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11/8/27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2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君道」上一次談到「尊賢」,其實我們這一生要成就學業、道業,也都要遵守「君道」當中,修身的功夫。我們談過的「戒貪、遷善、改過,包含「反身」,反求諸己。一個人一天有幾個念頭很難算,一個人一天面對的人事物也很多,念頭對不對、態度對不對?都要能夠反觀自照、善觀己心,德行學業才能增長,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哪裡是進退?念頭對了往前進,往上提升;念頭不對了,就在往後退。所以「反身」對於我們這一生的學業、事業,甚至於家業,都是非常重要的修養。比方孩子行為出了問題,當下我們做父親,或者做母親的,能夠冷靜先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把孩子的狀況化險為夷,因為冷靜才能找到好方法。假如當下起的是情緒,指責孩子,或者指責另一半,可能小事都會變大,可能家庭就失和。所以反身能不能做到,對於家庭的興跟衰都是個關鍵點。

  能「反身」進而還能尊重聖賢的教誨,每個人都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學而知之,透過學習,都要當聖賢人的好學生,這尊字就很重要了,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每一次打開《群書治要》,有沒有先恭恭敬敬行三鞠躬禮?行完禮了感恩歷代的聖賢,把這麼寶貴的智慧留給我們,用這種誠敬的心打開經書可謂「開卷有益」,打開了恭敬領受句句都有受用。尊重聖賢,包含尊重身邊人的規勸,所以這尊重必須落在具體的處世待人當中。人家勸我們,我們不是口頭上說好好好、是是是,這樣就是尊重,那這種尊重就變成表面的功夫而已。做表面功夫久了人家心裡就寒,就不願意給我們提意見。

  所以「尊賢」,旁觀者清,所有親朋好友是為我們好,他們看到我們不足著急,願意提醒我們,他們的這分心,我們要感激,要念著這分情意,更要虛心納諫,接納勸諫。所以《弟子規》期勉我們,「聞譽恐」,你們還沒出定是吧?還是正在背今天要背的?用心像鏡子,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在交流課程,不能再停留在剛剛十分鐘以前的狀態。所以學問要練不執著,隨時要安住當下。剛剛大家在聽課的過程,有沒有人還留在昨天誰罵我一句話,我現在還很不甘心。人家罵對了,感激他的提醒;罵錯了,還是感激,因為他把福報送給你。《了凡四訓》說的,「世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他明明沒有錯,還受到人家的指責、毀謗,人欠你,天還你,反而他的子孫很有福報,子孫有福當然他一定更有福。所以人家罵你是無中生有的,他把你的罪業消掉了,把福送給你,怎麼會不感激他!所以諸位學長,我們的好日子從今天開始過,為什麼?人家罵我們,都是送福報給我們,那天底下還有什麼壞事?觀念一轉太平日子就來了,叫「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所以尊重具體來講,珍惜、接納,以至於聽了以後要真改,人家看了歡喜欣慰,甚至佩服更願意來提醒、成就我們。

  在《論語》當中夫子有說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句話大家有沒有印象?還是還沒二十一次?這句應該講過不少次了。假如大家搖頭,也是提醒大家,學東西不是用這裡,用哪裡?用這裡。用記的最厲害差不多三個月就忘了,但是用心去領受、去感悟一輩子都不會忘。我們學聖賢教誨不是記知識,是用這些教誨來喚醒我們的良知、提升我們的德行,要能神交古人,把古人那種立身處世的精神領納在心中。大家有沒有經驗,您這一生遇到的長輩親人,給你講一段話,你這一輩子都沒有忘的有沒有?舉一下手。差不多一點好不好?我們都幾十年了,連一段話都沒有記在心上,那可慘了。你們還在電腦在那裡搜尋是吧?好像還沒搜尋到哪一段,那就是沒有,有的話一想就知道了。假如一問,腦筋一片空白,提醒我們,這一生還沒有用心去領受身邊賢者,甚至是父母長輩的教誨。所以要善用其心,我們要用心來領受。

  我們看到,法語就是指聖賢經典上的教誨,這是超越時空的真理,不因為時空而改變。人只要不聽法語,天下就要亂了,因為他偏離做人的常道。所以「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社會亂亂在哪?以下犯上。然後不聽聖賢人的教誨,都聽邪知邪說,邪師說法了。非孝者無親,心裡沒有知恩報恩、孝順父母的人生態度。甚至於現在嚴重到:媽媽養我、爸爸養我應該的,法律規定的。偏離人性太遠!所以人失去了德行的根,他哪有不亂的道理?這裡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聽到經典的話要恭恭敬敬的去領受。所以能無從乎,這是經典上的話,是真理不能不聽。但更重要的聽了以後,要照著去改正自己,叫改之為貴。你不去改,經典再好,也跟我們擦身而過,利益不了我們的人生;去做了才能得實益,所以要去改。而法語是經典,身邊的人透過這些好的教誨來提醒我們。

