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十六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16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面,第二行,從當中看起。

  【聖文掩於百王者。】

  下面解釋這一句,這些都是對德宗皇帝的讚歎。當然這個讚歎我們都知道,這都是恭維的話,實際上未必如是。那是在當時對於主政的人,這種讚歎在禮節上是應該的,國家的元首。

  【約時豎論。德超三古也。】

  這『三古』,就是上古、中古、近古,超過歷代的帝王,就是這個意思。此地很具體的給我們說明:

  【上古三皇。中古五帝。下古三王。文謂經綸天地。故周易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謂之人文。此則德宗聖文明著也。】

  這段話容易懂,話好懂。『天文』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氣象,古時候叫天文。觀氣象的變化,從前中國是農業時代,對於植物的生長有密切的關係。『人文』就是指底下所講的『君臣、父子、尊卑、上下』,這是屬於人文。這些都是讚歎,就是『德宗』皇帝的文治超越古時候歷代的帝王,就這個意思。不過德宗在早年的確不錯,「開元之治」在歷史上有名的,幾乎可以能夠媲美唐太宗那個時候的情況。唐朝有四個時期政治最為清明。但是明皇到晚年,因為楊貴妃,把政治搞亂了。在沒有見到楊貴妃之前,他的文治是值得讚歎的。

  【淳風吹於萬國者。】

  前一句從『豎』的上來說,從時代上來講,這一句從橫的上來說。『淳』是淳樸。所以這是:

  【約處橫說。道貫萬邦也。】

  也就是他的政治清明,這個美善可以做當時世界的榜樣,有這個意思在。

  【謂淳樸之風。萬國遍布。如春風一舉。百卉芳菲。故有詩云。唯有春風無厚薄。貧家桃李也成陰。】

  這都是對他治理國家的讚美。

  【敷玄化以覺夢者。】

  這後面的兩句是讚歎他護持佛法。前面是讚歎他在世間法的成就,後面兩句是讚歎護持佛法。唐朝時代,帝王都是皈依三寶,護法的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歷史上對於武則天的記載並不很好,但是武則天對於佛法的護持,可以說唐朝所有帝王當中是第一個,對於佛法的護持。這《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在她執政的時候翻譯出來的。所以這「開經偈」是她作的,就是《華嚴經》翻譯出來,送給她看的時候,她在封面上提了四句開經偈。這四句提得非常之好。以後你看,這麼多年來,有人想改一個,或者是再作一個都作不出來。所以武則天確實是有才華。

  【謂敷暢玄妙佛法。】

  這就是護持『佛法』,弘揚佛法。

  【風化教令。警覺眾生無明大夢。】

  為什麼要提倡、宣揚佛法?目的就在此地,使一切眾生能夠覺悟,覺而不迷。

  【故大經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這首偈就是《華嚴經》的經文,此地講的『大經』就是指《華嚴經》。這大經指《華嚴經》,是整個佛教共同承認的。無論在什麼場合,提到大經,我們就曉得是《華嚴》。講到大論,多半是指《大智度論》,《大智度論》稱為大論。在淨土宗裡面稱大經,這是稱《無量壽經》,那是本宗的。此地《華嚴經》,這個大經是各宗公認的,這是一點佛學常識。

  經文四句偈,可以說非常重要,值得我們重視。『譬如暗中寶』,黑暗裡面有寶,黑暗你看不見,寶在哪裡你也找不到。確實有寶,你找不到,這就比喻什麼?「暗」,比喻無明。「寶」,比喻我們的自性。雖然有自性,可是無明障礙了它。自性雖有,不能現前,得不到受用,依舊是迷惑顛倒。所以說『無燈不可見』,沒有光明,這寶見不到。這個燈就是智慧,沒有智慧,你沒有辦法見性。下面兩句這正說,前面兩句是比喻。『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什麼是佛法?很難,現在諸位要知道,大家所學的是佛學,不是佛法,是佛學。把佛法變成世間的學問來研究、來探討,這與法性,實在講,完全不相干。我們自己真正在要想深入法藏,自己一定要有警覺心,認真的反省,我走的這個路子有沒有走錯?

