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十三集)  2012/7/2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73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談到慎獨的功夫,從歷史當中來看,像「楊震四知」,他就是時時都守住清廉,所以留給後代一句非常精闢的教誨,叫「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這四知堂就他楊家的堂號。這慎獨的功夫一來是成就自己的德業,再來造福後代子孫,最後四代三公。他的兒子秉、孫子賜、曾孫彪都做到三公,都是人臣最高的福報。包含我們之前講到的董朴,他的學生把進士的命題給他,沒人知道,他當下把這個命題給燒掉了,這個都是慎獨,最後他的孩子還是考上了。大家想一想,真的把它打開來,考不考得上?就考不上了。所以禍福就在這一念之間。

  還有一個讀書人,他剛好初懂醫術,後來去幫一個人治療,這個人治到最後,家裡都沒錢。後來患者太太怕他不用心給他治,就提到:我們雖然家裡沒有錢,你好好治,我之後可以以身相許。當場這個讀書人就非常嚴正的對她講,我不能壞妳的名節,而且我也不能違背良心做事,治,我還是會盡力給妳丈夫治。後來把這個人的丈夫治好了,作夢夢到他會得到一個官職,而且會得到十萬貫錢。沒有多久太子生病沒有人醫得好,就讓他去醫,真的封了他個官職,最後賞金不多不少十萬貫錢賜給他。所以「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跟福都是自己修來的,都跟在自己的身邊。

  而這個慎獨的功夫,古人除了在人家聽不到的地方,人家看不到的地方之外,連睡覺的時候他都練這個慎獨的功夫。我們之前跟大家交流過,剛好複習一下,明朝的尚書楊翥,字仲舉,他的德行非常篤厚,一言一行中規中矩,非常誠實,而且很仁慈。這個仁慈做到讓人家驚嘆:覺得太不簡單,我做不到。怎麼說?他的仁厚表現在哪裡?就是人家受不了的,他都心平氣和的接受。比方他的鄰居蓋房子,屋簷都蓋到他們家來,水都滴到他們家屋頂上。家裡的人就抱怨:怎麼隔壁的人這麼無禮?蓋房子蓋到我們的屋簷上去,水都淋到我們的房屋上。他馬上講:反正晴天多,雨天少,沒關係。大家聽故事要學這個心境,很多煩惱、痛苦轉一個念就沒了。不只沒了,煩惱沒了,什麼有了?智慧有了,因為你放下煩惱,智慧就起來了。再來,你福報來了,因為你放下煩惱,一定是你度量變寬了,量大福大。所以你看轉個念福慧雙修,要會修!接著,他鄰居生了孩子,孩子在襁褓當中,這幾個月的孩子就怕驚嚇,所以他怕驚嚇到隔壁的孩子,把自己每天上班坐的驢子賣掉,自己走路。真是都沒為自己想,這克己利人,克什麼?克自私自利,都不為自己想。利人,哪怕是一個襁褓的孩子,都盡心盡力為他著想。這個不容易!

  看到這裡,我們現在都在講環保環保,騎腳踏車去上班。當然你不能騎兩個小時,你假如半個小時騎得到的,應該為地球母親想,騎腳踏車有捨有得,得什麼?健康。現在人一大堆病,都是經絡不通,運動太少。再來,省錢,都不用花油錢。再來,積陰德,這個陰德積得不小,為什麼?為地球著想這一念福德無量。所以他怕驢驚嚇到隔壁的小孩,自己賣掉,走路上班。他們祖墳那個墓碑,被農家的小孩推倒了。你們聽故事要入境界,現在你們家的祖墳墓碑被推倒了,這樣聽才有味道。守墓的僕人奔趕回來,跑得很快:不得了了,祖墳的碑被推掉!楊翥說有沒有傷到那個孩子?你看任何時候都是念念為他人著想,有沒有傷到那個孩子?那僕人說沒有。沒傷到就好。還親自到了這個農家,去跟這個農家的人講,好好保護自己的小孩,別讓他受傷,你說這碑掉下去壓到他就受傷了。沒有為自己,都是為對方。然後摸摸抱抱那個小孩:別怕、別怕,沒事、沒事,別嚇著了。

  他隔壁的人蓋房子蓋到他們家的土地上,然後他怎麼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皇上的地,來來,再蓋過來一點沒關係。你就看他為什麼後人對他的評語,叫仁厚絕俗?絕俗就是一般人做不出來。仁厚做到他這種程度,人家都佩服得沒話說。他曾經在夜裡作夢,夢到吃人家園子裡的兩顆梨子,醒過來的時候他非常自責,他說我夢裡會吃人家的梨子,是我白天的時候義跟利還分不明白,才會在睡覺的時候偷人家的東西,慎獨的功夫在夢裡都下功夫。所以俗話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們夢的假如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提醒我們,我們白天就是胡思亂想的狀態。你白天正念分明,正氣凜然,晚上睡覺要不就是沒有夢,要不就是夢到往聖先賢摸你的頭,「孺子可教也」!這是吉祥的。所以古人你看,他自我反思的這種態度,令人佩服。你們有沒有遇過親朋好友,跟你講說我昨天夢到什麼,太不應該了,面壁一天。你這個朋友不簡單,你要好好跟他切磋,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樣的朋友,在道業上一定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我們再來看下一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行有四儀。一曰。志動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義。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儀。以終其身。名功之從之也。猶形之有影。聲之有響也。】

