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七集)  2011/9/14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27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0》進入「臣術」的部分,而君臣關係,在我們每個團體企業當中、國家當中,都有這一倫關係。我們能明白君臣之道,才能扮演好我們的角色,盡好我們的本分,所謂敦倫盡分,圓滿我們為人之道。我們在講到「臣術」,所舉的歷代這些忠臣、良臣、賢臣的例子,聽了也是非常佩服、非常景仰。而他們的行持,都是從高尚的品德當中流露出來的,還有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德能。所以我們要效法這些忠臣的行持,也要先在我們自己的德行當中下功夫才行。比方我們看魏徵勸諫太宗皇帝,為什麼太宗每每都能心悅誠服的接受?第一,魏丞相的德行比他好,他佩服;第二,丞相的智慧、見識博古通今,把道理講得非常清楚,讓太宗不得不接受。所以德行、智慧、能力這不可缺乏。

  而我們看君臣之道,事實上是父子之道的延續,我們看移孝作忠,君臣之間都稱君父、臣子,所以為君者跟為父母之道,它的理是相通的,為人子跟為人臣之道也是相通的,我們都說臣子、臣子。所以這父子之道延續到學校,是師父跟師兄弟;延伸到社會,它是君父跟臣子之間一個義理的延續。我們要能夠積累好為人臣的德行,事實上我們從「入則孝,出則弟」去體會,就有很多的感悟。比方「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叫的時候不可以慢吞吞的,這是代表恭敬、代表勤奮,叫了馬上就應。所以對父母恭敬,父母交代的事情趕緊去做,「父母命,行勿懶」,勤奮,為人臣亦是如此。我們冷靜看看現在的年輕人他在單位當中,父母呼,應勿緩,他不懂,所以有時候拖延,甚至怠慢領導者,能拖盡量拖,那就是為人子之道他沒有入心,就更談不上為人臣的心態。

  所以您看《弟子規》每一句,它所形成的心境,都跟為人臣是相應。「父母教,須敬聽」,他要有個謙虛受教的態度,他到單位去,他的領導在經驗、歷鍊上比他多的時候,他當然要多學習,所以父母教,須敬聽。現在在年輕人的心態當中,他這受教的態度比較不足,甚至於都會覺得新學的東西,以前的人不會,所以整個大環境的態度,其實影響著每一個人。比方我們以前在讀歷史的時候,都會覺得這個時代是比幾千年來,都發達的一個時代,無形當中我們念著念著,就覺得我們比古人還要高。幸好我們祖宗保佑,還能夠深入老祖宗的經典,我們每次看《德育故事》,看著看著頭都抬不起來,這德行比起古人那是差得太遠了。怎麼會說我們這個時代是最發達的時代,這文明昌盛?其實無形當中,增加了我們這個時代人對以前祖先的輕慢。而且嚴重的傲慢,障住了我們聞聖教的機緣,甚至都覺得這些是過時的東西。

  古人講「滿招損,謙受益」,在《尚書》當中提到的,歷代為什麼出聖賢?因為都謙虛接受祖先的教誨。我們這一代為什麼災禍這麼多?因為傲慢就招來災禍。而從整個時代有這樣一個錯誤的心態,延伸到在各行各業當中也有這個錯誤的認知,都會覺得新學的東西比較高。比方我們在教育界,很多新的老師學的是新的教育理論,他就覺得那些教了十年、二十年的老師,不見得懂得比他多、比他新的東西。這樣子他到學校去就很可惜了,他沒有辦法傳承這些有經驗老師的智慧,一個傲慢,眼前很多福報就這樣流失過去。殊不知很多真理它是亙古不變的,早就記在經典當中,這些有經驗的老師人家早就都領納在心上。而且他們有教育愛,誰肯承傳、誰肯請教,他們真的是和盤托出。

