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四五集)  2013/11/16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145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群書治要360》上節課是談到,「為政」第十個綱領「綱紀」。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是進入「為政」的第十一個綱領「賞罰」,在一百五十八頁二百六十四句。每一個為政的做法,必有他對辦政治所起到的目的,對於整個政治它的作用,我們要先了解。在《群書治要360》第二冊,有談到賞罰的目的,在二百零八頁二百七十九句,我們了解它的目的,才不會把賞罰給用錯了。二百七十九句講到:

  【賞在於成民之生。罰在於使人無罪。是以賞罰施民而天下化矣。】

  意思是獎賞的目的,在成就人民更好的生活,刑罰的目的在使人不會犯罪。所以目的在獎賞行善,因為善有善報,大家都樂於行善,當然人民生活會更美好。刑罰就是讓人民了解,種惡因會得惡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有敬畏法律的態度就不敢犯罪,所以『罰在於使人無罪』,這是賞罰的目的所在。所以斷惡修善是賞罰最重要的目的。二百八十句也都是講到,賞罰所達到的目的:

  【善治民者。】

  善於治理百姓的人。

  【開其正道。】

  這個『正道』就是向善的正道。

  【因所好而賞之。】

  順著人好善、好德的天性獎賞。

  【則民樂其德也。】

  則百姓自然歡喜的感戴其恩德,感恩戴德。行善的人受到獎賞,大家也都很歡喜、感動,因為這是順著民所好的德行。比方前不久我們中國政府舉辦,「眾里尋他—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全中國找了十位,還有二十位是「關注、愛護的孝心少年」。當時候也是同仁發簡訊,讓我們了解有這頒獎典禮。我想看這個頒獎典禮,看這些孝心少年的孝行,沒有流眼淚的,應該是不孝。所以要試自己孝不孝,可以去看這個片子,這個網上現在都有。我敢保證每個人看都流眼淚,不孝的人都會流眼淚,為什麼?不孝的人是習氣障礙,他本性還在。國家肯定,企業家資助他們每個人都有滿好的獎金,因為他們的生活都非常的困難。像其中有一個男孩,一個八歲的男孩就開始照顧他生病的母親,他的母親得尿毒症,一個星期還要推著輪椅,讓他母親去做透析維持生命,就這樣推了很多年,那個路途都是幾千上萬公里可能都有,來來回回多少的歲月。

  結果感動到有一位女司機,就免費載這個孩子跟他的母親去醫院。這個孝行會感動很多人,而且還感動他的老師,搬到他們家附近,然後常常去他們家給他輔導功課。我感覺這位老師也很令人感佩,這麼體恤這個孩子,不忍心這個孩子,因為孝順他的母親,耽誤了學業。那主辦單位用心良苦,把這個孝心少年的獎頒給他,就請了這位計程車女司機做頒獎人,同時也彰顯這位女司機,她也是好善好德,看到人家的孝心,感佩、支持他。所以『因所好而賞之,則民樂其德也』,百姓歡喜:國家做這樣的事太好了!所有看過這些節目的流眼淚,都感覺這是國家的德政。尤其在這個頒獎典禮,還請了不少孩子在現場,我看很多鏡頭,這些小孩看到孝心少年都很感動、流淚,啟發孩子們本有的孝心。

  在全世界你看這麼多國家,不止我們老祖先強調「以孝治天下」。西方是政教合一,長期以來,上千年整個政治都受到宗教的影響,所以宗教教育其實對西方社會影響是很大的。我們看到不管是天主教、還是基督教,都非常強調孝道。可是現在看全世界這麼多國家,包含伊斯蘭教,強調「天園在母親的腳下」,意思就是跪拜父母、時時能侍奉父母的人,他跟天堂的路接得上去,他一定要積德行善才有這樣的善報。而百善孝又為先,所有這些宗教都強調孝道。但我們冷靜看到現在民主社會,誰在扮孝心少年?誰在宣揚孝道?民主國家大家冷靜去看看現在的電視,都在播什麼?殺盜淫妄很多了。所以,我師長直接點出,現在全世界的問題在哪裡?問題都在人心。人心為什麼出問題?缺乏教化,沒有教育他。現在最好的工具,傳播媒體,有衛星、有網絡,這個在一百年前都沒有的東西,現在這麼普遍,要善用傳播媒體教化這力量不可思議。我們看兩個小時的頒獎典禮,感動之處太多太多了。這樣的節目假如在全世界播一年,天下太平了。

