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寸陰無棄,不厭多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二集)  2021/6/2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2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第五十四頁倒數第四行,從二十七這一條看起,請看這個文:

  【二十七、《摩德勒伽論》云:「若得食時,口口作念。第一匙默念云:願斷一切惡;第二匙念云:願修一切善;第三匙念云:所修善根,回向眾生,普共成佛。」】

  這條也是講到飲食方面的。前面我們學習到食存五觀,就是吃飯的時候要心存這五種觀想,這五種觀想時時刻刻存在心裡,每到吃飯就要提起。但是我們人總是容易忘記,沒有養成這個習慣,就很容易忘記。因此自古以來叢林道場寺院設五觀堂,都是由維那師來帶大家念,也就是提醒,提醒大家飲食的時候要存這個五種觀想,這樣我們才不會對不起信眾的布施供養,道場五觀堂主要是這個作用,提醒大家。所以吃飯也是叢林五堂功課之一,每一天五堂功課,吃飯是一堂,可見得這一堂也非常重要。

  我們今天學習這一條是『《摩德勒伽論》云』,《摩德勒伽論》,這也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一個論,論藏,經律論三藏,這個屬於論藏裡面的。這個論,我們比較常聽的就是一部《大智度論》,一部《瑜伽師地論》,這兩部論我們就比較常聽到。這部論名稱是《摩德勒伽論》,在這一部論裡面講到,『若得食時,口口作念』。「若得食時」,就是假若我們得到飲食,比如說中午吃飯,「口口作念」,這每一口飯做一個觀想,發願。『第一匙默念云:願斷一切惡』,第一匙。過去我們看到用缽吃飯,現在在台灣律宗的道場、律宗的寺院,中午吃飯還都是用缽,沒有用筷子,他用湯匙。古代可能印度也是用湯匙。不過印度、泰國,南洋他們飲食的方式跟中國不一樣,中國用湯匙、用筷子。我記得有一年到泰國,泰國是南傳佛教國家,在泰國他們的飲食,他沒有筷子,也沒有什麼刀叉。西洋人是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湯匙。南傳佛教國家,泰國、印度、斯里蘭卡這些國家,這是屬於南亞,這些國家他們吃飯用手抓的。我記得有一次,很久了,大概二十幾年前,泰國淨宗學會剛成立沒多久,我過去那邊跟他們結緣,同修請我去泰國餐廳吃飯,泰國餐廳吃飯,他沒有筷子、湯匙,也沒有刀叉,旁邊有一碗水,給你洗手的,那就用手抓的。所以在古印度,可能也有用手抓的。有湯匙就比較好一點,有湯匙。現在我們看到律宗的道場都是用湯匙在吃飯,沒有用筷子。所以這裡講「第一匙默念云」,第一匙就是,我們現在如果沒有用湯匙,用筷子或者你用手抓的也好,你吃第一口飯,心裡要默念,默念「願斷一切惡」。默念是提醒自己,我們吃第一口飯,要發願斷一切惡,斷惡就是懺悔改過。

  為什麼要念這個?因為我們是凡夫,我們不可能說都沒有過失,都沒有造惡業,肯定都有,不但有,還很多,還很嚴重。特別在末法時期,造惡業多,修善的少。所以第一句,要先斷惡。斷惡就是發願要懺悔、要改過,不是說念一念就好了,念一念就後面就沒事了,不是這樣的。我們要斷惡,首先要明理,你要明白道理;你不明道理,自己做錯了也不知道,還認為自己都是對的,那惡就不能斷了。所以首先要明白道理,哪些是惡,哪些是不好的。在《十善業道經》舉出十善,反面就是惡,一個標準,這是講一個綱領。實際上,《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講,凡是所有善的、好的,都歸十善;凡是惡的、不好的,都是歸到十惡。我們看到《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經來解釋十善十惡,那我們就更清楚了。像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它是不是善的?是。《太上感應篇》,是不是善?是。這個歸到《十善業道經》裡面。反過來就是惡,要先斷惡,修善。