  今天下午有兩個出家人來看我,其中一個,大概在佛學院教書,佛學院的教師,我也沒有問他是哪個佛學院。問了我一些問題,我就勸他,不要去教佛學院,好好的做幾年功夫,認真去修行。為什麼?智慧沒有開。如果這一生只是在佛學裡面去鑽,實在講,這沒有用處,與自己生死決定不相干。他來問我,我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佛法所求的是什麼?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佛法所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注意那個正。什麼叫正?如果你還有知見,你還有見解,還有妄想執著,這個知見就不正。所以正知見從哪裡生?從清淨心生。我們的心不清淨。正智慧,從定裡面去生,我們念佛法門就是一心不亂,從一心裡面生,絕不是從意識裡面生。意識是思惟、想像、研究,這不行。這完全落在什麼?落在意識裡面去了。這是眾生知見,不是佛知佛見。這點我們一定要明瞭,然後你才曉得佛法應該要怎樣修法。

  佛法的修學,古時候,五年學戒。學什麼戒?守老師的誡。他們今天有問,問修行,叫我說一個比較具體。我說具體,我們現在也提出來了。從哪裡學?從《觀經》三福。先修福,沒有福報,心定不下,心能定下來是福報。所以先修福報,就是《觀經》上釋迦牟尼佛教我們求生淨土,先修三種淨業,也叫三福。三福裡面一開端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換句話說,就是孝親尊師。所以佛法是師道,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一定要從孝親尊師做起。現在人對這個觀念很冷漠,我為什麼要孝順父母?為什麼要尊敬師長?老師有什麼值得尊敬的?他不曉得,絕對不是老師要學生尊敬,不是的。而孝敬,諸位知道是性德,是本性裡面的性德,王陽明所講的,良知良能。

  我們學佛的目的是開發自性,目的在此地。禪宗講的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明心見性;淨土宗講,一心不亂,名字不一樣,事實是一樣的,都是要見性,恢復我們的自性。自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要恢復,所以佛法不從外求,從內求。現在我們自性迷了,怎麼樣才能破迷開悟?破迷開悟一定還得用性德這個工具,才能夠打開自性的寶藏。與性德不相應的方式,決定沒有辦法見性,所以這個孝敬是性德。你看普賢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就是孝敬。孝敬擴充到圓滿就是禮敬諸佛。你除非不想見性則已,如果要真正想見性,明心見性,你一定要從這上下手。接著告訴我們,「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培養慈悲心。佛法裡頭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四句是一切善法裡面的根本,人天善法。一定要把它做到,這樣才行。不是說念一念,念一念沒有用處的,要努力去做到,把它變成我們的生活。

  第二條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二條有三句,這三句是二乘福,就是聲聞乘、緣覺乘;告訴我們,要真正受持三皈。受是接受,接受就是要把它做到才是接受。自己不能把三皈變成我們的生活,變成日常生活,變成我們實際的行為,這不叫受持。三皈第一條是覺,覺而不迷,我們在講席裡面講得很多。這個皈,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迷惑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見,也就是《法華經》上所講的「入佛知見」。佛是自性,就是自性裡面的知見。換句話說,決定不通過心意識,通過心意識的是凡夫知見。心意識就是八識。你看禪家所講的,參,這個參究,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這是自性的知見,這才叫正知正見,絕對不能夠落在意識裡,這才叫做皈依法。也就是說,從我們一切分別、執著、想像回過頭來,於一切法當中不分別、不執著、沒有想像,這個知見才是正知正見。所以依靠自性正,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動了,動就是染污。接觸的時候,喜歡了,你被喜歡染污了;討厭了,你被討厭染污了,七情五欲,這是染污。如何能夠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保持心地清淨,不起七情五欲,這個心是清淨。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保持自己的清淨心,這叫三皈依。現在搞三皈依,搞顛倒了。皈依一個法師,這個法師是我的師父,那個不是我的師父,這立刻就染污了。染污就迷惑,迷惑就邪知邪見。所以今天受三皈依,皈依什麼?他是皈依迷、皈依邪、皈依染。本來迷邪染就不得了,還要加倍的去搞迷邪染,你看這不是糟糕了嗎?這大錯特錯了。

  具足眾戒。戒是稱性。這個戒,實在講,戒的範圍非常之廣。佛給我們制訂的是稱性之戒,與真如本性相應。除此之外,國家的法律,這是世間的紀律,風俗、習慣、道德、禮俗都是在戒律範圍之內,我們統統要遵守。所以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不能破壞,要隨順眾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菩薩覺悟,大徹大悟,也要跟沒有覺悟的人打成一片。這樣生活才融洽,才沒有抵觸,社會才祥和,眾生才能真正得到安和樂利。菩薩雖然是大覺,對於迷惑顛倒的眾生,他要慢慢的誘導他;絕對不是教他一下就改過來,那是不可能的,眾生會起反抗,會帶來更大的痛苦。所以菩薩有耐心、有智慧,曉得應該怎麼處理,應該怎麼做,使這個社會永遠保持祥和。祥和當中,逐漸幫助他覺悟,這個教學方法才完美。威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風度儀表,這完全是世間法,一定要維護。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風俗習慣,一定要遵守,入境要隨俗,這是第二福。

