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八集)  2011/12/17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48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課程,上一次講到「仁義」的第九十四句,這句我們接著再來深入體會,切磋一下。因為顏回是夫子學生當中,道德學問最高的學生,所以他的行持很值得我們去效法。當然夫子給他的教誨,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應顏回這個學習的機緣。當然我們既然要跟孔夫子學習,那我們就要以顏回為榜樣,所謂「德比於上則知恥」,我們跟復聖顏回夫子效法學習,那我們的羞恥心時時都能夠提得起來了。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而孟子也說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己矣」。其實學問就是從煩惱、虛妄的心,恢復真心、恢復明德,這是聖人教育最重要的目標,那怎麼恢復?這方法就是『克己復禮』。「克己」,我們看到《群書治要》第二冊二百二十頁,上面的註解有說到,「克己是約身」,約束自己的身心,就是不要讓身心隨著欲望、煩惱去追逐。我們之前也講到「天命之謂性」,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純淨純善的本性。但是為什麼現在它不能夠發揮作用?但因妄想分別執著不能夠證得。所以我們有分別,分別比較抽象,就是貪瞋痴慢疑這些習氣,所以把它放下,克就是克除、去掉了。那去不去得掉這些習氣?諸位學長,我們去不去得掉?現在懷疑這麼多,懷疑這麼久,那真正遇到境界的時候,可能會兵敗如山倒。境界還沒到就沒有信心,可不可以去掉?信心很重要,有信心才有決心,才有動力,信心是基礎。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一定可以證得的;不覺本無,這些習氣本來就沒有,一定可以去掉,可以斷除掉的。

  大家不相信的話,請大家現在把脾氣拿給我看一下,你假如真的有應該拿得出來。所以是沒有的、是虛幻的,你別把它當真,別把煩惱當真,不要認賊作父。其實我們這一念念念為人著想,這些煩惱、這些自私自利就污染不上。所以這個仁慈心,念念為人著想的心要時時保持下去就對了。「工夫到,滯塞通」,你能保持三個月,可能你的自性就恢復了。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這個意思是顏回,三月是一時,我們一年有四時,等於三個月之後天氣就有變化了。天氣變化了,但是顏回的仁慈之心沒有絲毫的改變,他三個月都沒改變,代表他終身都能守住這顆念念為人著想的心。《中庸》又講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真心它是不會變的,一直保持的。當然我們要真的能保持,那警覺性要很高,就要時時以經典來對照自己。

  這個克己從哪裡克?從念頭,「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其實我們要不要「克己復禮」?那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的靈性是升、是降誰也決定不了,是自己決定的,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還得靠個人。魯哀公有一天問孔夫子,他說有一個人非常健忘,健忘到什麼程度?他搬家之後把他太太給忘了,這個人真是太誇張了。孔子,你看孔子太有智慧,也太慈悲了,為什麼?抓住任何一個機會利益對方。尤其對方是國君,國君開了智慧老百姓就有福,是吧?我們之前講到孝道,談很多的是曾子。曾子生了大病的時候,那大官來看他,「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抓住每一個機會,讓這些有影響力的人,他的思想觀念正確,他就可以利益百姓。我們都要在這些應對當中,看到聖賢人的存心,所謂「慕賢當慕其心」。孔子抓住一切機會啟發國君,他是盡忠,他也是仁慈。孔子說這還不算最誇張的,最誇張的人是夏桀、商紂,把自己都給忘了,把自己都給毀了。把自己的真如本性都給糟蹋,糟蹋自己的明德跟本善,那這是更誇張的!

