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六0集) 1992/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60
請掀開經本四百四十二面,第二行末後一句看起: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從這一句看起。這一段開示是宗密大師引用《維摩經》裡面,維摩長者對善德長者的一段法布施的開導,說明財布施不如法布施。這個意思我們在許多大乘經典裡面都讀到,特別是中國人最喜歡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是特別強調法布施,可是《維摩經》裡面這一段的確相當的精彩。它講法布施,完全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由此可知,法布施的真實利益決不在財布施之下,我們在這個地方能體會得到。因為財物只能解決我們物質生活的困難,物質生活是短暫的,再長也不過是一生。可是我們還有來生,來生還有來生,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因此要想得到永恆的幸福,那就不是財施能做得到的,一定要圓滿的法布施,才能得到真實永恆的幸福。因為法布施裡面包括有財布施,所以財用不會缺乏,財布施裡頭不包括法布施。前面講過這是真實的智慧,因為有智慧,你才能放下,你才歡歡喜喜的修布施波羅蜜,你喜歡捨,好捨。實在講捨財,財是愈捨愈多,愈多愈要捨,決定不能夠把它留住,這一點就是高度的智慧。
所以諸佛如來為什麼有那麼大的福報,我們這裡講福慧雙修。成佛叫「二足尊」,足就是圓滿,福報圓滿,智慧圓滿,這兩種圓滿叫二足,足就是圓滿,尊是世出世間為大眾所尊敬的。這從哪裡來的?當然從理上說,這是性德的圓滿流露,從理上說的。若是從修德上來講的,諸佛如來無量劫來財法兩種布施都沒有中斷的在做。所以他到成佛果位,這兩種福報圓滿。如其說是性德開顯,在我們這個立場身分來說,不如說他是累劫修得的果報,這個我們聽起來很容易明瞭,也很容易接受,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要在這個地方下手。要肯捨,把我們的慳貪就可以斷掉,慳貪是煩惱的根本,無始劫來我們就受貪瞋痴之害。由貪瞋痴變現出六道輪迴,我們永遠在六道裡面打滾,不能夠超越,就是我們這個三毒煩惱沒斷。
佛教給我們用布施度我們的慳貪,用持戒度我們的惡業。持戒裡面有廣義的講法,有狹義的講法,狹義就是佛為我們制定的戒律,五戒、十戒,這叫根本戒。不殺生就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殺生是跟眾生結冤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非常可怕,所以佛為什麼教給我們要持不殺生的戒。我們在這個世間常常遇到壞人,被人騙、被人侮辱、或者被人陷害了,乃至於被人殺害了,什麼原因?過去生中跟他結的冤仇,這冤冤相報。如果過去生中沒有冤業,他縱然是個魔王,在你面前,他也不會害你,沒有因緣。世間人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不明瞭,唯獨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縱然說我們被人欺騙了,他為什麼不騙別人,單單要騙我?我們遇到小偷強盜,他為什麼專偷我,他不偷他?俗話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來偷我的,我過去世偷他的,這麼個原因。我過去世不偷人家的東西,我的東西擺在那個地方看得清清楚楚的,那些賊、小偷看到,他都不動心,都不起念頭。
我們華嚴宗第一代祖師杜順和尚,諸位看他的傳記裡頭有寫,老和尚在山上搭起一個小茅蓬,大概很小,小茅蓬,在那個地方進修。有一個信徒做了一雙鞋子,從前的鞋子是布鞋,做了一雙新鞋子去供養老和尚。老和尚在入定,入定當然就不好驚動他,就把這雙鞋子掛在他的門口,掛在他門上。那一帶小偷強盜很多,老和尚也沒有在意,大概是隔了幾個月,這個人又從這個路上經過,就去看老和尚,那個鞋子還掛在那個地方,老和尚沒有收去。他去敲門給老和尚頂禮,向老和尚請教,順便就問了:我上一次來供養老和尚一雙鞋子掛在門口,我這次來怎麼還看到還掛在那裡?這一帶小偷好多,怎麼都沒被人偷去?老和尚就說了:我生生世世持戒,不偷別人東西,所以我的東西沒有人偷的。我們想想這個很有道理,所以凡事都有因果,明白這些事實真相,縱然吃虧上當了,一笑也很開心。這筆帳了了,不但沒有煩惱,有快樂,所以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懂得這個原理,懂得這個事實,我們就曉得應當修福,修福是真實的,佛跟我們講真實利益,這是一點都不假。
