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九十六集)  2012/12/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96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一節課講到一百八十七句,經文當中講到的如何「知人」,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審查。這句還沒講完,我們複習一下,一起念一下這段經文:

  【故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聽言必審其本。觀事必挍其實。觀行必考其跡。參三者而詳之。近少失矣。】

  從這三個方面來審查這個人,應該就不容易看錯了。我們從『聽言』,談到『觀事』。言語是心之聲,從一個人言語的態度,可以了解他的修養。他口中都是讚歎別人,他德就厚;他口中都是批評別人,他心胸就比較窄,比較刻薄。包含話太多是比較浮躁,話少的反而是比較心定,這是比較吉祥的人。上一次我們一起學習《易經》的句子,「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大家上個禮拜是不是做吉祥的人?話有沒有減少不少?等於是利益人的話盡心盡力去供養,沒有意義的話講愈少愈好,言多反而必失。

  再來,「觀事」。從一個人他所做的事情來觀察他,他的修養,以及他做這個事情,他的動機。尤其要了解這個事情的實際狀況,也不能在判斷事情的時候是聽說的,傳了好幾個人的就下判斷,這個有時候會失真。所以我們上一次講到的,「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所有的人都說他不好,還不能馬上下判斷,要去客觀觀察。很可能他是正直的人,所有批評他的人都是搞營私、搞黨派的,那可能就誤會了這個正直的人。所有的人都說他好,可能他們共同的既得利益,你假如相信了,可能就誤判、錯用了一個人。

  孔子有一次剛好經過子路治理的蒲縣,他在蒲縣做縣令,做了三年,剛好孔子經過那個地方。在蒲縣邊境的時候,孔子就讚歎:子路幹得不錯,他處理政事非常恭敬,而且對老百姓誠實無欺。讚歎完沒有多久,他們進入蒲縣的縣城裡面,孔子又說:子路幹得不錯,對人民盡忠守信,而且又寬宏大度。接著進入縣府大堂,孔子第三次讚歎:子路真的幹得不錯,對事情明察秋毫,判案都判得很準確。子貢剛好駕馬車,就很疑問說:夫子,你連子路都還沒有見到,怎麼稱讚他三次了?這個就是孔子他一路從看到的事情、看到的景象,就判斷子路在這裡治理的狀況如何。孔子接著就講到,剛到縣的邊境的時候,看見土地都整治得非常好,然後郊外的荒地都開墾了,田間的水溝都挖得很深,代表老百姓很勤奮的工作。這個是因為子路的帶動,因為他做事也認真,誠實無欺,所以才上行下效。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樊遲,跟孔老夫子講,他想學種田。孔子說:我比不上農夫。接著他說:我想學種菜圃。孔子又說:我比不上種菜的人。接著樊遲出去了,孔子就說,這個樊遲心量太小,讀了聖賢書還想學種田而已,還想學種菜而已。諸位學長,大家想做什麼?我們學了傳統文化,學了聖賢的教誨,這一生的目標應該是做什麼?我這一生不餓死就好,吃得飽穿得暖就好。聖教,學貴立志,應該是學修齊治平的學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學生跟了夫子這麼久,最後想學種田、想種菜,當然夫子藉這個機會啟發其他的學生,說到「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位者,你成為一個官員,你可以帶動一方的風氣,教化一方的人民,這個就是學聖教最重要的是利益老百姓,「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你很有道義,老百姓心悅誠服,上下一心建設這個地方。「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上面非常誠信,下面就不欺。這個都是父母官或者領導者,他跟老百姓、跟底下的人,他一種德行還有一種情義的交感。真正好的領導人,可以讓底下的人達到什麼?怕對不起他,這個叫民不忍欺。