  之言,我們聽了點點頭以後進一步要改。巽與之言,巽與就是人家非常恭敬、誠懇的稱許我們、肯定我們,巽與之言。聽了很歡喜,能無說乎?因為人家肯定我們、讚許我們,但高興了不能高興過頭,不能整個得意忘形,不可以這樣。進一步要怎麼樣?繹之為貴,聽到稱讚的話,這個繹就是人要懂得反思,我有他講的這麼好嗎?他可能過譽了。其實這整個事情是大家的幫忙,哪是我一個人的功勞?甚至於想到這都是祖宗的恩德、祖宗的庇蔭,絕非一人之功。

  我們之前學過,「介之推不言祿」那篇文章,大家記不記得?介之推輔佐晉文公,他在外流浪十九年,介之推忠誠到當他的君王餓到昏過去,介之推把他大腿的肉割下來給他的君王吃,能夠損身體而為君王犧牲。後來晉文公回到晉國當國君,其他陪伴的臣子都開始邀功:我的功勞比較大。都希望能夠得到很好的封賞跟官位,但只有介之推一句話都沒有講,就離開了。介之推覺得那是他為人臣應該盡的忠心,決定不是為了以後要回來封官爵才這麼做的,這樣的態度是有損君臣之義,而且在那裡邀功我的功勞最大。介之推說到,「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拿取人家的錢財這是稱作盜賊。「況貪天之功,以為已利乎」,況且還是貪上天、貪人家祖先的功勞,然後說是自己的功勞。一個好的國君能回國治理整個國家,造福於老百姓,這是他的祖上,甚至多少人流血、流汗才有這個機會,怎麼是他幾個大臣在那裡拍胸脯說,是我的功勞?介之推這段話也值得我們省思。

  人這一生很難不邀功,成績好覺得自己厲害,事業做得好都是我的本事。其實自我太強!沒有父母的養育,沒有師長們的教導,沒有同仁們的配合,沒有多少人的栽培跟信任,我們怎麼能做出一些成績來?所以不是邀功,而是感恩,而是自我反省。雖然做了一點事,但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不是還是犯了一些過失應該檢討。所以繹它包含了自我省察、反省,自我勉勵。有時候人家肯定的也很實在,那我們也感恩他對我們的鼓勵,進而自我勉勵做得更好,不可以就這樣自我滿足,所以繹之為貴。聽了讚許的話很高興,但是不會自省、自勉,就變成志得意滿,就不好了。從而不改,只是言語上順從,卻沒有真正下功夫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孔子講,這樣的態度我也拿他沒辦法。

  這個如之何就是怎麼辦?就是我也拿他不知道怎麼辦?大家記不記得夫子在《論語》當中有好幾句,「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哪幾句大家記不記得?你看今天考試,用心記就記得,你把它當知識記就不容易記得。「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麼有意思的句子都不記,太可惜了。一個人遇到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該怎麼處理、該怎麼應對?只是在那裡退縮、埋怨、逃避,夫子說這樣的人我也拿他沒辦法。一個人要主動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他有這分勇氣跟擔當,別人才幫得上他的忙。所謂「自助而後人助,而後有天助」,自我放棄而後人棄,而後變天棄了。好,還有沒有?已矣乎,又嘆氣了,夫子嘆氣是有深意的,讓我們這些當弟子的,不要再讓夫子的嘆氣嘆了兩千多年還在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夫子說沒見過愛好德行超過愛好美色的人,所以人假如把愛好美色的心用在道德學問,那不得了。諸位學長,你兩餐不吃餓不餓?有沒有餓到看什麼都像吃的東西那種狀態?假如求學問就像餓了二、三餐一樣,飢渴得要趕緊吃、趕緊喝到東西,用這樣飢渴的態度打開經書,一定會有很大的領受。好,這是夫子幾句話給我們人生,尤其是求道德學問很重要的提醒。