  我們讀這些經句,都感受到古人對經典的義理,沒有絲毫懷疑。所以他的比喻你真的積功累德,你的福報功名如形之有影,如聲之有響,那是必然的,所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而哪些是積功累德?這裡講到,人的言行都是有規矩、有準繩的,這儀就是表示準則、規矩,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而且我們提升德行一開始要守禮,禮就是規範,以禮為師,以戒為師。在《孝經》裡面,這一點就在「卿大夫章」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這一段話很有道理,很有味道!大家想不想,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就一個人他講話,每句都合乎義理,從來沒說錯話,也沒有侵犯人。而且這個話一講出去,都給人利益的,給人智慧的,這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所做的事情都讓人生歡喜心,都沒有跟人家結怨,不容易。希不希望契入這樣的境界?

  就像孔子說「從心所欲不踰矩」,可是從心所欲的前提是什麼?得守規矩。得一言一行都依照先王的教誨、經典的教誨,一養成這個習慣了,以後你怎麼開口都是跟經典相應。可是我們現在雖讀經典,但講話還是都順著我們的習慣,這就很難不造口業。實實在在講,世間好話聖賢人都說盡,真的都覺得這些話太好了。我們聽經的時候,都覺得要把這些話記起來,領悟這個道理,一跟人家有交流的機會,把這些義理供養給他人。不能隨順自己的好惡、愛憎、分別去講話,這會誤導別人。所以人與人當中,緣分難得,要能利益人,不能誤導人,這就是一種責任感,負責的態度。所以先學老實,最後就能夠一言一行都在道中,這個『四儀』是我們要效法的。

  首先第一個,『志動不忘仁』,「志」是心志,遵循自己的心志去行動,但是在做的過程不能忘了仁愛。可是我的心志,就是要去弘揚中華文化,這就是要利益大眾,那不可能違背仁愛吧?當然這個仁愛,它是很細的,比方在講課的時候帶了好惡,帶了脾氣,講完以後,可能人家聽了很難過,回去睡不著覺。這種事我常幹過,所以一發現要回去懺悔。但是這個言語有問題,還是心不平,這個愛憎沒有克服。所以要到言滿天下無口過,心地功夫,真的要「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包含我們雖然是做弘揚文化的工作,可是我們剛剛講的,你要依照修齊治平去走,不按照修齊治平,先去忙大眾的事情,結果家裡的人都生煩惱:你看我先生學了傳統文化都找不到人,我太太學了傳統文化都找不到人。有沒有忘了仁?我去愛社會大眾!你太太不是大眾?你太太不是大眾,你太太是更親近的人。你更親近的人都不愛,你還愛別人?可能是愛別人的讚歎、別人的肯定吧!愛的最後還是愛名聞利養。

  你真有愛的時候,你的愛應該體現在對每個親朋好友。你不能愛你的領導,對你的下屬很凶,那個愛叫諂媚。所以經典當中,有一句觀照到我們心地的功夫,叫什麼?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你對任何一個人還有傲慢,你對其他人的恭敬是假的。這個觀照很重要,不然就要亮紅燈,就落到一個修行的誤區了。我曾經看一個主管,那個時候在大陸,他很有使命,做事都不怎麼休息,一天睡不到幾個小時,很拼命幹。我在跟他交流一些事情,他跟我笑著講挺好,突然有一個人進來,給他講一件事情,他馬上破口大罵,罵了我旁邊都有點,我比較沒膽,有點這麼凶。結果他罵完,轉一個頭回來又笑著對我,我這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今天做公家的事,要做得長長久久,「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們這壞脾氣不改掉,對團體這種人和的障礙很大,慢慢的大家對也被罵,錯也被罵,積極性就愈來愈弱。所以這個事情要走得長久,要關注得到人和,關注得到每個人的成長,他的智慧、他的經驗、他的能力,你都要護念他、栽培他,這才是愛。你把工作做完了,大家煩惱一大堆,也學不到東西,那還是把人當用具在用。