  所以我們現在中國大陸的政府,它用媒體來宣揚孝道、宣揚道德,這是德政。幾十年來全世界都在關注,很多人在說,包含像英國湯恩比教授,這樣有地位的學者,都強調中華文化的重要,都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個中國人的世紀,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文化能夠向全世界弘揚。大家冷靜看看,中華文化它的包容性非常強,它跟任何文化一接觸,會豐富這個文化、這個宗教,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伊斯蘭教傳到中國,雲南那一帶很多伊斯蘭教徒,鄭和就是雲南人。所以印尼的爪哇,那個伊斯蘭教是透過鄭和下西洋,傳過來的。蘇門答臘的伊斯蘭教,是中東傳過來的,中東是遊牧民族。中華文化是幾千年的農業,由漢文化一直承傳。你看蒙古,是遊牧民族他馬上奪天下,跟漢文化不一樣,比較武力強大。可是蒙古治理中國不到一百年,好像八十多年,他們也積極學習漢人的文化,最後就被漢化。清朝女真人也是漢化。

  而爪哇島的伊斯蘭教徒非常的溫和,它也跟中華文化融合了。蘇門答臘的伊斯蘭教徒就比較激進,這個都是證明中華文化的力量,對世界不同的種族跟宗教的利益。所以整個全世界的人對中華文化愈了解,他不止不擔心,可能希望趕快中華文化到我的國度來。鄭和下西洋那個時代,確實很多國家都希望鄭和的船隊,趕快到我的國家來,不管是生活的能力,還有整個文化,對他們的社會都有極大的幫助。假如沒有極大的幫助,為什麼幾百年後的人們還在紀念他?鄭和廟在整個東南亞一帶有多少,印尼還以鄭和的名字取了一個都市叫三寶壟,可見得感恩戴德深到什麼程度!

  所以人心需要教化,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而師長講到,現在整個社會人心,為什麼偏得那麼厲害?東方忽略聖賢教育。因為整個亞洲受中國的影響大,整個中華文化延伸到日本、韓國、越南、緬甸、寮國。大家假如有機會去到這些國家,都還能看到漢文化的影響,漢文化是儒釋道。西方忽略了宗教教育,他們相信科學覺得上帝不存在,所以對經典不恭敬、沒有深入,忽略孝道的教育。甚至連法律都說不用奉養父母,這已經偏偏偏愈偏就愈遠了。所以全世界要重新回到倫理道德、回到孝道,得要有幾代人正確的努力不懈才行。現在希望寄託在中國,中國領導人特別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從舉辦的這些活動就可以看得出來,甚至立法,老百姓奉養自己的父母,是本來就應該盡的責任,不奉養父母要處罰。所以這個賞罰都是在讓人了解到,什麼是人生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

  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們看到每個孝心少年,要不是六歲、要不是八歲,就承擔起一家的生活經濟的重擔,真的讓我們有點無法想像。六歲的人能做什麼?八歲的人能做什麼?所以老祖宗說這個孝是本有的天性。你說六歲這麼小的年齡,誰跟他講過《孝經》?誰給他上過孝道的課程?上了多少?他為什麼懂?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可以承擔這麼大的壓力責任?而且更讓我們動容的是什麼?個個人笑容都非常燦爛。這個很值得探索,我們觀看他的經歷眉頭都皺起來,為什麼他們笑容這麼燦爛?可能我們邊看邊說,這樣的日子可能活不下去?那是我們的感受,不是他們的感受。他們笑得燦爛代表他們很快樂,為什麼?問心無愧。因為他們行孝跟性德相應,他做的時候他覺得打從內心歡喜,只要父母能減輕痛苦,只要父母還能活下去,就是他的動力。

