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0三集) 2013/1/1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103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看到二百零一句,一開始,夫子講到的是在堯舜時代,完全為天下人著想,沒有私心。他描述了當時候的社會情境。這不是理想,是當時候真正達到的社會狀況。
【大道之行也。】
『行』就是真正實現。『大道』實現的時代:
【天下為公。】
是為天下人所共有。也是擁有權力的人,他的存心就是藉由這個地位去照顧、愛護人民,他是以公心來行使他的權力,做好他父母官的職位。所以,假如是天子如此,底下的官員都如此,那整個社會會以私心而感到恥辱,會以公心而感到合乎道德。大家不要小看,那整個社會風氣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假如三百年前,您切一個蘋果,你的公公婆婆都在,老人都在,你首先拿給你的孩子,被你的鄰居親人看到了,真的會笑你沒見識。拜託,你懂不懂教育?你怎麼這麼沒有孝心?真的會被人家笑。可是三百年後,你這麼做,人家覺得很正常。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還有人對於這些教育的認知,退得太明顯。不然你看一百年前,很多行業,那真的誰都不敢去做,做了之後全家族蒙羞,誰敢做?現在變成賺大錢,他們還很張揚。所以整個古人對於無形的風俗,對人心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重視,所以都要移風易俗。但是要移風易俗不容易,這個都要有很高的智慧。
我們看到當時候,舜王在雷澤這個地方,他看到整個風氣大家都是爭奪,連年輕人看到老人都不讓給老人,他看了惻然哀之。這個哀是憐憫。他看到一方的人完全是心性在墮落,很可悲。其實真的把《三字經》那一句「三才者,天地人」讀懂了,再看到人做畜生不如的行為,你不只不會怪他,你會憐憫他。他能做中華民族的兒女,又得人身,這在天地之間是多麼珍貴的一個人身,他怎麼糟蹋成禽獸不如?你憐憫他是什麼?做他的增上緣,我好好做好,把他的良心喚醒。你不只不會指責他,因為你非常清楚,每一個人都有本善跟明德。就好像這個人是富翁,去給人家乞討,你會忍心這麼繼續看下去嗎?你一定會告訴他,你的財富在那裡,你趕緊去取得,你就不用這樣了。同樣的,每個人都有無量的德能跟智慧,幹嘛變成欲望的奴隸!
所以,上一節課跟大家講到,有一個朋友,一個女士,她每次看到那個模特兒。這個故事,我沒有講完。為什麼?因為念不出英文,所以就有點覺得很沒面子,突然間靈感受影響。所以還是得失心很重,定功不足,被面子障礙住,還是得要補,不然下輩子還得還。這個故事,這個朋友就講到,她曾經看到衣服新款很高興、很喜歡,關掉電視,馬上到各大百貨公司去找這個款式。然後找了好多小時,找到晚上半夜,實在沒辦法,沒找到,回來很不高興。但是因為跑了一天,累得半死,就躺下去昏睡過去,隔天再找。你說,這人生的歲月,就耗在那個給我名牌、給我名牌、給我名牌,不然我沒有辦法過日子;給我吃什麼,給我吃什麼,不然我也沒辦法活。你說人多可憐。所以人生這個抉擇很重要,是享樂的人生,還是服務的人生?我們所追求的是學歷,還是真實的智慧?我們這一生是增長自私自利,還是不斷增長自己的慈悲心?這個完全在我們所選擇的人生目標跟方向上。
所以這篇文章是很好的指引,這樣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就像《了凡四訓》上講的,「遠思揚祖宗之德」,把道統傳下去,對得起祖先;「近思蓋父母之愆」,我們這幾代人忽略了傳統文化,我們把它復興起來,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整個家族的家道要透過我們把它振興起來。「外思濟人之急」,現在人最大的危機信心不足,我們給人家信心;精神痛苦,我們給他智慧的食糧,這是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首先格物要能夠調伏邪念,念念保持正念、保持為人著想的仁愛,為公的心,『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是治國,而這樣的態度從哪裡就紮了根?家庭。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西方很多科學家好奇,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多古文明,現在唯一歷史文化傳下來,只剩一個中華民族,他們很好奇。結果去研究的結論,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而那個家庭是指什麼?不是三個人、不是四個人,是家族,少則七、八十人,多則二、三百人,甚至更多。每一個人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他一生下來,他開始看,每一個人都是為整個家族著想,公心。然後他很自然的為父母想、為長者想、為整個家族著想。他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他怎麼去學私心?他也不懂。
