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一五集)  1991/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15

  請掀開經本,二百八十四面第七行,《疏》,看疏。這是第二大科,「明能入」。本經玄義的部分,前面所講的是境界,是所入,也就是給我們說明諸佛與大菩薩他們生活的狀況,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到他們的境界才真正入到真相。今天這個文是講能入,怎樣入前面不思議解脫境界?可見得,講到這個地方,才講到《華嚴》最要緊的部分。我們看經文:

  【第二明能入者。】

  總,這先說總。

  【總即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就能入,所以佛在《華嚴》上就說得很清楚,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圓滿成佛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那不能成佛,就是入不了這個境界,為什麼入不了?他沒有修普賢行。普賢行是什麼?普賢行是完全稱性的大行。換句話說,思想、見解、言語、行持都與自性相應。與自性相應,就是與法界相應,自性跟法界是一不是二,兩個名詞,一樁事情,自性就是法界。這是總說。

  【若別說者。略有二種。】

  『別』是分別開說。這個分別開了,兩種:

  【一者身入。二者心入。】

  身心。

  【身由心證。】

  實在講,身能不能入?心要不入,身不能入;心入了,身自然就入了。由此可知,身跟心,還是心為主宰。

  【故廣辨心入。】

  身入就不要談了,單談『心入』,因為心入了,身就入了。心要不入,身怎麼修也入不進去,所以這關鍵在心,那心入就要多說說了。

  【心入有三。】

  這三個條件,三個條件缺少一個也不行。

  【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

  信、解、行。

  【此三無礙。謂於此行門。深忍樂欲。淨信不逾。】

  這兩句就是『正信』。對於普賢菩薩的行門,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門徑,『深忍』,這個忍當作承認講,今天的話講肯定,決定不懷疑,深信不疑。『樂』是愛好,『欲』是希望,我喜歡,我希望。『淨信不逾』,對於這個法門生起了清淨的信心,這是講信。

  【於斯行門。曉了性相。】

  這兩句是解,就是『正解』。斯門是普賢菩薩的行門。曉是能夠真正的明白,了是明瞭,曉了就是明瞭的意思。性是體,相是狀況。對於它的體與相,統統都能夠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曉了性相』也就是《般若》裡面所講的,通達諸法實相,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正信。

  【依之起行。一一真修。】

  這兩句是『正行』。依照本經,就是普賢菩薩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認真的去修學、去親證,這是講的修行,這正行。

  【解行相扶。自然契合。】

  這兩句是證果,這就入了,就入了境界。後面《鈔》裡面有詳細的說明,我們來看《鈔》:

  【第二明能入者下。於中二。】

  這是先交代段落,就是佛門裡面講的科判,先把段落交代清楚。

  【一總標行願能入。】

  這個『行願』是普賢菩薩的行願。

  【二別說身心能入。文中又二。一略指身心。二身由下。】

  這個『身由下』,在二百八十四面倒數第三行當中,「二者心入。身由心證」,就是這個身由下。這以下的經文:

  【廣釋心入。】

  這就詳細跟我們解釋心入這是真正重要。所以佛法說實在話,就是修心,關鍵在心上,不在事上。身是屬於事,事,實在講,決定是沒有障礙的,事事無礙。障礙產生在哪裡?產生在心上。你心裡頭有分別、有執著,障礙就來了。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什麼障礙都沒有,那就入這個境界,真的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每個人分別執著妄想不一樣,所以這個世間本來是很單純的,變成非常的複雜。這一切複雜從哪裡來的?都是妄想執著來的。有妄想執著,這個真實的境界就沒有辦法體會。體會尚且不能,怎麼能入?這個入,用現代的話,親身得到享受,這才入。如果我親身得不到享受,那入個什麼?真正得到受用,就是《無量壽經》裡面講的,真實之利,利是利益,受用。我們看底下這段文:

