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十二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12
八十三面第一行。從當中看起:
【言緣起得之而交映者。】
從這個地方開始。因為前面是一段,我們已經說過了。下面解釋這句:
【先約義。緣起相由。後約法也。塵沙法數。無非法界緣起。故緣起之法。皆含寂照。如睹一塵。既全是法界。即寂照具足。如鏡明而復淨。故能現多鏡入己一中。】
這個字應該是個「己」字,自己的。
【此一鏡又入多鏡之內。交相映入。一鏡既爾。餘鏡皆然。】
我們先看這段。前面完全是探討佛法修學的依據,如果這個依據要是不真實,我們對於修學可能就會起很多疑問,當然也不能夠達到我們希望的妙果。這部經,尤其是這卷「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重點就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依據,使我們對於極樂世界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因為這是華藏世界的佛菩薩他們的見解,他們求生淨土的依據,可以說將淨土的理論依據講到究竟圓滿。
這段說明『緣起』的實相。《般若經》裡面常講的「諸法實相」,沒有一法不真實,沒有一法不含一切法。《華嚴》上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裡面,實在講,絕對不只是芥子納須彌,不止。說到極處,真是一微塵,一微塵含盡虛空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在這一微塵裡面,微塵沒有大,法界沒有縮小,這是非常難懂的一個道理。當然事相上更是沒有法子理解,這是佛之知見。
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塵沙法數』,法就是萬法,數是數量,塵沙是比喻,比喻它多,數不盡。不要說是虛空法界,就是我們小小的這個地球,有誰能夠把它算清楚、算盡了,在地球上有多少粒沙?有多少粒微塵?有多少草?有多少花?有多少樹木?你能算得清嗎?這太少了。所以這句是講數不盡的這些萬法。這些法,『無非法界緣起』。緣起,前面講,最重要的是性起。因為性起,它才會『交映』。如果講緣起,這講不通,大裡頭怎麼能包小?小裡頭怎麼能包大?大包小,我們想得通。大的可以裝小的,小的怎麼能裝大的?所以我們常常是拘束在因緣生法裡,所以對這個境界沒法子理解,不知道一切法是性起。因為我們迷了,所以叫緣起。迷得重的,叫染緣起;迷得輕的,叫淨緣起。染、淨緣起都是迷,沒有徹悟;徹悟了,一切法是性起。性起就沒有障礙了,因為自性是盡虛空遍法界。大而宇宙,它也是性起,小一微塵還是性起。性起裡頭,性裡面沒有大小。所以它能夠互融互遍,「交映」就是這個意思。
『故緣起之法,皆含寂照』。寂照是性德。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沒有一法不是這個樣子,法法皆然。諸佛也就因為看到這個真相,這是諸法實相,看到這個真相,才說大地眾生,同成佛道。他成佛了,成佛他看到這個真相,真相才說一切眾生原來沒有差別。徹悟了,沒有差別,差別都是在迷。迷了,才有差別;悟了,哪有差別。《華嚴》上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圓是圓滿。種智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有情跟無情,大家同時都圓滿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往往都是我們初學的人看了這些句子,這真是莫名其妙,怎麼想也想不透它是事實的真相。
下面這舉例來說,好像我們見一微塵,微塵非常小,不是我們肉眼能夠見得到的。佛在一般經上說,阿羅漢的天眼能夠看到微塵。微塵在經典上,佛有個簡單的說法。這個說法引導我們去體會一微塵到底有多大。佛就舉了個牛毛,牛的毛很粗,那個毛尖端上有一個塵土,它那個毛端上也是個面積,那上面落一塵不會掉下去,這叫「牛毛塵」。牛毛塵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就細得很多,我們中國人用毛筆,用羊毛的很多。羊毛塵上,那就是牛毛塵的七分之一,那個尖端上。羊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又細了一點,叫兔毛塵。兔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講到這個地方,我們現在人懂,從前的人的確他能夠理解,那相當聰明。