大家冷靜去觀察,我們父母那一輩的人,現在差不多六、七十歲的人,你去觀察他的一生,他假如非常重視家庭倫理,你幾乎看不到他有念頭為自己想。這個就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力量!我們印象當中,父親在思考問題,一定是爺爺奶奶、一定是兄弟姐妹,沒有說想自己的,從來沒有這種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情境。所以文化的力量、家族的力量很重要!尤其我爸爸又是長子。有沒有人覺得當長子很辛苦的,很無奈?沒那麼嚴重。其實人生能扛重一點的責任,有時候是人生的福報。為什麼?人生沒有吃虧的事情,你心量愈大,扛的責任愈多,你中晚年以後會有後福。所以古人都說厚道、後福,不計較的人、肯承擔的人叫厚道,他有後福。
可是現在大家冷靜去觀察,年輕人到團體裡面,他思考都是自我為中心,有時候他做出來的行為,讓你很難理解。但是其實也不難理解,你從他們成長的環境,他們兄弟姐妹一個、二個,甚至是獨生子女,從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加姑姑叔叔、阿姨等等,多少人?疼他一個人,你讓他怎麼天下為公?他都覺得每個人對他好是應該的,完蛋了。不過我們有看過,只有一個孩子挺懂事的,那還是父母懂教育。懂不懂,天壤之別。我認識的長者盧叔叔,他當時教育他的孩子,他的弟弟看不下去:「你是要把孩子教成聖人是吧?」盧叔叔說:「對,我就是要把他教成聖人。」我請問大家,你要把孩子教成什麼?「當個善人就不錯了。」你目標是善人,一不小心不就變俗人了嗎?你定在聖人,他一不小心還是賢人;你定在賢人,他一不小心是善人。你說,他平常人過日子就好了,那他一不小心就變小人,最後變罪人。哪有我們把孩子的目標定這麼低的?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不管是同仁,還是下一代晚輩,比較自我在思考事情。有時候他的自我還不是自私,自私都是想自己,自我是他沒有大局的思考習慣。他也是為對方好,但是他沒有顧及團體的規矩,或者團體的感受、他人的感受,這個成熟度,他就相對比較低。成熟的人考慮事情方方面面,他能為這個團體的領導人著想,他能夠為負責一些工作的人著想,他甚至於能為一個,比方說他住在寢室裡面,他可以為這個寢室的負責人著想,他會守這個規矩,不要增加人家寢室長的困擾。這個都是設身處地,這都為公。你為公先不要談到為整個國家社會,你首先在你當前的本分,當前的生活環境、團體當中,能不能為公,能不能為大局著想。我們現在觀察到,很多年輕人心地也很好,但是他不習慣為大局著想。你還不能否定他心地不好,他確實也是想為人好。比方,他為對方好,很用心的跟他談傳統文化心得分享,結果一談,談到十點半、十一點,沒有注意到整個團體生活的規矩,那這個就要提醒。他為對方好,盡心盡力要幫助他、供養他,可是為什麼在這個當下,沒有辦法為大局想?所以大家這些都要能夠冷靜的去思考。
人的愛心有幾個層次,一開始最低的層次叫「愛緣慈悲」。他不是自私,他不自私,愛緣慈悲就是跟對方有情感,為對方好。但這個情裡面沒有大局的敏感度,他什麼?好惡,喜歡了,他很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但是這種幫助要冷靜,因為假如顧及不到大局的時候,其實對方雖然我們在幫助他,但是因為我們顧及不了大局,我們也沒有辦法把顧全大局示範給對方看,那這個愛緣的慈悲很可能造成對方的情執,他就愈來愈貪著跟你在一起,最後產生情感,那就不好割捨。你本來是要教他理智,最後他情執愈來愈重,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我為什麼講得出來?我有太多慘痛的經驗。真的,好心!我記得我到海口去得時候,聽到人家想聽《弟子規》,半夜跟她談電話談到一、二點,不疲不厭。現在老了辦不到;真的,那時候不知道怎麼來這個勁。你看她想學傳統文化,我每天跟她打電話,打到一、二點。還不是一天、二天,持續好幾個月,最後發現完蛋了,她對我情執很深。大家要了解,對方是異性,她對你產生情執,這個拿捏不好愛會變成恨,她本來很喜愛你的,最後變成,麻煩了。所以我還幫不到人,就造了不少罪孽。所以人生太需要閱歷了,不然都幹蠢事。空有一個衝動的熱情,沒有這些人生的閱歷,所以做了太多蠢事,怎麼吃都吃不胖,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所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都是因果道理。
所以要冷靜,長善救失。你幫一個人,他的整個心境是不斷的有理智,你的行為是不斷示範給他看大局為重,還是他對你的情感已經愈來愈重?你要會分辨。真的,你跟道友探討聖教,探討到好像沒看到他會難過,就是情執;探討到看他跟別人講話,講得很高興你很吃醋,搞錯了。學聖教要覺正淨,我們現在變迷邪染。不是換對象,執著不是換對象。有一個朋友跟我講:我感情的執著淡了,不過沒有去看看師長老人家,很痛苦。我說那你不是換對象嗎?所以什麼才是見到師長、見到孔子?他們時時在你的心中,就是這句「天下為公」。你是實質上與聖賢人時時在一起,而不要執著在這個相上。接著,我們看:
【選賢與能。】
這個對整個天下的風氣影響非常大。我們複習一下上一次,我們在《管子》當中讀到,一個國家的治亂關鍵在哪?「德不當其位」,他的德行跟他的爵位不符合。大家假如文言文原文背不出來,把意思講清楚就好,這樣也沒錯。假如你知道要告訴我,我覺得好像是德行跟他的爵位不符合。再來,「功不當其祿」,他的功勞跟他的俸祿不相符合。「能不當其官」,就是他的德行不能坐那個尊位。他的功勞不足以享這麼厚的俸祿,他的能力不足以坐這個位子。大家要了解,這個不當之後,人心離散:這麼尊貴的位子為什麼給小人坐?太不公平了;他根本沒有功勞,領部長的俸祿,這還有天理嗎?他這麼差的能力,都沒有好好去盡職,搞得天下這麼亂。天下治亂,天子、君王有沒有封爵,把最有德行的人一封,讓天下人效法他的德行。你把一個為天下人謀福利的人給他俸祿,天下人振奮:「對,這個對國家最有功勞。」這個人特別有管理能力,你一封給他去當縣長,整個縣治理得很好,老百姓鼓掌。
