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二三集)  2013/6/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123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剛剛講到五倫,還有三達德,三達德是我們應不斷提升的德行。智慧要不斷提升,但煩惱要愈來愈輕智慧才能提升;仁是不斷擴寬自己的心量、自己的愛心,也就是要不斷放下自私自利增長自己的仁德;第三,勇是要不斷突破自己,甚至於只要是為他人好的、能利益到他人的,我們都很願意去學習服務他人的能力,就是勇於承擔、勇於提升自己服務他人的這些能力。比方在家庭當中一個婦女,她也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婦功,更好的照顧好家人;或者在一個團體當中,我們是很容易停滯不前,大家都喜歡安逸、順境,要突破自己的德行、突破自己的能力,這都是需要下決心跟勇氣的。比方現在領導叫你做什麼事情,你馬上第一個念頭就是回絕,「不要,我不行,我不能。」我們現在有沒有主管要我們承擔課程、承擔什麼事情,馬上說:「好,我試試看(I try)。」大家不要擔心,至誠感通,祖先跟聖賢冥冥當中會保佑。

  五倫跟三達德都談到,『所以行之者一也』,要真的能實踐五倫大道跟三達德都要靠真誠,「一也」就是要靠誠心去落實。其實修行沒有別的,恢復真心、恢復誠心就對了。「誠者,物之終始」,人真的真誠現前,他做什麼事都會真誠去待人,一切都從真實心中做,人的真心就跟對方的真心相交感。所以他誠心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真誠的人就是得道多助,虛偽就失道寡助。我們對五倫跟三達德都要透過深入的學習,才能通達其中的義理。怎麼深入學習?必須解行相應。首先要先解,先深入義理。人有不同的根性,這裡就講到,『或生而知之』,天生就通達這些道理。『或學而知之』,他是經過學習才懂的,所謂「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在我們這個時代,像在中國大陸很多人學了之後轉變很大,他們活了幾十年,從來沒有聽過這些倫理道德的道理,一聽很歡喜,他本有的善心。所以學就很重要。假如各地的政府,都能辦理培訓倫理道德師資的學校,廣大的老百姓就能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要把倫理道德教育好好弘傳開來。

  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房愛親,他的太太姓崔。他的太太很有女德,把兩個孩子教得很好,叫房景伯跟房景光這對兄弟。房景伯在清河當縣令,清河當地在貝丘這個地方,有一個婦人告他兒子不孝,然後官府就打算去抓他兒子治罪。從這個故事,大家有沒有了解,古代社會有一條法令是真的,叫「親權處分」。父母到衙門去說:我兒子不孝。不用審查,直接可以把兒子帶來處罰。等於是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假如讓父母都已經無法忍受了,那這個孩子就做得太差了。官府的態度是要抓這個兒子處分,大家的態度如何?假如你是父母官要怎麼做?我們剛剛才「法古」,古聖先王會怎麼做?我們看,堯帝看到一個人犯罪,堯帝說:是我的錯,我沒有把他教育好。這是很有責任的領導者。

  所以當下這個事情被房景伯的母親(崔氏)知道了,他就跟兒子講:你不急著處罰他的孩子,你把他的母親帶到我身邊來,你每天侍奉我跟侍奉他母親,然後讓他兒子在旁邊看。結果就真的這麼安排。這個婦女的兒子看了十天就很慚愧,就在那裡行禮,然後哀求:你就讓我帶我母親回去,回去孝順,我知道錯了。結果崔氏就給房景伯講到:他是表面慚愧,還沒有發自內心慚愧,再過一段時間再說。結果又過了二十幾天,真的每天就看著房大人(當地的父母官)把孝順演給他看,還讓大人孝敬他的母親,看得自己真的是覺得無地自容。所以二十幾天以後,哀求到叩頭流血,他真的知道錯了,要帶母親回去奉養。這個時候崔氏有知人之明,一看就知道,這是發自真心的,就讓他帶母親回去。帶回去以後,真的成為一名孝子。這證明人有真心,孝心是本有的,一把他啟發之後,他真的可以發揮出來。這個崔氏很可貴就在人民犯錯了,她是提醒孩子,「你是父母官,有責任要教育。」她自己是表演給孩子看,也給這個犯錯的人看,這是「學而知之」。而他這個學非常可貴,是當地的大人,還有大人的母親表演給他看,他學到了。

