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奉事師長,念報四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21/6/1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25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卷下,四十七頁,從第五行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

  【五、律云:「弟子看和尚,當具四心:(一)親愛。(二)敬順。(三)畏難。(四)尊重。侍養承接,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廣大也。」。】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這個『律』都是指大律,比丘律。這個戒律的經上講『弟子看和尚』,這個「弟子」現在話叫學生。「和尚」是印度的梵語音譯過來的,如果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親自指導我的老師。這個指導老師,現在的話講叫指導教授,他親自指導我學習的教授就叫和尚。所以和尚有親教師的意思,如同現在學校的校長、老師一樣的。所以和尚就是指導老師、指導教授,主持教育的負責人,這個才有和尚這樣一個稱呼;如果他不是指導我們學習的,那就沒有這個關係了。這個是師生的一個關係,老師跟學生的一個稱呼、一個關係。現在很多人對佛學的名詞術語不知道,看到出家人都叫和尚,其實他跟這個出家人是不是有這種師生的關係?不一定。一般社會大眾,沒有學佛的人,肯定沒有師生關係,只是看到那個是出家人,就叫和尚了。

  所以這個是佛教名詞術語的一個常識,這個也有必要多宣傳,讓社會大眾知道佛教的這些名詞、稱呼,它的意義、它的性質,讓大家多了解,這個也是有必要。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這本書裡面也講得很清楚,這個要多多去弘揚、認識佛教,才不至於讓這些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一些嚴重的誤解。一般出家人受了大戒,男眾稱為比丘,女眾稱為比丘尼;沒有受大戒的,稱為沙彌、沙彌尼,這個是出家人的專稱。和尚是通稱,所以就不限定出家人,在家人如果你跟他學習佛法,那他就是你的和尚了,這個常識我們也要懂。所以和尚、法師這個名稱是通稱,通四眾弟子,你講經說法就是法師,無論在家出家、男眾女眾。甚至其他宗教,你看道教也稱法師,所以法師是通稱,法師跟和尚是通稱。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個就是專稱,如果你不是出家人就不能稱,出家沒有受比丘戒就不能稱比丘。雖然受了,沒有得戒,但是他也算是個名字比丘,有名無實。但是這個稱呼,就是你已經受了大戒,這樣一個稱呼。我們也要曉得,沒有得戒,不能自以為是比丘。但是一般人他的稱呼,是對出家人的一個尊重,我們自己心裡要明白。

  這一句,「弟子看和尚」,就是學生看老師。『當具四心』,就是學生跟老師的關係,通四眾弟子,「當」就是應當,具備四種心態。第一『親愛』,這個「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好像父子關係一樣。所以過去古代傳統師生如父子,自己的父母親過世,守喪三年;老師過世,心喪三年。心喪就是心哀傷,要三年,但是沒有穿孝服。因為老師不在九族之內,沒有穿孝服,但是有心喪三年。師生如父子,所以第一個就親愛,像父子那樣的親愛,父子有親,親愛。

  第二『敬順』,「敬」是恭敬,「順」是順承。《沙彌律儀》就是出家人的《弟子規》,這個跟我們念儒家的《弟子規》道理都一樣。你看《弟子規.入則孝》頭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呼叫,回應不能太慢,不能慢吞吞的,應該要很快回應,不能慢吞吞的。推廣到其他人,上司、領導,甚至於平輩、朋友呼,我們也應勿緩,也不能回應太慢。從父母開始推廣到全面的。「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家裡是尊長,父母交代的事情,命我們去做的事情,我們就不要懶惰懈怠,或者愛理不理的。老師教學生做什麼,學生也要行勿懶,是從父母推廣出來。你推廣到外面,就是老師、君(領導人),上面的領導人交代我們辦什麼事,我們不能懶惰懈怠,行勿懶;甚至朋友拜託我們做什麼事,我們如果能做,也不應該推辭;包括叔父、伯父,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這個就是從父母開始推廣到外面,所以「入則孝,出則弟」。「父母教,須敬聽」,教就是教導、教訓、教誨,要恭敬,要聽話,這個叫敬聽,就是這裡講的敬順;「父母責,須順承」。

