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四一集)  1992/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41

  請掀開經本,第三百七十五頁第四行,看《疏》。

  【今經別行。】

  『今經』,就是指我們現前這一卷。這一卷是從《四十卷經》裡面特別提出來的,所以稱之為『別行』,就是沒有按照四十卷次第來說,稱為別行。

  【亦為三分。】

  也比照這大經的模式,也把它分為三大段。這三大段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分為這三大段。

  【初明序分。即結前所說。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以為正宗。】

  這『若欲成就此功德』是經文,從這一句經文以下,這是正宗分。

  【第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

  這也是經文,從這一句經文以下,叫流通分。

  【三分之義。不異常談。】

  跟一般這意思是一樣的,雖然這是一品經最後一卷,也可以把它分為這三個段落。這個地方實在講,給我們對於研究經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啟示。這是講經的方法,也是我們對於經教的觀察,才知道序、正、流通這三分,這是大的三分。然後再看,就是序分裡面,也可以把它分序正流通三分,正宗分裡頭亦可以分為序正流通三分,像這最後一卷,流通分裡頭也能分為序正流通三分。這三三就變成九分。九分裡頭,每一分又可以分為三分,這樣分下來,重重無盡,愈分愈細,這個章法結構義理的明顯,都能用這個方法觀察出來,這就是佛經的特色。這佛經裡頭講的科判之學,就從這來的。懂得這個方法,不但你能夠觀察微細,你要為別人演說,你也曉得有個怎麼說法。序分開頭,如何把它引入正題。正題裡面充分去發揮,末後是說它的意義,勸勉大家修學,那就屬於流通分。從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佛經科判哪來的。所以這是很大的一個啟示。下面這是《鈔》,宗密大師解釋這一段文。這段裡頭,實在講也有幾句話很重要,我們把它念下去。

  【今經別行。亦為三分。初明序分即結前所說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宗密大師給我們說明。

  【此即發起序。非是證信序。】

  『證信序』,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哪些人參加與會,那是證信的,這是發起的。所以序有證信序,有『發起序』。在本文裡面,可以說,有發起序,沒有證信序。證信序在這一品的第一卷裡面,這四十卷裡面第一卷裡面有證信序,後面的統統都是有發起序。底下舉例,也說明。

  【諸經之首皆有證信序。及發起序。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乃至於大眾若干人俱等。】

  這是舉出這個例子。

  【發起序。即每經不同。】

  這個發起序就是這一會的發起因緣,可以說是每一會都不相同。這也舉個例子。

  【如法華毫光遠照。】

  佛是用這個方法來發起的,引起大家來發問,用這個方法。

  【淨名寶積獻蓋。】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經》,寶積菩薩獻寶蓋,這別人看到這個,那為什麼他獻寶蓋?他獻這個什麼意思?從這個地方來發起。

  【各發揚生起說法之由序也。】

  就是說明這個發起序是引起世尊說這些法門,說這一部經典。這引發叫做發起序。

  【今證信序在品之初。】

  這一品總共四十卷,『證信序』在第一卷,這是在這個品之初。

  【故文中但有發起序也。】

  所以從這一段文裡面,如果我們要說的時候,它只有發起序,沒有證信序。

  【發起序者。謂指前所歎如來殊勝果德。說無窮盡生起意勢。云修何因行。證得如斯之果。】

  這結前廣偈,這個經文在三百七十七面第四行。這一行就是這一卷的序分,屬於發起的意思。但是這一行,要是按照一般,要跟四十卷合起來說,這一段是結前生後,對於前面的文來講是總結,對下面的文來講是引起。所以從引起,那就是有發起的意思,所以是結前生後。前面這個廣偈,廣是很多,偈是偈頌。這是第四十卷,那個文在第三十九卷,三十九卷幾乎佔了一半,半卷多,可見得這個偈頌非常之長,是讚歎如來的功德。這就是指前面,這個前是第三十九卷後半,讚歎如來殊勝的果德,如來果地上的德能。『說無窮盡生起意勢』。具體來說,就是要修什麼樣的因行,才能證得像如來那樣的果德。這個『果德』,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果報,大家聽到容易明瞭,如來有那麼殊勝的果報,要用什麼方法來修才能夠證得?