  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給我們,我們在這個孝心少年身上也體會到,「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既然只有父母,哪還有我累?哪還有我苦?其中那個男孩,為了讓母親吃得比較營養,因為醫生說他母親營養不良,他每天上學沿路撿那個塑膠瓶去賣,你看他也不覺得羞恥,為什麼?他心裡面就想:怎麼讓我母親吃得營養一點。就這樣沿路撿,撿去賣,去買一些營養的回來煮給母親吃。所以師長老人家說,真正的快樂,不是從外面欲望的刺激得來,那是苦暫時停止。你這欲望刺激完,下一次的欲望更大,要吃得更好、要穿得更好,那怎麼會是真正的樂?他行孝是真樂,助人是真樂。老祖宗這些名言,我們用生命去體會,為善最樂、行孝最樂。這個二百八十句講到的:

  【塞其邪路。】

  就是杜絕百姓行惡的邪路,因為做這些事都會得到嚴重的處罰,他有敬畏的心,不敢做。談到這個,像我小的時候,我們高雄左營區有個龍虎塔,一隻龍、一隻老虎很長,我們走進這隻龍跟虎裡面,它就是有道家的「地獄變相圖」。我們那時候可能四、五歲,看到造惡會受這樣的果報,都很緊張,幼小的心靈就覺得不能造惡事,不然會感嚴重的惡報。這個道家因果的教育,讓人終身不忘,同時從小給孩子法律的教育,他就知道這些事情是錯誤的。所以:

  【因所惡而罰之。】

  順著人厭惡的邪惡,來懲罰這些罪行。

  【則民畏其威矣。】

  則百姓自然會畏懼其威嚴。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有沒有看過「包青天」?有!應該華人一代可能都有看過這個節目。你看一進去那個衙門排在兩排的人,叫威武!那個氣氛挺恐怖的。還有包青天那個虎頭鍘,這都無形當中讓人敬畏犯罪。二百八十一句這個都是跟目的有關,經句裡面講到:

  【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

  你獎賞一個人,天下都知道以他為榜樣而跟從。像一個六歲的女孩,她的父親從幾層樓高摔下來,脊椎受嚴重損害,就不能動了。結果這個六歲的孩子就開始照顧她父親,甚至是爺爺奶奶輩都是她照顧。她十二歲的時候,看到報紙上寫某某醫院可以治療類似這樣的病,她做了一個推車,十二歲的女孩推了她父親五百多公里,真正推到上海去。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了救治她的父親,一路上遇到一些有緣人,都被他們感動,還有就幫忙載他們一程。後來感動北京很好的醫院幫她父親治療,現在父親可以坐輪椅,本來都是動彈不得。像這樣的孝行在電視播出來,每個人心裡面,也會覺得孝心有善報,得到這麼多的幫助,所以『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假如全中國的老師,把這個節目放給所有的莘莘學子看,那這個不得了,這對下一代的影響非常深遠。

  而商鞅變法,當時候秦孝公用商鞅,當他拿了一個很長的木頭立在南門,寫到:把這木頭搬到北門,賞十金。結果沒有人要做,哪有這麼好的事情,才搬個木頭過去就賞這麼多?沒人做。結果賞金就一直加加加,加到五十金。有個人一看,反正搬過去真的沒有賞,也不算太辛苦,他就姑且試一試,就把木頭搬到北門,商鞅就真的賞他五十金。這個事情一傳十,十傳百,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政府怎麼樣?言出必行,我們要相信國家法律。那不就「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都要遵守國家的法令。所以有一個成語叫「徙木立信」,遷徙,搬這個木頭立了全國對法律的信心。所以這個得五十金的人還是傻人有傻福,不過可能是他前世也有種因,剛好遇到緣得了這個福報。從這個故事也給我們啟示,立信對一個家庭、對一個班級、對一個團體、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

  所以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一個國家,假如老百姓都不相信國家領導人,這個國家非常脆弱,很快會發生內亂都不一定。一個家庭,孩子都不相信父母,這個家沒有向心力,要分崩離析。但是這個相信不是要求出來的,是父母、領導者、老師,自己做出值得讓人信任的行為。像一個父親的威信,跟言出必行決定有關係。我們自己回想看看,為什麼會這麼相信父親,甚至是敬畏父親?因為父親從來沒講過一句假話,真的是!甚至連一句玩笑話都沒有講過。我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我父親是當了外公以後,才比較有幽默感。事後想想,應該不是這樣,因為當外公跟當爸爸角色上有點不同。當外公叫含飴弄孫,當父親他是整個下一代是非善惡的標準,他不能亂開玩笑,那到時候孩子都搞不清楚狀況。所以孩子對是非善惡的標準,從哪裡建立的?看一下爸爸、看一下媽媽:就是不可以做的。那可以做的是:嗯,這樣才能做。