  【隨識則身阻礙。依智則身融通。】

  這是把大前提先告訴我們,凡夫依識,菩薩『依智』,這就是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凡夫不僅是指六道,六道之外也有凡夫,叫外凡。外凡指什麼人?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這些人為什麼要稱凡夫?因為他還是『隨識』。換句話說,必須是實教的菩薩,實是真實,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圓教初住以上,那是真實的菩薩。為什麼?破一品無明,證一分自性。破無明,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他依的是智,性起作用就是智,不再隨識了。由此可知,圓教十信之前還是隨識,別教三賢位之前也是隨識,別教要初地菩薩才依智。你就想想看,這個事情是不簡單。識是什麼?識是感情,識是迷的,八識五十一心所,隨這個。我們今天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都是心心所起作用。唯識經論說明這個事實真相,我們現在人叫它做心理學。那這個世間講心理學實在講,這個唯識學派這個講心理講得最高明、最深入、最微細,這是一點都不為過的。讀了唯識經論,這個世間心理學你就看不下去了,為什麼?太幼稚了。隨識就處處都有障礙。識是怎麼來的?分別執著而來的。

  菩薩見了性,這個見性是要修定,定到相當的程度就開智慧,智慧一開才見性。如果單單是定,沒有開智慧,那個不管用,還是見不了性。阿羅漢、辟支佛他們的定功是九次第定,菩薩的定功比他們更高,只要智慧不開就不行,所以一定要開智慧。依智慧,這就是古德常講,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個人叫會修行,這個人叫真修行。古人有兩句話,聽教,就是聽講經、聽教,當然這個聽教的範圍很廣,包括講經。所有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我們聽教要在消歸自性,要懂得回歸自性,不要去記那些名相。記名相什麼?全落在識裡頭。能夠把它消化了,融到自性裡面去了,那就會轉識成智,那才真正得受用。自己什麼?破迷開悟,聽教要能破迷開悟。消歸自性就是破迷開悟,聽了之後恍然大悟,覺悟了,這個重要。修行,就想要轉識成智。我不隨識,我依智,依智就得大自在,一切障礙都沒有了,就入了華嚴境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身就融通。融是圓融,通是通達。這兩句是把大前提告訴我們,從這個前提區分出凡聖之差,為什麼叫凡夫,為什麼叫聖人,差別到底在哪裡。

  【先標列。】

  先把這個總綱領跟我們說出來了。

  【然從凡至聖。不過信解行證。】

  所以佛給我們講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本也好,中本也好,小本也好,略本也好,總而言之,不外這四大科。四大科裡面,就給我們說這四樁事情。哪四樁事情?『信、解、行、證』,就說的這個東西。清涼大師判這《華嚴經》也是判這四分,四大段。

  【證是果相。】

  所以前面跟我們講心入,不講證,只講信解行,不講證。證是什麼?證是已經入裡面,還談什麼?要緊的是怎麼能證?信解行就能證。信而不解,不能證,解而不行也不能證,行裡頭沒有信解也不能證,必須三個具足,缺一個都不能證,這點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真正修行,用功精進的人很多,如果沒有正信、正解,那種苦修都叫盲修瞎練,不能證果的。所以證這一個字暫時不談,『證是果相』。

  【義在契合中收。】

  後面會講,我們現在只講能入。

  【今明能入之因。】

  『能入之因』指前面這三個字。

  【故此但明三也。】

  這個三就是信、解、行。

  【言此三無礙者。】

  現在要跟我們說說這三個什麼叫無礙?底下這幾句話,我講經的時候常常引用,現在大家看到原文:

  【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有解無行。其解必虛。有行無解。其行必孤。】

  我們到這裡看到原文,原文四句我常常引用,只說了一半,這是告訴大眾們,解跟行一定要相應,不能偏在一邊;偏在一邊,都有麻煩,都出毛病,『有信無解』,這個信是迷信。什麼是『無明』?迷就是無明,迷信!愈迷愈深。有人說,這個宗教愈迷愈好。迷是什麼?麻醉劑,迷深了麻木不仁,不知道痛癢了,這就是我們一般世間人講,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是什麼?是愈迷愈好。在佛法裡面講,是大錯特錯。佛法不是教你迷信,佛法教你正信。正信是覺而不迷,怎麼可以迷信?佛法是破迷開悟。所以信了以後,信是入門,你不信,你怎麼可以進門來?進門來之後要求解,就跟這學校一樣,先對這個學校要產生信心,這學校辦得很好,師資也不錯,課程也很理想,你對它建立信心,這才願意來上學。到學校來求解,絕對不是來增長無明的。