他說這個塵,在水裡面自在的往來,沒有障礙。我們平常講水分子,在顯微鏡裡面一看,的確它裡面有空隙,有空間,它就能在那空間跑來跑去,沒有障礙,所以叫水塵。水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密度就大,比水大得多,但是它裡頭還是有空隙。這個微塵在金屬的空隙裡面走來走去,沒有障礙。你看這到我們現代,科學才發現,從前釋迦牟尼佛在世,他知道這麼多事情,這的確是很不可思議。他說這金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才叫做「微塵」,所以這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得到的。現在我們要用高倍的顯微鏡才能夠看得出來,才能看到這個微塵。可見得微塵非常之小,大概是像現在我們所講的原子、電子一類的,總是這一類的。這些東西還不是最小的,他說這個微塵還可以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色聚極微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佛說那不能再分了,分了就沒有了,就空了,這叫「鄰虛塵」。就是空跟有之間的界限,這是沒有法子再分了。那這個拿我們現代科學家眼光講,就是基本的物質,這是舉這一微塵。這一微塵全體就是『法界』;整個法界就在這一微塵裡面顯露。
它就『寂照具足,如鏡明而復淨』。這個「明」就是照的意思,「淨」就是寂的意思。這兩個字,在整個大乘佛法修學是關鍵,寂就是定,照就是智慧,定慧。可見得定與慧是本來具足,一微塵裡頭都具足,哪一法裡頭不具足圓滿的定慧!那我們的定慧到哪裡去了?實在佛在這部經上講得很清楚,在前面是「出現品」裡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就把病根說出來了。你今天為什麼變成凡夫?為什麼把定慧失掉?就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執著。明白這個道理,佛法的修學,不管哪一宗,不管是哪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說穿了,就只有一樁事情,恢復我們本性裡面的定慧。除此以外,什麼都沒有,這是佛法。所以佛法叫內學,從內心裡面去自證,不能向外攀緣。往外去攀緣,決定是迷,一定要求內證,內證最重要的就是定。定是什麼?把我們的妄想執著淨化。你妄想執著是動的,它不淨。定了之後,就是妄想執著沒有了,這叫做定。
諸位要記住,修定,絕對不是盤腿面壁那叫做定,那個錯了。盤腿面壁,頭腦裡還在打妄想,那怎麼行?那不叫定。《華嚴經》上五十三參,這是五十三參最後的一參。五十三參裡面這些菩薩修定,我們看到很多。他到哪裡去修?到市廛。這個經上,這是唐朝的文字,市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市場、百貨公司,到那裡去修定。那是什麼?最熱鬧的地方,去逛市場。這菩薩去逛市場,在那裡修定。逛市場看這些產品,這新出產的東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心裡頭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定。他定是這麼修法的。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這是寂照同時。這種修行法你們能看得到嗎?看不到。你們對他輕視,沒瞧得起他。對那個盤腿面壁,在打妄想的,這個人很了不起,這個人很佩服。所以你們都認假不認真。真正修行人,你們不認識;那個裝模作樣,假修行的,那個不得了,你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個理論就在此地。
