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四十九集)  2001/7/3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5-013-0049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科會》第十五頁,經文倒數第二行看起:

  【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我們看這一大段。在科題裡面「善戒感天,慎勿嫉妒」,前面我們講什麼叫道,什麼叫德,什麼叫善,已經說得很詳細,佛接著又舉比喻,以萬石弩弓自射身,都不可以用惡意向道德善師。為什麼?果報在三途,比萬石弩自射身不知道要痛苦多少倍。實在講刀劍割身,一直到我們生命死亡,時間短暫,再痛苦時間還是短暫的,可是一墮三途,這事情麻煩了。

  還有一樁事情,在此地必須要跟同學們報告的,就是人無論遭遇什麼樣的委屈,千萬要記住不能自殺,自殺的痛苦絕對不是一時,我們要相信佛所講的話。自殺他一定要找替身,他找不到替身他就不能投胎,在找不到替身的時候,每七天他要重複表演一次。如果上吊的,每七天他要吊一次,你說這多痛苦;服毒的話每七天他又要服毒一次,所以這事情很麻煩,萬萬不可以!受什麼樣的委屈,自己總得要曉得,這是業因果報,我們自己受別人的傷害,要想到過去生中傷害別人,因果通三世,冤冤相報,要是把這個道理搞清楚,這個事實搞清楚,你自自然然就能夠逆來順受。問題要化解,不能夠結,跟眾生結冤仇,這事情麻煩,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是愚痴人幹的事情,絕對不是聰明人做的,聰明人,尤其是學佛的人,遇到冤家對頭,要懂得怎樣把它化解,什麼樣的苦難都可以接受,別人加給我們的侮辱我們接受、毀謗我們接受、陷害我們接受,不可以有絲毫怨恨心對人,這業障就解除了。如果有一絲毫怨恨心對人,那好了,你們這個結沒完沒了,來生後世還要互相報償。

  我們今天看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族與族之間,國與國之間,為什麼會有許許多多衝突?為什麼會有許許多多的戰爭動亂,死傷無數,這都是小怨、小過節累積成大的怨恨、大的冤仇所造成的,不是不能化解,懂得佛法的就化解了。我們受,沒有報復的念頭,沒有瞋恚的念頭,歡喜接受,為什麼?消過去的業障,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佛在此地說得好,「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這話說得多好!這句話在其他宗教裡面就是「神愛世人」,做人的道理是歡喜別人的善心善行,決定沒有嫉妒,決定沒有障礙。古聖先賢常常教導我們,成人之善、成人之美,他做的這個事情,只要對社會大眾有利益,我們有能力應當幫助,修隨喜功德,隨喜功德不可思議。

  今天這一段文,一開頭佛教導我們,『為人弟子』,我們做學生的人,『不可輕慢其師』。在戒律裡頭、戒經裡面佛跟我們講一個故事,小沙彌年輕無知,看到老比丘在那裡念經,年歲老了,牙齒掉了,發音沒有那麼樣清晰,非常真誠的在那裡誦經,沙彌在旁邊笑,笑話這老比丘念經像狗叫。老比丘就警惕他,告訴他這是有果報的。果然不錯,來生墮狗身,這無知。憍梵波提,我們淨土的學人很熟悉,《彌陀經》上有他,這是佛的大弟子,佛跟我們說他前世的因緣,也是嘲笑一個老比丘,說他誦經的時候像牛吃草一樣,嘴不斷不斷在動,沒有聲音。老比丘就告訴他:「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你對我的嘲笑罪過非常重,要墮地獄的」。他還算不錯,趕緊懺罪,地獄果報是免了,墮畜生道作牛,他笑話別人誦經像牛吃草,他墮牛身,五百世作牛。這一世雖然得人身,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他牛的習氣沒改,所以釋迦牟尼佛叫他到天上應供,他是受天人供養,為什麼?在人間又怕別人看到他,一天到晚都看他的嘴在那裡動,怕人家譏笑他遭受果報。戒律裡頭的,不可以輕慢,果報不可思議。