  我們常說功利主義都把人當機器,真的,二十歲到六十歲可以用,六十歲以後不能用了,這不是把人當機器不然當什麼?六十歲以後就要退休。退休這個詞,請問大家,你們看看經典五千年,有哪一個退休的詞?你有沒有看過休閒這個詞?為什麼要休閒?做了就是不願意做的,實在沒辦法了,休息一天、休息兩天。你假如歡喜做它,做到半夜不睡覺你都樂得不得了,是不是?看大家的表情好像感覺不到。你看孔老夫子「發憤忘食」,連吃都忘了,「樂以忘憂」,讀書教學樂此不疲,「不知老之將至」,都忘了自己幾歲。這個功利把我們害慘了,我們的專注點不在助人為樂,不在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每個行業都是非常尊貴的,利益人。你看我們以前,五十年前、三十年前的人都懂這個胸懷。他是做綠豆湯的,你給他說,你怎麼做得這麼好吃?他很高興再給你舀一碗:送給你,不用錢。他覺得服務人是一種歡喜。現在?都看在錢的分上才服務人,其實自己也快樂不起來,別人被服務得也不是很自在。所以我們被二狼神害得滿慘,財狼跟色狼,都是看錢,都是被這色欲給障礙住了。所以這個時代我們要醒過來了,不能再順著功利、順著利欲,去走我們的人生。

  有一句格言說「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你最近的親朋好友不能感動,還能夠去利益社會大眾嗎?所以這「志動不忘仁」,給我們的提醒就很重要。「仁」要在一切處提得起來,才是真正在做仁愛的事業,而且做的過程當中,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你說這一次他損害了,以後得利的人更多,這種邏輯都不對。《孟子》講「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行一件不道義的事,殺一不辜,傷害一個無辜的人,你只要做這一小件事,而能得天下,得天下以後你再去利益老百姓。這種邏輯,聽起來好像很容易打動人,事實上是錯的,現在就不仁慈了,怎麼可能以後會仁慈?現在不能行善了,怎麼可能以後會行善?我在海口的時候遇到幾個人,他都給我講,我以後賺大錢我一定回來支持你。這幾個人還沒回來,他們欺騙我善良的感情,幸好我已經覺悟了。「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不要強求,一切隨緣為好。

  我曾經看過日本一個醫生,他曾經諾貝爾提名,很有愛心的一個醫生。他到歐洲去要爭取一個機會,一個獎學金,那個獎學金非常好,而且他東方人日本人。結果去了還沒到考場,突然看到一個老人昏過去躺在地上,好像病得滿厲害的。他遇到了,另外一個同學也是要去應考的,他們兩個同時遇到了那個老人。結果另外那個人:應考的時間趕不上,這個機會我錯過了,我醫學沒有提升成就,我以後就不能幫很多人,不行、不行我不能被耽擱了。他就走了。這個日本的醫生就留下來幫老人治療,他說算了,沒有那個機會不要強求。這個老人就是提供獎學金的老闆,我感覺這個老人很厲害,他看的不是只有他的醫術,更重要的是什麼?他的那顆慈悲心。所以我們這些醫聖,這些醫學的聖賢人都說,沒有佛的慈悲心不可以當醫生。他把醫術拿來謀自己的私利,可能老百姓就危險了。他眼前的人都不能夠盡心盡力醫治,還保證以後嗎?其實你看那個離開的人,什麼是他的動力?不是病人的疾苦,是什麼?我以後的成就!

  假如妳的孩子跟妳講,媽,以後我有成就了,給你買大房子、大車子。妳也不要高興得太早,他現在都不會為妳想,以後呢?這引導孩子的德行,都要在當下生活的處事待人接物當中。而且我們做好事,也要常常體恤到人心,一個團體做事情,要能團結在一起,首先要見和同解,彼此的見解要溝通,然後目標要一致。假如我們這個目標大家都不清楚,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意義在哪,我們就急著要趕快做出效果,做出成績出來。很可能別人沒有辦法理解,甚至於會造成一些誤會、怨言就不好。領導者要調動士氣,首先你得跟大家溝通,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做這個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包含有一些不了解的時候,你不要硬衝,溝通很重要。不溝通最後一大堆誤解,這個團隊就離散,人心就離散了。所以你不花一些時間去調劑人情,這很多不必要的誤會都會產生,誤會一產生,沒事可以變有事,小事可以變大事。我們現在的人不很願意溝通,為什麼?要不就是做事太強勢、太傲慢、脾氣大,要不就是沒耐性。

  有一句《格言》對處世的提醒,非常重要,處難處之事,大家要注意看,這些句子本身都是他的仁慈心,是非常柔軟的、細膩去體會他人,甚至是體會整個大局的。「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我們在處理一個比較不容易的事情要從寬,你這個時候苛刻,人心會受傷。尤其這個時代,師長常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大家做人做事的基礎,都不是很牢固,這個時候你很嚴苛指責犯錯的人,可能大家就很沮喪,積極性就提不起來。這個事確實不好做,可是更重要的是要守住這顆心,我們真的真誠、仁慈,慢慢的很多問題可以化解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感受,曾經在親戚朋友當中發生誤會、衝突,甚至於別人惡意的傷害毀謗,難處之事。你一點都不計較,還為他想,還要在人前說他的好話,從寬,這個事情慢慢就化解了。但是假如對方不對了,你也情緒回應,這個事情就愈來愈複雜。而且我們往往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很容易聽一面之詞,為什麼聽一面之詞?他跟我交情比較好,這個要慎重。