  有一個故事應該我們比較熟悉,但是聽故事的重點,就是故事裡面這個精神,自己真正能體悟,變成自己處世的態度,變成家道,甚至是整個團體應該守的,做人、做事的原則。這個故事就是「曾子殺彘」,曾子的太太有一天要上街,結果孩子可能哭鬧,這個媽媽就說,你不要吵,回來我殺豬,煮豬肉給你吃。結果孩子就說好、好!挺高興的。後來他太太回來了,曾子就準備,結果曾子的太太一看就很緊張:你幹什麼?他說殺豬,妳剛剛不是答應孩子嗎?他不吵,回來妳要殺豬,煮豬肉給他吃。她說我跟他開玩笑的。你一個玩笑開了,兩個玩笑開了,以後爸爸媽媽講的話,孩子怎麼相信?一個人假如連父母都不相信,他這一生人格怎麼健康?所以當父母、當老師要了解,我們的態度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根本。現在為人父母者,把教育覺得是學校的事、社會的事,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三字經》就提醒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養一定是從家庭父母開始,哪有說學校跟社會的事情?家庭教育是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發展,宗教教育引導人靈性不斷提升,最後契入聖賢無私奉獻的人格,這是家庭教育的圓滿。這四種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所以曾子這個做法是讓父母懂得不能欺騙孩子,要立信於孩子。父母所定的規矩、所講的一切話,孩子決定不敢馬虎。延伸到學校老師答應的事情也一定要做到,孩子愈相信老師,他學習愈恭敬,學生愈得利;假如老師不守信,學生對老師的話很難信服。他聽聽就好,那孩子學習不可能好。這樣變成,讓學生不相信老師,那他的道業就很難成就,學業就很難成就。《弟子規》也提醒我們,「凡出言,信為先」。下面接著講:

  【罰一人而天下知所避。】

  懲罰一個人,天下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決定不能幹,所謂成語講「殺一儆百」。而且這個罰,一開始就要罰,不然人會有僥倖的心理。

  【明開塞之路。使百姓曉然知軌疏之所由。是以賢者不憂。知者不懼。干祿者不邪。】

  賞罰分明,明確老百姓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那百姓就知道做人的軌跡、做人的道路,他遵紀守法。這樣子『賢者不憂』,賢人不擔憂,人民都知道怎麼做人。『知者不懼』,有才智的人就不害怕。『干祿者不邪』,謀求做官的人也不會走上邪路,因為「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些領的公家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所以公務員犯罪判的罪罰一定比較重,因為他這樣傷害的人太多,對不起太多的人。當然我們看到這個刑罰,剛剛說「知者不懼」,有才智的人就不擔憂。我們看二百八十二句就有把它進一步做說明。

  【賞足榮而罰可畏。】

  賞賜足以使民眾感到榮耀,而懲罰足以讓民眾覺得畏懼。所以:

  【智者知榮辱之必至。】

  因為國家這個法令是非常嚴整、非常公正,所以有才智的人、聰明的人,他就知道榮耀跟恥辱必然會到來。意思就是說,他行善必然會得到榮顯,他為國家盡心盡力了,這賞罰都很公平,他當然能夠愈來愈有成就。假如賞罰不公平,努力的人沒有被賞,諂媚巴結的人都被賞,這個有才智的人也不肯奉獻力量。所以這就是當整個法令是非常公平的時候,有才智的人就知道『榮辱必至』。所以一定帶頭:

  【勸善之心生。】

  勉勵自己跟大家一起為善的心就生起來。

  【而不軌之奸息。】

  圖謀不軌的念頭就停下來。這幾段都是賞罰的目的。好,我們回到第一冊,了解到賞罰目的是斷惡修善,接著,賞罰它的原理、它的做法在哪裡?我們看二百六十四句講到:

