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有理走遍天下,無理是寸步難行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四集) 2021/8/1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我們從九十頁倒數第二行,從第九條:
【九、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
從這條看起。這一條我們看到在字面上就有一個概念,『入境問禁』,「禁」就是禁忌。『入國問俗』,問風俗,每個國家地區風俗不一樣。『入門問諱』,到人家家裡,人家有什麼話、什麼事情是他們這個家忌諱的,忌諱的我們就要避免,避免去觸犯到人家的忌諱。到一個國家,我們一般講入境隨俗,要隨順那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這個持戒,這個戒有廣義跟狹義的,狹義的持戒就是有戒條明文規定的,廣義的就是包括所有國家的憲法、法令規章、風俗習慣。我們到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我們要隨順當地的風俗民情,人家才歡迎你。像佛教傳到中國來,我們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這一本書當中就講得很清楚,佛教發源於印度,不是中國本土的,是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佛教傳法的印度高僧,就是做到「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這個佛教做到了。佛教傳到中國來,隨順中國的民情,這個在戒律裡面有一條叫「隨方毘尼」,毘尼是戒,隨是隨順各地方風俗民情。你到那個地方,你要去隨順當地的,你不能叫當地的人來隨順我的。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在《認識佛教》這本書當中講到,寺院不是蓋印度廟那種形式,是蓋中國傳統宮殿式的這種形式。中國人對皇帝非常的仰慕,非常的尊重,有的人一生,以前交通不便,如果一生當中有去過一趟京城,去走一趟皇帝住的地方,比如說現在的北京,這個人如果一生去過一趟就算見過世面了,那不容易。到京城,第一個看看皇宮建得怎麼樣,當然隨便的人不能進去,在外面看看,這個總是可以。所以對這個皇宮的建築,中國人是非常的仰慕,非常的尊崇。
所以佛教是漢朝,漢明帝永平十年,請印度的高僧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來弘法,佛教正式由國家派大使禮請傳入中國,這是政府正式的,現在講官方聘請的。到中國來,接待在鴻臚寺,鴻臚寺就是皇帝下面辦公的機關,鴻臚寺辦外交的,像我們現在外交部,屬於皇帝直接管轄的一個單位,一共九個寺。後來要請印度的法師長期在中國弘法、翻譯經典,那不是短時間,鴻臚寺接待總是短期性的,如果長期的當然就不適合了。特別要翻譯經典,種種的這些硬體的設備,總是沒有辦法符合這個條件,所以就另外蓋一個寺,專門給佛教法師翻譯經典、講經弘法的一個機構,這個就是在河南洛陽白馬寺。當時這個是皇帝所在地,洛陽白馬寺。所以九個寺又增加一個寺。所以寺是長久辦事機構,它不是暫時、不是短期性的,寺就是長期的。
當然皇帝蓋的,就蓋中國宮殿式的。只有寺可以蓋宮殿式的,其他不能蓋得跟皇宮一樣,佛教寺院可以。皇帝帶頭信佛,禮請佛教到中國來,文武百官、全國人民當然就響應了。所以大家對佛教這個寺院很尊重、很尊敬,縱然一生沒有到過京城,但是佛教寺院各地方都有。特別到梁武帝那個時代,光是梁武帝他建的就四百八十座的寺院,可以說全國各地都有佛教寺院。各地方的人民,看到這個佛教寺院,等於看到皇宮一樣,它那個建築跟皇宮一樣的,看到就很尊敬,也很親切感,這個是中國人的建築。因此佛教就普遍在中國生根了,跟其他外國傳入的宗教,佛教在中國生根。怎麼說生根?佛教傳入中國跟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它融合為一體,所以現在我們講儒、釋、道三教,就已經把佛教跟中國本土的儒、道融合為一體。這個也就是說佛教傳入中國,它就符合這一條了,「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完全隨順中國人的風俗習慣。所以佛教能夠在中國生根茁壯,發揚光大,反而印度現在佛教沒落了。所以佛教在現在全世界,還是在中國,特別是大乘佛教,這個也就是佛教印度的法師他們懂這個。