  我們現在要進入「君道」的「納諫」,剛剛夫子那幾句話入心了沒有?入心了我們才好談「納諫」。人不能說誰講了我聽,其他人講的我不聽。講得有道理就應該聽,哪有說誰講的我才聽,這就是我們習性上嚴重的愛憎,嚴重的好惡之心障住了我們的智慧。好惡,喜歡、討厭這也是習性、欲望,「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所以應該是講對的話都要聽,法語之言跟經典相應的話,我們都應該要聽。哪怕這個人我們過去跟他有過節,都應該欣然接受。所以不以人廢言,這個態度很重要,這也看出我們的度量。誰的話我才聽,誰的話理都不理他,這個度量就跟好像有個說法,叫跟雞腸子一樣就這麼狹窄,容不進去他人。

  我們來看「納諫」,君王接受納諫,因為這是尊重賢人的具體表現。而這些賢德之人決定不是用名利可以誘惑、可以留住他們的。一定是你接受勸諫,尊重他們的提醒,他才願意為國君、為國家效力。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後來是當到宰相,他有一句話說到,「苟言之不用,萬鐘非所顧也」。假如我所說的話都不能被國君所採用,那萬鐘的俸祿,這是大官的薪俸,他也決定沒有任何的留戀。不採用我的這些提議了,那我不能白吃國家的俸祿,他會毅然辭退。而辭退也是在盡忠,在提醒國君應該接受勸言,所以離開也是勸諫。當然離開不能對立、不能帶仇恨,甚至於領導悔過了,趕緊再回來為國家、為團體做。

  我們看第四十六句,是第九冊的一千一百六十六頁,我們一起來把它讀一遍,在第二段文開始。預備起:

  【國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亂者。君闇也。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闇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聽。則聖日廣矣。庸說偏信。則愚日甚矣。】

  這一段話也點出,我們常談到的一句,為政之道非常重要的態度,「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我們看這個句子裡提到,國家之所以會治理得好它是一個結果,根源在於這個君主、國君他是英明的。國家之所以敗亂,是因為『君闇』,就是君主是昏庸的。而君主在哪裡表現出他的英明?『君之所以明者』,因為他『兼聽』,能夠廣泛的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就能夠客觀了解情況,不至於會誤判情勢,甚至於冤枉大臣就不好了。或者是不了解客觀狀況,下錯了決策可能影響的就是整個國家的人民。而君王的昏庸,最主要是他『偏信』,就偏聽、「偏信」。『是故人君通必兼聽』,君主他聖心能通達就是因為他能廣聽,然後能接納這些意見。因為他有這個態度,所以他『聖日廣矣』,就是他的德行日漸提升擴大。因為他廣泛聽取意見,除了國家政策以外,一定臣子一定提醒他很多德行上的缺失,他能接受、能去改,「聖日廣矣」,德日進,過日少,也在納諫。

  『庸說偏信』,這個「庸說」就是指這些奸佞之臣,他們的一些讒言、一些偏見反而相信,『愚日甚矣』,昏庸、愚昧就愈來愈嚴重了。當然這些道理我們聽了也都會很能接受,但歷代這麼多皇帝,能夠真正做到兼聽則明的,為數不多。而這些皇帝本身其實都有讀聖賢書,這些教誨能不能領受,甚至於能不能遇到境界的時候提得起來,還要看我們心地上的態度,功夫到不到位?比方心一定要正不能偏,《大學》裡面告訴我們,「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聽哪些話很生氣心就偏了,忠言就進不來了;聽到一些巴結諂媚的話,心裡很高興,要想不偏信都難。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在聽忠言能不能伏住自己的情緒?在聽這些好聽話,能不能很理智不會被這些話語所蒙蔽?這個要去掉好樂,去掉忿懥才做得到。

  在戰國時代有一個臣子叫鄒忌,他事奉齊威王,鄒忌身高八尺多,算長得非常高大也很莊嚴。有一天他自己在鏡子面前照著自己,突然他感覺非常良好,他就問他太太,我長得跟北城的徐公比起來,誰比較莊嚴美麗?這在齊國長得所謂英俊瀟灑,就是北城的徐公,是眾所皆知的。鄒忌問他太太的時候,他太太馬上回答他:徐公比你差多了,你比較帥、比較英俊。他一聽挺高興的,沒多久他的妾來到他身邊,他又問他的妾,我跟北城的徐公比起來誰比較莊嚴?妾也不假思索:他比你差多了,你比較好看。他又很高興!隔天他一個朋友來見他,他們在聊的過程當中,鄒忌又問他的朋友,我跟徐公比起來,誰長得莊嚴?他朋友說,當然是你了,他怎麼能跟你比?又過了一天,徐公到他們家裡來,進了他家,他很認真的看這個徐公,心裡想:人家比我帥多了,我怎麼比得過人家?等徐公走了以後,他自己在鏡子面前一直看看看,覺得實在差太遠了。後來他就想:明明比人家差多了,怎麼我太太、我的小妾、還有我的朋友,都說我比較好看?原來我太太偏愛我,她偏私,所以她看不清楚。我這小妾很害怕我不寵愛她,她怕我,所以說我長得好看。我那朋友因為有事要求我,所以說我好看。您看人不冷靜下來,看不到問題點。