  這個朋友跟我交情好,代表他講的話就很公平、公正嗎?不一定。其實人要達到公平、公正,那也不是一般的功夫,講話一般還是會偏向自己的感受、認知比較多。實實在在講他講得很公平,這個事情就衝突不起來了。一般都是偏在自己的認知,都是覺得對方錯,最後就對立起來。所以聽話要保持冷靜,你不能聽一邊的,馬上就去罵人,事後就更難處理!你看那領導真偏心,明明那個人不對了還袒護他,愈攪愈複雜。處理事情四個字很重要,「熟思緩處」,不只是公家的事,在整個家庭裡面處理事情,家人之間有些誤會摩擦那是在所難免,你怎麼去把它化解很重要。熟思,你不要聽一面之言,都要了解清楚,熟思你就很客觀了解情況,你就可以針對每個人的問題,去提起他的理智,他一反省就沒事;你責怪錯人可能怨就來了,他不能接受。「熟思則得其情」,就是真正的情況,你判斷準確;緩處,你不要很急著去下判斷,急著去處理,你要了解清楚以後,很柔軟的去解決問題。「緩處則得其當」,你用的方法、方式就會比較適當。我們看漢武帝發生巫蠱之禍,他自己殺了自己親生的骨肉很多很多,那都是聽一面之詞,之後所產生的惡果,你沒有熟思緩處,最後就後悔莫及。

  處難處之人愈宜厚,大家想想,這個人性格不好,是他不明理;你讀經典的人,是明理之人,去跟不明理的人計較,那我們不是不仁道了,我們不是有點顛倒了!Hello,諸位學長,我們想想這個邏輯對不對?你是讀經典的人,跟一個不明理的人計較,那我們白讀了,師父老人家不白教我們了。你看人家師父,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你看跟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境界裡面,什麼都是感恩心,什麼都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我們什麼事都可以生悶氣,就是師父這個法寶,我們沒學到、沒受用。不講別人,師父教我們,我們都不好好用,那我們都對不起師父了,還能去說誰?所以學的人不能跟沒學的人計較,愈宜厚。而且你想想,不好處的人他都在造業,你要憐憫他,你還跟他生氣。可能有朋友要講,他學得比我久,我學兩年,他都學八年了。那你更要可憐他,他學八年還學成這樣,那他不是造的業更大?他知法犯法更可憐。所以我們人生不起憐憫心,往往還是自己的瞋恨心作祟。你能夠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你憐憫心就不難提起來的。

  處至急之事愈宜緩,事情愈緊急,這個緩是什麼?你得先定下神來,不然到時候就愈攪愈亂。自己能定下來才能處理事情,自己都定不下來焉能去幫得了別人?處至大之事愈宜平,你所做的這是正大光明、大公無私的事情,你都要很平心靜氣,很沉穩去做。這個平當中很重要的,要平等心去做事情,不能偏失、偏愛。處理大事一定是公心,沒有公心很可能就有人恃寵而驕,有人心裡就難受了,不被愛護重視,所以這平字很重要。不平則鳴,不平則怨,你再大的事最後人事紛爭這麼多也成就不了。處疑難之際,就是在團體當中,遇到一些困難、一些疑惑,可能有些說法某某人怎麼樣了,這個時候愈宜無意,這無意就是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要對人有成見。你聽了這些不確定的言語,你馬上心理上就有一些判斷,就有一些成見,我們就沒有辦法真誠去面對人事物。一不真誠,只能讓情況愈來愈惡化,因為人都是敏感的,他一看你對他有成見,要不就是跟你對著幹。要不就是有修養的人,他就退了:算了,不要強求。你可能就失去一個人才!

  所以師長教導我們,別人不跟我們和,我們跟人家和;別人毀謗我們,我們讚歎他;別人不包容我們,我們包容任何人。就是這顆心,純是一顆至誠的心,真心待任何一個人。一個人最大的損失是什麼?失去了真心,用懷疑的心對人,用習氣對人。這真心不見了,這是最大的損失。你說我還是真心待人,人家欺騙我,把我很多錢都騙走了。請問大家,你錢被騙走,還要不要用真心待人?要。錢沒有了可以再賺,可是你從此不用真心,那人生就完了,首先你一定會痛苦。其實該是我們的,跑都跑不掉,而且告訴大家,用真心,明德會恢復。你哪怕是吃了一輩子虧,你明德一恢復了哪有吃虧的!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報都現前。所以願不願意吃虧?學聖教首先要不計較,學吃虧,能容一切人的過失。

