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三八集)  2011/3/2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九十一面,「十乘觀法」,我們看第四:

  「四、破法遍。破法遍者,謂以三觀能破之法,遍破諸惑也。」這是總說,什麼叫破法遍,三觀是能破,諸惑是所破,也就是我們如何把這些煩惱斷掉。「藏通二教」,這小乘的,藏教是小乘的,天台講四教,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分為四種內容,藏通別圓,叫四教。藏教是小乘,通教是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就是大小乘的一個銜接。這二教「但用空觀」,觀諸法總相,一切法的總相是空相,萬法皆空這是觀總相。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個宇宙之間,所有一切法確確實實不是真實存在,都是心念變現出來的。如果沒有心念,一切法都不會存在,尤其是物質現象,所謂「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六百卷《大般若》就是說明這個事實真相,《般若經》裡講「諸法實相」,無論是精神現象、是物質現象。《心經》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在佛門裡面流通最廣,無論是哪個宗派、哪個法門,許多都是把《心經》做為早晚課。《心經》是觀空的,開頭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你看用般若智慧去看它,這兩種都不存在。物質現象是從受想行識來的,相宗講得很清楚,相宗講阿賴耶的三細相,一念不覺就是業相,一念不覺沒有原因,也沒有先後,就是一念,這一念是妄念,有念皆妄。佛法講正念,正念是自性,本無動搖,它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這是正念。

  所以我們從這裡理解,放下起心動念,那個時候正念就現前。因為起心動念就是無明,就是一念不覺。什麼時候?就在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也沒有他方、此處,沒有,時間、空間都不存在,假的。時間不存在,沒有先後;空間不存在,沒有距離、沒有大小。這是大乘佛法所講到的宇宙萬物,今天科學家他們研究的結果,跟佛經上講的愈來愈相像,他也這麼說法。所以佛教我們放下,他有道理,如果是真的,佛不會讓我們放下,實際上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要是執著、去分別它,你上當了,你迷了。哪個不迷?十法界每個眾生都是迷惑顛倒,四聖法界比我們強一些,他們知道事實真相,但是沒有證得。像我們現在的情形一樣,我們從經本上知道的,不是我們親證的境界。只要親證,他就出十法界,你自己真正見到諸法實相,你就出十法界。見到叫見性,諸法實相就是見性,見性就超越十法界。天台家的中假空三觀,三止三觀他都成就了,他所證得的位次就是《華嚴經》上的初住菩薩地位。其實每個人所證得的淺深不相同,各人根性不一樣,根利的一次可以證得好幾層,從初住、二住、三住、四住,一直就上去了;下根之人只能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提升,從初住到二住,二住到三住,他是這樣提升。

  所以每個人修行證果不是完全相同的,關鍵實在講現在我們知道,全都是在放下。如果你一聽,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了。成佛之後,見思、塵沙煩惱習氣全斷了,無明斷了,無明習氣沒斷。所以你在實報土裡面還有階級,四十一個階級完全講習氣,習氣難斷。佛告訴我們,多久的時間無明習氣斷盡?在實報莊嚴土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長了。這麼長的時間,無始無明習氣才斷乾淨,斷乾淨那是真正究竟果位的佛陀,妙覺佛果。這個時候他不住實報土,實報土也不是真的,他回歸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他證得圓滿的自性,回到常寂光。常寂光不可思議,科學對它是無可奈何,因為它沒有現象,不但物質、精神現象沒有,連自然現象都沒有,這個位次才叫證得大圓滿。