  像我們七月大專營、八月教師營,我們邀請陳真老師來給大學生、來給教育同仁授課。很多學員、很多學校老師私底下來請教問題,陳老師其實上完課身體算是比較累,可是有想請教的第一線老師這些學員,總是提起精神,不辭辛勞給他們娓娓道來,因為她是有責任、使命的長者,她希望教育界能有更優秀的老師出現。所以祖先提醒我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家庭來講,是沒有優秀的下一代;從各行各業來講,比方說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假如教育界沒有出好的下一代,那我們這一代也無臉見祖先。包含醫學界,包含商道各行各業,包含為官者君道、臣道,都應該有好的下一代來承傳,讓這個道統能延續下去,所以各個行業都應該重視倫常,都應該謙虛受教。現在年輕人沒有體會到這一點,我們不只不能生他們的氣,還要憐憫他們,因為一不受教,他人生要走很多的彎路、很多冤枉路,走得回來還好,走不回來可能一生就到歧途上面去了。

  所以我們看《弟子規》這些教誨,是為人子、為人臣,應該有的正確心態。「父母責,須順承」,有錯誤了,父母、領導指正我們要虛心接受,改過才能進步、才能生智慧。假如錯了,在接受批評的時候火氣很大,脾氣忍不住,這在德行當中都是相當有虧。連對自己的父母、領導者,都伏不住脾氣,對其他的人那就更是放縱自己的瞋恨。所以《弟子規》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總要把這個根基給紮牢。我們看包含「冬則溫,夏則凊」,為官者最重要的是愛護人民,他在家對父母體貼備至,他為官當然是好官。他在哪個行業一定服務好他的客戶,服務好他服務的對象,就像我們在學校教書,當然要服務好孩子,進而要服務好家長。因為教孩子就了解到更重要的,是他的父母要有正確觀念,才能夠配合好老師來教育孩子,才能給孩子好的榜樣。當老師教孩子,進一步還要引導家長,你說那我多辛苦!義所當為,道義應該做的其實不會累的!

  累還是因為自己沒有真誠去做,帶著情緒去做,或者太自私只想到自己多休息、多幹什麼。真正盡道義的時候內心很踏實,人不怕身累,身累了,盡了本分都睡得很甜,就怕放縱身體,自己安逸了,但是該做人的本分沒做,其實心裡是很虛的。所以愛民是為人臣的職責,包含其他行業,服務好人也是我們為人下屬的職責。所以有對父母體恤備至的心,一定能夠把臣道做好。我們看「出必告,反必面」,這就是少讓領導操心,一些情況都能適時的回報,讓領導者了解交代的事情,他心裡就有底。假如交代一件事情都沒有會報,這領導他會有一個負擔:不知道做得怎麼樣了?那是重要的客戶、重要的人物。我都已經凡出言了,交代之後不知道去處理好沒有,也沒打電話。所以一處理完,馬上會報,領導者這個負擔就放下,他會覺得事情交給我們辦很放心,都會處理得很好。讓父母放心的人在單位當中,他以體恤父母的心去體恤領導,領導也會少操很多心。

  真的每一句大家用心去體會,比方「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同樣的,當下屬你不可以自專,這事情都沒先請示,就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最後做錯了,團體跟領導都要背黑鍋,所以這個請示也是應該有的態度。像我們之前跟大家有談過,孔子對四種行為覺得是非常嚴重的,「君子亦有惡乎」,對哪四件事覺得嚴重?其中有一件就是「惡果敢而窒者」,就是他很果敢,也很勇猛,可是他的思想觀念是錯誤的,是有偏頗的。這窒就是不通達,他的認知錯誤,可是又自專,剛愎自用,硬是要這麼去做,領導也不知道。結果做錯了,甚至於團體都承受不了那個錯誤,那就悔之晚矣了。「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所以主動請示、主動會報進度,這些都是必要的。