所以大家看到,『選賢與能』,它關鍵到從中央到地方能不能治理得安定。所以,你去推舉每一個人才都要慎重,他會影響一個國,或者影響一個團體的治亂、興衰,推薦人要負責任的。所以以前的人推薦人很慎重,包含老師,大學老師要寫評語,「品學兼優」,這四個字都不可以亂寫的,都有責任的。自己最親的孩子,姪子、外甥沒有那個德,也不能推薦去人家的單位,這樣有失自己的信譽,對自己的孩子、晚輩沒有好處。看起來好像給他一個福報,卻是折他的福。第一個,失去公平;第二個,他沒有這個德行、能力,他又享那個福,特別容易墮落。反而是他自己慢慢提升,自己去爭取來的,他會珍惜。所以這個都是人性。我們這些事理都沒有想清楚,看起來在幫人,事實上是在害人。所以人不夠冷靜,都要透過自己的關係給後代、給關係好的人開一條方便之路,反而造成他們的障礙,他不珍惜,他消福了。一個人做的事不公平,就是折自己的福。
當然,理是圓融的,「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就是天下為公。這個跟你關係特別好的人,你完全確定了,你一定要給他開方便之路,這樣這個賢德之人才能起作用。所以大家看,鮑叔牙舉管仲,直接到哪裡?到宰相位。他本來是公子小白,齊桓公的仇敵,確定這個人好,鮑叔牙直接把他推薦到自己上面去。其實法無定法,根本是什麼?利天下就對了。不能在相上去比較,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對,你愈學愈綁手綁腳。你要把根本找到,「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判斷「選賢與能」,還要夠客觀。人很難達到客觀,為什麼?好惡的心沒去掉以前,人看人不客觀。我跟你緣分很好,你怎麼看他怎麼順,就不一定客觀。有一句俗話,「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個情人不單只是男女而已,只要你跟對方情很重,哪怕是同性之間,你也看不清楚。所以《大學》說:「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所以這些處世的智慧功夫不到,我們真的想幫人,都不見得能真的出到力。我們看人不仁,可能是添麻煩。接著講: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因為《大學》也講到,「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堯舜他們胸懷天下,教出來的老百姓心量都大。所以大禹那個時候就感嘆,他帶領的老百姓比不上堯舜那個時代。因為堯舜那個時候的老百姓都覺得,比不上堯帝、舜帝是一種恥辱,他們都效法。所以他們上位者表演,堯帝把天下禪讓給舜,這個就天下為公,沒給兒子。舜帝都有孩子的,沒有給自己孩子,給大禹。而且舜給大禹真是公。大家看整個歷史,大禹的父親治水沒有治好,害了很多百姓,所以被處罪判死,沒有認真做好工作。父親犯錯被判死,但他的兒子有功照封,都很公正的來對待每一個人的功過。而且他還把天下傳給大禹,你說這給天下人看了佩不佩服!父親犯錯,但兒子確實有能力,不能否定他兒子,最後還把天下讓給大禹。所以古人他處世,他的態度都是給天下人一個公心的榜樣。這裡講到,有這樣的上位者,人民的心量很大,不僅親愛自己的雙親,不僅慈愛自己的子女。當然,天下為公,他是有基礎的,這個都要了解,因為聖人通達人情事理。所以《大學》裡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沒有說,修身、平天下、治國、齊家?沒有。這個就是通達人性。
孟子也做了很好的註解,「親親而人民,人民而愛物。」大家有沒有看過,對小動物愛得不得了,對父母講話很大聲,你們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父母都不去探望,帶小狗去洗spa(溫泉)。你說他有沒有愛心?他的行為違反人性,那個就是私欲,那不是愛心。愛心有一個原點,愛的原點,叫「父子有親」。所以古人對人性很了解,他從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我們現在教育不教他孝道,一直教他愛人民、愛國家,那個都很不正常,愛不出來的,那個沒有符合人性。所以現在我們假如學習傳統文化,對外面的人親熱得不得了,回到家裡馬上臉色一變,就變臉變得太快了,那還是好惡。外面的人都給他讚歎,他就高興;家裡的人不給他讚歎,他回到家裡就不笑了,這個就不妥當。所以,雖然是『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但還是從親其親、子其子下手,進而對父母的那分孝,推衍到對一切人的父母。他那分愛從對父母延伸到對家族,再來對鄰里鄉黨,最後對國人,以至於「凡是人,皆須愛」、「泛愛眾,而親仁」。「凡是人,皆須愛」,變成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以至於「泛愛眾」,是一切有靈性的眾生都要愛護,跟我們都是一體。他這個愛就到一體的「同體大悲」,這很圓滿。但他的源頭是「父子有親」。
