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四四集)  2011/6/8  日本岡山淨宗學會  檔名:02-039-044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五十八面第六行,從第一句看起:

  「因緣合成,假名諸法」,底下有個小註,「因緣和合,而現諸法,實皆虛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這是說明「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合成的。《金剛經》上說「一合相」,一合相很難懂,現在被科學證實了,確實是一合相。也就是說,所有的物質現象,無論是動物、植物、礦物,用佛法的名詞來說,都是極微之微組合而成的。現在科學家的名詞叫量子,小光子,也有地方說微中子,是這個東西組織成的。這是物質最小的單位,沒有比這個更小,全是它組成的。所以因緣和合,這就是合成,而現諸法,宇宙之間這一切法。我們現在把它分成三類,動物、植物、礦物;大乘佛法裡把它分成兩類,一類是器世間,一類是有情世間。這都是屬於一合相,緣聚它就現相,緣散相就沒有了。實皆虛妄,給你講真話,全是虛妄。《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大乘經上常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但是假名而已,這是說相,下面說性。

  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性有,性是寂滅相,寂是清淨、寂靜,滅是滅煩惱、滅習氣,《華嚴經》上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不存在叫做滅。滅是滅其妄相,所現的相是妄相,滅其妄相。不是滅性,性是不生不滅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自性之體不可得,它真有,為什麼不可得?因為它不是現象,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探測它。它不是物質現象,我們前五根無法接觸到它;它不是精神現象,所以第六識、第七識也沒有辦法想像到它,無法想像;它不是自然現象,所以阿賴耶也緣不到它,通常我們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緣不到。它存在,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唯證方知」。怎麼個證法?放下它就現前,你就證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證得。那我們就知道,科學、哲學永遠見不到它,為什麼?科學跟哲學都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所以無法探測到。它是萬法的根源,它是萬法的本體,它能現能生,阿賴耶能變,就是八識能變。這個自體真有,但是不可得,所以叫空無我。

  「我者有二」,就是二種我,「一者人我」,這二種我都是空的,都是空無我。「凡夫不了」,不了是不明瞭,「五蘊和合假現有我之義」。我們現在這個身,這個身是五蘊身,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受是感受,受苦受樂,不苦不樂叫無記受,那也是受。想是思想。行是念念相續,它不會中斷,它不會斷,行是相續相。識就是指阿賴耶,阿賴耶裡面能夠含藏一切法的種子。這個種子不是現象,我們剛才講的三種現象都不是,但確實是有這個東西,我們講的是印象。我們從早到晚,眼見耳聞都留著有印象,這個印象就儲存在阿賴耶裡頭,阿賴耶像是資料庫一樣,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六根六識所造的全都儲存在阿賴耶裡頭,阿賴耶是大倉庫。這經上說得好,因為這個資料庫裡頭它不是形相、不是物質,如果是物質,哪怕它再小,大概遍法界虛空界都容納不下。你就知道阿賴耶不可思議,因為它不是物質現象,它能現。所以我們的身是五蘊身,色受想行識。

  《心經》大家念得很熟,《心經》一開頭,「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人我是空。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以前我們的體會,總以為是這個人身,是我們一個人,現在我們懂得了,不是。五蘊是什麼?五蘊是佛講的極微之微,就是今天量子學家所說的小光子。這是物質的基礎,所有物質都是它聚合而成的,像前面所說的一合相,緣聚緣散。這麼一個小光子,它裡頭有色受想行識。彌勒菩薩給我們說,這個東西是從念頭成的。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我們凡夫動個念頭,心有所念,佛問,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念、幾相、幾識?佛問得細,我們問不出來。這裡頭有幾個念頭?有幾個相?有幾個識?相就是色相,識就是受想行識。我們就知道了,原來五蘊是小光子。彌勒菩薩回答的是「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動一個念頭,時間是一彈指,那裡頭多少細念?三十二億百千個細念。三十二億乘百千,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裡頭三百二十兆個細念。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就是色相,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一個形裡面都有受想行識。佛講的五蘊是講的小光子,佛教的名詞叫極微之微。所有物質現象的基礎是五蘊,最小的物質,它裡頭有色受想行識。所以物質跟精神永遠不分開,分開就錯了,分開就沒有了,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變現出來的。

