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六二集)  2011/4/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6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百二十七面倒數第二行,從下面「又《彌陀疏鈔》」,這個地方看起:

  「《彌陀疏鈔》曰: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這諸是一切,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就真諦來講確實沒有生滅,這個在《華嚴》、在本經前面,我們都學了很多。一切法就在當下,就在一念,這一念不生不滅,這個意思很難懂,本來不生哪裡會有滅!這是諸法實相。我們凡夫所看的,是這個現象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因為每個念都不一樣。日本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我們到他實驗室裡面去參觀好像有二、三次。他告訴我,我第一次去看好像是二00四年,到東京去訪問,他已經做了十年,做了十幾萬次的實驗,他告訴我,「居然沒有一個相同的圖案。」我告訴他,我說「你這個話,說的跟佛經上講的一樣。」他很驚訝,他沒有接觸過佛教,也很怕接觸宗教,怕人家說他迷信。為什麼不可能有兩個相同的?每個念頭都是獨立的。就像我們用攝影機,舊式膠捲的攝影機,拍電影一樣,你所拍出來電影的底片,那個幻燈片決定沒有兩張相同的,可以說是大同小異,絕對找不到兩張是相同的。我們同樣一個念頭,前念跟後念不一樣。以水實驗來說,我們說用愛心對著這一杯水,可是前念跟後念那個愛不相同,所以它第一個結晶跟第二個結晶不一樣。這就是《還源觀》上賢首大師所說的「出生無盡」,就這個意思。

  惠能大師《壇經》裡面所說的「能生萬法」,法沒有定法,隨著念頭在變化,這個念頭就是阿賴耶。只有轉識成智之後,那個念頭是一樣的,前念跟後念是一樣的,為什麼?它是無念,無念就一樣,有念就不一樣。只有實報莊嚴土可以說是相續相,不是相似相續相,十法界六道所有一切現象都是相似相續相,絕對沒有相同的。這就是「無起作之理」,這叫無生。無起作,有沒有起作?有起作的相,無起作的理,就是相有理無,從理上講無生,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是假的。《般若經》上,《金剛經》大家常讀,不學佛的也念《金剛經》,這在古時候讀書人一定會讀這部經,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你就不應該在這個虛妄相上起分別執著,起心動念要控制它、要佔有它,那大錯特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從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當中,你就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他的態度正確,什麼態度?遊戲人間。就像我們現在出門觀光旅遊,可以用這種態度,到這個世界上來觀光旅遊,決定沒有控制,決定沒有佔有,我到這來玩幾天就走了。住旅館,旅館不是我的,但是我住了幾天,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這個宇宙,我們在這統統要作如是觀,我們有使用權,決定沒有所有權,你認為是你所有的,錯了,那是妄想。所以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這就對了,了解事實真相,一切隨緣。

  《還源觀》上的四德,第一個「隨緣妙用」,妙用就是,妙用對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妙!隨緣當中不失清淨心。《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清淨平等覺」,隨緣不妨礙清淨平等覺,沒有失去清淨平等覺,這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清淨是沒有絲毫染著,平等是沒有高下,覺是沒有迷惑,這叫妙,妙用指的是這個。這是「慧心安此」,安在這個境界裡頭,這個境界我們把它稱為自然,自然現象。自然現象它能夠生精神現象,精神現象就有執著,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全起來了。雖然非常非常微細,它已經變質了,變質,外面境界也變了,一真法界是實報土,它就變成十法界。如果分別執著很嚴重那就變成六道,極其嚴重就變成三途,都不是真的,自己變自己去受,所以叫自作自受。佛菩薩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讓我們從這個地方覺悟,覺悟之後一定要放下,不放下那又迷了。所以看破之後立刻放下,放下幫助你更進一步的看破。這個樣子你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提升到究竟圓滿那就是妙覺果位,回歸自性,回歸常寂光。這個地方是慧心安此,此是這個境界裡頭,絕不是煩惱,八識裡面心心所都沒有辦法,這是大定,無生法忍是大定,這叫忍。這是就法上來說。