  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第三福是菩薩福。所以這三福,第一是人天,第二是二乘,第三是菩薩,是大乘。有四句,「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有這四句。什麼叫發菩提心?就本宗來說,我們講淨土宗,蕅益大師說得非常之好,誠心誠意,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就是你要發心求生淨土。深信因果,菩薩還不信因果嗎?所以這個因果絕不是普通的因果;普通的因果,不能夠對菩薩說的。這個因果講什麼?是本宗的教義,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真的很多菩薩不知道。你看《無量壽經》就曉得,許多菩薩不知道,許多菩薩想聽這個經沒有機會。菩薩如果知道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沒有一個菩薩不念佛。為什麼?快快成佛。

  西方世界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個諸位要深入《無量壽經》,你就會明瞭,它確實是整個佛法的結論。諸位將來把大乘佛法研究到一個相當程度,你就明瞭了。初接觸的時候不以為然,不能夠生信。真正深入大乘之後,自己會曉得,會肯定。所以我們學佛到晚年,深深感覺到古人講的話天經地義,我是深有體會。古人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想起來,自己真的吃虧了,沒有聽老人言。我那個時候親近李老師,李老師就叫我學淨土法門,自己不肯相信,還去學《楞嚴》、學《法華》,學大乘經論,搞這一套,不肯死心塌地的去修學。如果那個時候,像我現在這種心態,李老師一點,我就全程肯定相信。給諸位說,我現在縱然不能得一心不亂,功夫成片早得到了。換句話說,往生就自在了。想什麼時候去,可以什麼時候去,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確實可以到這個程度。可惜那個時候不相信,在大乘佛法裡搞了三十多年,這一下才覺悟。而真正幫助我覺悟的是《華嚴經》,所以《華嚴》對我確實有深厚的恩德。不是這十八年讀誦、講解《華嚴》,我對於淨土法門不能起信,沒有法子起信。這個事實,前面都曾經跟諸位報告過。

  才真正看到古德所講,《華嚴》、《法華》是本經之導引。本經是指《無量壽經》。我讀到古人這一句是深深感觸到,為什麼?我確實是《華嚴經》、《法華經》,把我引到《無量壽經》裡面來的,確實是它引導的。沒有這幾部大經的話,沒有法子把我引導到淨宗法門裡頭來。所以這是花了三十年的時間,相當不容易。可見得深信因果,不是普通因果。讀誦大乘,這是修學佛法基本的關鍵,只要求讀誦,不要求解。所以佛法修學先求什麼?先求戒定慧三學,先修這個。讀誦,就是修戒定慧三學。經論非常之多,大乘經典當然比小乘殊勝。大乘經典任何經論都可以選擇,你喜歡讀什麼,你就讀什麼。但是要記住,不是研究,只是叫你讀誦。所以無論什麼樣的經論,效果完全相同。讀誦的目的何在?破妄想執著,目的在此地。因此讀誦,最好是讀誦一種,大乘經論喜歡哪一種,選哪一種,你選一種去讀誦。

  在我們在中國,讀誦《法華》的非常之多,讀誦《楞嚴》的很多,可以說在中國這兩部經非常之普遍。當然它是圓教,大乘經,這是一個因素,同時還有一個因素,它的分量適中,這實在是個主要的因素。每天把這個經展開念一遍,《法華經》七卷,《楞嚴經》十卷,但是字數都是差不多的,大概有六、七萬字的樣子。恭恭敬敬去把這個經念一遍,至少也要四、五個小時。換句話說,你這一天四、五個小時沒有妄想,讀經。這四、五個小時修什麼?修戒定慧。戒律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恭恭敬敬在讀經,心裡頭沒有一個妄念,這是諸惡莫作,所以小乘戒就圓滿了。經典是如來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是善中之善,沒有比佛法更善的。所以你念經就是眾善奉行,戒具足了,你讀經戒具足了,就是修具足戒。具足戒怎麼個修法?念經就是修具足戒。專心,至誠在那裡念,就是修定。心裡沒有妄想,恭恭敬敬的念經,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沒有念顛倒,這是慧。這是什麼慧?這是根本智。所以決定不能求解義,這什麼意思,那一段怎麼講?不能求。只是老實念下去,這是求根本智。《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這就是求無知的般若,不要有知,要求無知。無知好,無知真正得到了之後,然後起作用是無所不知。這是一般人不知道,現在一般人一入佛門,先要求有知,樣樣要求解。這一求有知,給諸位說,三學破壞了,戒定慧都沒有了。

