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三世佛法,戒為根本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21/5/2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04

  「律要節錄」學習分享。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課本,《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卷上,第二十五頁,我們從第四行,第六條看起:

  【六、律制比丘,五夏已前,專精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後乃學習經論。今越次而學,行既失序,入道無由。】

  我們從這一條看起。第六條,『律制比丘』,「律」是佛陀制定的戒律,戒律只有佛才能定,菩薩不能定,佛才能定戒律。「比丘」也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破惡、怖魔、乞士三個意思。比丘是修因,阿羅漢是證果,持比丘戒的因可以證得阿羅漢果。比丘是專指出家男眾,出家女眾稱為比丘尼。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戒,出家眾滿二十歲就要受比丘戒。佛陀制定的戒律、制度,規定比丘,『五夏以前』,「夏」就是結夏安居。我們出家人有僧臘、有戒臘、有夏臘,僧臘就是出家的年資,你出家幾年了,比如說出家三十年,僧臘三十。受戒二十年,戒臘是二十。夏臘,夏就是結夏安居,每一年佛陀規定出家眾,平常你在外面弘法,每一年當中有三個月,這個不是講常隨眾。佛有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是常隨眾,常年跟著佛陀在學習,沒有離開佛陀,那個叫常隨眾。佛走到哪裡,他們就跟隨到哪裡,這個是常隨眾。還有很多弟子,佛的弟子不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好幾千人。像我們中國孔老夫子,他的弟子三千多人。佛這些出家弟子,起碼幾千人,可能上萬人都不止,那是比丘眾,還有菩薩眾。這些弟子平常沒有常隨佛的身邊到外面去弘法利生,但是每一年在夏安居的時候要回來佛陀身邊,繼續進修學習,這稱為結夏安居。它的日期就是農曆的四月十五(像明天就是農曆四月十五),到農曆的七月十五,這三個月在古印度是雨季,三個月都下雨。下雨,出家人出門托缽就不方便,所以佛陀就利用這三個月,大家在一個地方在一起再來學習,進修,我們現在講進修教育,在一起學習三個月。這三個月就不用去外面托缽,可以接受在家居士送飲食到僧團來,因為出門不方便,下雨,這就是夏安居。平常在外面弘法的弟子,如果遇到什麼問題,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再向佛陀請教,同學之間也可以互相切磋琢磨,這樣再向上提升。結夏,就是說你結一夏就有一個夏臘,比如說你有結過一次夏,你就有一個夏臘;結過兩次,兩個夏臘;結過十次,就十個夏臘。「五夏」就是五個結夏安居,每一次結夏是一年一次。所以這裡「五夏」也就是說,比丘受了比丘戒之後,每一年都結夏安居一次,經過五年就是五夏。五夏就是五年,受了戒之後五年,這個五年的時間要一門深入。『專精律部』,就是說這個時間的功課,好像我們現在學校安排功課,這個五年的功課就是戒律的功課,你五年主要學習這個。

  律部學習了,『若達持犯』,你真正通達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可以『辦比丘事』。「辦比丘事」,就是說你可以持比丘戒,學習標準就是「若達持犯」;如果五夏之後,你對開遮持犯還不懂,那不行,你要繼續學。等於說學習,但是還不及格,那你要繼續學。不能說我已經五夏,我可以了,可以學經教了。不行,必定你要通達持犯,真正可以辦比丘事了。所以五夏是一個時間,就好像我們到學校上學,小學六年、中學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但是你也要考試,考試及格才能畢業,考試不及格就要留級。所以「若達持犯,辦比丘事」。每一條戒有開遮持犯,你要懂;你不懂,就不能學經教。每條戒不是只有形式,你要懂得它的精神,它的內容。佛為什麼制這條戒?制這條戒的作用在哪裡?它的精神在哪裡?它要達到什麼目的?這個要懂。遇到什麼時候要開,要預防、遮就要遮止,你要保持就要保持,你不持就犯戒了,這個都要明白才可以。