  此地講的諸惑,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大乘教一般的來講,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這就是諸惑。天台是用三觀的方法看破,看破之後你得把三種迷惑放下,這就成功;如果看破不能放下,那就沒有法子。這樁事情誰都幫不上忙,完全要靠自己。佛能夠幫忙的,只是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這佛幫得上忙,幫助我們看破,可是放下幫不上忙。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佛菩薩幫我們的忙,就像學校老師教導我們、指導我們,功課要自己去做,老師不能代你做功課。所以看破老師能幫忙,放下決定是自己,這個別人沒法子。說到這個地方,諸位也要曉得,在現前的階段特別是最近十年,過去比較少,最近這個十年愈來愈多,通靈的、附體的我們見到很多,來幹什麼?來求超度的。超度是我們對他講經說法,誦經拜佛將功德迴向給他,他能得到受用。真正得到受用是他自己要開悟、自己要放下,我們只給他一個增上緣而已。我們做這堂佛事,譬如三時繫念佛事他參與,佛事裡面他真聽懂了,真聽明白了,他回頭、覺悟了,真正懺悔,他得利益。真正懺悔,發願求生淨土,他就真往生了,我們給他做增上緣,不給他做增上緣他沒有辦法。所以超度效果有多大,還是靠他自己。我們做這些事情幫助他的時候,要真誠、要恭敬,他才能受益;如果我們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給他開示,他聽得很模糊,聽不清楚,所以真誠、恭敬比什麼都重要。幫助鬼神跟幫助我們人是一個道理,現在似乎是人比不上鬼神,這什麼原因?鬼神知道苦,所以他求出離六道的心切,求往生的心真,現在度鬼神比度人好度。人不相信,人沒有真誠恭敬心,所以聽教,講得再清楚、講得再透徹,他都聽不懂,他聽了不開悟。鬼神用真心、懇切的心來學習,他得的利益比我們人得的多,道理在此地。

  用空觀是觀一切諸法的理體,萬法皆空。像量子力學家觀察物質,物質到底是什麼?看透了、看清楚了,原來是意念的累積產生的假相。這種假相就像經上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不存在。我們以為它存在,是因為看到它的相續相,你要看到它的本質,它本質不存在,沒有這個東西。普朗克說它的基礎是意念,物質的基礎是意念,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所以佛經上講「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個道理科學家證實了。這個相是法相,我們六根能接觸到的,我們都稱為它是相分,心生的。或者我們把一切現象分為三大類,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從心生,這個心就是自性,就是經上講的法性。至於它怎麼樣生的,這種智慧叫道種智,菩薩知道;藏教、通教不知道,他只知道總相,只知道萬法皆空,了不可得,這個他知道,所以他不執著,執著放下了。「但用空觀,破見思惑」,就是見思煩惱,《華嚴經》稱為執著,不再執著了,假的。「不得言遍」,他破法他破一部分,沒有完全破掉,因為他還有分別、他還有妄想,他只能超越六道,還不能超越十法界,所以他破一部分。

  「別教先以空觀破見思惑」,別教是大乘,不同於前面的小乘。它是純大乘,它先用空觀,跟藏通一樣用空觀破見思煩惱,但是他又用假觀破塵沙惑。塵沙惑是什麼?是分別,《華嚴經》上講的分別。他不但不執著,他連對假相他也不分別了,假相不分別,他得到平等心。分別就不平等,放下分別的時候平等心現前,平等是真心,比藏通高明多了。「後以中觀破無明惑」,無明是妄想,「無明未盡,亦不得言遍」。破無明,中觀破無明,但是無明沒盡,沒有證得圓滿的大覺,他是菩薩,他沒有成佛,所以也不能說遍,破法遍也沒有。「今圓頓教三觀」,那要把這個諸惑破盡得要用圓頓,圓教、頓教,「三觀祗在一心」,這個方法就殊勝,三觀不是次第的,是同時的。「心空,故一空一切空,即諸法皆空,空則三惑俱破」,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都破了。「心假」,心是假的,「故一假一切假,即諸法皆假」,沒有一法不是假的,「假則三諦皆立」。你知道它是假的,它就不礙事了,假觀是從相上說的,空觀是從性上說的。所謂是相有性空,有不是真有,叫妙有;空不是空無,不是什麼都沒有,所以叫真空。大乘裡面講真空不空,能生萬法,妙有非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三惑俱破,三諦皆立,真假中。「心中,故一中一切中,即諸法皆中,中則無惑不破,無理不顯,故名遍也」。知道什麼?空有是一樁事情,性相是一不是二,不能分的,你才把事實真相真正看明白了、真搞清楚了。