  第二是就行來講,行是修行,從你修行功夫上來說,「則報行純熟」,報是報土,如來的報身,如來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這講報身。報土是實報莊嚴土,你修行的功夫成熟,純熟。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這下面告訴我們,「智冥於理」,能證的是智,所證的是理,理是自性,自性裡頭本具智慧德相。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華嚴經》上佛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個個都有。所以大乘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世尊一句話道破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變成這樣子,原因在此地。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妄想執著當中有個分別省略掉了。我們體會,我們來學習一定要加上去,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成這樣子,變質了,這就是出生無盡,能生萬法,就這個意思。我們現在明白了,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佛,你就回歸到自性,你就證得究竟圓滿,《華嚴經》上講的妙覺位,在等覺之上。此地報行純熟,只要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雖然證得,他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所以我們知道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菩薩,這四十一位菩薩居報土,我們稱他作摩訶薩,大菩薩,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經上常常用這種稱呼,就是指這個果位,他們報行純熟。

  底下完全是形容他們的境界,第一個理智一如,能證的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所證的是自性。本經裡面說,三種真實裡頭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理。「無相無功」,不再執著相,不但不執著,分別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功是功用,這個時候無功用道,在這境界裡頭。他還有無明習氣沒斷,有沒有辦法給它斷?沒有,因為你不能起心動念,你起心動念就是有功,就是有相有功。所以古人說「此處用不得力」,就是無相無功,用不得力怎麼辦?這無始無明習氣怎麼斷?它自然就沒有了,時間久了就沒有了。古大德用個比喻讓我們體會這樁事情,很難說,說不出來。古大德用酒瓶,盛酒的酒瓶來做比喻,酒瓶的酒倒乾淨,確實沒有了,擦得乾乾淨淨,可是聞聞有味道那叫習氣。這習氣能不能除掉?除不掉,沒有法子除掉。唯一的辦法,瓶蓋打開放在那裡,放個一年、兩年再去聞,沒有了。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習氣有濃淡不一樣,初去的人,十住菩薩很濃,十行位的菩薩就淡一點,十迴向更淡一點,到十地還有很薄很薄,到等覺還有一品,等覺上去沒有了,妙覺位沒有了。沒有了他就不住實報土,實報土有相,就不住實報土,到哪裡去?到常寂光去了。於是我們就明白,實報莊嚴土怎麼來的?無始無明習氣來的,有習氣就有實報莊嚴土,沒有習氣實報土就沒有了。常寂光才是真的,為什麼?永恆不變,它沒有相,三種現象都沒有,不但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連自然現象都沒有。這個自然現象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我們換成現在科學所講的一秒鐘,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頻率在那裡振動,那個自然現象也沒有,這是無相無功。

  所以「曠若虛空」,曠是空曠,像虛空一樣,這是說真心、說自性。「湛若渟海」,湛是湛然,講它的清淨就像大海,這個大海是平靜的,沒有風浪、沒有染污,這渟海。「心識妄惑」,心識就是八識,妄惑是無明,無始無明,「寂然不起」,八識不起,當然跟著八識的心所也不起,就是八識沒有了,轉八識成四智,他不迷惑了。阿賴耶變成大圓鏡智,末那變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識變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全是智慧了,分別執著再不會起來了,寂然不起,這叫「無生」。這是什麼人證得?華嚴會上初住以上。在中國佛教,禪宗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這種人往生西方淨土是實報莊嚴土。在教下叫大開圓解,在淨土叫理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統統是這個境界。真的他們證得無生法忍,這叫無生。

  「前說」,前面所講的「猶通諸地」,不是從初地講起嗎?後說,後說就是此地講,約行來說的,約行、約法,也就是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上所講的,「唯八地所專」,八地以上才證得,八地。「故知淨影疏中之無生法忍」,講的無生法忍,「即《彌陀疏鈔》中」,蓮池大師「約行之無生法忍。故淨影師謂為七地以上,蓮池師指為八地」,七地以上不就是八地!所以「兩說無違。又《仁王經》亦謂無生法忍在七八九地」。無生法忍,因為《仁王經》講五忍,這個無生法忍是第四,最高的叫寂滅忍,這是法身菩薩所證的。在七地、八地、九地,它分三品,七地菩薩證的是下品無生法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所證的不叫無生,叫寂滅,十地菩薩是下品寂滅忍,等覺菩薩是中品寂滅忍,妙覺果位是上品寂滅忍。這《仁王經》上講的我們都可以參考。「至於餘師異說」,還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茲不具錄」。黃念老居士肯定蓮池大師的說法,小慧遠《淨影疏》裡面說法跟蓮池大師意思是相同的。

