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最上是從心上改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六集)  2021/10/2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6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行依」,第四、菩薩六度。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第五行,我們上一次講到第四條,就是菩薩的六度。

  「(四)菩薩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一段出自於《無量壽經》。菩薩六度,這個「度」在梵語是叫波羅蜜,波羅蜜翻譯中文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如果用直譯的文法譯,叫彼岸到。好像我們說「先喝水」,這在我們中國的文法都是這樣用的,外國大部分它是倒裝句的,講「喝水先」;我們說到彼岸,他說彼岸到,當然意思都一樣。「度」這個字,如果加上三點水,就是渡船的渡。你到彼岸,從這一岸到對岸,這個當中有大河、大海,或者大江、江河,從這一岸要到對面那一岸,就必須要用擺渡。過去我記得小時候到外婆家,那時候還沒有橋梁,我三舅都在幫人家擺渡,讓大家隨喜。我們小時候過年要跟母親回外婆家,就要坐渡船,從這一岸渡到對岸去,到彼岸去。這個渡,就是必須有渡船你才能渡得過去,這個是形容比喻。

  六度又稱為六波羅蜜,主要要有智慧,就是第六度的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聰明智慧,智商很高,那個不是經典上講的智慧,那個智慧,佛經稱為世智辯聰,就是世間的才智,他有很有辯才,聰是很聰明,反應很快,智商很高,那是世智辯聰,世間的才智。這裡講的智慧,是我們每一個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這個才是佛經上講的智慧。因為佛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必須透過翻譯,梵文翻成中文,翻譯法師怕人產生誤會,所以就用音譯,他沒有用意譯,沒有翻它的意思。因為般若翻成中文是「智慧」,我們就很容易誤會,以為某人他很聰明,智商很高,他很有智慧,我們一般都是這麼講。為了區別佛講的那個智慧不是世間人所理解的這些聰明才智,不是這個,所以用音譯,翻它的音,把中文的發音跟梵文接近的,把它翻出來,音譯,要講經的時候再說明般若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再解釋它中文的意思,這是自性般若智慧。

  我們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最終目標是相同的,方法門徑很多,不一樣,但是目標是一樣的,都是要幫助我們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這是共同的一個目標,目標是一樣的,但是修學的方法、門徑就很多了。前面的五度,如果沒有第六度的般若智慧,就變成世間法,你會得到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不能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沒有般若智慧,就不能算度,也就是說不能稱為波羅蜜,因為到不了彼岸,波羅蜜是「到彼岸」,到不了彼岸,所以必須加上般若智慧。所以每一度它都有般若智慧,這樣才叫六度,六波羅蜜。菩薩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當然他所有的行為,六度萬行,萬是形容,我們生活當中方方面面的各種行為太多了,歸納起來就是這六大類。所以前面五度,每一度它都有般若智慧,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

  最具體的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金剛般若修學,佛在《金剛經》前半部就講,「不著色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布施要三輪體空,內不見布施的自己,外不見布施的對象,中間不見布施的財物。這個不見,不是看不見,他就不放在心上。我什麼時候、布施多少、布施給某某人,這個就三輪不空,這個就著了色聲香味觸法。所以《金剛經》教我們怎麼修布施就能開悟、就能超越?就是不要去執著,不要著那個相;事要去做,不要著相。所以在《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也講到菩薩修六度。《金剛經》講得簡單,「持戒修福」。修福就是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有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外財布施,我們身外之物,這些財物。內財就是我們為大家服務,為大家工作,為大家奉獻,像道場來做義工的在家、出家這些同學,大家來做義工,義務來服務,用自己的精神、時間、腦力、體力,這樣來為大家服務,這個就是內財布施。你幫忙擦個桌子、掃個地、清潔等等的,這個都是屬於內財布施。所以布施有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布施更為殊勝。布施的範圍非常的廣,很多方面,實在講,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做的,也離不開六度,只是有人知道、明白,有人不知道。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沒學佛的人他不知道。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知道怎麼修布施,講到布施,我要拿多少錢?實在講,這是布施的一個項目,還有內財布施。比如說一個家庭主婦她每一天要打理家事,做家事,從早忙到晚,要洗衣服、煮菜來供養一家人,把這個家照顧好,奉獻自己的腦力、精神、體力、時間,為一家人服務,她也在修布施。我們以此類推,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工作,工作就是一個布施。所以整個社會的人,大家都有工作,都在布施。沒有學佛的人他也不知道,他認為我來工作為了賺幾個錢,他不知道是布施。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人人都能修布施,都可以修,有錢沒錢都能修。你在任何工作崗位都能修,沒有一個人不能修的,我把我的分內工作做好,也是布施。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做了就生煩惱,為什麼要這麼做?還不是為了賺幾個錢,還要看人臉色,做得心不甘情不願,那就把布施變成煩惱了。