  所以妄想分別執著全沒有了,妄想分別執著都是假的,沒搞清楚以為它有,你執著它,你不肯把它放下。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自然放下了;這一放下,事實真相現前了。無理不顯,就是一切事的理性你全見到,這叫明心見性。一切法的性就是自性,性是一個,《妄盡還源觀》裡面告訴我們,「自性清淨圓明體」,從這一體,這個體是空的,空不是無,它能現相,能生萬物。所以從一體起二用,這個二用就是正報跟依報,正報是自己,依報是我們的環境。環境裡面有人,人也是依報,佛也是依報,菩薩也是依報,妖魔鬼怪也是依報,這統統叫人事環境。人事環境另外一部分就是物質現象,是物質環境,這環境有沒有?有,假的,不是真的。正如同我們作夢一樣,我們在夢中有自己,自己是正報,夢中裡面的境界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一生一切生,作夢的時候統統都有了、現前了,睡醒之後全滅了,依報、正報都沒有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醒了就沒有了。

  《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如果你證得阿羅漢果,就像一場夢醒了。做了六道輪迴的夢,六道輪迴不見了,醒了之後是什麼狀況?四聖法界。殊不知四聖法界也在夢中,六道是夢中之夢,夢裡醒過來。再一次的覺悟,又醒過來了,四聖法界不見了,醒過來是什麼樣子?一真法界現前,就是實報莊嚴土現前。這一醒過來,自己確確實實就生在這個實報土,我們一般講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裡面一個特區,無比的殊勝莊嚴,這個特區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那裡主持的,也是阿彌陀佛創辦的。真的像夢醒了,恢復正常了,才想到做了一場大惡夢,那夢中的事情,自己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菩薩、祖師大德常常用這些比喻,要我們從這些比喻裡面細心去體會。

  「若上」,上面所說的,「善巧安心惑破理顯,不俟更破」。第三段裡面講的善巧安心,我們就把煩惱習氣放下了,心安理得,你看道理,理得就是理顯,事實真相你明白,你看到了。為什麼?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放下了,不再幹這個事情,你就見性,那就不必更破了,這第四條就用不上。「由未安故」,第三條叫你安心,善巧安心,你心還是不安,就要用這個破法遍,「故須此破法遍也」,那就有此必要,用這個三諦三觀來幫助你。心要是安了,就不需要了。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愈來愈明顯,學佛同學每個人根性不一樣,根性裡頭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你相不相信,你能不能理解,這個裡頭又關係到你的心清不清淨,這關係大了。心不清淨,心浮氣躁,那一點辦法都沒有,十條對你都沒法子幫助。你要把心定下來、安下來,佛法對你有很大的幫助,這些開導功德無量。如果對一個心浮氣躁、信心不具足,對他不產生效果。不真產生效果,怎麼辦?那只有隨他去,各人因果各人承當,繼續搞輪迴吧!這次遇到佛法,阿賴耶裡面下了種子,這是現前你所得到的利益。這個種子,佛經上比喻作金剛種子,難能可貴,它永遠不會壞,來生後世,乃至無量劫之後,如果你碰到佛法,它起作用,他再聽,第二次聽,聽的就懂得多一些,這就是長時薰修。

