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九十九集) 2010/8/6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39-00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一十五面,第五行第二句看起:
「如上十願,願願皆曰: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段經文,普賢菩薩在發願的時候,每一願都是用這幾句話來做總結。這個地方所說的「我此大願」,在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在第二願就是「稱讚如來」,一直到第十願「普皆回向」,每一願無有窮盡,與遍法界相應。正如賢首國師《還源觀》裡面三種周遍,第一種「周遍法界」。在《還源觀》裡面告訴我們,他那個是講波動,極其微細快速的波動,每一個波動立刻都周遍法界。這個速度無法想像,決定不是現在所說的光速、電磁波的速度,沒有辦法跟它相比。太陽的光從太陽照到地球還要八分多鐘,自性裡面的波動,才動它就周遍法界。這是三種周遍的第一種。普賢菩薩的願也是一種波動,無論是有意或者是無意,無論是善願或者是惡念,都同樣的一個道理,所以這個事情不是假的,是真的。
普賢菩薩總結的這幾句話,世出世法一切法無不如是。有情有念頭,念頭這個動是波動現象,無情眾生,在物質上,物質有沒有波動?有。現在我們總算是搞明白了,沒有波動它就不存在,一定要波動它才存在。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電影是一張一張幻燈片以快速通過鏡頭,讓我們在銀幕上看到幻相,以為它在有動作,實際上沒有,張張都是獨立的幻燈片,它要是不動,不動它就停止;它要是沒有了,沒有了就銀幕上一片空白,就這個現象。我們今天六根能夠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那是波動的相續相,科學家還加了一句話,意念累積連續的現象,意念累積。意念累積是物質,所以物質有波動現象,它那個波要是不動,這物質就沒有了,就不存在。這些波動現象都是周遍法界,立刻就周遍法界。我們現在科學還沒有能夠應用到這種波動現象來傳遞信息,那個傳遞就太快了,不是光跟電所能夠比擬的。所以這句話是真的,它不是比喻話,與法界相應。
第二句,「念念相續」,這就是我們現在講,與時間相應。時間存不存在?念念相續,時間這個形態它就存在;如果念念一念不相續,時間就沒有了,時間就斷了。所以,時間也是從念念相續裡面產生的幻相。「無有間斷」,這是與自性相應,自性不生不滅,沒有間斷。不過在此地,前面講的這兩句是自性波動的狀態,自性實在它不動,這個波動狀態不是真的,它讓自性產生了影響,但是自性確實沒有間斷,自性沒有改變。下面「身語意業」,這是與三業相應。每一願與法界相應、與時間相應、與自性相應、與身語意三業相應。「無有疲厭」,自性法爾如是。這是普賢菩薩為我們做出的修行典範,修行的樣子。這是給誰做榜樣?都是給法身菩薩。我們在《華嚴經》最後這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品它具足的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不思議境界是所入,那就是回歸自性;普賢行願是能入,唯有修普賢行願,才能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淨宗裡面所說的常寂光淨土。這個四句,加上末後「無有疲厭」這五句,是普賢菩薩為我們形容常寂光的。常寂光有作用,不是沒有作用,眾生有感,常寂光就現相,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下面一段,「行願品」裡面有這幾句話,「《行願品》復云」,就是又說,「若人誦此願者」,這底下有省略,「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這是說這個人常常讀誦「行願品」,「行願品」全經很長,它有四十卷,古大德為了便利行人修學,行人就是佛門弟子,依照這個經教來修行的人,特別將這一卷提出來單獨流通,就是讓一般人容易學習。這是清涼大師作的,他老人家為我們拈出這個最後一卷,我們一般人講「普賢菩薩行願品」多半都是講最後這一卷。宗密大師給它做了詳細的註解,那就是《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因為它不是全經,它只全經最後一卷,四十卷最後一卷。這一卷特別重要,這一卷就是經典裡面常講「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卷導歸極樂;也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參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送他到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