  所以你要懂得,真正的修行法,研究討論不如讀經、不如讀誦,為什麼?真智慧沒有現前,你所想的、你所解的全是邪知邪見,不是佛的知見。這話有幾個人相信?有幾個人明瞭?有幾個人真正能體會到?所以中國佛法,自古以來的修學,不論是在家、出家,五年學戒,就學這個,這是老師的教誡。這五年修什麼?五年是修真正的戒定慧。就是《無量壽經》常說的,惠以真實之利,真實智慧,這是叫你求真實的戒定慧。以這個作基礎,五年之後再聽講、再研教,那個時候你有定功,你有根本智。這研究經論是屬於後得智,一接觸就通達、就明瞭。

  六祖,智慧為什麼那麼高?你們都讀過《壇經》,六祖不認識字,不管世出世間什麼法,你去問他,他都會給你講得頭頭是道,明明白白。他學過沒有?沒有學過。沒有學過,為什麼會講得那麼好?他那是後得智。他有根本智,他的根本智,就是他的心清淨。你看他跟神秀大師對的偈子,「本來無一物」,六祖心裡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六祖待人至誠恭敬,《壇經》上可以看到。寺院裡面的行者,行者是什麼?是在家沒有剃頭的居士,在寺廟裡面住,在寺廟裡頭打雜、做工,叫帶髮修行,多半都是做常住的這些事情。六祖對這些人見面稱呼都稱上人,你看看多恭敬,這我們一般人做不到。讀《壇經》,這些地方不能疏忽。他自己的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但是對於一般人那樣的謙虛,那樣的尊敬。所以《華嚴》「禮敬諸佛」,他做到了,我們在《壇經》上看出來。禮敬、讚歎、供養,真的他做到了。

  諸位如果說真正得佛法的受用,我們一定要從根本智上下手。有根本智,才有後得智;根本智破壞了,決定不可能有後得智。你以後開的智慧是什麼?佛法裡講的,世智辯聰。你在佛門裡所修學的一切,是修的這個福,是人天福報,決定沒有能力斷煩惱。這是我們很容易檢查得出來的,我們對於七情五欲還有沒有貪瞋痴慢?還有沒有貪心?有沒有傲慢心?有沒有瞋恚心?有沒有嫉妒心?面對著境界,會不會起心動念?你在這裡檢點自己。如果還會起心動念,自己要警覺,我是凡夫,我沒有功夫,沒有能力。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自己曉得,功夫進了軌道,上軌道了,也就是我們常講功夫得力。這是自己要常常檢點、常常反省的。

  所以讀誦大乘,目的在什麼地方?自己一定要知道,就是要老實去念。教下是用念經,宗門是用參究,它不是用念經,用參話頭、用觀心,用這個方法,都是除我們的妄想執著,目的是一樣的,手段不一樣。密宗裡面用持咒也是一樣的,淨土裡面用念佛。所以要曉得,方法雖然有八萬四千,無量無邊,目標一致的。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道理,目的都是要恢復我們的清淨心。因此法門,你喜歡哪個法門都可以,決定有成就。如果你要是目標弄錯了,我這個法門比你那個好,你那個不如我,你的修行功夫全部破掉。為什麼?依舊落在分別、執著、妄想裡頭。我們用這個方法,目的就是把分別執著妄想給打掉。你用這個方法,增長、堅固你的分別執著妄想,這個錯了。

  我們展開《華嚴》一看,五十三位善知識,每個人用的方法不一樣。但是他對於別人那個不同的方法,極力的讚歎,歡喜讚歎;對自己極盡謙虛,這是性德流露。如果有嫉妒、有高下、有差別這個念頭,這是煩惱的流露。像這些地方,我們得要明瞭。我們今天念佛,看到一個學禪,看到學密的,他走的邪道,是不是?這煩惱流露,這是錯誤的。如果我們一想,他學密,他學禪,他能力在我之上,我沒有能力。我用那個方法,止不了、斷不了煩惱,不能成就,我不如他,我對他恭敬、禮拜、讚歎,我還是念我這句阿彌陀佛,這是性德,這是性德流露。與性德相應的,這是正確的;與煩惱相應的,是錯誤的。你只要從這兩個去揀別,常常檢查自己起心動念,就曉得你自己是不是在菩提道上,不難辨別。