  像我們讀書,一遍沒讀懂讀十遍,有點味道了,讀一百遍,味道愈來愈濃,讀個三百遍、五百遍,好像是有一點契入了,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千次的薰習明白了。我們在六道裡頭薰習不是一世一世連著的,如果一世一世連著的,十世就不得了。不是一世一世連著的,你看你死了未必來生得人身。李世民附體告訴我們,他死了以後到畜生道去了,畜生道死後他又到人道來了,人道死了之後又到地獄道去了,他不是一世一世遇佛法。六道輪迴自己做不了主,這個麻煩大了,隨著業力牽引,你臨命終時哪個業力強,它先帶你去了。我們阿賴耶裡頭有佛法種子,佛法種子很弱,它不起作用;情執很深,它來做主當家,各人的業力不一樣。你統統看透了、看明白了,六道很可憐,業因果報,這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如果是迷,造業愈造愈重,愈陷愈苦哪有樂?所以前面一個方法幫助你得不到效果,再想第二個辦法,一共提出十個,十個都幫不上忙,那就歸淨土。淨土你真正能信、能解、能行,你決定得生,生到極樂世界就不怕,真的是得安穩了。那個地方的壽命長,課程好,都能夠隨順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契機契理,你在那裡學習成就快。西方極樂世界是學校,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上學,那個地方畢業就成佛,就叫佛陀。佛陀是最高的學位,菩薩是第二個學位,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阿羅漢在方便有餘土證得,菩薩在實報莊嚴土證得,佛在常寂光土證得。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只要能往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好,你一生當中決定能證得佛果,一個都不漏。老師高明,課程是法性,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們接著看下面第五段,「識通塞」,這要認識,「通即通達,謂菩提、涅槃、六度等法,其性虛通,而能顯發實相之理,皆名為通。」菩提是覺,覺性沒障礙,菩提是梵語,大乘教一般翻譯多分都是翻為覺。你看古來祖師翻經,經上最重要的一句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完全可以翻成中國文字,他沒有翻,還是翻音,保存原音,這在翻譯體例裡面稱它作尊重不翻。為什麼?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學這個東西,不是求名聞利養,不是求功名富貴,是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是翻成中國的意思,「阿」這個音是中國字裡的無,「耨多羅」是上,無上,「三」是中國意思正,藐,三藐,「藐」是等,平等的等,「三」是正,「菩提」是覺,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學佛求什麼?就求這個。無上正等正覺這裡面含著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們從底下往上看,第一個階段就是三菩提,三菩提翻成正覺。第二個比這個更高一層的,叫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是菩薩,正等正覺。最高的再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佛陀。

  極樂世界是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的佛教大學,阿彌陀佛是校長,三個學位,無上正等正覺是博士學位,正等正覺是碩士學位,正覺那就是學士學位。得到這個學位,得到正覺的稱他作阿羅漢,阿羅漢是學士;如果他得到的是正等正覺,他就叫做菩薩,菩薩是相當碩士;他要是證得究竟圓滿,叫無上正等正覺,稱他作佛陀,好比是博士最高的學位。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裡面學位的名稱。再給你講,像地藏菩薩,就好像我們現在的學位裡面加上你所學的科目,文學博士、理學博士、數學博士、語文博士,你學這不一樣,菩薩名稱是這個意思。觀音菩薩可多了,無量無邊數不清,觀音菩薩譬如是理學博士,學理學的人多;工學博士,學工學的多;醫學博士,學醫的多。這些菩薩名稱,是菩薩上面加上他所學習的,是這個意思,不是一個人。你要說觀世音菩薩,你認為他是一個人,錯了,哪止一個人?菩薩是碩士,文學碩士,文學碩士多少人?太多了。你指定某一個人還得把名字加上去,某某某文學博士,那專門指他一個人,這個要懂。

  明白這個道理了,佛門裡或者佛門以外,稱某人作菩薩,什麼菩薩,你就不會執著。你稱他是觀音菩薩,他是不是西方三聖,站在阿彌陀佛旁邊那個觀音菩薩?不是的。觀音菩薩太多了,站在阿彌陀佛旁邊,不是的,那是什麼?那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觀世音菩薩。某某學校教務長,觀音菩薩是他學位的名稱,他得到這個學位。極樂世界是學校,校長是阿彌陀佛,教務長是觀音菩薩,訓導長是大勢至菩薩,得搞清楚。佛不是一個人,阿彌陀佛也不是一個人,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阿彌陀佛是所有諸佛共同的稱號,因為它的意思是無量覺,哪一尊佛都是無量覺,只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都可以稱為無量覺。可是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阿彌陀佛他特別,特別在哪裡?他發四十八願,他建立極樂世界,這一尊阿彌陀佛,不是一般的阿彌陀佛。佛家這些名稱叫通號,不是某一個人專用的。而且說菩薩,大菩薩、小菩薩差別很大,《華嚴經》上我們都看到,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這五十一個階級統統學文學,那都叫文學菩薩。他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到五十一年級,程度相差太大,一年級不能跟十年級比,十年級不能跟二十年級比,差遠了,五十一個階級。第五十一個階級是等覺,等覺修滿就畢業,畢業才是妙覺,才叫成佛,博士學位拿到了,所以這些我們不能不懂。佛法確確實實它跟宗教不一樣,它跟學校很相似,確確實實它是教育。「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個個都是無上正等正覺。只是你迷了,你不知道,你才變成凡夫。現在設立這個學校幫助你回頭,幫助你回歸本覺,是這麼個意思。