  【古之明君。褒罰必以功過。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

  古代賢明的君王,褒獎和懲罰都要依據當事人的功勞或過失,這樣子褒獎跟賞罰依照標準才公平。公才能平,平,人心才能安,人心安了才能樂,公平安樂。這個領導者心不公,老百姓心不平。法律只要不公平,人人很擔心,法律無辜加罪於他,或很輕的罪被判很重,很重的罪只要送很多錢就被判無罪。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老百姓能夠不擔心嗎?心能安得下來嗎?有一段話是講到,一個高官他的下屬會敬畏他,不是因為他很嚴苛,而是因為他很廉潔。他是上位的人很廉潔,底下的人不敢亂來,被他廉潔的正氣所影響,叫「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廉潔;民是老百姓人民,「民不服吾能」,不是服氣我有多強的能力,「而服吾公」,服氣我的公平公正。而「公生明」,一個人公正的時候,因為他無欲他看什麼事情清楚。他已經收了什麼好處,他都偏向、袒護了,他怎麼去看清楚事情?所以古人對這些分析非常的透徹,領導者不公平他的威信就沒有了,老百姓的民心也沒有了,這個影響非常不好。領導者就是因為失了公平,用自己好惡愛憎在做事情。

  我們複習魏徵寫給唐太宗,「諫太宗十思疏」,最後面有兩句話,「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君王權利很大,愈高位的人其實對團體的影響愈大,每個團體、國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團體都有制度的。這些法規之所以不能立信於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領導者首先不遵守。所以有一句俗話講,「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一個國家、團體當中,法令讓人民不相信,很可能原因,都出在領導者自己就已經把它壞掉了。比方準時,領導者自己定的準時,自己又不準時,那老百姓就不重視這些規定,底下的人就不重視了。這一段魏徵的提醒,你要賜給臣民恩澤的時候,不要因為你很高興就亂賞,一個小功,你給他賞一大堆。所以人的修養在哪裡鍛鍊?你很高興的時候你要伏得住,你很生氣的時候也要伏得住。

  像我們有聽到格言講的,「盛怒時勿答人書,盛喜時勿許人物」。很高興的時候,不要承諾給人家什麼東西,就有可能太高興:什麼東西給你,包在我身上。其實那不是自己說了算的,還得要去努力看看,結果一高興了就胸脯一拍,最後失信於人。很生氣的時候不要寫信給人家,延伸開來,很生氣的時候不要寫短信給人家。或者很生氣的時候,不要直接衝到他住的地方去,不然橫批:出人命。都要先冷靜下來,只要是情緒不穩定,做任何事絕對也會更嚴重,所以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無因怒而濫刑」。唐太宗這樣的皇帝,幾千年來能找到幾個?但是他有沒有因怒而濫刑?還是有,他也很難隨時隨地都伏住自己的情緒。所以有一次他就因為太生氣,就馬上要對一個官員行刑,最後錯殺了那個人,他非常非常後悔。結果後來有一個成語叫「三審定讞」,在唐朝就是這樣,延伸到現在叫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要經過三個法院審,最後定罪,怕誤判。縱使是確認死刑,還得要照朝廷兩天重複複奏,就是要喊給皇帝、喊給官員了解,兩天要喊五次最後才執行。所以對死刑犯慎之又慎,不可誤殺,這都是無因怒而濫刑。

  接著經文講,『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末代的亡國昏君,他們誅殺跟封賞,都是順著個人的私情、個人的愛憎,大忠臣他把他殺了,大奸臣他一直賞他。所以他就已經失去理智,不是以功過了。從這裡要挑選領導者、挑選幹部,比方說一個班級裡面挑選班長,不能那個性格就是愛憎好惡很強的,不然他就不公平,到時候會鬧革命,其他的同學起來給他鬧革命。其實這句話講的也不是別人,也很可能是我們自己。因為我曾經聽一位老師講,他有一個學生很早就讀《資治通鑑》,讀的時候就給老師講:老師,這些末代的帝王,夏桀、商紂怎麼這麼愚蠢?忠臣他都殺,只是給他意見,他不高興了,他就殺了他,給他講好話的他就很高興。他就笑這一些末代皇帝。大家要冷靜,末代皇帝有沒有讀書?有,都是些明理的。