  『惡意向道德人』,什麼是道德人,標準前面說過了,他的起心動念,他的言語造作足可以為世間人做榜樣、做模範的,念念是利益眾生的,決不求自私自利。世間人爭的是名聞利養,這人,他捨名聞利養,不但不爭,給他他都不要。世間人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他把五欲六塵享受統統放下了,一心為社會,一心為眾生,一心為正法久住,這是道德之人。惡意向他,前面佛說,跟惡意向佛沒有兩樣,「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惡意對佛,果報在阿鼻地獄,什麼原因?結罪不是對一個人結的,你害一個人結的罪不大,極重的罪還是小罪。儒跟佛都說到了,這人的道德教化,他的影響面多大,影響時間多長,從這兒結罪,這罪就可怕了。如果這人在世間能夠教幾百人、能夠教幾千人,你害了他,把這幾千人、幾百人聞法的機緣、法身慧命給障礙住了,罪是從這兒結的,不是從一個人結的。

  中國古時候儒家教學,念儒書的人都懂,這人跟我有殺父之仇,那非報不可的,但是現在這人做官,做的是清官,是不錯,為社會大眾造福,他所做的事情,我不但不能報仇,還要幫助他,幫助他行善。到什麼時候報仇?到他離開他的職務,到他退休了,他不再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時候,這時候報仇,有道理!不報當然是更好,佛法是講不報。儒家是講倫理,還是要講報仇,報仇有時節因緣,他有公務在身,他替社會大眾造福,如果我們這時候報復他,誰為社會大眾服務?儒家講道理,真是情理法面面都顧到。佛法更是清楚,為我們指出來,虛空法界國土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是一不是二,這了不起!看到別人的惡,實際上是自己惡心所變現的境界,不是外頭的;看到別人的善,是自己善心所變現出來的境界。真正會修行的人,見到人的善,我們學習,是我們的善知識;見到人的惡,我們反省,我有沒有這過惡,我要是有,趕緊把它改過來,這惡人還是我的善知識。

  儒家也說「三人行,必有吾師」,「必」是肯定,「三人」,自己是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兩個人必定是我的老師。那就是看到善的我們向他學習,看到作惡的我們反省,他提醒我們,兩邊都是老師,一個從正面教,一個從負面教,我們自己才能成就。決不是說看到這善人歡喜,看到惡人我們就痛惡,這是永遠不能成就。佛菩薩在世間,對於善人勸勉他,對於惡人感化他,「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不是說你不好我把你開除掉,我不要你,這事情佛法裡面講不通,為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怎麼開除法?是我們自身的,不是外面的。我們今天心不好,心不好我們把心割下來,不要了,丟掉了,行不行?死路一條。你要知道他有病,想方法幫他治病,幫他治好,這是對的。所以,對於作惡的人要懂得感化他、愛護他,絕對不怨恨他,要懂這個道理。

  佛在此地又說,這麼短的經文,一而再,再而三,「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真正學佛,在一生成就的人,像善財一樣,善財給我們做榜樣,善財看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都是菩薩,所以他一生成就,這是對的。佛眼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同成佛道。我們要曉得自己修行到底什麼樣的程度,不必問別人,自己很清楚,我看一切眾生是用什麼心看。我看一切眾生,畜生、餓鬼、地獄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成佛了。這話是真的還是假的?跟諸位說,是真的。我用真心看的都是真的,我用妄心看的全是假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說老實話,沒有什麼叫真、什麼叫假,你用真心一切皆真,你用妄心一切皆妄,就這麼個道理。理如是,事也如是,理跟事決定相應。

  我們學佛這五十年當中,總結佛陀的教誨,也是我們自己修學的目標:「真誠」,處事待人接物一味真誠心,真、不假,誠、不虛偽,我用這心待人,不管別人用什麼心對我。前面跟諸位說,擺在我們面前這個道,道就是路,十條路,我走的是成佛之道。他走哪一條道那是他的事情,各人走各人的道,他不尊重我,我尊重他,他用虛偽心對我,我用真誠心對他,我不會受境界的影響。不能說他害我我就恨他,不可以!那我們真的被他害了,被他拖下水了。他害我我不恨他,一絲毫怨恨心都沒有,我還格外敬重他,他的陷害把我的境界推上去了,我怎麼不感激他?