  包含「物雖小,勿私藏」,那就是很重要的,不能有私心,要廉潔,不能佔團體的便宜,包含公司的紙你不能把它帶回家用,公司的文具都不能有任何私心起作用。我們曾經聽師長提到,很多他一些老師、長輩的行誼,政府配給車,公事才用這個車;配給電話,公事才打這個電話,私事走到家門外的公共電話去打。當我們聽到這些風範的時候,真的為之動容,覺得這些長者太令我們佩服了。而且人要明白道理,明白因因果果,明白因果的人,任何一件事都是謹慎對待。比方我們是公務員,所有的公物都是老百姓納的稅,所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你公物不珍惜了,那就是糟蹋老百姓的血汗。俗話又講冤有頭,債有主,一個公務員糟蹋公物、貪污公物,他的債主就是全國的老百姓。所以很多地方的俚語、俗話,都有講到相似的道理,叫「一世為官九世牛」,當了一世的官員沒有清廉,貪污了,要九世當牛來還老百姓。所以真明倫理道德他有羞恥心,恥於作惡;明白因果道理,他不敢作惡。

  尤其我們弘揚正法、弘揚中華文化,都是來自各行各業世界各地的支持,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分支持跟信任,更應該確實要勤儉,要「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來弘揚正法,這樣才對得起十方,對得起世界各地支持我們的同胞們。包含「親所好,力為具」,我們看的親所好,父母期許的、歡喜的,我們盡心盡力去做。父母希望我們有品德、父母希望我們成績好、父母希望我們對社會有貢獻,盡力去做,這是一種責任感、一種承擔。用在君臣關係,對我們弘揚正法有幫助、對團體有幫助的事,主動承擔、主動鍛鍊,這也親所好,力為具,這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所以這很有味道,《弟子規》延伸開來,那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做人之道。包含「親有過,諫使更」,這也是為人臣當中、為人子當中,甚至在五倫關係當中都要盡勸諫的本分。

  再延伸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樂,進而同仁和樂,那家和萬事興,這個團體興旺出人才,事業會愈做愈好。包含在團體當中,「出則弟」都懂得尊重團體當中的長者,這團體就變一個大家庭很溫暖,大家團結力量就非常大。而且和氣,都是一家人的氣氛,大家工作心情愉快,這工作效益、效率鐵定更好。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種和諧團結的氣氛,對團體那是最大的一種無形力量,這是錢買不到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扮演好臣的角色,首先要在《弟子規》、在這些經典當中,紮好我們的德行根基,進一步就能扮演好這個角色。

  而我們之前在「臣術」,這個單元第一個重點,第一個為人臣應該具備的德行,是「立節」,能樹立自己的節操,也是樹立德行。而操守當中歷代選賢舉能,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就舉孝廉,孝順他能移孝作忠,廉潔他不貪污,孝是做人的根,廉是做事的本。古人他們在認知事物的道理,都是君子務本,抓到根本。您看我們現在很多招聘,或者公務員招考,有沒有抓到一個忠臣的根本?招聘當然是要找好的官員、好的公務員,但是有沒有能真正從他最重要,做人做事的孝廉著手?以至於成立政黨是要為國為民,所招的黨員當然也要以孝廉為準。假如不依這個標準,進來的人私利私欲都很重,那鐵定為官就會貪污腐敗,最後可能連政黨都會被他給拖垮。所以家也好、團體也好,要能夠成就棟梁之才決定離不開孝廉的標準。

  我們接著來看一個廉潔的榜樣,我們看六十二句,在第四冊五百四十六頁第五行。這是講到楊震的清廉,我們一起來把這經文念一遍:

  【楊震字伯起。弘農人也。遷東萊太守。道經昌邑。故所舉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楊震』是東漢人,他『字伯起』,他出生在『弘農』這個地方。他遷官到『東萊太守』,要去上任的過程途中經過昌邑縣,而那個時候昌邑縣令,就是他所推舉的秀才『王密』,在那裡當縣令。當初楊大人推薦,對於王密也有知遇之恩,所以恩人來了也恭敬的要去拜見。『謁』,是前去拜見,夜裡去的,「王密」身上帶了十斤的黃金,他就拿出來,『遺』就是要送給楊震。楊震看到這個情況說到了,『故人知君』,「故」就老朋友,我是你的老朋友,我是了解你,覺得你還是有德能可以勝任縣令,所以向上舉薦你。可是你今天做這動作,讓我感覺你是不理解我,『不知故人』,這到底是為什麼?朋友之間貴在相知。今天王密拿黃金來給楊震,這不只是不了解他,說嚴重一點,更是污辱他的人格。怎麼連這點都不相信楊大人的品德?所以人跟人有時候要信任不容易。面對他人的信任要珍惜,面對別人的不信任,在這個時代也要心平氣和面對。

  甚至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說什麼天下烏鴉一般黑,這是錯誤的。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有受過聖賢教誨,有很好家教的人,他在不好的社會風氣之下,他還是可以屹立不搖的。所以王密送錢給楊震,一來,不夠信任楊震的人格,二來,可能還是有私心,送錢那這樣交情繼續培養下去。其實為官者所有的精神,都要用在體恤人民的苦難上,這才是為國君分憂解勞,這才是好官。假如都花在培植自己的關係、勢力,那就變成搞私黨,而且這搞私黨,就形成很多派別,最後在那裡謀私利,甚至對立,甚至在那裡爭鬥搞成黨爭,這個對團體、對國家的損害是最大的。所以君子合群,但是決定不結黨營私,《論語》講的,君子「群而不黨」。

  當下楊震這麼表達,王密還是有點遲鈍,有點固執自己的意思,所以人有時候還是會有點昏昧。我們相信王密還是有一定的學問修養的,但是在洪流當中能立得住也是不容易的,要到大丈夫才行,不然就得要像楊震這樣有德之人,給他適時的提醒。接著說到,王密當下說,『暮夜無知者』,現在是夜晚,反正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看到,沒關係,這是表達我一點心意。這句話講得好像挺有道理,表達心意的我們思考一下,楊震舉薦王密為官,就是為國家舉賢才,要回報這個恩德,那就是把你的工作做好,成為一個好官,讓天下人都說楊震有眼光。這才是真正回報他的知遇之恩!楊震聽了之後說到了,怎麼會沒人知道?上天知道,『天知神知』,這天地神祇,甚至於我們說老祖宗都在看。我們做違背良心,做觸犯法律的事,我們祖宗在天之靈流眼淚。

  我們的祖先是最愛護後代的,留下了這麼多經書典籍,經書典籍背後不都是老祖宗的慈悲嗎?而確實天地神明,甚至我們這些聖賢祖先他們都有知的,「神知」。這個真相歷代做為華人都很清楚,比方我小的時候,我們住的那個地方,就有龍虎塔,那龍虎很大很長,我們都可以走進龍的身體裡面去。龍的身體裡面畫的是地獄變相圖,真的,我們這個文化裡面,特別擅用藝術來教化老百姓,從小我們就知道,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我們上小學看那布袋戲,都是演郭子儀,都是演這些忠孝節義,忠臣的後代有好報,奸臣都遭惡報,來教育我們這些孩子的心靈。

  而在《禮記》當中,「祭法」這一個章節,天子就有立七神讓老百姓可以祭祀。其中我們很熟悉的門神、就戶神,還有灶神爺,都是在這七神當中,甚至於國家邊界國門,都有國門神在守護國家,包含國家重要道路都有國行神在守護。所以道家經典也都說得很清楚,「天地有司過之神」,專門在記錄人的善惡是非的。其實這個道理不難理解,人總要恭敬、虛心的來感受領悟宇宙的道理。所以《老子》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世間有法律,整個天地有天律在執行,所以人一生所積累的善惡,最後決定是有審斷的。甚至於起心動念、一言一行統統都有記載,真相在《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真實的事例當中都表現出來。俞公算讀書人,自己跟幾個朋友成立文昌社,都是依照這些教誨去做,但是都做表面。而且意惡太重,起心動念太多邪念、惡念,所以積累了很多惡的行。