  『或困而知之』,這個「困」是下了苦功之後終於明白了。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下過苦功了沒有?真幹了沒有?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俞淨意公十幾歲考試都是名列前茅,經書也讀了不少,但是他四十七歲窮困潦倒,他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不能說他不用功,但是他沒有打破自欺一關,自己欺騙自己。幸好後來遇到灶神爺,灶神爺幫助他、點醒他。他忘了,惡從哪裡起?從念頭。所以點他「意惡太重」,然後所行之善,都是做表面功夫,「專務虛名」。而且內心裡面怨恨的人不少,「滿紙怨尤」,尤其還怨了上帝,對上帝不恭敬,「瀆陳上帝」。這十六個字提醒他,當下他還不承認,他說應該做任何的小善都有記錄,怎麼可能我幾十年一點善都沒有?接著,灶神爺告訴他,確實這麼多年來,都在調查你的情況,真的沒有一善可以記錄,只是發現你每天的「貪念、淫念、嫉妒念、高己卑人念,還有一個「褊急念」,遇到事情容易偏頗、容易起情緒。「高己卑人」,傲慢;「憶往期來」,愚痴,常常在做白日夢。真正不愚痴是什麼?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常常擔心未來、寄望未來,那是不明理。還有「恩仇報復念」,就是記恨人家,還想著要報復,瞋恨心很重。「憧憧於胸」,這些不好的邪念充滿了自己的身心,怎麼可能還能行善?

  所以,從剛剛提醒俞淨意公,提醒得非常細膩,人一天有沒有起貪戀?生活上的享受,一不省察就貪了。比方今天吃飯說:「又沒昨天好」。昨天的飯就貪了。怎麼辦?每一餐飯都要用感恩心去吃。所以「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這些是大眾對我們的支持,我們今天有沒有用功提升自己?沒有用功,吃的時候覺得擔待不起;「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思考、反省自己的德行都沒有提升,都還很欠缺,就接受大眾的信任支持;「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最重要的貪念要調伏得了,人貪念調伏不了,瞋恨心就起來,嫉妒心就起來。比方貪不到就不高興,自己很喜歡名利,好名,別人得到,我們自己沒得到,我們就會嫉妒他,俗話講的很喜歡吃醋。

  嫉妒心不容易調伏。有個真實的事情,有一個八十幾歲的老爺爺,跟一個八十歲的老太太關係不錯,很談得來。結果有一天,這個八十歲的老太太跟一個七十幾歲的老先生相談甚歡,結果八十幾歲的老先生看了以後很嫉妒、很不高興,把七十幾歲的老爺爺給打死了。人到八十幾、七十幾了,假如沒有在心地當中下工功,那個嫉妒心一起來很恐怖。

  我前不久才跟人家分享這個故事,昨天我的嫉妒心就很強。昨天剛好我們共學班唱歌,然後台上負責的家庭就說:我們歡迎一個神祕的男歌手,唱得非常好,我們現在請他起來。結果就請了我們其中一位張學長起來。我在底下說:我也唱得不錯,怎麼不請我?突然警覺到嫉妒心上來了,嫉妒心也屬於瞋恚,所以大家看我今天氣色不好,因為昨天把功德全燒光了,叫火燒功德林。真的要很警覺!

  我又聽師長曾經講過,馬融是一代大儒,你說他經教讀得不多嗎?可是嫉妒誰?嫉妒自己的學生鄭玄,覺得鄭玄超過他,還要害他,還設了酒宴,灌了他三百杯。鄭玄很敏銳,知道這些情況,抄小路走了。所以這些故事,以前聽覺得好像跟自己沒有關係,現在想想,每個故事跟我都有關係。這個心念有時候藏到骨髓裡面,得要很冷靜才洞察得到。

  「困而知之」,這要下苦功,要下到不自欺,不然有一關我們破不了,叫習氣使然,渾然不知。自己這一天念頭那麼多,一言一行這麼多,錯在哪?找不到。我們曾經在跟同仁交談:你覺得這段時間你有什麼過失、不足?他想:沒有,沒什麼,沒有發現。這一段時間有哪些不足?沒有,只有兩種可能,第一他是聖人,第二就是找不到。孔子有一段話值得我們反思。孔子說,「已矣乎」,這是孔子的感嘆,「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夫子說到,他沒有見過能察覺自己的過,看到了,還內自訟,就是反省自己的過。知過不容易,悔過更難。有時候知過會變掩飾,不懺悔、不改。所以悔了以後,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改。因為改有反覆,所以要真改過來。

  怎麼知過,這是第一步。常常讀經、聽經,但態度是聽經、讀經自己是當機者,這樣容易對照到自己的問題。第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時候要有接受別人勸諫的態度。尤其是領導者,負責的事情影響比較廣,背的因果也重,更要戰戰兢兢。不只要接受勸諫,還要什麼?求諫,主動要求幹部們,底下的下屬給自己提意見,不要把決策給做錯了。唐太宗先生就做到這一點,而他受諫的態度可貴在哪?說錯了,他也不責怪。有一個大臣就批評他,批評了好一陣子,後來出去了。身邊的近臣不歡喜:皇上,他講的根本都是錯的,你怎麼還讓他講?太宗皇帝講:我假如制止他,讓他講不下去,他出去以後說,皇上不能接受我的勸,以後就更多人不敢給我勸;他講錯了,可是我能聽完他的勸諫,他一出去說,皇上很能接受我的勸告,整個大家肯勸的風氣就帶起來了。所以太宗皇帝在考慮事情,也是我們的學處,他想得很長遠,想的是整個風氣的問題。而事實上,這個大臣批評完,出去以後冷靜下來,再觀察觀察,我有很多是講錯了,誤會皇上了,他會怎麼樣?他會更佩服皇帝。