  而《孟子》有一段話,很值得我們思考,孟子說到「言非禮義,謂之自暴」,我們講出來的話跟禮義不相應,叫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義」,我的一言一行不能止在仁義的標準當中、心境當中,叫做自棄,自己讓自己的靈性墮落。我們都熟悉自暴自棄這個成語,但是我們假如不善護念自己這顆心,善護念一言一行,那我們也在自暴自棄,把自己的真心都給忘了,認煩惱為父母!這些道理我們真的體會到,人不願意再幹這種事情了,下定決心不能起不對的念頭,克己。復禮,復禮是返回到時時是真心,禮是什麼?敬,恭敬、誠敬,誠敬通真心、通性德。這個恢復就時時保持了,他就契入真心,契入仁道了,仁愛心是真心。那我們把這些道理體會起來,真的做一個有志氣的人,這一生不糟蹋自己,要成就自己。那個決心到什麼程度?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以不怕死的心對治自己的念頭跟煩惱,那就很勇猛了。諸位學長,什麼軍隊是打不勝它的,是所向披靡的?就不怕死的軍隊。那相同的,我們真的下了大決心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這個克己復禮的功夫就出來了。接著講到: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一天真的『克己復禮』,性德流露了,天下都來歸順、歸附。我們看《群書治要》上面註解到,「一日猶見歸」,他一天做到了,百姓、身邊的人都來仰慕、歸附他,假如他是終身都保持那就不得了!我們從孔夫子的行持,夫子是聖者,他有七十二賢人弟子,三千學生,那些學生對夫子都是非常仰慕的。我們看子路他是很勇猛的人,還沒見夫子以前也沒讀多少書,可是親近夫子之後變成賢人,七十二賢之一。而且為了盡忠不怕死,最後被殺害的時候,他臨終以前都沒有忘記夫子的教誨。他臨終以前最後一口氣,自己的帽子歪了,他想到夫子講的君子的帽子不可以歪,最後一口氣,把帽子擺正了才斷氣。所以可以了解到,他們對夫子的教誨時刻不敢忘懷,那種仰慕夫子之德可見一斑。所以這個『天下歸仁』,確實如此。

  其實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忽略倫理道德教育,人心價值方向錯誤,人都沒有安全感,所謂富而不安,貴而不樂。大家想一想,現在富貴之人安不安樂?沒有倫理道德教育,他錢很多,他底下的子孫會打他的主意,他怎麼能安心睡覺?所以買安眠藥的人應該是有錢人多,因為沒錢人連安眠藥都買不起。大家看一下,整個價值觀偏頗掉這是很可憐的事情。誰不希望生活在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的世界裡面?有沒有人不想?我就喜歡人家罵我,我就喜歡人家打我,有沒有?那請問大家,現在有一個社區,真正做到里仁為美,你去不去?(去)對,「天下歸仁」,一定去的!你縱使那裡的房子買不起,你也常常帶孩子去親近是吧?所以「道之所在」,道德之所在,「天下歸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那話說回來了,人這麼渴求有個充滿仁德風氣的社區地方,誰來做?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當仁不讓自己來做。現在假如有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來帶動,在一個社區裡面真正落實仁義,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盡心盡力照顧愛護。甚至愛印度人、愛馬來人超過華人,有沒有道理?本來就應該超過這才叫中華文化。是嗎?告訴大家,以前你們家客人來的時候,他吃得比較好,還是你吃得比較好?對!這叫中華文化,很好客,很有人情味。自己的人天天相處,客人來了這麼難得!而且對自己的人嚴格是愛護,不然他就恃寵而驕。所以教孩子都很嚴格,跟鄰居打架,爸爸媽媽知道了打誰?這是通達人性。你平常這麼愛他,犯錯的時候打他沒問題的!寬猛相濟、恩威並施,不然那個愛都變溺愛。

  而且真正愛天下的人怎麼愛?就是讓他相信中華文化是可以救世界的。你讓全世界的人生起這樣的信心,來親近中華文化,那你救了天下多少人!他沒有信心他怎麼肯學?誰來讓天下人有信心?孟子的話有沒有想到,「當今之世,舍我其誰」,諸位學長,我們從剛剛講到現在不是孔子、就是孟子,有沒有發覺?「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都在兩位聖人的行持當中流露出來了。這是可以做得到的,馬來西亞的華人又有福報,又有富貴,又有文化的智慧,這些條件都有了,不給世界做出榜樣來叫見死不救。我這麼講你們會不會壓力很大?壓力轉成動力,壓力叫煩惱,動力叫覺悟,真的做得到。比方說現在全世界農業偏頗得太厲害,都是噴農藥,都是用化肥,整個大地母親被糟蹋得體無完膚。殺業很重,那些土地上的生命全部都死光,而且板結以後,後代子孫沒有土地可以種。人的欲望可以讓人的良知泯滅到連為下一代想,都沒這個念頭,下一代有沒有地可以種關我什麼事?欲令智迷,利令智昏,真的太厲害。