  接著我們看,『智用不忘義』,你在謀劃一些事情的時候,縱使這計策很好,但絕對不能違背道義、違背義理,這是不行的。這樣的智,那就不是真智慧了,那是小聰明。所以假如是用了聰明,而不守道義後面的流弊都會很大。『三曰,力事不忘忠』,「力事」就是盡力的去辦事情,不忘忠誠,「忠」是盡心盡力。我們在辦事的過程當中,不要忘了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不能只是一直忙忙忙,忘了還要提升德行,因為人和靠自己的德行去招感。再來,做事的能力,你說我很盡力做了。可是方法、心境都不到位,事情本來可以做到十分,被我們做,只能做到六分,又察覺不出來自己的不足,那這個可能就要透過什麼?透過學習,比方做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很多人做事很認真沒有章法,他沒有事先謀劃清楚,沒有沙盤推演,最後臨時狀況,又氣急敗壞去處理。你沒有規劃好,跟我們一起做事的人,又學不到做事方法,那不也是耽誤了整個隊伍裡的人他的提升嗎?所以「不忘忠」,怎麼樣才能做到盡力?他還得考慮到自身的提升。

  我們不能做事情,做了兩年、三年,自己好像德行、智慧、能力都沒有提升,這就值得去反思,我們有沒有做事準備的功夫,循序漸進,包含熟練這些做事的能力。你在不同部門他都有專業能力,你不能每天做、每天做都不提升,都不檢討,這樣也是時間蹉跎掉了。甚至於這些人力都沒有提升,這個也有過失在裡面,不能說事情做完了就完了,能不能做得更好?能不能每個人鍛鍊更好?這都牽扯到你的智慧、經驗。再來,耐煩的功夫有沒有提升?專注的功夫有沒有提升?珍惜時間、珍惜人力的做法有沒有提升?你們把事情辦完了,可是很多人的精力都耗損,那根本不用耗損的,就讓人這些精力都耗損在那裡。明明三個人就做得好,你找十個人去,七個人不就在那耗著嗎?這些都是要去精益求精,精進就很重要,這就是做事的態度。包含你在做一件事,得要先不能輕易答應別人,得要度德量力,審勢擇人,衡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做這個事情的專業能力,整個形勢行不行。包含我現在的工作狀態,我能不能去承擔這個事情?我已經很忙了,還輕易答應,最後到時候都做不圓滿,那就很難跟人家交代。還有擇人,你答應事情,你選擇的人要你有把握的,本來一件好事,你派去的人壞了事,這對人也沒有辦法交代。

  接著,第四『口言不忘信』,一個人說出去的話,時時不忘要守信用。在春秋時候,晉文公有一次出兵討伐原國,他出去的時候就跟所有的將士講,我們帶三天的糧食,三天沒有討伐成功就回來。結果到了第三天,他們的人洞察到,原國已經支持不下去,可能再一天,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可以把他們攻破,就趕緊來跟文公講,他們已經不行了,你再緩一下就成功了。文公講,我已經給所有的將士們講了,三天打不下來就回去,我不能失信於所有的將士。還是不行,三天就回去,搬兵回朝了。晉文公就要守住承諾,一回去沒多久,還沒到自己的國家,這原國就投降,覺得晉文公很守信用。

  孔子也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子貢問,軍隊、糧食、老百姓的信任都很重要,假如這三個只能保留兩個,先去什麼?孔子說「去兵」,先把軍隊去掉。假如沒有吃的了,跟老百姓的信用,兩個只能保留一個怎麼辦?連吃的都可以捨。因為自古皆有死,但是假如沒有老百姓的信任,這個國家就其實已經名存實亡,隨時都會亡國。但是假如沒有吃的,信用還在他是非常團結的,眾志成城。所以謹慎的守了這四個做人的原則,而且終身都保持,那他的富貴功名自自然然而來了,猶身體之有影子,聲音之有迴響,回聲一樣。其實這一段,我們再引孟子的話就更有味道,《孟子》有說,一個人只要「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個德行能做到叫天爵,「此天爵也」。天爵就是上天給你的福報,誰都搶不走。剛剛說的,「志動不忘仁,智用不忘義,力事不忘忠,口言不忘信」,這不就是仁義忠信嗎?而且是做善事沒有絲毫的厭倦,愈做愈歡喜,這樣的人上天都會降福給他,這是天爵。所以叫「名功之從之也」,自自然然感來的福報了。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君子口無細謔之言。言必有防。身無戲謔之行。行必有撿。言必有防。行必有撿。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雖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慍怒。而教行於閨門。不諫諭。而風聲化乎鄉黨。傳稱大人正己而物正者。蓋此之謂也。】