  阿賴耶識,這個相宗講得很清楚,「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一念沒有原因,這個一念沒有開始,所以無明叫無始無明。為什麼不能說它有開始?因為它不是真的。如果它有開始、有終了的話,有始有終,那真有這回事情;沒有開始,就是說它是假的,完全是假的,根本就沒有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佛把它比成夢幻泡影。作夢有沒有開始?誰作夢的時候能把那個開始找到?幾分幾秒、幾秒之幾秒,能不能把它找出來?找不到。你會不會去找?不會去找。為什麼?假的,要是真的你就去找了,那是假的,找它幹什麼!一念不覺是假的,所以叫無始無明。這個可不能解釋錯了,那個無始不是說太久太久,找不到開始說個無始,那你這樣想就全想錯了。你應該懂得彌勒菩薩所說的,這個念頭太短暫,如果我們今天用秒來算,一秒鐘彈指五次的話,那一秒鐘裡頭有多少個念頭?有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你把它找出來,你能找得出來嗎?找不出來。所以佛講無始這個名詞用得太好,無始就根本它是虛妄的。

  一念不覺,這就是個動相,這是阿賴耶的業相,業就是它振動,這一念就動了;心是清淨的,永遠不動。這個不覺就產生波動的現象,這個現象科學稱之為能量。這個能量是自性裡頭本有的,自性裡面的境界相跟轉相也是本有的。能大師見性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智慧德能,現在講能量、信息、物質(這是講相好)。大乘經裡頭講得清楚,比科學家講得更清楚。所以物質現象是從轉相變現出來。我們講阿賴耶的四分,學過相宗的就更容易懂,一念不覺是阿賴耶的證自證分,那個一念不覺;阿賴耶的自證分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自性;阿賴耶的見分就是精神現象,末那識,「我」出來了。我見,我見是第六意識的主體,就是我出現了,執著有個我,我出現了。跟著我出現之後就有三個東西,我愛、我痴、我慢。這就是貪瞋痴,我愛是貪,我痴,我慢是瞋恚,貪瞋痴這三個煩惱跟著我同時出來,這個東西叫根本煩惱、俱生煩惱,跟我是同時生起來的,只要有我就有貪瞋痴,貪瞋痴放下了,我沒有了。如果我沒有了,貪瞋痴就沒有了,它是跟著來的。因為有我才有境界相出現,就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裡來?從見分變現出相分。阿賴耶的業相是能量,見分是精神現象,相分是物質現象,就在那一念當中完成的。這一念要記住,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就在那個裡頭形成的,這統統完成了,阿賴耶三細相出現了。這種現象你不能說它有,你說它有,它已經沒有了;你不能說它無,你說它無,它又相續相出現了。但是念念不一樣,每一個念,就像我們電影那個底片一樣,一個畫面,這個畫面一閃就過去了,接著第二張出現了。第二不是第一念,念念都不一樣,沒有相同的。所以這種相叫相似相續,它不是完全相同的,完全相同的我們可以說相續相,它不是的,念念不相同。

  江本博士做水實驗,我第一次跟他見面,他做了十年,現在應該有十五、六年了。幾萬張照片,他告訴我找不出兩張是完全相同的,他感覺到很奇怪。我告訴他,根本就不可能有相同。他問:為什麼?我說佛在經上早就講過,你前念跟後念不一樣,你同樣說我愛你,前念的愛跟後念的愛不一樣。所以你實驗出的結晶,這個照片肯定不相同,不是完全相同。所以那種實驗,每一個人去實驗,畫面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你的念頭在動,你起念頭是感,它是回應,感不相同,回應怎麼可能相同?感是因,應是果,所以不一樣。我們的念頭,念念都不一樣,怎麼可能會有相同的東西出來?剎那剎那都在變,無常!我們的身命不是一天、一年、幾十年,不是,我們的身命就是彌勒菩薩所講的,每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的生滅,哪裡是真的!我們讀了佛跟彌勒菩薩這個談話,是在《菩薩處胎經》裡頭所說的,我們又看到近代量子學家的報告,我們才恍然大悟,真相原來如此,才搞清楚、搞明白。

  真搞清楚、搞明白,有什麼好處?好處太大,為什麼?真放下了,沒搞清楚真放不下。你今天為什麼沒有放下?沒搞清楚。你真搞清楚就放下了,曉得什麼?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何必要造孽?還有這個顧慮、那個顧慮是造業,不造業了,徹底放下了。《般若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們讀了,讀得很熟也會念,也記得很清楚,但不是自己的境界。什麼人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人的境界,他們的境界。你要入這個境界,你就不是凡夫,你不住在六道,你也不住在十法界,你住在哪裡?你住在實報莊嚴土。所以就不一樣。境界不同就不可能在一起,在一起肯定境界是相同,相去不遠。可是要是生到極樂世界那就不一樣,極樂世界雖然沒證得,沒契入這個境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他加持你,真加得上,我們這些人去了也真能夠得受用,佛加持我們真得受用,所以你表現的智慧、神通、道力跟佛差不多。到極樂世界,你的身體跟阿彌陀佛一樣,你的生活環境跟阿彌陀佛一樣。換句話說,雖然煩惱沒有斷,人天的身分到極樂世界,享受的是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平等,這叫做難信之法。你講給許多菩薩聽他不相信,哪有這種道理!所以佛說,這樁事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諸佛知道,他們完全了解。等覺菩薩猶如隔羅望月,就是對於這樁事情的了解,他是了解,了解不透徹,好像晚上看月亮,隔著一層羅網,是看到了,隔一層羅網就跟那個完全沒有障礙的那看的不一樣。這把這樁事情搞清楚了,我是什麼搞清楚了,真正的我是法性、是自性,這是真正的我,五蘊和合是假我,這得認清楚。