  受戒,我舉出一個例子,大家可以以此類推。我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剃度出家,第二年高雄妙通寺,上廣下欽老和尚的女眾道場,他第一次傳戒,也只有傳一次戒,第二年他就走了。他就有預言,他就傳一次戒,傳完他就要往生了。受戒回來,民國七十五年,我從基金會到華藏圖書館。沒有多久,我有一個戒兄他住高雄,從南部上來,來看醫生,他也住在我們圖書館五樓一個居士家裡,居士有一個空房子臨時借他住,來看醫生養病。住在跟圖書館同一層,他就常常來找我。有一天他就來找,他說戒兄,明天早上四點半,你到我住的地方做早課,做完早課我有一件事情麻煩你,我要換一個缽,你幫我認證。我一聽說:好!第二天就去了。去了,我們四點半開始做早課,做完早課,他就一個舊的缽,一個新的缽,他舊的缽要換新的缽,缽是吃飯的器具。他就拿了舊的缽給我看,他說我念三次,每一次你都說可以,這樣就好了。他就拿那個舊缽說:我要換一個新的缽,這樣可以嗎?我說可以。念三遍,都說可以,他的缽就換一個新的了,他就包一個紅包給我。我就回圖書館,我一面走一面想,你換一個缽,自己喜歡換不是換就好了嗎?找我去證明幹什麼?後來我想,這是戒律上佛有這一條,定這一條到底是什麼用意?我就去揣摩、去想,後來我想明白了,為什麼要叫一個出家眾來做見證?主要的用意就是說,我這個舊的要換一個新的,你看看可以嗎?我需要換嗎?就是這個作用。當時我想想,我不對,我看他那個缽雖然是舊的,但是還可以用,我應該說不可以才對。但是他事先給我講好,我這樣念,你就說可以。既然可以,你自己換就好了,你找我去幹什麼?就沒有必要。後來我想佛陀為什麼制這一條戒?他就怕人家起貪心。那個缽,吃飯的,就像我們現在的碗,三衣一缽,出家人就這麼多,其他什麼都沒有,連那個缽,佛都防止我們出家人起貪心。你這個舊的缽還可以用,你看到一個新的缽你就喜歡,那個很漂亮,你要換那個來吃飯,就起貪心了。所以你這個缽破舊到不能用,要換,你看還要很慎重,要找一個出家眾來旁邊看,你到底是真的不能用,還是可以繼續用?如果可以繼續用,你就不能換,怕你起貪心;如果真的不能用,當然要再換一個新的。所以制這一條戒就是防止我們貪心,這個戒叫遮戒,遮就是預防的。如果你不懂這個精神,照那個形式做,不達持犯,開遮持犯他搞不懂,這個就不行。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後乃學習經論』。我們現在不要說比丘戒,五戒我們都不懂,我們一出家就學大經大論。我自己也是一樣,犯這個毛病。

  『今越次而學,行既失序,入道無由。』「越次」就是躐等,跳過去,第一個階段要學的功課沒有,沒基礎,直接就學第二個階段,這就失去先後次序,你「入道無由」。就是前面講「出世之階梯,涅槃之由戶」,你要入道,比如說你要進入大殿,你不通過這個門,不由這個門經過,你入不進去,不能入道,就這個意思。所以這是佛的規定,但現在都沒有了,現在你看很多法師講經說法都沒有這個基礎,因此我們淨老和尚現在才勸我們要補習《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個是三皈依的基礎。三皈依是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的基礎。沒有第一福就不會有第二福,沒有第二福就不會有第三福,好像蓋樓房,你沒有先蓋第一層,怎麼能蓋第二層?沒有第二層,怎麼可能蓋第三層?所以「入道無由」。我們再看下面:

