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稟教修身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21/6/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1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課本,《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第三十九頁第二行,從五十二這段看起:

  【五十二、今時禪講,自謂大乘,不拘事相,綾羅鬥美,紫碧爭鮮,肆恣貪情,皆違聖教。豈不聞衡岳、天台、永嘉、荊溪,良由深解大乘,方乃專崇苦行。請觀祖德,勿染邪風。稟教修身,真佛子矣。】

  好,我們從這裡看起。『今時禪講』,「禪」是宗門參禪的,「講」是教下,教下講經說法,宗門參禪,這個叫禪講。「今時」就是現在,在蓮池大師當時那個時代。到我們現在也是一樣,今時就是現在。宗門教下,就把所有佛門也都包括了,這是佛教修學法門兩大系統。參禪是教外別傳,就是教外面特殊的教學法,達摩祖師傳來的。達摩祖師傳到中國的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叫參禪,這個叫宗門。禪宗是指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教人頓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方法,用參禪這個方法。講,教下就是用講經說法,教下的講經說法,就是依照經典來按部就班學習,它用講的。宗門是不能講的,叫你參,沒有給你講的。所以宗門教下就包括一切佛法了。

  『自謂大乘』,上面這句是講現在這個時代,參禪的人、講經說法的人都自以為是修大乘法。用現代話來說,大乘是開放的,小乘是保守的。開放,對於這些事相就不太在意,『不拘事相』,就不拘束這些事相上的形式,這個是講現在宗門教下都是這樣的一個風氣,都自己認為我是修大乘佛法,不必要拘泥在這些事相上。於是產生底下的現象,『綾羅鬥美』,不講求這些事相,就很開放、很自由、很自在,這句是講物質生活上穿著華麗,綾羅綢緞。綾羅綢緞是絲織品的通稱,就穿著很華麗,很講求,綾羅綢緞。「鬥美」就是大家比賽享受,誰穿得好,誰穿得莊嚴、漂亮,誰的布料好,穿什麼樣的布料,享受太過分。大家,鬥就是爭鬥,在這裡比賽,看誰穿得好,誰住得好。在我們現代,出家人居住的環境,要很豪華的這種宮殿式的建築;出門車子要好的品牌,要坐高級的轎車,大家在比賽,比賽誰開名牌的、好的轎車,在鬥這些東西,大家在比賽,互相爭鬥。

  這個事情也是值得我們警惕的,現代有很多道場,特別是有錢的道場,出家人過的生活的確是太過分。前一陣子,我記得有個同修發一個信息給我,他說大陸上有某個大寺院,很多法師都在比賽,誰開的豪華車子。他說現在開Benz、BMW那都排不上號,那都排到後面去了,現在更高級的車子都出來了。就是這裡講的,大家在比賽這個,誰穿得好,誰住得好,誰車子開得好,比賽這個。我們出家人應該不要講求太豪華的車子,這個車子主要性能要實用、安全,所以我們道場買車子都是以這個為考量,不去考量有多舒適、有多豪華。所以我們道場買比較大的車子,大部分客貨兩用,講求實用,不講求這些豪華,也不跟人家比賽。我們自己出家人,個人坐什麼車子都好,車子是代步的。如果是居士載我們,那我們沒有選擇,人家用好車載我們,我們也坐;用最不好的車載我們,我們也坐,不要分別。不要坐到哪個居士的車子好,另外一個居士他開的車子不怎麼樣,你就嫌棄他了,就不想坐他的車子,這樣就不對了。

  所以過去我講經,在台北講經,那時候住在景美,自己也沒有車子,都是居士發心來載我。有的居士他比較有錢,開的車子就比較好;有的居士車子就一般的,我坐都覺得很好。還有一個陳居士,他開的發財車,那我也坐,他那個車子玻璃窗都壞掉,他也沒修,駕駛座的門都打不開。他要進去開車,還要從右邊開門鑽進去,然後載我。坐在那個車上,我那邊的玻璃窗是沒有,他也沒去修,用個塑膠布把它黏起來,開上高速公路都掉下來,我手還要去把它摀著。這個我也坐得很自在,只不過就是安全性是比較有顧慮。有一次,開到高速公路,他那個車子突然停下來,我還要下車幫忙推車,推到旁邊。後來那一次去講經來不及了。那個時候是從景美到長庚醫院,一個星期去講一次,到林口長庚醫院。後來他朋友給他檢查車子,發現是沒油,他油錶壞掉了,那個油錶都一直停在有油的,所以開到沒油了他不知道。所以我們出家人,人家供養什麼就用什麼,也不要挑剔。供養好的,我們就坐好的;供養不好的,我們坐不好的,都一樣,都覺得很自在,我感覺都是很好。所以有一年到大陸東北去,有一個楊居士去機場接我,開最好的,凱迪拉克的,人家開來,我們也沒有選擇,我們也沒有事先去給他指定你要開什麼車來接我。人家開來,我們就要隨緣。其實我坐凱迪拉克跟坐發財車,在我的感覺當中都一樣,都很好,因為車子它只是代步而已,這個地方就不要去講求,也不要去比賽,不要為了面子,比賽這個東西。