所以這個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在一切境緣,境是講物質環境,緣是講人事環境,在所有的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面去鍊你的寂照,就是修定慧。我們在《華嚴經》這麼長的經文裡面,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叫歷事鍊心,這就是真正修行。什麼樣的事我們都要經歷,在經歷的過程當中,鍊定、鍊慧。最重要的就是在境界裡面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先鍊定,定自然就生慧;慧能幫助你定,定又能夠幫助慧,互為因果。
下面比喻說,『故能現多鏡入己一中』。他這是把每個微塵比作一面鏡子,鏡子能互相照。我們現在要是把它比作燈,那就更容易了解。你看這個講堂裡面,這麼多支燈光,每個燈光都是互相交融的。雖然互相交映,可是每支燈還是每支燈光。為什麼?你熄掉一盞,這一盞燈光沒有了,並不是跟它混雜在一塊,熄也熄不掉,不可能的。這就好像一一微塵一樣,它與整個現實交融;雖交融,它裡頭個個又是獨立的。所以你不能說它是一,也不能說它是多。你要說它是一,它交融;你要說它多,它確實有它個別的特性。就如同燈光一樣,我們看到這個光明,不能說多,也不能說一,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多鏡能夠被一個鏡子照在裡面。這一個鏡子,它又會被許多的鏡子照裡面。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就像我們燈一樣,光光互照,一多不二;這是『交相映入』。『一鏡既爾,餘鏡皆然』。這是比喻上容易懂,然後再合前面的法說:
【一塵既同法界。寂而又照。故能含一切法入己一中。】
就跟前面比喻一樣。所以諸位要曉得,即使是再微小的這一微塵,一微塵實在講就是一個宇宙,這樁事情現在已經被科學證明了。譬如我們講小的一粒芝麻,或者是一粒塵土,我們肉眼看得到的一粒沙子。沙子很小,一粒沙子,在顯微鏡之下看到,它裡面有許多的原子、電子,它當中也有一個星座,旁邊有很多電子在圍繞,就跟那個太陽系一樣的,就跟銀河系一樣。難道那個銀河系裡頭沒有眾生居住嗎?沒有佛菩薩在那裡講經說法嗎?所以一微塵裡轉大法輪。那個世界,那個太陽系,那個銀河系,跟我們這個大宇宙沒有兩樣。這是現代科學家發現、證明了,這是真的。所以你才曉得經上常講的,特別是大乘經上,佛在一毛端裡轉大法輪。一毛端,一毛端就是一微塵,這毛端是一塵。這個塵真的在高倍顯微鏡下看的時候,那就是一個宇宙,就是像一個星系一樣。如果再把它放大幾千萬倍,幾億萬倍,也許看到那裡頭有眾生。看到那裡面既有眾生,當然佛菩薩就化身去度化。那我們這身上一身毛端不少,不知道多少佛在這轉法輪?這些統統是事實。所以《華嚴》的確講得圓滿究竟,拿現代的科學來講,那也是第一流的天體物理學,也是第一流的。可惜這些科學家沒有去念《華嚴》。他念《華嚴》可能比我們發現還要多,他有這些科學基礎。
【此一塵又入一切法中。交相映入。一塵既爾。一切皆然。重重交映而無盡也。皆由真界故爾。】
這就是一真法界。這個一真,注意這『一』跟『真』這兩個字,一定要一才能夠見到真,二,二就變樣子,樣子就走掉了。所以我們常講眾生三心二意,不是真的。三心二意是出自於佛法上,三心是唯識裡面講的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這叫三心;二意,是指末那跟意識,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識,叫二意,三心二意。這不能見道,不能見道就是不能見到宇宙萬法的真相,你見不到,你用的三心二意。今天科學家借重最進步的科技儀器發現了、看到了。他看到的只是一個外表的相,也就是看到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為什麼是這個現象他不知道。何況這個現象,他還沒有能夠徹底的明瞭。就是發現這一粒沙子、一粒塵土,是像一個銀河系一樣。但是這裡面還有許多的眾生,他沒有發現到,依舊還是看不見。他還不知道這個小世界跟大世界是一,不是二,這他不曉得。
所以佛法千經萬論,就是教我們學一。禪宗裡頭常說「識得一,萬事畢」。一切事都沒有了,只要你認識一,什麼事都沒有了。這單單認識,不管用,事情還是沒了,要真正入。入了什麼?就是一心。淨土法門修學的重點就是一心不亂,重點就在一心。你能夠恢復到一心,一心是本有的,一心就是真心,這裡面沒有妄想執著,妄想執著就是三心二意,那你對於整個宇宙人生就徹底明白了。為什麼?這是寂而常照,照見,才有這個能力,能力恢復了。從這個地方也能夠清楚的體會到,我們的病根就是在妄想執著,這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這個根本要不拔除,六道輪迴決定不能超越,生生世世你就搞這一套,永遠都是沒完沒了。