  『我知子知』,你跟我也都知道,怎麼可能沒有人知道?從這裡我們有一分恥心,不能違背良心;有一分畏心,敬畏惡有惡報,敬畏天地鬼神,有司過之神;進而要有勇心,要去改正這些錯誤的行為,嚴重的習氣。我們相信王密經由楊震這麼一點化,應該恥心、畏心、勇心能提起來。所以善友為依靠,「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是非常重要的,好朋友之間談話都是這些經典的教誨。不是聚在一起言不及義,談的都是沒有意義的事,甚至還是造口業的事,這就沒有盡朋友的道義。楊震他的這分清廉也感來護蔭他的後代子孫,他的兒子秉、孫子賜、曾孫彪,統統做到三公的位置,三公下來是九卿。所以他們四代三公,都是人臣到極富貴的地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而福生於清儉,福氣從哪裡來?清廉、節儉,清廉得大福,從楊家這個示範我們就可以深刻感覺到。後世楊家的子弟,他們的堂號叫「四知堂」。

  我們可以想像,堂號是我們進自己家門,一抬頭就是堂號,楊家的後代每次進門,就提醒一次祖先的風範,相信他們一定都很清廉。就像林則徐先生的後代都不抽煙,楊家的後代不貪污,大舜的後代都是孝子,要效法祖先,不可以污辱祖先。而唐太宗皇帝有一次經過楊震大人的墓,也是仰慕楊大人的德行,親自祭拜,親自寫了一篇祭文,是唐朝太宗皇帝親自祭奠他。當時候房玄齡大人說到,楊大人在天之靈應該很寬慰,經過幾百年之後,天子親自給他寫祭文。所以這些忠臣他們的精神,確實如文天祥先生說的,「是氣所磅礡,凜冽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他這個正氣在天地之間,延續長存下來。我們在讀著這些聖賢的風範,是用真心去讀,他們的正氣就跟我們交感,就照在我們的身上,甚至於他們的精神跟我們的心靈,就合而為一。

  民國初年的王善人他不識字,最後孝悌到極致能夠通達這些倫理道德的經義,還給人家講這些經典,那沒有別的,他「孝悌之至,通於神明」。而且他聽每個聖賢的故事,聽一個他就學一個,就把他們的精神跟自己融在一起。他看到一個故事,一個聖賢人為了道義,奮不顧身,不畏生死。剛好他發生這樣的情況,他自己也是不畏生死,就在那樣的精神當中走著走著,感覺眼前一片光明,他的智慧就開了。等於是他那一分心跟這些聖賢交感,冥冥中這些聖賢都護佑著他,這是「立節」,很好的榜樣。

  我們接著再看下一句,是在第四冊五百四十二頁,在第四行。我們一起念一下:

  【昔者晉平公問於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重祿不極諫。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一開始提到的,『昔者』,這都是歷史上的記載,《後漢書》裡講到,「昔者」就是過去。從前春秋戰國時代,『晉平公』請問他的臣子『叔向』,「叔向」我們在上一節課也有提到,他跟同僚很好的配合來勸諫君上,這是非常忠誠的臣子。而平公懂得請教這也是難得,他請教到國家最大的憂患、禍患在哪裡?叔向講到了,重要的大臣重視自己的官位、俸祿,不敢盡力、極力的勸諫國君的過失,而基層的臣子,『小臣畏罪』,就是怕被降罪、獲罪,而不敢講真話,不敢把問題說出來。這樣子整個民情、整個政治的現況,就沒法傳到國君那裡,下情不可上達,那很多情況就沒有處理。比方說老百姓的疾苦沒有去愛護、照顧,甚至冷漠,甚至還更無忌憚的去壓榨老百姓,那鐵定老百姓會怨,甚至會起來反抗。所有國家的情況不及早處理,情況只會惡化,就像治病的道理一樣。所以不能通達,最後往往這國家都要敗亡了,國君還在那裡歌舞昇平,這在很多亡國之君,都是相同的情況。