  所以我們看《了凡四訓》,這個四訓是四篇文章,這是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訓,他是寫了這四篇文章,是給他們後代子孫的一個家訓,流傳下去的,也就是教後代,每一代子子孫孫代代要相傳,都要依這個四訓來學習,來落實改造命運。後來被人家發現這本書非常好,流通到外面。特別到了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特別提倡,特別提倡第一本就是《了凡四訓》,第二本《太上感應篇》,第三本就是《安士全書》,這個三本書就講因果教育,講斷惡修善,哪些是惡、哪些是善。《了凡四訓》,四篇文章,第一篇是「立命之學」,立是建立自己的命運,也就是袁了凡先生把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這些理論方法,適時做一個現身說法,在佛法講叫證轉,證果,證實這個結果是這樣的。在《了凡四訓》講這個是這樣的,第一篇,先現身說法。第二篇接著就是「改過之法」,改過就是這裡講的願斷一切惡,願斷一切惡就是過惡要改、要懺悔,懺悔就是改過。所以《了凡四訓》第二篇「改過之法」,它為什麼擺在前面?跟這裡一樣,先念「願斷一切惡」,它沒有把「願修一切善」擺在第一個。這個排列的順序也有它的道理在,如果我們這樣囫圇吞棗看過去,就不知道它順序為什麼這麼排列,我們再去看看《了凡四訓》就很清楚了,就很明白了。

  《了凡四訓》講「未論行善,先須改過」,還沒有修善,你要先改過,在佛法叫懺悔,懺除業障,懺悔,改過。如果過不改,一直修善,等於是你善的果報都被這個過障礙住,實在講也未必真正能修到真善。所以「改過之法」它有懺悔,懺悔有理論上、有方法,理論上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從事上改,就是從事上去禁止,這個是比較治標不治本。從理上改,就比事上改要殊勝,因為你畢竟明白道理為什麼要這麼做。比如說忍辱,為什麼要忍辱,總是要明瞭道理,道理明瞭,就心安理得,這樣做,心就安了,就知道應該這麼做的才是對的。第三從心上改,就是說起心動念,發現一個惡念,趕快把它調整過來,不要讓它繼續,就斷惡,把惡念斷掉,善念提起來。我們念佛人就提起一句佛號,淨念,把它代替過來,這個也是斷惡。斷就是阻斷,不要讓它繼續生長。所以一切過惡不要讓它增長,要讓它慢慢減少。還有懺悔的經驗,你看「明須良朋提醒,幽須鬼神證明」。明就是說在我們陽間,必須要有好的朋友、同參道友來提醒,有過失,要他來規勸。暗中,請鬼神來鑑察、來證明,自己改過。還有求佛力加持,拜佛、懺悔、讀經、念佛、念咒,這些都是懺悔的方法。懺悔,如果業障明顯懺除,會有瑞相,作夢作好夢,不會作惡夢。原來精神糊裡糊塗的,現在突然靈光了,過去想不通的事情現在想通了;原來很容易生煩惱,動不動就生氣,貪瞋痴的惡念很強,現在減輕了,煩惱輕,智慧長了。看到怨仇,回瞋作喜,看到原來很討厭的人,跟自己有冤仇、有過節的,現在不生煩惱了。原來想到那個人就生氣,現在不但不生氣,反過來生歡喜心,有這樣的現象,就是很明顯業障消除、減輕的瑞相。但是不能停止在這個上面,袁了凡先生講,還要再提升,停在這裡就不能進步了,還要繼續改,後面當然你改得愈多,過惡改得愈多,境界就愈殊勝,那是必然的。所以必須要先念「願斷一切惡」。

  現在我吃飯的時候也都有加這個三句,然後再默念佛號。所以第一匙默念「願斷一切惡」,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修學的一個順序,先斷惡。然後,『第二匙念云:願修一切善』。斷惡修善都是默念發願,不是念完,那個願發完就沒事了。念了之後,你發了這個願,如果沒有具體落實到生活行動上,那就變成空願,空的,沒有去實踐的願就是空願,發空願了,發空願就沒有用了。比如說我們發願「願斷一切惡」,自己煩惱習氣一條也不改,發那個願有什麼用?落空了。「願修一切善」,一樣好事也不想做,修善就是修福,為大家服務,出錢、出力、出精神,都不願意做,那念一念也沒有用,沒有具體去落實。所以願修一切善。所以願修一切善跟願斷一切惡,它有一個順序。順序就是一個次第,但次第當中它有圓融。圓融就是你斷惡,惡斷了,那也是善,那個叫止善,所以說止持,禁止。就像我們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個叫止持。包括沙彌戒、比丘戒都叫止持,是禁止,禁止就是你不要去造,造了就是惡業。你不造惡業,那也就是善,那個叫止善,就是比較消極的。比較積極的是你還要去作善,好事你要去做,要修福你要去做。比如說大家到道場來,大家發心,不管在家出家,為道場,關心道場,為道場來做一些事務,發心來做,擦地、掃地板、煮飯、煮菜、種菜等等這些事務,這個是屬於作善,就是去做的,應該要去做的,對大家有幫助、有好處的,這個我們要去修,要去修積這個善。所以願修一切善。