儒釋道都注重孝道的教育,而且這是根中之根,本中之本。所以親其親是仁的源頭,「不獨親其親」就是一個人仁愛心的拓廣。「不獨子其子」,子其子是人應盡的道義,生了孩子就有責任要把他教育好,這是對得起祖先,對得起社會、民族。所以,子其子是義的開始,親其親是仁之始,仁愛的開始,原點。子其子是道義的開始,叫義之初。所以仁義的初始在「親其親、子其子」,然後推衍開來愛父母、愛孩子的心,推衍到對天下蒼生,這樣就『使老有所終』,看到每一個老人就想到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盡力的去愛護他們。而且整個社會能夠愛護老人,那是這個社會的福報。只要這個社會討厭老人、遺棄老人、瞧不起老人,這個社會恐有大災禍。為什麼?知恩報恩才叫仁,不然連禽獸都不如。烏鴉都能反哺,羔羊都能跪乳,怎麼人不敬老人?老人為家庭、為社會奉獻了一輩子,你對他不尊重,是根本就不念恩德。
所以大家冷靜去看,現在很多瀕臨破產的國家,對老人都不尊重,所以它沒福報。哪個地方對老人最尊重?你注意去看,這個社會有福報,他才有恩田,他才有敬田,他才有悲田,不然他根本沒有辦法種福。老人還有閱歷。所以不尊重老人的那個地方沒智慧。你看尊重老人多重要。所以「不聽老人言」,你們說的,「吃虧就在眼前」。大家去看,不尊重老人的人,一定把自己優秀的文化給遺棄掉,最後就麻煩,認邪師為老師,把豺狼跟色狼認做老師,完蛋了,下一代亂七八糟,都不知道怎麼收拾。怎麼收拾?還是回去找老祖宗就對了,不管哪個民族,他們能綿延到現在,必然是祖宗在庇陰、祖宗的教誨在指導,會遇這麼大的災禍就是忘本。再來,一個人能活到七十、八十、九十,那不是偶然的,那是他修來的福報,你要尊重他。你從這個果相就知道他以前是積德累功的人,他才能長壽,那就值得我們尊重。古人講:「人生七十古來稀」,他能活到八十、九十。
有一個讀書人楊大年,二十歲就考上狀元,太厲害了。全國讀書人第一名,他才二十歲,太傲慢,對這些同朝為官的老人輕慢。老人都很有德行,他笑他們老,笑他們咬東西都很難、很不方便。結果那老人也勸他:你不要笑我們,總有一天你也會老。最後他四十多歲就走了。能考上狀元的人多有福,為什麼這麼短命?他不敬老人。一天不敬三個,一年不敬幾個,那怎麼會有福?另外一個讀書人王斌,從小身體虛弱,他就覺得自己很短命,所以看到老人就很羨慕,看到不認識的老人,走過去都給他鞠躬、給他倒茶,最後活到九十幾歲,從小就體弱多病。所以命運是可以改的,福田心耕。我們看到「老有所終」,這都給我們人生很多啟示。
『幼有所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個家庭如此,整個國家社會民族亦如此。所以一個人能有後的觀念,能為社會民族培養人才,這個人很有胸懷,很值得人佩服,他看得遠。所以我很佩服我們大馬沈慕羽老先生,他知道我在學校教書,他一見到我就跟我說,「當老師是很沒有錢途的行業」,老人家那時候九十三歲。錢途是money那個錢,雖然賺不到很多錢,但卻是最重要的行業,因為整個文化、道德要靠教師傳承下去,沒有傳,一代人墮落到無法想像的地步。曾經有一個香港的華人寫:一個全世界歷史文化最悠久的民族,為什麼變成最短視的民族?短視到什麼程度?為了幾百塊錢可以傷害自己最親的父母跟爺爺奶奶。這是呈現在我們眼前中華民族的現況。
所以當時讀到《菜根譚》說,「以祖宗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和之族人」。我們中華兒女現在變成這樣,我們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多傷心。我們有責任,要讓更多的炎黃子孫遇到聖教,尤其愈小遇到愈好,最好是從胎教就開始。所以「幼有所長」是從胎教就開始了。而且幼是關鍵,為什麼?「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他一生下來,他眼睛一張開就在學,甚至於他在胎裡面就在聽,媽媽是念經文還是罵人,不一樣的,給孩子的磁場完全不同。所以沈老這個話意義深長,而且老人給我們身教,他活到九十幾歲都是盡力教學。而且我們那次去探望他老人家,他看到我們很高興,馬上親自彈風琴,彈了好幾首抗日愛國歌曲,領著我們一起唱。人一生能遇到這樣的長輩,對人生的啟示很深遠,有時談到的時候,那影像都浮現在面前,人要珍惜可以親仁的這些因緣。接著推衍到: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鰥』是老而沒有妻子,沒有人陪伴,這樣會淒涼。『寡』,老了沒有丈夫陪伴,寡婦。『孤獨』,「孤」是孤兒;「獨」是完全沒有後嗣子孫的老人。『皆有所養』,整個天下人有愛心,去照顧這些最可憐的人。其實我們想一想,看起來是在幫助人、照顧人,事實上愛人就是愛己。因為當我們在愛人的時候,會不斷的把自己的愛心更擴寬,所以真正成就了自己的德行。所以人哪有吃虧的道理?這些道理想通了,感激每一個讓我們付出的人,他在成就我們的智慧、德能、福報,感謝他。人就不會在付出當中傲慢、邀功,不會的。所以許浚,這是韓國一位在醫學界的聖賢人,他講過「看起來好像是他救了病患的生命,事實上是這些病患把他的慈悲心完全給喚醒了。」這是明白人生道理的一個聖哲人。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是謂大同。】
人都有愛心,都很真誠對待,就不可能想一些陰謀去損人利己、去勾心鬥角。其實坦白講人勾心鬥角,夜闌人靜的時候,都會覺得很沒意思、很辛苦,可是明天上班遇到境界又伏不住。假如有一個團體、有一群人相親相愛,那活得真是互相幫助,情義、道義都演出來。你說勾心鬥角的人,他希望繼續勾心鬥角,還是希望這麼樣過日子?希望大家互相關愛、互相尊重,我想每個人都會選擇。但是現在人你跟他講,人與人真正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不分彼此,他說不可能。他長期以來都在跟人競爭的環境當中,他很難一下相信。但是你真的做到了,我們自己的團體真的做到了,沒有人不願意這樣子與人相處,這樣過日子的。