所以佛法不管哪一個宗派,不管是什麼法門,顯宗也好,密宗也好,你要能夠把這個原理原則掌握住了,我想不至於走錯路。那就是記住,不管什麼方法,都是教我們心得到清淨。如果這個方法我們修學,於我們的清淨心沒有幫助,那這個法門對我就不適合。好像我們有病吃藥一樣,藥吃了,不見效;不見效,我們曉得馬上會停止,趕快想辦法再換,換處方。在修行人也是如此,修行人對於修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心定不下,心不能清淨,那你就趕快去換方法。哪個法門都一樣,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一樣,所以法門就需要選擇。這一段是介紹出來了。下面是舉兩個人來說明,就是真正入了這個境界的人。首先舉佛,佛入了這個境界,完全恢復本來面目。實在講,這就是禪家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我佛得之。】
這是說本師釋迦牟尼佛。
【妙踐真覺。廓淨塵習。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融身剎以相含。流聲光以遐燭。】
這一段是佛入了這個境界,你看他多自在。我們看註解第二段,序文的第二段。那這就人來顯示,也就是來說明。這裡頭有兩段:
【初約佛顯。後約王顯。】
這個『佛』是真的,『王』是陪襯的話。
【初中三。】
這就第一段裡面有三:
【一智德。二斷德。三恩德。】
我們先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前面這句:
【妙踐真覺者。踐謂履踐。】
這兩個字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把這個道理完全融化在我們生活行為之中,這就是『妙踐』的意思。生活、行為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自己的生活行為,佛做到了。
此地說的佛,給諸位說,分證即佛就做到了,不必到究竟。禪宗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無明有四十一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只要破一品,見一分真性,就入這個境界。所以這就叫做正等正覺,不是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正覺就是這個境界。所以在唯識學裡頭,稱之為同生性。雖然沒有到究竟圓滿,但是他的境界,他的受用,跟佛是一樣的,跟無上正等正覺是相同的,叫同生性。沒有證得這個境界之前,那菩薩叫異生性,也就是他跟佛用的心不一樣,境界不相同。異生性說的哪些?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所謂權教,就是沒有見性的菩薩,沒有破無明,沒見性的菩薩,這叫異生性,他跟佛不一樣。我跟大家說這些話,就是說明入這個境界我們有指望。如果說究竟佛位,那我們就別想了,我們恐怕沒有指望了。如果說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我們努力也許一生還能辦得到,可以能入得了這個境界。下面給我們解釋:
【真覺即清淨本覺。】
『清淨』就是沒有染污。諸位要知道七情五欲是染污,分別執著是染污,打妄想更是染污,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統統是染污,那就不清淨了。離開一切分別妄想執著,這就得清淨。清淨心本來就覺,清淨心不迷。下面則引經說明:
【故妙嚴品云。】
「妙嚴品」是《華嚴經》前面的一品。最前面的一品「世主妙嚴品」。經上有說:
【已踐如來普光明地。】