  涅槃也是其性虛通,涅槃是不生不滅,在中國古譯翻作滅,像四諦裡苦集滅道,滅就是涅槃,梵語是涅槃。滅什麼?滅煩惱,滅見思煩惱、滅塵沙煩惱、滅無明煩惱,這都叫滅。新譯裡面,玄奘大師以後都翻作圓寂,圓是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這個意思也很好,寂跟滅的意思相同,圓就是自性的性德。如果煩惱滅掉,自性圓滿的性德就現前,它有這個意思在。自性裡面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德能、有圓滿的相好,樣樣圓滿,沒有絲毫欠缺,這你自性裡本有的,所以圓寂這個意思也非常好。千萬不要誤會,把涅槃當作死,那就錯了,涅槃是不生不滅。可是真的有不少人把出家人死了都叫入涅槃,或者都叫圓寂,錯了。以前李老師給我們上課常常提到,人活著不行,人家都不讚歎,可是死了之後都成佛了,都叫某某圓寂了,圓寂是成佛。那哪個不死?死了都成佛,不必修了!所以這是對於佛法裡很多名詞術語沒有真正了解,把它錯用了。

  六度,六波羅蜜性質也是虛通的,布施、持戒、忍辱像這一類,大乘教裡面所用的這些方法,都能夠顯發實相之理,都能夠幫助你。顯是明顯,發是開發,一切諸法的真相,實相就是真相,你能夠對於萬事萬法真實的理搞明白,這叫通。我們得認識這些東西好,能通諸法實相,可是你得真幹,你不真幹不行,布施是什麼?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裡頭最重要的放下自私自利,把自私自利布施掉。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你就通了,你就通到實相之理,就通到自性,就能見性。《華嚴經》上教我們,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你就證得諸法實相。大乘教裡面一樣,名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放下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放下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是分別;放下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妄想,就明心見性,真的它通實相之理。

  通的反面是塞,塞是什麼?不通。「塞即蔽塞」,不通,什麼東西不通?「生死」是不通,「煩惱」是不通,「六蔽」是不通,六蔽就是六度所對治的。布施是對治貪婪的,這貪心不得了,現在這個世間隨便在哪裡看看,到處都是的,哪個不貪?貪什麼?貪利、貪名,第一個對象是利,第二個對象是名。古人把名利,名放在前頭,現在的社會是把利放在前頭,這個東西是蔽塞,決定不能見性。所以佛用布施來對治貪婪的,用持戒來對治破戒的,用精進來對治懈怠,懈怠、懶惰這是大障礙。忍辱是對瞋恨的,精進是對懈怠的,禪定是對散亂的,般若是對愚痴的。貪瞋痴、破戒、懈怠、散亂這六個叫蔽,蔽塞不通實相之理。它通哪裡?它通三惡道,通畜生、餓鬼、地獄,它是反方向的通。「其性昏暗」,這性是性質,跟前面不一樣,前面跟你講的菩提、涅槃、六度,其性虛通,這個性質是昏暗,「以能蔽塞實相之理」,它不通,「不能顯發,皆名為塞」,這是你要認識它。