  我請教大家,我們這個時代的華人幾個人讀聖賢書?都是升學主義,知識技能。請問你有讀過《資治通鑑》的舉手,你有讀過二十五史的請舉手,對,這些歷史我們所知也有限。他一讀了,覺得這個太誇張,怎麼可以這樣做?後來這個班上選班長,這個讀《資治通鑑》的人被選上。然後他當了班長以後,人家給他提意見,他就生氣,然後循著自己高興,很多他的權利,都是循著他高興去做,聽不進人家的勸。有一天他老師就說:你愈來愈像夏桀,愈來愈像商紂。他才嚇一大跳!當一個班長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當一個帝王。當一個班長有這麼小的權力,人的這種虛榮、愛憎都會上來,那當一個皇帝還得了。

  而且有些皇帝是前期還能保持,後面就不行了。唐玄宗前面是開元之治,後面差點把唐朝給毀了叫「安史之亂」,同一個人。所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可能這個皇帝一上來,大家都希望勵精圖治,慢慢慢慢的五欲六塵的享受,他就墮落了。所以逆境磨練人,順境淘汰人,真正當官的人也好,修身的人也好,不可以享福,享福沒有幾個人不暈頭轉向,不墮落的。所以范仲淹先生的話很有道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吧!代表什麼?生於憂患,這一輩子都別享樂。享樂是順境,幾乎沒有人不暈頭。所以要以苦為師,不要享福,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這也是「諫太宗十思疏」。大家冷靜去看,一個人終其一生,富貴、德行能保住的,都是沒享福。曾國藩先生他的後代都不讓他們享福,家裡的活都要自己幹,都要早起,都要刻苦,這正確的。所以生於憂患,就一輩子心都應該恭敬、謹慎來生活。

  剛剛講這段話,有沒有學長說,活著不能享福,這人生還有啥意思?大家要冷靜了,假如我們人生的快樂是建立在享福,去享受那些欲望,那錯了,那是刺激,不會是真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才是真的。隨著你智慧、靈性的提升,那些物質的享樂沒有意思,那是刺激而已,是變成欲望的奴隸,那沒有什麼樂。讀書樂,所以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諸位學長,你自己可以試試看,比方說你很用功讀書,讀一個月然後讀到什麼程度?沒有時間去逛百貨公司,沒有時間買東西,沒有時間用money,就是連買這個要花多少錢,他要找我多少錢,連找錢的腦筋都不用傷,全部都用功在讀書上,那個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時候我們剛好在準備課程,一天下來三、五個小時,讀到會心處拍案叫絕,神交古人。這樣的心境你慢慢慢慢物質的欲望就淡,所以回也不改其樂,那不是強迫,那是自自然然的。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學傳統文化人家不會逼你,不要吃好吃的,不要穿好穿的,那是你自自然然的,自己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這些欲望的味道,哪有經典這些善法的濃!所以能夠在順境當中修行,這個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古人留下來的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富貴怎麼不離身?還是要做到節制自己的欲望、節制自己的傲慢,他一定要戰戰兢兢護念自己,怎麼可以去享樂放縱?那就守不住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夠在福報當中不墮落。俗話講「富不過三代」,因為我們中國大陸強調科學發展觀,所以這句話在現實社會,應該改成富不過三十年,都過不了,現在是十年都困難。因為大家都沒有這些概念,沒有這些基礎了,現在情況很慘烈,趕緊要從小教起,不然都不懂了。

  二百六十四句,點出了褒罰,賞罰依循的標準是功過,決定不能依循個人的好惡、個人的私情,這個就不能以私廢公。在《群書治要》的《春秋左氏傳》有一段記載,魯宣公二年鄭國的公子歸生,他接受楚國的命令要去攻打宋國。這樣念下來有沒有一點頭暈?鄭國的公子接受楚國國君的命令,去攻打宋國,搞清楚了。還有第二個重點,重點在哪?當時候用人才不分哪個國家,用人唯才是不是?只要這個人能夠讓國家強盛,這一點也提醒我們一個國家要強盛,決定要平等對待不同的種族、民族,甚至不同宗教。唐太宗那個時代真是民族大融合,太宗用的很多都是其他民族的,也是重用他們,不分彼此,人心才能凝聚,當時候也是用人唯才。結果將要開戰了,宋國的華元率兵迎戰歸生,就是楚國的軍隊。將要開戰的時候,宋國的華元就宰了羊犒賞將士,可是他在犒賞將士的時候,沒有給他的車夫羊斟吃,大家都分了,沒有分給他的車夫羊斟。結果等到開戰那一天,開戰了,他的車夫在前面駕車,他的車夫就講,前幾天分羊肉,是你說了算,是你做主。今天戰車的進退,是我說了算,所以他的車夫羊斟,就把他的車子開進鄭公子歸生的軍隊裡面去,結果它宋軍大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邊的人不好惹,不能得罪身邊的人,不是!要愛護身邊的人,要平等對待。當然我們實在不了解,當時候華元為什麼不分肉給這個車夫。我想當然第一個情況,應該是他還不夠尊重這個車夫。我們要了解任何一件事情發生,有時候是分羊肉叫導火線,人一次羊肉沒分到,就害他的主子死,我看這樣也有點過分是不是?但可能長期以來不被尊重,這個導火線一點才會造成這個結果。所以當身邊的人對你的態度很不好的時候:我是領導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但這樣的心境就反思不夠,可能要想已經是因為三年,我們這種錯誤太多次,造成底下的人都很難受有怨了,應該要這樣想,「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然這個故事就提醒我們,「誅賞不能緣其私」,要公平對待。