廣義的持戒就是守法,所謂是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家裡面的法,家法的根本就是倫理。一家人,家是一個小的團體,是一個小的組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職位,有每個人的職責。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父慈子孝,在父親的地位上,對一家人要慈愛,做兒女的一定要孝順;兄友弟恭,兄弟當中,年長的要友愛弟妹,做弟妹的要尊敬兄長,五倫十義,這是基本法。這個要失掉了,家就不像個家。在社會上,像現代的社會,大而言之有國家的憲法,各種的法律、典章、制度,乃至於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統統要遵守。道場有道場的規矩,公司行號也有個章程,也有個辦事的方法,這一些都是法,都應當要遵守。守法就不會犯過失,就不會造惡業了,所以持戒是破作惡的。這些我們能守法,對眾生就是法布施,我們持戒守法,大家對我們才放心:這個人持戒。譬如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錢財他看到,他持戒,他不會起惡意,他不會搶我的,他不會害我的,這是無畏布施。言語不謹慎得罪人了,他持戒的,他修忍辱波羅蜜的,他不會責怪我,所以這都是屬於無畏布施。
今天是底下這一句:『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羼提是忍辱,我們一般人這一條很難做到,特別是受侮辱,我們中國古人常講:士可殺,不可辱。殺頭沒有關係,侮辱受不了。所以翻經的這些大德們,把這個忍底下就加個辱,這特別對中國人講的,中國人把辱看得很重,辱都能忍了,還有什麼不能忍?樣樣都能忍,取這個意思。這個字的範圍非常廣大,廣義的講就是耐心,要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沒有耐心不能成就。小事要小的耐心,大事要大的耐心,成佛是大事,不是小事。如何修忍辱?我們反過來看,為什麼不能忍?不能忍的原因是你執著有個我,有個我見,得罪我了,得罪我了有個我;執著有個法,這個羞辱之法我受不了,有個法、有個我。如果我沒有、法也沒有,還有什麼過不去的。
《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分別執著這個身,身體是色法,四大五蘊聚合才有這麼個東西。《金剛經》上講「微塵聚」,聚集顯示這個東西,那個微塵散了就沒有了。聚散,聚則有這個東西,散了就沒有了。那你應該聰明一點,聚的時候也沒有,聚的這個相叫假相,幻有,它不是真有,所以當體即空。這個心裡面的念頭也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那個觀念也是假的。心法、色法俱不可得。佛為我們說出這個實相,事實真相,《心經》一開端,「觀自在菩薩」,人家有智慧,「行深般若波羅蜜」,怎麼個行法?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他應用的是高度的智慧。高度的智慧看到什麼?「照見五蘊皆空」,那就是我、法俱不可得,我法都是假的,所以他在一切法裡頭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忍辱波羅蜜圓滿了,這是高度的智慧。
今天有些同修來打聽,問我什麼時候講《金剛經》,你們對《金剛經》這麼歡喜?其實《金剛經》要跟《無量壽經》跟《普賢菩薩行願品》來相比,差很多,這諸位要曉得。《金剛經》所講的道理、方法、境界,如果真正修得好,能夠如理如法的修行,可以達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什麼地位?圓教初住菩薩。可是念阿彌陀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一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一加持就變成等覺菩薩。圓教初住到等覺四十個位次,那怎麼能比,不能比。這是我們要知道,一般人不曉得。何況以《金剛經》方法修行,要想到明心見性,不可能。因為你見思煩惱都斷不掉,他要斷見思煩惱,要斷塵沙煩惱,破一品無明,你才能到達,所以根本就是不可能,說說好聽而已。