  布施主要對治慳貪,慳吝貪惜。慳就是不肯施捨,自己有的不肯施捨。自己有財物,需要幫助的人他需要,不肯幫助他,慳吝。希望自己得到更多財物,賺錢了,要想更多,貪心無止境。布施就是對治我們的慳貪,就是把慳貪的心放下,外財。內財,太過分愛惜自己的身體,所以懶惰、懈怠、怕做事,做一點事情就怕累,愛惜這個身體,好逸惡勞,這個也是慳貪,貪圖自己的享受。所以海賢老和尚在這個光碟勸導我們,出家人要吃苦的、穿補的,要修苦行,要布施。所以海賢老和尚他的光碟也是表演給我們看,一天做到晚,他沒有為自己,他完全都是布施。他有多餘的糧食,接濟窮困的人,捐給國家,自己很辛勤的工作,他把這個身心世界都放下,都奉獻出來了,自己也沒有吃得比較好、穿得比較好,人家的供養也都輾轉去布施了,做好事,做社會的這些善事,修橋鋪路,人家有急難,幫助。這也統統是布施,也表演給我們看。

  所以布施主要放下慳貪,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把念佛配六度來開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怎麼放下身心世界?放下就不要執著,不要執著內心的這些牽掛、憂慮、煩惱,這些要放下。身,自己本身身體,還有身外之物也要放下。放下,不是不要了把它除掉,不是那個意思,是身心放下,心裡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放下這個。身,身外之物,需要的人我們幫助他,幫助社會大眾,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內財,我們奉獻我們的身體,勞力、精神、體力我們奉獻出來,這個叫放下。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幹叫放下,不是這樣的。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為什麼能活到一百一十二歲自在往生?他修給我們看,他不是用講的,做給我們看,給我們做證轉,給我們證明。愈布施他身體就愈健康,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他雖然沒有在講經說法,但是他生活當中,那些跟人家對話講的,你看他不是活生生的表演給我們看嗎?我們看到以前的公案,書本上的記載,現在藉用科學工具,錄像錄下來,我們看得更親切。你看他光碟裡面,他放生、印經、救濟窮苦,做這些事情,這就是布施。布施,他不執著。有一次居士送他一個戒指,金的,他也把它接過來,為了讓初學的人生歡喜心,他沒拒絕,收下來了,那個居士走了,他交給旁邊的人,他說我用不到這個。

  持戒,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講了一句話,讓我們去深思,他就是說,「你不來,我不怪」,他說你不來我這個小道場,我不會見怪你。來了呢?來了必須守我戒」,我戒就是我們道場的規矩,你要遵守。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我們走到任何道場,每個道場都有它的規矩,我們要去遵守那個道場的規矩,這個就是持戒。所以持戒除了有明文的戒條之外,其他這些統統屬於持戒。所以這個地方,六度的持戒是廣義的,包括風俗民情,風俗習慣,儒家講禮。這個禮,你要能夠隨順世間的禮節,在佛的戒律裡面講叫「隨方毗尼」,毗尼就是戒,要隨順各地方的這些規矩,包括國家制定的憲法、法律、規章,還有風俗民情,他們的習慣。我們看《常禮舉要》,我們前面學習過《常禮舉要》,「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到其他國家去,要先請問、要先了解這些國家有什麼禁忌,哪些禁忌我們要避免。入境,到任何一個地方,要知道他們的風俗習慣。每個地方它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我們到那個地方,隨順它的風俗習慣,那個地方的人他才歡迎我們,否則人家就不歡迎了。這個也是戒。所以此地六度的戒是廣義的,除了有戒律條文要遵守,包括這一些,所以是廣義的,它不是狹義的,這個統統屬於持戒。加上海賢老和尚講的,這就很具體了,「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你要來我這個道場,住在我這個道場,你要遵守我這個道場的規矩、規範。你不來,我不會怪你;既然來了,那你就要遵守,你看海賢老和尚他示現持戒,布施、持戒。