  所以古聖先賢幾千來教育人,從來不談自私自利的,從來都是談道義的。「上下交征利」,兩千多年前孟子那段對話,「而國危矣」,而家危矣,都自私自利,連父母都傷害,連身邊的人都傷害了。所以孝悌仁義,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您看恢復傳統農耕很重要,我們華人帶頭來做,可能馬來人、印度人都有工作機會是吧?你照顧他們的生活。你當領導、你當老闆落實仁義,那不就不同種族、宗教就是一家人!那天下人都相信種族是可以團結的,宗教是可以團結的,信心就恢復,有福報的華人我們大馬的同胞來做。我是窮書生福報還沒到、還沒夠,先以這來大家互相共勉,以後我福報比較大,有機會我也全力去做。現在最大的危機是信心危機,人們不相信人性本善,不相信經典。所以恢復信心沒有別的,要做出榜樣來,要做給人家看才行。

  昨天遇到一位朋友,他說他們那個地方國會議員特別有愛心,照顧當地的馬來人、印度人,特別貧窮的,他特別去照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兒女,他在自己的因緣當中,落實「禮運大同篇,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還延伸開來,鰥寡孤獨、馬來、印度人者皆有所養。學東西要靈活,舉一反三,天下為公不分彼此,我相信發這種心的人,一定得祖先、聖賢人的保佑,他們的智慧、福報,冥冥當中都保佑他,所以人最可貴的要發大心。《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冥冥當中你的福報跟智慧就會開。

  我們來看一下「天下歸仁」,確實是真實不虛。在第九冊一千一百二十九頁。我們看最後一段故事講到的,「禹出見罪人」,大禹剛好出外巡視的時候,看到有人犯罪。他看了之後很不忍心,「下車問而泣之」,馬上下車詢問他犯罪的原因是什麼?了解之後為他傷心流淚。左右的人說到了,天子,這個罪人他不順正道,「不順道使然」,他罪有應得,他自己做錯的。「君王何為痛之至於此也」,君王,你何必為了他的事情,這麼悲痛到這種地步?「禹曰」,大禹說到,「堯舜之民」,堯舜所教化的老百姓,「皆以堯舜之心為心」,他們的百姓都效法堯舜的存心,堯舜的人生態度為自己的人生態度。這些都不是理想,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在他們那個時代真正做到的境界。所以《大學》裡才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我們看堯舜的無私,他當時候的黎民百姓以他為榜樣,天下歸仁,而且堯舜是終身不離仁愛的精神。「今寡人為君也」,現在是我為君王,「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百姓都順著自己的想法、看法,而不是遵從經典、遵從聖賢人,「是以痛之也」,所以我非常的悲痛。

  從大禹的談話我們可以了解到,禹對自己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以堯舜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且他的胸懷確實是我們古聖先王道統的精神,叫「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他覺得是自己沒有把百姓教好。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假如面對自己身邊的一切親朋好友,我們都期許自己要做好榜樣。我們學《弟子規》,我們要是聖賢的好弟子,讓身邊的親朋好友對聖教有信心,這樣來期許自己。而且不見世間過,他們有過失,有做得不對的,我們期許、提醒自己:是我做得不夠好,還沒有能夠感動他。我們有這個心境,那就不會去對立、指責任何的人。只要把這段教誨罪在朕躬,別人沒有錯,是我錯了,能夠不可須臾離也,奉行放在心上,那就時時能夠克己復禮,都一直要求自己,這個德行會不斷提升上去。都是要求自己,不要求人,那個德行一定感動身邊的人。

  我們從《德育故事》裡面,看到五倫當中,都有這樣的例子,我們看父子關係,舜王反省自己,父母對他這麼不好,他說父母一點錯都沒有,他自己負罪引慝,還是覺得罪過在他自己,那這個至誠就感通了,最後感動父母,他不見父母的過。在兄弟關係當中,我們看「繆彤自撾」,他四個兄弟住在一起,後來吵著要分財產,繆彤沒有責怪他的兄弟。自己把門關起來懺悔:我讀聖賢書讀了幾十年,聖賢教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我現在連自己的身修不好,家都齊不了,對不起聖賢,他就自己打自己的嘴。結果兄弟還有這些弟婦發現,那一分懺悔自己的至誠就感通了,他弟弟、弟婦們都趕緊跪下來認錯,兄弟就不分家了。