  「妄認實有自主自在之人,能常主宰是名人我」。我們今天把這個身體當作我,這是錯認了,以為這個身可以自己做主,可以自己得自在,這是妄想。如果自己可以做主,哪一個人不希望長生不老?你還要老、還要生病,那你做不了主。每天吃飯多討厭、多麻煩,那要不吃多好?你做不到,這就是你做不了主,你不自在,你處處受限制。我這個字的定義就是主宰、就是自在,這兩個意思在身上都找不到。身上找不到,心上也找不到,這心是妄念,找不到,然後你才能體會到佛說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若能了達但是五蘊假合」,五蘊假合就是阿賴耶的現相,現有我之義,五蘊假合,「實無自體,是為人無我」,確確實實沒有自體,是五蘊和合現這個相,五蘊離開,相就沒有了。聰明的人,就在五蘊合成的時候就知道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這叫智慧、這叫看破。「是為小乘人之修行,斷煩惱而得涅槃」,小乘人修行破我執,小乘人破我執了,所以證得涅槃。這個涅槃叫偏真涅槃,不是真正的大般涅槃,叫小果,成阿羅漢。證到這個境界,六道輪迴沒有了,不見了。所以六道輪迴是夢,好像你醒過來,夢中醒過來了,六道不見了。六道不見了,是什麼境界現前?四聖法界現前,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現前。這是什麼?這是如來的淨土,實在講也是自己的淨土,我們從穢土、染污跳出來,這到淨土。這個淨土不是真淨,為什麼?這是相對的淨,對染污它稱淨。所以它不是真正的淨,它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分別;也就是說,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還在。塵沙煩惱是分別,分別太多了,無量無邊,所以用塵沙做比喻。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胡思亂想就是塵沙。

  四聖法界裡面好處是什麼?他們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幾乎統統都是學佛的人,學得都不錯,戒定慧非常認真的學習,他不執著身是我了,他執著什麼?執著五蘊是真的,五蘊是法,法是真的,我是假的,變成我執沒有了,他有法執。法執要有的話,他出不了十法界。我執出不了六道輪迴,法執出不了十法界。所以他必須把法執破掉,法也是假的,五蘊也沒有,是假的不是真的。五蘊從哪裡來的?從一念不覺來的,那個一念不覺完全是妄動,絕不是真正的事情,所以那一念迷。只要一回頭,一念覺,法執就斷了;法執斷了,十法界就沒有了。

  「二者法我,固執諸法有實體」,諸法是講五蘊,五蘊是法,以為它是實體,它有實用,為什麼?它能夠合成,宇宙所有一切法都是它合成的。你說哪一樣東西不是五蘊?連虛空都是五蘊。虛空有相,我們肉眼看不見。不要相信我們的眼睛,我們的眼睛很可憐,眼睛的作用,現在科學家知道,能見度非常小。就是光波,我們能見度是個光波,比這個光波長的見不到,比這個光波短的也見不到。比我們這個光波長的無量無邊,比這個短的也無量無邊,現在用科學儀器探測到,像x光、紫外線,我們肉眼都看不到。這個光波很複雜,如果說是各種光波都能看見,你看的這個宇宙就改變了,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你只能看到一點點,其他你看不見。耳也是如此,聲波也是有限度的,長波聽不到,短波也聽不到。我們利用機器,無線電機器能夠聽到長波、聽到短波,聽的面稍微比較大一點,實際上還是非常有限。

  我們的本能是沒有障礙的,眼見沒有障礙,睜開眼睛能看到什麼?能看到宇宙的邊緣,清清楚楚;能看到量子,不要用科學儀器。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裡面三十二億百千念你看得清清楚楚。彌勒菩薩怎麼說出來?他看清楚了,他怎麼說不出來?佛告訴我們,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最高的五個階級是一點障礙都沒有。最高從哪裡算起?從八地,八地菩薩,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是什麼障礙都沒有,他見是遍法界虛空界,他聽也是遍法界虛空界,神通廣大。佛告訴我們,這是我們的本能,我們每個人跟佛是一樣大,為什麼今天變得這個樣子?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你妄想愈多、執著愈多,妄想分別執著愈嚴重,你六根能力的範圍就愈小;你對於妄想分別執著愈淡薄,這個能量慢慢就擴大,因為它是你的本能。在大乘這些高級菩薩,經上講的三明六通,三明六通是對八地以上菩薩講的,八地以下講神通叫六通,不加三明。三明是天眼、漏盡、宿命,宿命就是知過去未來沒有障礙。