  忍辱,他也表演給我們看。在光碟裡面講收電費的電工,那個月他看了那個費用,好像比上個月多出很多,問了那個電工一句話,這個月怎麼比上個月多那麼多?因為他們道場很節省,也不會亂用電,這個我們可以理解。那個電工二話沒有就給他打兩個巴掌。旁邊的居士看到了,跟這個電工理論,海賢老和尚就把他制止,說算了吧!他打我,就消業障,吐痰吐在我臉上就讓它乾了,不跟他計較,他也不生氣,可見得他忍辱功夫到家了。我們在生活當中,這個也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因為我們走到哪裡,處處都要忍,每個環境、每個地方,都有不順人意的人事物,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俗話常講「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麼不如意?還不是我們過去今生自己造的業?所以遇到這些不如意的事情能夠忍辱,就消業障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導大家,消業障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能修忍辱。人家無端侮辱你、毀謗你,甚至打你罵你。像海賢老和尚,問電工為什麼這個月的電費比上個月多那麼多,就被打兩巴掌,他還趕快錢掏出來給他,不跟他計較。我們如果這樣修,也真的是消業障,因為我們過去總是有造一些不善業,因緣際會要償還。人家對不起我,過去世我也曾經對不起他,一報還一報,明瞭因果,心就能夠安忍了。

  在《了凡四訓》裡面講,這個人他沒有做錯事,平白無故被誣蔑、被毀謗,當然我們被人冤枉、毀謗這是一般人都無法接受的,受不了的,但是如果你能夠修忍辱,你把那個業障消掉,後面福報就來了。所以平白無故的受到毀謗、受到誣蔑、受到冤枉,他能夠忍辱,忍受這些侮辱,去承受,他業障消了,後面福報就現前,「子孫往往驟發」,子孫就發達了。所以這些毀謗好不好?從現前看是不好,從後面果報看很好。如果知道後面的果報很殊勝,就會感恩這個毀謗的人。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寫了「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對任何人都感恩,對障礙我們的人、毀謗我們的人、欺負我們的人、打壓我們的人,都感恩。因為他幫助我們成長,沒有這些逆境來磨鍊,我們很難成長。一般人看起來不好,不是好事,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那是好事,從後面果報看是好事。釋迦牟尼佛如果沒有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一種侮辱是到極處了,他就不能提前成佛了,本來他是排在第五,賢劫千佛他是第五尊佛。因為歌利王這樣給他這種凌辱,他是忍辱仙人,歌利王很無理,他在睡午覺,宮女跑去聽仙人講開示,醒過來找不到人,結果去找,在聽仙人在講話,他很生氣,問他在修什麼?他說在修忍辱。他說好,我看你能不能忍?肉一片一片給你割,你只要說我受不了了,我不能忍了,我就停止。整個身體都把他割了,他還是如如不動,他忍辱成就了,提前成佛了,很快那個身體又恢復了。所以世間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好、不好,所謂「禍福相承」,禍跟福它是互相倚伏的,禍當中有福,福當中有禍。所以修忍辱,這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必修的功課。

  在修忍辱當中,我們總是要明理,你明白道理,你才能夠安忍,不然縱然忍下來了,忍這一口氣,心裡還是不平,怨天尤人,心裡還是不平,心還是不安,所以必須要明理。這《了凡四訓.改過之法》講到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明理是比事上改更進一層的功夫。事上改就是人家罵我,我忍下來,不跟他計較,不回嘴,這個是事上的忍,事上忍總是東滅西生,如果忍到有一天它爆炸了,累積太久了就爆發出來,所以不究竟,事上忍不究竟。從理上是遣之,把它遣散了,就是你明理了,這個道理通達了,所謂心安理得,理得心安。道理明白了,道理你得到了,像我們現在學習蔡老師的《群書治要》,我們聽明白一句、兩句,學習雪廬老人《論語講記》,學明白一句、兩句,我們真的理得心安,遇到種種事情,這個道理就能幫助我們排遣我們心裡的疑惑、憂慮、煩惱,所以第二層是從理上改,明瞭道理。《了凡四訓》也舉出幾個例子,比如說你喜歡殺生、喜歡吃肉,為什麼要戒殺、吃素?動物都有生命,我們要有憐憫心、要有慈悲心,牠也是有知覺的,也是貪生怕死的,我們人貪生怕死,動物也是一樣,跟人一樣貪生怕死,我們不能為我們的口腹,這個三寸舌頭的享受去殺害這些生命,這個罪過很重,有果報。因果道理明白了,他這個心就放下,就平下來了,從理上改。