  【七、輕戒,全是自輕;毀律,還成自毀。妄情易習,至道難聞。拔俗超群,萬中無一。】

  『輕戒』就是輕視、輕忽戒律,不是輕視戒律,是輕視自己,你自己道業不能成就,損失的是自己。『毀律,還成自毀』,你毀壞這些戒律,是毀壞自己,不是毀壞別人。『妄情易習,至道難聞』,「妄情」就是凡夫的凡情、妄想,這些情執,這些煩惱習氣,很容易學習。在世俗上講,學好很難,學壞很快,一次就會了,學好,學了很久還不一定學得會,但是要學壞很快。我們出家修行也是一樣,無始劫以來的妄情很容易,這些煩惱習氣、世欲很容易學習,因為很熟悉了。但是「至道難聞」,就是出離生死、圓成佛道這個道很難聽聞,你聽不到,現在一般的寺院道場你聽不到這些話。像早上跟大家分享的《緇門崇行錄》,專對出家人講的,這個一般的寺院出家眾都很少能聽到,有少數出家眾有這個道心的,他會發心來學習。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心,他不會學習這個東西,他也不願意去聽聞,「至道難聞」。所以在早年,三十幾年前,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有一次板橋的同修請我們老和尚到板橋體育館講演,一個出家女眾來圖書館請法寶,她就給我講,她說請你師父不要罵出家眾,我們就去聽,你師父都常常在罵出家眾。我聽了這個話,真的是不知好歹。我聽,我是如飲甘露,怎麼是罵?你怎麼把他當作罵來體會?他是在教我們,在提醒我們、愛護我們、保護我們,所以「至道難聞」。這樣也枉費出家,出家不懂得學習,只有一直墮落。

  『拔俗超群,萬中無一。』如果要超越,一萬個人當中沒有一個。這是古人,蓮池大師,明朝那個時代,六百年前那個時候的環境,社會狀況。那個時候比我們現在不曉得好多少倍,都已經「萬中無一」,到我們現在(六百年以後)恐怕一億人當中就難得有一個能夠超越的。所以「輕戒,全是自輕;毀律,還成自毀。妄情易習,至道難聞。拔俗超群,萬中無一。」我們要超越,我們就不能跟一般一樣了,自己要提升自己,要從這個地方扎實的來下功夫。我們再看八:

  【八、愚無慧目,不鑒是非。狂妄邪見,不循位次。】

  以上講的,「輕戒,全是自輕;毀律,還成自毀」,這個就是愚痴沒有智慧。智慧就形容我們的眼睛,好像一個人沒有眼睛他就不能走路,他也看不清楚黑白青黃。這是形容是非不分,對錯都不知道。是非無法鑑別,就叫愚痴。『狂妄邪見』,對於佛陀的慈悲教誨他不能接受,他有他自己的看法,邪知邪見,現在太多了。『不循位次』,他就不願意依照位次、順序來學習,所以學了一輩子也沒有成就。我們再翻到二十六頁:

  【九、《佛藏經》云: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

  這裡這個『乘』,念「聖」,在這個地方是名詞,動詞就是念「成」,好像我們去乘車,我去搭乘哪一班車,那個念成。《妙法蓮華經》用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比喻佛法人天乘、小乘、菩薩乘、一佛乘。這是車乘,但現在我們很多都念習慣念成,知道這個意思就好。但是注音,我們還是依照字典的標準來注音,依照字典。如果念得不是很標準,我們知道那個意思就好,那個也沒有什麼大礙,但是我們如果印經要注音的話,還是要依像《國語辭典》、《康熙字典》、《中文大辭典》的注音做一個標準。因為我們不可能去改變那些字典,那是國家編的,不是我們編的。