  所以親戚朋友誤解我們、批評我們太過了,你能歡喜接受、能包容,等到他搞清楚了,反而對我們更信任、更尊重。不要逞一時口舌之便,人家給我們提意見很難得了,我們還制止他,還跟他辯論,下次人家就提不起那分勸的心了。這個是錯了都接受。現在是什麼?對了,我們都很難當下接受,因為這個面子是障礙。人家講得很正確,又要馬上編一個藉口來應對。其實這樣子反而真正有道德的人,他慢慢就覺得勸你反而還得要你的這些藉口來回應,人家說算了算了,就不要勸了。所以能不能得到很多愛護我們的人的勸告,其實不是他們決定的,是我們的態度決定的。

  孔子又說,「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夫子這些話都講得很深入。我們可不能今天說聞過欣,好,別人一勸我們,謝謝謝謝、感謝感謝,從乎,表面順從,回去不改。人家觀察出來,以後也不給我們講了。叫虛心接受,堅決不改,這種給人家的傷害還超過不接受的。你不接受,這個人皮,算了算了,不要勸他,人家還不會很難受;表面上虛心接受,然後堅決不改,人家會很受傷。「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你要改給人家看,才對得起人家的供養。所以你感覺到說,他的勸實在是對你幫助很大,你馬上在他面前:好,我改給你看,你監督我。你要有這種決心。

  接著夫子講,「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巽與之言就是別人的肯定、讚歎,自己也滿受鼓舞的,那還要沉下心來,我好像沒有他講得這麼好,可不能錯估自己,可不能傲慢。「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表面順從不改,接受別人肯定、鼓勵,但不能藉這個好好再期許自己、反省自己的話,夫子說,我也拿他沒辦法,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所以從夫子這幾段教誨,要自知不容易,要知過、悔過、改過,除非是真想成就的人,不然很容易得過且過。《了凡四訓》有句話很重要,「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因循苟且其實就把自己給出賣掉了。所以自己時時善觀己心,又加上善友為依,身邊的人,因為我們肯接受勸諫,都能給我們護念、協助,慢慢的就知道,叫困而知之,下了苦功。

  『及其知之一也』,等到他真的把義理給搞明白、透徹了,不管是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都是一樣的。而明理之後,接著要照著道理去好好學一句、做一句,去力行。『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有些人懂了以後,他做得怎麼樣?非常歡喜,心安理得,這才是人過的日子。就像舜王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他馬上就力行、馬上就做到,他決定不再隨順以前錯誤的想法、看法。在《了凡四訓》當中有個例子,跟安而行之也很相應。「莆田林氏」,有老母好善,常做粉團送給別人。大家要了解,做粉團要很早就起來,還要做很多。人家只要要,她就給,都沒有疲憊或者不歡喜的表情,都歡歡喜喜給人家。有一個人每天跟她要六、七個,要了三年,她都歡歡喜喜給,安而行之。福建應該有一段話叫「陳林半天下」,陳氏跟林氏的後代特別多,我想可能跟莆田林氏有關,他後代當官的有一升麻子之多,家道很興旺。

  接著,「或利而行之」,因為他感覺對他有利了,他肯去下功夫、去學習、去提升,這是利而行之。《了凡四訓.謙德之效》當中有講到,江蘇江陰這個地方有一個張畏巖,他學問還積累得不錯,在學術界還頗享盛名,後來到南京參加鄉試,等於是考舉人,舉人就算功名。結果住在一個寺院中,後來榜單出來,沒有他的名字,他馬上罵考官不長眼。旁邊有個修道的人就笑了一笑,這個張畏巖馬上轉移重點,把眼神轉到這個修道的人,然後很不高興:我在這生氣,你笑什麼?其實大家想一想,他還讀了那麼多書,還在學術界享有盛名,這名不副實都在折自己的福,考不上就發那麼大脾氣,學問何在?所以自己發起脾氣來,八風動了,功德全燒光了還不知道,看到人家微笑,繼續造業,還遽移怒道者。所以修道不容易,得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行。結果這個道人看他怒目相向了知道要接招,對他講:「相公文必不佳。」人家道人還挺有修養的,還叫他相公,你可能文章不怎麼樣。「張益怒」,更生氣了,你都沒看過我的文章,你怎麼知道不好?道者說,我聽說人家文章寫得好,最重要,心平氣和的人才寫得出好文章。今天聽你在那裡罵試官,你的心很不平,你的文章怎麼可能會太好?結果這個張畏巖一聽,人家講得有道理,馬上收斂起來,不覺屈服了。