  『有解無信,增長邪見』,這是我們在今天這個社會裡面普遍看到的,那個佛法的經典他也說得頭頭是道,說得天花亂墜;他雖然說,他做不到。他為什麼做不到?他不信,他是勸別人信,他自己不信。你們想一想,勸別人信,自己不信,這是一回什麼事情?邪見。他造的罪業,比那個增長無明還要重。增長無明的人,得的果報是愚痴;這個增長邪見的人是無惡不作,拿著佛法欺騙眾生,他就幹這個事情。他不相信,勸你們要相信因果報應,為什麼?你們才肯聽話,他自己不相信因果報應是無惡不作,他幹這個。所以邪見之人必墮地獄,不是墮餓鬼,前面那是墮畜生道,愚痴墮畜生道,這個墮地獄道,邪見是墮地獄道。

  『有解無行,其解必虛』,他解,解他做不到。做不到,那個解得不到印證;換句話說,所學的這些知識沒有通過實驗,那個真實性不可靠,一定要得實驗。『有行無解,其解必孤』,孤是什麼?行沒有理論的基礎,沒有理論的依靠,都有毛病。四句把它合起來,合成兩句,重要的就是解與行。信已經包含在其中了,可見得解行相應是非常的重要,而且解與行是相輔相成的。多解一分,必定那個行門行持境界往上提升一層,這一提升,那個解又增上一層,兩個互相提升,永無止境,一直到圓滿菩提。解幫助行,行幫助解。行是什麼?生活。解就是思想見解,在生活當中體驗,你這個解得就更深、更圓、更廣。那你在生活當中,這個體驗的也是愈深、愈廣、愈圓,解與行都可以增上深廣圓。到什麼時候才無礙?這裡文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

  【若稱法界。三必無礙也。】

  什麼叫『稱法界』?沒有界限就無礙,有了界限就有障礙。有界限就不能稱法界,稱法界,界限就沒有了。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這麼亂?界限太多了,國與國劃界線,那會打仗,沒有界線就不打了,沒有界線打什麼?一個國家之內,省與省在爭執,縣與縣在爭執,鄉與鄉在爭執,你看看,所有一切的爭端從哪裡起的?界線起的。你們再仔細看看這個大地哪來的界線?本來沒有界線,界線是你們自己劃的。今天在這裡劃一道界線,明天在那裡劃一道界線,實在界線起於什麼?起於分別執著。心裡面才有人我,界線已經建立了,已經劃出來了。那你的障礙煩惱就從這裡開始,逐漸的生長,你的界線愈多。換句話說,你的分別愈多,你的執著愈多,你的苦難也愈多。要想這一生過個太平日子,一點苦都不受,能不能做到?能,而且告訴你,很容易做到。怎麼做?把你那些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拿掉,你這一生平平安安,過一輩子太平、快樂、幸福的日子,就從這來的。拿掉之後,你就稱性。稱法界,法界就是性,自性就是法界。信解行都沒有障礙,這沒有障礙,就是證。有障礙就證不得,沒有障礙就是證,這證在哪裡?無礙就是證,就入了。

  【後解釋。疏謂於此至淨信者。】

  《疏》裡面,二百八十四面倒數第二行,最後第二個字,『謂於此行門』,底下這是解釋,這兩句剛才講過,交代過了,這是解釋信。

  【不逾至性相。釋解也。】

  這是解釋解。

  【依之至真修。釋行也。】

  這是解釋行。

  【親證唯解行。故但結二。】

  這就是把前面的文統統跟我們交代了。從這裡來看,看古人的文章往往一句、兩句就是一個段落。他這個解釋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每一個段落裡面意思是完整的,而且意思都是深廣無邊。所以佛的經典,從開始學習去讀,讀到成佛都讀不厭,為什麼讀不厭?裡面的意思無有窮盡,這剛才講了,你有一分的實行,就增長一分的見解,這是正解。正解增長了一分,你在行持上,你對於一切事物的看法又深一層,它兩個是互相相輔相成的,互相幫助的。只要能這樣用功,哪有不入的道理!