  一個故事裡面有很多學處,剛剛跟大家講,楚國用鄭國人,用人唯才。再來這個羊斟也是我們的學處,他的主子對他不好,主子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自己要先做對。現在在五倫關係當中,這個態度非常重要,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對。因為這幾代人都沒有學,沒有學他一下子轉不過來,靠誰來轉?靠我們做對,正己化人去轉。大舜在雷澤那個地方沒有人教化,所以他自己做禮讓,一年的時間,這個地方的人全部都禮讓。所以聖人都是明瞭從自己做起,自己不能去指責,更不能去隨波逐流。假如沒有這個道德的根基,別人都這樣,就隨波逐流了。我們現在雖比較早學,那學了之後,不能把懂的道理去指責要求。因為我們一指責要求,對方會覺得你也沒有做到,還要求我。人家心裡也不服,反而在我們身上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更不願意學。學聖教信解行證,他要先相信,他才要學,有些人被誤導傳統文化,傳統那都是過時的,我們現在都學最新的。他不了解,真理哪有過時的?那他就誤會了,他怎麼學?他怎麼相信?

  所以一般的大眾對聖教的相信,從哪裡來?從見到學習者,他產生歡喜、產生仰慕,這樣我要學。學了以後變得很替人著想、變得很柔軟,不生氣了,這樣的學問非常好,信有了。所以大眾的信,我們家裡人的信,跟我們是息息相關。他相信了他接著去解,他要深入經典,了解道理他才知道怎麼做。了解了邊學邊做,叫解行相應。解行相應他的境界就愈提愈高,最後就契入君子進而聖賢,這是修學的四個階段。既然我們先學,家人、有緣的人的信心是建立在我們身上,我們又不理智,又去指責、要求,誰認同?見到我們壓力很大,可能都聽我們講兩句話:對不起,我要上廁所。就走了,就沒有緣了。所以這個態度很重要,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對,不能意氣用事。可能有人又說,他沒有沒學,他學得比我久,怎麼還這樣?他學得很久還學成這樣,那他不就是落入了一個學習的誤區,比沒有學更慘。所以大家轉一個念,天底下沒有惡人,沒有值得我們去生氣的人,只有可憐的人,沒有可惡的人。今天他是領導者他做錯事,你不要生氣,為什麼?他位置愈高所背負的因果責任愈重,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換一個角度,你很生氣的人,你應該護念他,他以後很可憐。所以大家看人、看因緣要有前後眼,什麼是前眼?他今天有這樣的性格,有這樣的行為,他的成長背景造成,他一定有不足的地方、有可憐的地方;後眼,他現在這麼做了,你不要生氣,他以後會很慘。那人哪生得了氣!他學了很久還學成這個樣子,他折了一大堆福。你看我都長不胖,我名高,名過其實,名就是福報,就會折損。所以他處在高位又做不好,或者他是傳統文化的學習者,人家都知道他是學傳統文化,結果他學成這樣,還讓那麼多人煩惱,他是破壞了傳統文化的形象,這個因果要背,那當然折福,當然身材會苗條。「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家看我胖起來的時候,就是很多過慢慢、慢慢改過來,就會胖了。所以人要明事理,這些道理你都想清楚,你不會跟人對立,你也不會有討厭的人,你只有一個態度:義所當為,我要護念他。「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所以所有生氣、看不順眼、對立的情緒,全部都放下,把這些時間全部用來利益對方。或者他還不夠相信我,我提升自己他就相信我,純是一個道義的心就對了。

