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淨宗修學的教與理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集)  2021/9/1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這堂課繼續來學習《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上一次我們已經跟大家學習過。《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早年我們淨老和尚編這個小冊子只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律要節錄》,就是《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淨老和尚在這個當中節錄;後面是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這是早年我們淨老和尚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只有這兩個部分內容,一個是出家沙彌戒,戒律威儀,一個是在家的常禮。出家的《沙彌律儀》,在家的《常禮舉要》,出家在家四眾弟子都必須要學習。出家眾也要學常禮,不但學《律要節錄》,也要學《常禮舉要》;在家同學學《常禮舉要》,也要學《沙彌律要節錄》。《沙彌律要節錄》,在家人也可以學習。後來家師淨老到新加坡弘揚《無量壽經》,他在這個小冊子又加了《大乘無量壽經》,還有《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再加這兩部經典。

  節要前面列出五個綱目,標題是「知恩報恩,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五個綱目是,「一、教依(一)總依淨宗五經一論」。這個「教」就是經教,就是我們淨宗同學大家學習依據的經典。這個經典總的來講,我們依據淨土五經一論。下面第二個小標題,「專依《無量壽經》夏會集本」,就是我們現在淨宗學會大家主修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依夏老居士居會集的這部經典來專修,這是我們淨宗學會同學修學的第一部經典。第二部是「《佛說阿彌陀經》蕅益要解」,就是《佛說阿彌陀經》蕅益祖師的《彌陀要解》。第三「《普賢行願品》清涼疏鈔」,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是清朝彭際清居士把它加在淨土三經之後,成為淨土四經。淨土三經,第一部《無量壽經》,第二部《佛說阿彌陀經》,第三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個是基本的淨土三部經典。後來清朝彭際清居士再把《普賢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當時稱為淨土四經。因為普賢菩薩到最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他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經附在淨土三經後面,印光祖師也很贊同,因為有經典的依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到普賢菩薩最後這一參,圓滿成佛了。普賢菩薩怎麼幫助大家圓滿成佛?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圓滿了。所以附在淨土三經後面,成為淨土四經。後來到了民國初年,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再把《楞嚴經》,《楞嚴經》也是在佛門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講二十五圓通,每個菩薩代表一個圓通法門。大勢至菩薩他代表念佛圓通,所以就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章經文附在淨土四經後面,就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淨土五經,淨土五經是這麼來的。基本是《淨土三經》,後來祖師大德加上《行願品》、《圓通章》,成為現在的五經。一論就是《往生論》。

  再來,「(三)淨宗祖師語錄,《印光大師文鈔》」這個也是我們淨宗同學修學必讀的典籍。淨宗祖師,祖師就很多位了,從初祖遠公大師,到近代十三祖印光祖師。印光祖師之前,像行策大師他也是淨宗祖師,蓮池、蕅益這兩位淨宗的祖師,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因為他們註了《彌陀經疏鈔》跟《彌陀要解》,可以說是註解《彌陀經》的一個特色。另外幽溪大師的《彌陀經圓中鈔》。歷代的淨宗祖師語錄也不少,像永明延壽大師他有《宗鏡錄》,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這些都是淨宗祖師語錄,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淨土集》也都有節要,把這些祖師的開示節錄進來。像清朝灌頂大師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有節要,還有《行策大師警語菁華》,善導大師的《四帖疏》,這些都是祖師語錄。《印光大師文鈔》,現在有完整的一整套,一套我記得是六大冊,它有《文鈔》上下冊,還有《文鈔續編》,還有《文鈔三編》。這個是印祖當年在世,這些弟子把它記錄下來,整理出來,編成《文鈔》。大部分是有人寫信請問祖師,祖師給他回答,就把祖師一生的行誼、著作,把它整理出來。所以我們道場也有印《印光大師文鈔全集》。淨宗祖師這些語錄,像弘一大師,近代的這些祖師大德,還有《印光大師文鈔》,也是我們淨宗同學所依循來學習的典籍。上面是講「教依」,教就是經教。