  在管理當中三個境界,一個是不敢欺,很凶,很嚴苛,底下的人包含孩子、學生不敢欺騙,怕被罰,叫不敢欺;第二個程度是不能欺,這個領導者,像子產,他非常聰明有智慧,問題在哪他都看得清楚,這就是不能欺;第三種是宓子賤,我們今天也會講到他的故事,他是孔子的學生,他做到民不忍欺。他所曾經講過的教誨,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老百姓都會依教去奉行,不願意違背他這個父母官的教誨,叫不忍欺。這是一個領導者。同樣的,假如當父母,你的孩子在社會當中不管遇到什麼誘惑、什麼境界的考驗,他都記住父母的教誨,不忍心以身侮辱了父母,所謂「德有傷,貽親羞」。他有這樣的存心,他絕對不會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所以能做到不忍欺,孔子這段話就非常重要,就是上位者好禮、好義、好誠信,能感得人民擁護愛戴。所以這些事例,事實上都彰顯孔子講的這些道理。我們假如明白這些道理,處在一個管理的位置,就能時時想到,「反身」裡面講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整個團隊的風氣跟我們上位者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孔子在提到這段教誨之後就講,假如上位者重禮、重義又重信,鄰近的百姓都背著他襁褓中的孩子,要住在這個地方,要歸附到這個地方來做他的臣民,那這個國家、這個地區就興盛起來了。怎麼不學這種能夠修己又安定一方的學問?志向要大一點,要學修己安人的道德學問,怎麼只想要去學種菜,只想要去學種田而已?

  說到這裡,我曾經也是很想回去種田。為什麼想回去種田?第一,可能是因為我屬牛。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一些境緣當中有退縮的念頭,算了,好像跨不過去了。我父親也跟我講過,留了一塊田給我。但事後想想,其實還是要對治自己退縮的念頭,不敢勇於承擔,這個就是一個習氣,這個就不能奉行孟子說的,「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當然這個反思在心態當中,傳統文化是內學,所有的問題在內不在外,自己想退縮的時候是覺得外面有障礙,就這個念頭卡住了,假如覺得沒有障礙,就不會有退縮的念頭了。所以在修身的路上,確實是時時提起師長教誨到的,這個世間只有一個人是學生,就是自己,其他的人都是老師。這個人、這件事讓我退縮,就是他讓我明白到,我的內心深處還有怯懦。所以夫子也好、孟子也好,都教我們仁義所當為的事情,九死一生都應該去做,怎麼可以退縮!

  在清朝,我們很熟悉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先生,他去禁鴉片的時候,那既得利益者有多少?他在前往廣州的路上,確實是九死一生。大家這一生有沒有經歷過九死一生的狀況?你們有經歷過?應該沒有。我們想想林公在這種境界都勇於承擔,我們現在的考驗算什麼?下次想退縮的時候,可以在鏡子上面貼一句話,每天都看得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以,剛剛講到夫子到了蒲縣,在縣城邊境就已經讚歎仲由。因為看到了荒地開墾,水溝都挖得很深,老百姓做事勤奮、誠實不欺。進了縣城,看到房屋的牆都非常高大,樹木很茂盛,從這些現象當中,又可以判斷,子路帶動人民盡忠守信。而且他以身作則之外,他又很寬宏大度,不苛刻,所以人民做事不苟且。就像我們剛剛講到,父母官讓人民不忍欺的時候,他做什麼事都非常認真,怕對不起領導者的苦心。結果到了縣府的大堂,為什麼可以判斷子路審案非常明察秋毫?因為到了公堂,都沒有老百姓來喊冤。這都沒有人,代表審案公平,沒有冤獄,才會有這樣的景象。這是從觀事,看到這些現象來判斷子路他的德政。

  接著,第三個角度是『觀行必考其跡』。觀察一個人的德行行為,必考察他整個表現,或者是他整個行為的來龍去脈,這些事蹟要充分了解。其實我們前面所講的八徵,八觀、六驗,這些都是在觀察一個人的德行。在這裡我們再舉孔子對魯哀公請教如何選拔很好的人才來輔助治理國家的一段對話。從這裡可以了解到,夫子從五種人的德行標準來看什麼樣的人才能夠重用。哀公請教孔子,「哀公問於孔子曰」,這一段有打在銀幕上,大家可以看一下。「寡人欲論魯國之士,與之為治,敢問如何取之」,這個「論」就是準確的評判。就是你要評判魯國這些讀書人,並且要讓他們在重要的位置上去治理國家,應該怎麼樣去取得判斷才不會有差誤?孔子就說,「人有五儀」,有五種類型。當然透過在講「五儀」的時候,好像是在論讀書人的水平,其實無形當中也在讓國君(哀公)自己觀照一下他屬於哪一個等級。所以夫子他們在提醒領導者就非常善巧。