  【便說普賢行願。示以普因為正宗也。】

  底下的經文就是告諸菩薩及善財言,這個以下就是正宗分。正宗分說明修普賢菩薩的行願,就能夠證得如來的果德。可是確確實實,三分真的很明顯。

  【故以結前已說而為序分。三分之義不異常談者。自彌天高判。】

  這不必說了,這裡有小註,諸位看看就曉得。這個『彌天』就是道安法師,他不是現在的道安法師,是東晉時代的,釋道安,這是我們中國人,第一個將佛經分成三分。這三分是他創始的。後來這個《十地論》傳到中國來之後,原來在古印度,這些菩薩們對於佛經也這樣的分法,這是不謀而合。我們中國人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可見得道安法師確實是了不起,這是在西方科判的分法沒有傳到中國,他就看出來,他就這樣做法,「彌天高判」。

  【經無大小。例開三分。】

  不管這個經是長是短,都可以用『三分』,序,正,流通。

  【以聖人說教。必有其漸。】

  這個『漸』就是次第。佛菩薩講經說法,一定有順序的,有次第的,有條不紊。這三分就是說明他的次第,他有條理。

  【將演微言。】

  『演』是演說,『微言』大義。

  【先彰有致。故云序分。】

  先要把緣由說出來,這就是序了。

  【由致既彰。】

  這個『彰』是明顯,已經說出來了,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

  【當機授法。】

  這就要把法門傳授給大家,這就屬於正宗分。

  【正宗既陳。務於開濟。】

  『開』是開拓,展開,『濟』是濟眾。換句話說,不能只讓現前人得利益,一定要叫現前十方,未來還有後世,十方三世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這叫流通。由此可知,現代你看看,這最近幾天,報紙新聞鬧的,美國跟台灣為了什麼著作權,唉呀!鬧得不亦樂乎,佛法沒有所有權,沒有著作權,所以佛所說的東西,佛所講的東西,希望一切眾生都去傳播,歡迎翻印,歡迎拷貝,功德無量。這跟世間人觀念、心量完全不相同。只要是於眾生有利益的都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去傳播,這叫流通分。

  【近益當時之會。】

  這個『近』是眼前,『益』是利益,當前參加大會的大眾都能得利益。

  【遠益未來之機。】

  遠處來看,千年萬世,期望一切眾生都讀到、都能到得到利益。

  【使千古洪規。傳芳不絕。故云流通。】

  所以這個經典,諸位必須要知道,不但是古人的著疏,或者造的論,或者註解的經,即使現代人所寫的,都不可以印上版權所有。你要是印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換句話說,你這個經典只有二分,流通沒有了,那這還像話,不像話!所以我看書,我也跟諸位報告過,人家新書送到我這邊,我第一個看版權頁,假如後頭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把這個書合起來,丟掉旁邊,我決定不看它。為什麼?他既然不讓流通,我何必看他的,那不要看他的!他不喜歡人家看!何必要看他的?說個不好聽的話,他心量太小,心量窄小,如何能解如來真實義?這是非常非常不應該的。這是前面交代的話都說過了。從底下,我們這個經講了不少次,講了很長的時間,這才講到經文,到這個地方才講到經文。現在我們看經文。前面這一行是科判。

  【初文二。一結前廣偈。二結說不盡。】

  這是發起序。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稱』是稱揚,宣揚。『歎』是讚歎。如來殊勝的功德,實實在在讚歎不盡。這一段文,剛才說過是在第三十九卷,這是一句總結。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文殊菩薩是在大會當中讚歎的,所以告訴與會的菩薩眾。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就是這個法會的當機者,什麼人?善財童子,這善財童子來參訪他,向他請教。當然我們這個經是只取這個一卷。善財,也要跟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來介紹。這註解後頭有,就不說了,到註解再講,後頭再說。