  末後這一段,「本經三忍」,這三種忍,「以音響忍為首,柔順忍次之,異於《賢劫經》,而同於《華嚴十忍品》及《如來興顯經》。《舊華嚴經》十忍」。《舊華嚴經》是東晉時候翻譯的,我們稱為《晉經》,六十卷叫《六十華嚴》。《華嚴經》在中國三次翻譯,第二次是唐朝武則天執政的時候,武則天做皇帝把國號改了,不叫唐,叫周,《華嚴經》是在她那個時候翻譯完成的,所以《華嚴經》也叫做《大周經》。開經偈是武則天寫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寫得太好了,後來世世代代祖師大德想再作一首開經偈作不出來,一直都用她的。她死了之後也就被人推翻,恢復唐朝,兒子中宗皇帝是唐太宗的孫子。《六十華嚴》「十忍為:一者音聲忍,二者順忍,三者無生法忍」,跟這個次序相同,「四者如幻忍」,它後頭有個簡單的解釋。這些統統是教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有正確的看法,真是所謂相有性無,性是體,幻相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的電視屏幕,相有沒有?有,不能說它沒有。它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它沒有體,體是空寂的。《金剛經》上比喻作「夢幻泡影」,佛說要「應作如是觀」,這正知正見。所以我們說你可以欣賞,你不能控制,你得不到。

  世間人把它當真,不知道它是假的,所以想控制、想執著,還在這裡頭競爭,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實在講造罪業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可是造這些罪業它有果報,六道輪迴的果報,地獄、畜生、餓鬼的果報。果報也不是真的,你不知道它是假的,所以你真受苦。就像作夢一樣,作夢的時候不知道作夢是假的,一個老虎要吃你,嚇得一身冷汗,從夢中驚醒過來:是個夢。如果曉得是個夢,就像菩薩一樣捨身餵虎,不是修了大功德嗎?確實是這樣的,這才是事實真相。所以教我們要看一切法如幻,佛法也如幻,可別把佛法當真。為什麼?佛法是跟世間法相對產生的,世間法好比生病,佛法是藥,如果病沒有了,藥也就沒有了。藥是因病而有的,佛法是因世間法而有的,哪來的佛法?自性清淨裡頭一法不立,也一法不捨,這才圓融。三種現象,物質、精神跟自然現象,它起來由它起,滅隨它滅,只要你對它不起心、不動念,一切正常;你對它起心動念錯了,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起心動念迷了,分別迷得更深,如果再執著那最深,錯了。起心動念的時候,實報土出現了,諸佛如來的實報土出現,那叫一真法界;如果起了分別,四聖法界出現,十法界的四聖法界;又起了執著,六道出現了。這個我們要理解,我們把執著斷掉,六道就沒有了,從六道醒過來,這一場夢醒過來了;如果於一切法不分別,從十法界醒過來了,這是世間法,十法界六道都叫世間法。出世間法那是實報土,實報土是無始無明習氣,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跟起心動念的習氣都斷掉了,佛法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

  最後一個,如如不動的、不生不滅的是常寂光淨土,它那什麼都沒有,常寂光。什麼都沒有,不能說無,為什麼?它能現相,所以叫真如自性,自性就是一切法的自體。諸位曉得,一切法無量無邊,自體是一個,自體就是真心,真心是一個,也叫本性,佛教也叫法性,一個。你要真正證得、真正明白了,你就曉得,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什麼關係?一個自性,一個法性,不是一家人,是一體。一家人還有分,還有你我他,沒有,就是自己,一切萬法就是自己。所以在這個時候,性德現前就慈悲,慈悲就是愛,無條件的,叫「同體大悲」,為什麼有這慈悲心?同體。「無緣大慈」,緣是條件,沒條件,予眾生樂沒有條件,幫助眾生離苦也是沒有條件,同體。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害別人就是害自己。這不懂,害別人怎麼是害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你害他,他要沒有覺悟,跟我一樣沒覺悟,就變成什麼?變成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自他永遠迷惑,自他永遠造業,自他永遠受苦,雙方都受苦。而且呢?而且有的時候還牽累別人,那你造的業就更嚴重。這個事情歷史上記載得太多,諸位要看一看《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你看前面,他說他一十七世為士大夫,你看他造的業,一十七世的果報。以後遇到佛法才覺悟、才明白了,這一回頭這個怨恨才化解掉,不學佛法永遠不知道,學佛法才真正能化解。