說依照這個法門修行的人,這個地方講的是讀誦,對著經本叫讀,不對經本叫誦,誦是背誦,念得很熟,這一卷經文可以背誦。讀也好、背也好,不能不解經義。經有四種,「教理行果」,文字、言說這是教,教裡有理,有道理,那個理不能不明瞭,明瞭那叫解,你明瞭這個道理,解了之後你要能行。這十大願王都是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改變我們一切錯誤的心態。第一個,你能說人不傲慢嗎?傲慢的煩惱與生俱來,不是學來的。一念不覺,阿賴耶就出現,八個識、五十一心所,精神現象。第八阿賴耶是迷惑的根本,三細相,從阿賴耶就變現出末那,末那第七識,從第七識又變現出第六識,第六是意識。第七梵語叫末那,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染污識」,它不乾淨,它執著。末那是四大煩惱常相隨,與生俱來的。四大煩惱第一個我見,就是執著有個我,還沒有身,還不是執著身,執著有個我。有我這才找身體,投胎找身體,六道裡頭去找身體。我見之外有我愛,我愛是貪;我慢,你看傲慢,我慢是瞋恚;我痴。貪瞋痴,叫三毒煩惱。什麼時候有的?一念不覺就有了。雖然有,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嚴重,我們現在貪瞋痴太嚴重,感得許多的災難出現。因為,沒有轉識成智的都用八識,我們曉得四聖法界裡面,佛、菩薩還是用八識,既然用八識我們就知道,我見、我愛、我慢、我痴當然有,但是他很輕微、很細微,在四聖法界有。粗重的在六道,在六道就變成見思煩惱,佛經上說得微細,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就是這個東西變現出來的。
所以我們要承認,沒有能夠轉八識成四智,我慢有,不好斷。法身菩薩他斷了,斷了還有習氣,這個我們在學《華嚴》的時候討論得很多。習氣要完全斷掉,經上告訴我們,要經過三個阿僧祇劫。阿僧祇是大劫,三個阿僧祇,阿僧祇數目字很大,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習氣就沒有了。習氣沒有了,我們就曉得,實報土就沒有了,實報土是習氣變的。真的,無明沒斷,還有一品無明沒斷,他在十法界,他不在實報土,必須這一品無明斷掉,真斷了,這才能超越十法界,他住實報莊嚴土。諸佛如來的實報土也就是自己的實報莊嚴土,在那個境界裡自他不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我們稱這個地方也稱它作一真法界,它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六道就更不必說了。這些經教我們必須要常常薰習,要讀誦、要聽聞、要解義、要常常思惟,思惟就是作觀,把它變成我們一種宇宙人生觀。這是最正確的宇宙人生觀,沒有絲毫錯誤。諸佛如來的宇宙人生觀,我們也能夠入其境界,這叫真正修行。平常常作如是觀,實在講這種觀就是賢首大師《還源觀》上這六個條目,「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後面「四德、五止、六觀」。
這個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最後是講斷氣,氣斷了,神識離開身體,這個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散壞」。這是什麼?身體,六根不起作用了,眼不能見、耳不能聽了。一切諸根就是六根,六根作用失掉。為什麼?識離開了,你的心裡面,阿賴耶離開了,末那離開了,意識離開了,前五識也離開了,離開這個身體。識存不存在?存在,它離開、它存在,這就是我們世俗講的靈魂,靈魂離開身體。人沒有死的時候,靈魂會不會離開身體?偶爾也有,叫靈魂出竅。他身體沒壞,他還有呼吸,但是靈魂短暫離開身體,那他起的作用就比我們平常能力大,離開身體好像飄在空中,他能看到自己的身體,也能看到周邊一切人的動作。所以靈魂可以離開身體。我們作夢,夢是靈魂在起作用,不是身體,靈魂在起作用。