  古今中外的預言,這個諸位要曉得,預言可以相信,預言所講的是定數,而實際上定數之外還有個變數。預言講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有大災難發生,到時候沒有了,他預言錯誤?不是的,他那個時候看到這個時候確確實實如此。為什麼產生變化?這個地方人心變善,這個災難馬上就沒有了,這是變數。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地方本來很好,人心變惡,它馬上就變壞了。所以變數是臨時發生的。他的預言非常準確,如果他今天來說的預言,那就一點變化都沒有,那是今天的樣子;今天我講明天的樣子,明天可能就產生變化。所以世間法沒有定數,隨著人心在變。這是佛講透了,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們居住的環境是隨著我們心在變。我們心清淨,這個國土就是淨土;心染污,居住的環境就是穢土。心地善良,那就是美好的世界,像極樂世界,心地不善那就是什麼災難都出來。這樁事情,三千年前佛講得清楚、講得明白。

  古時候人相信,所以有災難現前的時候,大家馬上警覺性提高,回頭反省、懺悔、改過自新,把災難化解。現在人相信科學,不相信聖賢,聖賢講的是心學,心性之學。現在我們才懂得,心念是物質的基礎,要解決今天的問題,還要從心念上去找才能解決,因為心念可以改變物質,物質不能改變心念,心念可以改變物質,所以遇到災難只要回心向善。在古時候遇到災難,皇帝要齋戒沐浴,要祈禱,要做好事,要大赦天下,這做好事,為全國人民祈福,它真管用。因為皇上帶頭,大家都反省,大家都有懺悔的心,過去做哪些事情做錯了,現在不再做了,念頭端正了,行為改正了,這個災難縱然不能完全化解,大幅度的減輕,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真有道理!現在人不相信,說這是迷信。到幾十年之後,科學家把這個事情證實了,這是真的,意念確確實實是改變物質,那個時候就笑話:你看幾十年前的人多笨,不懂這個道理,災難現前那只有承受,受苦受難,不能化解。其實宇宙之間事沒有一個災難不能化解,統統能,問題就是你認不認識,你明不明瞭。了解諸法實相你就有辦法,不了解諸法實相那就有得受,這叫迷悟不相同,覺悟能解決,迷惑永遠不能解決。

  科學的方法解決,後遺症不堪設想。我們現在已經受了科學的害,得到一點小甜頭,付出多少代價!冷靜思惟,得不償失。我相信再有嚴重災難降臨在這個世間,人就會認真思考科學是不是萬能?科學不能解決,我們得思考還有沒有解決的方法?他就真心想求了。現在人還不相信,還完全相信科學,所以普朗克的發現還沒有影響整個社會。東京江本博士的水實驗是剛剛開端,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啟示,讓我們知道礦物它有見聞覺知。山河大地是礦物,你要知道它真正有見聞覺知的話,我們以愛心對它,它就堅固,我們以懷疑對它,它就鬆散。鬆散,大地很容易沉下去,高山很容易倒掉;信心堅定,這大地堅固。《地藏經》上講的堅牢地神,它要是真正堅固牢固就不會出問題了。堅牢是靠什麼成就的?信心。今天這個世界普遍沒有信心,因為什麼?科學提倡懷疑,懷疑帶給的是所有物質現象鬆散,就不堅固,這個事情麻煩大了。

  下面說,「若了達諸法但從因緣生,實無自體,是名法無我。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這菩薩能解決問題,知道人跟法都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迷才有這個現象出現,自性覺,這個現象就不可得。諸佛菩薩,這講法身菩薩,應化在十法界,十法界是眾生業力變現出來的,他在這個十法界裡頭任何一個地方,一切時、一切處他不迷,他清清楚楚。眾生造的業果報現前,佛菩薩怎麼教他?把事實真相給他講清楚、講明白,幫助他破迷開悟,他開悟之後不迷了,問題就解決。佛菩薩幫助眾生,目的是離苦得樂,方法是破迷開悟,你得要懂得,離苦得樂是果,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樂從悟來的。破迷開悟用什麼方法來教?那就得辦教育、教學,你不教學他怎麼會開悟?所以講學就變成第一重要。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曠課,沒有。釋迦牟尼佛天天給人講,樂此不疲,我們今天講四個小時算什麼!佛在世的時候,我們給他估計至少一天講十六個小時,如果加上表演的話,他二十四小時沒中斷,我們怎麼能跟他比?他是身行言教,你看到佛的樣子覺悟了,聽到佛講法開悟了,悟了之後你就明白了。所以修行修什麼?把自己的思想行為修正過來,你知道錯了,把錯誤的改過來叫做修行。現在人把修行兩個字搞錯了,以為吃素是修行,念經是修行,拜佛是修行,錯了,那不管用,那救不了災難。