  所以一定要知道,一切法「如幻、如焰」,焰是火焰,我們點一支蠟燭,看蠟燭的火焰,如焰。都是比喻,火焰是無常,它不是真的,它是一種相似相續相,我們用攝影機,電視的攝影機你去照,就發現了。「如夢」,這個夢,佛在經上用得最多,人人都有作夢的經驗。諸佛如來出現在人間,釋迦牟尼佛當年應化在印度住世八十年,天天講經說法,叫「大作夢中佛事」,他沒有把這個世界看成是真的。所以一切境界在他面前,無論順境、逆境都經歷過,善緣、惡緣都遇到過,如如不動,他知道境界如夢幻泡影,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如響」,響是回音,前面講過,我們在山谷大吼一聲,回音馬上就過來。「如影」,我們站在亮光下面,身上有個影子,影子是假的,不是真的。「如化」,化是幻化。第十「如空」,確確實實,佛在經上講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六百卷《大般若經》,我看過一遍之後題了十二個字,我的心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釋迦牟尼佛講這樁事情二十二年,我們現在想想,這樁事情為什麼要講二十二年?你聽一、二遍沒聽懂,聽一百遍、兩百遍還是入不了境界,你還是空不了。應該是古人所說的長時薰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佛講二十二年,無數次的重複,幫助上中下的根性悟入境界,這是實相,《般若經》講真的不講假的。你看看前面,學大乘、學般若,前面的基礎,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前面的根二十年,才給你講真的,講萬法皆空。讓你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契入大乘境界,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最後法華,法華是成佛,法華是一乘法,《法華經》到最後做總結,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給你說大乘、小乘,給你說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方便說,不是說真實。真實只有《華嚴》、《法華》、《無量壽》,這裡頭給你講真實。而《無量壽》是真實裡面的真實,這個經比《般若》深,比《華嚴》、《法華》還要深,所以這個經是難信之法,真的一點不假。你有《法華》、《華嚴》的基礎,你入《無量壽》很容易,為什麼?它是《華嚴經》的總結,也是《法華經》的歸宿。隋唐時代的大德講得好,《華嚴》、《法華》皆是《無量壽》的引導,引導你入《無量壽》,這話講得好。

  我初學佛的時候是從學哲學進去的,所以對於淨土念佛法門懷疑,以為是佛的方便法,度這些沒知識的老太婆,用這個眼光去看它、貶低它,不願意碰它。跟李老師十年,老師苦口婆心勸我,我都沒有接受。叫我看《印光大師文鈔》,看過了很好,我很讚歎,我不再輕視淨土,還是不肯學。真正死心塌地學淨土,是我講《華嚴經》講了一半,真的,講《華嚴》、《法華》、《楞嚴》,《華嚴》講了一半,忽然心血來潮,想到文殊、普賢修什麼的,修什麼法門?善財童子學什麼法門?經在後頭,沒講到,往後面翻,才恍然大悟,文殊、普賢統統發願求生淨土,還帶領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這個對淨土恭敬之心才生起來,才體悟到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難怪諸佛菩薩都說難信之法,真難信!難信你能信,只有一句話能解釋,你過去生中曾經修過這個法門,你與淨土善根深厚,只能這麼說法,絕不是偶然的。過去沒有學過,現在一接觸你就相信,哪有這種道理?

  我們過去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可能這個經已經學過很多次,自己現在不曉得,阿賴耶識裡頭,阿賴耶識資料庫裡頭有資料,這次碰到,把舊檔案又翻出來,它又連上了,這叫善根。如果沒有善根,是決定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對於初學不可以輕視,說不定人家過去修得比我們都好,善根比我們深厚,我們修一輩子不見得能往生,他修幾年真往生,善根福德深厚,遇緣自然成熟。我們這一生也算很幸運,如果沒有這些大經大論支持,我們很難接受。可是接受了,那比別人是要深一些,理我們清楚,我們接觸到沒有一絲毫懷疑,修行的方法我們了解,懂得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理論的依據明瞭。深深體會到這個法門特別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超出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經,一切經的功德累積起來都比不上佛號。今天這個大災大難,能不能解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解決。但是人不相信,真的不相信,道理太深了,要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講明白不容易。我們也是為了這個災難,時間太迫急了,把《華嚴經》停下來,開講這部經。今天剛好一週年,去年清明開講的,今天剛好一週年,講了七百多個小時,一半。下面再一半呢?最少我看這部經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可能到一千四、五百個小時。這次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了,一直聽下來,我相信至少會給你增長信心。不信的,聽了相信;已經相信,你的信根紮穩,你不再會動搖。