  小乘就是比喻小車,小車就是載的人比較少,大乘就是大白牛車,載的人就多,大巴車,不是轎車。這個是形容比喻,佛法有小乘,好像小學,大乘就好像大學。我們一般世間法的學習也是一樣,你要先從小學、中學、大學,你不可能小學、中學沒有念,然後一下子念大學;那個是特殊,天才。那樣的人是有,就像孔老夫子講的「生而知之」,那是他過去生修的。所以孔老夫子說他自己,他也不是生而知之,他也不是生下來就是聖人,他是「學而知之」,學了以後才知道。我們佛門裡面只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是生而知之,過去生修的。看他什麼都沒學,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是過去生修的,再來人,不是一般人。我們一般人不是他那個程度,我們還是要按部就班來學習。所以禪宗很多開悟的也都是他前面有很多基礎,你看永嘉大師學過天台、戒律這些,古時候要求都很嚴格。『《佛藏經》』是一部經典的經題,這部經典叫《佛藏經》。《佛藏經》裡面有一段經文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佛不承認這是我的弟子,你沒有先學小乘就學大乘,不是佛弟子,我不是這樣教的。你看佛一成道就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了之後,二乘聖人、凡夫不懂,只有看到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入定,不知道佛在那裡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佛講完《華嚴經》,看到這些凡夫、二乘不能理解,後來就從阿含部開始教,阿含部就包含人天乘的佛法,教做人、教生天的方法。那天跟大家分享「佛自掃地」,《弘一大師演講錄》,掃地五種勝利,自己心清淨,別人心也清淨,第五個殊勝利益就是死了以後生天,很短。那就是小乘,阿含部所包括的。阿含講了十二年,好像小學修了十二年。進入方等,八年,方等就是小學提升到中學,要進入大學這個階段,八年方等,學習大乘佛法。進入般若,二十二年,般若是佛法的中心,進入般若。後面開權顯實,八年講《妙法蓮華經》、《涅槃經》,法華涅槃。在一代時教分五個時期來教學,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所以佛的教學有順序,五時說教很微妙的,這跟我們世間教書、世間這種學術不一樣。佛法的妙,就是《華嚴經》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什麼叫行布?行布就是次第,它有次第。圓融就是沒有次第,圓頓。其實圓頓當中也有次第,圓頓好像坐高速電梯,它也有次第,也經過二樓、三樓、四樓,都要經過,只是快速。漸次就是爬樓梯,一層一層爬。「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佛法的修學很妙就是妙在這裡。你現在是學小學的課程,同時你可以學最高的《華嚴經》,它沒有妨礙;你現在在學《華嚴》這個大經大論,那你也可以學《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些次第,都沒有妨礙,這個佛法的修學就很妙了。隨著各人的根器,你在行布(次第)當中有圓融,你在圓融當中可以學次第。所以等覺菩薩也來學《弟子規》,學了《弟子規》,也可以學《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叫「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所以次第當中有圓頓,圓頓當中有次第。世間的教學就不是這樣,實在講這是外國,如果中國儒跟道,也都跟佛一樣的,圓頓根性、漸次根性的,各人程度不一樣,應機施教,應機說法。看各人的根器、各人的程度、各人的稟賦(他的天分),教適合他根性的,他學習就很快,得到利益就很快,對他的機。我們一般講,現在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這是次第。現在老和尚叫我們補習《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包括《群書治要》、《常禮舉要》、《格言聯璧》等等,這些傳統文化的東西,人天善法,人天善法不礙我們學習圓頓佛法。我們在學習這些東西,我們也可以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沒有妨礙,所以「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我們要懂得圓融貫通,學戒不能學死了。過去淨老和尚常講,現在學戒死在戒條下,學經教死在句下,參禪的人死在話頭之下(那不是參話頭,是參話尾巴),不通,不善學。這一條很容易明白,就是學習總有一個先後次序。我們再看第十:

  【十、戒是越苦海之浮囊,莊嚴法身之瓔珞,故須謹慎,勿使毫釐有所虧犯也。】

  這一條給我們說明戒的重要性。我們現在是凡夫,佛把六道生死輪迴比喻作苦海,我們還沒有渡過這個苦海到涅槃的彼岸,我們還在苦海當中浮浮沉沉的。我們從生死的此岸,要渡過到達涅槃的彼岸,要越過這個苦海,戒就好像『浮囊』,「浮囊」就是現在講的救生圈,我們在苦海裡面靠這個救生圈浮在水面,然後游到對岸去。戒就是救生圈,幫助我們越過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從生死這一岸渡過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就要靠這個戒。我們要越過這個苦海要靠浮囊(救生圈),用這個來比喻戒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在苦海裡面不要救生圈,馬上就沉淪下去,就被淹死了。『莊嚴法身之瓔珞』。「法身」,我們常常講「莊嚴佛淨土」,要拿什麼莊嚴?戒就是莊嚴,莊嚴我們的法身。法身是常寂光淨土,所以用瓔珞來比喻,「莊嚴法身之瓔珞」。戒是莊嚴法身的瓔珞,超越苦海的浮囊。『故須謹慎』,「謹慎」就是不能疏忽,不能沒有。『勿使毫釐有所虧犯也』,就是不能有一絲毫虧損、違犯,好像救生圈不能讓它有一個針孔那麼大的漏洞,氣會慢慢消掉,到時候好像輪胎氣沒有就不能走了,浮囊那個氣消光就掉下去了。這是形容戒的重要性。我們再看:

  【十一、曇一律師云:三世佛法,戒為根本。本之不修,道遠乎哉?】

  曇一律師他講,『三世諸佛,戒為根本』。我們去戒場受戒都會念這個偈,「戒為無上菩提本」,無上菩提,戒是根本。『本之不修,道遠乎哉』,根本不修,離道就很遙遠。儒家也講,你看孔子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根本沒有,好像樹沒有根本,那怎麼能成長?所以我們學佛,戒是根本,根本沒有,你怎麼能修道,怎麼能成道?所以「三世諸佛,戒為根本」,這個根本沒有修,離道非常遙遠。

  【十二、易云:「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此是世間聖人。】

  『易』就是《易經》,《易經》上面有這麼一段話,這段話很值得我們學習,也是把我們心胸拓開,心胸拓開的確是無窮的享受。『聖人』,這是講世間聖人,聖人跟凡夫不一樣,就這四條跟一般人不一樣。第一就是他『與天地合其德』,天是什麼?天是覆蓋我們,好像保護我們,蓋在我們頭頂上,你看我們頭頂著天,像房子有個屋頂來遮蓋我們、保護我們。地是承載我們,它的德是平等,地是平等。天覆蓋一切眾生,也是平等,沒有分別這個是惡人、那個是善人,天沒有分別。地普遍承載這些眾生,也沒有分別,好人也承載他,壞人也承載他,沒有說那不是好人就不載他,也沒有。這個就是天地之德,一個自然的規則,就是這樣,這個德就是清淨平等。

  第二個,『與日月合其明』。你看太陽照白天,月亮照晚上,各司其職,也是沒有分別,也是普照大地眾生。第三,『與四時合其序』。你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他的生活一定是依照自然的順序、自然的規律,一點都不亂;能夠順著自然的順序,那是最健康的生活。《禮記》裡面有一篇「月令」很長,「月令」是講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的氣候、狀況與植物的生長,在哪個月份應該吃什麼東西。原則上就吃這個月生長的,這是最好,使自己的生理、情緒完全順著自然,這是最健康的,聖人懂得。我們講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冬天要吃涼的,夏天要吃熱的,現在人剛好顛倒。古人是冬天吃涼的,大白菜這是涼性的,蘿蔔是涼性的,冬天生長的蔬菜都是涼性的,夏天生長的蔬菜都是熱性的。我們的身體很自然能夠跟大自然相同,天寒冷,順應這個寒;天氣熱,順應熱,人才會健康。現在人顛倒,冬天要吹暖氣,夏天要吃冰,他不曉得這個道理。中國古人對這套學問很有研究,所以中國的醫學是順乎自然,道家講「道法自然」。「與四時合其序」,就是我們今天講順乎大自然,順乎自然不是感情,不是無可奈何,是理智、理性的,是積極,不是消極,這樣才是圓滿的。

  『與鬼神合其吉凶』,「吉凶」就是禍福。你看道家講的《文昌帝君陰騭文》、《感應篇》,就是這一句最具體的表現。我們讀《感應篇彙編》、讀《文昌帝君陰騭文》,我們的心善行善,就與鬼神合其吉;心惡行惡,就與鬼神合其凶,吉凶禍福都是我們跟鬼神起的感應。《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這個就是與鬼神合其吉凶。小至一個人,個人的吉凶禍福,一個家庭的吉凶禍福;大,就是我們的共業,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乃至於整個世界。所以我們觀察世道人心,不必去談預言這些東西,現在社會大眾他頭腦在想什麼、口裡在說什麼、身體在做什麼,我們就能知道結果是吉還是凶,吉凶禍福我們就明白了。如果大家的念頭都是惡念,貪瞋痴三毒,這個罪惡普遍增長。貪瞋痴慢這些是毒,戒定慧是德,貪瞋痴三毒反過來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反過去就是三毒。所以佛經上說,貪瞋痴即是戒定慧,反過來就是了。所以大家都想貪瞋痴,就與鬼神合其凶;大家都想戒定慧,就與鬼神合其吉。吉,善神就保佑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一定是國泰民安,人民快樂幸福。都搞貪瞋痴,就跟惡神、羅剎結合在一塊,這個地方必定有災難。世間聖人他們懂得,他們完全能夠依照這個原理原則去生活。出世間聖人比這個標準就更高,實在講世間聖人已經非常難得,很不容易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下面這一條講出世間聖人,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