  孔子講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世人,有君子,有賢,有聖。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能夠判斷清楚這五種類型的人,選人應該不會有什麼差錯。這個「畢」就是應該沒問題,能具備妥當。第一種,「所謂庸人者」,平庸的人,「心不存慎終之規」,他在做事的時候沒有存在一種什麼?「慎」是謹慎,對事情非常謹慎,慎始慎終,不敢馬虎,不敢懈怠,不敢不負責任,謹慎的人他有這個做事的原則,而庸人他沒有這個態度,做事就會不負責任。「口不吐訓格之言」,他開口沒有講倫理道德的這些教誨。孟子有講到,人開口不講仁義就叫自暴自棄。開口講的是閒話,或者是講人家的是非,自己的德行就在往下降,這確實是自暴自棄。「不擇賢以托其身」,他沒想到要親仁,親近聖賢教誨,親近仁德之人。「不力行以自定」,不力行聖賢教誨來奠定自己的德行,甚至奠定自己人生成功的基礎,他不去做這個事情。「見小闇大,而不知所務」,小事情很會耍小聰明,但是沒有大局觀,看得也不遠,然後也不知人生該做什麼,不知所務。念到這一段,感覺跟我二十五歲以前滿像的,每天好像放假,就是把二十四小時給它填滿,也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後來學了經典真的完全不一樣。所以這裡講到,一個人「不擇賢以托其身」,人生慧眼開不了,真的是行屍走肉而已,這種日子我也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打開經典,第一句話都能改變人生。

  我們看《大學》一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不斷的提升智慧跟自己的靈性。沒讀經根本不懂這些道理,好像目標就是賺錢享樂,那個都是跟靈性的提升背道而馳。「在親民」,這一生的價值能夠利益多少人,才是人生價值。自我成就跟利益他人做到了盡心盡力,圓滿了,就「止於至善」。「見小闇大,而不知所務」,看到這樣的人不要生氣,他是很可憐,整個在虛擲人生的光陰。「從物如流,而不知所執」,就隨波逐流,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他沒有主見。「此則庸人也」,剛剛這些表現就是庸人。當然這樣的人不能用。而且人與人會互相影響,我們想一想好的影響快?還是壞的習性影響快?「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所以庸人不只不能用,他很多錯誤的知見,還有壞習慣,會影響身邊的人。

  第二,「所謂士人者」,所謂的士人,「心有所定」,他是有目標、有方向的人。「計有所守」,「計」就是他在做事,他在規劃事情,都是有他的原則的。你看,做人做事就表現出來了。「雖不能盡道術之本」,他還不能說窮盡整個道德學問的根本,他這些經典還沒有完全貫通,但他有一個非常可貴的態度,叫「必有率也」。「率」就是繼承,他往這個方向去努力,他不敢忘了經典的教誨,他願意隨順經典的教誨,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雖不能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但是他做事一定是照道理來做,做事的原理原則他不會違背,這是他安身立命的標準,他不會違背。「是故智不務多,務審其所知」。智慧不是說要求一下子好像就很廣博了,但他務審其所知;就像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他能夠判斷所接觸的東西,所學的東西是不是符合正知正見,他不會被誤導。「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他說話不在於能夠說很多的話,最重要的他言語得當,都能抓到要點。其實我們現在說話是很需要鍛鍊,有時候跟朋友在談事情,或者跟領導者在彙報事情,可能我們講半天,人家不知道我們的重點在哪裡。所以這個都要鍛鍊,講話以前先把要點列出來。甚至已經結婚的,講給另外一半聽一下,你知不知道我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務審其所謂」,就是講得恰當,抓要點。

  「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做事不是去求做很多,求表現,而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他都非常清楚,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現在人為什麼不能在工作當中樂於工作,得到一種歡喜跟成長?做這個事情,意義在哪裡不知道。沒辦法,領導叫我做就做。做的時候也不知道對自身,對他人的利益是什麼。假如我們做每件事都知道是利益自己跟利益他人,那做得非常起勁。比方我們現在弘揚孝道,對自己來講,把自己的孝心喚醒。大家有沒有講《二十四孝》講到自己流眼淚的經驗?都沒有。有一句話很重要,「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這些故事自己都不感動,要感動別人不容易。所以一來喚醒自己的孝心,再來也是點燃他人的善心、孝心,這都是自利利他的事情。人很明白這一點,他會做得非常踏實,甚至於覺得有一個人得利益就值得了。