  「又《十忍品》曰」,這《六十華嚴》的,「若聞真實法」,《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真實裡面的真實。「不驚不怖不畏,信解受持,愛樂順入,修習安住,是為第一隨順音聲忍」。我就做不到,跟李老師十年時時提示勸我,用種種善巧方便勸我。他老人家很清楚,我喜歡《華嚴》,喜歡大經大論,不喜歡念佛,多麼不容易!有很多人一聽他就相信,我非常佩服,那真是大善根、大福德,一聽就相信,就一門深入,十年不改變,成功了、成就了。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黃忠昌居士在深圳閉關,兩年十個月往生了,三年還差兩個月,這真正是善根深厚。他來做實驗,聽我講經說許許多多人都是三年成就的,他做個實驗,看三年能不能成就?果然成就。那也許人說,成就之後弘法利生多好呢?是好,弘法利生要有法緣。他成就,他知道今天度人難,太難了!今天度鬼容易,鬼比人好度,聽話,他們知道苦。就我們講度異類眾生容易,度畜生容易,度花草樹木這些精靈容易,樹神、山神、土地都容易,度人非常非常困難,這些事實我們都知道。如果在這個環境之下,先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絕對正確。成佛之後,這個世間的人真正回頭,想修行、想學佛,他就能在極樂世界再回來倒駕慈航。他在這個世間到極樂世界,跟這個世間有緣分,佛不度無緣之人,肯定回來,這是成就。真正成就一定隨緣,有緣多住幾天是好事,沒有緣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大好事。

  下面「又曰:此菩薩隨順寂靜,觀一切法平等正念,不違諸法,隨順深入。一切諸法清淨,直心分別諸法。修平等觀,深入具足,是為第二順忍。」順忍,就是我們經上前面講的「柔順忍」。這個菩薩隨順寂靜,心常常安住在寂靜,淺而言之,決定沒有浮躁,他心是定的。在順境裡面不生貪戀,在逆境裡頭不生瞋恚,他能保持清淨平等,不被外面境界所轉,外境不能影響他,這是功夫,忍是定功,相當的定功。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定功?下面說出來,觀一切法平等正念,觀是看破,他對於一切法看破了,一切法是平等法。一切法不生是平等法,清淨染污不生、善惡不生、邪正不生,你從一念上去看,一切法不生,當下即是,沒有過去未來,沒有此界他方,用現在的話說,時空沒有了,時間、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時空從哪裡來?從分別來的。離開分別,時空就不見了。科學家講空間維次,空間維次從哪來的?為什麼禪定裡面空間維次就突破,就沒有了,於是我們就明白,原來空間維次是從分別執著生的,分別執著放下了,空間維次沒有了。科學家為我們證明空間維次是存在的,而且非常複雜,數量沒有邊際。我們今天人生活在三維空間,空間維次愈高能量比我們就愈大。像螞蟻這些小蟲蜎飛蠕動的,蠕動這些小蟲,牠們生活是二維空間,牠只有長廣,牠沒有高的感觸,都是從分別執著上生起來的。

  佛能夠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佛從哪裡學的?經上告訴我們,他確實有十二年的參學。十九歲離開家庭,離開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去參學,過苦行僧的生活,十二年。古印度,就是當時印度宗教非常發達,印度的哲學世界之冠,他生長在這個環境。這些高人都修禪定,四禪八定不是釋迦牟尼佛所創的修學方法,而是古婆羅門教傳下來的,古婆羅門教比釋迦牟尼佛至少要早一萬年。所以印度宗教統統都修四禪八定,印度這些學派也修四禪八定,他們這些人對六道裡頭情況一清二楚,上面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到阿鼻地獄,沒有一樣不清楚。所以他是現量境界,他不是從理上去推斷,不是,親眼看到的,親自接觸到的,這能假得了嗎?不是一個人有這個本事,有這種本事人太多太多了。雖然如是,可是問題不能解決,六道清楚了、見到了,六道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以外還有沒有世界?沒人能回答。所以釋迦牟尼學了十二年,把所學的放下,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阿羅漢第九定,第十定、十一定一直往下去,我們想到最後是自性本定,妙覺果位所證得的自性本定,大徹大悟,見性成佛,一切法完全通了。出定之後,因為佛在這個樹下,畢缽羅樹下成道的,所以這個樹以後就叫它作菩提樹,為了紀念他,現在這個樹還在。他表演給我們看,放下十二年修學,就是放下所知障。佛講了,障礙兩大類,一個煩惱障,十九歲出家示現煩惱障丟掉、放下了;十二年所學的放下,所知障放下。二障放下,明心見性,障礙沒有了。