  【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

  這菩薩自謙,這別說我,這普賢是菩薩,諸佛,多少佛?十方一切諸佛,不是一尊佛,一切諸佛。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

  這是時間,這個時間我們今天講天文數字,這沒法子算的。此地所說的劫都是指大劫。老同修對這個多少還有一點觀念,通常我們講一個增減是一個小劫。怎麼個增減法?佛說,我們這個世間人的壽命,最長的時候是八萬四千歲,人壽最長的時候是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十歲,這我們一般講平均年齡減到十歲,十歲是最低的。然後從十歲,再每隔一百年增一歲,一直又增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叫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叫一個大劫。你看這個時間多長?這才一劫,這個多少劫?那個微塵數劫。多少個微塵數劫?佛剎微塵數劫。那多少佛剎?不可說不可說,這個句,咱們現在什麼電腦東西都不管用,都算不出來。這是十方一切諸佛經這麼長的時間要讚歎如來的功德。

  【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演說』不盡。這麼大的一個數字,說實在話,我們凡夫想不出來。你看看,他很聰明,他能夠想出來。想出這些形容詞,形容這個數目之大,大到不可思議。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記住,如來功德就是我們自性功德,真如本性的德能。通常我們讚歎,含糊籠統說個萬德萬能,你在這個地方看,不止萬德萬能,真正不可思議。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性變現之物,他這個德能何止以萬來計?不可以計度的。我們看下面註解。

  【以前文云。無能盡說佛功德者。】

  這是前面三十九卷最後普賢菩薩這樣說的,沒有能夠盡說佛功德,佛的功德太大,沒有人能夠說得盡的。

  【猶謂通於因人難說。】

  這個『因人』是菩薩,不要以為菩薩難說,那佛應該就沒有問題,現在這個地方說的是佛,說的是十方一切諸佛,佛也說不盡。那不要說是在因地的菩薩,果地的如來也說不盡。

  【今明果人勝而且多。】

  『勝』是勝過菩薩,佛勝過菩薩。十方一切諸佛,那就不止一個,所以人多。

  【歷劫長久。】

  時間太長了,不是講個一天,兩天;一年,兩年,這講的簡直是無量劫又無量劫,時劫這麼長。

  【相續無間。】

  相續不中斷在說:

  【說尚不盡。】

  還說不盡。

  【況於凡小。】

  『凡』是凡夫,『小』是小乘。凡夫小乘智慧能力少,那怎麼能說得盡?

  【以是究竟無盡法故。】

  真的是說不盡。宗密大師在底在小註裡面就說得很詳細。這裡面有不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看《鈔》,第三行《鈔》。

  【今此中序分經云。爾時普賢菩薩者。標能讚人。】

  這什麼人稱讚的?『普賢菩薩』稱讚的。

  【稱歎等者。舉所作業。】

  普賢菩薩是做什麼?普賢菩薩在讚歎如來的功德,這是他在做的事情。這個『作業』,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他在做什麼?他在讚歎。

  【言菩薩等者。】

  這是通稱。

  【即凡是修行菩提行者總名菩薩。】

  我們學佛,學佛了,那就是從前諦閑老法師他老人家常說,我們在《念佛論》裡頭還看到。《念佛論》,這個小冊子在台灣流通很廣,我們印過好幾次。是他老人家講的開示,大光法師筆記的。他告訴我們,學佛是學個什麼?是學個明白而已,那明白就不糊塗。假如我們學佛,是愈學愈糊塗,那就錯了。學佛就是對於事理明瞭,做個明白人,他這個話說的淺顯,但我們容易了解。不糊塗,對於事理明白的人,就叫做菩薩。這個菩薩不是神仙。我們一般人把菩薩當成神仙去看待,就迷惑了,就把這個意思錯解。所以菩薩只是個明白人而已,這個地方講的也是這個意思。『凡是修行菩提行者』,菩提是印度字,是印度文音譯過來的。意思是覺悟,覺悟就是明白,覺悟就是不迷。凡是學覺悟的,求覺悟的,『總名菩薩』,都叫做菩薩。諸位現在發心要學覺悟,諸位都是菩薩。這底下說:

  【菩薩有五。】

  有五種。這五種,我們自己一樣一樣核對一下,然後就曉得我們到底是真菩薩,還是假菩薩?這是很有必要的,也應該要曉得的。

  【一所求所度解。】

  就是從這個來解釋菩薩的定義,你所求的,你所度的。

  【謂常求菩提。度有情故。即因談果。得菩提名。以他同己。】

  這個字是己,是自己的己。

  【彰薩埵號。此有財釋。】

  這後頭一句我們不要去理會它。這是佛學裡頭的一些專有名詞。這不太好懂,現在也用不上。這一段的大意就是說,第一,我們發願是常求覺悟。第二是要發願幫助別人求覺悟。這就是度有情故,這就是菩薩。如果說只求自己覺悟,不肯幫助別人覺悟,這是羅漢,這是小乘,那不叫菩薩。菩薩一定是自利利他,是同時的,念念會想到別人的,這小乘人跟菩薩不一樣,小乘人念念想自己,沒有想到別人。別人找他,那看他高興,他高興教你,不高興就不教你,不像菩薩。菩薩是你不找他,他來找你。他主動的幫助別人,常求覺悟。我們現在可以說都有這個心願,雖有這個心願,我們做的如不如法?那的確是有問題。我們有一個自覺覺他的心,有個自覺覺他的願,但是自己確實沒有覺,因此也就誤導了別人,這個麻煩就很大了。自己沒覺,誤導別人。

  今天是佛誕節,這個日子好日子,我們開始講經文,是好日子,佛誕節。二、三個禮拜之前,就是我到大陸去訪問之前,佛教會籌備佛誕節,要請個人去講演。他的理事長淨良法師就打電話找我,就約了我,今天去給他講一次,我把這個事情都忘掉了,忘得乾乾淨淨的,到昨天晚上,他們才告訴我,法師明天你有個講演,是佛誕節的,我一想到是有這麼一回事情,可是講什麼?現在學佛的人,真的不知道佛是什麼?雖然發的是好心好願,但是往往結果是恰得其反。原因不知道什麼是佛教。所以我說好吧,就給他講個認識佛教吧!講這麼一個題目。正好我們這一次到大陸,大陸現在學佛的同修多了,而且非常的熱誠。今年比去年更要信深,這真的是令人鼓舞的一樁好事情。可是對於佛法的認識是非常非常重要。假如知見偏差了,這一開頭就錯了,這一錯就到底了,那就非常的惋惜。所以我就簡單寫了六條,把什麼叫佛教,用最簡單、最容易懂的句子,印在佛像的後面,我們印了小張的佛像來結緣,印了好幾萬張帶過去,印在這後面。

  那今天在中山堂,我就講這六條。這六條,第一個就是我們一定要肯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宗教,一定要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說佛教不是宗教,這實在不是我第一個說的。我在學佛,剛出家的時候,我就提出佛陀教育,我自己以為我是第一個說的。一九七七年到香港講經,香港有個居士送了一個小冊子給我,這個小冊子題目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是歐陽竟無講的。我一看,原來人家早就說過了。他說的在我之前,他是民國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學講的,王恩洋居士筆記的。這個小冊子我們也印的很多。第四中山大學就是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我這一次到南京去訪問,去拜訪這個學校,就是民國十二年歐陽竟無在這個地方講這個題目的。我們這一次到學校去,贈送《四庫薈要》,贈送獎學金,所以與這個學校也結了非常殊勝的因緣。說明,佛教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九法界眾生,對於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們要肯定這一點。所以佛法才無邊,沒有邊際,任何人都應當要接受,任何宗教也應該要接受,它超越了宗教,超越了種族,因為它是教學。佛教教學的內容是什麼?這我們要能不知道。別人要問,你學佛,佛是什麼?你要說得出來,佛是釋迦牟尼佛對人類最好的教育,你能夠這樣說法,不要說九界,九界眾生他就會問,九界又搞到天,神,鬼,是不是?他馬上就會想到那是宗教。所以對於初學的人,則以初學的講法,對人生是最好的教育。