  「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他對於所了解的這些道理,然後他講話、做事、行為,他都是知道分寸的,知道為什麼而做的,那這些態度就像他的身體,像他的性命一樣是不會改變的。就是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已經成為他的靈魂,屹立不搖,他遇到境界不會改變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所以接著講,「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富貴不會讓他驕慢,貧賤不會讓他覺得淒涼。所以從這個士人的標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士人,第一有非常明確的人生目標;第二他做什麼事情很認真,不懈怠;第三他寵辱不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士人。

  第三,「所謂君子者」,所謂的君子,「言必忠信,而心不怨」,言語非常忠誠、信守,內心不會埋怨他人,不怨天,不尤人。「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時時想著盡仁義,不管對家庭還是對社會,但是從來不會去誇耀自己。這個「伐」就是誇耀自己的意思。「思慮通明,而辭不專」,他的思惟非常通達、明白這些義理,但是他不會強勢;他很明理,但是很有耐性跟人家溝通跟建立共識。這個「不專」就是不專斷、不跋扈,好像全部都得聽他的。這個不容易,很明理,但又很有耐性跟人家取得共識。「篤行信道」,他修養德行非常純一、篤實,做什麼事情非常實在;信道,他對聖賢之道沒有絲毫懷疑。以這個為標準,然後「自強不息」,時時都是很有正氣,很有使命感。「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他看起來很從容,好像也很平凡,好像很容易超過他,但是真正跟他相處以後,覺得好像德行趕不上他,會差他愈來愈遠。「此君子也」,因為君子都很謙退,一般人接觸他,也不會覺得他有多大的能耐,但是重在內在的提升。

  再來,第四種,「所謂賢者,德不踰閑」。他的道德不會超越常理,他是中規中矩。「行中規繩」,所作所為都有規矩,就像《中庸》一開始就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就像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從自身來講,要時時觀照言行跟經教相應。包含一個傳統文化的團體、制度、決策,所有的做法,也都要以經典為依歸,「行中規繩」。我們的行為,包含整個團體的做法,跟經典相違背,不只不能弘道,就反效果了。「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他講的話天下人都願意效法,而且他不會犯口過。大家希不希望這一輩子,right now,從現在開始「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雖然想每天積功累德,但是言行假如做錯了,反而在折損自己的福德。這樣的功夫不是一蹴可幾的,這樣的功夫我們想應該是從士人的功夫,再提升到君子,再慢慢到賢人的狀態。我們在學傳統文化,大家學的過程有沒有挫折感?怎麼這麼難,學孔子這麼難。你們都沒有?我常有。因為一下子就以聖人的標準,這個是好現象,但是也要一步一步上去,從學士人、學君子、學賢者,再契入聖者。

  《孝經》對這段話有很好的啟示。《孝經.卿大夫章》,卿大夫是大官,一個國家的重要幹部。當國家的幹部或者一個團體的領導者,那分初心一定是為國家、為團體好。但是我們的人生過程當中,會有一種感覺,一開始是為團體、為國家好,可是自己德行不夠的時候,反而給了團體、給了國家一些不好的影響。像我自己到小學去教書,我相信每一個走進小學的老師,有沒有哪一個人說,「好!終於讓我找到一個機會,能夠斷人慧命的時候來了,能夠誤人子弟的時候來了」,沒有一個人是這樣走向教書的路。但是做著做著,自己有些壞的習慣影響了小孩。所以有利人的心是可貴的。

  《大學》這句話很重要,「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庶人,他也有家庭的角色,他也有責任要教育孩子,有責任要承傳家道,他能不能做得好,那得回到修身為本。同樣的一個為官者,一個領導者,他要能利益他人,首先一定從學規矩開始。所以孔子在《論語》最後一句有講到,「不學禮,無以立」。這個「立」字很嚴肅,從自身來講,道德才立得住!規矩學不好,是不可能有真實的學問。為什麼?規矩學不好,心常常是隨便,心常常是放逸,心常常是想自己不考慮別人。所以「克己復禮」,我們得把自私自利調伏了才能復禮,不然有可能會傷害到別人、障礙到別人。