  所以古人好在哪裡?他還是有讀過書,你講的話跟經典相應,大部分還是能夠反省。就像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雲谷禪師舉那些《詩經》、《易經》的經句,他馬上反省自己。然後就請教這個道人,道人告訴他:能不能考上,全在你命中有沒有修得這樣的福報,假如你沒有那個福報,文章寫得再好,也考不上,所以你要自己做一個轉變。張畏巖說:既然是命,怎麼轉變?道者告訴他:「造命者天」,這個命運是循著自然規律,可是它有定數,還有變數,變數可轉你的命運;「立命者我」,你從今天開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以求到?您看這個張畏巖先生的回應,就知道他對一些事理還沒有搞清楚。他說:我這麼窮,怎麼做?他就感覺,好像有錢才能積功累德。所以有人把一些道理給他講明白非常重要,道理不明白很難去力行。

  道者可貴,繼續引導他。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就像六祖大師講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你常常存一顆善心,每天都在積功累德,甚至於每一時刻都在積功累德。具體又告訴他。大家有沒有感覺,《了凡四訓》裡面這個道者是個好的教育家,雲谷禪師也是好的教育家,那個引導人,真的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引導都引導到非常具體,讓他反觀。你講了很多,他都沒有能對照自己,他受用不了。他馬上點他,「如謙虛一節」,並不用花錢,你剛剛就沒有自我反省,反而罵試官,你不只沒積了福,還折了福。講得非常清楚。張畏巖先生接受了,很感佩、感謝這個道者。然後開始痛改前非,「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之後就改變了命運,考上功名。這個是道者引導他好好改造命運,「利而行之」,他知道這麼做對自己人生有利益,他肯去做了。

  在《說苑》當中還有一個例子,有個人叫寧越,他是中牟這個地方一個農民,鄉野的農民。結果他在耕作的時候,突然覺得這樣很辛苦,感覺我的人生應該要有更大的作為,怎麼樣可以免除這些勞苦?他的朋友就告訴他,好好讀書,你有了真實的學問道德,你就可以不用做農夫,甚至可以當官。結果他就下定決心,好,我從今天開始,好好讀書。他的朋友說:你下二十年的工夫,應該沒問題。他說:我十五年,人家休息我不休息,人家睡覺我不睡覺。諸位學長,你聽完這個故事,回去不要不睡覺,你假如不睡覺,幾天生病了,然後你家裡的人說:你瘋了嗎?你說:因為我到文化中心聽了一個故事。那家裡的人以後不敢讓你來了。用力要猛,但是不要出狀況,自己身體不要出狀況,家裡的人不要生煩惱,最好能循序漸進。怎麼樣讓自己睡得少?沒有別的,妄想愈少,消耗能量愈少,吃飯跟睡覺就慢慢減少,這是必然之理。以前修養很高的人,他清淨心,一天吃一餐就夠了。當然你那一餐不要吃五碗、六碗,那是裝樣子給人家看,那不行。結果他真的學了十五年就有成就,變成周威王的老師。這是利而行之,他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命運。

  台灣有一個很好的教誨,叫「青年十二守則」,其中有一條叫「學問為濟世之本」。真正要幫助這個世界,自己一定要有真實的道德學問才幫得上忙;自己沒有道德學問,走到哪脾氣還很大,給人家添亂,怎麼可能利得了眾。所以人真的發了這個誓願,「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個利不為自己的利,為天下之利,這個使命感跟慈悲心就是源源不絕的動力。其實一個人走在修身的道路當中,還會進進退退,自己的使命感跟慈悲心還沒有真正發出來,不然根本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他能深刻體會到,大眾不聞聖教,墮落的速度真的讓人很痛心。我們現在十幾億的炎黃子孫,墮落的有多少?真正翻開報紙,真的是都會感覺到,祖先在天之靈都在流眼淚。所以我們以孝祖宗之心、愛整個民族同胞之心來學習,「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經句,人家體悟不到的、感應不到的,你很容易就感應到。所以下決心,勿使一秒鐘空過,勿使一句話空說,珍惜寸光陰,然後珍惜每一次的因緣去利益別人,一講話就是智慧語、利益語,法供養給對方,而法供養自己得聰明智慧。

  「或勉強而行之」,需要勉強自己好好去落實。其實勉強主要還是自己本來的習氣跟慣性在做鬥爭。像了凡先生也有提到,他自己前十年修學的心境,有一些境界也得要勉強而行之。比方他思考到,「行義未純」,在盡五倫的道義自己還是有利益私心在裡面;「檢身多誤」,反省自己每一天還是有很多過失。「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為善」,每天做早課還提醒自己要好好落實三根,《弟子規》;「而口有過言」,犯了口過,「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喝酒之後又不理智放縱自己,「以過折功,日常虛度」。結果他立的三千善事,十年才做到,等於還是有勉強而行之。但是他第二個三千善,功夫愈來愈得力,三年就做滿三千善。所以我們很可能都要從勉強而行之,慢慢慢慢契入安而行之。