真正講有用處的,那我們這部經有用,這部經可以幫助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到了極樂世界,品位就跟等覺菩薩一樣,這不是自己的能力,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這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跟我們講的圓證三不退,《金剛經》那個境界,就是圓教初住,是剛剛證得三不退,沒有圓。就好像月亮一樣,初二、初三的月牙,西方極樂世界是滿月,十五的月亮,那怎麼能比?但是都是真月,一點都不假。那個月牙也是真的,不是假的,可貴就可貴在這個地方。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能力隨類化身,像《楞嚴經》上「耳根圓通章」,就是「觀世音菩薩圓通章」裡面所講的,應以佛身而得度的,他就能示現八相成道,就能示現佛的身分教化眾生,圓教初住菩薩就有這個能力。但是他不是究竟圓滿佛,距離究竟圓滿很遠很遠,相當的遙遠,所以它就不如極樂世界帶業往生。換句話說,念佛的人沒往生之前跟他比,那比不上他,一往生就超過他,他比往生的人就比不上了。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在此地,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但是《金剛經》你要是懂得,有一個好處,對念佛人來講有很大的幫助,幫助你放下,幫助你一心專念,有這個好處,也就是幫助你發菩提心,我們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菩提心怎麼發都發不出來,《金剛經》明白之後,就曉得怎樣發菩提心。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
『毘梨耶』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精進,進是進步,精是精純、專精。換句話說,不是雜進,不是亂進。現在我們這個社會,在中國、在外國,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學佛的同修,他也很努力,他也很用功,但是他沒有得到真實的利益,原因在哪裡?他學的太雜了,學的太多了,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所以雖然是多年的修學,得不到結果。這個就是不懂精進,精進就是專進,《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一向專念,那就是精進。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淨念相繼,淨念是精進,要懂這個道理。這個精進要能夠稱得上波羅蜜,波羅蜜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高級的精進,這不是普通精進,到了家的精進,也就是有圓滿成就的精進。
『離身心相』,離是不著的意思,《金剛經》對這個就講得詳細了,身是色相,對於一切色相不執著。心包括念頭,心就是念頭,對於妄想念頭不但不能夠執著,根本不能有。離這個字好,離比不執著還要高,意思還要深一層,離就是斷的意思,一定要斷妄想,斷妄想就是離心緣相。像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修學的綱領,他說: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三個雖然都是用離,前面兩個離的意思是不執著。因為佛教給我們有言說,佛天天給我們講經說法有言說,佛法裡面許許多多的名詞術語,那就是名字相,這個離就是不著的意思;心緣相那個離是斷,那個不是不執著,是斷。這就是說我們接受佛法,聽佛講經說法,決定不能夠起心動念,不能夠胡思亂想,這樣聽法就能開悟。聽得懂很好,不懂不去理會,不要去想,如果你去想,愈想愈錯,為什麼?佛的言語音聲是從真如本性、無分別心裡面流出來的,自自然然流出來的,你要是用思惟想像來解釋它,哪有不錯的道理,全都錯了。怎樣才不錯?完全接受過來,也是用清淨心,也是用無分別心來聽,你就懂了,自然就明白了,那個叫悟,所以從佛法裡面大徹大悟,是這麼個意思。這是佛法裡面講難,實在講,就難在這個地方,因為它不能夠用思惟、用想像,不可以用研究你能夠得到的,一定要離身心相,這才叫真精進。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這是六度裡面第五禪定波羅蜜,禪從哪裡?從覺,菩提是覺,不是迷。所以修定,唯有佛法裡面這個定才叫禪定。外道就不能叫禪定,外道有定沒有禪,沒有禪就不能開悟,這個定裡頭沒有慧,只有定,沒有慧。所以這個禪定,在我們佛法裡面的定義是定慧等持,定跟慧是平等的。定多過慧不行,慧多過定也不是禪定,一定是定慧均等的,這叫禪定,這個容易開慧。很多人修定,定功很深,修得很好,不開智慧,那就是他有定沒有慧,或者是定多慧少,這都不行。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解釋禪定,他的講法跟佛在經裡面講法有一點差別,佛在經上解釋禪定,定慧等持,多半是解釋小乘的。六祖大師講的禪定是屬於大乘的,上上乘禪,禪的意思用現代的話說,不為外境誘惑,這個叫禪,定是自己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定;內不動心是定,外不受誘惑是禪,這個解釋非常之好,符合此地講的,因為內不動心,外不緣境,那就是菩提,這就是覺相。《金剛經》上講的著相,一個人真正能夠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就是菩提相。