說靈魂,這是有個誤會,魂有,它決定不靈,它要靈就好了,它不靈。所以孔子他不說靈魂,他叫遊魂,你看《易經》裡「精氣為物,遊魂為變」,用遊魂說得好,孔老夫子不是不知道。因為魂的活動速度很快,它極不穩定,就像我們念頭一樣,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一個,它是這種狀態,所以稱遊魂是正確的。它不聰明,真的是靈的話,它怎麼會到三惡道去投胎?沒有這個道理。到三惡道投胎,還不是迷惑顛倒去的,誤以為是好境界,去了以後上當了,出不來了,總是這種情形多。它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是個界限,修行修得好,它能到天道,能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就是出離不了六道。修行到一定的功夫,真的有一點覺悟,不是大徹大悟,在佛法裡面它真的有覺悟,它就脫離六道。脫離六道,我們就不叫它做靈魂,一般稱它為靈性。這個稱法也是正確的,靈性,靈性是真正的自己,我們稱靈性一般都是在四聖法界,不是六道。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人在臨死的這一剎那,這一剎那是非常關鍵的時候,所以臨終助念非常有道理。
六根壞了,不起作用了,「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你的家親眷屬跟你要告別了,也就是你們在一起相聚的緣分盡了。以後還能不能相續?那要看緣分,有時候緣分在這個時候就盡了。所以人要覺悟,人與人的關係佛講得很好,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都有終了的時候,這個緣沒有了,見面都不認識。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我們到這個世間來,跟這些人的關係是這四種緣分,學佛之後明白了、覺悟了,要把這四種緣轉變成法緣,這就好了。轉變成法緣,那是自度度他,將來你成佛了,這些有緣人無論在什麼地方,散聚在遍法界虛空界,他有苦難、他有祈求,那個波你就會接收到,跟你有緣嘛!你接收到之後,肯定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你會去幫助他。
感應,佛經上講得很清楚,有四種不同的形態,顯感顯應、冥感冥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這四種不同的形態。我們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跟諸佛菩薩結緣多!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心裡面、口裡面求佛菩薩加持,求佛菩薩保佑,佛菩薩加不加持你?加。加有時候沒有感覺到,那是冥冥當中加持你。你是顯,明顯的求佛菩薩,佛菩薩暗中保佑你。學佛,在教理上有一定的程度,理解的程度,你能夠信得過。初學很難,初學的時候顯應他知道,冥應他不知道,他說不靈。絕對不是不靈!菩薩的應為什麼不完全是顯應,還有冥應呢?這一點我們知道,諸佛菩薩來應,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他要起心動念他就變成凡夫;他不會退轉,永遠住在常寂光。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感應道交即在當下。佛菩薩是顯還是冥應,統統在我們自己的念頭,我們的意念、我們的心態。經上講得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不是隨佛菩薩的意思,佛菩薩沒有意思。
這個地方「一切親屬悉皆捨離」,我們在這段經文裡要覺悟,親屬是過去生中結的緣,學佛之後,這個親屬就要用智慧的方法來把他改變成法眷屬,這就對了。如果是情執很深,對我們的修行就產生一定的障礙,不但障礙你證果,障礙你往生,連經教的義理都被它障礙了。被它障礙什麼?你錯解了,不是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那是性德,自性裡頭自然的流露,你一起心動念就把它扭曲了。所以,親屬要不要做出那種親愛的樣子?要。為什麼?是為了教化愚昧的眾生,教他倫理、教他道德,讓他活在這個世間是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幸福美滿的人生,給他這個。佛菩薩就得做出樣子給他看,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做出來,這個是世間和諧、穩定、互助合作、德行的一個基礎,佛菩薩教這類眾生就必須要這樣做,要表演,做出來。要真的有感情,那是凡夫;菩薩做的表演就像舞台表演一樣,表演得非常逼真,你看不出破綻,得明眼人才能看得清楚,一般人看不清楚。他表演得非常逼真,他才能感化眾生,才能教忠教孝、教廉教恥,他才能教眾生,是這麼個意思。實際上呢?實際上他們的心就跟經上講的永遠是清淨平等覺,這我們要知道。知道我們就會學,學就是修學,我們才能夠學得像,從事上像六道凡夫,從理上像一真法界,兩面都像,這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你看頭一個,世間人難捨的是親情,把它放在前面。