  佛教講些什麼?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大藏經》。《大藏經》講的是什麼?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是我們自己本人,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給我們的,是說明我們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這個重要不重要?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任何教育,沒有這個教育重要;任何教育,沒有這個教育跟我們切身關係是這樣的密切。你能不接受嗎?明白自己,明白生活環境的真相,就叫佛,就叫菩薩。不知道自己,也不曉得自己怎麼個活的,這醉生夢死,糊裡糊塗過一生的,那這叫凡夫。我們把這個凡,佛,菩薩,就解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總得要搞清楚,總要搞明白,大家真正聽了之後,他生歡喜心,他就很想學、很想要知道,這非常重要。我們現在確實是凡夫,我們是向這條路走,但是才起步。我們對於自己,對於環境,認識實實在在講還不太明朗。但是確實是向一個正確方向走,這就講的,『即因談果』,我們是在修因,所以也勉強有個覺悟的名字,這叫菩薩,我們確實是屬於這一類的菩薩。第二類,他這個功夫比我們深了。換句話說,他的修養智慧就比我們又高一個層次。

  【內有悲智解。又菩謂菩提。顯有深智。一切皆以智為前導故。薩謂薩埵。顯有大悲。所化皆以大悲為首故。】

  我們離開這文字,講它這個意思。這裡面講一個『智』,一個『悲』。智與悲,是我們佛法修學裡面不能缺少的條件。我們曉得,經上常講,有無盡的悲願,普度眾生,不辭辛勞。我們中國人對於這些問題想得少。這個事情被外國人聽到了,他馬上就提出一個問題,提出一個什麼問題?外國人凡事都非常現實,你要叫他做什麼事情,要有代價的。如果沒有代價,他不肯做。菩薩這麼辛辛苦苦的,普度眾生,他得到什麼?有得什麼好處?如果沒有好處,那不是大傻瓜嗎?他們永遠不能理解。西方社會能夠發展到今天,什麼力量推動的?利,名利,名利是個動力,推動這個社會在發展,你一分辛勞,必定有一分代價。大家為的這個。佛菩薩辛勞,他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需,什麼力量在推動?就是智悲。智與悲是性德,所以不是從外面來的,這個力量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像水一樣,泉水,它自己噴出來的,因此這個力量永遠不竭,這是智慧。智慧明瞭一切萬法跟自己的關係,這是覺悟了。這也就前面講,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真相愈明瞭愈清楚,悲心就愈大,自自然然他去做,沒有任何條件。他會盡心盡力,做得圓圓滿滿的。自己修行是依智與悲,自己修行是勇猛精進,這個勇猛精進的力量是悲心。教化眾生不疲不厭,也是悲願,這個層次比前面就要高了。

  【三勇進上求解。又菩提名智。】

  『菩提』有覺的意思,菩提有智慧的意思。

  【薩埵云勇。】

  這菩提薩埵,『薩埵』有眾生的意思,有有情的意思,有悲的意思。悲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惻隱之心,是這個意思。同情心,惻隱心,這個意思,也有勇猛精進的意思。可見得,這梵語菩提薩埵確實是含多義,它意思含得很多。

  【是人為求菩提智故。發生大勇猛心。即求菩提之薩埵故。】

  所以這也是菩薩的一個意思就是勇猛精進,求無上菩提。這個意思特別顯示在淨土。往往修淨土的人,他不是不度眾生,這個度眾生,必須要自己能度自己才能夠幫別人忙。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哪能度別人?為了要度一切眾生,先求佛道,這正不正確?正確,我先求佛道,求到佛道幹什麼?求到佛道,我有能力、有智慧可以幫助廣大的眾生。所以是精進勇猛,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在《往生傳》裡面,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許許多多念佛,三年、五年他成功往生了,他真的往生了。臨終的時候沒有病苦,預知時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完成他的道業,他到那裡去求學去的。成就他的智慧,成就他的能力,然後倒駕慈航,再回來幫助一切眾生,這好比去留學去了,學成之後回來,所以那真的是菩薩。因此他對於求生淨土,能發勇猛精進心。發勇猛精進心,這裡面的祕訣,一個是心定,業專,就是念佛要專,心定,決定不動搖,一心一意專念阿彌陀佛,用三、五年的時間是決定成功的,這是菩薩,所以這叫勇進上求的意思。