有一個同仁到西藏去,真的『謀閉而不興』,門都不用關的,因為西藏這個地方從小就是學儒釋道的聖教。結果有一個都市十七、八歲的女孩,去住在旅館裡大發脾氣,「你們為什麼連個鎖都沒有?」他說:我們這裡從來不丟東西。「可是沒有人幫我看?」服務小姐:我幫你看。「不行,妳馬上去給我買一個鎖。」沒辦法,真去買一個新鎖來幫她鎖門,她是從大都市去到西藏。請問大家,是西藏的人文明,還是從city(城市)去的人文明?你看諷不諷刺,到底誰才是文明的人?是住在一個鐵門要上好幾個鎖的地方文明,還是不用鎖的地方文明?從這位學長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他渴望大同世界。不是他渴望,所有的人都渴望,你看這樣活著多自在、多輕鬆。
所以孔子的感嘆,也是對我們人生的一種指引,大家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盜竊亂賊而不作,是謂大同』。古人給我們教誨到「有志者事竟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從我心做起,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我們扮演的每個角色,給天下人做好榜樣。天下人都願意當個好媳婦、當個好太太、當個好丈夫、當個好兒子,這個都是盡心盡力達到大同世界的功德。
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句,二百零二句,這個是從《六韜》當中截取出來,我們一起把經文念一下: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所以這個是公天下的存心。其實我們想一想,人的福報從心耕,所以他有公天下的心,他才能擁有天下,這個也是因果。這裡就給我們寫得很清楚,天下絕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天下人所共有的天下。『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能和天下人共享利益、共享幸福的人,這個人可以得天下。所以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他一直在想怎麼讓老百姓得到幸福快樂,他這分仁愛心感得老百姓也替他想,「我們怎麼做才能對國家有利,才能不給君王添麻煩。」這個都是感應,「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天子、君王為國人天下謀福利,自然感得天下人對他的愛護、愛戴跟尊重。
「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這個不只是一個天子、君王如此,一個人他不管在哪個行業,他都有利天下的心,那他的福報會非常大。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學傳統文化的企業家,他印很多的經典、傳統文化的資料,那個量都是幾千萬的在印,分送給全天下,只要願意的人都給,這個是「與天下同利」。他能盡全力去幫助天下人,所以他的福報特別大。我們看到這樣的企業家,事業愈做愈大。我們看胡小林老師,郝鐵龍董事長,他們的事業愈做愈好。現在很多地方經濟不景氣,他們是生意做到搖頭,生意太好了,他的員工都加班到十二點,他很不忍心。可是客戶說:「不管,就要讓你們做,不給其他的做。」這個都是真實發生的,經濟不景氣的那幾年,他們生意都是翻倍。所以,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您看這幾個企業家,財富愈來愈積累,然後智慧愈來愈高,他都做法布施。然後解所有人民的苦難,就思想迷惑,是根本苦難。迷惑了才會造業,才會受苦報,人生才會亮紅燈,才會有救護車出現。救人為己,趕緊要給他思想、精神上的糧食,這些企業家做得非常盡力,我們也真是讚歎,隨喜功德。
我這一次到香港,有一個企業家夫人,她們真的是,我們看了都佩服,她們全心全意捨財作福、護持正法,結果她有點憂愁跟我講,「我先生生意愈做愈大,現在常常坐飛機飛來飛去,都沒時間聽經」,她有點擔心。我說,當然學習很重要,因為他事業愈大,他是幾千人的家長,他沒智慧怎麼行?所以胡小林老師,他把自己的學習擺在第一位,他引導他的高級幹部,各個人都很有智慧跟決策能力,輕重緩急他很清楚。所以我說妳是賢內助,妳要創造機緣,讓他親近師長、讓他多聽經。妳不要擔心,妳先生做的都是好事,「有德此有人」,他會感召很多有德行的人,然後再重用這些人,他還是可以在家裡泡茶、聽經。妳要把這些重點抓到,他還是可以「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自己不用這麼操勞。這個時候太太就很重要,「妻賢夫禍少」,妻子在這個時候能穩住陣腳,提出智慧的建議,他先生的災禍可能就過關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確實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能「與天下同利者」,得天下的擁戴,他的福報會愈來愈大,事業會愈做愈好。