  君子他與人談話,沒有這些輕慢、開玩笑的話,因為『言必有防』,這「防」就是合於規矩、規範,說話必合規矩不能亂講。而且『戲謔之言』,就是亂開玩笑,對人就不夠尊重。我們冷靜去看,親人之間或者好朋友之間,最後會因為小事鬧得不可收拾,往往有什麼情況?就是開玩笑習慣,有一次這玩笑開得對方實在受不了,最後氣得就撕破臉。可能撕破臉以後,我們還不知道自己的問題,還講有什麼大不了,不就講這樣一句話而已嗎?氣成這樣幹什麼?都不知道是長期以來,那導火線。大家看現在的人後知後覺,後知最後還能覺,現在是後知不覺,而且不知道根本原因,還責怪對方。比方他因為一個小事跟我們翻臉,他是什麼?忍了很久,你不尊重他的言行,已經積到最後爆發。所以我們以前讀歷史,導火線這三個字很有味道,你沒有去查到這些積累下來的原因。請問大家,八年抗戰是不是因為盧溝橋事變?那是導火線。是日本人太無禮了,處處侵犯,最後實在忍無可忍了,所以那是導火線。我們做的行為讓人家忍無可忍,那最後可能得來的是什麼?自取其辱。所以人恭敬他人,也是莊嚴自己,做出對人不恭敬的行為,自己已經不莊嚴。

  『身無戲謔之行』,自己的行為不會亂開玩笑,而且『行必有撿』,就是必有約束,必是謹慎一言一行。所以「言必有防」,「行必有撿」,一切言行符合規矩了,那他展現出來的一種氣質,自自然然讓別人尊重他,自重然後人重,自敬而後人敬。《弟子規》當中說「果仁者,人多畏」,他一言一行就有他的正氣在,人自自然然對他升起一種恭敬的態度。連最親近的另一半,『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這「得」就是跟她很親近,但是卻不會「黷」,就是褻瀆、不恭敬,不會的,再親近也不會不恭敬。這裡我們就看,我們的習性當中,有時候親近以後就隨便,這是不妥當的。愈親近你要愈尊重他,為什麼?愈親近他對我們愈有恩德,每天相處,一定有很多愛護我們、幫助我們的地方。所以人不能活得顛倒了,愈親近的人我們愈不恭敬,這是錯誤的。

  編撰《群書治要》的大儒當中,有一位讀書人叫蕭德言,他也是編撰《群書治要》的功臣之一。他每一次要打開聖賢經典,他一定是把手、把臉都洗乾淨,把衣服穿好,束腰帶束得很工整,恭恭敬敬才打開書來看。他活到九十七歲,年事已高的時候,他每一次打開都是這樣恭敬的態度。他的太太就說,你都年齡那麼大,你這樣自己不是很辛苦嗎?他說面對聖賢的經典,做這些事哪算得上什麼辛苦?要恭恭敬敬去領受經典的教誨。大家想想,蕭德言先生讀經,跟我們的收穫一不一樣?不一樣。你看他齋戒沐浴然後束著腰帶,椅子還坐二分之一,這種態度讀經典,那很可能是隨文入觀。我們這衣服也沒穿好,然後邊看的時候打哈欠,那能得什麼利益?所以態度決定了成敗,態度決定了收穫的多寡,這很重要。從這點我們假如教小孩子,每一次拿起經典恭恭敬敬的禮敬,在眉間禮敬,再把它打開來。那孩子從小養成這種禮敬經典,他跟一般的孩子的氣質一定不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蕭德言先生他這個一舉一動,都這麼恭敬,恭敬經典、恭敬他人,我們想想看,他身邊的太太、孩子對他一定是肅然起敬,因為他做得到,身邊的人做不到。所以愈佩服他的德行,自然愈恭敬,不會輕慢、不會褻瀆。今天假如我們的另一半,對我們都這樣很輕慢,他今天給你亂開玩笑,然後你就說,來來來,過來讀這一段。這就麻煩了,拿著經典去要求別人,就學偏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身邊的人對我們輕慢,那是我們以前的因感來的果,這個都要很慎重對待。不然我們都是著在這個結果上,馬上要去要求別人,而不是那個因還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雖朋友不可得而狎也』,再好的朋友,再親近的好友,都不會對我們隨便輕慢。所以這樣的風範,『是以不慍怒』,這「慍」是生氣,動情緒,就是不用嚴厲的斥責親人。『而教行於閨門』,他的身教、他的德行教化了整個家庭。我們舉一個例子,王旦從來不生氣的,宰相肚裡能撐船,家裡的人還要試試看,他會不會生氣?在他的羹湯裡面撒了黑炭,他就一直吃飯,你怎麼不喝羹湯?今天不想喝。改天把黑炭撒在飯裡面,他也不罵人,今天不想吃飯,給我點粥吧。你說人德行到這種程度了,每天跟他相處,哪有不被他感動的道理!這確確實實「教行於閨門」。大家回去做做實驗,你三個月都不發一次脾氣,你的親人對你立正,肅然起敬。