  所以《大學》裡面講,「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怕他了看不清楚。「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可憐他了,有時候你也看不清楚。「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你對人家態度很傲慢、你對人家有成見,看不清楚人。鄒忌他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他把這段故事講給誰聽?齊威王。他就跟威王講到,前幾天我家裡發生這件事,齊威王一聽跟大家一樣,都笑得挺開心的,覺得挺有意思的。結果鄒忌話鋒一轉,國君,我們齊國的土地有一千里,千里之地,城池有一千二百座,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您身邊的太太婦女、還有左右大臣,每個人都對您有偏私,都講好聽話給您聽。所有朝廷的臣子都很害怕你,比我還多,我才一個妾,現在是整個朝廷的臣子都怕你。再來,全齊國的人都有求於你,那這個狀況之下,能看得清楚事情嗎?能不被蒙蔽嗎?我在家裡三個人跟我講,我就搞不清楚狀況,還以為自己比徐公還要好看。齊威王一聽,「所言甚是」,講得有道理!

  我曾經跟一個長輩講到,我說某某人對我很好,這個人很不錯。我這個長輩很有閱歷,笑一下對我說,他對你好,又沒有對別人好,他對你好,你就說他好,那你不也是看不清楚狀況嗎?很多女孩子就栽在這裡,只要他對我好就好了。所以人沒有智慧會死得很慘,會掉到陷阱裡面搞不清楚。所以應該是對一切人都好,他的心才是真實的,只有對你好,對別人不好,他是有目的的,他不是平等真誠的愛心。

  齊威王聽到這一段很警惕,所以接受了、納諫了,馬上提出具體做法。從現在開始,臣子當面指出我的問題的受上賞,最上的賞賜;能夠上書寫奏章,指出我的問題的受中賞;在一些公共場合,議論我的過失準確的,能傳到我的耳朵來的,受下賞。這個一公布,馬上門庭若市,很多臣子來勸諫,臣民百姓都來勸諫他。過了幾個月以後,慢慢的人就少了一些,偶爾會有人來勸,一年以後幾乎就沒人,改過來了就愈來愈少。一年以後齊國附近的燕國、韓、趙、魏,這四個國家統統都來拜見齊王,因為他德行好,他國家強盛,人家不敢冒犯他,還要恭敬他。所以這是什麼?君王有德,他在朝廷當中施行德政,這個做法就勝過了敵國,讓敵國敬畏、佩服了,這是不動一兵一卒,就能讓人佩服跟敬畏。所以兼聽才能明,這非常重要了。

  我們在古聖先王當中,我們非常熟悉的舜王,在《中庸》當中,夫子也稱讚舜王是大智慧的人,「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我們看到夫子讚歎舜王大智慧,接下來這一段我們肯學,我們也能恢復像大舜一樣的性德。好問,為什麼讚歎他大智?因為他好學、好問,「好學近乎智」,不會的東西他懂得去請教。我們雖然學了傳統文化,對倫理道德有些認識,但是也不要覺得說好像懂得這些道理,什麼都能做,這就有點變成傲慢。「師說」裡面提到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同的技能、不同的行業,它個中的學問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很多企業它的規模滿大的,但是為什麼在這麼大的規模,最後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會垮掉?就是因為起了傲慢。覺得這個事業我做成了,什麼事業我都可以做得好,然後他就跨行,一下子掉以輕心,整個財富就完全賠掉了。又有一句俗語講「隔行如隔山」,所以不懂的、不同領域的、自己不認識的都要好問。

  然後沒有領會通達的也要懂得請教,《弟子規》說的,「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這些態度都很重要。而他一個一國之君,他要多去問,多去了解客觀狀況他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不管是決策,還是用人都是如此,所以好問很重要。我們看夫子也是「入太廟,每事問」,不懂的都是主動求學。好察邇言,察是觀察、省察,邇是近,我們說聞名遐邇,遐就是遠,邇就是近。這很近的言語就是一般老百姓很熟悉的諺語,因為諺語它很樸實也很簡易,所以一般老百姓他一聽容易了解。比方我們今天跟一般的老百姓,我們一開口就跟他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他一定想,你說什麼聽不懂,是吧?因為這是有讀經典他才知道這些話。可是你跟他講惡有惡報,他馬上給你接,善有善報,但是你跟他講「作善降之百祥」,他也接不下去了。所以一般老百姓他比較熟悉諺語。