  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不好?門門都好,門門平等。如果我們說法門有高下,換句話說,你就批評佛法有高下。你說那個法門是錯誤的,換句話,你毀謗佛法。真正入了這個境界,平等心裡頭一念不生,我們可以用《壇經》做例子。六祖跟印宗初見面的時候,就是風動幡動,完了之後,印宗把他請到大殿裡面去跟他談話,向他請教。印宗提了一個問題,黃梅五祖平常說法有沒有講禪定、解脫?那這是請教佛法,這很重要的。六祖回答,回答什麼?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佛法就是心地清淨,沒有一切分別執著。所以六祖可見得心清淨了,沒有分別執著,萬法一如,法法平等。印宗一看就比不上他,他還有禪定,還有解脫。換句話說,他還在分別知見裡頭,他還在分別裡頭;六祖已經沒有分別了。

  所以我們念佛,念佛是從清淨心入門,我們要想心得清淨,還有許多的分別執著,你這個清淨心到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諸位同修,無論你選擇哪個法門,統統好。選定之後,我教給諸位,你怎麼樣才能修行成就。第一個,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求。我選定這一門,其他的我不求,人家來給我,不要。你要做到不求、不要,除了修這個法門,念這一部經之外,其他這腦筋裡頭不想。你能夠做到不求、不要、不想,不管哪個法門會成就,成就你自己的覺正淨,你會成就。換句話說,貪求的心,還樣樣東西想要得到,成天還在打妄想,這就沒有法子了,這就是很大的障礙。

  所以我們看古時候念佛人,他自己的佛堂就是一尊阿彌陀佛,一尊像、一本阿彌陀經、一個木魚、一爐香,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他心清淨,心專一,這是正確的,絕對正確。那個參禪的人,一本書都不要,一直到他戒定慧三學成就了,這個時候才把經藏瀏覽一下,一瀏覽就通達。像六祖,六祖不認識字,別人念一遍給他聽,他完全明瞭了,他講得頭頭是道。所以到那個時候,六根一接觸就明瞭、就通達,這是智慧的道路。沒有這個基礎,我們要學,很難很難,非常的困難。所以學佛的人,實在講,應當首先要奠定這個基礎。學佛最好是在初學,初學的心是一張白紙,最為可貴。這樣的學生,那個善知識都把他當作寶貝看待。為什麼?心沒有被染污。最怕的是什麼?他讀的經讀得很多,聽了很多。這要親近一個善知識,善知識會很頭痛。為什麼?就是你的妄念太多了,很難去掉,你有成見,先入為主,你有執著,這個東西很麻煩。要跟你辯論,他不願意花那麼多工夫,雖然辯論,你也未必肯服,給你講真的,不相信。

  現在這個世間確實如此,聽騙不聽勸。你勸告他,不行,不聽;騙他,行。世出世間法都是這樣的,都是聽騙不聽勸,佛法也是如此。這實在說,這是這一代眾生的共業,所以世出世間法這樣衰,天下這樣亂,佛教衰微,有它的道理,不聽勸。這就是說明佛法修學,不管你讀什麼經,不管你讀什麼論,你參禪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不管哪一樣,你要曉得,你為什麼修?這個方法、門道你取沒有關係,你要達到一個目標。好像我們這個佛堂是個目標,四周有很多門,你隨便從哪個門進來都可以,都達到目標,這才真正證實法門平等。也可以說,佛並沒有真正的法給人,無非是用一種善巧方便幫助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而已。佛幫助我們的,確實就是如此而已。所以,佛的確無法與人。

  末後一句,勸進行者。就是你自己得到真實利益,你要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人有三等,你要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幫助他。這在佛法講,上、中、下三根。根熟的眾生,你要幫助他成佛。什麼叫根熟的眾生?用淨土宗的方式來講很容易明瞭,就是三福裡頭深信因果。他如果真正相信念佛是可以成佛,他真正相信,這個人根熟。你就幫助他,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這真的,度一個眾生成佛,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另外一種叫中根。中根,根沒熟,沒有熟就是他對這個法門雖然不排斥,也信,但是不是真信,不肯真修。換句話說,他成佛的機會、機緣沒有到,他成菩薩的機緣成熟,我們要以大乘佛法幫助他,使他能夠成菩薩。第三種人下根。下根是什麼?換句話說,就是連成菩薩這個緣都沒有成熟,也就是我們講一般眾生業障深重。對他的幫助就是給他種因,勸他念佛,勸他念經,「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這一生不能成就,把這個好的因種在他阿賴耶識裡面,將來他的業障少一點了,這個金剛種子會現行,會起作用,用這個方法來幫助他。所以說三種不同的根性,我們要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去幫助他。這是從大的說,細說,善巧方便無量無邊。這是勸進行者,就是利益別人。所以這三種淨業就是三福,總共十一句,前面十句都是講自利的,只有末後這一句利他。可見得,不能自利,就沒有法子利他;自己沒有覺悟,怎麼能夠幫助別人覺悟;自己未度,如何能度別人,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佛法修學要從三福修起,從這個修起,這是你個人修福。

