪你就放不下,放不下就不能往生西方了。

  第二句是「瞋」,瞋的煩惱,這是三毒煩惱。『憍』是驕慢,現在人講驕傲。他有一點長處就覺得自己值得驕傲,這值得驕傲麻煩就大了。值得驕傲就是增長貪瞋痴三毒的煩惱,就是值得墮三惡道,值得驕傲就是值得墮三惡道,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貪瞋痴決定不能增長。真修行人,煩惱要一天比一天輕,一年比一年輕。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真正明白事實真相,他會做。為什麼?他看得遠。人不只是這一生,還有來生。這一生很短,這一生貪圖享受,違反佛陀的教誡,往後受苦的時間長,太長了。這一生能遵循佛陀教誨,依教奉行,縱然在短短幾十年當中過得辛苦一點,以後日子快樂。《無量壽經》講的,在這個娑婆世界辛苦一點,須臾間耳,精進勤苦一點,但很快就過去,「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所以把這個事實看清楚了,我們對於現在清苦的生活就不在乎了。何況苦樂的感受是迷執,迷惑、執著。如果真正覺悟了,眾生覺得這個很苦,他受得很快樂,這確實是看破了。

  過去南亭法師跟我們淨老和尚講一個公案,他們家鄉一個乞丐,他兒子很有錢,父親去外面給人家討飯。後來他兒子把他找回來,他又跑出去討飯。人家問他,為什麼?你家兒子那麼有錢,不回家好好享福,為什麼要跑出來要飯?他說在家裡不自在,他在外面討飯,自由自在,要到哪裡就到哪裡,他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心很清淨。這個家,他看到是苦,種種的束縛、憂慮,患得患失,牽掛苦、憂慮苦,他去討飯,什麼都沒有。所以修行人之樂,世間人不知道,衣服穿得補補丁丁的,吃得那麼簡單。如果有錢的人看到,那個人很可憐。但是這個修行人,看到有錢人很可憐,每一天要牽掛,錢那麼多,怕丟掉,怕人偷、怕被搶了。所以苦樂的標準不一樣,沒有一定的標準。

  如果你能夠捨棄貪瞋痴,你就真正得自在。三毒煩惱是修道嚴重的障礙,實在講不但障礙修道,世間的德行、學問也被這個煩惱障礙。再跟大家講,我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被它障礙了,心裡有貪瞋痴,縱然富貴,生活不快樂,富而不樂,貴而不安。我們要很冷靜去觀察現前的社會,你就會把這些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富貴人也是很可憐,日子過得也是很辛苦,往往不如貧賤之人,他們還過得幸福快樂。『如經所說,重德不重物也』,所以修道人要重視德行,不要重視這些物質享受,這個觀念我們要認真去修學,細心去體會。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