其次再看,「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你在世間有勢力,威是權力,你有權、你有勢,這做大官的。你走的時候一樣都帶不走,你的爵位帶不走、你的權力帶不走、你的威勢帶不走。這告訴你假的,親情是假的,威勢也是假的。「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你做的是帝王,你下面有宰相、有大臣,你有宮殿、有紫禁城,你在世間享受你的福報。象馬車乘是你的交通工具,珍寶伏藏是你收藏的這些珍寶。「如是一切,無復相隨」,沒有一樣東西你帶得去。這些話告訴我們,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我們就應當明瞭,能帶得去的這上要用心,凡是帶不去的,不要在這方面去作意,你在這裡面留意你就錯了,錯用了心,一樣都帶不去。古人教兒女教他什麼?積功累德給子孫,世間一切財富不要給他,他的兒孫是好兒孫。為什麼?他懂得修福,他將來前途無量,祖宗有德,自己知道修福,祖宗的德行保佑他,這是對的。遺留下給他的財物,如果是不孝的子孫,很快就敗失了。他得來的太容易,不知道珍惜,輕易就敗壞了。這是古今中外的例子很多很多,歷史上的記載,這些資訊太豐富了,一定要覺悟,這帶不去的。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這是你帶得走的,帶得走的是這十願,這個東西你能帶走。這個十願是性德,自性裡頭本有的,迷失了自性,疏忽了,思想、心行都跟性德相違背。我們知道錯了,現在要把性德找回來,做錯的事情要回頭是岸。前面普賢菩薩教導我們「常隨佛學」,這句話重要。釋迦牟尼佛一生為我們所示現的是什麼?他老人家示現的就是回頭是岸,積無比的功、累無比的大德,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讓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沒有給錢給這些眾生,也沒有給這些物資給眾生,釋迦牟尼佛給眾生什麼?幫助眾生覺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用什麼方法?用教學、用示範,身行言教;身體做出來給你看,口說給你聽,讓你明瞭、讓你覺悟。為什麼?無量無邊的苦都是從迷裡頭生的,迷了,你就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你的果報怎麼會好?果報就是六道輪迴。唯有真正覺悟、真正明白,宇宙怎麼回事情、人生怎麼回事情,我從哪裡來,將來到哪裡去,全搞明白了,他自在,他不迷了。他不迷,他所想的沒錯、所說的沒錯、所做的沒錯,他天天在累積功德,他天天在累積福德,福慧雙修,這才能解決問題。
釋迦牟尼佛幫助人解決問題是從根本上解決,不是枝葉。即使講求,前面我們講得很多,在講席裡頭,我們想求財富,想求聰明智慧、想求健康長壽,這佛教你,你只要依照他的理論方法去做,決定得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不是求不到,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求不到的,這真的,不可思議。這種求得大自在,心理上一點負擔都沒有,不要操心,求財,財滾滾而來。但是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在財上起了貪心,財不是好東西,財帶給你是罪業,那就錯了。所以佛法自始至終把智慧擺在第一位。有智,哪有沒有財的道理?有財未必有智慧,有智慧一定有財。所以你細心觀察,世出世間,只有佛的慈悲是真實的。依照這個十願修,我們一生沒有一樣不得如願享受自己真實的果報。
這個願王,「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十願要具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到已,即見阿彌陀佛」,見報身佛,他不是在有餘土,不是在同居土,他在實報莊嚴土,見報身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你說這個多快,等於說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見面就成佛了,佛就給他授記。