  一開始會覺得,這個念頭真的很難伏。像俞淨意公,他也是下了決心,但是感覺那些邪念、惡念控制不住。他在所供觀音大士面前磕頭磕到流血,下決心觀音大士冥冥中保佑他,願自己「善念永純,善力精進」,善念能保持,然後不斷勇猛,不懈怠。「倘有絲毫自寬」,自己有絲毫的自我懈怠、懶散,「永墮地獄」,自己沒有好報,萬劫沉淪,用這樣的誓願來鞭策自己。其實不只是俞淨意公,我們假如沒有他這樣的決心,想要調伏長久以來的習氣,談何容易。所以過來人說,「寧可碎骨粉身,終不能忘失正念」,就是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就要有那種連死都不怕的勇氣,去對治自己的邪念妄念才行。有慈悲為動力,又有這種勇猛的心來對治調伏自己,就像《了凡四訓》講的,改過須發三心,「恥心」,羞恥的心,向聖賢人看齊;「畏心」,自己繼續下去就沒有好的結果;還要有「勇心」,勇猛改過。看到自己的過,「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你們看過連續劇吧?想像一下,手指被蛇咬到,怎麼辦?寶劍出來,不能遲疑,不然就沒命了。所以人不能放縱習氣,一放縱你的智慧、法身慧命就不能增長,馬上慧劍斷煩惱,寶刀要出鞘才行。

  這一段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我們再看第二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仁義禮樂名法刑賞。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術也。故仁以導之。義以宜之。禮以行之。樂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齊之。刑以威之。賞以勸之。】

  抱歉,剛剛念錯了,這是用音樂來教化。『仁義禮樂名法刑賞』,這八項做法是從遠古時代的五帝跟三王,他治理天下的法寶,這八個就很重要。『五帝』,比較常見的說法是皇帝、顓頊帝、帝嚳帝,還有堯帝、舜帝;『三王』,夏、商、周,夏禹、商湯、周(周文王、周武王),這三王。其實他們都是代代承傳這些內聖外王之道。大家留心去看,從歷史當中創盛世的皇帝都是以他們為榜樣,都是恥不如堯舜的態度。八個做法具體來看,『故仁以導之』,用仁愛的思想來教導人民。怎麼契入仁愛之道?要守忠恕之道。人常常寬恕別人,這個「恕」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如其心就是設身處地,人饑己饑,人溺己溺。所以要走忠恕之道,體會到別人的苦,進而什麼?盡自己的力量,就是盡忠。孟子講到,「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剛剛念錯,現在字又寫錯,定力太差。常常提醒自己厚道、寬恕、設身處地,慢慢就會契入仁愛大道。

  明朝有個讀書人叫楊翥,他忠恕做得很好。比方恕道,他懂得寬恕,他們家隔壁鄰居把屋簷蓋到他們家的屋頂上,這算是很過分了,家裡的人都很不高興,他就勸家裡的人:反正下雨天少,晴天多,算了,沒什麼。然後鄰居家生了小孩,幾個月大的孩子很怕驚嚇,他就把自己的驢子賣掉,他上朝用的驢子。您看他都是為別人想,利人損己,自己累一點沒關係,別人受益就好了。今天叫你把汽車不要開了,明天開始騎腳踏車上班,OK嗎?地球污染很嚴重!不簡單,真正要行忠恕之道。吳念博董事長,他們公司現在騎腳踏車的人愈來愈多,他們環保義工就有三百多人。有這麼多人在那裡罵環境,我們自己具體有沒有落實怎麼保護環境?他們公司的人不簡單。所以能騎腳踏車、能走路到的地方,就盡量不要開車,交通工具很方便的地方,你就坐公共系統(交通系統)去就好。吉隆坡交通系統應該比較方便,像台北市捷運四通八達,就盡量能夠不開車最好。

  楊翥有一天,他的僕人(看他祖墳的僕人)趕回來說:我們祖墳的墓碑被小孩給推倒了。我們想一想,一般的人一定很生氣,祖墳被推倒。他馬上趕到小孩家,了解孩子有沒有受傷,進一步提醒農家,好好注意不要讓孩子受傷。完全不生氣,寬恕別人。所以楊翥在《德育古鑑》當中,他的行持短短幾句話,他的寬以待人做到讓人真是佩服。再來,「嚴以律己」。他晚上作夢,夢到走到園子裡摘了人家兩顆梨子,隔天說是自己平常義利之分沒搞清楚,還夢中偷摘人家的梨子,讓自己幾天不吃飯,處罰自己。這是嚴以律己的功夫。我們看到這個事例,頭皮都發麻,這是忠,忠於誰?先忠於自己,不自欺,自己念頭不對,痛改前非。所以忠恕之道,這個忠首先是什麼?反求諸己;恕呢?推己及人。反求諸己是內,推己及人是外,和外內之道,就是入仁愛大道的前方便,忠恕。像楊翥的故事,常常給老百姓講,包含范公那些事例,其實都能觸動人民本有的善心,進而去效法學習他,「仁以導之」。