因為華嚴會上,地位最低的是圓教初住菩薩,最高的是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剛才講這話是有根據的,是圓教初住就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給諸位說,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不是殊勝在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跟華藏世界沒有兩樣,跟十方諸佛的世界,實報土也沒有兩樣。殊勝在哪裡?殊勝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這兩土裡面的情形跟實報莊嚴土相同,這個不可思議。所以帶業往生,一品惑也沒斷,一到那裡就等於入實報土。這是不可思議,這是極樂世界的殊勝處,他方諸佛世界剎土裡頭沒有,所以引這句經文來證明。
【彼歎菩薩履踐佛境。】
『菩薩』從圓教初住就入佛的境界。
【今明如來履踐淨覺。深淺不同。但引之以證踐字。】
這個地方這段文上說的是佛親證的。他引《華嚴經》的是初住菩薩,都是入了一真法界。這個一真的訓練,實在講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念佛就是求一心不亂。如果你要能夠常常訓練,對於你一心不亂的證得,在時間上會提前。如何證得?在一切境界裡頭,盡量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使心跟境平等,學這個。順境裡面學什麼?學不生喜歡心、不生瞋恚心,學這個,這叫真正修行,這是真實功夫。心起來的時候怎麼辦?起來的是習氣,無始劫以來的習氣,習氣會現行,習氣一現行,趕快就阿彌陀佛,馬上轉過來,轉成阿彌陀佛,喜怒哀樂愛惡欲,把它統統轉成一句佛號,這個方法方便就在此地。就是我起心動念就是阿彌陀佛。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人,這叫真正做功夫,絕對不是在一天念多少佛號。念多少聲佛號,如果伏不住煩惱,沒用。就是說這妄念轉不過來,沒有用處,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念佛人曉得我為什麼念?我念這句佛號,無非把所有一切的念頭統統轉成一個佛號,這就是訓練一。
所以說個老實的話,在沒有得到一心之前,最好少看經、少聽經。為什麼?看多了、聽多了,清涼大師講的話沒有錯,增長邪見。你本來沒有這麼多妄想,結果聽得很多,一天到晚打妄想,這個經上這麼說,那個經上那麼說。再親近過很多法師,這個法師這樣講法,那個法師那樣講法,一天到晚打妄想;以為打妄想叫做修行,你說糟糕不糟糕?佛法裡的博學多聞,就是參學,是得一心以後,你才有這個能力去參學。得一心以後,這參學什麼?他見色聞聲,他心裡如如不動。就像前面我舉《華嚴經》修定那個方法一樣,最熱鬧的地方,他天天去逛,天天去玩,他在那個地方成就他的定慧。那是已經得一心的人,可以;沒有得一心的人,見到境界還得了,馬上就被境界誘惑去,自己做不了主。所以現在人,說一句老實話,學佛的人錯用了心。
因此初學的人,一定要專,一定要一,要為大眾服務;為大眾服務,修福。年輕要修福,年老的時候才享福。年輕不修福,老的時候沒福享,沒有人照顧,沒有人伺候,那就很苦。年輕很勤快,能夠伺候別人,能夠照顧別人,這果報,到老的時候,自然有人照顧你,有人伺候你。所以佛門在從前,這一出家,五年學戒,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戒不是戒律。五年學戒,就是五年服勞役,在寺廟裡做苦工,服勞役,修福。念一部經,這一部經叫你念幾千遍,修定。用這個方法把你的妄想念掉。經什麼意思?沒有意思,不要去管它,不能去研究。研究什麼,統統是妄想。總而言之一句話,沒有到一心之前,你所有的知見都不是正知正見。
你看看我們這裡講的覺,這裡講三覺:本覺、始覺、究竟覺。通常這三覺也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什麼才叫自覺?自覺此地叫始覺,始覺就是自覺。你看佛法裡的標準,見思煩惱斷盡才叫正覺。所以阿羅漢、辟支佛才稱得上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正覺。煩惱沒有斷盡,見思煩惱沒有斷盡,雖然有覺,不正,不能稱正覺。你去想想,這個標準多高。所以出家那五年修什麼?修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從正覺開始修。正覺是什麼?讓腦袋空空的,什麼念頭都沒有,那就是正覺,受這個訓練。所以禪家用打坐這個方法,參話頭、觀心,用這個方法;教下,用念經的方法。我們念經不會打妄想,精神專注在經典上,這是個好方法,非常好的方法。淨土宗用念佛的方法,密宗用持咒的方法,方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用意是相同的,目標也是相同的,就是要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去掉。去掉之後,這才能夠聽講經典,研究教理。為什麼?心清淨了。清淨這叫法器,這才是個法器,有資格修學經典,有資格修學。