「得授記已」,授記就是成佛,「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這是講時間,「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這是說處所,「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而為利益就是應所知量,你就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教化眾生,那就像觀音、文殊、普賢一樣,應以佛身得度你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你就現菩薩身,隨眾生心現相,現種種不同的相,能在同時、在不同的處所現無量無邊身。眾生的根性,應化的這些佛菩薩一定跟他的根性完全相應,自然相應,性德有這麼大的能量;所說的法自然相應,眾生一接觸、一聽聞就開悟。沒有這樣的能力,怎麼能度眾生?所以,修十大願王,往生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自性裡頭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恢復了,這真正是菩薩成佛的捷徑。
「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救苦救難要救到底,不能只救一半,把這些人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圓滿。送到西方極樂世界,理論、方法都在這部經上,這部經我們不要忘記,算是經文頭一句話,「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句話可太重要了。所以魏默深居士,這是前清咸豐年間人,他有《無量壽經》的會集本,也是他將「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卷經,列在淨土三經的後面,號稱淨土四經。將來諸位同修有看到淨土四經的,你就曉得四經是什麼,是魏默深把「行願品」加進去了。有道理,「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真有道理。到民國初年,印光大師,這是我們近代淨土宗的一位祖師,他老人家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經不長,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比《般若心經》還短,《般若心經》是二百六十個字,二百四十四個字,附在淨土四經後面,就是現在所稱的淨土五經。要知道淨土原本只有三經,第四是魏默深居士加的,第五印光大師加的。我們想想還能不能加?不能加了,圓滿了,你再想什麼都加不上,它圓滿了。末法時期這個九千年,淨土契一切眾生的根機,這五部經能普度一切眾生,幫助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五部完全受持很好,其實五部也不很長,淨宗經論裡最長的就是這部《無量壽經》,像「大勢至圓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那也叫一部,很適合末法人的根性。要用中國的話來說,淨宗經論確實簡要詳明,簡單扼要,它也詳細、也明白,最適合現在以及往後大眾的修學。
「又其中第十願普皆回向,顯普」,把這個「普」字顯示出來,「從初(第一願)禮敬乃至第九願恆順眾生」,這都是顯的「賢」字,普賢菩薩的德號。「故知十種大願,顯普賢義。賢則豎窮三際,普則圓攝無餘」,我們講橫遍十方。賢是說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普是講的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全都包括了。「《清涼疏》云,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正顯經中普賢,即位後普賢」,這兩句話解釋普賢解釋到究竟。果無不窮,窮是到了極處,我們講究竟圓滿,那是什麼?《還源觀》上講的一體、二用、三遍,果無不窮。最難得的是不捨因門,因門是什麼?四德、五止、六觀,《還源觀》上講的因門。已經成佛了,早就證妙覺位,還到人間來示現,示現什麼?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示現初學、示現小乘。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隨著眾生根性示現,才能夠接引一切眾生,才能夠滿足不同根性眾生的需求。諸佛如來沒有絲毫自己的意思,這叫恆順眾生;有一點自己的意思在裡面,不恆順。恆順的是真實智慧、善巧方便、無盡的神通道力,凡夫不知道。這正顯示經中普賢就是本經所說的,《華嚴經》上所講的普賢,他是什麼地位?叫位後普賢,這個位是成佛,妙覺位。證得妙覺位,好像他又退到菩薩位置上來幫助眾生,這為什麼?佛法是師道,這我們要知道。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對老師敬畏之心,又敬重又害怕,教這些學生不太方便,那老師怎麼樣?老師再換個身分,同學的身分。同學的身分就隨便多了,什麼話也敢講,那就好教了。所以佛教眾生他不用佛的身分,退到菩薩的身分,這叫位後普賢。