  學東西學太多了不好,學太多是所知障深了、厚了,障礙你開悟,障礙你證果。所以古大德傳下來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裡頭有大道理!學習是好事情,別搞到所知障裡頭去了,學的是什麼?知識,障礙了智慧,障礙了見性。知識不能解決問題,智慧才能解決問題。智慧從哪裡來的?從戒定慧。我們學一部經就是持戒,不學第二部這叫持戒;一部經裡頭學個三年、五年就得定,心就不散亂;定個二、三年就會開悟,悟了之後沒有學的都通了。一經通一切經都通,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都通,「平等正念」。這個方法在佛門裡用了三千年,現在人不用,不用就亂,學西方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是知識不是智慧。科學方法像現在量子力學家不錯,難得,他們也是一心專攻才會有這樣成就。今天科學界是向兩個極端發展,一個宏觀宇宙,一個量子力學,兩極發展。宏觀宇宙是觀察太空,太空物理學家他們的報告,也寫得很好,告訴我們,現在天文科學儀器所觀察到的宇宙,那大宇宙,實際上,只是宇宙實際上的十分之一,還有十分之九不見了。觀察宇宙不斷在擴張,擴張到邊緣上,不見了,看不見,他說是百分之九十,能觀察到的百分之十。那個百分之九十不見了,他不知道,我們知道,這就佛法比它高,百分之九十到哪裡去?回歸自性。回歸自性,什麼現象都沒有了。你觀察一定有現象,它沒有現象,它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你觀什麼?所以我們曉得。

  量子力學,你看觀察到物質現象的源起,是念頭變現的,念頭是精神現象,精神現象的源起它怎麼說?無中生有,很難得了,很不容易。佛法講這精神現象從哪裡來?自性清淨圓明體。但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那就是常寂光,那是你緣不到的。你什麼時候會知道?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就見到,你不放下,它障礙你,見不到,放下就見到。科學家沒放下,只是用數學,理論上發現,然後再用精密的儀器去觀察、去證實。佛經上講得很好,這種方法來研究宇宙,大能觀察到宇宙的邊緣,小能看到阿賴耶,但是阿賴耶從哪裡來他不知道。這就是用意識心,就第六意識它所緣的境界,它是有限的,緣不到自性,明心見性決定不能用意識。「觀一切法平等正念」,這就是《華嚴經》上的正知正見。「不違諸法」,為什麼?一切法前面講了,它當體即空,相有性無、事有理無,它不礙事,你只要不分別、不執著,是一點妨礙都沒有,所以你可以隨順它。《還源觀》上講隨緣,隨順就是隨緣,隨緣深入,你能看到一切法清淨,怎麼看到的?心清淨。境隨心轉,心清淨看一切法都清淨,心平等看一切法都平等,境隨心轉。因為這個境界確實是心所現的,一切法唯心所現,心是能現,一切法是所現,所以一切法跟著心在轉。如果我們的心善,境界就善;心要是惡,境界就惡。

  今天地球發生問題了,到處都是災難,什麼原因?心不善。地球能不能救?能。連美國布萊登博士都說能,怎麼個救法?他提出三句話,真能救地球,第一個,就是全世界的人「棄惡揚善」,就是佛法講的斷惡修善,這第一句;第二「改邪歸正」;第三「端正心念」。這三句十二個字做到,社會就安定,地球災難就沒有了。地球上人多,糧食資源不夠用,你只心念變轉,地球源源不斷資源就又豐富起來了。「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都是佛給我們講的最高指導原則,原理原則。我們真的能懂,真的能契入,真正能照這樣做,哪有不幸福!哪有不圓滿的!真能解決問題。全世界一切眾生像兄弟姊妹一樣一家人,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互助合作,極樂世界就現前了。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前面我們學過很多,你看「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它是上善成就的。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可以說是極惡造成的,十善的反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貪瞋痴,造絕了,這個世界變成這個樣子。如果我們回頭,我們真正奉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世界馬上就改變,境隨心轉。