『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他獨佔天下利益的人,他私心太重,私字當頭小人,最後就失人心。所以《大學》講「財散則民聚」,他愛護所有的人,向心力非常強;「財聚」,他只顧自己,「民散」,甚至最後就要被推翻掉。所以,有一篇《呂氏春秋》的教誨。這個《呂氏春秋》編得非常好,在《史記》當中司馬遷先生把《呂氏春秋》又稱《呂覽》。這是閱覽的覽,因為它裡面蒐集很多秦朝以前這些古聖先賢的智慧,叫《呂覽》。而且編得很好。好像呂不韋先生說,這部書你能多增加一個字的,賞千金。可見編得非常精密、非常精闢。把《呂氏春秋》跟《周易》、《春秋》、《離騷》並列,可見得這部書也很有分量。
我們一起大略來看一下,在《群書治要》,也就是《呂氏治要》裡面的一篇文章,講到「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所以留名青史的聖王,聖哲的這些君王、帝王,他必然先做到的德行就是公心,沒有私心。「公則天下平」,天下人很佩服他,因為他公道,平就能和。「嘗觀於上志」,他曾經看這些,上志就是古代的這些經典、古籍。「有得天下者眾矣」,得天下的人也不少。關鍵是什麼?「其得之必以公」,他之所以能得天下,因為他是公心得天下;後來失了天下,「其失之必以偏」。不管是同一個皇帝,從得天下到失天下,或者是同一個朝代,他的後代子孫失天下就是因為私,他的祖先得天下就是因為公。所以這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所在。所以大家去看,一個家庭、一個企業的興衰,離不開這句話。
「凡主之立也,生於公」,開國的君王能擁有天下是因為公。所以,「故洪範曰」,洪範是《尚書》裡面的一個篇章,說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沒有偏袒,沒有偏私,這個黨就是偏私,我們常說私黨,偏私就是黨的意思。接著講到,「王道蕩蕩」,行聖王的大道,「蕩蕩」就是非常平坦、寬闊,而且他治天下會愈來愈順上,會政通人和。其實人生的路應該是愈走愈寬廣,因為他的存心對了。接著譬喻,整個我們儒家傳統文化的精神,它就是修人道以合天道,我們修五倫大道,最後是契入什麼?天地無私的天道,叫「天人合一」,這個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所以一提到天道,它所展現的就是無私,「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日月表的都是無私之德。月亮跟太陽有沒有說哪個人我不照,哪個地方我不照,先收保護費,我再照?沒有,公心。所以天地化育萬物,有沒有哪個人去跟天地抗議,都不照顧我?所以這裡講,「陰陽之和,不長一類」。陰陽二氣化育萬物,絕對沒有說偏私哪個物種,是平等的化育。「甘露時雨,不私一物」。甘露水、應時的雨,都是平等的來滋潤萬物,不是去偏私哪個物種。所以從這個譬喻,一個為人天子、君王是「萬民之主,不阿一人」。所以領導者他要展現公平,天下為公的精神。
舉一個歷史的公案,「桓公行公去私惡」。齊桓公他公天下的心,希望造福天下跟國家,所以他對仇敵都包容,最後用了管仲。所以是春秋五霸之首,而且團結天下。五霸之首,然後一匡天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桓公的公心做到。沒有齊桓公,沒有管仲,我們中華民族可能就被外族給滅掉了。這孔子都讚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也」。我們就被異族,這些比較沒有文化的民族給滅掉,可能現在就沒有漢人了。「桓公行公去私惡,用管子而為五伯長」,他是五霸之首。「行私阿所愛」,他有私欲,用了自己寵愛的人,最後用了易牙、豎刁、開方這樣的小人,搞得自己死了六十天屍蟲都跑出來了,還不得安葬。「而蟲出於戶」,最後是死無葬身之地的悲哀。這是他一生,因公因私完全不同的結局。所以這個公案確實是給人很震動、震撼。
接著結論到,「人之少也愚,其長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人年少的時候,年紀小的時候,比較憨厚、憨直,這個愚就是憨直,想法都很單純。可是年長以後,受社會的一些風氣影響,比較有小聰明,所以其長也智。可是因為用小聰明,反而私心比較作用,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不若愚而用公」,不如保存自己的憨直、純樸,然後處處公心為人著想,反而事業能夠做得好。所以大家看,現在聰明的人很多,但是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您看古人在幾千年前就提醒我們。
在台灣有教導「青年十二守則」,一個青年對人生的態度有十二個指導原則。其中創業叫「信義為立業之本」,一個人一生不管遇到什麼境界誘惑,絕對不能違背信譽,這是立業之本。一個人一輩子能守信譽,這個人很憨厚才做得到;不然會搞小聰明,現在好多大企業都被這些高階主管給搞垮了。但是大家注意,你假如有三、四個孩子,你會比較喜歡哪一個?那個會跟你講好聽話的;那個憨憨的,你反而不喜歡,反應這麼慢。所以人,其實沒有把這些理搞通,有時候在引導孩子搞小聰明自己都不知道,反而沒有欣賞孩子、甚至學生、甚至於自己員工很好的本質。所以把這些理搞透了,才真正會教育下一代,才真正會栽培人。好像我讀到這裡,感覺今天要回去自廢武功,學了太多歪門邪道,聰明反被聰明誤,要自己自廢武功,才能返樸歸真。你們回去不要拿刀,我的意思是把私心、自私自利要把它打掉。
我們接著看二百零三句,這裡講到:
【夫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無忌心。】