  再看下面一段,二百八十六頁,這跟我們講能所契合,這是第三個大段。第二個大段是講能入,什麼能入我們要記清楚。總而言之是普賢行願,別說有二:心入、身入。心入有三:正信、正解、正行。這個地方全部跟我們講的是原理原則。西方淨土能往生,憑什麼?能信、能願、能行。它跟教下其他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地方在哪裡?你們把它兩個比較比較,它跟八萬四千法門不相同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信解行,淨宗法門是信願行;換句話說,不解也行。其他八萬四千法門,不解是不行,那個解還得正解,解錯了也不能行。淨宗法門不解也行,所以不認識字的老太婆也能往生,道理在此地。這才能夠三根普被,能度法界一切眾生。你有正解的,那更好,上上根,那更好;不解的也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去,這一願就行了,不需要解,願就行了。

  淨宗的行門,老實念佛,可是這老實就很不容易。什麼叫老實?心裡沒有妄想就是老實,還打妄想就不老實了。因此一句佛號,要死心塌地的念去,這老實;不能死心塌地,這是不老實。還有三心二意,還有妄想執著,這就是念佛法門的障礙。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教給我們,淨念相繼這四個字,這個淨念相繼就是老實念佛。怎麼樣才老實?要淨念相繼才老實,那就是老實,老實就是淨念相繼。淨,清淨,心裡面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淨。如果這句佛號之外還有別的東西,你的心就不乾淨、就不清淨。相繼是什麼?一句接著一句不中斷。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不懷疑,不懷疑是信;不夾雜,不夾雜是淨,是清淨;不間斷,是相續。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叫老實念佛,這叫做淨念相繼。用這個方法去修行的,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凡是不成就的,這念佛的三要訣總是當中少一個、少兩個,這才念不成功。三要訣都不缺的話,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所以我們讀這裡,跟淨宗法門比較是不一樣。《華嚴經》上提的這三要訣,這個正信、正解、正行,這些人往生都是上上品往生的,都是實報土,大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當然是正解,正解之後也要發願,不發願也不能往生。所以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怎樣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他們去的條件也是信願行,我們去也是信願行,條件一樣的,相同!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相同,他雖然是大菩薩,我們是凡夫,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相同,因為我們修的因相同。假如我們講信解行,那我們不如他,那跟他差得太遠了。講信願行,那我們是一樣的,差不了好多。這些地方總要辨別清楚,辨別清楚好處在哪裡?好處就不懷疑。你對於淨宗法門才真正信得過,破疑生信。別人來跟你講,你就曉得,他有誤會,他不了解,他沒念過《華嚴經》,他不懂這個道理。華嚴宗、淨土宗的東西,這兩樣他都沒有透徹,所以他搞不清楚,他有誤會,他想錯、看錯,他也說錯了。你把淨宗經典跟《華嚴經》參透了,這個事實真相完全明瞭,這個利益就大了。好,看第三段。

  【第三能所契合者。正顯入義。】

  這就前面講那個證,證入,『能所契合』。

  【入者。了達證悟之名。略有二門。】

  什麼叫『入』?入就是證,證就是入,這兩個字不相同,意思是一樣的。入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證,證無上佛果。無上佛果,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了』,明瞭;『達』,通達。真正明瞭,圓滿的通達,這就叫『證悟』,這就叫入。『略有二門』,略說,把它分為二門。

  【一者果海。離於說相。】

  還是比喻,比喻是深廣無際,比這個意思。果就是果報,果報就是我們生活環境的受用,深廣無有邊際。一部《華嚴經》就講這個果報。『離於說相』,哪能說得出來?說不出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果海』,真實的果報,起心動念,你就有障礙,你就見不到。不起心、不動念,你說什麼?你說什麼?但是諸位要曉得,當你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你見到的是真相,就是果相。譬如我們這裡拿的這個東西,我們立刻就見到了,馬上當場就試驗。現在我要問,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禪宗的話說,道一句來,你說一句我聽聽,這是什麼?這見到真相。如果你說,我見到的是毛巾,錯了,毛巾是名字相,我叫你離開名字相。離開一切名字相,你說一句來,這就是真相。眼前事物,樣樣東西都是這樣的。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子就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萬物無名,沒有名相的。名相是眾生從分別心裡面給它劃定一個界線,那個界線是假設的,不是事實。