因此我們根據這一條常禮的原則,像我們淨老和尚,他到美國、到澳洲,他去建寺院,他不建中國宮殿式的,建宮殿式的,那些西洋人他們看到不會很親切,都不想進來,覺得是外國的。就像我們現在看到教堂一樣,我們中國人總覺得那是外國人的,沒有一個親切感,總是有一個隔閡在。這個也是其他宗教傳入中國不如佛教的地方,佛教高明,就是懂得這一條常禮,其他宗教就沒有這麼做。因此從外國傳入中國的教,只有佛教在中國生根,其他宗教也是傳了很久,總沒有辦法跟中國本土的儒、道合為一體,而且還排斥,當然就不能在中國這個地方生根、茁壯、發揚光大,也就是違背這條禮的精神。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到西方國家去建道場,他不建中國宮殿式,因為外國人看了他不會喜歡。建什麼?像美國達拉斯佛教會,建得像白宮一樣,當地人看到,他覺得很親切,跟他們文化一樣的,他就不會排斥,還樂意進來。在澳洲圖文巴,那買天主教教堂,買教堂當道場,所以西洋人看了,他們也不會看了很刺眼,他們的教堂,只是裡面內容換一換。所以這個也是符合這一條。
我們來看雪廬老人他講的。「你到外國去,那兒有不同規矩,言語也不一樣。現在比從前好,現在有報紙,大概懂得些。我不大出去,我有些話不知道,普普通通的台灣話、官話,我能懂,要說起土話,我也沒辦法了,所以到市場就沒辦法。」這一段,雪廬老人講,主要是到外國去,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規矩,言語也不一樣。現在資訊比較發達,在雪廬老人那個時代,五十年前,那時候就有報紙,報紙會報導一些外國的事情,一些風俗民情,看看報紙,沒有去過,也大概有個概念,那個國家什麼樣的一個風俗。現在就更方便,電視、電腦、網路、手機,你要查什麼資料,應有盡有。所以我們現在要到哪個國家去旅行,你就手機點一點。你要到美國,你點美國,去哪個地方,哪一州,一點就統統出來,那邊的人文、風俗民情、生活習慣等等的,統統有。所以現在你出國旅行,要蒐集這個資料,那很方便,總是你要先了解一下。一般我們如果給旅行社辦,旅行社要出團之前,都會開個說明會,說明我們現在去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那邊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有什麼忌諱的。他會做個說明,讓我們到那個地方,就不要去觸犯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在我們這裡沒有什麼,到那個地方,你照我們這邊的方式去做,人家就不高興了。所以這個都必須先有個了解。雪廬老人是山東人,他跟國民政府到台灣來,他很少出遠門。他來台灣三十八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台中,他很少離開台中。來到台灣,台灣有台灣的語言、風俗民情,當然台灣有一些很普通的問候語、官話,他可以聽得懂,講一些土話他就聽不懂。所以他說他沒辦法到市場去買菜,跟台灣本地的,他們講的一些土話他也聽不懂,就不好辦了。
下面雪廬老人又舉出他們山東的一個例子。「譬如我是濟南人,縣城東邊的章丘,也就是幾十里地而已,就像彰化與台中一樣種種不同。」他舉出他們家鄉,雪廬老人家鄉在山東濟南,濟南在以前也是有縣城,這個縣城的東邊一個地方叫章丘(文章的章,丘陵的丘),距離不是很遠,就像彰化到台中,隔壁,距離不遠。雖然距離不遠,但是這個風俗習慣就不一樣了。「譬如在濟南,見了面都是你兄我弟、大哥二哥的,見了面都是稱呼你大哥。」這是在濟南這個地方,濟南這個地方大家見面,稱大哥二哥,都是你兄我弟。見了面,他都會稱呼你一聲大哥,他年紀不一定比你大,但是一個尊稱,稱你是大哥,這是在濟南。「你要是章丘人,稱他大哥,那糟糕了,那他一時就不高興,必得稱呼二哥,你這個不知道就不行,稱呼大哥就被挨罵,他也會打你。」那這個嚴重了,不但罵,可能還會打你,挨揍。就是這個距離不遠的地方,他們的這種習慣忌諱就不一樣了。在濟南你稱大哥、二哥,大家都這麼稱,稱大哥是對你尊敬。但是你到了章丘,你看到人就稱呼他大哥,那他就不高興。稱呼你大哥是尊重你,你大,但是到章丘,你稱大哥,他就不高興,必得稱呼二哥,你必須要稱他二哥。這個感覺很奇怪,大哥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稱呼二哥?你稱呼他大哥,你就挨罵,甚至會被打。