  救災難就要像美國布萊登所說的,他提出三句話,應對二0一二年馬雅災難預言,告訴世間人,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夠認真棄惡揚善,就是佛法講的斷惡修善,把所有不善的把它拋棄,把善的發揚光大,棄惡揚善,第二句改邪歸正,第三句端正心念,起心動念與倫理、與道德、與因果相應,就能化解災難。他講的話跟佛經上講的一樣。他不是佛教徒,沒有接觸過佛教,是科學家。我們以為佛教是迷信,人家科學家講的你相不相信?佛門弟子很幸運,聽到佛講的,又聽到現代科學家講的,可以說增長我們的信心。佛是三千年前講的,科學家是最近講的,布萊登講這個話是去年八月在悉尼講的,有幾位科學家在那裡開會,討論這個問題。菩薩則二無我皆悟,不但知道人無我,他也知道法無我,真放下了。「空者,與無我同義」,空、無我是相同的意思。「《大乘義章一》」,第一卷,這裡面有說,「空與無我,眼目異名」。我們說眼、說目,目也是說眼,也是眼睛。空好比是說眼,無我好比是說目,是一個意思,空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空。「蓋眼與目雖是二名,實為一義」,意思完全相同。「空與無我,亦復如是」。

  「下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這兩句是經文。「《會疏》曰:專求者,是誓願義」,我們要發願,阿彌陀佛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他真幹,真發四十八願,專求淨土。發願之後真修,五劫修成,所以極樂世界自然現前。那是什麼?自性本具的智慧是體,能現之體,彌陀四十八願五劫修行是緣,有因有緣,果現前。所以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行,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成就。它怎麼來的我們曉得,它不是人工設計的,不是有人去施工的,不是的,完全是變現出來的。這樣的變現,佛為我們講六道輪迴講過,六道裡面欲界天,欲界第五天,欲界有六層天,第五天他們的福報、他們的德行,德行跟福報都能夠變現,隨心所欲,一切是變化所作,這個我們要知道。第五天就是化樂天,所有受用都是變化所作的,極樂世界怎麼會做不到?阿彌陀佛比他們高得太多,第五天的修行肯定沒有那麼長的時間,五劫修行不太可能。

  在這個人間,我們常常聽說,人間的大富大貴,做帝王的、豪門巨富,這麼大的福報、這麼高的地位要修多久?通常講十世,生生世世,十世修得這麼大的福報;不是一世,一世修不到,十世。那我們想想,如果能修到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肯定不止十世,十世做不到,我們會想到那要百世,一百世的修行,你才能夠修到那麼高的地位。不但要修上品十善,而且還要修禪定,修慈悲喜捨,你才能夠生到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阿彌陀佛修多少時間?五劫,五劫的時間沒法子算;經上沒有說小劫、中劫,那肯定是大劫。大劫是什麼?世界成住壞空一次是一個大劫。成住壞空一次是一個大劫,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五次,你說時間多長!那個四十八願才修成。成的是什麼?自然感應,隨心所欲。世界成就現前了,第一願沒有三惡道,真的沒有三惡道;不但沒有三惡道,連修羅、羅剎都沒有,只有人天兩道。願願兌現,談何容易!這麼長的時間成就。讓我們從欲界第五天、第六天這個例子,回過頭來我們去體會、去觀察極樂世界就不會懷疑了,確確實實肯定世尊在經上常說的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就是要專一,專想,符合世尊的另外一句話「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阿彌陀佛的修行,心心念念就是四十八願。

  一願成就容易,四十八願同時成就不容易。我們想到五劫應該是如此,時間短了不可能四十八願同時圓滿、同時成就。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大事情,他做到了。他為誰做的?為我們做的。這麼大的智慧,這麼大的福報,神通、道力,用這個來供養每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彌陀是大施主,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接受供養。十方世界確實有那麼樣慈悲的菩薩來供養你,讓你離苦得樂,但是不能叫你得圓滿智慧。極樂世界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天天給你講經說法,幫你開智慧,那是供養智慧。實際上智慧是本有的,得有啟發你才覺悟,你才真正證得。所以人家要問我,你為什麼要到極樂世界去?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學別的宗派,他會問你,你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我到極樂世界求福求慧,福慧圓滿,我去幹這個,不是幹別的。我現在真的明白、真的懂得,遍法界虛空界福報最大的是那個地方,最容易開智慧的也是這個地方,我們就鎖定這個方向、這個目標永恆不變,一定成功。