  下面講,『紫碧爭鮮,肆恣貪情,皆違聖教』。「紫碧爭鮮」就是鮮艷,種種的顏色,爭誰比較鮮艷,比較有亮點,我們現在話講叫亮點,爭這個。爭這個就「肆恣」,肆就是放肆,恣就是恣情,放肆。放肆,過分了,「貪情」,貪著情欲,這個不能太放縱,放縱,貪情就愈來愈增長。所以我們不能夠在這個上面去講求。「皆違聖教」,這都是違背佛的教誨,佛沒有教我們要這樣。這個是對佛菩薩的教誨完全違背,自己認為我修的是大乘。縱然出家修學大乘佛法,依舊保持貧賤的風範,這樣就對了。縱然我們做不到古大德那樣,也要盡量降低我們這些欲望,把欲望降到最低,不斷的降。對貪求這些物質享受,要把它降到最低,不斷的下降,我們道業才會不斷的提升。如果我們不斷的提升這些物質享受,我們的道業肯定是不斷的下降。

  往往我們出家人不如在家人,在古代,中國歷史上人人都曉得范仲淹,很有名的,宋朝的宰相。范仲淹他出生貧寒之家,家裡很窮,後來出仕了,做到宰相,他生活沒有改善,依舊過著以前貧窮的生活。這個不容易,這連出家人都做不到,這個難得。所以范仲淹的確是中國讀書人的好榜樣,國家給他的賞賜、俸祿,他都拿回家鄉幫助親戚朋友,幫助貧寒,在家鄉辦義學。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這種公立學校,辦義學,請老師來教這些清寒人家的子弟,替國家培養人才。一生過著貧賤的生活,他不忘本。所以印光大師讚歎中國歷史上三個了不起的大人物,積功累德,他們的子孫世世不衰,第一個就是孔老夫子。孔德成先生是孔夫子的後代,是七十七代嫡孫。他到美國,美國人一聽說他是孔夫子的後代,都特別尊敬、禮遇。孔子到現在二千五百年了。范仲淹的子孫,宋朝到現在,八百年不衰,也都受人尊敬。一般人傳家很少傳三代的,有傳三代的都已經不容易了,他能夠傳八百年,原因是什麼?能保持家風,後人能效法前人,能遵守本分,進德修業。這是印祖讚歎的第二個。第三個是清朝初年,一個姓葉的狀元,葉狀元,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記載,清朝初年到清朝末年,他們家道三百年不衰。在中國歷史上能夠保持一個家這樣久遠的,印祖說只看到這三個人。這三個人重德不重物,重視德行,不重視物質享受,所以他的家道才能保持不衰。出家人更不應該貪圖享受,物質、精神的享受都不可以貪圖,所以佛教我們以苦為師。日子過得苦一點,有出離心,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心。生活過得太舒服了,就不想離開娑婆世界。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向我們招手,我們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因為我們放不下,覺得這個世界還不錯,過得還不錯,就不能生起願生西方這個心;願生西方的心生不起來,因為貪戀這個地方,放不下這個地方,這樣念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所以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如果沒有信願,佛號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銅壁一樣,也沒有得生之理。為什麼?你不願意去,阿彌陀佛願意接,我們不願意去,那佛也沒辦法,所以這是雙方面的,佛那一方面沒有問題,現在問題在我們這一方面,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放得下?真放得下,這個願才生得起來。所以日子過得苦一點,對我們信願有幫助,所以佛講「以苦為師,以戒為師」。