  『義以宜之』,用道義的人生價值觀來教導人民,人民時時就會觀照自己跟禮儀符不符合。「宜」是什麼?合情、合理、合法,情理法他能兼顧,他處世就非常圓融,「義以宜之」。情理法要兼顧不容易,人要很冷靜,而且要心地柔軟才做得到。戚繼光先生大家都知道,抗日名將,他抗倭寇,他治軍要嚴明,不能偏私。結果他的舅舅在他的軍隊裡面,他舅舅就有一點仗勢欺人,反正我的外甥是軍隊的統帥,就不服軍法。戚繼光怎麼辦?他帶領軍隊要為國家負責任,馬上依法處理,打了他舅舅幾十棍。回到家,舅舅很生氣,他馬上辦了一桌豐盛的酒席,請他舅舅吃:舅舅,打都打了,先吃吧。然後再用情理讓他舅舅曉以大義,這是情理法要兼顧,這不得已的。

  另外還有個例子非常好,唐朝有個讀書人,叫張震州,他是蘇州人,後來把他調回蘇州當都督,很大的官。可是他以後要面對很多自己的親人朋友,假如治理的時候都是守法就傷了情,徇情就不守法、就違法。所以違法不符合理,傷情也不符合理,怎麼辦?結果他上任前十天,他就把所有親戚朋友請到家裡來,好菜好酒侍候十天,叫流水席。所以流水席不是現在才有,古代就有了。然後讓大家吃得痛快、喝得痛快。最後一天,隔天要上任,又把很多好的衣服、布帛、財物分送給親人,送給他們。給他們吃飽了,又送給他們禮物,然後拉著他們的手痛哭說:明天,我就要當蘇州的都督,我是受國家的囑託,當了官以後,我跟親人就要保持距離,以後就沒有辦法像今天一樣,跟你們這麼喝酒、談心。就哭啊哭,當下這些親人也很動容。所以他這樣情理法兼顧,這樣痛哭、無奈的告訴親人,情很深;然後告訴他們,從明天開始我得守國家的法律,大家都明白,法彰顯了;然後一種禮貌,親人之間的禮也是做到盡了,吃了十天,又把這些財物分給大家,那已經算做盡了。所以情理法兼顧,好不好做?不容易。這些人情事理愈來愈敏銳、見識愈來愈廣。再來,還有一點,不要有私心,一心為公、為對方,那也會很歡喜的。因為也不會覺得這些財物是自己的,都是親人,也很歡喜布施給人家,這樣情理法就會做得比較讓人歡喜。

  所以人與人當中,首先要慷慨一點,叫「四攝法」,人際關係法,這是佛門很高的智慧。第一個就是「布施」,用現代的話叫多送禮、多請客;第二,「愛語」,鼓勵人家,提醒人家,護念人家,這都是愛語;「利行」,能想想,他現在讀書需要什麼?他現在做事業需要什麼?包含你當丈夫的人常常想,太太這樣操持家務,有沒有哪些需要我幫得上忙。你可能這一念心,買個小東西,剛好是太太最需要的,她也會感動莫明,這是利行。再來「同事」,同事就是陪伴對方把事情做成就。比方夫妻共同把教育兒女的工作做好,這都是同事;一起孝順好父母,這都是同事。

  接著,『禮以行之』,用禮儀來規範人民的行為。我們想想,禮在哪裡?其實人一睜開眼,有父子之禮,有兄弟姐妹之禮,這我們都很熟悉的,「長者先,幼者後」。所以禮就是人本來應該守的規矩,跟我們的倫常、性德是相應的。古人用心良苦,比方喪禮,讓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比方祭禮,祭祀祖先,時時想著祖先的德行,跟感念祖先的恩德,這個很可貴。但現在的人看到,「禮以行之」,他會覺得禮對他的生命很重要嗎?可能不容易。第一,他還不了解;再來,他已經自我習慣了。給自己方便、放縱自己習慣了,他一開始接觸到禮,他就覺得怎麼這麼多規矩,多不方便,多不痛快。他不知道禮都是在護念他的性德。

  所以常常有機會,帶家人去參加禮儀,那個攝受力不一樣。大家參加過祭孔嗎?莊嚴肅穆,當下夫子七十二賢都來了,那磁場怎麼會一樣?我們在廬江二00六年初,就是除夕早上,我第一次祭祖,也很慚愧,以前最多就到祖墳前祭拜,從來沒有說整個家族一起祭祖。反而是在廬江,大家有共同的目標,一起感念祖先,當時有一百多個人,那磁場很強。突然想到《中庸》講的,夫子真實不虛,「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祖宗真的就來到現場,就在我們旁邊。我看了一下,大男人大部分都哭了。你說男人有淚不輕彈,他為什麼哭?他感覺太深刻了,沒有參加的人想不出來。所以只要是祭祀中華民族萬姓先祖,幾乎男眾沒有不哭的。我們前年的冬至,在我們明倫堂也有辦祭祖,也來了不少貴賓。我們有一個同仁他就有感受到,他的祖先黃香就坐在前面接受他的祭拜,誠則感通。