  第三個『畏難』,「畏」就是害怕,「難」是困難,不能怕困難。在家裡對父母,在外面對老師、對領導交辦的事情,不要怕困難。一聽到比較困難的事情,他就不做了,這個對父母師長就不敬順。因此師長交代的事情,我們要不畏難,不要怕困難,盡心盡力去做,如果真的是我們能力達不到,師長也會諒解的。總是我們應該盡心盡力去做,做不到,也是盡心盡力了。不要一接到一些比較困難的事情就不想幹,就推託,就不要做了,推得遠遠的,這個就不對了,這個就不是做弟子的一個正確態度。過去我們在華藏,淨老和尚(我們師父上人)交辦的一些事情,有時候都很緊急的、很臨時的,事先沒有充分時間準備的。特別是在國外辦活動,有時候都是緊急通知的,也有賴於我們華藏全體同仁,大家同心協力,就是盡心盡力去完成這個事情,突破萬難去完成這個事情,所以不能畏難。如果有一些我們真的是沒有能力達到的,就要跟師長報告,的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去做。能力實在講也是培養出來的。有時候透過接受師長交辦的事情,我們也沒做過,特別在外國人生地不熟,當時我也是秉持一個理念,師父交辦的事情應該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做弟子的盡心盡力去完成,做了,真的不行再說。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學習到了很多方面的一些知識、能力跟經驗。如果當時就不接受,怕困難,那我們也就沒有機會來學習了,所以不能畏難。

  第四『尊重』。『侍養承接』,在《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是「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侍」就是奉事。「養」,我們一般現在都念養,這個養是養育。現在我們供養,我們也都念供養,大家念習慣了。這個字也是一個破音字,如果在供養這方面,照注音是念供養(音樣),四聲,供養。養育,這個念「氧」。但現在念習慣了,也沒關係,知道這個意思就好了,依義不依語,也沒關係,念供養,念供養(音樣),都可以,只要懂得這個意思就可以。「侍養承接」,「承」是承傳,「接」是我們現在講叫接班、接棒,接力賽。第四個尊重,如果你沒有尊師重道,就不能去奉事師長,當然不能承接師長教導的佛法,就沒有辦法承接了,因為沒有尊師重道,自己在師長這裡學不到東西。所以要尊重。所以佛法一代一代,靠承傳,要有接班人、接棒的人,這個非常重要。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們是看到世間法說,兒子沒有傳宗接代,我們這個家族沒有後代子孫去奉祀祖先,不能承傳香火,這個是大不孝,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沒有後代,這個是不孝最大的一個事情。我們淨老和尚是把它引用在我們佛法的傳承,還有包括世間各行各業,事業的傳人。他事業做得很大、做得很成功,如果下一代沒有人去接他的棒,沒有接班人,他走了,他這個事業也就結束了,就到他為止了。所以世間一個事業,你要長久經營下去,必定要培養接班人他來承接你的事業。所以過去我在大陸遇到很多同修,事業做得很多、很不錯,我就會問他們一個問題,我說那你的兒女將來願不願意接你這個事業?很多同修問了都說他們有他們的志向,他們不會接我現在做這個事業。兒女不會接,如果你也沒有其他的人,你的學生或者你下屬他來接棒,你這個事業不是做到你這裡為止嗎?頂多你這一生,做到你往生就結束了,沒有人接了,你這個事業再大,那也就結束了。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社會上很多大企業,經營上百年的,三百年的都需要培養接班人,不然這一代的人走了,下面就沒有人了,這個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後人。佛法也是一樣,出世間法也是一樣,佛法也是要靠一代傳一代這樣傳下來。我們現在得到佛法,我們上一代的,我們師父上人傳到我這一代,我還要再傳下面一代,下面一代還要再往下傳,這樣才能法輪常轉。如果下面沒有人,也就到此為止了,這個也是不孝不敬。所以這個尊重當中,「侍養承接」有這個意思在,這個我們要知道。佛法靠承傳,所以現在我們也非常歡喜看到淨老和尚講經說法有傳人了,成德法師,我看是他的傳人,傳承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說法。有一個傳人,他就可以往下繼續再傳。可能他一個,但是下面他可能傳很多個,很多人。像五祖傳給六祖一樣,到五祖那邊都是單傳,傳一個,達摩傳到五祖,都是一個。五祖傳給六祖,六祖下面他傳了四十三個,真的「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只要有一個能夠承傳,他這個法脈就不會中斷,這個是講一個實質的法脈,真正修學,有修有學,有成就。這個成就,當然大成就、小成就,總是他有一定的成就,這樣他就能夠再去承傳這個法脈,這個是最重要的。