這個地方雪廬老人他沒有說明,為什麼那個地方人喜歡人家稱他二哥,不喜歡人稱他大哥,這個地方他沒有講。但以前我聽人家說過,大家有沒有看過《水滸傳》武松打虎這個故事?可能有一些人聽過,看過這個漫畫、小說。以前我小時候都看這些漫畫書,武松打虎。武松他是一個武功很強的人,他在家排行老二,他大哥的太太潘金蓮跟西門慶私通了,西門慶也是當時當地的地痞流氓,後來被武松給殺了,替他大哥報仇。武松講兄弟義氣,他是排行老二,可能是這個故事,這個典故,但是沒有印證,這個大家參考參考。總之,就是那個地方,它就是這個風俗習慣,你到那邊,你就是要順著當地,不然人家就不歡迎你。
下面就講,「譬如山東人到北京,見了北京人,在此地見面稱『先生好』,這很恭敬,可是你到北京見面稱呼『先生』,那就糟糕了,『先生』是風化區裡的稱呼,這個你得懂得。」這個又舉出一個例子,山東人到北京,在此地見面稱「先生好」,這很恭敬。比如說人家到山東來,在這個地方見面,稱你「先生好」,這個是對他很尊敬的一個稱呼。可是如果你到了北京那個地方,見面稱人家「先生」,那就糟糕了,在北京,「先生」是風化區裡面的稱呼。風化區,我們現在講八大行業,在台灣叫八大行業,那個不是好地方。所以你到那個地方稱人家「先生」,好像是給人家侮辱一樣,人家當然不高興,所以這個要懂得。這是講以前,民國初年那個時代,現在又不一樣了,現在到處稱先生,現在人不懂這些禮。雖然現在不一樣,但是現在有現在的忌諱,那也要知道。這是講一個例子,一個原則,我們要懂得這一條的精神,在這個地方講這個話可以,到那個地方講這個話就不可以,這個要知道。因為「各處有各處的不同,你總得問明白」,你要先問一問,哪些忌諱的,我們要避免。別在那裡突然給人家冒一句人家很不喜歡聽的話,這個就很重要了。
下面講,「入境,境是還在本地、指本國而言」。比如說在台灣,台灣以前從南到北,也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台北有台北的這些習慣、講的話,到南部有南部講的話,澎湖有澎湖講的話。有一些話你在台北講沒問題,到南部去講,你是在罵人,也有,現在比較不明顯了。以前我小時候,那時候很明顯,真的台灣從南到北,每一個縣市都有它不同的風俗習慣跟忌諱,同樣在台灣,不一樣。同樣在台灣,這個叫境,入境,比如說我們從台北市、新北到桃園去,到新竹、到台中、到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這都不一樣。所以這個境是指本地,本國,我們這個國家,「入境問禁」,它哪些是禁忌。
「入國問俗」,要問它的風俗習慣。「入國,就不行了,指到別國去了」,到別的國家去了,「那就與本地更不一樣了」。在我們本國,每個縣市地區,它有不同的禁忌。你到了外國,那更不相同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地緣環境、人事、文化、風俗習慣都不一樣了,跟我們本國就更不同了。這裡舉出,「外國人的酒,你拿來嘗一遍,他們就趕緊拿走,給你換一個。如果你還不開竅,又嘗一遍,還再第三遍,這個人連警覺都沒有。」這是舉出一個例子,這是外國人(西洋人)跟我們本地不一樣,外國人他的酒,如果你來嘗了一口,嘗了一遍,他就趕緊拿走了,給你再換一個。他再換一個,那你就要知道了,嘗一口,他就要趕快換了,不能再給其他人喝。如果不開竅,再嘗一次,他又換一個,還再嘗第三遍,雪廬老人說,這樣的人就很不開竅,人家這種動作你還沒有感覺,不知道問題在哪裡。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其他還很多例子,也有。