  剛好這幾次參加我們中國大陸辦的課程,像李越老師她有講「禮」的部分,都有播放十八分鐘婚禮的片段,每一次播完,底下好多人哭。剛好我到武漢去,觀眾是一萬人,所以不好下課。一下課幾千人移動,整個上課的狀態怕會影響,不能下課。我說,不能下課,三個半小時,那要上廁所的人不是很難受嗎?再來,我也已經四十歲了,讓我一次講三個半小時,坦白講,也有點吃力。想了個辦法,播個片子,就播這十八分鐘。結果我上來一看,底下那個氛圍,好像也是大家眼睛都濕濕的,都很感動。大家想一想,那個早就結婚的,她哭什麼?她在看的過程又想起自己夫妻之間的情義,想起她出嫁時候,父親給她的那些叮嚀、那種情景。所以只要去參加婚禮,每次都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您看古人這個禮教多麼有智慧。

  「鄉酒禮」,每次家族聚會,按照年齡排排座,晚輩給長者敬酒。都隨時在鄉酒禮裡提到:叔叔,我十一歲那時候掉到水溝裡,就是你把我救起來的;當時讀書沒有錢,伯父就是你幫我的。你看,那酒喝起來多痛快!人就不會因為自己的身分地位高,而忘了所有家族人的恩德,那提醒多重要。我們現在社會沒有這些教化,人學歷一高,瞧不起父母;成就一高,看不起家裡的長輩,那墮落得太嚴重。所以「禮以行之」。真正明白,包含我們在經營一個弟子規班,孩子從進教室,所有這些行為的規範都是禮,向老師行鞠躬禮,他就在那個氛圍當中接受教化。我們從小到大上課都是給老師鞠躬的,聽說現在大學,這些可能都沒了,那他怎麼學習恭敬?包含國家升國旗,這都很重要,現在很多學校都忽略了,太不對了。常常都有這些儀式,對人的攝受力都很強,國家、民族的意識,都能時時提得起來,要有為國的心。現在人大學畢業了,誰為國、為民?你不能怪他,禮教太缺乏。

  『樂以和之』,用音樂調劑人心,並能使人和睦相處。上一次我們王學長有跟大家彈過古琴,大家聽了古樂,感覺怎麼樣?有沒有感覺心情平和?我們也請教過一些學古琴的人,他們都有經驗,本來心情很不好,然後彈一首古琴,彈彈彈,心就平和了,這中正之樂攝受人心的力量很強。想不想再聽古琴?好,你們好好練,自己可以每天聽。當然,有時候多一些接觸,多一些感受。有機會我再禮請王學長夫婦,再給大家彈一曲,怎麼樣?真的多接觸,你的感受、信心不一樣。我們從小到大都沒在聽古琴的,也不懂,聽了以後感覺很深刻。有一些曲子,大家看《孔子傳》說,聽「文王操」就看到文王,真的假的?你看,疑心又起來了。我們有一個同仁就聽一個曲子叫「悠然」,它就是讚孔子之德的,他聽著聽著就看到夫子了。真心的人、很誠敬的人,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曲子就完全把聖人的品德、行誼就流露出來了,真誠的人可以感受得到。不過你們下一次聽這個曲子,不要在那裡「夫子出來,夫子出來」,這樣很不自然。你愈要出來愈出不來,因為你心裡面太急,而且有虛榮心在裡面,「待會出不來多丟臉,出來,出來,出來」,不用,什麼事自自然然就對了。

  接著,『名以正之』,用名分來端正身分,所謂長幼尊卑要有,不然會亂。我之前遇到一個父親,他說:現在西方社會很好,都直接可以叫爸爸媽媽的名字,很平等。大家冷靜想一想,現在功利社會的很多論點,一開始接觸,人沒有正確的判斷力都覺得不錯,因為看不到後面的問題。所以沒有通達人性,他沒辦法制禮作樂,通達人性的都知道,這樣一做對他人格有什麼影響。「稱尊長,勿呼名」,因為一呼尊長之名,就沒有恭敬心。我跟爸爸平起平坐,那還接受爸爸什麼教誨?古人之禮是跪下來給爸爸請教。我們看「商道」很感動,大家看,從遠方回來,一看到母親馬上跪下去磕頭,馬上講:母親,這段時間讓您操心了。其實很多人光看外表說,這個時代還要跪嗎?坦白講,講這句話的人一定沒有跪過,現在的人都是用自己的意思去判斷,也沒有做過、也沒有體會過就亂批評。跪過的人一定清楚,跪著比站著舒服太多了,那真的體會到父母養育之恩,都覺得跪著講話才比較舒坦,站著跟父母講話,平起平坐覺得心裡不安。人家韓國人那些禮儀可能都還有,我們現在還學西方的,直接稱父母的名諱。結果這個父親,過一個禮拜就叫苦連天,跑來跟我講:麻煩了,我的女兒現在對我都很不禮貌,直接叫我的名字,什麼事慢慢都不聽我的了。