  【四愚智對待解。又薩埵云有情。總有三種。一愚。二智。三金剛。是智非愚。故云菩提薩埵。】

  這個『薩埵』有眾生的意思,有『有情』的意思。所以玄奘大師翻譯菩提薩埵,翻作覺有情。菩提翻作覺,薩埵翻作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這是玄奘大師所譯的經論,都是這個解譯。有情眾生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愚痴的人。這愚痴的眾生真的是佔大多數。什麼叫愚痴?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不了解,他就胡思亂想,他就把事實真相,是愈搞愈曲扭了,這就是愚痴眾生所幹的事情。換句話就是說,不老實。愚痴要是老實,那了不起,那要是遇到正法,是決定成功。我們古人常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最好教了。就怕他愚痴又不老實,那就麻煩、那就很難教了,所以愚痴要老實就好。第二種人,這有智慧的人。第三種叫『金剛』,那是智慧最高的人,最堅固的人,金剛是比喻金剛智慧,這是指修行真正有成就的人,才稱之為金剛智慧,通常都是指大乘圓初住以上的菩薩,稱他為金剛,金剛之智。也就是一般講的明心見性的菩薩,稱為金剛。沒有見性的是在『智』,有情,這個階段裡面。

  【五丈夫十號解。離世間品中明十種薩埵。】

  這是舉《華嚴經.離世間品》。《華嚴經》總共三十九品,清涼大師把它分為四科,這四科就是信解行證,分為這四科,就是四大類。《離世間品》是第三科,第三科行,當然著重在講修行的方法,在《華嚴經》。這一科只有一品經,只有一品經叫「離世間品」,不過經文很長,有五卷,內容給我們說了兩千個法門,確實是不少。最後的一科是證,就是「入法界品」,也就是我們現在念的,第四大科裡面最後的總結,我們這一品經是最後的總結。這是在「離世間品」裡面講有十種菩薩。這十種菩薩,我們在此地不必細說,我們把這名稱念一念。

  【第一菩提薩埵智所生故。】

  簡單的講,菩薩離不開智慧。要用現代的話來說,菩薩一定是理性的,理智的,不輕易感情用事的。諸位要曉得,情是迷,情是迷,這個迷情。能夠不用迷情,這個人頭腦就清醒。他不迷了!那就是智慧。所以一定是理智主宰,理智用事。

  【二摩訶薩埵。】

  摩訶是大,『摩訶薩埵』是大菩薩。

  【安住大乘故。】

  『安』是心決定安在大乘法門,大乘法門是自利利他,起心動念都是要利益眾生,不想自己,念念想眾生,這就是安住在大乘法。如果有這樣的心願,有這樣的行持,這就屬於大菩薩。

  【三第一薩埵證第一法故。】

  菩薩當中稱第一,我們曉得他證的是『第一法』。第一法是什麼法?在本經裡面講,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如果極樂要不是第一法,普賢菩薩為什麼勸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去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在一切法門當中,修學淨土法門,一心一意求見阿彌陀佛的,這是『第一薩埵』,他是證第一法。