  『豈不聞衡岳、天台、永嘉、荊溪』,大師為我們舉出幾個例子。「衡岳」是南嶽讓禪師,這都是祖師大德。「天台」智者大師,天台宗的創始人,人稱「東土小釋迦」。「永嘉」禪師,這個在《六祖壇經》大家都看過,也聽過,永嘉大師「一宿覺」,這個很有名的。永嘉是現在的浙江溫州地區一個地名,以他住的地方地名來尊稱他,意思就是這個地方出了這麼一位祖師大德、高僧大德,永嘉大師他有《禪宗集》、有《證道歌》傳世。「荊溪」也是。這些都是大乘,天台是代表教下,南嶽、永嘉是禪宗,宗門教下,荊溪教下,這些都是真正修大乘佛法的。『良由深解大乘,方乃專崇苦行』。因為這幾位祖師大德都是苦行僧,他的生活不是很享受、很享福,很清苦,他們也都是大乘的祖師,不但修大乘,他們都是一代祖師,都這樣示範給我們看。『請觀祖德』,看看這些人的風範,這是值得我們學習效法的。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到窺基大師,這些祖師大德都是佛菩薩示現的、化現的,有的表現正面的,有的表現反面的。像衡岳、天台、永嘉、荊溪,表現出家人一個正面的,窺基大師他表現一個反面,這是在那個因緣,因為佛菩薩他示現在富貴人家,他是要度那些富貴人,所以他是出生在貴族的家庭。在中國古人所講,「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這是儒家講的。素就是安,安分、安守,如果你的環境是富貴的,那你就安於富貴,去享你的富貴;你家裡很貧窮,你就不要貪圖要享受富貴,要安於貧賤,要守本分,這樣就對了,各人安於各人的身分地位。在中國佛教史上,出家人窺基大師的生活是很豪華的,所以有名的,他叫「三車法師」。因為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來翻譯經典,建議提倡學習法相唯識,看到窺基大師他有這個天分,要勸他出家。他是從小就在富貴人家,他的叔父是尉遲敬德,尉遲公這是唐太宗的大將,所以他真正是王孫公子,我們一般講公子哥,王孫公子這樣的出身。你說叫他出家去修苦行,他不幹,他生活過得這麼富裕習慣了,叫他去過那個清苦,他受不了。玄奘法師看中他了,勸他出家,他說他要出家可以,他要答應他三個條件。還講條件!玄奘法師就跟他講,你願意出家,條件開出來,可以依你的。他說第一個,他要一車書。因為他喜歡讀書,也是讀書人。第二個,他要載一車金銀珠寶。因為出家不能沒有錢,他要載一車金銀珠寶。第三個,那更過分了,還要載一車美女來服侍他。玄奘法師他說可以,只要你答應,這個條件都依你的。所以這個在佛教史上,有名的「三車法師」。到後來出家之後深入經藏,肯定他統統放下了,他這個是示現的。如果我們出家人學他那個派頭就完全錯了,窺基大師他是一個特殊的例子,我們不要學他的,在他來講他不為過,他實在講就是菩薩化身的,去度那些富貴人家。但是在我們,那我們如果要想以他為榜樣,我們過失就大了,人家是菩薩,我們是凡夫,我們不可以,所以『勿染邪風』。『稟教修身,真佛子矣』,「稟」就是稟從,依教奉行,這樣才是修行正確的方向,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公案:

  【五十三、古有高僧,三十年著一緉鞋,況凡輩乎?】

  真正高僧,一雙鞋子穿三十年,一件衣服穿三十年,現在還有,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這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好榜樣。這裡蓮池大師舉出,『古有高僧,三十年著一緉鞋』,這個公案,這個高僧是唐朝慧休法師,我們在《緇門崇行錄》都可以看到。唐慧休法師,「雙履」就是他穿的一雙鞋子,穿了三十年。慧休法師他學經論非常通達,「學通經論」,他對經論學習通達,「尤善華嚴」,在這個經典裡面,善就是他的專長,是《華嚴》。《華嚴經》我們知道一乘了義,《大方廣佛華嚴經》,他對這部經很深入,講這部經。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了十幾年的《華嚴經》。講《華嚴》不容易,一般講經法師能講《華嚴》的不多,自古以來不多。慧休是他對《華嚴經》很深入,尤其很擅長講《華嚴》,對《華嚴》這些理事因果他很透徹,所以他通達經,還有論。我們知道三藏是經律論,「唯未讀律藏」,但是律藏這部分他就沒有讀過,經跟論他讀過,他特別擅長《華嚴》。「以為戒可事求」,他以為戒可以從事上來求,「按讀即曉」,戒律條文讀一讀就知道了。就像我們看雪廬老人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一條一條我們去讀了,看一看,這個不難懂,很容易,看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了,以為這樣讀一讀就可以明白了。「未勞師授」,他說這個不需要老師來教授,不需要老師來講解,戒律簡單,看一看就知道了。經論才需要老師來講解,戒律應該不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一條一條,那些容易知道。未勞師授,這不用勞煩老師來教授,不用老師來教。就像我們看《常禮舉要》,沒有老師來給我們講解、教導,實在講我們看不懂,以為看了很容易就懂了。「後披一卷」,就是他後來看律藏看了一卷,「性遮茫然」,對性戒、遮戒,茫然就是不了解。「方悔前議」,這個時候他才懺悔他以前的說法,議就是議論,他以前這種說法。