  『不諫諭,而風聲化乎鄉黨』,這「諫諭」就是規勸、告誡,不用刻意去規勸告誡,你良好的風範。所以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你的德行會感化一個鄉黨,必定可以感化,所以整個風範教化了整個鄉里。我們舉個例子,在元朝時候許衡,他在逃難的時候,人家都在摘梨子吃,他坐在那不為所動。摘的人說,你怎麼不摘點來吃?他說「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那個東西不是我的不能拿。他沒有說人家錯,他說不是我的東西我不能拿,另外那個人馬上接話,這個沒有人的,它沒有主人的。你看他怎麼回答?假如是我的話,哪沒有人的,種得那麼高還沒有人的。完蛋,你看人家錯了,人家說你有什麼了不起,不吃就拉倒,渴死算了。人與人應對都是要有柔軟的,他的柔軟來自於哪裡?他的厚道。他真的厚道到什麼?指責別人的話他根本講不出來,就厚道到這種心境。所以他怎麼講?他說「梨無主」,這個梨子可能沒有主人,「吾心亦無主乎?」可是我的心不可以沒有主人,我不可以起貪念,他沒有講對方錯。但是大家想想,他能夠觀照到自己,護念到自己不能起絲毫的貪念,接觸他的人會被他折服。所以後來他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小孩,看到果樹的果子成熟掉下來,沒有人會去拿,他那種不貪、廉潔到所有的小孩都以他為榜樣。所以孟子這句話真的,我們很多聖賢人做到。

  所以這裡講『傳稱』,這個「傳」就是指《孟子》這一書,『大人』,真正成就道德學問的聖賢人,是正了自己,接著『物正』,「物」就是他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都會被他感化。連樹都會,萬物都是有知覺的。經典當中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修養,依報就是我們所處的家庭,所處的工作環境,我們居住的環境都是依報。之前有個女士,她救了一個從很高的樓掉下來的女孩,她名字叫吳菊萍,犧牲奉獻,這是『正己』,而後「物正」,她那個社區現在不吵架了。為什麼?有人稍微口角了:吳菊萍連命都不要,可以去救一個我們這社區的小孩,你還有什麼好吵的?最後就不吵了。一個社區人的德行,感動到說丟臉、丟臉,不要再丟這個社區的臉。所以在杭州塑了一支手救了一個孩子,把她的精神塑在這個大廣場上面。

  接著我們看第一百四十三句,「戒之哉」,我們一起念一遍:

  【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誡。無行所悔。】

  這句話在《群書治要》裡面,有一整段原話,是孔子到周天子的京城去參觀的時候,門口立了一個銅鑄的人像,他是要敬周朝的始祖后稷,就是農神。他專門管農業的叫后稷,積了厚福,所以後代出了周朝。在這個廟堂的右階前面,階梯的右邊樹了這一個銅鑄的人像。而且它的嘴巴貼了三個封口,我們有一個成語叫「三緘其口」,就是這個典故來的。而且它不只嘴巴貼了三個封條,它的身體後面刻在這個銅上面的銘文,就有一段非常好的教誨。所以古人真的是用心良苦,在每個這些藝術品當中都在教化。這段文比較長,我們就直接看,我們選出來這一句,也表達出來言語要謹慎。

  『戒之哉』,要引以為戒,『無多言,多言多敗』,不要話太多,太多了,會說錯話,壞了事,或者得罪人。你說真的會這樣嗎?我們很冷靜看,當一個人話很多,他是會比較講話不謹慎;因為你假如很慎重講話,你不會話很多的。所以話很多同時就提醒,比較輕慢不謹慎,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你看我們小時候,「囝仔人有耳無嘴」,小孩子不要亂講話。就提醒我們,言語要出去的時候要慎重,不可以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亂插嘴不行的。你看現在,我們這些都沒學,很浮躁,聽人家講話,就把人家話插進去,那不都是浮躁輕慢,不恭敬人家。一不恭敬了,一不謹慎了,哪有說不講錯話的道理?而且言語不謹慎,粗心大意最後變成什麼?得罪人、傷了人自己都沒感覺。所以從行為當中,再去洞察到心性上面的不足,我們就會覺得這些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勿多事,多事多患』,剛剛講到人不可以多言多事,因為人要能耐煩。話都急著要講,這都是急躁的表現,所以不耐煩的人做不成一件事業。人在講話、做事當中得要心平氣和,千祥雲集,心浮氣躁了一事無成。不可以好管事,或者不可以去輕易的答應別人事情,你得要衡量清楚。因為你太多事,容易去攀緣;太多事,容易超出自己的能力,你就寡信,這些都要很慎重去應對。而且你太多事,做事就不安穩,你記很多事情,最後就漏東漏西的。所以人其實要量力而行,一個人在同一個時間,最多能專注做一、二件事情。再多其實是做不好事情的,最後是什麼?打腫臉充胖子,所以「勿多事,多事多患」。你真的是「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就進退錯了,反而造成禍患,沒把人家的事辦好。