  【四名勝薩埵。覺悟勝法故。】

  『名』是名字,『勝』是殊勝,這個菩薩的大名沒有人不知道的。為什麼?他覺悟的是最殊勝之法,是這個意思。

  【五最勝薩埵。智慧最勝故。】

  這個看歷史都能夠理解了。

  【六上薩埵。起上精進故。第七無上薩埵。開示無上法故。八力薩埵。廣知十力故。九無等薩埵。世間無比故。十不思議薩埵。一念成佛故。是為十也。】

  這是「離世間品」裡面所說的,這十種的意思我們多看幾遍並不難懂。

  【經言摩訶薩者。大般若三十六云。】

  這三十六就是第三十六卷,《大般若經》第三十六卷。

  【菩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為上首。】

  這是說明在群眾之中,一個真正有智慧,真正覺悟之人,在大眾當中,他必定居於領導的地位,就是這個意思。『上首』就是領導的地位。

  【名摩訶薩。地上菩薩皆得此名。】

  我們在經讚裡面,常常念到菩薩摩訶薩,稱菩薩,是稱地前菩薩。地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我們稱菩薩。初地以上我們稱『摩訶薩』,就是大菩薩。所以稱菩薩摩訶薩,如果廣義的來說,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全部都包括了,這個稱呼裡頭都包括了。

  【況今普賢是得果不捨因門菩薩也。】

  現在華嚴會上這一位普賢菩薩是什麼人?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他是得果,『得果』就是已經成佛,換句話說,實在講,他不是菩薩,他是佛。他是佛,現在又退回來做菩薩。示現做菩薩,這叫倒駕慈航。那我們要問,他既然成佛,為什麼不用佛身來度化眾生?諸位要了解,剛才我跟大家說過,佛法是教育。在教育裡面,主持教學的只有一個人,不能有兩個人。一個學校只有一個校長,不能有二、三、四個校長,沒有這個道理的。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其他學校的校長要到我們這個學校來,只能用教授的身分在我們這裡教課,他不能用校長的身分到我們這邊來。所以一切諸佛,到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主持教化的是釋迦牟尼佛,其他的佛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學,都要用教授的身分,就是這麼一個道理,不能也用佛的身分。所以一個世界就是一個學校,一個大學,主持教化的人只有一個人,不能有兩個人。所以普賢菩薩雖然是成佛了,到娑婆世界來也得以菩薩的身分。在經文裡面我們看到,像這種身分的人很多,觀音勢至都是古佛再來。乃至於聲聞眾裡面,佛給我們說的,舍利弗,目犍連,久遠劫都成佛了,他示現羅漢的身分。這是要知道的。

  【上明能讚人竟。】

  這是介紹能讚歎的人,是普賢菩薩。

  【告諸等者。告示令知也。】

  『告』是告訴,經文裡面說的,告諸菩薩及善財。菩薩前面解釋過了,不要說了,此地講的善財。

  【言善財者。謂此童子初入胎時。於其宅內自然而生七寶樓閣。其樓閣下。有七伏藏。】

  這個『伏藏』是藏在地下的,就是地下的寶物,藏在這個地下,忽然出現了。

  【於其藏上生七寶芽。所謂金銀琉璃玻璃赤珠硨磲瑪瑙。善財童子處胎十月。然後誕生。形體端正。支分具足。其七伏藏縱廣高下。量各七肘。忽自開現。光明照耀。內外家族。視之無厭。復於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寶器。珍奇雜寶。各各盈滿。所謂金剛器中。盛滿諸香。於香器中。盛種種衣。美玉器中。盛滿飲食。摩尼器中。盛滿雜寶。黃金器中。盛滿銀粟。白銀器中。盛滿金粟。金銀器中。盛滿琉璃。琉璃器中。盛滿金銀。及摩尼寶玻璃器中。盛滿硨磲。硨磲器中。盛滿玻璃。】

  這佛經裡面的『玻璃』,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水晶,古時候沒有現在人工做的玻璃,所以玻璃就是現在講的水晶,也稱之為水玉,所以它是七寶之一。

  【瑪瑙器中。盛滿赤珠。赤珠器中。盛滿瑪瑙。星幢摩尼器中。盛滿水晶摩尼。水晶摩尼器中。盛滿星幢摩尼。如是等五百寶器自然出現。復於宅中。遍雨種種珍寶財物。及諸資具一切庫藏。悉皆充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共名此兒。名曰善財。】