  所以整個功利社會,對於很多做人的觀念不清楚,然後推出了一堆口號,害了自己,也害了整個時代的人。什麼叫自由,什麼叫平等,什麼叫博愛,清楚嗎?假如沒解釋清楚,光喊這個口號,那誤了幾代人。那些都直接教孩子叫父母名字的,不是把這些孩子都誤掉了嗎?所以人不能自以為是,要述而不作,每句話要對照經典。現在人多少價值觀都偏了,都是那些著名的專家講的話把他們給誤導了。那些專家也沒有自學的態度,他沒有述而不作的態度。其實沒有述而不作態度的人,他的話你絕對不能聽,聖教一定是有師承,你怎麼可以去聽他的?所以自己要有判斷力。有師承,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人,你才能聽他的話。連得諾貝爾獎的人,你都不能聽他的話。

  現在很多教育界,都是聽那些很有社會地位、學歷很高的人。學歷很高不一定懂教育,他只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他怎麼一定懂教育?結果現在變成學歷高的人就是厲害,就聽他們的,把整個教育都給誤掉了。教育要聽孔老夫子的,哪是聽高學歷的?所以這個時代的迷失,聽有錢人的、聽高學歷的,這都不是很理智。要聽真理,要聽經典,要聽修行過來人的話,不能聽自己喜歡的人的話。那個諾貝爾獎真的是誤了很多人,我看那個評審他得諾貝爾獎的人都要背因果責任,因為他講了一句話叫「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這是大邪說,還編在教科書裡面。

  馬來西亞的回教長老達特阿里芬,這個人太不簡單,國家給他審一本教科書,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送過來的書,讓他審,可不可以教人民?他審完把它退回去。人家問他為什麼不合格?這一本書裡面,連孔子的教育都沒有提到,不合格。他有判斷力!我記得當時候,我跟他見第一次面,他跟我坐對面,問我的第一個問題,你知道陳蔡絕糧嗎?當時我一聽完,背流冷汗。你們有沒有流冷汗的經驗?我為什麼流冷汗?因為我心裡想,剛好知道;假如不知道,這餐飯我看我只能躲在桌子下吃,不敢見他。人家是回教的馬來長老,對孔子的學說這麼深入,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我就答不出來。所以以後你們要準備好,說不定你走到法國去,人家問你「陳蔡絕糧」,因為愈來愈多人在學了。

  名分定了,才有一種長幼尊卑的恭敬態度。在漢文帝的時候,他寵幸一個妾叫慎夫人,這個慎夫人常常跟皇后(竇皇后)平起平坐。有一天到了郎官的官署,大臣袁盎他懂道理,他就把慎夫人的座位排在皇后的後面,沒有平起平坐。結果這個慎夫人平常就跟皇后坐一起,現在把她排後面去,她就不歡喜,結果皇帝也不高興,就走了,回宮去了。袁盎趕快趕過去,在皇帝身邊跟皇帝講,說到:皇上,長幼尊卑,有尊卑次序,人與人才會和睦。你既然都已經封了皇后,她的輩分就高於其他的人,怎麼可以坐在一起?而且,您寵幸慎夫人,你就好好對待她就好了,您現在連座位都讓她跟皇后平起平坐,皇帝,你現在這樣做不是愛護她,你在害她。皇帝一聽:哪有害她?皇上,你沒有聽過人彘的故事嗎?人彘就是漢高祖劉邦寵幸他的妃子,結果這個妃子被寵幸,呂后就恨之入骨,不只把戚夫人的孩子害死(把趙王如意害死),還把戚夫人雙手雙腳都砍斷、眼珠子挖出來,然後喝毒藥讓她變啞巴,就是殘暴到極處。大家聽到這裡有沒有感覺,女人要狠的時候very(非常)恐怖。結果這個例子一講出來,皇上馬上一驚,對,不遵照輩分,到時候她又愈來愈恃寵而驕,不是跟皇后結怨嗎?不是害她嗎?皇帝回去馬上曉以大義,給慎夫人一講,慎夫人賞袁盎五十斤黃金。也不簡單,她馬上能接受人家的勸。所以「名以正之」。

  接著,『法以齊之』,用法律統一人民的行為比方平常不能闖紅燈,這些都是。『刑以威之』,用刑罰讓人民畏懼犯罪、不敢犯罪,因為犯罪他就得要服刑,他有敬畏心就不敢去做。接著,『賞以勸之』,用獎賞這些行善的行為,表揚他、肯定他,這樣人民行善的風氣會帶起來,互相規勸。在我們中國大陸,從二00七年開始舉辦道德模範,到二00九年、二0一一年,包含今年二0一三年,應該都會有道德模範評選,每次參與的人超過億人。我們看那些榜樣,看道德模範不哭者,沒良心。看了都很感動,那些孝行。要救一個小女孩,那個吳菊萍把自己的手背都折斷了,都在所不辭,真的是令人感佩。大家一流眼淚,不就是跟她看齊嗎?那就是「賞以勸之」。所以「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夫子在《論語》當中有講到。好,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