  而《卿大夫章》這段話,給我們很重要的修學指導。這段話講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連穿的服裝都要符合先王的禮教,不可以隨便穿。大家想一想,我們現在穿衣服有沒有隨便穿?以前五千年來制禮作樂,穿衣服都是有規矩的。現在穿衣服群英亂舞,什麼種衣服都有。按理說那些流行的衣服,流行都花很多錢買的,可是那些衣服真的對社會風氣很不好。《群書治要》裡面也有「冶容誨淫」,你的衣服不莊重、很暴露,都讓人起邪念,這個對社會風氣影響非常不好。我最近比較少坐飛機,以前比較常坐飛機,尤其我最怕到香港的機場,太多廣告,都穿得很暴露。我希望做一個正人君子,所以頭都不知道放哪裡。「非禮勿視」,不能看,雖然不想看,這邊一回過頭來,又有一個女的走過來。所以在這個時代,當男人其實也滿辛苦的。想當個君子的男人,還得要處處留心,處處「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所以,「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講話要符合先王的教誨、經典的教誨,不可以隨便。可是這種態度,真的保持三年以後,你再回過頭來觀察自己的談話,以前那些閒話沒有了,只要開口了就是經典的教誨,不會談其他的,叫習慣成自然。但是沒有先下這個規矩、這個功夫,怎麼可能「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所有的行為都是符合先王之道?所以,「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最後契入,「口無擇言,身無擇行」。他不用刻意,一開口、一做就是符合先王之道,「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我們一開始要做挺難的,因為習慣了,講話幾十年習慣了,自己可能沒注意。可以找三、五道友,同道之人,互相提醒:「我假如再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或者一些輕浮的話,趕快提醒我;當然不要在眾人面前提醒我,這樣我很沒面子,你可以眼睛閃兩下」,有默契這樣就有提醒的作用。或者你的太太,另一半,她就提醒你,剛好你在那邊講,講了一些造口業的話,坐在那裡,她就在桌子底下按一下你的大腿,或者拍拍你,這樣就有提醒的作用。所以看到這些賢人的風範,我們也要想到怎麼紮實一步步的去提升、去邁進。

  接著,「道足以化於百姓,而不傷於本」。他弘揚道德、弘揚道統,可以感化百姓、感化一方,而且不傷到自己的修身,也不傷到百姓;所謂不傷到百姓,就是不失信於百姓。我們以前常聽一個說法,叫「偽君子」。為什麼文化在這百年受到這麼大的破壞?像清末民初,好像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讀書人被批判。那些行為是錯的,但是那是一個結果,因在哪裡?這是值得我們在這個時代要復興文化、學聖賢教誨的弟子們,要非常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因為讀書人做的跟經典不一樣,一般的百姓他就反感,最後就反對傳統文化。所以這個還要歸到我們有沒有能夠把經典做出來。有時候想想,假如讀書人都像范仲淹,傳統文化不會有浩劫的,擁護都來不及!所以這裡講到的,能夠不傷自己的修身,不失信於民,主要的是因為他弘道,首先他是以身作則,身教,就像曾子講的「人能弘道」。而假如弘道過程當中,我們沒有修身為本,最後習氣現前,用習氣去做事情,包含講話的時候也隨習氣在講話,那有可能就誤導別人。所以在跟大眾宣傳傳統文化的時候,確實這個賢者的標準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有可能一個道理順著自己的意思,沒有依據經典或者依據古註,誤導他人就麻煩了,那就傷了本,傷了百姓。

  剛好前一陣子跟一位從事商業編輯的朋友在談一些事情,他有提到,有些企業他們的精神叫「狼性的企業」,而這個企業很大。大家想想,人跑去跟什麼學?狼性。那這樣的說法有沒有可能在經商的態度當中誤導了大眾,甚至於誤導了下一代的人生觀?是狼性好,還是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好?這同樣是一個觀念。所以人,你有影響力的時候,你的言語要時時警惕,這是積福還是誤導大眾,可能就在一句話,可能就在一個行為當中。包含得過諾貝爾獎的人,都有可能是錯誤的思想觀念,只要他跟經典不相應。這個我不是亂講的,得過諾貝爾獎的人說,「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這句話對還是不對?可是卻在教科書裡面持續這麼久的時間。所以沒有聖賢人為標準的時候,群魔亂舞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要有判斷力,就像剛剛講的「務審其所知」,社會這些資訊你非常有判斷力。

  四千五百年那個綱領是非常好的判斷標準。那個綱領不多,三個重點:立身,處世,接物。立身: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標準,這是立身。一個人的道德能不能立住,這是標準。有非常多的課程,收錢收得很貴,都是在引發人的欲望,怎麼是窒欲?標準一照,它就是邪的,還用花冤枉錢嗎?真是前輩子欠他錢,還拿那麼多去學邪知邪見,很冤枉。這個我挺有經驗的,我之前還沒遇到經典,也上了不少激發欲望的課程。所以接觸經典之後,再讀到那句「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是很有感受的。