  願修一切善,在《了凡四訓》裡面,有「積善之方」這一篇,這篇也非常重要。我們讀了這篇「積善之方」,才知道很多人他想修善,但是修的不是真善,反而是造罪業,他把它當作那個是善事,他做錯了,發的心是好心,但是事情做錯了。心是善心,做出來是惡事,做錯了,結果不好,這個像在「積善之方」裡面講,「以善心而行惡事」,他發的心是好,他是要幫助人,結果不對,做的方法不對,做的事情不對,反而害到社會大眾,反而變成造惡業。他也不是故意的,因為他沒有學習,不懂,把惡當作善、善當作惡,他無法去辨別。因此要學習,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為了什麼?明理。儒家也講「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個人他喜歡學習,那他就接近有智慧的人,接近智慧了。智慧是真如本性的般若智慧,雖然好學,還沒有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是他接近,靠近了,所以叫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仁好像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如果你去做,對有益社會的事情你去做,對道場有益的去做、去修福,你就近乎仁,仁是仁慈。佛法講的兩大綱目,一個智慧,一個慈悲,這個慈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然就變爛慈悲心了。所以不學習,你怎麼會有智慧?你不明理,不明究理,你就沒有能力去分辨是非善惡,要透過學習。所以「積善之方」也非常重要。所以這個「積善之方」給我們講的善講了八對,善有真有假、有大有小、有陰有陽、有半有滿、有偏有正、有難有易、有是有非、有端有曲,講了八對的善。我們都要能夠去分辨我現在修的這樁事情,這個善事屬於哪一方面的,善有偏中正、有正中偏,善心而行惡事,惡心而行善事,這個都要去分辨。你不學習,怎麼有能力去辨別?所以要學習聖賢佛菩薩的經典,就是在這裡,在佛法叫學習經教,儒家也是學習經教,經典,你不學習聖教的經典就不會有智慧,沒有智慧就愚痴,是非善惡分辨不清楚,顛倒了,這個我們要知道。

  所以願修一切善,我們吃飯的時候,第一口飯,「願斷一切惡」;第二口,「願修一切善」;第三,就念『所修善根,回向眾生,普共成佛』。「所修善根」,斷惡修善,都是善根。這些善根,世間善根是不貪、不瞋、不痴,你斷惡修善就不貪、不瞋、不痴,好像我們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就是改過,在佛前發願要改過。所以改過是善根,修善也是善根,所以世間善根就是不貪、不瞋、不痴,三善根。出世間菩薩的善根就是一條,精進,精進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有進無退,這個是菩薩的善根。這裡講所修善根,不管你是世間善根,還是菩薩的善根,你統統迴向一切眾生,普願一切眾生共同成佛。我們淨土法門,就是普願一切眾生同願往西方,往西方就是成佛了,同樣的意思。所以這個第三句是迴向,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小向大。回就是回轉,把自己所修的,就一點一滴的善事都可以迴向。

  回小向大,小就是我們做的善事一點點,可以不可以迴向無上菩提?迴向往生西方?可以。我們看《觀無量壽佛經》講「迴向發願心」,什麼叫菩提心?第一個至誠心,第二個深心,第三迴向發願心,這個三心就是菩提心。所以你一毫的善事,統統可以迴向無上菩提,回小向大。回因向果,回因就是說你修的這個因,做這樁好事,你希望求什麼樣的果報?比如說我們修不殺生的因、放生的因,求健康長壽,那也是果報;求榮華富貴,那也是果報;求生天,那也是果報;求往生極樂世界,那也是果報,回因向果。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就是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你做任何好事,斷什麼惡,修什麼善,這些善根統統可以迴向發願求生淨土,所以《觀經》講迴向發願,迴娑婆向極樂,回因向果。