所以從前人修行,要找一個很好的修學環境。諸位到中國大陸去觀光,你會發現到寺院庵堂都建立在深山之中,在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人跡罕至,很少人去,從山下爬到山廟要走二、三天,誰去?這沒人去,非常安靜,聽不到聲音的,距離村莊都很遠的,聽不到聲音的。這個環境清靜,可以在那個地方修身養性。現在的修行環境麻煩可大了,從前這些寺廟叢林,現在的馬路都開上去了,實在山太陡了,馬路不方便了,架起電纜車上去了,觀光旅遊客一天到晚川流不息,你還修什麼行?沒法子修行。我到大陸上去轉了一圈,裡面一些老法師告訴我,平均每一天來觀光旅遊的人五千多人,平均的。假日星期天(放假假日)差不多到兩萬人觀光客,所以家裡面住眾都忙著招待,忙得不亦樂乎,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從前是人跡不到,現在變成觀光旅遊點,所以現在修行困難,找不到地方了。實在講,現在人心能定得下來了人也不多,沒有人來找你的時候,家裡擺個電視機,一打開,全世界事情都知道了,你那個心怎麼能定得下來?這就是現在人在修行環境上來說不如古人,比古人的環境差的太遠太遠,這是心定下來相當不容易。在這個花花世界,這個心要能定得下來,古時候那些修行人看到你都合掌恭敬禮拜,不如你,那是真的。從前修行那麼好,那麼成就的,叫他在現在的社會,他一樣同流合污。所以今天修行要成就,決定超過他們倍數太多了,不只一倍、兩倍,超過太多倍。這種環境你能夠受得了,你能夠不著相,你能夠不起心動念,你的定功就遠遠超過古人。換句話說,確確實實《華嚴經》的境界,《華嚴經》裡面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修行就是在花花世界修行,他們能夠真正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為什麼?高度的智慧,對於一切事實真相完全明瞭,所以他能夠做得到。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六度前面五條是從事上說的,有事相;這一條是從理上說的。般若表現在哪裡?表現在前面五度,前五度實在講就是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當中充滿了智慧,那就是『般若波羅蜜』。因般若波羅蜜,所以成就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禪定波羅蜜,前面五種成就的,所以般若是總綱領。大乘菩薩修六度,六度裡頭般若是總綱領。以一切智,一切智就是無所不知,《大般若經》上告訴我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也就是說起用,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時候是無知,不起作用的時候是禪定,起作用的時候叫般若。定是慧之體,慧也是定之體,定跟慧互為體用,都是體,也都是用,般若是體,禪定就是用;禪定是體,般若就是用,可以互為體用,它是一,不是二。
【乃至下文結云。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
這叫法布施,法施會。
【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到這個地方,這是維摩居士的開示。可是這兩句的意思無限的深廣,我們前面跟大家解釋這六個名相,只是從名字上的說明。這六條綱領如何應用在我們生活當中,那才能成法施,這要知道。這才能稱之為菩薩道,菩薩就是住法施之會,菩薩的生活就是六波羅蜜,無論你是在家庭,或是在社會,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分,你從事哪一種行業,如果是菩薩,他的生活必然是六度齊修,六度就是他日常的生活。
譬如我們以家庭做一個例子,一個家庭主婦如何修法布施之會?法施會在哪裡?家庭就是法施會。你主持這個家庭,家庭裡面的老少你能夠照顧得很周到,這就是布施,布施波羅蜜。盡心盡力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布施波羅蜜到哪裡修?就在這裡修。不是說布施一定要到寺廟佛教裡去捐幾個錢那叫布施,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不是那個修法。用我的體力做家事,這是身體的布施,這個布施有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內財是我們的體力,我們的智慧。我們天天想,今天家裡需要什麼,小孩應該怎麼照顧,甚至買菜都在想想今天吃些什麼,那都是布施。