  而上位者他在教化人民的時候,都能觀機、契機,這是他心柔軟,能設身處地講什麼話他聽得懂。所以您看我們今天面對二、三歲的孩子,你一定要用二、三歲孩子能理解的話跟他講;你跟商人可能就用商人的言語,他一聽就懂了;你跟工程師,你就跟他說X平方加什麼,他比較聽得懂,所以講話都要契道理、也要契這個機。你不能一個上位者唱的是高調,底下人都聽不懂,這樣也不行。所以好察邇言,就是體恤老百姓能聽懂的語言,再用這些語言去教化。比方我們很熟悉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因果教育,可是它很淺顯易懂,但是它講深行不行?可以。種瓜會得瓜,種豆會得豆,講深一點每個念頭都是一個種子,都會感來以後的果報。所以這些道理,老百姓可以接受,還可以講深一點,讓人更去領悟深層的意義所在。所以好察邇言,這都是上位者好學,並懂得教化的道理。

  而且好問,了解到很多狀況,有時候聽到的事情,他講出來不一定公正,甚至有時候會批評人。所以隱惡,這不好的部分不去張揚、不去講,他有講得對的部分肯定他,而揚善。或者朝廷裡面哪些行為做得特別好的,都把它彰顯出來,形成好的風氣。我們看唐太宗面對臣子進諫非常好,馬上賞絹兩百疋,那個賞就是要帶動好的風氣。《弟子規》當中告訴我們,「見人善,即思齊」;「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你看揚善。所以大家看,《弟子規》是不是治國寶典?你們怎麼沒有配合一下?治家跟治國那些道理都一樣。我們剛剛講每一段,有沒有把《弟子規》的句子拿出來?有,你不能小看。《四書》那些教誨具體落實,也沒有離開《弟子規》,這些生活處世的原理原則。

  隱惡揚善這是非常重要,因為假如揚惡了,大家學到的都是惡的,那就產生流弊、副作用。現在從事傳播媒體的人就不懂,他沒智慧,他就覺得什麼事都要給它報出來,而且要報得很仔細。那些作奸犯科報那麼仔細,不就讓有歹念的人全部都學會了。所以你們的親戚假如有在傳播學院教書的,要把大舜這句話介紹給他們,要抓住隱惡揚善的原理原則。不然你看現在媒體傳播這些訊息,把下一代都教壞了,而且他們不知道一個真相,叫做「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學一次他就學會,就麻煩了。除非他的德行根基很牢,免疫系統很強,不會受到染污了那還可以,不然一般污染的東西都會受影響的。而且聽了這些話之後,大部分都會太過,或者不及,除非他已經到中庸的境界,不然一般的言語都是過,不然就不及。

  其實過跟不及,我們常常在人生旅途當中會犯,比方我們管孩子很嚴格,嚴到沒有親情,最後孩子反彈。然後我們也說,好,那我以後都不管了!有沒有這種情況?這種話就是我們從過,一下又到不及,有的又從不及一下太過。你看有些人很節儉,節儉到最後然後,可能旁邊的人一直給他煽風點火:你何苦,賺錢就是要花的!聽聽聽一下子就從很節儉:好,我就痛快的花,一下又到不及去了。所以要循著中道,是要時時能夠很冷靜的,來觀照自己、省察自己才做得到。執就是握著,兩端就是兩頭,兩頭就是過跟不及,但是考量了事物客觀狀況,避開過跟不及,用其中,就是用適當的、折中的方法來決策、來利民,所以這很重要的叫執兩用中。

  比方你是做主管,下屬一些意見往往也會偏不及,也會偏太過,這個時候你很冷靜,就可以採取最折中的方法。而在當下,也是在調整所有下屬過與不及的心態,那開會本身就是在教育所有的同仁。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隨時隨地都在啟發他人,當然要有這樣的智慧就非常好。您可以隨時感覺到,每一個人心態的過跟不及之處,你就可以時時護念他偏頗的態度,把他調回來。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他之所以能夠成為聖王,斯就是指他前面這些德行,而舜本身就是指聰的意思。就是他的智慧、德行很圓滿,才給予他舜這個稱號,其斯以為舜乎。所以好問,可以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他不會偏頗掉。我們從鄒忌的故事,再從舜王的榜樣。