  回自向他,他就是他人、別人,他是你針對某一個對象,把自己修的迴轉向他,就是功德迴向給他。比如說有人他生病了,求我們做法會,我們誦經、念佛,大家共修的功德迴向給他的冤親債主,讓他身體早日康復,這我們常常給人家寫牌位,迴向冤親債主,這個是寫往生蓮位;迴向陽上的人,長生祿位,消災免難;迴向冤親債主,就是勸他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叫回自向他。所以這個他有總迴向跟個別迴向。總迴向就是說我們常常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到最後「同生極樂國」,這首迴向偈是叫總迴向,總的迴向,都包括,涵蓋的。還有個別的迴向,比如說針對哪一樁事情,針對某一個同修他個人、他的冤親債主,或者是他身體不好,給他消災祈福,這個是個別迴向。或者一個比較大一點的災難,現在這個世界大大小小的災難很多,那個個別的就很多。像今天我看到網路新聞報,好像美國有一個州,大樓倒塌了,可能會有人員傷亡。這是一個個別的一個案例,如果你是針對這個迴向,那就是變成一個個別迴向,但是它那個不是只有一個人,可能很多人,同樣在這個事件當中往生過世的。所以這個他有總迴向跟個別迴向,每個階段、對象也都不一樣。個別迴向都屬於階段性的迴向,比如說人過世了,我們給他迴向四十九天,一個階段性的;或者百日一天,週年一天,這樣一次的迴向,階段性的。總迴向,就天天迴向的,因為總迴向它是涵蓋性的,統統包括在裡面的。像我們做百七三時繫念,都是念總迴向;也有個別的,剛過世的,特別對象的,個別迴向。總迴向,比如說世界的災難,世界各地天災人禍意外罹難眾生,這是總迴向,這個就涵蓋所有的地區,不管任何時候發生的,統統包括在這一句,過去發生,現在發生,未來發生的,統統包括在這一句,這個就叫總迴向。總迴向是長期的,個別迴向它是一個針對性的、一個階段性的,是短期的,這些道理我們都必須要明瞭。

  所以念這個,你不是念一念,有口無心念一念,那也意義不大。這裡要再補充說明一下,這個是我們老和尚節錄的,因為念這個之前還要念供養三寶,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還要念這個,我們老和尚為什麼現在說大家默念十句佛號就好?或者出聲念十句佛號?為什麼?因為他看到大家有口無心念一念,也不去做,念了沒有意義,不如念佛,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懂得這個意思,那需不需要念?需要。所以我現在吃飯,除了念供養三寶,念這首偈,再念十句佛號,所以大家可能看到我吃飯我念的時間會長一點,就是加上這個。我覺得這個也是有需要,提醒我們修行,要不斷的提醒,不然我們很容易就忘失,忘記了。

  所以佛菩薩為什麼教我們要念這個?有他很深的道理,有他的用意,這些我們都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有口無心念一念,嘴巴在念,念一念,只是想著趕快吃飯,那這個念了真的就沒有意義,那不如念佛了,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不需要,是需要的。總是我們第一個先要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要念這個,然後深入的去理解,這首偈,我們念這個偈子,它裡面的含義、義理是什麼,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怎麼去做,怎麼去落實,這個提醒就非常重要了。提醒我們去深入,去學習;不提醒,忘記了。經為什麼天天念?就怕忘記,因為這個我們不熟悉。我們對什麼很熟悉?吃飯不會忘記,吃飯,時間到了就會想去吃飯,吃飯不會忘記。但是這些常常忘記,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善巧方便,就在吃飯的時候來提醒,因為吃飯你都不會忘記。念經、念佛你會忘記,常常忘記;斷惡修善,常常忘記,吃飯不會忘記,就利用吃飯的時候來提醒,這個真有道理。所以古代叢林過堂吃飯是一堂功課,沒錯,如果真正做這樣的觀想,把它落實在生活當中,來提醒自己,真的是一堂功課沒錯。但我們現在弄個形式,這個也沒有認真去修這個觀想,沒有明白這個道理,當然你就不能觀想。首先要先學習,明瞭這個道理,然後才能提得起觀想,再進一步落實在生活上的修持,這個作用就大了。我們再看二十八:

  【二十八、古人聞善言則拜,有告過則喜,斯皆聖賢氣象,何不效之?】

  這一條,你看我們淨老和尚他節錄,它這個排列,我們看每一條可以獨立,也可以前後一個連貫。你看前面講吃飯的時候要默念,「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所修善根,迴向眾生,普共成佛道」,這就是善言。這個善言就是勸我們斷惡修善的言語,勸我們斷惡修善的言語,就是我們哪些過失,有人給我們提醒,『有告過則喜』,有人告訴我們哪個地方不對,好像我們自己臉髒了自己看不到,別人看到了告訴我,我就很歡喜,感謝他。我們過失好像臉髒了一樣,自己看不到,別人看到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就要很歡喜接受,把它改過來。所以古人聞到善言他就拜,人家講好話、講正確的道理,他就向他膜拜。這個對我有益,善言善行,這個善言對我有幫助,所以就拜,感謝他告訴我。「有告過則喜」,告訴我們我哪些地方有過,自己就很歡喜接受。自己去反省、去檢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家告訴我們哪些地方是不對的,那也不一定他講的都是對的,但是他給我們講,不管他講得對不對,我們總是感謝他的提醒。提醒我們有哪些過失要避免,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這個過失?如果沒有,無則加勉,我們更勉勵自己不要犯這個過失;如果有,非常感謝他的提醒,我們趕快改過來,生歡喜心,感恩他告訴我們。這是古人他的修養,為什麼能成聖成賢,它的道理就是在這裡,聞善則拜,聞過則喜。