  這一段文是出在這個經第三卷裡頭,這經文,介紹善財童子。因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在我們這一品裡頭,這是說善財童子出生。可是佛說《華嚴》,諸位一定要曉得,佛所講的是意在言外,如果你要是執著在經文,那說不客氣的話,就變成宗教了。宗教是什麼?宗教是迷,迷信,你不解如來真實義,所以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那個不容易。佛所說的全是表法,五十三參統統是表法,你要知道這個意思。他是來表演,叫我們體會當中的意思。『善財』,從這個經文顯示我們來看,這個人有大智慧,有大福報。大智,這稱善;大福報稱財,換句話說,善財是什麼人?就是有善根,有福德之人,這個人就叫善財。從善根福德裡面生出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就像此地所講的種種珍寶一樣。所以不要以為這個東西真有其事,不是這個意思。經裡面統統是表法,是教學的藝術。

  從前方東美先生對於《華嚴經》,他是最喜歡的,他是學哲學的,也是世界上知名的大哲學家。他對於《華嚴》怎麼說法?他說《華嚴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概論,這是他老人家告訴我的。有最圓滿的理論,有最精細的方法,有理論,沒有方法達不到。它有最精細的方法,而且還帶表演,五十三參就是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這在古今中外哲學教科書裡頭找不到的。這個教科書圓滿,後面還帶表演。我們念的這一部分是表演的最後終結了,就快要到圓滿了,所以這個表演全是表法的。所以我們不能夠執著善財是一個人,那就錯了。善財是誰?善財就是修學大乘佛法的這個人,他要沒有善根,沒有福德,他怎麼可能相信大乘法。尤其是諸位今天一心一意念《無量壽經》,修淨土的,那是上等的善財,不是普通的善財。你看經上講的,你要不是過去生無量劫中,種植的善根,你今天遇不到這個法門。你看經上講的阿闍王子,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對這個法門還沒有堅定的信心,要求願往生。換句話說,你如果真的下了決心,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就證明你的善根福德超過了阿闍王子。換句話說,你過去生中所種植的善根,供養的諸佛如來,決定超過四百億。所以這個法門不容易,說了,人家不相信,那應該,為什麼?他沒有這個善根!你怎麼能勉強!那善根不成熟的,他就不能接受!就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善財是代表修學大乘的這個人,修學大乘的人。

  佛門裡面所有佛、菩薩、羅漢全是表法的。佛是表我們果地上的智慧德能,無量無邊,所以佛的名號很多,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無量無邊,表這個意思。菩薩是表修德,修學的法門無量無邊,所以菩薩名號無量無邊,菩薩這個形象也無量無邊,是這麼一個意思。你在這個地方不懂,你怎麼能夠契如境界?像我們最普遍的,最常見的,這一入寺院,就見到天王殿,四大天王,我常常跟諸位解釋的。在台灣,比較少,在大陸上寺院,你一進門天王殿,天王殿做的都非常莊嚴,表法的。天王的造像,道具都是表法的。你懂的它的意義,那實在是美不勝收。它真的是教育,不是搞迷信的。東方持國天王,它所代表的是負責盡職,人人在自己工作崗位上,把自己應當所做的事情,盡心盡力做的圓滿,人人都能這樣做,那個國家怎麼會不強盛?實在講,這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講的,人盡其才。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持國的根本。可是財用要適中,你看他手上拿著琵琶,琵琶什麼意思?中道,你這個弦緊了,斷掉了;鬆了就不響了,一定要調的適中,儒家講中庸,佛法講中道,它代表這個意思。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做到恰好,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及。它教給我們這個,這哪迷信?一點也不迷信。再來西方廣目天王,廣目,顧名思義,叫你多看。看什麼?看這個社會,看一切人情事故,看一切事理,看一切因果,他手上拿的是一條龍。龍是什麼?變化多端,這個世間人情事理千頭萬緒,變化無窮,你都要能把它觀察清楚,都要了解它,他教給我們這一套。所以要曉得經上所講的全都是表法的意思,叫我們在這個地方體會佛的言外之音,你才真明瞭、真懂得。原來他說的這個意思在那邊,你要執著這個,那佛就冤枉了。所以佛法這是常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你要是依照經文來解釋這個意思,三世佛都喊冤枉,是不是?這佛意思不在此地,你全把它錯會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