  「二、理依」,就是依據的理論基礎。「(一)信依要解六信,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第二單元是「理依」,教理行果這個理。這個道理要信,就是依《要解》的六信。我們淨宗講信願行,一般經典講信解行證,這個信,我們大家都知道,我信佛了這個信,大家都知道,我信什麼。這個信,我們淨宗依《彌陀經要解》,蕅益祖師他註解「信」這個字註解了六種,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講了六信,六信搞通了,我們才知道什麼才是正信,我們淨宗的正信。「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三句經文是出自於《無量壽經》,依這個六信來受持如來甚深法藏,來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第二小節,「(二)十界一真,世出世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這個是十法界跟一真法界,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這個也是出自於《無量壽經》的經文。這個道理也很深入,也就是《金剛經》講的,「觀法如化」是什麼?《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觀法如化。所以十法界、一真法界,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自己心所現的,離開自己的心,什麼都沒有。心現識變,識是阿賴耶,八個識,識它會變,它不能現,它會變,千變萬化。現是什麼現?心現出來的。心是本體,自性,真心現出一切萬事萬物,現出來千變萬化,這個變是識在變,不是心在變,心它是現,是那個妄識、妄心在變。唯識所變,所以我們要在這個當中觀法如化。觀法如化,觀這些緣生法,因緣生法是幻化無常的,不是真的,像《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要去觀一切萬法都是緣生緣滅,如幻如化。如果能夠去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就不起心動念了。這個常寂是自性,自性是常寂的,我們講常寂光淨土。在這個三昧常寂中,「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一切法性,萬事萬法,沒有一樣不明瞭、不通達。所以能夠達眾生相,眾生這些森羅萬象,沒有一樣不知道、不明瞭、不通達,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境界。這是我們所依據的理論基礎。

  「(三)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惠以真實之利,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這段經文也是出自於《無量壽經》。住真實慧,什麼叫「真實慧」?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般若智慧,金剛般若,自性的般若智慧,那是真實慧,真實的智慧,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金剛般若。心是住在真實慧上,這個住,也是《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那個就是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開導教化眾生,顯示真實的境界。真實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真實之際,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就證入一真法界。惠以真實之利,惠是恩惠,給予眾生真實的利益。我們現在都講利益,但我們世間人追求的利益不是真實的利益,那是短暫的、是無常的,那個利益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利益。什麼才是真實的利益?幫助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真實的利益;幫助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真實的利益。世間的一切法,那些利益,縱然求人天福報,也不是真實利益,那個在經典上講,有漏的福報。有漏,好像水桶漏水,漏光了就沒有了,你福報現前,福報花光了,也就沒有了,不究竟、不圓滿,不是真實利益。所以求人天福報,那不是真實利益,那是短暫性的利益,不是真實永恆的利益。真實永恆,最起碼也要幫助眾生超越六道生死輪迴,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證得菩薩果位,但是這個還不圓滿;一定幫助眾生成佛了,才是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到達究竟圓滿。「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這個覺海就是佛果位,海是形容比喻廣大無際、廣大無邊,這個佛稱為大覺,大覺世尊。怎麼才是大覺?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知道眾生跟自己是一體,那就跟自己沒有兩樣,眾生有苦難,就是自己的苦難;眾生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因為一體。所以念念普利群生,沒有其他的念頭,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念念普遍利益一切眾生,每一尊佛都是一樣的。所以心心流入覺海,經典上有的翻譯成薩婆若海,就是覺海,無上正覺。

  「(四)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以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之行,破除一切妄想執著。」上面這幾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下面「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之行」就是念佛。這是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新加坡弘法,他老人家把修學心得寫了一副對聯,上聯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下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後來他老人家又把這副對聯簡化一點,上聯「真誠清淨平等覺;看破放下專念佛」。在我們雙溪門口那副對聯,就是我們老和尚後來他比較簡單寫的一副對聯。比較具足的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以這個來破除一切妄想執著。

  這副對聯,我們要簡單說一說。上聯是我們自性的性德,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本性,真如自性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自性性德,人人都具足。但是現在好像我們也不真誠、也不清淨、也不平等,迷惑顛倒,沒有慈悲心,迷了。迷了,這個性德並沒有喪失,是迷失,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本來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現在變成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不覺悟、不慈悲,變成這樣。原來這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在不在?還在,現在迷了,迷了好像不在,實際上統統在,沒有喪失掉,只是暫時的迷失,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性德光明透露不出來。好像金子在礦裡面,你沒有開採出來,那個金在不在?金在,但你現在得不到受用,你要去開採,要去冶煉,黃金的本色就顯露出來,就好比我們自性顯露了,明心見性了。我們也可以套六祖開悟的時候講的五句話,六祖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一句就包含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什麼叫自性?自性是什麼樣子?就是這十個字,自性的樣子就這樣,本來面目就是這樣。現在迷了,我們不知道。迷了,要怎麼去開啟我們自性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下聯講的。所以上聯講的,下聯就是去開發性德的修學理論方法。所以以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之行,這個之行就是念佛,來破除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現在修學的功課就是要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我們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它就現前。