「亦即善導大師所謂,從果向因之相。」他本來已經證果,他現在回到因地,果是佛,因是菩薩,他用菩薩的身分應化在世間。什麼樣的菩薩?給諸位說,多半都是十信位的菩薩,位子不高。十信跟我們的距離很近,教的教材也很淺顯的教材,我們能接受、能聽得懂,也真能做得到,這是好老師。現在在這個時代,聖教衰微,一般大眾,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不學了,你要拿著大乘甚深的典籍來教他,他根本就聽不懂,縱然懂了,跟他的生活完全脫了節,他用不上。這是說什麼?經教不契機。契理,理上講沒錯,眾生不是這個根機。《華嚴》、《法華》、《楞嚴》這是研究所裡面的教材,現在眾生是什麼根機?小學根機。你拿研究所的教材去教小學,他怎麼能接受?這叫契理不契機。現在一般學校裡面所教的這些教材,年輕人學習很多,中學、小學、大學,你看他教些什麼?學的人那麼多。這種教材在佛法說,契機不契理,它跟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完全脫節。他能學習一點工藝,能夠在社會上謀生,他不會做人,做人的教育他沒有學過,做事的教育他學得不少。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遇到是這樣的根性,我們要明瞭,明瞭之後才曉得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們,既契機是又契理。
所以在這個時代,夏蓮居老居士出現了,這不是偶然的,把《無量壽經》重新會集整理一個善本,這個善本是集五種原譯本之大成。過去也有人做,做得有缺陷、不圓滿。頭一次是宋朝王龍舒居士作的,第二次是魏默深作的,清朝咸豐年間,民國初年夏老居士第三次會集。都不是普通人,都是菩薩在作略,在示現給我們看。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做這個註解,用意很深很深,為什麼?末法還有九千年,這九千年淨土當機。這九千年需要佛法,需要什麼佛法?就需要這部經,需要無量壽的佛法。我們也是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所以這次我們選講,大家在一起學習,就選黃念老的這個註解。我們的目的是希望這些東西能流傳給後世,給後人做參考,幫助他們學習,幫助他們建立信心、願力,依教奉行,往生淨土,目的在此地。
下面「又普賢偈云」,普賢菩薩的偈子,「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這首偈「是即普賢自言」,普賢菩薩自己說的,「我既往生極樂國已,成就所發之十種大願」,換句話說,十種大願圓滿,極樂世界現前。為什麼?極樂世界就是這十種大願建立的。阿彌陀佛因中所發的四十八願,你跟普賢菩薩十願對比一下,完全相應;換句話說,普賢十願一展開就是彌陀的四十八願,彌陀四十八願濃縮來就是普賢十願。所以,十願修行圓滿,極樂世界自然現前。什麼原因?一切法從心想生,十願是因,極樂世界是果,因圓果當然就滿足了,就這麼個道理。難得的是末後兩句,「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這是迴向。後面有,「乃以殊勝行願功德,皆悉回向眾生同生極樂」。菩薩示現在世間,把這個十願做到了,做出來給我們看,用意是什麼?用意是影響娑婆世界眾生,勸他們效法。時時刻刻在提醒、時時刻刻在誘導,是這個意思。因為普賢菩薩他早就成佛了,他早就修行圓滿,倒駕慈航,到這個世間來,應化跟我們的身分相同、見識相同,讓我們看到他肯修,他修成功了。我們會以他為榜樣、以他為典型,他能修得成功,我想我一定也能修得成功。慈悲到了極處!學會之後,真正普賢之德從自己內心裡面流露出來了,那我們這一生當中,點點滴滴的善行都不為自己,都會迴向給法界眾生,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這個大願不但跟普賢相應,跟阿彌陀佛圓滿相應,念念沒有自己,只有一切眾生。
「普皆回向,乃成普義」,「普」字的意思成就了,「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是普皆回向之本源」。換句話說,普皆回向就是阿彌陀佛普度一切眾生皆證究竟圓滿佛果的本願。所以普賢菩薩十願,到最後用普皆回向圓滿,黃老這個地方指出得好,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圓滿。所以,「普賢十大願王,正是彌陀大願之第三十五願之廣演」。三十五願是一生補處願,他的願文,這個地方節錄在此地,「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宏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這一段經文在此地不說,到下面第六品裡面,我們會讀到這段經文,再詳細的講解。