  包含我們之前講到,唐太宗當時候蝗禍,蝗蟲把很多農作物都吃掉。唐太宗講到:老百姓沒有罪過,是我的罪過,你們不要再傷害老百姓,不要讓老百姓沒飯吃。他自己要把那個蝗蟲吞下去,大臣說那個會傷害身體。唐太宗講我就是要讓上天把禍移到我的身上,不要移到老百姓,我還怕生什麼病?結果蝗禍很快速的就消失掉。所以這都是這分存心感天動地、感動人心,就能真正感化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都對聖教有信心。當然這些經典的教誨也要常常提醒自己,不然有時候一不讀經、一不聽經,這正念就提不起來了,就很容易又看到對方的過失,又開始指責。接著講: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群書治要》的註解裡面講,「行善在己,不在人」,所以求之在己,自己的念頭、一言一行是自己決定的。在《論語》當中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道、真心離我們並不遠,我們轉成正念,我們就在仁道當中。進一步讓這個仁慈之心能夠保持下去,那怎麼保持?那要精進用功。學習不可以懈怠,每天讀經、聽經,這正念才能夠分明,不能打妄想,一鬆懈,妄想就紛飛了。「人身正氣稍不足,邪便得以干之」,正氣沒有提起來,這些妄想、習染就上來。那在處世當中確實提醒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貪瞋痴慢,念念為對方著想。接著我們看到,顏回掌握了恢復明德的道理,「克己復禮」,接著問說如何下手?

  【曰:請問其目。】

  這些細目要怎麼做?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其實這四句詳細說明,就是《弟子規》,「彼說長,此說短」是『非禮勿聽』,「非聖書,屏勿視」是『非禮勿視』,「話說多,不如少」、「奸巧語,穢污詞」是『非禮勿言』。這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我們講非禮之言語是不自重,也不愛人。還有『非禮勿動』,起心動念都要在誠敬、仁義當中才好。我們看接著顏回講,「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回夫子很謙虛,說他雖然不是很聰慧,但聽了這麼寶貴的教誨,也會非常恭敬的去實踐這一段教誨。這是註解裡講,「敬事此語」,敬就是學了之後紮紮實實的去落實它,然後「必行之」,必定要把它落實好。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下一句是九十五句剛好在旁邊,是另一個學生「仲弓問仁」。我們一起把這段經文念一下: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另一個學生問到『仁』,可能這個學生是當官,那開解道理,以他的成長背景,包含他的工作情況,能近取譬就是在引導、譬喻的時候,都以他最熟悉的來譬喻,他就很容易領會。這個「仁」怎麼落實?怎麼契入?具體講到了,出門的時候就好像見重要的國賓一樣。大家看一般接見元首那要放禮炮,都非常隆重;或者你接待一些大官,都是要非常慎重對待,不敢絲毫怠慢。諸位學長,我們現在出門看每個人,就像是接待部長一樣、接待首相一樣,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不敢絲毫放縱習氣。這個突顯了一個精神就是恭敬,誠敬通性德,所以要契入仁愛大道下手處,在時時保持恭敬的心。

  我們看下一句就指出來,『使民如承大祭』,在指導老百姓做事,那個態度是非常真誠。「大祭」是國家的祭祀,而且祭祀是祭三個種類的,三個項目第一主要是祭天,那祭老天、祭上天要真誠恭敬,祭神如神在。再來是祭祀地祗,山神、樹神、海神,我們的整個生活都是靠大地這些萬物的滋養、幫助,所以地祗就是這些地神,器世間的神祗。第三種是祭人,人有分先王,有分至聖先師孔子這是祭師。還有祭祖,還有祭父母家祭,家庭的祭祀,祭自己的祖先,祭自己的父母都是非常真誠的,「事死者,如事生」,所以這是誠。這兩句就是提醒我們,真誠心時時保持。

  誠敬之外接著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我們,我們也不應該這樣去對待人。比方說我們不希望別人毀謗我們,我們也不應該去毀謗人;我們不希望別人欺負我們,我們也不應該這樣去欺負人。這是對於惡的行為「勿施於人」,施是加在別人身上,當然不行。壞的事情不可以這樣,好的事情也不能強加於人是吧?叫「教人以善勿過高」,你勸他為善,可是問題是你要用他能接受的方法,他才能慢慢循序漸進的提升起來。你不要一下子說要求他現在就要是聖賢,那他就被嚇跑了,你們有沒有被嚇過?「教人以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其實看起來是在教人為善,可是為什麼對方沒有辦法接受?還是沒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身處地。假如能設身處地,一定能感受到他的接受程度,你不會強壓給他。會強壓還是我們心上的問題,叫什麼?叫貪欲,要他聽我的,馬上照我的做,這叫控制的念頭。