  所以我們今天眾生迷,迷在哪裡?迷在名相裡頭。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你要仔細聽,你要不會聽的,也被他迷了,他說那麼多名相,統統被他迷了。雖然佛在今天很慈悲,點醒你,叫你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這樣才能夠真正懂得如來真實義,這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你落在名相裡面,如來的真實義你完全不懂,不但不懂,你被如來害了。你被他迷了,被他騙了,被他迷了。他不騙你,是你自己被騙了,這個不能怪他,他沒騙你,他也不迷你,你自己迷了,那有什麼法子?佛常常感嘆眾生難度,為什麼難度?難度在此地。不叫他執著,偏偏要執著;不叫他迷,偏偏他要迷,這個事情就很難。所以這個真的東西,果海,那果真實海,離言說,離於這個說相。

  【二者因門。可寄言說。】

  因是講修。果是講性,性不可思議。修那就可以說了,修裡面就有善惡、有是非,就可以說了。性裡頭不能說,修裡面就可以說。當然我們要說能說的,不能說的就不說了,諸位體會這個意思就好。下面再說能說的,『可寄言說』。這個鈔就不必念了,你一看就明瞭。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疏:

  【今且略明無分別智。證理法界。以為五門。】

  雖然在『因門』上,這個因門也有相當深的程度,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它。我們看鈔,二百八十六面倒數第二行。

  【後今且下。】

  就是解釋前面這一段疏。

  【寄說因門。】

  這兩門裡面我們說後面這一門。

  【於中二。初明入理法界。後明入無障礙法界。】

  這分成兩段,先說第一段,第一段就相當長,就很長。第一段裡面又分三段:

  【初標舉開章。二第一下。隨門牒釋。三結前五門。生後文勢。】

  這在文的後面,現在沒看到,現在只看到前面這兩個小科。這是入理法界,怎樣能入理法界?然後再告訴你怎麼樣入事事無礙的法界,無障礙的法界。可是諸位一定要知道,不入理,決定不可能事事無礙,那做不到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都是以理法界為基礎。換句話說,先要把理論徹底明瞭通達,事上障礙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入理法界就是認清楚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你真正徹底明瞭了。怎樣才能明瞭?這個明瞭是真智慧,真正的學問,絕對不是世間聰明智慧能達到的,不是世間的知識能夠理解的。世間的知識,世間人的智慧都有界限。你問他界限從哪裡來的?他有是非人我,他有分別執著,因此他的智慧是有範圍,有界限的,這個道理在此地。

  科學家有是非人我,貪瞋痴慢都沒斷,哲學家也沒有斷,宗教家還是沒斷。上帝愛世人,信祂的得救,不信就不得救,是不是?這還是有界限的,還是有條件的。有條件、有界限、有範圍,就不是真智慧。所以佛法裡面告訴我們,真智慧從哪裡來的?不是讀經來的。讀經能開智慧?沒有這一回事情。真智慧從哪裡來的?從修定來的。戒定慧,智慧是從定來的。這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因為定是真心,真心本來不動,真心本來沒有妄想,沒有妄念的,真心離念,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真心起作用叫照見。

  所以佛在經上常常比喻,我們這個心像水一樣。水起了波浪才動,這個照就失掉了。起波浪是不是還能?也還是能照,但是你照的東西,它的波浪就有界限,你照的就只照了一點點,就那個界限裡面的那一點點,外面就見不到了,所以看到整個的現相是支離破碎,你見不到真相。到風平浪靜的時候,波浪沒有了,沒有,這個水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那就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佛比喻我們這個心裡頭的妄念起伏就是波浪。妄想分別執著,愈墮愈大,大風大浪,那就更沒有智慧了。所以你這個心裡頭的波浪愈小,智慧就愈現前;到風平浪靜,沒有一點點界限的時候,你的智慧完全現前了。

  從這個地方,諸位同修如果冷靜的去體會,你就徹底明瞭,佛法修行修什麼?就是修心,就是把心裡面妄想執著把它去掉,恢復到平靜,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這麼多東西,就講這一樁事情,除這一樁事情之外,沒有第二樁事情。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那是說許多不同的方法手段,這些方法手段幹什麼的?都教我們這個心恢復到平靜。如何把妄想分別執著把它離開,都是說的這些方法。此地這五門不是方法,五門講的是境界。底下還要詳細給我們說:

  【第一能所歷然者。】

  歷然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我們凡夫境界。我們面對這個社會,六根面對的這個六塵境界,眼能見,外面一切色相是我所見。這有音聲,我這個耳能聽,那是我所聽到的。能所很清楚,那對立的,這就是波浪,這就是障礙。到你修行,就是修定的功夫,這個修定跟諸位同修說,佛法裡面不管哪個法門、不管哪個宗派,統統都是修定。我們念佛,我們念佛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名稱不一樣,事情是一樁事情,都是定。所以絕對不是修定只有參禪,禪宗才修定,那你就搞錯了。禪宗是修定,其他的哪一宗、哪一派不修定?只是方法、手段不相同,統統是修的定。境界再提升一層,「能所無二」,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相當高,能見所見是一不是二。能見的是見性,所見的是性色,諸位念過《楞嚴經》就容易懂了,那就不是塵了,見的還是性,這是到第二個境界。第三個境界,「能所俱泯」,泯是沒有了。前面能所無二,還是清清楚楚的境界,這個完全沒有,這心裡頭能所的痕跡都沒有了。前面有痕跡,雖說無二,無二還是個痕跡在,這是無二的痕跡也沒有了,可見得,他這個定又深一層。到第四層這個功夫,「存亡無礙」,這個功夫就更深。《維摩經》上所講的,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到無礙的境界。由此可知,維摩境界是很高很高的境界,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達不到。末後「舉一全收」,這是入了華嚴無障礙的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才真正到究竟圓滿了。下面這五個是題目,按照這個題目來跟我們細說。這個文在二百八十七面第二行,我們看『第一能所歷然者』,先看這個。

  【謂以無分別智。證無差別理。心與境冥。智與神會。成能證智。證所證理。如日合空。雖不可分。而日光非空。空非日光。】

  前面這個文不好懂,後面的比喻好懂。『日光』是能照,虛空是所照,太陽在空中,同在光明之中,確實好像是一樁事情,其實有能照、有所照,清清楚楚。這段文,我們從註解裡面來講,從鈔裡面來講,前面這是科判:

  【二中五。】

  就是五段,照前面這個科就是分五段。

  【一明能所歷然。第一則法相宗證道。謂大乘始教也。】

  所以這個境界也相當之高,這是大乘開始,注意,不是小乘,是大乘的開始。大乘開始是誰?圓教初住菩薩,這是大乘開始。《大乘起信論》,你看大乘起信,你看看這個題目,是大乘人啟蒙的書,從這裡開始的,那個境界就是此地五門裡頭第一門的境界。再看看《金剛經》,《金剛經》也是大乘起信的境界。再看看《楞嚴經》,你看《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這二十五位菩薩所代表的,統統是大乘起信的境界,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剛剛證入!證入,大乘證入,入什麼?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大乘人所證入的,這叫大乘始教。

  【夫法。】

  從法相上來說。

  【約內。則分別名識。】

  這是從內裡面,就內裡來分,『分別』就叫識,無分別就叫智,這是佛法的定義。什麼是智?無分別是智,有分別是識,智跟識這兩個名詞的定義,就下得非常之清楚。一切不分別,剛才講,這一切不分別的時候,這是智,智照是照見;一有分別,就是識。這是毛巾,黃色的方巾,統統是識,識是假的,智是真的。用智來照是見到真相,用識來分別,你所見到是虛妄相,不是真相。見一切萬法,統統如此,所以你要用無分別心來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真相大白。你用識來看這個世界,你自己被捲到裡面去了。為什麼?你起了好惡之心。你用智是無分別的,這個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沒有好惡;換句話說,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利害,萬法平等。你在天堂跟在地獄享受完全是相同的。天堂是什麼?沒有樂受,苦樂憂喜捨,沒有樂受。地獄裡頭沒有苦受,你的心永遠是清淨平等的;換句話說,什麼境界現前,與你都沒有干涉,這是諸佛菩薩的享受。這個受,佛門裡面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你有苦樂憂喜捨,這個受是不正常的享受,那是凡夫、二乘的享受,不正常。佛與大菩薩的享受是正常的,正常的享受是一切統統不受,這就正常了,這才大自在。