  我們再看太宗也是受到這些教誨的啟示,他在為政的過程當中,在貞觀二年,他就有問魏徵,什麼是明君?什麼是闇君?魏丞相也是回答,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而且魏大人講這段,還舉《詩經》說到的,以前聖哲的人有說到,國家有一些決策不能夠很明確的時候,可以多詢問一些鄉野的人,多廣泛接納意見。魏大人就舉到,堯帝跟舜帝當時候治理天下,廣開言路,廣納賢才,讓他所聽、所看到的都能夠全面,不會偏頗。很多這些身邊的不好的臣,像共工、鯀,鯀就是大禹的父親,這些臣子就不能夠蒙蔽他,佞臣的讒言也不能夠迷惑他。接著提到,秦朝二世就是胡亥,就是因為自己都藏在深宮裡面,都跟大臣疏離,只偏信趙高這個宦官,只聽他講,後來天下大亂了他都不知道,最後胡亥秦二世還被趙高給害死,這偏信。

  梁武帝,大家都知道梁武帝信佛,但是信佛也要在心地當中下功夫,而且也要把這些道理用在他為政上。假如經典上的教誨沒有用在治國上,國家還是會亂。所以舉了梁武帝,那個時候還是偏信朱異這臣子,因為偏信他,不了解國家情況,後來侯景做亂,軍隊已經都到他皇宮城門前,他還搞不清楚,還不知道這個事情,最後就被困死。舉了這些都是歷史當中的例子。後來還舉前一個朝代,隋朝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偏信這個臣子,所有各地這些亂賊攻城略地,隋煬帝都不知道。所以人君假如能夠兼聽接納底下的意見,就不會造成被寵的臣子,把國君的這些見解都給蒙蔽了。而兼聽下情才可以上達,太宗聽了也很肯定魏大人講得很有道理。

  我們接著來看四十七句,在第四冊五百六十九頁倒數第三行。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臣聞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惡讒諛。然而歷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讒諛蒙倖者。蓋聽忠難。從諛易也。】

  我們看開頭講到,臣子說到,他聽聞『人君』,這些君王沒有不喜歡忠誠正直的臣子,沒有不厭惡阿諛奉承進讒言的臣子,這應該每個為人君者,聽到這個道理,他都能接受的。可是為什麼歷朝歷代,『歷世之患』,歷朝歷代的禍患,國家的這些災難『莫不以忠正得罪』,沒有不是因為忠誠正直反而召來禍患。因為皇帝不聽,旁邊的這些奸臣又陷害,就被貶官,甚至有生命危險;而這些得到寵信的,往往都是阿諛奉承,卻得到信任。所以國君都懂要『好忠正』,要『惡讒諛』,但是真正遇到境界來了,還是犯了這樣的一個過失,反而讓忠正得罪,讓讒諛的人得到寵信。『蓋聽忠難』,這大概彰顯了一個道理,就是聽信忠言很難,依從依順這些阿諛的話很容易。

  這一段話讀下來,我們也常常可以聽到同樣的教誨,叫「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藥很苦吃不吃?不一定吃,真想活命的人才吃。你看我們說愛惜這個身體,很多人還開玩笑講,吃死自己,也不要說因為沒得吃死了,他就遺憾。您看人的欲望太強的時候他根本就不理智。剛剛翻出來那是閩南話講的,「吃給他死,不要死沒吃」,這都是欲望很高的人講的話,他就說我吃死了我甘願。坦白講這樣的人都不節制飲食的,到時候吃成什麼?吃成中風,吃成腦血管疾病想死死不了,那就很麻煩了。你看人就是欲望不放下,很難真正照顧好自己身體,很難真正接受這些好的勸諫。就是人假如好面子,好聽好聽話,旁邊有再好的貴人,也沒用了,為什麼?人家了解你的性格,怕跟你結冤仇就離開了。所以要聞過欣,直諒士才能漸相親,這感應。

  人生的每一個因緣要靠自己去招感,真的能夠聽忠言歡喜,那可能你生命中的魏徵就出現。你聽諂媚的話你都能夠非常冷靜,面對這些惡的緣你能夠遠離,那就懂得護好自己的德行,能夠不被這些錯誤的思想觀念所誤導了。在貞觀時期,這太宗是非常主動的來求忠言的勸諫,聽忠言已經不容易了,太宗還是主動來引導大臣勸諫。諸位朋友,您在家裡治理家庭,有沒有哪天找你另外一半:你請坐,喝杯茶,我這個禮拜哪些不妥當的地方,請你不要客氣幫我指出來。有沒有這樣的家庭的景象?你這麼一做你先生捧著那杯茶,不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今天怎麼太陽打西邊出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最親近的人他最了解我們每天發生的事情,你能夠很虛心接受,身邊另一半就是你的貴人。很重要的,是你要虛心,你要謙卑才行。