所以我們今天犯了很大的一個毛病,與這個原理完全顛倒。我們今天一學佛,就開始博學多聞,正是清涼講的增長邪見。還有人一學佛,趕緊去閉關去,把什麼都拒絕,關在那裡修清淨,那增長無明,這清涼大師講的。都不老實。閉關人享福,一切都要人伺候,護關的人伺候他,他在那裡享福。身體是關住了,心沒有關住,心一天到晚打妄想。這些道理要懂得,境界要清楚,然後才曉得古人教給我們那個方法正確,決定不能改變。這個方法用了幾千年,成就多少人;我們今天不走這一條路,走現代人胡思亂想的那個道路上,那是不可能成就的。所以古人一入門,求正覺,求根本智。《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般若無知。先求無知,無知得到了,然後再進一步求無所不知。無知是智慧的本體,無所不知是智慧的作用,「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們今天沒辦法做到無知。下面,大師引《起信論》上一句話說:
【依起信論覺有三種。一者本覺。二者始覺。三者究竟覺。】
這都是解釋『真覺』,解釋這兩個字。
【言本覺者。論云。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既是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名本覺。】
這是把『本覺』兩個字解釋得很清楚。這個地方要跟諸位說的,而且這些話比什麼都重要,『心體』是心之本體,真心本體裡面沒有念。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它確實是沒有念,這是講體。我們如何將自己的心與這個體相應,那就要『離念相者』,要離念,要離相。你看《金剛經》,《金剛經》前半部是講離相,後半部是講離念,後半部比前半部深。前半部教你離四相,後半部教你離四見。四見是念,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不但相不執著,念都不執著,這個心才真正清淨,與心體相應。
所以念佛法門,大家不曉得這句佛號好;古德給我們說得很多,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裡頭引用的說得很明白,我們能念的這個心就是『始覺』,所念的這個佛號就是『本覺』,這叫本覺。幾個人知道這句阿彌陀佛是自己的本覺?所以你起心念佛,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就是『究竟覺』。你看看《起信論》上講得這麼多,咱們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圓滿,也具足了。可是會念的人,他真的與這個相應,這句佛號與三覺相應;不會念的,完全不相應。雖然他口裡也念的「南無阿彌陀佛」,但是不相應,與三覺決定不相應。會念跟不會念不一樣。
現在有很多人(我常常遇到)要問我怎麼樣消災?怎麼樣消業障?已經知道自己業障很多,自己災難很多,怎麼樣消除?給諸位說,你心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有障礙、就有災難,所有一切業障統統從這裡生的。你把心念得清淨,你的業障都沒有了,罪業也沒有了,這是消業障最好的方法。所以古德說,消業障最殊勝的方法是念佛號。從前人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歸到最後,念佛是第一。現在人不知道念佛消業障的功德第一大,想到消災免難,就拜梁皇、拜水懺,甚至拜八十八佛,又去念《地藏經》,搞一大堆,災難還是一樣消不了。為什麼?很容易明瞭,你想想你搞那麼多,你那個心清淨沒有?你的妄想執著減少了沒有?如果你妄念煩惱減少了,這個有效。如果拜了這麼多天的梁皇懺,拜了懺,妄念還是那麼多,換句話說,你這幾天所修的一點效都沒有,斷定你的業障沒消得了。不過拜的幾天佛,口裡都是念的佛、念的經,比罵人好一點,比雜心閒話強一點。除這個之外,你還能得到什麼?