  識跟智不一樣,他們用智,於一切萬法不分別,沒有分別。看到這個世間人分別這個,分別那個,執著這個,唉呀!可憐,這可憐憫者,可憐可憫。為什麼說他可憐可憫?因為他怎麼分別、怎麼執著都是一場空,都不是事實。事實上確實沒有。確實沒有,他在那裡打妄想,你看看這多可憐,真可憫。這個分別執著就是造業,造業底下就是受報,這受報就是你生活的苦狀,你受種種苦,這就是報應。誰造的?自己造的。不分別、不執著,沒事。現在天下大亂,如果你不分別、不執著,他亂你不亂,他苦你不苦,確實如此。所以這個智太重要了。這是從內裡面來分,就是有識,就是有智。給諸位說,有識就沒有智,有智就沒有識,就好像明暗兩面一樣,有明就沒有暗,有暗就沒有明。識跟智就是明暗,智是明,識是暗;智是覺,識是迷。學佛,這個事實真相不可以不知道。從外面來說,這外面是境界,從外說。

  【約外。差別名境。無差別名理。亦名境也。】

  外面這個境界,大乘經上常講,境隨心轉。我們用識心來看外面,外面是境界,什麼境界?『差別』境界。這個差別大分十法界,十法界差別境界。如果你要是用智,智是無分別。這個心裡頭沒有分別,外面境界就沒有了。這個外面境界是什麼?是你從分別心上建立的!那個外面境界沒有差別了,沒有差別什麼?沒有差別叫『理』,理就是『境』,境就是理。境是事,我們通常講理事,大家好懂,因為習慣。講境,是佛學名詞,現在人不太好懂。事,事跟理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去掉分別執著,你見的是理;用分別執著,你見的是事。事就不一樣,理什麼?理是一樣的。這個初學的人聽得很難懂。

  古人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們想這個比喻。譬如我們用黃金,我們做了十個形像,佛像、菩薩像、緣覺像、羅漢像、天像、阿修羅像、人像、畜生像、餓鬼像、地獄像,擺在這裡十個,代表十法界。我們用分別心來看,這十個不同,那是佛,這是菩薩。如果心裡沒有分別,這十個什麼?黃金,一樣的,分量也一樣,重量也一樣,價錢也一樣,一切都平等,根本沒有差別,你就見到理。理是什麼?理就是性,所以事、理、性、相,事就是相,性就是理。離開一切分別,你見的什麼?見到性,見到一切萬法的真相。所以明理,明什麼理?明事之理。事在那裡變,理不變。像這個,假如說這是黃金的,這一串金,我喜歡把它做成佛像,就做成佛像;不喜歡佛像,我把它熔解開,我把它做一個人像,它就變成人了。那個像雖然常常改變,它這個金體沒有變,還是它。所以諸位曉得,萬事萬物,理是一個,是真性。在動物,我們叫它做佛性;在植物、礦物,我們叫它做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

  所以真正能見到性,這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句話,你就會點頭承認,「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才能夠體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一是什麼?一是性!一切是什麼?一切是相,確實是一個。體是一個,理是一個,性是一個,相、事那是千萬變化,無量無邊,所以你才曉得一即一切。不但一個理是一切事,就是一個相也是一切相。為什麼說一個相是一切相?一個相,它是這個理!一切相,還是這個理,不是二理。譬如我們這一團黃金,我們喜歡造什麼就造什麼,你可以造成千千萬萬不同的東西,還是它,它永遠沒變。無論哪個相就是一切相,體沒有變,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慢慢能體會到一點味道了。否則的話,聽了是莫名其妙,真的聽不懂,搞糊塗了。從這個地方,逐漸就能夠體會到一點。

  到這個地方,這是我們這個文裡頭一小段,解釋《疏》裡面,就是『無分別智,證無差別理』,這解釋這一句,什麼叫識,什麼叫智,什麼叫理,什麼叫境。你只把這四個字它的定義搞清楚,對於你在修持,換句話說,對於你實際生活很有幫助。你往常這個生活跟往後對人、對事、對物,你把這個體會體會在心裡,你的看法、想法、做法會不一樣,眼前確實會得少許的自在,會有一點智慧現前,會得一點自在。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