  我們自己心念是控制的,這就是貪求。我們都不自愛了,愛不了人,隨順習氣就愛不了人,所以自愛才能愛人。曾經遇到一個朋友,她聽了課程之後,她知道這個肉裡面有太多的抗生素、毒素,所以回去就跟她先生講,我為你好,從今天開始不煮肉給你吃了。我為你好對不對?所以你看這個話都沒有錯,看言行不一定能看出問題,看哪裡才看得出問題?看他根本的心態的問題,所以修學得從根本的起心動念才能察覺問題所在。我們這些話講出去,別人聽了很有壓力,就是我們心上的態度不對。因為假如我們是隨順性德,應該是讓人如沐春風,而不是很痛苦。所以孔子說風行草偃,「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吹過去很舒服,春風徐徐,那些草都很自然,沒有絲毫勉強。大家有沒有想到哪一個故事?突然回想到我小的時候有看過一篇寓言,就是「北風跟太陽的故事」。

  剛好北風跟太陽有一天相聚在一起,北風就想跟太陽比比能耐。突然看到一個行人走過來,它跟太陽講,我們比一比,誰能先把他的外套拿下來。這個北風,來,我先來,它的北風嗖嗖吹得非常的猛,它愈吹那個行人愈把他的外套收得更緊,冷死他也,愈穿愈緊愈穿愈緊。假如我們為人好的心是強壓下去的,人家愈縮愈後退、愈縮愈後退。看到我們趕緊換另外一條路走:學《弟子規》的人又來,趕快先閃。結果北風吹到最後自己也快沒氣了。講到這裡我挺有經驗的,我常常也快講到沒有氣,都有點快動怒了:怎麼講不聽?但是這個時候不迴光返照,就隨順習氣,最後氣沒有伏下來,又講幾句氣話那就麻煩,就跟人家結怨了。所以四千五百年老祖宗教誨當中有一點,叫窒欲,要能調伏得了情緒才行,這個功夫很重要。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不能掌握情緒鐵定毀掉未來。最後沒辦法,它也沒氣可以吹了,只好讓太陽試試看,太陽不慌不忙,把它的溫暖傳過去,沒多久時間很自然的就把衣服脫下來,外套就脫下來。大家要了解,現在的人,他必然要有一段觀察、相處,信任才能建立;信任還不夠你講很多話,他不一定聽得進去。

  我們剛好翻到第一百零一句: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這個都是通達人情事理,『君子』在位的時候,要先取得民眾的信任,然後再勞役、再吩咐老百姓做事情。我們講到這裡,就想到之前大禹,他在安排老百姓的工作,都讓老百姓理解到,他做這些事都是為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做得很努力,因為他知道所有的努力都能帶給他財富、幸福。有這樣的認知、信任,就不會誤會好像上位者在壓榨他們;如果未取得信任,民眾會以為在虐待他們。『信而後諫』,君子勸人的時候,或者處在為人臣的位置的時候,應先取得他人或者取得領導者的信任,然後再規勸。假如還沒有建立信任就勸的話,可能對方、可能領導者會覺得:你怎麼挑我毛病?你是不是看我不順眼在毀謗我?這樣子我們為他好的目的就達不到了。好,那得建立信任!

  怎麼建立信任?我們剛剛才學過「顏淵問仁」,學到沒有?學到顏回有一個態度就是怎麼下手?有沒有?「請問其目」,我從哪裡開始做?我們既然知道信任的基礎之後才能夠規勸,那進一步信任怎麼達到?你要付出、你要愛護他這個信任才能建立。大家有沒有愛護人,愈愛他離你愈遠的經驗?有,我們心有戚戚焉。那個時候就是人快開悟,人往往在最痛苦可能就是你要開悟的時候。你苦到那種不想再幹這種事,不想再這樣苦下去,念一轉可能執著點就要放下。何苦來哉?這樣不能接受,何必硬是要用這種方式?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我們那麼著急,人家聖賢人都不急,今年沒機會明年再說,明年沒機會後年再說,這一生沒機會,下輩子再說。總要不能強求,總要隨緣不要攀緣,話說回來,還是心地上要得放下控制才行。剛剛跟大家舉的例子,那太太說的,我為你好,所以從今天開始不煮肉給你吃了。其實我們在五倫關係當中,都很可能會犯這樣的問題。我們當領導到了單位去:這本《弟子規》五千年的智慧,我為了你們幸福的未來,全部給我背下來,全部明天背下來。還是這麼樣要求,他都還不理解這個東西好在哪,你這樣要求,他就反感、排斥,看了就想吐。