  這裡的問題出在,臣子沒有氣節、沒有忠貞,我們看到大臣貪戀他的祿位、貪戀他的富貴,他怕勸諫之後皇上不喜歡他,然後他怕這官位就保不住。而我們看歷代這些忠臣,他們常常因為『極諫』,被貶官,可是不改他為人臣的職責,像范公他被貶了好幾次,但後來還是又被升官。其實那是天子一時間判斷不清楚,等真正冷靜下來,真正把事情能搞清楚,又能受重用。而在被貶官的時候,也沒有絲毫的難受,范公講到他坐在船上,被貶得挺遠的,貶到三千里之外,他說到「豈辭雲水三千里,猶濟瘡痍十萬民」。雖然被貶了三千里遠,到了那個地方還有十萬的百姓,他可以去代表國君好好的愛護老百姓,還是可以盡忠,所以只要能盡一分忠誠,他就理得心安。但是該勸的時候沒有勸,這已經失了他為臣之道!

  而他的兒子也承接了他這一分好的氣節,范純仁先生當宰相都說到,「苟言不用,萬鐘非所顧也」。他那時候是正宰相,比他父親的職位還高,他說到假如皇上不採用他所說的這些諫言,再高的俸祿他也不會放在心上。皇帝不聽,他可能就辭掉官職來提醒皇上,他總不能尸位素餐。所以大臣要勇於勸諫,小臣也要勇於把真實情況反應,絕對不能怕獲罪。《孟子》給與我們讀書人一個勉勵說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做到這三點,決定在為人臣的氣節可以立住。所以不受富貴污染,貧賤也不會改變氣節,縱使遇到一些勢力的脅迫也能屹立不搖。所以叔向提的重點,確實是國家很大的憂患,為人臣能夠下情上達,這樣就能政通人和;假如下情不上達就變成粉飾太平,報喜不報憂,最後情況嚴重就沒有辦法處理。

  在《菜根譚》當中有一段教誨很好,說到「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您看這點出來,讀書人、以至於為官者最重要的修養,不忍就是很仁慈,不忍心傷害生命,甚至於能推己及人感同身受。這樣仁慈的念頭是生民生物,生民就是他能真正愛護人民、照顧人民。我們常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就是這一分愛心;還有生物,讓萬物得以生長。比方為政者他在管理這些大自然的資源,他懂得循環之道,比方森林砍伐要有節度,讓它生生不息,這古人都懂。可是現在不懂了,他砍到最後這個森林整個都沒有辦法恢復,甚至就變成荒地都有可能。而且不是樹被破壞,整個森林的生物牠沒有辦法生存,就絕滅了,我們現在常常看到,野生動物滅絕的數字愈來愈多。這都是人私欲,到最後狠心傷害這麼多的萬物,都是沒有這個不忍的念頭。一段不為的氣節,決定不違背良知去做事,這樣的氣節是撐天撐地的柱石,就是棟梁。古代是士農工商,為什麼讀書人擺第一?他是整個社會的榜樣,老百姓效法他,所以確實是整個社會風氣的帶頭人。

  經句接著說,「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對任何小生命都不忍心傷害牠。一個孩子從小就這麼仁慈,這個孩子有德、有後福!讀到這裡,慚愧,小時候不懂事,沒聽話,常常拿小動物來玩,無形當中增長自己的殘暴之性。你看那小生命在痛,我們還在笑,還覺得很好玩,那這樣的心性一養成,以後挖苦人、作弄人還覺得好玩,這心性就壞掉了。所以長善救失,都要從愛護小動物做起。「一縷一絲勿容貪冒」,因為他廉潔,物雖小,勿私藏,任何東西他都不接受賄賂,不貪心,這樣的仁慈跟清廉,「便可為民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我們接下來看第六十四句,在第九冊一千一百三十一頁的第三行。這一段經文,把為人臣講得非常詳細周到,這經文裡面講到:

  【人臣之行。有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

  這為人臣的行持,假如依循這『六正』的原則,『則榮』,就會一生榮耀,甚至留名青史,這也是行孝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如果是犯了這『六邪』的錯誤,『則辱』,招來恥辱,甚至羞辱祖先,羞辱整個家族的人。我們看明朝的貪官嚴嵩,他那時候弄權,一手遮天,但最後他的罪行還是公諸於世。皇上不想親自殺他,賜他一個金碗當乞丐去,老百姓一看到金碗都知道他是嚴嵩,最後嚴嵩是餓死的,所以這恥辱就很大。包含秦檜陷害忠臣岳飛,坦白講秦檜的家人後代,誰敢講他是秦檜的親人?一個都不敢,甚至於馬上都去改姓,都有,「德有傷,貽親羞」。所以自己的人格榮耀,不只是屬於自己的,也是屬於你的祖先,還有所有愛你的人,你應該愛惜自己的人格,要愛惜他們對你的愛護,不要讓他們抱憾終身,痛苦。

  我們接著,就這「六正、六邪」,來深入了解,說到,「何謂六正」,我們看著這個經文,期許自己在道德學問上,都能達到六正的標準。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希望做民族、做團體的大忠臣,願立了就有動力提升智慧、德能。「一曰,萌牙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就是在事情還沒有問題產生,萌牙未動。這形兆未見,就是一些事物的形跡徵兆都還沒有顯現出來,昭然就很明白的能夠看見,獨見就是他有獨到的見解,能夠看見整個事情對國家存亡的關鍵。還有得失之要,就是事情繼續發展下去,它是得是失的要素在哪裡,他都能夠洞察得到,他看事情都能看到根本、看到關鍵。

  「豫禁乎未然前」,豫是預防,禁就是禁止,就是不好的事情還沒有發生,他就能夠把它預防禁止了。「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使他的國君能夠超然立乎顯榮,因為他防範於未然,所以國家沒什麼禍患。都掌握了這存亡得失的關鍵,那當然國家治理得好,國家強盛,君王當然就受到很多的尊榮顯貴。而國君也非常輕安自在,因為這臣子都把事情處理得很穩妥,所以這樣的國君是很有福報,享福了。而且更重要的,他能用這樣的臣子,也是他很好的判斷能力,他的智慧,所以能輔佐君王到如此的境界,這樣的臣子稱為聖臣。而我們今天要效法這個聖臣,看什麼事情都能見微知著,洞察機先,首先我們對很多道理要通達。所以把《群書治要》好好深入,你有見識、有遠見慢慢就可以接近聖臣。

  「二曰,虛心白意,進善通道,勉主以禮義,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如此者大臣也」。在《說苑》當中,用「良臣也」,上面也註「大作良」。第二種臣子的類型,他非常謙虛,這白意就是非常真誠,白也可以做善,他的意念都是純善,一心為國為民,又謙虛、又善良。進善通道,給國君進善言、進中正之言,勸善規過,通道,道是有道之人,通就是能夠舉薦這些有道之人,來為國君所用。而且勉勵主人、勉勵君王,都是用經典、用禮義來勉勵提醒君王。諭主以長策,長策就是好的政策、好的這些規畫,諭是讓國君明白,讓國君能夠思考深遠,諭主以長策。因為上位者假如決策錯誤,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這裡也點出來,這些大臣很重要的,他要很懂得規劃,甚至於這規劃都是一百年、兩百年,看得很遠。假如所有的決策都只看眼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都沒有辦法想得長遠,必然很快,因為他想得都短淺,流弊問題慢慢就呈現出來。所以一個人的智慧不能看一百年,不能做宰相,古人都有這樣的提醒,為相者都是要有高遠的智慧才行。