  修學,有許多人是在一起共修的,大家在一塊修行,在一塊修行一定要修六和敬。所謂六和敬,是大眾在一起所修的福德、因緣。前面曾經給諸位說過,六和,這個經上講「用和為貴」。這是舉《論語》上說的,也就是講的「禮之用,和為貴」。所以一定要修六和,這都是福德的根基。沒有福,會障礙你修慧,一定要先修福,福是慧的基礎,然後才修三學。修三學的方法很多,剛才我舉的念經、讀經,這是一種方法,三學統統具足;持咒也是三學具足,禪宗裡頭參話頭也是三學具足,觀心還是三學具足,你就曉得,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三學具足。我這樣給諸位說,你去體會,佛法是平等的。只要你選擇一個方法,一直用下去,不要改變,你決定達到目的。佛這個好處,就是不勉強任何一個人,不指定。這個方法,你一定要修這個。佛不指定。你喜歡修哪個方法就修哪個方法,愛修哪個方法就修哪個方法。但是他有個原則,專,專修,不要修雜、不要修亂了。這一點很重要,也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教之道」,教學的道理,「貴以專」。專,才能成就,專心,不能學多,不能學雜。

  要知道這一切經論,佛不是為我一個人說的。這些經論,佛當時在世,是為個個不同當機的人說的。就好像醫生開處方一樣,那個醫生一大堆的處方,不是為我一個人開的,是為許多病人開的。我去找醫生,他給我開的方跟別人不一樣。今天這醫生不在了,藥方一大堆,仔細去看一看,哪個方子適合我這個病況,我們選擇一種,這就是如此而已。所以希望大家真正能成就,要注意你的心清淨。覺、正、淨,一定要注意這三個字。如果說違背這三個字,再用功,也是路走錯了,你走上迷邪染。

  所以這裡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慧是世間聰明智慧,就是佛經常講的,世智辯聰。他沒有辦法了解,不能了解如來的真實義。為什麼?就是因為世間人用心意識,他用分別,他用研究,他用思索,用這些,這些與性德完全相違背。也就是世間人用有知要去解佛意,解不出來,因為佛意是無知裡面才能夠顯發出來,才能夠顯示出來。所以一定要無智無得。《心經》到最後,無智亦無得,那是什麼?那是真智慧現前,真如本性完全的顯露。

  後得智起作用的時候,是教化眾生,誘導一切眾生。誘導社會廣大的群眾,要他們得到幸福,得到平安。這需要一般的教化,這裡面著重於俗諦,就是要牽就眾生,指出他一條幸福之路,而不是成佛,不是成菩薩。成佛、成菩薩,那是另外一個教學法。等於我們在這個世間教育一樣,成佛、成菩薩的教學等於是師範教育,是培養師資的。他這個不一樣,這個師資將來到外面普遍教學生,那是一般教育,一般教育是利益眾生。但是這一般教育也必須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他指的那個路正確的,不會錯誤。如果自己沒有根本智,以世智辯聰來解釋佛法,來幫助別人,這是會發生錯誤的。發生錯誤,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認為他的路很正確,這是很可怕的。別人我們不管,一定要問自己。別人是不是?我們不曉得。實在講,與我們也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檢點的方法,就是我們的心清不清淨?如果心不清淨,那我要特別謹慎。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依古德的註疏,不至於有過失。自己心不清淨,自己隨意發揮出來,往往鑄成大錯。