  我們的路,我們要走通的這條路,不能走蔽塞的這條路。假如我們真的搞清楚了,這個六蔽它是通三惡道的;六度是通明心見性的,是通大菩提的。我們在這一生中應該走哪條路,你自己不就明白了嗎?你要搞貪瞋痴慢,要搞迷惑、懈怠,你的前途是黑暗的。現在無論你怎麼樣的榮華富貴,如何榮耀,像唐太宗那還得了嗎?他確實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以武力奪取政權,殺人很多,當時不知道,死後墮地獄才曉得,殺人是要償命的,欠債是要還錢的,沒有什麼便宜好佔的。古大德勸導我們「吃虧是福」,有道理,人生在世吃點虧,好事情,不是壞事,消業障、增福慧,不是壞事。為了小利拼命去爭取,傷害一切眾生後患無窮,跟眾生結冤仇,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大錯特錯。明白的人不會幹這種傻事,世界上古往今來真正明白人,他們選擇的行業全是教書,孔孟教書,釋迦牟尼佛教書,穆罕默德、耶穌、摩西哪個不是教書!真正聰明人,真正知道事實真相。

  「若一概言之,如前破法遍中所破諸惑為塞,能破之法為通。」諸惑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塞,能破之法用空假中三觀,這是通。「若別途言之,於能破觀法復起愛著,亦名為塞」。這一句非常重要,能破之法,空假中三觀,在此地像六度,這我們常講三學、六度、普賢菩薩十願。如果對這些方法產生愛、喜歡,又去執著它,那又錯了,它就不通了,因為你起愛著,著是著相、執著。叫你放下!記住,佛在《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世間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佛法要不放下,佛法就變成塞,不通了,佛法也得放下,真的通了你才能見性。為什麼?世間法是假的,佛法也是假的。世間法為什麼是假的?因緣所生法,佛法還是因緣所生法。給你說了三個學位,你真的以為有阿羅漢、有菩薩、有佛,你就塞了,不通。所以大乘教常講,佛法是一法不立,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佛菩薩應化在世間,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一法不捨,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一法不立是萬法皆空,佛法也空;一法不捨是萬法都建立了,一法不捨。佛菩薩行中道,二邊都不執著,空有都沒有愛著,這叫行中道,這叫大圓滿。

  「所謂於通起塞」,這是修行人常常犯的毛病,「此塞須破」,這個塞,譬如用六度來講,六度所破的對象那都是塞,布施破貪的,持戒是對破戒的,忍辱是對瞋恚的,精進是對懈怠的,那都是塞,禪定是對散亂的,我們今天講心浮氣躁那是塞,般若是對愚痴的,這個塞要破,用六種方法來破。「於塞得通」,塞沒有了,不就通了嗎?「此通須護」,這個通你要懂得保護。「但破塞存通」,這個道理一定要講求,六蔽沒有了,六度有沒有?有,不執著。為什麼?因為還有許許多多眾生有六塞之病,有這六種病,這六種藥自己不要了,自己通了,病好了,別人要。你不是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嗎?自己通了之後幫助那不通的人,不通的人根性不齊,絕大多數的,他對經教所講的他不相信,不相信,你就做出來給他看,他就相信了。所以就演說,表演,先表演然後讓他生起信心,你再把這個法子教給他,他相信了,他真肯幹,他也把他的病治好了。這個方法不能少,這個方法要善巧活用。所以我們治自己的病,佛法是藥,這個不能不知道,對佛法決定不能有貪戀,對佛法不可以執著。

  執著只有一個例外,念佛人執持名號,這是佛說的,除此以外,佛沒有教你執著,對一切法都不執著。但是對於念佛人求生淨土,佛教你執持名號,你對於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你盡量去執著它,你不要把它放鬆。為什麼?叫帶業往生,不執著名號就不帶業了,不帶業你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做不到,你病沒有治好;病統統治好了,不帶業可以往生。也就是,你看我們這部經裡「三輩往生」,經文有四段,前面三段上中下三輩,最後的一段慈舟大師判之為一心三輩,那是什麼?不是修淨土的,修其他法門的,修成功了,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能往生。不管修哪個法門,你修的功夫真得力,也就是說清淨心現前,心淨則佛土淨。你用六波羅蜜修成的清淨心,用戒定慧三學修成的清淨心,你用基督教《聖經》修成的清淨心,你用《古蘭經》修成的清淨心,迴向西方極樂世界行不行?行,統統得生,只要心清淨,跟它的條件就符合。我們念佛還是要念到心清淨,心不清淨不能往生。業障深重的人,就希望在最後臨終那一念是清淨心,就是那一念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雜念都沒有,他就決定往生。這是無量法門裡獨有的一門,其他的都沒有,所以這個法門叫萬修萬人去。我們業障深重,自己清楚,我們除這個辦法,沒第二個辦法。