所以你明白原理,你才會死心塌地的念佛,才知道這個法門殊勝。當你一切妄念離開,這個心有多大?心跟虛空法界一樣大。為什麼我們今天心量這麼小?有分別。一有分別就有界限,心就小了,兩個人都不相容。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心多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佛菩薩心量大,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凡夫心量很窄小,就是分別執著,把你本來廣大無邊際的心量變成小小的,什麼都不能容納,這可憐了。
『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相。這個一相,禪家裡面叫「一相三昧」,你得到叫一相三昧,也叫做「一行三昧」。叫一行三昧,是從你修行因上說的;從一相三昧,是你證得的境界上說的。一相三昧就是一行三昧。《壇經》上著重,淨土也著重,沒有一個法門不著重。由此可知,一相、一行這兩種三昧,用種種方法都可以證得,並不是只有禪宗有,其他宗沒有,宗門教下統統都有。實在講起來,念佛講得最簡單,一心不亂就是一行三昧,證得這個境界,就是一相三昧。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是一相三昧,自己內裡面用功是一行三昧,這就是『如來平等法身』,也叫做清淨法身,你就證得法身。證得法身,當然跟如來是同一體,所以就同生性,不是異生性。佛證的是圓滿法身,你在這個時候是證得分證的法身。雖不圓滿,證得了,這一點也不假,跟如來法身是無二無別。
『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因為這個覺心是本有的,不是你新得到的,換句話,是你恢復自性,自性裡頭本來有的功德,不是新得的,所以稱之為「本覺」。第二講始覺。
【始覺者。依本覺立。】
這是講這個名詞根據『本覺』而建立的。為什麼根據本覺而建立的?因為你迷了本覺。本覺就是本性,本覺就是真性,本覺就是佛性,名稱很多,打開經典,幾十種之多,都是說這樁事情。因為你迷了,迷了你自己,不是迷的別人,迷的你自心,把你自己的真心迷失了。迷,就叫做不覺。
【謂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故。】
這叫不覺。在一切境界裡頭,起心動念。所以大家要提高警覺,起心動念都是迷,都是不覺。覺性是不動的,覺性是真常的、是圓滿的,起心動念就是把真常失掉了。就好像水,水在不動、平靜的時候,那個水面積多大它就多大。一有動的,它就有範圍,我們投一個石子,它水動了,動就有小範圍、就有界限了,就把全體失掉了。你要知道這個心一動,就失掉了本覺,就把廣大圓滿失掉了。所以佛家非常重視定,可以說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定、修清淨心、修一心。只要是修的這個,真正得到這個,那這個就是佛法。不管用什麼方法,統統叫佛法,統統是正法。如果與這個相違背的,得不到;得不到,不是佛法。
譬如持戒,戒律持得再嚴,可是怎麼樣?會起心動念。看到別人持戒,很恭敬、很歡喜;看到那個人不持戒,恨透了,心裡生煩惱,這個人破戒了。那有什麼用處,心不定。那個方法用得再好,目的沒達到。為什麼?不能教你恢復心地清淨,不能教你得到一心不亂。因此這個戒律持戒有個原則,六祖大師《壇經》上說得很明白,「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所以戒律是為什麼?是為我自己。別人持戒、犯戒與我不相干。他持戒,我也不要歡喜;他犯戒,我也不要煩惱,我這個戒才能得定。如果我自己這個戒律很謹嚴,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傲慢心生起來,貢高我慢了。貢高我慢是煩惱,根本煩惱,貪瞋痴底下就是慢,自以為不得了,輕視了別人。換句話說,他修行修得很好,可是起了副作用,增長煩惱,這錯了。
修行真正想成就,要學善財。善財心目當中,看一切人統統是佛,統統是菩薩。誰要修行?我要修行。他們都成了佛,還要修什麼行?除自己之外,統統是佛、是菩薩,所以他的恭敬心圓滿。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他圓滿了;這樣的人,一生才能成就。善財在《華嚴經》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修行應該向他學習。所以記住,心只要一動,就是迷。你知道迷,就不迷了;知道迷,就覺了。就怕這時候迷得不知道,不知道,一直迷,迷下去,一直迷下去了。幾時知道我這個錯了,馬上要回頭;回頭當然最好的方法,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與本覺相應。你不念佛,雖然回頭,與本覺還不相應,這是法門殊勝之處。