  而且能夠順從然後去護念國君的優點,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匡正他的缺點錯誤,這樣稱為大臣,就稱為良臣。要當良臣也要好好學《群書治要》才行,坦白講這些智慧、這些德行,沒有真實學問是做不到的。所以青年十二守則裡面有講到,「學問為濟世之本」,沒有真實治國的智慧,有善心也幫不上忙。所以不是只有發心就可以,發心還要加上智慧、德行、閱歷、能力才行。所以《孟子》講「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光有善心你辦政治、你帶領一個團隊,你不一定帶得好,你要有好的這些為政的智慧、方法才行。只有好的治國方法,但沒有一個好的善心、慈心,沒有一個為國為民的心,再好的制度,它也不可能自己去實行。所以「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文王、武王這些治國的理念,在歷史當中都有記載。但後世盛世很少,為什麼?「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有愛民如子的人出來這些政治才辦得好,沒有的話,那些好的政治理念,也只能放在歷史這些史冊裡面。所以要有好的人,再運用上好的治國方略,缺一不可。

  接著,「三曰,夙興夜寐」,夙興夜寐就是日夜辛勞,從早到晚都是在盡本分,做好為人臣的職責。「進賢不懈」,推薦一些賢德之人,不懈就是不懈怠,非常積極認真。「數稱於往古之行事,以厲主意」,常常能夠以古代,往古這些好的風範事例來勉勵國君。我們在看這些歷史的時候,這些忠臣常常都是舉歷代古聖先王的風範,來期勉他的君王。「如此者忠臣也」,這樣是忠臣的風範。

  「四曰,明察極見成敗」,明察就是有智慧能夠洞察這些事物的成敗所在,他很有判斷分析能力,看到了趕緊去處理、去補救,所以「早防而救之」,事情就不會惡化。「塞其間」,能夠堵塞這些問題、這些漏洞,「絕其源」,可以阻絕這些錯誤的根源,「轉禍以為福」,扭轉乾坤轉禍為福。「使君終以無憂」,他問題也可以化解掉,國君就不用繼續擔憂。「如此者智臣也」,這樣是很有智慧的臣子。

  「五曰,守文奉法」,守禮樂、守這些經典奉持法律。「任官職事,不受贈遺,衣服端齊,食飲節儉,如此者貞臣也」。他能夠擔任官職,主管職事認真去做,而且卻不接受遺贈,就是不接受賄賂。而且衣服端齊,他很有威儀,他當官是父母官,走到哪一言一行都是百姓的榜樣。「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這是很懂得為民表率。而且食飲節儉,就非常節儉生活。這樣叫貞臣,非常忠貞的臣子,時時都想著要為民榜樣。所謂「人君恭儉」,為人君者恭敬、節儉,「率下遺風」,他一個官員、領導者帶頭做好,他可以轉移整個社會的風俗,都變得清廉節儉。「人臣恭儉,明其廉忠」,一個下屬能夠恭敬、節儉,彰明他的清廉跟忠誠。

  接著講到,「六曰,國家昏亂,所為不諛,敢犯主之嚴顏,面言主之過失,如此者直臣也,是謂六正也」。當國家昏亂的時候決定不做諂媚巴結的事,而且敢犯顏直諫,因為直諫是點出君王的過失,所以會冒犯了他的威嚴。而且當面能清楚的講出,國君的錯誤點在哪裡,如此者是正直的臣子。因為假如這個問題再不講出來,惡化到最後可能就難以挽回。而且直臣都可能還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來勸諫,所以古代這些臣子,只要是義所當為,都是奮不顧身,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能夠做到上面所講的六正,都是非常盡到了為臣之道。好,這一節課我們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下一節課我們再繼續來看六邪。因為六正是見賢思齊,六邪是見不賢內自省,我們不要看到壞的,都說這個跟我沒有關係,很可能我們心性上的偏頗,這也是一個提醒,有則改之,無則嘉勉。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