  我不是開玩笑的,我遇過一些小朋友,一看到《弟子規》是瞪著《弟子規》,或者是發抖,真見過不是沒見過,那就是老師跟父母太嚴苛要求到,他心裡有障礙了。有個媽媽剛好我們課程當中講到說,上等的學子能禁得起老師的折磨,努力上進,奮發圖強。那個媽媽下了課就來問,怎麼折磨我兒子?上等學子是自己要先當上等學子,哪有自己不是上等學子,就要要求別人當上等學子?己所不欲,你自己都還沒做到還要求別人,這個都不是恕道了。我們待會再講一句,就是彰顯這個要求別人,自己沒做到,這就不是恕道了。我們現在常常可能:我為你好,所以你應該怎樣怎樣、怎樣怎樣,這控制、要求。還有一種情況:我要修道,我要這一生成聖賢,所以你們都要配合我,不要障礙我。有沒有道理?你們聽完會不會被他一愣一愣的?我要修道,我要成聖賢,所以你們統統要配合我,這個心念都是在要求別人。「上善若水」,水是隨圓就方,善利萬物而不要求、而不爭。我們拿著這藉口然後去隨順自己的,控制、要求的習氣,苛刻的習氣,那怎麼學還是提升不了。所以剛剛我們跟大家講到,惡事不能強加於人,縱使是為對方好,也要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叫慈悲為本,方便善巧為門,那循循善誘。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道很好的教誨是在一百一十二句。這樣我們對恕道體會得就更深、更廣,「孔子曰」,這是在《孔子家語》當中: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

  君子在三方面要心存推己及人的恕道,哪三方面?「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我們一起念一下:

  【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弗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我們看到有君主、領導人,不能忠心去奉事,可是卻對下屬隨意的使喚,自己沒有做到而要求別人,人家內心裡不可能會服氣的。在《論語》當中有講,「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不正己而求於人則有怨,人家沒有辦法接受我們這個態度。你自己都不效忠領導,還要求我們要做這個、做那個,這就不是恕道。我們的態度人家不能接受,都是不符合恕道,不能設身處地,通達人情、通達人心的感受。接著是對父母,『有親弗能孝,有子而求其報』,有父母不能盡力奉養盡孝道,卻要求孩子要回報他的恩德,這個也不是恕道。孩子會講你都不孝順爺爺奶奶,為什麼要叫我孝順你?有一個孩子對他媽媽特別叛逆,當孩子叛逆的時候,我們其實很容易就是覺得孩子不對。人怎麼理智處理遇到的事情?理智在哪裡體現出來?不在現象、不在結果當中指責、批判,要去找這個結果,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從因上化解,這個結果才不會繼續惡化。

  只看到結果又是指責的時候,那它只會更嚴重,孩子叛逆是結果,他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在哪裡?請問大家,有看過哪個一、二歲的孩子叛逆的沒有?假如有這個世界太恐怖了,現在一、二歲就能叛逆。沒有,他沒有,為什麼現在變有?那能怪他嗎?那我們父母、老師要反省,我們把一個天真的孩子搞成這樣,我們對不起他,不是他錯。他才十二、三歲他懂什麼?你說他都亂學。誰讓他亂學的?所以為人君、為人父母、為人師,真的遇到這些事了,還是得要反求諸己才行。《三字經》也把這個道理告訴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經典就是理智,得在人生境界當中把我們的理智提起來。

  有一個青少年他跟他媽媽常常就是對著幹,有一次他爺爺生病,他母親很少關心他爺爺。結果剛好他爺爺生病以前,他媽媽已經開始學《弟子規》,心境有所轉變。所以那一次住院,他媽媽就很認真照顧他爺爺,然後要繳醫藥費的時候,他媽媽拿出不少錢。那個孩子看到他媽拿那麼多錢出來就哭了,然後哭著跟他媽講,說妳以前對爺爺很不好。孩子他那種情緒沒有辦法疏通,憋、憋久了他當然脾氣不好,孩子跟我們是天性,跟爺爺奶奶也是天性。我們問幼兒園的小朋友,剛好跟他們提到,女子要有女德,就問小朋友,一個人當媽媽、當太太、當媳婦,最重要要有什麼好的美德?小朋友的回答排行榜第一名是什麼?要對爺爺奶奶好。諸位學長,我們開悟了沒有?真的,悟了?孩子那純真的心靈在成長的時候,這所有的事情都在影響他。