  佛法能救世界,救世界先得救人心,不從人心上救起,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境隨心轉,境是心變現的,我們現在的心不善變現出不善,心要善馬上就變現善。身體多病是心不善,你的細胞都變成帶上病毒;如果一改過來,心善了,帶病毒的那些細胞它立刻就恢復正常,恢復正常就是健康的。沒聽說哪個佛菩薩生病的,為什麼?他的心念端正,他沒有邪念,他沒有惡念,所以他不會生病。貪瞋痴,佛稱這個叫三毒,什麼毒?病毒。一切病毒的根源是貪瞋痴,這個東西改過來,無貪、無瞋、無痴,你把病根拔掉了,什麼樣的疾病、傳染病,你不會感染,為什麼?你的身體不帶病毒。你帶病毒就很容易感染,不帶病毒的人感染不上,現在講免疫,你是圓滿的免疫。這就是對自己身體,身體也是境界,境隨心轉。居住的環境地球還是境隨心轉,乃至於太空、星系,我們太陽系、銀河系,都是隨我們的心在轉,隨我們念頭在轉,念頭清淨、念頭善,全都轉成善好,心行不善你就看到災變,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佛常說,我們也念得很多,「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把心就放在阿彌陀佛這一處,我身體不好、我精神不好,念這阿彌陀佛就會念好。今天我們居住的環境多災多難,我就制心一處,制心阿彌陀佛,一心念阿彌陀佛,我這個地方就不遭災難。所以不信,是大隨煩惱裡頭頭一個,你不信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你真相信、真正依教奉行,它真起作用,真幫你解決問題。

  「直心分別諸法」,分別即是不分別,分別是什麼?樣樣清楚,這叫分別。什麼叫不分別?沒有分別的心,面對諸法沒有分別心,樣樣清楚,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沒有控制、沒有佔有。「修平等觀」,修平等觀要是沒有境界,你的平等從哪裡修?先在人事上修平等觀,然後再在一切萬法上修平等觀。就是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是阿羅漢的境界,平等是菩薩的境界,覺是佛陀的境界。清淨平等覺就是我們的真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放在心上,事上講是南無阿彌陀佛,理上講就是清淨平等覺,理事是一不是二。清淨平等覺就能轉境界,清淨平等覺能幫助社會,真正能解決問題。我前天看到同學從網路上下載一段新聞,胡錦濤主席在中國接見法國總統,胡主席對他警告,告訴他:戰爭不能解決問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歷史可以做證明。解決問題是什麼?清淨平等覺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我們要能接受、要能相信。文化教育能解決問題,中國幾千年來用這個方法,外國人學中國歷史沒有一個不佩服。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族群,這麼多的人口,居然幾千年來長治久安,靠什麼?靠教學,所以教學能解決問題。一個國家真正想把國家治理好,解決社會問題,解決災變的問題,真正落實用教育的方法,能夠培養五、六十個好老師,專門教導傳統文化,國家來培養五、六十個人不難。用一個電台,用一個頻道,對全國來教學,一天二十四小時不中斷,老師輪流教,隨時打開這電台都能受教育,我相信一年社會就安定了。社會安定了,這個地方災變就會減少,就肯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真能做得到!

  過去二00六、二00七、二00八三年,我們在安徽廬江湯池小鎮做實驗,那個地方你看三年當中沒有災難,周邊有災難,就這個地方沒災難。這個小鎮四萬八千人人心純樸善良,懂得孝親尊師,大家都學《弟子規》,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老師帶頭身教,做出榜樣給大家看,教成功了;沒有做實驗,大家不相信。我們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裡面做報告,很多次主題的報告,大家聽了歡喜,可是沒有信心。會後我們一起吃飯聊天,有些會友問我,「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做不到。」這是什麼?大隨煩惱頭一個不信,就沒有法子了。逼著怎麼?非要做實驗不可,找個小點做實驗,做出來大家相信。我們真可以說是祖宗之德,中國人傳統文化教學雖然丟掉了一百多年,底蘊深厚,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我們原先在那裡辦學做實驗也沒有把握,跟老師們在一塊研究,想像當中至少得兩年到三年,大概可以看到一點效果。沒有想到三個月效果卓著,沒有一個人不吃一驚,怎麼會是這個樣子!老師們把這個情形告訴我,我都嚇一跳,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可惜就是沒人教。證明了老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三字經》上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證明了。惡人的本性是善的不是惡的,惡是一時迷惑,你要教他的時候馬上回頭,良心就發現了。所以教育真管用,真能治國平天下。