  這樣才能夠『令正法久住』。我們常常講「正法久住」,法脈傳承不是說這個法脈有人不斷的來剃度、來出家,或者在家人很多人來學,學生很多,也是一代傳一代,但是如果沒有真正有修有學的人,也不能讓正法久住,這個道理我們要懂。那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沒有實質,正法也不能久住,這一點我們要明白。你要真正得法的人,正法才能久住。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寺院,有一些法師拿名片給我,他是禪宗第幾代的(傳這個法脈),他是天台宗的第幾代法脈,我仔細一看,他是跟這個系列的,依照剃度這個傳承,這樣排下來。他以為這個就是傳承法脈,其實那個不是真正傳承法脈,那只有一個形式。法脈,就是說你有沒有得法、有沒有得到衣缽真傳,你有沒有得法,那個才是法脈。不是說我們到臨濟寺,去臨濟宗那邊剃度,我就是繼承臨濟宗的法脈,不是。對禪一竅不通,自己也沒有開悟,傳什麼法脈?所以現在人不懂,不要說深入的不懂,就連一般的常識都不懂。講經說法也是一樣,講經說法,不是學會了講,講得天花亂墜就是傳法,不是,還是要修。

  《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講「乘戒俱急,如鳥二翼」,乘就是經教、講經說法,戒是戒律,兩方面都兼顧,就像一隻鳥兩個翅膀,牠可以飛得很高、飛得很遠。如果你只有一隻翅膀,你飛得很有限,飛不高,也飛不遠。所以乘戒俱急是最好的。古人也有講,「乘急戒緩」,就是說他經教這方面比較下功夫,但是戒這邊就比較緩,緩不是說沒有,他是有,但是沒有那麼精進,沒有像在經教上那麼精進,但是他還是有戒,起碼他基本的五戒十善都有,這個叫乘急戒緩。現在的人學習經教,有的學的的確也很認真,那是什麼?乘急戒無,沒有戒了。沒有戒,學習這些經教,懂得很多,就變成知識。我們淨老和尚常講,都變成佛學、變成知識,不是智慧,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這一條我們也要知道,『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廣大也』。好,我們接著再看下面:

  【六、《成範》云:「沙彌於師,常懷敬畏,隨順師意。常懷慚愧,念報四恩,傍資三有。」】

  《成範》這個書裡面講,『沙彌於師』,就是還沒有受大戒的沙彌,對老師、對和尚『常懷敬畏』,就是心裡常常保持恭敬、畏慎之心。這個「畏」是畏慎,不是畏懼,畏懼就很恐怖,畏慎就是很謹慎、很恭敬。『隨順師意』,就是隨順老師的意思。「隨順師意」就是老師的教導、教誨要隨順。『常懷慚愧』,「常懷慚愧」就是心裡常常懷著慚愧心。『念報四恩』,心裡常常念著「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個我們念迴向偈常常念。『傍資三有』。這個也是我們淨老和尚常提的知恩報恩,父母師長這個恩很大,要知道恩,知道去報恩。為什麼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再翻到四十八頁第一行,從第七條看起:

  【七、師能弘範三界,代佛宣揚。生我戒身,長我慧命,故應敬重,視之如佛。】

  這個『師』,老師,『能弘範三界』,「弘」是弘揚,「範」是軌範、模範的意思。也就是說可以做為三界眾生的一個模範,他能弘範三界,就是教化眾生,這是師的一個條件。『代佛宣揚』,代表佛來宣揚佛法,講經說法屬於言教,這是弘法。還有身教,身教就是做示範,給眾生來效法、來學習,就是我們現在講做個榜樣,做個樣子給眾生看。這個在經典上我們常常念到,讀誦受持、為人演說,讀誦就是為了去受持,我們自己去接受,依教奉行,自己做好了、做到了,然後再為人演說。這個演是表演,做給大家看,說就是言語,就是上台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言教,演是身教,更深一層還有意教,意就是心,內心的,身口意三業都是在弘法,心就是存心、心態。所以這個是代佛宣揚,「師能弘範三界,代佛宣揚」,所以我們要尊重。