  諸位長輩、學長,現在聖教很衰,我們哪還能浪費時間?哪還一大堆煩惱?浪費生命、浪費時間、浪費身心的體力。傳統文化常講一句話,叫「轉煩惱為菩提」,轉煩惱為覺悟,轉危機為轉機,化悲憤為力量。您覺得最痛苦的事情,轉一個念頭會變成你源源不絕的動力。比方你說現在的人怎麼成這樣了?邊說邊流眼淚,流眼淚流完會覺得沒有力氣,你們有沒有經驗?大哭一場,好像要好幾天才恢復元氣有沒有?悲傷有什麼用?要振作起來,人都變成這樣,「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你那些眼淚都不用掉了,全省起來。師長老人家講了,現在假如有三個孔子、五個孔子,這個世界就有救了。流眼淚不如聽師長的話,請自己出來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定位自己,我就要做當代的孔子跟孟子。怎麼做?四書就是標準。這個讓自己哭得死去活來,一轉變就成什麼?所以人不要自己找苦吃,不要在那裡自暴自棄,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天棄自棄者,自己沮喪、自己放棄自己老天爺都幫不上。你這麼有責任和使命感,聖賢、祖宗冥冥中都在保佑你。

  所以待會下課,諸位學長們想一想,我心裡還有什麼最煩惱的事情,趕快把它轉掉。大家不要好日子不過,念頭一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也有一個學長,他就講到,他到學習傳統文化的團隊,結果待了一段時間,覺得有很多做法,他也挺失望的,失望是情緒,學傳統文化要學理智。他說有些人接觸了這個團體,看到大家沒有依照經典去做,喪失信心,他好難過。我說難過也於事無補,你不要再難過了,這件因緣被你遇上了,就是提醒你現在人心沒有依歸,物欲橫流,大家不知道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方向目標。遇到經典他非常激動,他都感覺我找到人生的路了。結果我們又做得不好,又讓他們喪失信心,感同身受他們會多難過?顯正破邪就從你做起,從我們做起,樹立一個完全依照經典去做的團體。你真的立起來了,誰不願意效法、誰不願意這樣做!

  哪怕現在不是做得很好的,也都會去跟著學習,大家都想做好,只是在境界當中進進退退,有時候也察覺不到自己的問題。當有好的榜樣一立起來,大家互相觀摩學習,他馬上就可以察自己的不足。就好像中國大陸這麼多的企業,到吳執行長他們的企業一看,人家做這些我怎麼都沒有想到?人家做得這麼徹底、這麼到位,他想把事做好的人生慚愧心,他就知道哪裡要調整。與其在那裡抱怨、批評,不如正己、顯正破邪。這一件可能讓你難受的事情,一轉不就變成你的使命感。所以經典《尚書》才告訴我們,「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哪一念?現前這一念就能轉了。「聖罔念則作狂」,我們本有的本善,我們隨順煩惱習氣就變成凡夫。「狂克念則作聖」,我們這一念正念轉過來,念念相續,邪念都污染不上就作聖。

  剛剛談到這個車夫,不應該因為他的主子不對,他就用情緒去做事。因為他的情緒造成第一,千萬將士的死亡;第二,可能國家都要危亡,不得了。他這個情緒要背負的因果有多重!所以人往往因為個人的恩怨,毀了團體、毀了國家都有。吳三桂因為陳圓圓,把山海關打開來,清兵長驅直入,明朝就毀掉。這其中雖有朝代的定數,它的氣數將盡。但是這期間牽扯到多少的因緣,多少的人民,多少自己國家的將士。人往往想到這些事,只要想到要為大局著想,不能造這些因果,情緒就下來了。所以建立理智的人生觀,要為大局著想,要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對。

  這一節課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我們下課,大家好好練功夫,「聖狂之分,在乎一念」。大家下課練完功夫,待會上課就可以看出來功夫有沒有練成。因為看氣色就知道,這個額頭發亮就是功夫練成,額頭暗淡就還是卡住了。不過卡住了沒關係,有恆為成功之本,繼續練一定可以練成,「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好,這節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