用我的智慧頭腦在布施,我去做的時候,我的體力、勞力在布施,布施這一家人。你明白這個道理,你上班了,你在公司裡面,你把你主管交代你的工作,你去盡心去籌劃,去把它做得盡善盡美,這是你布施,你對於你職責上的布施。你們公司是為整個社會服務,這個團體是對社會的布施。你個人,這是你對公司的布施,直接是對公司的布施,間接就是對社會大眾的布施,哪一個不是在修布施波羅蜜。他不懂。你在做事情的時候有層次,譬如煮飯一定先洗米,它有個程序,程序是持戒波羅蜜,持戒是守法,一定按著程序做,有條不紊,這是屬於持戒。你做事情,無論大小事情,有耐心,耐心就是忍辱波羅蜜。每一天求改進,改進就是精進波羅蜜。做事情有主宰、有方向、有生活的目標,這是禪定波羅蜜。對人、對事、對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不迷惑,般若波羅蜜。所以六度在哪裡修?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六度。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每一天無論做什麼工作,一定會做得法喜充滿,不會感覺到疲厭,不會感覺到辛苦,為什麼?因為你在修菩薩道,你真的在修行。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佛法才真正有用。把我們整個生活的活力真的動起來,發動起來了,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有價值、有情趣,這叫菩薩行,這是佛法給予我們真實的利益。
這一段講綱領原則,任何身分、任何行業都用得上。念念利益眾生,你的家庭是利益你的家人,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奉獻自己,利益別人。處處都能替別人著想,逐漸逐漸把我忘掉了,你看我執、法執不斷,自然就沒有了,自然就化解掉了。大乘斷惑的方法比小乘高明,它是用這個方法就大而化之,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著想,為社會著想,為國家著想,為一切眾生著想,大而化之,那個福報就大。所以說『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這裡面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得到的利益,第一個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健康長壽。那要是懂得極樂世界,嚮往極樂世界,那你得的是無量壽,真的是無量壽。不只是我們眼前所講的健康長壽,無量壽。這不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真實利益。三種真實都在我們生活當中顯示,《無量壽經》講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那個真實之際就是事實真相,完全顯露在我們生活當中。迷惑顛倒的人看不到,覺悟的人看到就在眼前。他為什麼能見得到?因為他住真實慧,真實慧就是此地的般若波羅蜜。他有真實的智慧,所以他能夠「惠予眾生真實的利益」,他能給別人真實的利益,他自己當然得到,不可能說自己沒有得到真實利益,還能把真實利益給別人,沒有這個事情,自己一定得真實的利益。這個真實利益就是三種圓滿,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壽命圓滿。健康長壽圓滿,就在眼前,現在就得到,這是法施之會。所以法施之會不要去搞一個組織,掛個招牌法施會,那個沒有用處的。諸位要曉得,自己一定要在法施會中,家庭就是法施會,公司行號就是法施會,社會國家統統是一個大的法施會。我們這部經讀了才管用,才不至於是白讀,所以一定要曉得它的意思,知道它的旨趣,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一切世間福田,這是真正的福田。善德長者聽了維摩居士這一段開示之後,他說:
【我時心得清淨。嘆未曾有。】
才恍然大悟,他原來做的事情,覺得自己不錯了,他原來是修無遮大會,就是供齋。就像我們新加坡居士林的供齋一樣,沒有分別,每天從早到晚三餐都供養,什麼人來吃都歡喜,不分你是學佛不學佛,男女老少、在家出家,一概不論這個。他是修這個,這個在佛門叫無遮大會,這是屬於財布施。維摩居士大概也到他那裡去吃飯了,所以告訴他你這個布施功德很小,不如法,就教給他要法布施,諸位想想法布施有沒有離開財布施?沒有。他念頭一轉,他那個無遮大會就變成法布施了,有形的福報一轉就變成無形的福報,這個布施的福報隨著他的心量擴大了,大到無量無邊,心清淨,得清淨心,所以『嘆未曾有』。
【稽首禮維摩詰足。】
這是感謝維摩長者給他的開示,這向他頂禮膜拜,感謝他。
【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之上。】