我們看一下這篇原文,在《傅子治要》裡面。其實愈讀這個治要,真的佩服魏徵等這些聖賢人,選得太精闢了。真的,只要這六十六本,你其中一本,你給它深入,那你可以做帝王師!那編得太不簡單了。我們看原文講到,『夫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無忌心。』能通達天下人之意志,這個志就是心之所志,他心裡的願望。什麼願望?追求人生的幸福快樂。他有公心,他就能想利天下,他就能感通老百姓人生、家庭的需要。「莫大乎至公」,就是能夠極其公平,他就能跟天下人同心。而能夠做到極其公平,還要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這個「要」就是很重要的關鍵所在,就是自身要沒有猜忌的心。大家要了解,治天下不可能一個人去治,他一定是要重用幹部,整個他領導朝廷的班底。他要領導朝廷的班底,假如他有嫉妒心,他能用聖賢人嗎?假如他有猜忌的心,聖賢人敢對他知無不言,言而不盡嗎?所以這一段,有公心,你很想利益天下人,還得要從格物心地功夫下手。不然嫉妒心、猜疑心起作用,天下不可能治理得好,不可能感得天下志士仁人一起來效忠。大家想一想,魏徵的德行會輸給唐太宗嗎?不見得。可是唐太宗很欣賞他。那每一個帝王都能欣賞嗎?都能不猜忌嗎?你看多少像范仲淹這樣的聖哲人都被貶了,那不又是猜忌心嗎?有的是忌妒心。所以你看范蠡不簡單,可是他越國復國以後,他就趕快走,他知道勾踐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趕緊走。他假如德行、能力超過,他怕君王假如看了不舒服,他就有禍上身,得趕緊先走。所以莫要乎無忌心很重要。
所以接著說,「唯至公,故近者安焉,遠者歸焉。」他知道這個人沒有私心,念念為蒼生,身邊的人很安定,不會嫉妒、不會猜疑他,會重用他,會聽他的諫言,遠方的人歸附。所以,「枉直取正,而天下信之」。他所任用的人,他都是任用這些公正的人,然後他的是非曲直都有正確的標準,所以天下人信任他。所以,「唯無忌心」,沒有忌妒,沒有猜忌的心。這個是因。接著果是什麼?您看古人他論理好,我們讀起來會覺得層次很分明,他就是因因果果跟你分析得很清楚。所以「故進者自盡,而退不懷疑,其道泰然,浸潤之譖,不敢干也」。這個都是因果關係。他沒有猜忌的心,給他諫言的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怕得罪他。然後諫言完,離開以後,也不怕旁邊的人說他壞話。所以「其道泰然」,他治國之道很安定,然後小人不敢進諫言。
在《虞書》當中就講到,「闢四門,則天下之人輻湊其庭矣。」這些話都是在形容這些聖王在世的時候。接著講的,「明四目,則天下之人樂為之視矣;達四聰,則天下之人樂為之聽矣。」他能接納眾人的意見,眾人所看所聽,他都能夠謙虛的去接受、去判斷,他就政通人和,下情可以上達。關鍵在什麼?他很謙退。所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不逆之也。」他低下,然後所有人的意見他都能謙卑接受,這些好的意見都能流到百谷這裡來,不會被截斷,很多重要的情況,好的諫言就不會被截斷。所以,「茍有所逆,眾流之不至者多矣。」他假如不高興、發脾氣、猜疑,這些好的意見就流不過來了。所以「眾流不至者多」,河流都流不過來,「則無以成其深矣」,它就不能成為江海。
「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他有公的心,做出來的事,定出來的規定,一定都符合公平、公道。他做出來的事,這裡舉到了,「丹朱商均,子也」,丹朱是堯帝的兒子,商均舜王的兒子,「不孝」,他們不夠賢德,所以「堯舜黜之」,還是不能用他的孩子做天子。堯用了舜,舜用了禹,所以才讓天下人得明君。這個都是公,他具體從公心做出來的公道,以至於這個禪讓制度也是公制,傳了幾代君王,最後到了禹帝。禹帝還是公心,禹帝禪讓給益,可是當時老百姓不肯,還是給了禹的兒子,最後就變成給了啟,就變成家天下,不是公天下。
「管叔蔡叔,弟也為惡,周公誅之。」管叔、蔡叔作亂造成天下安危,這個時候周公沒有辨法,得要安定天下,不然整個天下百姓就要落入流離失所。所以在很難抉擇的當下,聖賢人必須選擇公心。經教都是圓融的,假如不損害其他的眾生、廣大的人群,親人會自己去承擔那個罪惡。比方說父親犯罪,兒子不忍心把父親抓出來,不忍心看父親去被關,他自己跑去「我來承擔我父親的罪過。」所以舜王,假如父親犯罪了,他會把天下都放下,他天子不幹,背著父親趕快逃到山裡面去,趕快逃到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他不忍心讓自己的父親那麼老下監獄去。這個都是一種人倫,在種種的因緣當中,他的整個天倫以至於公天下的取捨跟表現。
「苟不善,雖子弟不赦」。真的自己的至親不妥當,也不能私心去縱容他們、去姑息他們。「則於天下無所私矣」,他們對天下沒有私心。「鯀亂政,舜殛之」。大禹的父親,他沒有負自己的責任,所以被判刑。但他的兒子,「禹聖明,舉用之」,對他也沒有愛憎、嫌隙,重用他。「戮其父而授其子」,為天子,「則於天下無所忌矣。」他們這些聖王做出來的行為,這麼公平,整個天下人對他們沒有絲毫懷疑。所以君王不懷疑大臣,臣子跟老百姓也不懷疑君王,整個天下人與人當中都不懷疑,這個天下很安樂。現在麻煩了,連最親的夫妻都懷疑,還沒結婚就財產公證。甚至於更嚴重的,現在人都懷疑自己。所以怎麼不懷疑自己?「勿自暴」。今天這句話出現三次,一定要記住。「聖與賢」,首先要不懷疑自己。
這裡有個朋友,他問了一個問題,就是他感受中華文化的美麗、殊勝,然後聖賢人幾千年道德學問的精髓所在,所以有個心念,希望在這方面能做出一點貢獻。這是「學貴立志」,他已經要公天下的心來學習。