  這個教誨給我們滿多的提醒,包含緣分不具足的事,你不要就去答應,最後你真的很冷靜去評估,不成熟,人家說你早就答應我了,怎麼可以後悔?你就進退兩難。我講到這裡,這些事都是我最常犯的,為什麼?一高興了:好,沒問題包在我身上。而且現在這個時代,成就一件事情得要有眾人的力量,得要大家的認知能統一,得要有福報才能把事做好。所以你們要跟人家合作,要看他有沒有福報?他的耳垂大不大,他的臉圓不圓,像長我這個樣子,你要考慮清楚。當然我現在還在修福報,以後臉比較大了,你們再找我合作。真的,那個福是修來的,有福的人做什麼很順,常遇人相助,遇貴人,那是他修來的。沒有福報再有能力,常常出狀況,奇怪了,怎麼這些別人都不會發生的情況,都發生在我身上?沒有福會這樣。所以人要多修福、多修智慧。

  『安樂必戒』,處於安樂當中還是要常常,這個「戒」就是提高警覺。為什麼?處在順境當中特別容易安逸,特別容易墮落,一安逸了以後,就覺得我們的享受都是應該給我的,就不會感恩;或者這一安逸,鬥志就沒有了。大家看我們民族文化的這種斷層,已經很長的時間了,我們想想成長過程當中,我們都在想禮拜天到哪裡喝咖啡?禮拜六到哪裡看電影?這整個民族的文化都快要崩了。我們有福報才可以去享受,「安樂必戒」,所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最危險的就是溫水煮青蛙,那個青蛙很舒服三溫暖,慢慢給你加熱就把你給烤死了。大家有沒有看到現在烤死多少?我的意思是說,現在的草莓族有多少?動不動我要自殺了,他沒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所以生於憂患,古人的智慧很高。你再看看現在家庭、社會的問題,就知道這些話的分量。『無行所悔』,不要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要有警覺性不貳過。

  我們再看下一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為之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難怪孔子把「言語」擺在第二位,「德行」過來就是「言語」,再來是「政事」,做事的能力、為政的能力,再來是「文學」。我們有時候看這個話有這麼嚴重嗎?言語真的能召來禍患嗎?我們剛剛講到,巫蠱之禍,漢武帝的一個大禍,其實是從哪一件事開始?從他的不謹慎。漢武帝有一個妃子叫做趙婕妤,生了一個皇子叫劉弗陵,懷胎十四個月才生。生下來這個皇子漢武帝很高興,你看一高興,心就不在中道當中:這個孩子懷十四個月才生。就把趙婕妤住的鉤弋宮的宮門改做什麼?堯母門,堯帝十四個月才生,所以封那個門叫堯母門。大家注意,堯母門,那她生的孩子是誰?那不天子!底下的人就開始動腦筋:漢武帝可能要立這個人當太子。就開始想詭計要害皇后、要害太子。誰造成的?漢武帝太高興講出來:來,封!最後造成不可收拾的惡果。言語怎麼可以不謹慎?所以你那個封不符合情義,「情愛過溢,子孫之災也」,不只太子受難,這個皇子鐵定也沒有好的結果,真的最後動亂得很嚴重。所以『言語以為階』。

  『君不密則失臣』,領導言語不謹慎,可能會失去臣子。有這麼嚴重嗎?領導人聽了下屬什麼話太高興,沒有去考慮到人情事理,馬上就講出去了。這個臣子告訴我們,他是為了團體好,給我們一些提醒,我們馬上講出去了,他的同事就說,是他出賣我們,一定是他去給領導講的。他是好意,這個領導馬上就講出去,造成人家說是他去打小報告的,那最後他不如歸去!你看他的好心,我們把他給搞砸了。是什麼?你可以用另外的這種譬喻去提醒大家,你講得讓人家都去聯想到:可能就是他講的。所以你害了他,「君不密則失臣」。或者你很喜愛這個臣子,那喜形於色,對他特別好,最後讓他嫉妒都來了。這也是領導可能犯的錯,他本來可以沒事的,你太寵愛他了,最後嫉妒全來了。再來,很多重要的事,你要低調去做,為什麼?那個重要的事一出來,很多人以為會損害他的利益,他就要陷害,他就要動歪腦筋。你能夠愈低調,又花時間教化他們,就不會引來這些對立,甚至是破壞。所以這個都考驗君臣當中,懂得言語的謹慎。機事不密,機密的事情沒有守好,災禍就有可能產生。因為人看不遠,他都覺得他的既得利益會受損,他就會來障礙。所以成就事情還得要謹言,還得要低調才行,『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