  最上是從心上改。第一層是事上改,第二層理上改,第三是從心上改,起心動念,貪瞋痴慢疑這些念頭剛剛起來,警覺得快,把它轉過來。我們念佛人用念佛把它轉過來,念經的你用經的道理去轉,持咒的用念咒去轉,修止觀的用止觀去轉,修《金剛經》的用《金剛經》去轉,都是屬於觀,觀照功夫。像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金剛經》到最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算是《金剛經》末後,最後面了。江老居士他把自己修學的心得跟我們分享,他說前面二十年修這一句,怎麼觀?觀了沒感覺。後來有一天他忽然有所領悟,他說在生活當中,無論遇到大事小事,它是順境或是逆境。順境順我們心,順我們心,我們都會起貪心,這個人我好喜歡,跟他很好;那個人很討厭,就不喜歡他了。他用這一首偈來觀,觀這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不要認真,不要計較。他說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大事小事,他就用這一句去觀。後來他就覺得,這樣在生活當中去作觀,他功夫慢慢就得力了,他說透過這樣去觀照,煩惱就不斷的降伏,看經也比以前看得明白,念佛心裡也念得比較踏實。所以修學任何法門都在觀,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從事上改、理上改,在此建議大家多聽蔡老師的《群書治要36O》,分析得很詳細。我們老和尚他定的標準是一樣東西要聽三十遍,聽二十一遍才有印象。我們在生活當中自己去調整,對人、對事、對物,在心態上、行為上的一個調整,這個都是屬於觀門。忍辱,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是比從事上改當然效果更好。

  精進,海賢老和尚也示現給我們看,他工作那麼忙,一天忙到晚,都在外面工作,他的佛號有沒有丟掉?那個時候還沒有念佛機,他心裡默念,他佛號不曾片刻丟失。你看前面那個忍辱,他文革的時候被迫去做生產大隊的隊長,還不准吃素、不准念佛、不准拜佛。他有沒有就這樣不吃素、不念佛、不拜佛?他還是拜,一大早人家還沒起來,他就起來偷偷的拜,拜完了人家沒看到,醒過來,他拜完了。佛號不准念出聲,念出聲會被打,他就在心裡默念,心裡默念他不知道,所以這句佛號他沒有停過,他是真精進。所以精進,主要是在降伏妄念、煩惱,這個功夫就得力了,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他能夠精進不懈怠,這是真精進。

  禪定,這個禪定,你有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心就慢慢的定下來了,修任何法門都一樣。其實六度跟三學,包括前面的三福、六和、普賢十願,實在講,無論修哪個法門是共同科目。心定下來你才能開智慧,沒有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心定不下來。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身心世界,內財、外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不佔為己有,放下。持戒,守規矩,像儒家講禮,佛家講戒,是同樣的道理,要有個規則,「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做事有長遠心,要忍耐、要忍辱,這樣才能精進。精,專精不雜;進,有進無退,是精進。像我們老和尚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是精進。透過精進,心才能定得下來。如果你不精進,學雜、學亂了,心不定,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在我們世間的教學裡面也講「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這個《格言聯璧》講的,就是你讀書的桌子不要擺太多的書,擺太多書,看到那一本也要看一下、這一本也要看一下,心就散亂了,你不能專。應該一本看完了再看第二本,這部經學完了再學第二部經。同時學了好幾種,心不定,因為不專精就不能進步、就不能提升了,學了很多、很雜,功夫不能深入,沒有深度。所以精進才能得禪定,心定下來才能開智慧,般若智慧開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前面的五度都是波羅蜜,每一度都有般若智慧。

  所以菩薩他怎麼來教化安立眾生?《無量壽經》講,法藏比丘還沒有成佛,行菩薩道、修菩薩道的時候,「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教化安立眾生。也就是說我們修菩薩的六度,菩薩是怎麼過日子,他怎麼生活,怎麼待人、怎麼處事、怎麼接物?就是這個六度,自行化他。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般若智慧開了,那就住於無上真正之道。真就不是虛妄的,不是假的,無上真正之道就是無上菩提。在六度裡面,主要是要達到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這個非常重要。所以要修菩薩的六度,《般若經》要讀。這個般若,我們還沒有開啟智慧,也要學習,來幫助我們前面這個五度。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分析得很詳細,非常難得,可以說相輔相成。所以《金剛經》講,菩薩如果布施還著相,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名菩薩」,這個是《金剛經》講菩薩的標準,起碼要破四相,後半部是破四見。《金剛經》、《般若經》講空,這個空,你不能去著偏空、頑空、斷滅空,那就走錯路了。空有不二,不能著空。古大德講,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著有像須彌山那麼大,寧願著有,不要著空。著空就變斷滅空,撥無因果,那要墮落了。著有,他雖然執著前面這個五度,他還能得人天福報,比墮三惡道要好多了。當然,標準是空有都不著。怎麼樣空有不著?你去修六度,就把著空這一面堵住了;著有這方面,再般若智慧給它照破、照空,不要去著那個相,這樣空有都不著,這個才是般若智慧無上真正之道。所以《金剛經》不是叫你什麼都不要修,持戒、修福,他就能夠去了解《金剛經》的意義,就能夠契入金剛般若。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普賢十願」,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