  接著,「富則天下無宛財」,「宛」是積的意思,他富有,他會很慷慨,所以帶動風氣,富而好仁,都會去幫助別人,由他帶動起來,而不會積財傷道。「施則天下不病貧」,他施恩惠於人,那一方的人不會貧窮疾病。就像《禮運大同篇》裡面講的,「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都會照顧這些最窮苦不幸的人。「此則賢者也」。我們往這個標準努力,然後你們的孩子會比我們更有出息,他們的根基從小就紮,以這些標準來栽培他們。

  接著,「所謂聖者,德合天地」。德行與天地相合,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無私,大公無私。「變通無方」,變通就是他會隨機,隨圓就方,不會跟人事物對立;無方就是不執著、不固執。「窮萬事之終始」,萬事萬物,這些道理他都通達。「協庶品之自然」,使萬物自然和諧的發展。因為他的性德現前,能夠敬其性能敬人之性,接觸他的人慢慢性德、明德能夠被引發出來。我們看范公,他連西夏人都被他感動。范公也很仁慈,他不殺害生命。像我們講到宋朝,有一個將軍叫曹彬,他很仁慈,冬天的時候不修牆。為什麼?修牆,你挖那個土,可能裡面有蟲在冬眠,你一把它挖開牠馬上就冷死了。所以他細膩到,對這些這麼細小的昆蟲生命都有仁慈,他感動身邊的人又能夠去愛護一切萬物生靈,確實是「協庶品之自然」。

  我們看師長教導我們,不要傷害生命。所以現在很多聽師長教誨的,不噴農藥,不用化肥,都是循著傳統農耕,多少生命得以自然的生長。而剛好這次師長到了斯里蘭卡,參與的大使有二十多個人,對中華文化非常認同。當然也是因為接觸師長,感覺到老人家的德行,還有無私為這個社會著想,希望能化解世間的衝突跟災難。所以我記得印象很深的馬其頓的大使,他曾經做過交通部長,而且還競選過馬其頓的總統。他有一次親自到香港,就很多治國的問題問老人家。他去親近師長四天,結果第四天發表他的感言,他說他曾經聽說,接觸一個有德行的人,一天等於讀一千本書,所以他覺得自己讀了四千本書。這是香港版。結果這次他到斯里蘭卡,也是參加宗教和諧論壇。這次他的版本不一樣,他說親近有德行的人,一天等於讀一萬本書,所以四天應該是四萬本書,可能他的感悟更深了。所以真正人的一種無私的性德,確實能感化人,甚至感化一切萬物。為什麼?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所有眾生都有本善,遇緣他都能夠起作用。

  「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傳布整個聖賢的大道,當然傳布當中還是他的身教,以身作則,然後成就人的性德,他好的性情。他的光明智慧跟日月同輝。「化行若神」,他教化的力量、教化的效果,非常神奇,非常神速。「下民不知其德」,一般的人不知道他德行高大到什麼程度。「睹者不識其鄰」,看到他的人沒有辦法測度他德行的邊際。「此聖者也」。看到最後一句說,沒有辦法測度他德行的邊際。這個時代人的懷疑心比較重,看到一個有德行的人都想,他真的不會生氣嗎?他真的是無私的嗎?我再觀察看看。

  想起漢朝有一個很有德行的人,叫劉寬。他爸爸取的名字很好,他這一輩子最彰顯的德行就是寬容的心。連他的太太都想,他真的不會生氣嗎?所以太太請她的婢女,端的熱羹,走近他,要端給他喝。剛好他穿著朝服待會兒就要上朝去了,故意跌倒,就把熱羹倒在他的朝服上面,測試看看他會不會生氣。結果當下劉寬第一個反應,講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有沒有燙到你的手?不只沒有計較,是念念為對方著想。確實有這樣的修養,可能一舉手一投足都能讓對方感動、佩服。這是「五儀」,五種標準,德行的標準。我們用這五個標準來看,看他實際的修養到什麼程度,就可以判斷出來。