可見得善德這一位長者一定也是相當富有的,否則的話,他供齋供不起。他身上帶著瓔珞都是價值很高的,他為了感謝維摩居士,向他頂禮,把身上瓔珞拿下來供養維摩居士。
【不肯取。】
維摩居士不收他的禮物。
【我言唯願受之。隨意所與。】
他就請求,他說:我希望你接受我的供養,你接受我的供養一定也布施,一定也這麼處置。可見得善德聽維摩的開示,真的他明白了,心開意解,他不執著了。
【維摩詰即受瓔珞。】
維摩居士就接受他的供養,接受過來之後。
【分作二分。】
就把它分成二分。
【持一分施此會中最下乞人。】
到他這裡來吃飯有很多是乞丐,貧窮下賤,賤是沒有地位,窮是沒有財富。在社會上沒有財富、沒有地位,乞丐。維摩居士把他這個瓔珞一半布施給這些貧窮的人,這些乞丐。
【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
另外一半供佛,這顯示出生佛平等,最下的乞丐跟最高的佛陀,在維摩居士心中是平等的,一樣清淨心、平等心。他這個做法都是教導我們,我們這個世間人有分別心,心不平等。不平等,那個心就不清淨,污染,有好惡,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這喜歡不喜歡是污染,心不清淨。維摩居士的心清淨的,善德長者的心也是清淨的,你看他們這個做法生佛不二,萬法平等。來做這個事情。
今天這個社會,大亂之世。動亂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在教育捨棄掉了,倫理捨棄掉了,道德捨棄掉了,是非善惡的標準捨棄掉了,人怎能不受苦?古代大聖大賢建立教學,很不容易。歷代的賢者苦心的防守,代代相傳。到我們這個時代,由於跟外國文化的接觸,也因為中國近百年來衰弱,所以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認為外國都比我們好,產生媚外的心理,把自己幾千年的好東西統統破壞掉了,統統捨棄掉,我們中國人遭難的原因。現在要想再能夠挽回,過去的教學要把它恢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俗話常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真的,沒有一百年苦心經營,不容易恢復。如果用佛法的教學,時間上可能要快些,為什麼?佛法理講得透徹,特別是講因緣果報。求智慧、求福報、求安定,古今中外人都有這個心,而且非常強烈。以這個目標,佛法可以幫助你,在短時間達到你自己的願望,這個大家就容易接受了。理說明白、說透徹了,確確實實有方法,來彌補這個時代之不足,佛法確實是有效。
但是今天弘法的人才太少了,所以我常常勸勉同學們要真正發心,來弘揚佛法,弘法利生是我們一個佛弟子的責任,無論在家出家。怎樣弘揚?第一個是如教修行,我們自己真做,像今天講的法施會,我們真幹,這就是弘揚。我自己做不到,叫別人去做,別人能信、能接受嗎?自己要做,自己做自己就得到利益,剛才講,福報圓滿、智慧圓滿、壽命圓滿。你得到了,人家看到你這個樣子,他相信了,有言教、有身教。我們自己真的得這個好處,現在把我得到的這個好處告訴你,你願不願意做?你要想得到,就照這個方法做,我們用這個方法把佛法來推廣。這是正法。現在這個社會非常複雜,一個好的東西推出去,沒有幾天變質,仿冒的太多了,假的太多了。這的確非常遺憾。
特別是在我們現在的台灣,民主自由開放,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誰都不能干涉誰。打著佛教的招牌,他也講的是佛經,經是沒錯,他講的是胡說八道,妖言惑眾,迷惑眾生。我這幾天回來沒有多久,我聽到很多事情,聽到很難過。迷惑眾生,威脅利誘。這不是佛法,這與佛法的精神完全相違背。所以這個經典不能不講清楚,不能不講明白。更要緊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做出一個好榜樣給人看,這個樣子正法才能夠發揚光大,眾生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我們接著看底下一段:
【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
難勝如來不在我們這個世界,如果說維摩居士要把那一份供養釋迦牟尼佛,那大家能看得見,因為維摩跟釋迦牟尼佛生在同一個時代。他沒有供養釋迦牟尼佛,他供養了難勝如來,他方世界的,維摩居士有這個能力,所以『難勝如來』接受他的供養,大眾看到光明,光中顯現出難勝佛的剎土,見到他的國土,見到佛像。
【又見瓔珞在彼佛上。】
維摩居士供養的『瓔珞』,果然大家都看到,瓔珞在佛的身上,佛確實接受了。
【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而佛以神力將瓔珞化成四根寶柱,寶柱上種種莊嚴,『嚴』是莊嚴,『飾』是裝飾。就像我們在《觀無量壽經》,看到西方剎土阿彌陀佛的寶柱一樣,阿彌陀佛的寶柱也有四根寶柱。『不相障蔽』,就是清清楚楚,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點障礙。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