  『生我戒身,長我慧命』。「生我戒身」,用身來形容比喻,身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從哪裡來?父母,父母生的,沒有父母,我們就沒有這個身體。所以這個身體,這個肉身得自於父母,我們有這個身,才能享用一切。這裡講的戒身是法身慧命,把這個戒比喻作像身體一樣,因為你沒有戒,你就不能提升,不能超越了。所以昨天我在網路上看到節錄我們淨老和尚的,好像華藏衛視他們節錄出來的,我看到那個標題說,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唯一的依靠就是戒律。如果你不從戒律下手,境界沒辦法提升,這個說明戒律的重要性。在這一段的節錄當中,我們老和尚提到早年他初學佛,親近章嘉大師三年。這個我想很多老同修在聽經當中常常聽到,因為我們淨老和尚不止講一次,就是常常提起。第一個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他什麼?教布施。布施就是什麼?看破放下,「看得破,放得下」,給他講布施。但是後來章嘉大師圓寂了,親近三年,他圓寂了。在北投有特別做一個火化爐,這個火化爐現在還在。我們老和尚,老師過世了,他就在火化爐旁邊搭個帳篷住了三天,等於給老師守靈三天。他回想這個三年當中,章嘉大師哪一句話跟他講最多次,他印象最深刻的,他就想起來了。

  那個時候是一個星期,星期天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去台北市青田街,章嘉大師的住處(現在是改為蒙藏委員會),去他那邊,當面請他指導,就是跟方老師一樣。他最初學哲學,跟方老師,方東美教授單獨跟他上課,沒有叫他去學校旁聽,沒有,就是一個星期到他家一次,也是九點到十一點,星期天,一個星期一次,跟他講兩個小時。章嘉大師也是一樣,一次兩個小時,一個星期一次。每一次去見章嘉大師,他要走,章嘉大師都會送他到門口,然後都會輕輕的跟他叮嚀一句,戒律很重要。每一次去要走了,他就會輕輕的、輕描淡寫的提醒一下,戒律很重要。所以他在章嘉大師的火化爐守了三天,回想章嘉大師這個三年,哪一句話他講最多次?就是這句話,印象就比較深刻,「戒律很重要」。為什麼我們淨老和尚講這個?因為他年輕的時候,他也有他的想法跟看法,接觸佛法,經教他很有興趣,特別是喜歡《華嚴經》,而且方東美教授介紹他要學《華嚴經》。方教授他用哲學的角度去看《華嚴經》,說《華嚴經》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我們師父是被他這句話攝受了,後面再給他講一句,「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這句話就更打動他的心來學佛,入佛門是這個因緣。以前也是不信佛的,沒有遇到方東美教授給他介紹佛教,那這輩子恐怕他不會接觸佛法,就沒有因緣接觸到佛教,當然也就不會接觸到佛教的高僧大德。章嘉大師是高僧,雪廬老人是大德,在家的大德。

  他年輕,就覺得戒律是古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我們是現代人,叫現代人去過古印度人那種生活方式,那不是顛倒了嗎?怎麼可能,怎麼行得通?他總是認為這個已經過去了,叫我們去做印度人,而且還做印度的古人,他的看法是這樣的。所以他對經教,特別是《華嚴經》很有興趣,對戒律就疏忽了,就沒有那麼重視了。但是想一想章嘉大師給他提這一句話,他印象最深刻的。後來講經多年之後,再深入去看戒律,後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戒律跟世間法是不一樣,戒律是世出世間法的分水嶺。你要超越三界六道,也就是說戒律的精神是超越時空的,當然生活方式上是會有所改變,但是戒律的基本原理原則,基本的精神是不會改變的。主要,根本戒是超越時空的,其他的一些生活方式,的確會隨著時代、地區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在戒律裡面也有一條叫隨方毘尼,隨方就是隨著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風俗民情、國情、意識形態,可以隨順當地的來做個調整。像佛在世托缽,佛教傳到中國來都是中國皇帝禮請的,老師在中國人心目當中跟父母一樣的,怎麼能夠讓老師去外面當要飯的?所以這個方式在中國也就沒有再施行了。但是基本的戒都是要守的。所以說「生我戒身」,戒身就是老師幫助我生起來了。父母生我這個身體,老師幫我生這個戒身,這個戒從老師那邊學來。所以後來他老人家就很重視戒律,原來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它是世出世間法的分水嶺。基本的戒,殺盜淫妄,那是《楞嚴經》講四種清淨明誨,你這個不能不守,不守,你怎麼修也超越不了六道,怎麼修還是在六道裡面,所以他才明白。所以晚年特別重視儒家《弟子規》、道家《太上感應篇》、佛家《十善業道經》,出家眾再加個《沙彌律儀》。沒有這個基礎,我們修學大乘佛法,這一生不能有成就。「生我戒身,長我慧命」,就是增長我的法身慧命。『故應敬重,視之如佛』,「故」就是這個緣故,所以對老師要尊敬像佛一樣,這個是我們不能不明白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