  如果反過來,聞善言,他不理睬,勸他做好事,講一些好話勸勉他,他不接受。聞到有人告訴自己的過惡,自己不但不歡喜感謝,還生氣,別人以後再也不敢再說我們什麼了。因為勸善規過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得罪人,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就是善言善語不見得就是好聽話,不是那種諂媚巴結、阿諛奉承的話,那講得很好聽,對自己沒有利益、沒有幫助,可能還有損害。這些好話往往可能我們聽了不是很歡喜,不太能接受;但是如果我們會勉為其難把它聽進去,接受下來,對我們真有幫助。所以過去我在家的時候,從小聽到我父親講,勸我們這些子女,有時候我們聽了好像不能理解,他看看我們好像不能接受,他就會講一句,我講的話都是經驗談。因為老人都是經驗談,他說如果現在你不能理解、不能體會,你還做不到,這個話也先保留起來,不要把它丟掉。就用個形容比喻,你先用紙包起來,說這些話你現在還聽不進去,但是你不要丟掉,你先把它包起來,不要忘記。為什麼給我們講這句?他說你沒有去碰到過,你沒有經驗,將來如果那個因緣到了,你碰到了,你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這句話的重要了。如果你現在把它丟掉,到時候忘記了,也不曉得該怎麼辦,可能就做錯事了,處理得就不對了。所以老人講總是老人他的經驗談,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如果能夠我們學習古人「聞善言則拜,有告過則喜」,『斯皆聖賢氣象』,那跟聖賢人的氣象就很接近了,愈來愈接近聖賢了,因為不斷的改過、不斷的修善,愈來愈靠近聖賢,我們學佛就會愈靠近佛菩薩。『何不效之』,「何不效之」就是說,為何不效法古人,要效法現在人?現在人都是聽善言他不理會你的,你告訴他的過失,可能他就懷恨在心,你跟他結冤仇了,到時候還惹來他報復你,找你麻煩。不要學現在人,學古人,聞善則拜,告過則喜,這樣才會靠近聖賢的氣象。為何不去效法古人,不向古人學習?向現代人學習就不對了。好,我們再看二十九:

  【二十九、聞法如饑得食,如渴得飲;寸陰無棄,不厭多聞,方名佛子。】

  這一條非常重要。蓮池大師的《要略》,弘贊律師的《增註》,已經是比較簡要,從簡要當中再把它節錄更簡要的,當然是重要當中的重要了,不能再少了。這裡是講『聞法』,聽聞佛法,法有世間法、出世間法。世間這些聖賢典籍,經典,還包括一般知識、常識,這些都是世間法,有益於人類社會的世間法,善法。出世間法就是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圓成佛道的理論方法,這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所以這個聞法就是學習、聽聞,不管是世間法或佛法,當然在這裡《沙彌律儀》是針對出家眾,當然是以佛法為主。佛法是主要我們要修的,但是世間法我們也需要知道,也要參考,只是說賓主分清楚,以哪個為主、哪個為輔。「聞法如饑得食」,我們知道肚子餓了就是要趕快吃東西,如果聞法的態度,就如同我們肚子餓了想要吃東西那種心態來聞法,那得到的法益就不可思議。『如渴得飲』,你很口渴,特別現在夏天熱得不行,很口渴,口渴怎麼辦?趕快喝水,喝一些飲料,迫切需要。所以聽聞佛法,要如饑,如同我們很飢餓,想要趕快得到飲食,口很渴,趕快想要得到飲料那樣的急迫性,那樣的重視,我們聞法就會認真,就不會懈怠懶散了。『寸陰無棄』,就是一寸的光陰都不願意放棄掉,也就是說把握一分一秒來聞法,都不放棄。『不厭多聞』,也不會厭煩多聞,這個我聽過了,不用再聽了,老生常談了。同樣一句話,你每次聽的都會不一樣,聽過是聽過,你只是一個概念,你印象不深刻,你還沒有去深入學習,你還沒有深入,所以「不厭多聞」。讀經也是一樣,讀經千遍,其義自現。聽經也是一樣,聽一遍不懂,十遍;十遍不懂,百遍;百遍不懂,一千遍,那總會聽懂,所以不厭多聞。『方名佛子』,那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的好學生,所以不厭多聞。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條,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