  我還遇過一個真實的案例,他媽媽在那裡煮很好喝的湯,那孩子身高還不是很高,踮著腳在那裡看:好了沒有、好了沒有?因為每次煮好吃的,都是他端去給奶奶吃,奶奶就在隔壁住,就買在一起。他在那著急,你看小孩很善良,讓他做這些事情他都很高興,孝順爺爺奶奶。結果他媽看他在那,就跟他開了個玩笑:今天煮少了,不拿給奶奶,下次再拿,就逗他。結果還沒煮好,中午午睡時間,這個孩子在那裡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心裡在那裡想:不能給奶奶,不端去給奶奶很難受。睡不著,自己爬起來,然後就踮腳拿椅子,把湯舀起來,因為媽媽在睡覺,趕緊自己先端過去,結果沒熟,小孩子很天真,他還不能判斷那個。但是你看他那些反應真的值得我們大人省思。端過去他安了回去睡覺,心安才睡得著覺。後來他媽媽就去煮好了,母親也很孝順,煮好就自己端過去了。他那奶奶來開門:剛剛已經端過來,怎麼又端來了?他媽媽才恍然大悟不能隨便跟孩子開玩笑。他跟爺爺奶奶是天性的天倫,所以當爺爺奶奶跟父母不親的時候,他的心是最難受的;當他看到父母很孝順爺爺奶奶,也是他最歡喜的事情。這裡我們看到這句就很有感觸,「有親弗能孝,有子而求其報」,孩子是很難接受的。

  『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自己不能尊敬自己的兄長,卻要求弟弟要順從自己,這也不是恕道。其實這個人心他都會交感的,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的心境一變,身邊的人也在變。剛剛跟大家講到的那個青少年,他哭著跟他媽媽講,妳以前對爺爺都不好。哭出來好,那情緒憋著會生病的,哭完以後,這個孩子從那天開始,很主動幫他媽媽做事情,以前都沒有,轉了。本來為什麼叛逆?媽媽自己不孝爺爺奶奶,那他當然不孝;你一轉孝了,他跟著也轉,感通了。

  接著說到,『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這「士」是讀書人,假如能夠明白忠於君、忠於親、悌於兄,都是自己先做,先以身作則,這才是能體悟到恕的根本。恕的根本就是先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這要求再提升就變苛刻,就變刻薄,這都不是恕道,人一刻薄就刻到身邊的人。我們看到這幾句,反回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態度,就是很容易我們先要求人、指責人。甚至於我們現在學了這些經典,可能會變成警察或者評判員,專門在評判人家:他修得還可以,他修得很差,他這裡不及格,那裡怎麼樣,我們就變評判員。但是一變評判員鐵定人家不可能認同我們的,首先人一評判傲慢增長,甚至不信任人,慢疑這些習氣會增長。再來,我們的精神都用在看別人,我們剛剛講的「克己復禮」,那起心動念都要覺照。有時候用全力關注自己的念頭,念頭還是伏不住,就全心全意用功,都還不一定功夫得力得了;假如我們還用一大堆時間去看別人的錯,那功夫就更不可能得力。

  有一次我跟我們同仁結緣,有一本《四書讀本節要》。在《四書》裡面,師長擷取一些重要的教誨,編成一本小冊子,口袋書放著隨時可以讀。我在口袋書後面,寫一些修身的句子,跟大家共勉,然後我跟同仁講,很真誠去抽那個本子,祖先會保佑。我們有一個同仁他就跟人談話,都在講人家的是非,他那時候來抽就抽到一句,叫「真修道之人,無剪爪之暇」,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抽不出來,「安有時間說閒話」,哪還有時間去說這些閒話?他抽到以後三天都很乖,因為他覺得好準,舉頭三尺有神明。還有一個很妙,他剛好遇到一些事,走進家裡:煩煩煩,煩死了!他太太跟他講,你先別煩,先去抽一本書。叫他先別煩,這個方法很好,你看一個人情緒很不好的時候,你記住,只要能轉移他的注意力,他的情緒就沒有了。沒那麼複雜,情緒是假的是吧?我們做一個實驗,情緒拿出來,Let me see。沒有,假的東西,真的它怎麼會消失,假的,所以根本都是剎那生滅的,虛幻的。