「由是可見,會中聖眾,多是曾生極樂,披宏誓鎧,遊化十方,助佛宏化」,這幾句話說得好。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靈山講這部經,這部經是跟《法華經》同在一個地方講的,《法華經》在靈鷲山講的,這部經也是在靈鷲山講的,同一個地方;聽眾也跟《法華經》一樣,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俱。跟其他法會不一樣,其他法會裡記載的一千二百五十人,這部經是一萬二千人。這些大眾當中,有很多都是已經往生極樂世界的,又來了,釋迦牟尼佛在此地教化眾生,他們又回來了。為什麼又回來?就是這三十五願,他本願為眾生故。跟這個世界眾生特別有緣分,他自己還沒有證到等覺,他就回來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樣的人很多,出家人裡頭有,在家裡頭的人更多。在家度眾生更方便,變成你的家親眷屬朋友來度你,幫助你對於淨宗法門生起信心,幫助你了解經義、依教修行,幫助你行普賢道,就是行十大願王。
淨宗學會成立過程,前面跟諸位略略的報告過。可是我們淨宗學會的緣起,是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那個地方寫成的,在一個小鎮庫珀提諾,那個時候我住在那邊,寫出淨宗學會的緣起。緣起裡面,我們列了五個科目,修淨土的人一定要認真學習,要把它落實。這五個科目,淨業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學、六波羅蜜、普賢十願,這五個科目。時間過得很快,二十多年過去了,有沒有成效?好像成效不彰。在家同學沒有能夠落實《十善業道》,出家同學沒能夠落實《沙彌律儀》,這樣往生有問題。我們也認真去反省,為什麼古人那麼容易做到,現在人為什麼這麼困難,做不到,原因何在?我們也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這個問題,得到結果了。我們這一代的人沒有受到扎根教育,所以《十善業》做不到。於是我們就想起來,中國傳統教育裡頭的扎根教育,它紮的什麼根?儒釋道的三個根。儒的根是什麼?倫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些德目,在過去兒童時代非常認真學習。沒有文字,父母教你,你家裡面的長輩教你,親戚朋友教你,甚至於陌生人、不認識的人,看到你犯了規矩都會指責你、都會教你,從小就養成。小孩看多了、聽多了,正是所謂耳濡目染,成了習慣,自己做錯事情,別人一指責,服了,低著頭不敢講話。我們想到這個問題,想到滿清亡國之後,我們的社會就動盪不安,一直到現在沒有安定下來。扎根教育普遍疏忽了,不但看不到,講都沒人講了,這個很可怕。
所以,當許多人在一起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才認真提出儒釋道的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確實,在過去一個時期,中國人從小都懂得這三個根,都受過這個教育,所以學佛很容易。展開經本看起來,「善男子善女人」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回頭想想大概就是說我,我應該也在其中。十善業道做到了,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十善業道》做不到,《感應篇》因果不懂,你沒有受過教育。有儒跟道的基礎,《十善業道》只要一接觸就明瞭,就能落實。所以在佛法,無論出家在家,認真學習沒有不成就的道理。現在這個東西疏忽了,沒有了,沒有了怎麼樣?人會做事,不會做人了。辦事這些方法學到了,做人的規矩沒有學到,人不會做人,社會就動亂了。現在要想社會安定,要想社會和諧,除了把老祖宗的東西找回來,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我們還是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出家的加上《沙彌律儀》。現在教這些課程的人,我們想想這裡頭有沒有從極樂世界回來的人?我想肯定有。這些法身菩薩來到世間來示現什麼?示現當小學教員。這真的,不是假的。這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肯定是的,「曾生極樂,披宏誓鎧,遊化十方,助佛宏化」,我們不能輕視,要尊重、要禮敬。