  「《會疏》曰:專求者,是誓願義」,我們要專求,「如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發願,給我們做榜樣。「如是剎,指極樂,勸希求也」,祖師大德勸你,你對它要有希望、要想求得,你就有福,你就有智慧。沒有智慧、沒有福報,他不想到極樂世界去;有智慧、有福報,沒有一個不想去。「《淨影疏》謂此一偈是:舉彼智願記必得土」,彼是阿彌陀佛,這一偈是舉出阿彌陀佛智慧跟大願,你真想去,佛給你授記,你一定可以得到。「通達法性一切空無,是舉智也」,這是智慧。「前覺一切如夢幻等(前面的經文說: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是世諦智」,這是世間智慧。「此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是真諦智」,這個不一樣。世俗智能享受世間福報,這個世間是人間天上,就是六道裡頭的,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但是講到法性那就不一樣,「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這就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法身菩薩在一般講,多半都是住在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報土。他們不知道有極樂世界,另外還有知道有極樂世界他不相信,所以這難信之法。難信之法不是說我們,我們給你一講你就相信了,不難!菩薩,跟他講真難,你煩惱一品沒斷,到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這誰相信?我們相信了,他不相信。因為我們糊塗,懵裡懵懂就這麼信,他們有智慧,他搞得很清楚,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們凡夫就這麼信了,信了他就真往生、真成就。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真叫難信之法。

  你說往生極樂世界,像我們這種凡夫,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品位?下下品往生,那個菩薩相信;如果說上品上生,他搖頭,不可能,哪有這個道理!他不相信。確實我們凡夫有上上品往生,善導大師講得好,「總在遇緣不同」,你遇的緣要非常殊勝,你就很可能這一生當中上品上生。上品上生的人生到極樂世界,他就住實報莊嚴土,他不是生在同居土跟方便土。前面我們讀的三輩往生,上輩是生實報土,中輩是生方便土,下輩是生同居土,都在遇緣不同,善導大師講得好!古來祖師大德不是這個說法,所謂一般見識,認為上輩是什麼人?四地以上的菩薩。這個說法一般菩薩相信,四地以上念佛往生,上輩往生他會相信。你說凡夫,我們一品煩惱沒斷,上輩往生他嚇一跳,哪有這種事?但是真有這種事。這個事、這些道理,佛說得好,西方極樂世界這些事實真相,只有諸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佛知道,菩薩不知道,所以叫難信之法。

  我們今天遇到了,太稀有,稀有難逢我們逢到,我們的運氣好遇到這個法門。遇到你一定要相信,你遇到就真有意義。你遇到要不相信,我是凡夫,造一身罪業,我怎麼能夠往生?我怎麼能上輩往生?那你就決定不能往生。有人問過我,我就跟他說,你決定不能往生。他說為什麼?因為你有懷疑,你懷疑你自己,問題就在此地;你對自己不懷疑,你肯定上品上生。所以這個事情不是別人給你決定的,是你自己做的決定。品位高下,實在講就是你放下多少。我對這個世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毫無掛念,我念佛往生就是上輩往生,還有一點牽掛那就下去了。這是大乘教裡講得太多了!凡夫成佛在理上講是一念之間,一念覺,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佛就變成凡夫,迷悟之間而已。覺是什麼?覺是放下;迷是什麼?迷是放不下。所以你要常常想到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迷!迷到所以然處了。迷的時候可能極樂世界都去不了,就看你能不能放下。放下在什麼時候?平時,日常生活當中放下,不要去計較,工作裡頭放下,待人接物要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貪愛,放下貪瞋痴慢,就行了,你往生大幅度提升你的品位。放不下不行!這個地方註解裡面跟我們說的,「專求淨土,是舉願也」,很重要很重要!「必成是剎」,這是佛就給你授記,你決定成就。「蓋由於智願,受記得淨國土」,你決定往生。

  下面,「《望西疏》謂:二智(就是俗諦跟真諦,前面說過的,二諦)雖殊」,不相同,但是「性空是同。雖知性空,而願淨土」。這兩句話非常可貴、非常難得,我們要記住。不要認為統統是空的,算了,我什麼也不求了,那你就錯了!你智慧沒開,你那是惡取空,你那個空是什麼?那個空完全是無明蓋覆住你的自性,你將來的果報在三途,你把佛經錯解了,錯會了佛的意思。所以一定「知性空」,不執著了,徹底放下,「願淨土」,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親近阿彌陀佛,向阿彌陀佛學習,證得究竟果位。這叫正知正見、佛知佛見,《法華經》上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對了。