  所以我勸導同學們,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得把心換一換,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心,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全放下了,你決定得生,從事上講。要從理上講那更殊勝,你往生的品位更高了,理上就是阿彌陀佛是什麼心?我們經上念過「一切皆成佛」,這是阿彌陀佛的心,不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嗎?不是把他度成阿羅漢、度成菩薩,統統度成佛,一切皆成佛,這是阿彌陀佛的心。四十八願,願願幫助一切眾生成佛,這還得了嗎?這才真正是大乘究竟圓滿。我們念念想著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念念想著我要幫助他們回歸到佛位,回歸到佛境界,阿彌陀佛這麼個心。理事都明瞭,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凡聖同居土也是上輩往生,不是中下輩。上輩往生,跟諸位說,自在了,自在到什麼程度?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站著去就站著去,想坐著去就坐著去,決定沒有病苦。得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後面兩句,中峰禪師說的「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那都不必說了,那是附帶的。只要你心是阿彌陀心,你居住的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沒離開我們這個地方,阿彌陀佛也沒離開我們的身心。凡夫不知道,迷惑顛倒!

  所以通要護叫護法,塞永遠別讓它再來,要防範,「破塞存通」,就是斷煩惱存菩提,斷六蔽存六度,就這個意思。斷貪瞋痴存戒定慧,戒是對治貪的,定是對治瞋的,慧是對治愚痴的,戒定慧是對治貪瞋痴的,所以佛是教導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六道凡夫無始劫來習慣於蔽塞,對佛法裡面所講的通達,很生疏,所以稍稍通一下馬上又堵塞,又不通了,這通真難!也就是說,你的貪瞋痴慢疑常常現起來,你的六波羅蜜常常忘掉,我們一般人講失念,把六度的念頭忘掉,常常忘掉。不想忘掉的常常忘掉,想把它忘掉的常常現前,這是什麼?煩惱習氣很難斷。在方法裡面,實在說以念佛為最方便,古大德說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是禪宗大德講的。覺是什麼?提起正念,時時刻刻能提得起三學、六和、三福、六波羅蜜,常常能提得起,一切時一切處常常能提得起,功夫就得力。這個得力不是偶然來的,決定是得自於長時薰修,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才能得到。我們不是一門,是多門,多門是散亂的,我們的意志、我們的心力不能集中,這是很大的傷害,這是蔽塞。一門容易通,一通一切都通,不通全都蔽塞了。理搞清楚了,方法有了,佛在經典上給我們提出很多方法,有了,依照這些方法來對治,我們才有方法克制煩惱,這方法有力量,有能力克制煩惱,有能力把這蔽塞打通,在這一生當中才能成就菩提道。

  諸多的方法、法門,我們接觸到,了解、明白了,我們要用哪個方法,智慧的選擇。我們沒有智慧,不知道怎麼選擇,釋迦牟尼佛代我們選擇了,提供我們做參考,我們想想可不可以接受?佛在《大集經》裡面告訴我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佛說在末法時期修淨土容易成就,可不可以考慮?很難。如果接觸淨土就能相信、就能理解,大善根,上上根人。上中下都不行,那怎麼辦?必須得浪費一些時間,浪費個十年、二十年,你在各個宗派法門裡面去觀察,然後再確定一門。我初出家的時候,我學佛七年出家,學佛大概十年前後的樣子,因為我常常在外面講經。聽眾裡有些老居士,學佛三、四十年的,都學得很不錯,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他都接觸、他都學過,而且那些老師都是很著名的大德。年歲大了,最後他覺悟了,無論學哪一門都不得受用,八十多歲的時候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告訴我每天念三萬聲佛號,他是經行,退休了住在鄉下,鄉下早晨起來到外面去散步,散步大概要三個小時。清早起來也是運動,一步一聲佛號,走三萬步,念三萬聲佛號,這就他的功課,來告訴我。我讚歎他,我說:你完全對了,你真的把門路找到了。老年人養生之道散步是最好的,慢慢走,不要走得太快,一步一聲佛號,又能攝心,這肯定往生。