  妄想就是起心動念,那個很微細,不是我們現在可以覺察到的起心動念,那是很粗的念,這是講很細的念。這個細念,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有的彈得快,最快一秒鐘彈七次,七乘以三十二,二千多兆了。一秒鐘起心動念那麼快速,幾乎生滅同時,說生,它馬上就滅了,幾乎生滅同時,太快了,那個起心動念就是妄想。所以妄想不是我們現在講,我胡思亂想、想東想西那個,那個是很粗很粗的妄想,這裡講的妄想是無明。在唯識論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樣發展出來的,所以它是基本的起心動念,那個妄想。妄想,發展成分別,最嚴重就是執著,也就是我們一般講變成三種煩惱。根本的煩惱叫無明煩惱,妄想,起心動念,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源。無明煩惱發展成塵沙煩惱,分別,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塵沙煩惱再發展見思煩惱,執著,那是最嚴重的。我們就是要放下這個妄想分別執著,那很難,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你沒看破,不知道事實真相。

  所以聽經研教,幫助我們看破。特別金剛般若,般若部,金剛般若是一個代表。在《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他編的《金剛經講義》講得非常好,幫助我們看破。真的,深入《金剛經講義》,能幫助我們看破。看破就是什麼?了解事實真相。看破之後,我們才放得下;凡是放不下,就是沒看破。俗話講「看得破,忍不過」,其實忍不過還是沒有真正的看破;真正看破,他肯定忍得過,肯定放得下。所以經教薰習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所以經教不可以一天不學習,不能一天不聽經,一天不聽,我們又迷惑顛了。真正的看破放下之後,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真的看清楚、認識清楚,真放下了。再來就是《無量壽經》,現在我們淨老和尚編的是從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六品經做為淨宗暮課,就是晚課,這六品經也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實在講,整部《無量壽經》無非都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六品經,特別教我們認識我們現前住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現狀,現前的事實真相,這六品經可以說講得一針見血,這個深入之後,才能放得下。另外就是金剛般若來幫助看破放下。我們現前的功課,就是要做這個。

  看破放下之後,才會自在。你看不破、放不下,你哪來的自在?一天到晚生煩惱,哪有自在?不自在,你也肯定不能隨緣。什麼叫隨緣?大家都會講我很隨緣,我這個人很隨緣,其實不知道隨緣真正的意思。隨緣是什麼?就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眾生迷惑顛倒,他不覺悟,我們要恆順,隨喜,這個叫隨緣,他有好事,我們要隨喜;壞事,不隨喜,就隨他去,不跟他計較,不跟他生煩惱,這個叫隨緣。念佛,真正看破、自在,能夠隨緣,念佛功夫才會得力,不然念佛功夫不得力。如果沒有看破、自在、隨緣,這個念佛實在講有口無心。過去雪廬老人在台中靈山寺給蓮友佛七開示,他老人家講「念佛不改心,猶如說空話」,你念佛,沒有改變你的心理,念佛好像在說空話一樣。也就是古大德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同樣一個意思。念佛沒有改變你的心理,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樣念佛怎麼會相應?所以必須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樣念佛功夫就得力了。功夫得力,第一個階段功夫成片,再提升事一心不亂,再提升理一心不亂。念佛只要有功夫成片,這樣的功夫,這一生就決定有把握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還沒有達到功夫成片,就沒有把握了。不是說決定不能往生,就是臨終的時候就看最後一念,最後一念是不是真的看破放下、真正信願念佛?最後一念如果提得起來,那臨終一念、十念也能往生。但是沒把握,誰能保證自己臨終還清醒、還能念佛?這個就不敢說了。所以我們要取得往生決定的把握,還是平常要達到功夫成片,伏煩惱的功夫,這樣平常把這個功夫練習成就,臨終就一定有把握,不管你有生病、沒有生病,你都有把握,這是我們現前要做的功課。

  我們再看下面:「(五)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決定一生往生不退成佛」。「發菩提心」是在《無量壽經》,在《彌陀經》講信願,真信切願,求生極樂世界,發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就是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的。所以《無量壽經》講的,跟《彌陀經》講的,是一樣的意思。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理一心,你一向專念,念到功夫成片也可以往生。達到事一心、理一心,難度比較高,我們只要功夫成片,這樣就是一心專念,或者講一心繫念。這個念佛能控制住我們的煩惱妄想,能夠伏得住,我們就能夠帶業往生,就決定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這個是我們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希望我們大家共同勉勵。以上是第二個綱目「理依」,就是道理、理論方法依據的就是這五條。