  「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還執著個不著,他還是著了,還是在執著,不執著也不能執著,心地真正乾淨。那我們到底怎麼辦?你把心裡只念一個阿彌陀佛就好,就執著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我一切都不執著,不執著也不執著,我就執著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就恭喜你,這是真正彌陀弟子,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往生的品位,剛才跟你講過,就看你放下多少,你放下的愈多你品位愈高。應不應該放下?應該放下。為什麼?在極樂世界升高一個品位不是容易事情,如果我們統統放得下,品位馬上就提升。所以這個世界也不錯,不壞!對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提供最好的平台。

  最嚴重的情執決定要放下,它是障礙當中的障礙、嚴重障礙。經上說得好,「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你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這個輪迴老是出不去?你的愛情太重,就這個麻煩!你要把愛情都斷掉,愛情不好斷。佛法並不是真的叫你把愛情斷掉,叫你轉變,轉變成智慧。智慧跟愛情是一樁事情,迷的時候叫愛情,覺悟的時候叫智慧,它是同一個體,一體的兩面。所以情是迷,智是悟,破迷開悟,把你的情識轉變成般若智慧。那是什麼?那叫真愛,那不是假的。真愛是什麼?你會幫助他成佛。你要是迷的時候,他墮地獄,你也跟他一起墮地獄,那叫愛河永浴。那愛河是什麼?愛河是無間地獄,不是好地方,就跑那裡去了。所以迷的人都很喜歡聽,要搞清楚了才害怕、才知道,這嚇死人。「要之,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不住二邊,二邊就是空有二邊。一體,一如,不二,萬法一體,萬法一如。四句前面學過,「離四句,絕百非」。四句都是戲論,就是前面講的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些都放下,中道就現前,叫妙契中道,平等一相。

  「《金剛經》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金剛經》常講。《金剛經》是中國人最喜歡讀的。佛經在知名度上來說,在中國這個地區,大概《金剛經》排名第一,沒有人不知道《金剛經》的。佛應該是阿彌陀佛排名第一,有很多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是沒有人不知道阿彌陀佛的,排名第一。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排名第一。這是什麼?大家都喜歡。《金剛經》這叫破四相,修一切善法。只管去修,不要執著、不要分別,盡心盡力去修,功德就很大。福德在功德裡面,這個諸位要記住,功德裡頭有福德,福德裡頭未必有功德。為什麼它是功德?因為他沒有四相,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所以他修的一切全是功德。這一有相就變成福德,就不是功德。由此可知,修功德不容易。功德跟性德相應,修功有德;福德跟性德不相應,福德跟世間世諦因果相應,跟性德不相應,這個都是不能不知道的。真正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法,它跟無上菩提相應。

  「是故十方正士」,這次到極樂世界來的,十方世界這些菩薩們,他們「深達法空」。這些菩薩最低程度四相破了,程度高的,我們相信四見破了。四見是什麼?四相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破四相,這是程度低的;程度高的是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不但相沒有了,這個念頭都沒有了,這個高。破四相是小乘四果的境界,破四見是大乘法身菩薩的境界,也就是說,四見破了的時候就超越十法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真正是名符其實的生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他四見沒有了。四見沒有了,什麼東西出來?清淨心現前,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現前了。清淨平等覺是法身菩薩,《華嚴經》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才能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凡夫只要能放下,行!惠能大師跟我們表演,他那年二十四歲,他在《金剛經》證的是什麼地位?四見破了,不是四相。四見破了,他那個念頭一轉,他就是法身菩薩。他跟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的境界是相同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的也是破四見。所以這些菩薩到極樂世界去參訪,他們深達法空,破四相是人空,破四見是法空。「專求淨土」,這就非常非常難得。「是即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剎」,必成如是剎就是像極樂世界一樣,你就得到。這在中國聖人所謂止於至善。

  「又《會疏》曰:所以菩薩雖洞達三空,智無所著,而能大悲薰心,發願淨土。雖淨佛土,而常寂靜。是則即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是《會疏》裡面所講的。這些菩薩全都是法身菩薩,他們對於三空,人空、法空、空空,這叫三空。空也是空的,這個是諸法實相,究竟圓滿。這是法身菩薩證得的,中國禪宗裡面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佛是分證即佛,是真佛不是假佛,他們不住十法界。智無所著,這是真實智慧,他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這是無所著,我們常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一切時、一切處,他都住在這個境界裡頭,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我們一般人講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以無量的善巧方便幫助眾生覺悟,自己確實無所著。還有著相的,諸位要記住,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不著相,假的著相。著相什麼?名聞利養,他還有這些念頭在。打著佛的招牌欺騙善良的信眾,這樣的人他造無邊罪業,他的果報在無間地獄。我們要有能力辨別邪正,細心觀察,學孔老夫子,聽其言而觀其行,很慎密的去觀察他的行為,他是不是真做到。假的我們怎麼樣?敬而遠之,我們對他恭敬,他說的話說得不錯,我們可以學習,他的行為我們不學他,這就對了。