  所以我們現代這個時代,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講,現在講經的人還有,講戒的人很少了,講戒的就很少。在台灣,現在我們知道可能在埔里正覺精舍,果清律師,清公和尚他還有在講戒,我們老和尚也很推崇他對戒學的深入研究。在近代,就是我們佛門的弘一大師,他是律宗的祖師,我們近代的律宗祖師。我們學戒,從弘一大師這個地方來學習,這是祖師。所以講經的人還有,講戒非常少,幾乎沒有了。

  慧休法師他就很懺悔,以為自己都懂了,結果一看都不懂。這個時候,他「乃從洪律師聽《四分律》三十餘遍」,就是專門講戒律的律師洪律師,聽《四分律》聽了三十幾遍,凡是有講律的地方,他都去。晚年常從礪公律師聽講律,他到晚年還聽礪公律師講戒律。礪公問他,「法師大德暮年,如何猶勤律部?」他說,法師大德,你年紀這麼大,晚年了,怎麼還這麼認真來學習戒律?「休曰」,慧休法師就說,「余憶出家之始,從虎口中來,豈以老朽而可斯須離耶?吾恨不得常聞耳」。這個就是他回答礪公律師,他說余憶出家之始,他說我出家剛開始是從虎口當中出來。這形容比喻,我們一個人被老虎咬住了,在老虎的口中,一下子就沒命了。但是他能夠從老虎的口中可以逃脫出來,跑出來,那不容易。這個是形容比喻他以前不懂,不知道這個律的重要,講經說法,談玄說妙,好像在老虎的口中自己不知道,老虎一咬,就被咬死了。後來發現了,自己懺悔了,就好像從老虎的口中跑出來了,知道沒有這個戒律的基礎,講那個經論就不得受用。

  這也是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為什麼他到晚年一直在強調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出家人再加上《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還有《群書治要》、《常禮舉要》,這些基礎的課程,做人處世。因為講經說法就是講,但是在生活當中怎麼做不知道,講經是解,求解,戒律是行,解行要相應。講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這個就不相應,縱然講得再好,有解無行,說食數寶。有行無解也不行,盲修瞎練。所以要解行並進,解行要相應,這才是佛教我們的。所以這些都屬於戒律的範圍,四個根都屬於戒律的範圍。戒律,我們聽了老和尚講,甚至我們自己也在講這些勸人、講傳統文化,我們懂嗎?不懂。老實給大家講,我自己出家三十七年,我都不懂。以前聽我們師父上人講,似懂非懂。最近我聽蔡禮旭老師,現在是成德法師,他講的《群書治要》,我現在才比較明白了,他等於是補充說明我們老和尚的。我聽他的東西聽得很法喜,也帶同修來學習、來分享。我們要向他學習,他真的有深入,有在做,這樣修,是我們的好榜樣。如果沒有透過這樣的講解,實在講我們念一念,我們甚至去講給人家聽,也講得好像不錯,口才很好,實際上講,自己也不懂。自己都不懂,怎麼可能去做到?做不到,講得再多都是空口說白話,講的跟做的不一樣。

  所以,「吾恨不得常聞耳。休敬慎三業,懷課六時,奉禁守道,逾衰逾篤,衣服趣得蓋體」。慧休法師他恭敬謹慎身口意三業,做功課六時都很精進,「奉禁守道」,持這個禁戒,守道清白,愈老就愈認真。「衣服趣得蓋體」,衣服穿的大概能遮蔽身體,沒有講求怎麼豪華。「著一雙麻鞋,經三十年」,穿一雙麻鞋,以前那個草鞋我小時候有看過,穿三十年。「遇軟地則赤足」,如果有水的地方,他鞋就拿在手上,打赤腳,走過去。「人問之故」,人家問他,你為什麼要這樣?「答曰:信施難消」,這都是信眾布施的,我沒有那個德行,難消化,不能浪費信施。皇帝屢次召請入京,他都稱病辭謝了。就是皇帝聽到他的德行,一直召請他進入京城,他都稱身體有病,辭謝了。這個是古大德很多是這樣的,他不要名聞利養,皇帝一請去,名聞利養馬上就來了,他推辭掉了。「請看大德高僧,尚且這麼崇儉」,就是推崇勤儉,「何況我們凡夫,豈可不節約惜福」。『況凡輩乎』,況且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這些高僧大德都是菩薩示現的,那不是我們一般人,示現來教我們的,這個才是修行人要效法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