  很多有智慧的人通達這個道理,有一次魏徵進諫唐太宗,把唐太宗氣得他受不了,走進家裡:氣死我了,我非殺了他不可!氣得半死。長孫皇后看到情況一句話沒講,回房去,把她最高貴的那套禮服穿出來。唐太宗在那裡氣得刀都拔出來了,她馬上盛裝走出來,唐太宗一看到她:妳幹什麼?那個好奇心一起來,脾氣在哪裡?沒了,一轉就沒了。你看很多媽媽孩子在那裡哭哇、哇,拿個東西很好玩,那個小孩就不哭了,他的注意力到那裡去了。所以別把煩惱當真,藉一些機會把他正念提起來就好。當下唐太宗注意力就被引過去了,妳幹什麼?皇上,有這樣正直的忠臣,一定是有聖主出世,才有這樣的大臣。唐太宗一想:聖主!那他的氣就沒有了,挺高興的被太太肯定了。這樣好的皇后無形當中不知道救了多少忠臣,所以女人胸懷大,那真是家庭、企業,甚至是天下的福報。假如這領導者的太太心胸狹隘,本來才一分的事情,她再講個二、三句,就燒到十分熱了,那沒事都變有事,小事都變大事了。

  我那個同事他在那裡煩煩煩死了,他太太馬上跟他:你先別煩,去抽一句話。他就去抽,一抽起來打開來,「做大事者不可煩,煩必亂」。他一看,愣在那裡,也煩不起來,真的,人有誠心那祖先、聖賢都會保佑。你們可以回去做做實驗,比方說一本經書,你要睡覺以前很虔誠的:我現在馬上翻那一句,就是我可能今天最嚴重的問題。一翻很準,我做過不少次實驗,包含拿弘一大師的墨寶,「箴言四十句」,都有送給大家吧?有沒有人沒拿到?都拿到了。沒拿到的要找我,不然你會生我的氣生一輩子,這樣我不平等,會造成你一生的煩惱,這樣的事不可以做。人情事理要很清楚,我們《群書治要》不能白學,我們之前不是有提到堯帝嗎?在整個廳堂當中大家都很高興,有一個人在角落哭泣,都要能體恤到。再來,我們剛剛強調的,你對治自己時間、精力都不夠了,還看別人,所以工於論人者,察己就疏,就更看不到自己的問題。這些心性的消長,是煩惱愈來愈多,還是煩惱愈來愈少都要很清楚,然後把根本錯誤的態度要轉過來,所以不要看人過了。

  子貢口才最好,有一天批評人,我們複習一下,「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你看考試隨時都有,我剛剛看到,大家念不出來,我的火有一點快上來,你看指責人的慣性上來,不知不覺你都沒有給它say hello它就來了,所以覺照就很重要。突然想到我又還沒有講二十一遍是吧?怎麼可以苛求別人?前面才講不要苛刻,自己當下就做不到,所以自己幾兩重自己很清楚。常講給別人聽就很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問題,為什麼?好為人師,自己這個習氣就很容易上來。所以台上不好玩,當官也不好當是吧?你當官指揮別人習慣,那個不知不覺。我朋友說娶太太,不可以娶小學老師。我說為什麼?他說小學老師在教室是小學老師,回家還是小學老師,對他先生也是小學老師。那一般就受不了,所以要不染著談何容易?一不小心就染,當董事長會染,在公司是董事長,回家還是董事長。有個董事長要給他媽媽洗腳,把水一端出來,他媽媽嚇得半死轉一百八十度:我不敢給董事長洗腳。聽思聰,聽出什麼了?回家還是董事長,跟他媽講話的口氣,跟對下屬講話的差不多。所以人可貴的是常保赤子之心!

  後面我們講到下一句,就很有味道了,下一句講的「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人曾經貧窮,曾經處在患難當中,飛黃騰達了對以前那些貧賤之交,還如以前那種情義嗎?有沒有今天官做大了、財多了,還排在財富一百大裡面了,有個朋友跟我講,他的一些朋友都當大官,十幾年沒見面,通上電話了,到飯店去見他。他那個朋友看到他坐在沙發上連站都沒站起來:小平,來,坐坐坐、坐坐坐。那不是當官的人,在跟下屬講話的口氣嗎?二十幾年的朋友,你看到了,你居然還坐在椅子上?你不過去抱一下你就已經是不正常的人,我們那種很自然的天性都流不出來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清清白白的來,我們也期許清清白白的走,不要染這些虛榮浮華的東西。

  我們先看到上一句講到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時時誠敬對人,又能長存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進一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受益了善巧方便讓人受益,自己發達了也成就別人,供養別人發達的這些經驗、智慧。『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邦」是指諸侯的國裡沒有人怨恨他。「在家」,家是指大夫的封地,在這樣的地方,住在這樣的環境裡都沒有人會埋怨他,無論他在哪裡做事都不會使人埋怨。對,他誠敬待人,為人設想,自然感得他的整個人際關係,是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