本身是一個職業者,不知如何起步?接下來是他提出來的問題。首先,不管你在哪個行業,你一定要當那個行業的聖賢人,這個定位就很明確,導航系統就設定好了。所以商人有聖賢,范蠡(陶朱公)就是商人的聖賢;當醫生有聖賢,華佗、孫思邈,這些都是醫學界的聖賢。包含家庭主婦都是聖賢,三太,她的職業是家庭主婦,她還是聖賢。所以不管你在哪個行業,都可以成為聖賢,也都可以成為傳統文化最好的榜樣,為民族、為國家做出貢獻。這個是平等法,不要比較。
在這方面是否有程序與步驟?其實我們今天都講了,程序步驟在哪?「格物致知」,要從改自己的習氣開始。要改自己的習氣,首先要先知道自己錯在哪?所以必須先解經典,信解行證,必須先讀經、先聽經、先明理,明理幫助我們看到習氣,然後去放下它。致知幫助格物,格物又幫助致知。很多人學了很多年,習氣都沒改,因為他沒有格物,所以他學的一切都是知識。他講道理很多,一句都沒做。格物就是真幹、放下。一放下了,煩惱輕,智慧增長,你悟得更深、更廣,你落實得更徹底。所以格物致知相輔相成,解行相應。
至於要看哪些書、要學哪些課程?您發的是善心、願心,有感有應。我這次去香港拿回一張寶貝,老人家師長寫下來,學習傳統文化的次第。這個在網站你一打,馬上就可以print(印刷)下來,download(下載)下來,這個上面都有。而且師長慈悲為懷,他寫下來是什麼?完全不懂中文的人怎麼開始學,這寫給外國人都可以看的。所以他設計了四百二十個拼音,讓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都能學,真的是好人做到底,做了一套字卡,四百二十個拼音可以讀。然後緊接著學《說文解字》,就是學文字的形、音、義。然後再學基礎的經教,就是儒道釋的三根,就是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具體的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
而且師長在這裡說,「根之根即是孝敬二字」。沒有孝敬,學的都是皮毛,知識的積累而已;沒有孝敬,一定會學傲慢。哪怕學到學識像周公一樣,「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矣」。然後這個基礎課程還要包含《五種遺規》,尤其「養正遺規」,從孝順父母、從應對進退開始做起;還有《群書治要》。這樣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學到。然後根基好了,你可以花三年、花五年、花十年,每個人根基狀況不一樣,但是一定要把根基紮牢。接著在《四庫全書》裡面選一門,再修十年,目標成為漢學家,最重要的開悟,開自己的智慧。你一經通,一切經都通,你學《論語》,拿哪一部來你都能講。這是老人家一輩子修學的經驗。根據什麼?戒定慧。
剛剛所講修學的這些內容、程序,叫規矩,叫戒。然後你專注去學,很專一,叫定。慢慢契入這部經的教誨,悟入境界,叫慧。而且要活學活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師長說,這是當前的大事,沒有比這件事更大的事,這關乎傳統文化復興和正法的久住。所以這段話告訴我們:提起使命感,這一生不要為自己,要為天下蒼生。這個使命感重要。接著師長講,此事可以自己靜修,不一定要人指導。當然如果有二、三個好友聚會討論更好,這個叫「相觀而善之謂摩」。每週聚會一次,討論二、三個小時,大家都受益。
最後有一個問題,這個朋友問到,有什麼事項必須注意和參考?注意的都是什麼?要抓到根本。所以要注意,從孝敬下手;要注意,要先具備一位弟子的態度,才有可能承傳聖賢的大法,自己要像個法器。注意哪些態度?四個態度很重要。「主動請教」,有不會的問題,心有疑,隨札記,不能不懂裝懂,那學不好。你說,「我又問不到師長」。你拿來,我們探討不出來,我再幫你們問。所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機會都是給準備好的人。「主動參與」,有為天下利益的事情、利益到他人的事,主動去配合。所以大家交寒假作業,就是主動參與,到漢學院的建設;甚至於你看每堂課都沒人提問題,我沒問題都給他提,因為我發現有人有問題。你就是主動參與這個教學的狀況,因為別人不好意思提,你幫他提。所以我們讀經典裡面,好多聖賢人的學生,他提問題都是幫人家提的,有沒有?
再來,「主動彙報」,我們學習的狀況、工作學習狀況,要給父母彙報、給老師彙報、給主管彙報,他才知道我們的狀況,他才好具體知道。不然他又沒有他心通,他們怎麼知道我們的狀況?我們就自己在那裡悶著頭亂琢磨,可能琢磨錯了。這主動彙報。還有「主動請示」,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態度。比方說領導派工作給我們,我們要主動彙報進度,不要讓他們操心。再來,重要決定不可以自己自作主張,會把事情壞了。這個時候該請示一定要請示:爸爸,現在這個情況可不可以這麼做?;領導,現在這個情況應該怎麼處理?你這些態度都有,讓領導、讓老師、讓父母很安心。這個是你有做到孝敬、恭敬的一個態度,他的呈現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現在年輕人到單位去做事,讓領導很不放心,這個是我們沒有具備一個弟子相的態度,那就沒有辦法是一個法器承傳大法。
該注意的事項很多,我們明年再一起來討論。因為我們入聖教的觀念跟態度不正確,一個觀念可能就讓我們走偏掉。這個部分講起來話很長,這個假如講起來不是三言兩語能跟大家好好交流,我們留在明年再相會。在這裡也恭祝大家:闔家平安,新年吉祥,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