我也舉出一個例子,這個大概在二十年前了。有一次我們去澳洲,也是組團去,到澳洲布里斯本,那個時候澳洲淨宗學會已經成立了,我帶個團去那邊。有一些空檔的時間,就給同修出來走一走,有一些同修第一次去,去看看,買一點土產這些的。在路上走,有二、三個女同修,看到一個西洋人,一個太太推著一個小娃娃,推著車子,我們一般講洋娃娃,很可愛。在我們台灣,人家的小孩子抱著,很可愛,我們大人逗逗他玩,這個小孩子的媽媽(父母),他們也很樂意,我這個小孩子別人還滿欣賞的,很歡喜。所以有一些人看到小孩子很可愛,但是不認識,陌生人,看到小孩子很可愛,逗逗他玩,他的母親(父母)他不會見怪,有時候還表示一些善意,好像我們很看得起他家的小孩,心裡滿高興的。但是我看那二、三個同修,看到那個太太推的那個小孩好可愛,他們二、三個就圍上去了,逗那個小孩子玩。結果大家猜怎麼樣?她那個洋太太不高興,發脾氣了。大家很錯愕,我們在台灣逗小孩,大人都很開心,怎麼這個地方逗小孩被人家罵?後來去問當地同修,當地同修就講了,他說洋人很不喜歡別人去碰他的小孩,特別是陌生人,又是外國人,你去碰他小孩,他很不高興。你沒有經過他同意,你去碰他,那他很生氣,怎麼可以隨便碰我的孩子?你看完全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文化不一樣。雖然那次碰到這個事情,後來我就跟同修講,大家要知道,去外國,那些洋人的小孩子,如果你沒有經過他母親同意,你千萬不要自己就去碰他、跟他玩,他媽媽會很不高興。如果你想跟孩子玩一下,還要經過他媽媽同意,不像台灣這個樣子,那完全不一樣的。這個舉出個例子,我們就要舉一反三,因為這個例子太多了。凡是到其他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它風俗習慣、文化不同,都要先問一問。
「所以你上哪一國去,你得問問人。」你要問問他們。現在如果組團到外國旅行,一般都是會透過旅行社,除非你自己是自助旅行。自助旅行,你就自己要去查資料,要去了解一下,到哪個國家、哪個地區,他們的風俗習慣是什麼,他們的忌諱是什麼,要了解,避免到那個地方去冒犯當地人。如果給旅行社辦,旅行社會開說明會,如果我們有疑問,可以問旅行社,旅行社會為我們解答。所以先問一問。
下面,「入門問諱」,就是一般人家家裡,入到人家門裡面,問忌諱。你要到別人家裡就問一下,他們家什麼地方有忌諱的嗎?「你要知道他家平素的事」,平常他比較忌諱什麼,「現在人是不在乎了」。現在的人他不管那麼多了,管你什麼忌諱,現在的人也不懂禮,所以往往到人家裡去,造成別人的困擾,這個常有。反正現在人他不在乎,他也不講這個。「如家中父母等等什麼的,你得先問明白,不問明白,你去滿嘴胡說。」這舉出說家中,像他們家裡的父母,從事什麼行業,父母都健在嗎?還是父親不在了,或者母親不在了,還是雙親都不在了?這些先問個明白。你不問明白,到人家家裡,信口開河,滿嘴就胡說了,可能說的人家聽了很奇怪的話,你都說出來了,這個是要避諱的,要避免。我們舉出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學佛,我們吃素,不殺生,如果去拜訪一個人家,他家的父親是在幹殺生業的,那麼我們到他家裡去,我們就高談闊論,殺生有罪,下地獄。你說是沒錯,但是那一家人他聽了會很高興嗎?好像你到他家去罵他的。這是舉出一個例子。
下面,這是雪廬老人舉出古時候,「從前取名字都有些注意,譬如在《古文觀止.諱辯》,韓文公勸李賀考進士,為著李賀的父親叫『晉肅』,大家妒忌他,科舉考試想少一個人多一個名額,就說李賀不能下場考,因為下場就是個『進士』啊!他的父親叫『晉』」,那是同個音,晉朝的晉跟進士的進,字不一樣,音一樣,人家聽到就很刺耳,你一考就中進士,我們就少一個名額了,我們就沒機會了,你去考就肯定你上,人家聽到這個就很刺耳,所以「他得避諱」。「那篇文章,要是你來給李賀答辯答辯,你答辯得出來嗎?韓愈答辯理由很充實,甚至於打贏官司。你光學會那個有什麼用處?你們有人查《古文觀止》嗎?有查,那也不錯,能查到就不錯,就知道我不是造謠言!」這個在《古文觀止》,這個文裡面有,有這個故事,大家可以去看看。
「不管你有多麼大的學問,多少得有點理,沒理就亂七八糟。不論多少都得有理,不必在那妄作聰明,說『那個是我發明的』,那是你所見不廣。」這一段雪廬老人講,不管我們有多大的學問,總是要有一點道理,如果沒有道理,就亂七八糟了。多少都要有一點道理,也不要在那裡妄作聰明,好像什麼就是我發明的。是我們發明的嗎?是我們見識不廣,人家早就發明了。