【論云。依本覺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就是你要知道你錯了,發現我的心有動了,我心動了,我心有念頭了,這就是你覺悟了。那再一聲阿彌陀佛,這個『始覺』就合到『本覺』上去了。所以你不要去想,我為什麼又起念?念上又加個妄念,已經起了個妄念,我為什麼又起了妄念?不是又加了個妄念。一發現,根本就不要理它,念是妄念,你想它幹什麼。有念都是妄,不管這個念是善念,是惡念,統統不要管。一發覺,馬上就阿彌陀佛接上去,換成阿彌陀佛,這叫會念佛,這叫真修行。覺得要快,覺得快,你就少造業。
【由本覺內熏力故。漸有微覺。】
可見得能夠覺察到自己錯了,這個人就不簡單,這個人很有善根。如果過去世,生生世世沒有相當修行的功夫,你怎麼會發現?你看今天不要說我們這個世界,就台北市,台北市多少人,有幾個人發現自己,我迷了,我錯了,有幾個人?沒幾個。有幾個人發現我心動了,我又在分別執著了?沒有幾個人會起這個念頭。能有這個念頭,那都不是簡單人。所以一有這個念頭,馬上他就回頭了。這就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他這『本覺』裡頭會透著一線光明出來,你才會發現。
【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
這個發現,甚至於我一年當中只有一、二次,那一、二次就不得了,就很難得。你要能夠保持,你要能夠珍惜,以後逐漸次數增加,時間會長,這就是進步,這就是好現象。所以念佛念得功夫得力,念得勤,這種自覺就會常常有,這是功夫得力的一個現象。
【論云。不覺隨染生智淨相。即此始覺也。】
『不覺』,是講我們凡夫位,我們『隨染緣』,染緣裡面透一線智慧光明,這叫『始覺』;雖然作用不大,非常寶貴。像黑暗的天空,忽然有一道閃電,時間雖然短,很難得。以後這個光明愈來愈大,時間愈來愈長,這是要我們自己去努力的。這些開示,都是把我們佛法裡頭修行的原理原則,為我們說出來了。使我們可以說是信解行證的理論基礎。佛法裡面沒有迷信,佛法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於虛空法界遍知,於一切法無所不能,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究竟圓滿。我們今天俗話說,幸福、快樂、美滿他真正達到。
幸福、快樂、美滿是每個人追求的。到哪裡求?求不到。世間法裡頭求不到。科技裡面能求到嗎?你看佛法,用佛法的力量所得到的,跟今天科技沒有兩樣,超勝它。但是科技上求到的,帶來的副作用會變成很大的災害,這是原先沒有想到的。近幾十年科技的發達,換句話說,縮短了地球的壽命。你仔細想想,得不償失,給我們帶來的苦難太多了。最大的一個苦難,就是人的價值沒有了,人生的意義沒有了,這是科技文明造成的。
我們今天念念古人的文學作品,寫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我們體會都體會不到。這個災難就很大了,可是許多人沒有發覺到。從前人生活,真是人的生活;現代人生活,說你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為錢。錢是主人,我是奴隸。你說你可憐不可憐?從前人生活的是頂天立地,一切萬物是為我。今天不是的,今天萬物做主宰,我做奴隸,替它服務,可憐。這個事實,覺悟的人就不同。當然有覺悟,確實有覺悟的,不多,不常見。真正覺悟的人不幹了,絕對不會再為五欲六塵去當奴才,不幹了。所以一生的辛勞,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這很可惜。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下面究竟覺。我星期五到新加坡去,到那邊去是講《無量壽經》。因為飛機的時間太早,飛機九點鐘起飛,我們必須在六點半就得要出發到機場。所以下個星期四本來我們想再講一次,怕的是預備的時間太匆促,因為第二天早晨太早走。所以我想下個星期四我們停一次。這次大概是一個半月回來,五月中旬就可以回來了;回來之後,我們繼續再研究。今天開心法師,我們也談得很多,昨天晚上他住在此地,他一再勸我,不要出去,勸簡居士他們要好好的發心講經。我說我跟他們講過,他們都肯出去講經,我就少出去一點。現在他們都能講,就是太客氣、太謙虛了,這是確實。國外現在法緣也很盛,道場也很多。今天,剛才有個同修轉一封信給我,他們是用電報傳真過來的,洛杉磯的淨宗學會成立了,正式成立了。目的也是要我到那邊去講經。本來我都不想去,這是沒有法子的,希望大家能夠發心。我們道場幾位同修,像阮居士、嚴居士、李居士、簡居士,現在這四個人都講得不錯,都可以出去講。大家都願意出去講,那我出國的時間就可以減少,時間也可以縮短。這是希望他們大家能夠發大心。
好,我們念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