  另外,我們看一百四十一頁,也是有關德行的標準。

  【文王問太公曰。君國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周文王請教太公,其實我們從這些對話都感覺到,這些古聖先王他已經很有德行,但是他卻很好學,抓住很多機會去請教,有疑就問,不恥下問。因為扮演君親師的角色,早一些明理,孩子、學生、下屬就早一天得利益。所以人求學問的動力在哪?慈悲為本。這個利眾的心切,求學問就非常積極主動。『君國主民』,「君」跟「主」都是動詞,凡是治理,君是治理,治理國家、治理人民的君王,他都一定想長久保有他的國家,可是他為什麼最後失去了國家,是什麼原因,『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與也。】

  是因為他不能選擇適當的人才,和建立適當的事業所造成的。他用人還有在國家重要的各行各業的策略當中錯誤了,可能就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人君有六守三寶。】

  所以為人君者必須注意『六守三寶』,「六守」是拿來選拔人才的標準,「三寶」是謀劃經營事業的重要原理原則。所謂:

  【六守者。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是謂六守。文王曰。慎擇此六者。奈何?】

  怎麼樣很慎重的來選擇具有這六種德行的人?這是進一步請教。當然「仁義忠信勇謀」,這個確實都是觀一個人的德能。太公接著講:

  【太公曰。富之而觀其無犯。】

  他擁有了財富,然後觀察他是否會逾越禮法。

  【貴之而觀其無驕。】

  假使他尊貴了,觀察他有沒有驕傲、欺負人。

  【付之而觀其無專。】

  託付給他重責大任,觀察他是否會專權。他會懂得,不自專自傲,他懂得請示上面,集思廣益而不專裁。『無專』意思是不專政、不專權。

  【使之而觀其無隱。】

  使他處理事務觀察他,『無隱』就是不會欺騙、不會虛偽。

  【危之而觀其無恐。】

  使他承擔危難的任務,觀察他是否會恐懼。

  【事之而觀其無窮。】

  讓他處理突如其來的事變,觀察他能不能應變得當、應變無窮。接著講到:

  【富之而不犯者。仁也。】

  富有而不逾越禮法,是心中存有天理的公平,這個即是仁。從這個富而不犯,可以觀他有仁的德行。

  【貴之而不驕者。義也。】

  他富貴了但是不驕傲、欺負人,這個人有義的德行。因為人一貴了,是有地位,是國家的信任,應該是透過這個位置去盡知遇之恩的道義,感謝國家領導,也感謝人民的信任,這個是義。「待婢僕,身貴端」,這是貴;「雖貴端,慈而寬」,這些領導者,或者是說家裡比較富有,有請傭人,人能住在同一個屋簷下,都是很深的緣分,應該照顧他、栽培他,而不是欺負、虐待他。

  【付之而不專者。忠也。】

  『付之而不專者』,就是擔任重任而不自專,是心中存有忠臣的操守。

  【使之而不隱者。信也。】

  他處理事務都非常坦誠,不會隱瞞,這個是誠信之德行。

  【危之而不恐者。勇也。】

  讓他面臨危難的挑戰,他不會恐慌,這個是他有勇敢的德行。

  【事之而不窮者。謀也。】

  用很多事變來考驗他,他能夠應對從容,而且想很多好的方法去補救,這個是有謀略的人。

  【人君慎此六者。】

  謹慎從這六個角度去觀察他的德行。

  【以為君用。】

  你判斷清楚,這是可用的人,你重用這些人,人存就政舉,他就可以把這個部門做好,或者利益了這一方的百姓。

  【君無以三寶借人。以三寶借人。則君將失其威。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

  另外這個『三寶』,就是『大農大工大商』。人君不可以把這三種經濟組織的權利給與他人,給與他人這個人君可能就喪失了權威。我們現在看很多工業、商業、農業都發生財團的壟斷,壟斷以後大家要考慮到,商人假如沒有接受傳統文化,他把什麼擺第一位?把利。那他炒作整個物價,老百姓日子都過不下去。假如君王都沒有辦法去調解農工商的情況,這個國家就危難了,很多財團就把持住,社會很多不公、無奈的事情就愈來愈多。這個都是一開始國家領導者在做這些決策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些長遠的考慮。有一些國家比較冷靜,他會用國家的機制,來調節農工商,不會失控,這個是正確的。