  下面第三個綱目是「行依」,行就是修行。行就是什麼?具體在生活上去落實的生活行為,身口意三業行為,這個行。我們修行,行就是修行,第一個,「(一)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我們常常聽,這是行門的依據,行門第一個依據就是《觀經》的三福,我們一般講「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報,這個我們不能疏忽,我們現在雖然學佛,學佛也不能疏忽人天福,我們一般講人天福報。你要得到人天福報,要修第一福,第一福的根本就是「孝養父母」。實在講《觀經》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孝養父母」,這是大根大本,後面的這十句都是含攝在孝養父母這裡面。所以第二句「奉事師長」,奉事師長就是說跟老師學習,依教奉行,尊師重道,那也是孝養父母的具體落實表現。不是說我在家裡很孝順父母,到學校不尊敬老師,不肯依老師教導來學習,不聽老師的話,那這是什麼?這不孝父母,這個就不孝了。所以孝養父母含攝所有的,包括友愛兄弟、朋友有信等等,統統是孝養父母,孝養父母是總的大根大本,後面的統統是孝養父母,所以奉事師長也是孝養父母。你說我很孝養父母,但是我就是不尊敬老師,不聽老師的話,不肯學習,你說這樣孝順嗎?你不是違背父母的心嗎?不孝了。所以奉事師長也是孝養父母。同樣的道理,下面都是。「慈心不殺」,慈悲心不亂殺生,不故意殺生,也是孝養父母。你說我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害命,現在不但殺生還殺人,墮胎,你說你這個做法是孝養父母嗎?不孝。所以慈心不殺也是孝養父母。「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修十善業也是孝養父母。反過來,造十惡業也就是不孝。世間孝,這個四句,第一句是世出世間的大根大本。

  出世間,就是第二福。第二福第一句「受持三皈」,這一句就是世出世間法的分水嶺,我們一般講學佛跟沒有學佛的。沒有學佛的,你依照第一福來修,可以得人天福報。如果要入佛門,要具備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可以入佛門了。你要入佛門,第一個要先受持三皈依,這個大家都知道。現在皈依的人很多,但有沒有落實第一福?大概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斷了一百多年,現在民國一百一十年,一百多年了沒人教,我們父母不懂,祖父母也不懂,再上去曾祖父母也不懂,可能太祖父母那個時候才懂,斷了一百多年,沒人教,不懂,不知道要修這個。大家現在只學科技、知識、技能,做人處事的道理都沒學習過,不會做人做事。

  第一福,我們淨老和尚這二十年來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儒釋道三個根,具體來落實第一福的修學。用儒家的《弟子規》來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弟子規》教什麼?教倫理道德。《弟子規》以外的,像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我們上次學習過的,這個也是屬於這兩句經文。還有包括淨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廣的《群書治要36O》,也是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其他像《格言聯璧》,這些修心養性的,教倫理道德的典籍,都是落實這兩句。我們淨老和尚以儒家的《弟子規》,來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以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來具體落實這一句。「修十善業」,以《佛說十善業道經》來落實修十善業。前面《弟子規》、《感應篇》,實際上就是《十善業道經》的補充說明,含攝在《十善業道》裡面。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過,如果你《弟子規》、《感應篇》真正落實做到了,你修十善業就不難,就容易了。

  所以以這三個根,來具體修學落實《觀經》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有第一福的基礎,實在講,我們才有資格入佛門。入佛門,有第一福的基礎來受持三皈依,那才是真正的一個三寶弟子。如果我們沒有第一福的基礎,我們現在給人家說我受過三皈依了、我是三寶弟子,實在講,這個是有名無實,不是真實的三寶弟子,只有名義、形式上的皈依,沒有實質上的皈依。因為一個三寶弟子,他必須具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必須具備這個條件,才能受三皈依,入佛門。所以入佛門,受三皈依,我們從淨業三福來看,第一福是入佛門的條件,我們現在統統沒有了。我們現在不但受三皈依,還受戒,出家眾還受三壇大戒。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勸我們淨宗同修要補習前面第一福的功課,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要補習這個功課。然後我們才能落實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再提升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好,這一條我們還沒講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這裡。這一條,下一堂課我們再來繼續學習,因為行門第一條非常重要,我們多一點時間來說明是有必要的。好,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