「如是輾轉教化,輾轉度脫」,這個就是法輪常轉,我們認真努力去教別人,他學會了,他又去教別人。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一個示範的點比什麼都重要,沒有這個點,我們雖然教,花的時間再多、花的精神再多,效果不彰。為什麼?他沒有看見。所以一定要有個實驗點,在這個小點裡面,小範圍裡頭,一個小區、一個小鎮把它做出來,百分之百的落實,有這麼一個點。我相信我們大家真正發心,三寶加持,這個願望會落實,會出現。在外面教,你信不信?你到某個地方去看,你去參觀。他來看到之後,他的懷疑就沒有了,他也會真的幹了。能不能產生效果,這個點太重要了!現在有很多人在佛門裡修福,建大的寺廟,有沒有好處?從前李老師在世,常常跟我們說,「有廟無道,不能興教」。他老人家一生不重視道場,所以道場很簡陋,重視培養人才。我們今天不僅要重視培養人才,要重視這個示範的小區。在台灣三重有一條街道,有兩位老師在那裡辛苦經營了十三年,很有成績,現在被政府肯定了。真正有心人,真正是西方極樂世界回來的菩薩,替阿彌陀佛做的好事,真正救苦救難,救助這一切眾生,做示範點。這是菩薩事業、神聖的事業,世間什麼樣的事業都不能跟它相比。我們過去在廬江湯池做了三年,現在搬到此地來。廬江三年是全民教育,做成功了,搬到這邊來,我重點培養老師,做為訓練師資的基地,將來有這麼個緣分,哪個小鎮、小區想做,咱們有老師去教,沒有老師去教搞不成功。所以我們念到這一段,想到那些好老師,真正做出了犧牲奉獻,原來是極樂世界再來的,過去到過極樂世界,現在幫助佛教化眾生,輾轉教化,輾轉度脫。「是故經中,無量無邊一切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是不是從極樂世界回來的,你從這句話當中就得到消息了。哪句話?「皆遵普賢大士之德」。他如果是西方極樂世界來的,他肯定有這個習氣,不必要人教,他自己就顯示出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他就會顯示出來,自自然然做出來給你看。這是真的,這就不是假的了。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上兩句初讚諸大士之實德」。這兩句話,普遍的這些大菩薩們,他們真實的功德,具足無量行願。無量行願就是十大願王的引申、擴充,就像諸大菩薩把十善業道擴充成八萬四千細行,菩薩八萬四千細行歸納起來就是十善業這十條,這個地方也是普賢這個十條,一擴充,無量無邊的行願。「無量者,其多其大,無法稱量,名曰無量。」《攝大乘論釋》裡面說,釋是解釋,「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沒有辦法用比喻來譬類得知,這稱之為無量,這是對這兩個字的解釋。「行謂六度四攝等大行」,菩薩表現給我們看的肯定就是這些,做給我們看。我們凡夫,凡夫的心行跟這個是相反的,菩薩喜歡布施,凡夫喜歡收藏,收藏這個東西帶不去的,菩薩帶不去的都布施了。凡夫喜歡作惡,菩薩喜歡持戒。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惡業,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菩薩用這六條自度度他。
四攝法是接引眾生的手段,用現在的話來說,是菩薩的公共關係法。菩薩怎麼樣接引眾生?他有四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布施」。這個布施跟六度布施講法不一樣,這個布施是什麼?多請客、多送禮,我們世間人常講禮多人不怪。菩薩真的用這種方法,多送禮、多請客,感情就建立,這個關係建立之後就好說話了。「愛語」,愛語是真正關心他的好話,良藥苦口,跟他能談真心話。「利行」,菩薩所作所為對眾生決定是有利益的。最後一個「同事」,非常了不起,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菩薩有智慧、菩薩有神通,縱然你有惡行,他也可以隨順,在隨順當中把你改正過來,讓你覺悟、讓你回頭是岸。在《還源觀》上,賢首國師給我們講了四德,那是性德,那是菩薩德行的大根大本。就像阿彌陀佛的本願一樣,普賢菩薩的本願,那是大根大本。第一個「隨緣妙用」,第二個「威儀有則」,威儀有則要做出好樣子給人看,不能做壞榜樣,要做好榜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做出好樣子,這個樣子與性德相應,在中國肯定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相應,好樣子。「柔和質直」,這是我們接觸大眾的儀態、儀表,一團歡喜,心地真誠,外表是一團歡喜。「代眾生苦」,有代眾生苦這一個大願,我們就能表演得很好,就能做得很好,真正幫助許許多多眾生回頭是岸。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