維摩居士這樣供養完畢之後,這個境界相,與會的大眾都看到了,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見到,大家都看到。這顯示出生佛平等並不是限於我們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跟乞丐都在一起的,都在我們這個世間,這是平等的。他不用這個方法,他用他方如來,不在我們這個世間,說明一切諸佛、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這個示現告訴我們這個事實,諸佛跟眾生是平等的。下面是維摩居士又給他開示:
【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這一句話說得好,不但維摩長者在這一會當中為善德長者跟一切大眾開導,而且表演給他看,法布施怎樣的一個修法。維摩居士接受他的供養,自己沒有享受,自己沒有分一份我自己享受,另外分一份布施給大眾,沒有。你看隨手來了,隨手就施,乾乾淨淨,來多少就捨多少,沒留,我們這裡要看這個。再看他等心布施,平等心,沒有分別,沒有選擇,平等的。表演給我們看,唯恐我們還看不出來,再加以說明。『若施主等心』,平等心,布施供養要用平等心,你用平等心,境界就平等,生佛就平等,所以你布施供養一個最下的『乞人』,就是乞丐,跟供養佛沒有二樣。
『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為什麼?他心平等的。平等心得的是平等福,縱然布施一分錢,因為你心平等,這一分錢的福報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如果你不平等,你心裡頭有分別、有執著,你供養一個法師,你供養他一百萬:這是我的師父,他怎麼好,別人都不行。你這個一百萬供養那個福報一點點,為什麼?因為你這個心裡頭劃了好多界線,劃了好多框框,把那個福報縮成一點點,就這麼個道理。平等心裡沒有界限,沒有分別,所以那個福報就大,就大到無量無邊。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就開心了,不是有錢人才能修福,不見得,沒有錢人不能修福,沒有錢的人修的福報往往比有錢人更大,這個福報是隨心量轉的,所以要用平等心,無分別心。
我們對事情,是看他所需要的,貧窮乞人他真的需要。那如來需不需要?如來不需要。不需要,在此地為什麼要供養如來?他供養如來是法供養。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真的他供養乞人的時候是財供養,供養佛的時候是法供養,讓大家從這個境界裡頭體會覺悟到萬法平等,萬法一如。讓他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他這個是法供養。
『無所分別,等於大悲』,大慈悲跟一般講慈悲意思不相同,慈悲他還是有分別還是有執著。世間慈悲有很多等級,我們凡夫有慈悲,佛法裡面叫愛緣慈悲,喜歡你對你有慈悲,不喜歡討厭你,對你就不慈悲。所以這個慈悲是從愛發出來的。菩薩比我們就高一層,他覺悟了,他那個慈悲不是從愛裡面發出來的,他從眾生,憐憫一切眾生,眾生緣慈悲,那比我們就高明多了。但是他還有分別心,他眾生!他還有分別,所以他還不是高級的。高級的菩薩,叫法緣慈悲;到如來果地,那個法的念頭也不執著了,也沒有了,完全是清淨心裡面自自然然的流露,確實沒有起心動念,那就叫大慈大悲。所以大慈大悲是稱如來果地上的起用,通常我們對大菩薩等覺菩薩的起用也稱為大慈大悲,實際上是如來果地上的作用,也就是圓滿大覺所起的作用。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嚴格的講他還稱不上大,如來果地上才稱大。到真的一點分別都沒有了,這就是大慈大悲。
『不求果報』,無有果報可求。世間人起心動念,他有求果報的,他有求的,沒有果報他還幹什麼?他不幹了。他不知道有果報是侷限的、是小的;到沒有果報是圓滿的、是大的,沒有果報是盡虛空遍法界。有果報這裡面有界限,這一部分你得到了,那一部分你得不到。所以不求果報,得的是究竟圓滿的果報;不求果報,得的福報是究竟圓滿的福報、究竟圓滿的智慧。我們講到健康長壽,是究竟圓滿的無量壽。
『是則名為具足法施』,這個法施才叫圓滿,所以這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這是圓滿的。我們要想學,剛才講的,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事、對人、對物,以真實智慧修六波羅蜜。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