  智者大師就是這樣教我們,他說的兩句話說得真好,「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他講的真的沒講錯,經書念得多,大乘經教薰習的時間長,他已經被潛移默化,為什麼還做錯事情?煩惱沒有斷乾淨,業力還會常常現前,所以他這種人是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那是國寶!到國師級的已經不錯了,國寶級的到哪去找?找不到了,今天能找到國師級的就很不錯了。但是他句句話是根據佛經上來的,他沒有說錯,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就他自己的意思來說肯定就有錯誤,他沒有意思。再給你說,佛沒有意思,菩薩也沒意思,阿羅漢統統都沒意思,有意思就錯了。這部《無量壽經》你讀下來你有意思,是你自己的《無量壽經》,不是佛的,釋迦牟尼佛對《無量壽經》肯定沒有意思。沒有意思這個裡頭有無量義,什麼無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人看有各人的意思。你不相信你去看註解,《無量壽經》,日本祖師的註解有二十多種,你去看,各人有各人的意思。但是他們那個意思都正確,都沒有錯誤,你要懂得。為什麼沒有錯誤?他真有修證功夫,他修證的時候他見到一面,他沒有見到全面,像瞎子摸象一樣,都是真的不是假的。象像什麼樣子?瞎子摸到大腿,象像個柱子,你不能說他錯,象的腿是像個柱子;摸到尾巴的時候牠像個掃把,摸到肚子上牠像個牆壁。都是的,他沒有錯。這是智慧。所以我們聽經,我們看註解要懂得,要有這種智慧,否則的話你就被它迷了。總的一個原則,就是佛的經教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自性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自然流露出來的,這叫真經。我們要怎樣去接受它?也是用自然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經的意思你完全看出來了。我們還起心動念,我們還分別執著,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瞎子摸象摸一部分,你不能說他錯,你也不能說他對。所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才看到真經,就是諸佛如來從自性流露出來原本的東西。佛經難懂就難在這個地方,那真是太難了!所以佛說得很好,「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就是今天沒有人講解,什麼人講解?有修有證的人。今天有修有證的到哪找?找不到了。

  古來祖師大德註經可不是容易事情,註經要什麼條件?要證果,沒有證不敢註經。不像現在,現在人膽子真大,古人不敢,古人連登壇講經都要真正有修學的功夫才敢講。我們初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這些話,我們聽懂、聽明白了,誰敢發心講經?不敢。可是老師又逼著我們上台講經,我說我們講錯怎麼辦?誰負責任?老師負責任。老師怎麼負責任?我們學講經的完全是複講老師的,老師講一遍,我們上台跟他講的一樣,不增不減。不能加自己的意思,加自己的意思你要自己負責任;我完全照他講,錯了他負責任,我不要負責任,我沒有責任,他說錯了。從這裡開端、開始。講個幾部之後,老師就告訴我們,採取古大德的註解。所以我們是講註解,不是講經。我們這次講黃念老的註解,黃念老也很聰明,都引用的各家註解,所以講錯的時候有人負責。都是講註,這老師指我們這條路子,要不然我們不敢發心。講註解,把文言文翻成白話文,用最淺顯好懂的句子讓大家能夠聽得懂,不至於誤導大眾,這個非常重要。遇到有難的地方,或者人家註的地方覺得不太合適,遇到這個地方,遇到這裡念過就好,別講。念總沒錯,錯是他的錯,不是我的錯,念過就可以了。這個東西你就看古人的註子,有很多覺得很重要的經文他為什麼沒註?老師說他也沒懂,所以他就這麼帶過就行了。我們跟祖師大德學這些本事,這才避免過失。

  但是淨宗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你一心念佛,有阿彌陀佛加持,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上台講經很多都是佛力加持的,因為什麼?自己沒想到過,講完之後,人家說講得很好,聽聽是不錯,這是我講的嗎?佛力加持的,自己沒想到的。所以真有三寶加持,真的法喜充滿。但是準備,不能不準備,不準備,專等著佛加持,那你投機取巧,佛不會加持你。自己非常認真,上台的時候佛加持,可能你所準備的東西都沒用上,你上台所講的不知道從哪來的,這種情形常有。可以增長你自己信心,也加深你的願力,專求淨土,專念彌陀。

  這個地方是「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金剛經》上講的這個四相四見,他相見沒有寫,說四相行,說四見也行。必須遠離四相修一切善,這才能夠必成如是剎。我們今天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