  由此可知,修持重要。修持就是修覺正淨,這個重要。一般說起來,禪宗偏重在覺,教下偏重在正,正知正見,淨土跟密宗偏重在淨。但是覺正淨,是一而三,三而一,一個得到了,那兩個一定得到。好像三個門,無論從哪個門進來,一定是完全得到。你說六祖,是從禪進來的,從覺門進來的。你看《壇經》裡面,他講唯識,講八識,講得多簡單、多透徹、多圓滿。可見得他通教,正知正見。不是說,他參禪開悟了,教不通,沒有的,教通。無盡藏比丘尼念《大涅槃經》念一遍,他就從頭到尾給她講了一遍,通教。法達禪師念十年《法華經》沒有開悟,經過六祖大師給他點一點,他就開悟了,通教。這就一個法門得到了,一切法門都得到。如果我們是好像這一門我覺得不錯,換另外一個法門不通,換句話,你這一門沒有得到。真正得到,禪、律、密、淨,哪一門都得到,門門通達,這在教下講大開圓解。所以這是應當要曉得的,拿這些來檢點我們自己有沒有犯過失。

  可見得,佛法確實不容易入進去,一定要有人說,什麼人?有修有證之人。這樣的人來說,那就沒有錯誤。如果沒有修證的功夫,憑著世智辯聰,莫能了,不能明瞭。把這個經典都隨自己的意思來解釋,不但這個經莫能了,註解也莫能了,註解也解成自己的意思。註解都看不懂,不要說經了。可見得,這個基本修學方法非常重要。末後這一句,好,這是說出佛法教學的目的。

  【即令悟真性。永斷無明也。】

  這是讚歎皇帝弘揚佛法,普及佛法的教學。這個最高的目標,教一切眾生開悟,破迷開悟,『永斷無明』。末後這一句:

  【言垂天真以性情者。】

  這下面給我們解釋,這句話是從《禮記》,藉著《禮記》來解釋佛法的精義。

  【禮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

  好像這些話,大概是在「樂記」裡面,我記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在「樂記」裡面。這實在跟佛法講的的確是相同的,是非常了不起的見解。這個『靜』是天性。所以佛法,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法門,都是從定下手。念佛,求一心不亂,一心就是靜,二心就是動,一就不動,二就動了。在《易經》裡面講,不動的時候,我們叫太極。一動,二了,二就變成兩儀,兩儀再動,不斷的在振動,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動的範圍可大了,不動是太極,不動是本性。所以佛法為什麼這樣著重靜定?就是恢復自性。性德的應用,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也是靜、也是不動。

  所以真正的禪定,不是盤腿面壁;盤腿面壁,那是初學。真正的禪定是在生活當中,不妨礙生活,生活過得更圓滿、更幸福。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換句話說,還是保持著天性,我們中國人也稱之為天真。一動,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了。不動是真心,一動就是妄心。動是什麼?無明。無明是動相,佛法裡面講,「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不動的時候是真如本性。一動就叫做八識。所以『感物而動,性之欲也』,這就是妄,這就變成情執。

  【欲即情欲。】

  一動,動裡面才有情,不動的時候是智。諸位要知道,智跟情是一,不是二;是一法,不是二法。不動的時候,這個法,我們叫它做智。動了,這個法,我們叫它做情,還是一法,不是二法。這一點希望諸位要很深的去體會。我舉一個例子,佛跟我們在一起,也有歡喜,也有笑,也有生氣,那個表演跟我們沒有異樣,佛的心不動,動中有不動;我們凡夫的心,表面上有喜怒哀樂,裡面也有喜怒哀樂,病就在這個地方。所以佛菩薩有體有用,凡夫有用無體,違背了自性,這叫『情欲』。絕對不是說,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像個木頭人一樣。那這個佛,學他幹什麼?沒有學的必要。所以你才曉得,諸佛菩薩的生活比我們活潑,比我們自在,比我們幸福,比我們快樂,我們比不上。我們是心動,心動是煩惱;他們是身動心不動,高明在這個地方。所以他只有性,他沒有欲;他只有智,他沒有情。

  【若以情情於性。】

  這個『情情』,前面一個「情」是動詞,底下一個「情」是名詞。在這種情況之下:

  【性則妄動為情。】

  這就變成凡夫。這講迷,變成凡夫。如果反過來:

  【若以性性於情。情則真靜為性。】

  這就是我剛才講的,諸佛菩薩在生活上有沒有情?有情,有情趣。可是人家什麼?『性性於情』。他與性相應。性是清淨寂滅,他與這個相應,所以這叫真情。真情就是無上智慧。這的確把佛跟凡夫所以然的界線畫出來了。實在說,佛跟凡夫是一,生佛不二。現相上就是這麼一點差別,這是無差別裡面,給我們說出的差別。真正有差別,沒有入這個境界。為什麼?那生佛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生佛是一法,不是二法;情跟欲也是一法,不是二法。希望大家從這個地方體會,從這裡面深入,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受用。這個受用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個受用就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真正幸福美滿。