  【六守長則國昌。三寶完則國安。】

  能夠堅守『六守』的原則,國家就會繁榮昌盛。「得賢者則安昌」,有賢德之人就會昌盛。『三寶完』,「完」就是能夠保全得住,國家比較能夠長治久安。這是從三百零八句的「六守」來觀德行。剛剛用的那些方法,富之貴之這些情況,其實都是「觀行必考其跡」,在這些境界當中他實際的反應、實際的應對,就可以觀察得出來他的德行。尤其孔子有一句話講,「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一個人在已經是窮困的時候,甚至在逃難的時候,恐慌當中他還能保持為人著想的心,這個就是不簡單。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什麼時候很容易動火氣?自己在忙,別人還在那囉嗦的時候,火就上來了。所以「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煩的時候必於是。包含大家有沒有半夜二、三點接到電話,我們第一個念頭會怎麼樣?「拜託,我昨天很晚睡,很累,你還吵。」說不定對方想自殺,有沒有?那個電話已經是最後的求救了,我們在這個當下能不能感受到對方的情況,趕緊用一顆慈悲的心去引導他。所以人這個仁慈的心,往往在你情緒不是很平穩的時候,那個考驗一來可能我們就忍不住了,都要在這些地方下更大的功夫。

  『參三者而祥之,近少失矣』。把這三方面綜合起來詳細的分析,那就會較少出現判斷錯人、用人差錯的情況了。剛剛想到一個明朝的楊祖,他確實是念念為對方想。他們家那個屋簷被鄰居的屋簷都蓋過來了,所以下雨都淋在他們家的屋頂上,家裡的人就有點不歡喜。他馬上說,反正下雨天少,沒關係。鄰居生孩子,襁褓中的孩子最怕驚嚇,他把自己的驢子賣掉,自己走路去上班,沒有考慮自己會累,就為孩子著想。他們家的祖墳被小孩把墓碑給推到了,一般的人聽到這個消息會勃然大怒,他在這個當下還是為對方想,趕緊去了解有沒有傷到孩子。最後了解,還好,還好,沒受傷。然後又到孩子的家裡,安慰那個孩子,別驚嚇到了,沒事就好,沒事就好。這是常常能仁義存心,保持「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修養。

  接著我們看一百八十八句,我們一起先念一下。

  【昔人知居上取士之難。故虛心而下聽。知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以致人。】

  這個是在上位的領導者,他接觸的人都是他身邊的近臣,他要去發覺有德的人才,相對比較困難,他一般都是在宮廷裡面。所以他能體會得到,他身處在高位,選拔人才是不容易,是困難的。所以很『虛心而下聽』,聽取下屬的意見,當然這些下屬也都是比較無私的人才可以聽,結黨營私的人不能聽。我們看到曾國藩先生、林則徐先生,他們確實都是時時想著為國舉才,都有人才記錄薄。他所接觸過的公務員,有什麼優點都把它記下來,以後可以為國家推舉人才。孟子講的「為天下得人謂之仁」,因為人才可以利益很多人,這是真正仁慈人的存心。

  『知在下相接之易』,他知道他底下的人,可以去跟很多大眾、人才相交往,比較能夠了解這些人。『故因人以致人』,這個「因」就是憑藉著他的下屬去了解人、去推薦人,才能夠「致人」,致是招致,了解到這些人,才能夠啟用他們。歷史當中我們了解到的三顧茅廬,他不只是知道這個人,還要什麼?親自去禮請,這個就做得更恭敬了。所以古代所有的基層官員,都有一個責任,就是「舉孝廉」。這些基層官員跟老百姓接觸得最多,哪一家的人孝順、廉潔就容易了解,他就可以為國家推舉上來。諸葛孔明,也是劉備的臣子徐庶推薦的。徐庶也是他的軍師,後來徐庶被曹操用假計調回去了。他走以前推薦了臥龍,諸葛孔明先生。劉備就說:很好,你找他一起來。徐庶說:你要見這個人,不能讓他來,你得要屈身去請,去禮請。因為徐庶了解諸葛孔明,「知在下相接之易」。劉備他也很信任徐庶,推薦一定不會錯,他「致人」是自己親身去禮請,也傳為歷史的佳話,三顧茅廬。

  聽說現在什麼「腦筋急轉彎」都亂套了,說為什麼三顧茅廬前兩次孔明都不出來,在「腦筋急轉彎」教因為沒有帶禮物。這些看起來大家笑一笑,小朋友看了他也不懂歷史是什麼,這些出書的人誤導人,這是要負因果責任的。以前很多寫不好的書,寫色情、寫暴力的,子孫眼睛瞎了、先天殘障的,都是馬上就報在子孫身上。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人不能亂講,不能亂開玩笑,會誤導別人。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