  年歲大了再不能工作,得要辦來生的事,這一生已經了了,來生怎麼辦?不念佛那就得搞輪迴。想想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善還是有惡?是功還是有過?好好反省一下,縱然不墮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的人,肯定在三惡道住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肯定的。想到三惡道的苦、三惡道的可怕,我們就不能不念佛,不能不往生極樂世界。現在確實擺在面前兩條路,一個是無間地獄,一個是極樂世界。我們一生沒殺人,有沒有殺害動物?想想,太多!你能數得清嗎?愈想就愈可怕。我父親在世晚年遇到中日戰爭,他從軍做個軍人,在軍隊裡面管武器,軍械官管武器,所以槍枝子彈就太容易拿到,拿來幹什麼?打獵,每天打獵。早晨清早天沒亮就起來,把我們叫起來跟著一起去打獵,天天殺生,他人是個好人,很善良,就是殺生。走的時候跟《地藏經》上講的完全一樣,我讀了《地藏經》,想想老人家走的時候狀況,我都寒毛直豎,才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看到的是什麼?花報。果報是在哪裡?果報在地獄,將來到畜生道得還命。生前不知道佛法,不知道因果,那一幕我學佛之後,父親表演給我看的,我對《地藏經》裡面所說的一絲毫不懷疑,句句都是真實話。所以老師教我不要去做官,我跟佛有緣分,出家講經教學學釋迦牟尼佛。我聽話,章嘉大師教我的,我一生就走這路子。

  雖然這條路很難走,三寶加持,遇到一個聽眾,就是韓館長他們夫妻兩個幫了我三十年,也就是幫助我講經教學三十年,才有現前的成就。如果沒有那三十年的幫助,這個路就走不通,不還俗,那一定就是趕經懺去了,搞經懺佛事去了。所以護法太重要了。三個老師是教學,方向、途徑我明白了,沒有護法這條路走不通;有這麼兩個好護法,這條路我走通了,他們的功德圓滿。往生今年十四年,每一年她老人家的忌辰,三月五號這一天我們都是有追悼紀念,到澳洲來我們也是每年做。有人告訴我,看到韓館長來應供,身邊還有很多出家的比丘尼跟她一起。我知道她在天道,這幾年應該可以往生了。韓館長往生,在台北華藏圖書館,我們有一套那個時候是錄像帶,應該把它找出來轉成光碟,每年在忌辰,把這個放一遍大家看看。佛門裡面有這樣護法的人,正法可以久住,這個護法太難太難了。菩提道上許許多多的障礙,他們都能替我化解,嫉妒障礙這最嚴重的。

  一直到現在,中國大陸我都不能回去,障緣多大!在國內我兩位護法,真正是知心知交,趙樸初老居士、茗山老和尚,這兩個人往生了,我在大陸上沒人護持了。正法能不能久住,關鍵在護持,有護法的人,正法可以久住;沒有護法的人,佛法就會衰滅。所以釋迦牟尼佛把護法的工作,囑咐給國王大臣。中國歷代帝王護持,佛法在中國那麼樣的興旺有道理;沒有人護持,佛法就斷掉了。我們念念不忘韓館長,在我心中跟我三個老師分量是平等的,沒有老師,不認識佛法,不知道這條路;沒有韓館長,這條路走不通,我這一生成就就這四個人。

  末後這一句,我們念一下好了,「由上破法遍中,修之後未悟,復恐於通起塞」,這是一定有的現象,「於塞無通,所以立此通塞一門,撿彼破法遍」,這個撿就是檢驗,來檢驗前面講的破法遍,「令於塞得通,於通無塞,故名識通塞也。」所以這個不能不認識清楚,真認識清楚了,菩提道上才一帆風順。困苦、艱難是決定不能避免,現在眾生福薄,不能跟古人比。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