  【今垂無為之化。令息妄動之欲情。合於天真之靜性也。】

  這是講佛法教學的目的,佛法教學的極致。明瞭這個,我們才曉得,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要接受佛陀的教育?無為之化,才與性相應。如果不是聖王,他不懂這個教育,他不會推行這個教育。現在要叫佛法普遍在這個世間,難了。難在哪裡?全世界每個國家的元首、領袖,對於佛法沒有接觸過,不知道佛法是什麼,他怎麼會提倡?怎麼會推動?不可能的。你要推動,人家說你迷信,你提倡迷信。尤其是非常不幸,佛教變成宗教。變成宗教,誰還能夠提倡?誰願意提倡?不知道佛法是教育。所以今天正名非常重要,孔老夫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大家知道佛教是教育,就會有社會這些賢達、政治的領袖,他們會推動,這樣圓滿,這樣美好的教育。

  『無為』而無所不為,這是稱性。作用是叫我們『息妄動之欲情』,人人都能夠把妄動的欲情伏住、熄滅了,天下太平。人與人之間,都以真誠相對,都以慈愛相濟,社會上不會有暴力,不會有犯罪。殺、盜、淫、妄決定不可能有。那些東西是妄情在那裡動才有。所以你這才知道,佛教教育它從根本上對治。國家制訂種種法律,這是從事相、形相上對治,不是治本。佛法的教育是治本,從根本上對治,叫人人恢復自性,人人恢復性德,所以『合於天真之靜性』。連諸葛亮都說,「寧靜以致遠」,心地清淨,你能夠看得很深,看得很遠。能夠看到過去、現在、未來,這個能力就是心地清淨。這一章雖然是讚歎帝王推行佛陀教育,提倡佛陀教育,普及佛陀教育。所以前面那個讚歎也不為過,是很有道理。可惜現代一些人不念佛書了,尤其看到佛書文言文的文章,文言文沒有一點修養他不想看,這對於我們佛法將來弘揚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這一次大陸上的動亂,我們這邊這幾天發動送報紙。我從大陸上回來,我了解大陸上的情形。大陸上,絕大多數的人不認識我們這邊的字,他們是簡體字,能認識繁體字的就不多。所以要真正能收到效果,最好能夠印簡體字的報紙送過去。把這個新聞摘要,重要東西摘要出來,統統用簡體字寄過去,那他們能夠讀得懂。他們講繁體字都不認得了,何況古文。黃念祖居士給我寫個信,感嘆萬千,大陸上能夠念得懂古文的人非常的稀少。這個問題嚴重。文言文如果沒有能力讀,換句話說,中國五千年這文化的命脈就斷掉了。古書雖然存在,你沒有能力閱讀,這個利益你得不到。你要想得到,換句話說,《四庫》,寶庫,三藏,藏就是庫,世出世間這個寶庫,你打不開。文言文是一把鑰匙,你拿到這鑰匙,這個寶庫打開,那你盡情受用!如何拿到這個鑰匙?以前李柄南老居士教給我們,至少要背誦五十篇古文,你對於文言文閱讀的能力就有了。

  所以我對於我們學佛的同修,我鼓勵他念《無量壽經》。因為《無量壽經》四十八品,距離五十篇很接近,四十八篇。你能把《無量壽經》當古文念。因為《無量壽經》,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非常通暢,念起來很順口,不像是翻釋文,念得很順口,很容易念,不難,也沒有很多的生字。你能把這個四十八篇念熟了,念到能背了,你的文言文修養就有了。中國的《四庫全書》、三藏經典,至少在文字上你沒有障礙,這個很好。不能念?我們現在做的有錄音帶,你可以跟著錄音帶學著念,用這個方法來幫助大家。今天也有個同修找我,他很發心,他想用台語念。我說好,太好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在國外,有很多年歲大的,移民到外面去的,都還是不懂國語,換句話,他沒有讀的能力。尤其在新加坡,如果能夠用台語去讀誦經典,那一定會度很多人。所以我今天很鼓勵他,不但我鼓勵他,我勸他發心用三種不同的速度做三個母帶。一個是兩個小時的,慢慢的念,初學的人,念快了,他找不到地方,慢慢的。另外做一個,一個半小時的,再做一個,一個小時的。喜歡快的就送他快的,喜歡慢的有慢的,有三種不同的速度來念這部《無量壽經》。所以將來我們將國語、台語,希望都能夠做這些帶子,幫助大家來讀誦。真的念上三年,這個寶藏的鑰匙就拿到了,所以讀誦非常的重要。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