  我們聽了這麼多太宗教誨,太宗他做出來的風範,主動讓人家勸他,但是也不是時時保持,當然不能說心情好的時候聽得進,心情不好聽不進。那這個時候也要對治自己情緒要平穩,不能起起伏伏。在貞觀八年,陜縣一個臣子叫皇甫德參,上書指出太宗這一段時間,做不妥當的地方。太宗在看這篇奏摺的過程當中,愈看心裡愈上火,覺得他怎麼批評得這麼激烈,是不是在毀謗我?這個情況魏徵大人知道了,就給太宗皇帝諫言,說當時候漢朝的大臣賈誼寫了文章給漢文帝,上書給漢文帝,裡面有提到可以痛哭的事情有一件,可以長嘆息的有六件。這一篇文章,就是在敘述為臣很難,愈忠誠愈進忠言的大臣反而被迫害,或者是被貶官,這個都是在歷史當中,讓人非常憐惜、哀嘆的事情。魏大人在講道理的時候,歷史典故都能指出來,皇帝不得不佩服。

  所以藉由賈誼提的這篇文章說到,從古至今臣子上書進忠言,大部分言語都會比較激切,就是比較激烈、比較急切、比較慷慨激昂。為什麼要這樣子慷慨激昂、這麼激切?因為不這麼激切不能夠引起皇上的重視。而這非常激烈、急切的言語,又很容易讓皇帝誤會成毀謗,對他有意見。所以皇上,您要很仔細的去辨別,您才知道這些諫言是為國家、為君上你好。魏大人這麼一提醒,太宗的情緒就平穩了,太宗就對魏大人講,假如不是你,不能把這個道理講得這麼透徹,因為魏大人是最會勸的。大家看,太宗皇帝這麼回答,這個話再傳出去,這些忠正的臣子心裡都很欣慰。你看皇上講的,非常能接受魏大人這一段話,那也就是說,以後面對這些忠臣的奏摺,決定不會誤會他們是在毀謗自己。所以當下還賜了臣子皇甫德參帛二十段,這個賞都是肯定臣子的忠誠,帶動勸諫的風氣。這是在貞觀八年的事情。

  而且接受勸諫,太宗自己努力的去做到,也希望他的兒子,就是太子也能夠有接受臣子勸諫的態度。所以在貞觀七年,太子承乾做了幾件有失禮節的事情,奢侈、放縱的情況有比較嚴重。這個時候太子左庶子于志寧,就是東宮一個很重要的官員,叫太子左庶子于志寧,就寫了「諫苑」二十卷來勸諫太子。而另外太子右庶子(他有左庶子、右庶子)孔穎達,孔穎達先生這是唐朝的大儒,對五經都有做進一步的詮釋。所以我們研究中華文化,也可以常常深入孔穎達先生的註解。孔穎達是右庶子,常常都直接當面指出太子的過失。太子的乳母就對孔穎達先生說到,太子剛剛長大成人,你何必常常這樣當面指出他的過失?乳母有點心腸很軟,覺得這樣好像很不給太子面子,讓他難堪。孔穎達先生說到,他受到國家的深恩信任,縱使勸諫而惹來殺身之禍,他都沒有遺憾。

  那當然剛剛乳母提出來,不要對太子這麼凶,其實說實在的,假如不嚴格要求太子,首先他的德行成就不了。再來,他沒有好德行,以後當皇帝,禍害的是天下的百姓。所以太子右庶子孔穎達先生,那是真正的慈悲;是用情感的慈悲會多禍害,所以叫慈母多敗子。為什麼慈母反而多敗子?這個慈裡面沒有智慧,都是情感面不理智,反而愛就變溺愛、變成龐愛。大家有沒有遇過,妳先生在教訓孩子,妳在旁邊聽:好了、好了,別說了,別罵了。有沒有幹過這樣的事情?有,所以這個時候要冷靜。先生教訓的事那是很好的機緣,讓孩子這個錯能明白錯在哪。我們假如又去阻止了,孩子以後覺得犯錯站在媽媽後面就沒事,那這就讓孩子不正視自己的錯誤,還把聰明都用到不對的地方去。當然有時候父親在教訓孩子,難免有時候會比較激動,那也是人之常情。這個時候你不只不能阻止,私底下還要跟孩子講:你看父親這麼懇切、這麼愛護你,才提醒你這些錯誤,你能記住,對你一生有大利益。媽媽應該是收這個尾。