「譬如有個小故事,一對沒主意的父子,兩個人去賣驢」,在路上走,「驢閒著,坐上一個人,也省力氣嘛!有道理,父親就讓兒子騎驢」。走了幾里路,有一個人看了說:「唉!好沒道理,你這麼大年紀了,他一個年輕人,他跑跑有什麼關係,應該給你坐」,又換他父親上去了。走了幾里路,又有一個人說:你這麼沒良心,那個驢人坐在上面,都快被你壓垮了。那又下來了。到最後怎麼辦?小孩坐也不行,老人坐也不行,最後父子倆把驢扛著,一個人扛一頭。扛到最後,過一個橋,不小心掉下去了,掉到河裡去了,完了。這個就是講,一個人他自己沒有一個主意,人家講什麼聽什麼,自己拿不定主意。
下面雪廬老人講,「今天《中央日報》」,那是講以前的事情,「說三面五層的『木造浴池』,這是我們中國《漢書》就有的,多少年的一些東西。你多麼大的能力,也出不去古人的範圍」。尤其現在人發現些東西,他發現的,其實這個古書早就有記載了,不是現在才有的,只是你見識不廣,你書讀得不多,你沒看過,以為是你發現的,其實不是,早就有了。
好,這一條,「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
【十、入國不馳,入村里必下車馬。】
『入國不馳』,「入國,你要下車馬。現在還是有這條。到人家的國土,你得有禮貌,慢慢走,不妨害人,否則顯得不恭敬」。「入國,車馬不馳,人不飛跑。」你到人家那裡去,「在台階下,主人迎你,你得趨」,趨就是趕快走。「一上台子,一進門,就不須奔馳。」主人迎接,我們趕快過去。入門,你就要慢慢走了,你不能走得太快。所以這個入國,進入了,你就不要太快。在古時候,你入這個村莊,入這個村里,你就要下車下馬,用走路的。但是現在這個是比較看不到了。『入村里必下車馬』,「現在有火車,不按此條可以」。就是你坐火車,你經過人家村里,當然不能火車停下來,你下來,那不可能的。「你自己的車,到人家莊頭上,必得下車馬來。」到了這個村莊,你要下來。「你不下來,那就麻煩了。莊子是人家的」,他們那邊的人,他會覺得你對他們不尊重,到人家地處,「當然你得有禮貌,必須下來的」。
「就是在本地,譬如你住中正路,你到靈山寺來:回去時坐著車,一到中正路口這一頭,你就要下車。你不信,你可以去問老先生,這是恭敬莊子。」恭敬這個地方。「你父母住這個街,曾祖也都在這個街,不下車馬,你架子大啊!現在不懂這條的是年輕人。這裡頭供著的牌位都比你小嗎?」現在人真的不懂,現在人車子直接開進去了,架子很大。應該在門口,或者巷口,他就要先下車了,直接開進去,那就不恭敬。現在人不懂這些,車都直接開進去,開到你家門口去了。應該是停在外面一點,然後走進來,這樣表示一個恭敬。就像我們去寺院一樣,人家來迎接,我到大陸現在還有這個禮,請我去主法,然後住持就捧著香,在寺院門口就來迎接了,車子能夠不管他們就開進去嗎?停在外面,我得下車,走到他面前,拈個香,然後他們帶路,我跟在後面進去,再走到大殿。這是一個禮節,一個恭敬。特別我們第一次去,這個是禮節。你就直接開到寺院門口,對寺院就不恭敬。跟這個道理是一樣,到人家的村莊,人家的地方,對人家這個地方要有個尊重,到巷口外面先停車。或者現在都有停車場,你去停車場停一下,然後再走進來。
「中國書注重五倫主義,例如拜年,不光是給人家賀年,上人家去先拜壽。到了村莊,必得下來,恭敬人家。你一下來,村莊的人都懂規矩,問說:『客人上哪裡去啊?』等等,他就給你打招呼,那就是禮貌。他們會忠實地招待你喝水,餵馬或驢什麼的。你要坐著車不下來,他們就會罵說:『今天咱們視野不好,碰見失了腿的人了』」,就是沒腳,所以他才坐車進來。「怎麼失了腿呢?不能走路嘛!這還是輕的,重一點的就說:『你這車不能在那兒走,我們的路都是老路,你的車一壓,我們的路不行。你要到莊外頭走,莊裡頭沒路。」過去的人講究這個禮節,現在人也都不懂,現在年輕人不懂,直接都衝進去,這個是比較失禮。我們學這個禮,還是對人家一定的尊重,最好是停在外面,我們走進去,表示對人家的一個尊重。
「古人的話,台灣也有,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是寸步難行。』這禮是必須的!就這一點,現在還有點道。你坐著自己自用車、摩托車,這條還可以適用。」你騎摩托車,或者自己開車,這一條也還可以。你要停在停車場,或在路邊停車,然後我們再走進來,不要車子直接開到人家的門口去,顯得架子很大,這是對人的一個尊重。
好,「旅行」,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下面,「對眾」,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