  所以中國人自古所謂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前面還有兩個根,第一個是格物,格物用現在的話來說,放下欲望,你的心才會清淨。格是格鬥,跟誰格鬥?跟你的欲望格鬥,你的良心跟欲望去格鬥,戰勝欲望,崇尚道德。致知是求學,沒有真的學問你辦不了事。欲望多的人,德行、學問很難成就,那是障礙,所以頭一個把欲望放下,清心寡欲,你的學業、道業很容易成就,所以這種教學並不難。我們找不到實驗的場所,我很想找一個國家來做實驗,國家領導人要同意我們這個想法,招聘五、六十個老師專門來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倫理、道德、因果、宗教。用遠程教學,每天用電視、用網路播出去,「聖賢教育課堂」,頻道就可以用這個名字,聖賢教育課堂。早些年我訪問中國大陸的時候,陳大會先生找我來訪問,做了一套訪問這個題目叫「和諧拯救危機」,以後在香港也做了一次第二集。我們還在去年,好像是在馬來西亞做過一次,在吉隆坡大概是錄了七個小時,他把它訂做題目「和諧拯救危機第三集」。這個事情馬哈迪知道了,以前的老首相,他幫我們改個名字,叫「教育拯救危機」,改得很好,教育拯救危機就更明顯了。我跟他合作,我說教育,現在學校教育太多了,什麼教育?上面要加兩個字聖賢教育,「聖賢教育拯救危機」。他那個時候剛剛從國外訪問回來,比較累,要不然他也參加了。我說下一次,下次有機會的時候我們一起,一起來談談這些問題。確確實實如果我們到回歸聖賢教育,社會有救,世界有救了。西方人想的這種方法利用戰爭、武力,解決不了問題,那個思惟是錯誤的。

  湯恩比博士說的孔孟學說,沒有人反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都接觸過,提出來沒人反對。孔孟學說是什麼?我提出四個字「仁義忠恕」。仁是愛人,我愛自己,我愛別人,推己及人,沒有人反對。義是什麼?義是合理,思想、行為合情合理合法,大家都贊成。忠是什麼?忠是中,不偏不邪這叫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用心不偏不邪。恕是什麼?現在人疏忽傳統教育、聖賢教育一百多年,心沒有歸依處,沒有依靠,所以做錯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造作的這些罪孽,用什麼心?饒恕他。像夫子所說的「成事不說」,他已經做成,不要講了;「遂事不諫」,不是善事,他一定會做成功,不要勸他;「既往不咎」,已經過去了,一筆勾消,大家心都定下來。為什麼?沒有受過倫理道德教育,不知道,不懂,現在我們開始一起來學習。做再大的錯事,都一筆勾消不再追究,這恕道。這樣好不好?很多人聽到,好,這個方法好。安定當中恢復和睦、恢復倫理、恢復道德的教育,要從安穩當中。你如果說是一追究,用懲罰,社會就亂了,不是個好方法,一定要用恕。我們自己做錯了,希望別人原諒我們;我們就想到,別人做錯了,我們原諒他。大乘佛法「真誠慈悲」跟「仁義忠恕」意思一樣,這湯恩比提出來的,解決現前社會問題,他提出孔孟學說、大乘佛法。我們在孔孟、大乘裡面找到四個字,八個字就把問題解決了,無論是你個人問題、家庭問題、你公司行號問題、整個社會問題,這八個字統統能解決。不能用懲罰,不能用法律,不能用軍隊,那是愈搞愈糟糕。這個東西像大夫治病,你要知道他病從哪裡來的,病源找到對症下藥。「仁義忠恕、真誠慈悲」這服藥非常有效,認真學習,問題真能解決。

  我們也想在這個地方,找一塊地建個小村、小鎮,我們來做實驗,就用這八個字。這個小鎮大家生活在一起,個個人落實這八個字,認真的實踐《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也就是用這三樣東西把「仁義忠恕」做出來,把「真誠慈悲」做出來,做一個榜樣給世間人看。這個事情不難!我們先要邀約我們淨宗的同學,大家學佛在一起,聽經、念佛已經有幾年了,年歲大了退休,我們住在一起。先建一個小村,以後人多了慢慢就變成個小鎮,人再多了就變成城市,這個裡頭就落實這八個字。「修平等觀,深入具足,是為第二順忍。此即柔順忍也」。我們這個經上講的「柔順忍」,底下是講無生法忍。我們現在時間到了,這一段我們留著明天再來學習,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