  我印象當中,我犯大的過失,我爸爸在教訓我的時候,我媽媽都在,我媽媽都在旁邊聽,從頭至尾不發一言,不只不講話,頭還低下來。我後來終於明白,為什麼我媽要低下頭來,因為我媽怕看到我哀求的臉,她會心軟。所以我媽媽很清楚,她怕自己受不了,看到我怕會心軟,所以她都低著。我看我媽媽都不看我,我只好看我爸爸。而真的恨鐵不成鋼,我父親的教訓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提醒我要自愛,不要糟蹋自己。後來我比較大了談到這件事,我媽說你爸爸那個時候,你才六、七歲,幾歲而已,跟你講那些你聽得懂嗎?我跟我母親講懂,怎麼會不懂!所以在人生路上最常想起的,就是父親那句話:要自愛。父親所有的教誨,都是引導我們不要糟蹋自己,要自重、自敬,不是情緒的發洩。我聽有些父母一開罵:你多不給我面子,你把我臉擺哪裡去了?其實都是情緒在宣洩,孩子感覺不到那一分護念跟關愛,只是我們的一個情緒反應而已。

  所以孔穎達先生真正是忠臣,覺得只要是分內的本分,哪怕引來禍患,都在所不辭。所以他的勸諫更加的積極,連太子命令他寫一本《孝經義疏》,請孔先生寫。孔穎達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又透過在彰顯《孝經》這些義理的機會,都把應該勸諫太子的這些事情,統統把它融進去了,讓太子印象更深刻,他是抓住每個機會,來成就太子的德行。太宗皇帝對於左庶子跟右庶子,他們這麼樣教導太子非常欣慰、非常歡喜,各賜他們布帛五百疋、黃金一斤。而且這賞,除了賞這兩位大臣的忠誠勸諫之外,更重要的教育誰?教育他的兒子,教育太子,要珍惜這些老師大臣的勸諫。這是在唐朝,我們看到具體非常歡喜接受納諫的例子。

  在君臣的勸諫當中,春秋時代很有名的晏子,他事奉過幾位君王,事奉最長的是齊景公。景公有一天出遊在公阜這個地方,他就在感嘆:這人假如能不死有多好。晏子就跟齊景公講,人假如不死,現在當齊國國君的應該是姜太公,他的大臣是齊桓公,你就只有到田裡種田的分。哪會不死?所以人會死要把精神長存,這個比較重要。齊景公覺得心情有點鬱悶,想找人安慰、安慰,反而晏子批了他一頓,他就很不高興。過了一會,另外一個臣子叫梁丘據,他駕馬駕了六匹馬,來到景公身邊,車馬跑得很快一停下來,晏子馬上說,梁丘據到了。景公很好奇:你怎麼知道?晏子講這麼熱的天,馬跑那麼急,重則會死,輕則會傷,這麼跑馬只有他而已,還有誰?景公這梁丘據來了,他跟我很和。晏子說他不是跟你和,他是跟你很同、很一樣,很和是你有過失他會勸你,那叫和;你有過失,他都跟著幹壞事那叫同,那不叫和。景公一聽又很不高興,癟著嘴巴。

  當天晚上剛好看到有彗星,彗星一般都覺得是有不好的徵兆,景公馬上安排人:你趕緊去祈神明保佑,祈求把那個彗星趕緊去掉。晏子講,彗星是上天提醒君王做不好的事情,所以國君你假如把好玩樂改掉,好這些佞臣改掉,都進忠臣、進忠言,愛護百姓,彗星自然就不見了,都不用去祈求它就不見了。假如現在你只是靠祈求,把彗星去掉,壞習慣都不改,比彗星更嚴重的孛星就會出現,那孛星就是大禍馬上要臨頭。景公一聽又更生氣了,一天被罵三次。後來晏子死了,景公有一天大哭,想起去公阜那一天,晏子一天勸我三次,現在要找一個人勸我一次都找不到。人往往都是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所以「聽忠難,從諛易」。我們從內心深處真的改正心境,不要好面子,不要好聽好話。時時戰戰兢兢護著自己的德行,跟護著團體的利益,就能接受得了這些忠正的諫言。好,這句我們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