  諸位在《金剛經》上念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多麼嚴重的傷害,這一段故事詳細在《大涅槃經》裡面,《金剛經》只是幾句帶過,詳細情節在《大涅槃經》。忍辱仙人,是修忍辱波羅蜜的菩薩,對歌利王一絲毫怨恨的心都沒有,歌利王的舉動成就菩薩的圓滿忍辱波羅蜜行,所以菩薩感謝他,怎麼會怨恨他?菩薩發願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尊者,佛說話算話,成佛的時候,確實第一個得度的是憍陳如,這才是解決問題,最高明解決問題的方式,哪有絲毫怨恨?這人對不起我,我一輩子不跟他往來,錯了,這觀念是凡夫觀念,這心是輪迴心,不是佛心,佛心一味真誠,真誠是總說。真誠落實在相上,就是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清淨心絕對不受污染,順境、善緣決定沒有貪戀,如果有貪戀你被污染了,你不清淨了;逆境、惡緣沒有瞋恚,有一絲毫瞋恚你也被污染了。所以你的清淨心在哪裡修?清淨心無非是在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在這裡頭修,換句話說,順逆善惡都是自己的善知識,都是自己的增上緣,沒有這些善知識,你怎麼能夠修到清淨心?你怎麼知道你的心清淨?

  《華嚴》在末後五十三參,清涼大師科判裡判得好,「歷事鍊心」,我們修行不能離開現實的社會,現實社會裡頭有順有逆、有善有惡,統統是增上緣,統統是諸佛菩薩化現,統統是善知識,我們成就了。你們如果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你才真正能看得懂,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你才會懂得。清淨心在境界裡頭磨鍊出來,平等心也不例外,稍稍有一點高下心,我不錯,你們不如我,這就不平了。說實在的話,不平當然你就不會清淨,真正清淨,心平了。不但是對善人、惡人,對畜生、對餓鬼、對地獄都平等。平等要從什麼地方著眼?要從法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們如果從佛性上著眼,平等心就不難了,性是平等的。佛說:「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作佛」。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他從哪裡看?從佛性上看的。佛看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也都是佛,他從哪裡看?從法性上看。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所以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他看花草樹木都是佛的化身,都是佛的示現。世出世間無有一法不是諸佛如來為我作斯示現,幫助我成佛,幫助我成佛就是幫助我證得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是證得這十個字你就圓滿成佛了。所以我們要用平等心看一切眾生,決定沒有高下心。

  古大德常常教給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句話重要,我們能不能成就,關鍵就在這一句,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譬如我們在境緣當中,起一念貪愛,馬上就曉得這一念錯了,趕緊要覺悟,覺悟什麼?把貪愛的心斷掉。逆境惡緣起一念不高興的心,馬上要打掉。我們念佛的人用的方法是一句佛號,知道錯了,「阿彌陀佛」,把它轉過來,用這句佛號把它轉過來。高下心也是如此,一念自以為是,阿彌陀佛。錯了要轉得快,要覺得快,覺得快就少造業,覺得慢就多造業。覺悟得快、回頭得快,讓自己的心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永遠保持,一分一秒都不離開,這是成佛之道。不但對於老師、對於道德之人不敢輕視、不敢嫉妒,對普通的人也不敢,對世間最愚痴的人、造惡的人都不敢,這是真話。

  一生、一輩子造惡,我們在佛經上看到的,阿闍世王,跟提婆達多兩個勾結,造五逆十惡罪,惡人,不是善人,在世間法來說,他殺他的父親,囚禁他的母親,殺父害母,當然沒有把佛、沒有把老師看在眼裡,輕慢老師,跟提婆達多兩個合起來害佛,想謀殺釋迦牟尼佛,破壞僧團,五逆十惡做盡了。提婆達多墮阿鼻地獄,阿闍世王臨終時候懺悔,真正懺悔,知道自己一生做錯了,念佛求生淨土,他真往生了,《大藏經》裡面《阿闍世王經》,佛告訴我們他往生的品位還挺高的,上品中生。我讀了這一段經文感到很詫異,因為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下輩往生就是下三品往生,都是造極重罪業,臨終懺悔往生的,哪裡能夠到上品中生?從這地方我們才能體會到,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於是我們真正明白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平常積功累德修行往生的,一條路是臨終懺悔,他懺悔的心真,懺悔的力量勇猛,一下把自己提升到那麼高。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對於造作五逆十惡罪的人不敢輕慢,為什麼?可能他將來臨終一懺悔,到極樂世界位子比我高,我還不如他,怎麼可以輕慢惡人?怎麼可以嫉妒好人?我們在這裡要學習。

  對於任何人,不但對人,對一切畜生,我們現在真的學會了,對於蚊蟲螞蟻、小飛蟲我們都十分尊敬,不但不會殺害牠,不會騷擾牠,連這個念頭都沒有,我們看到牠歡喜。不像從前,從前看到會討厭,現在我們看到歡喜,牠到我這兒來玩,到我這兒來參觀,看看有好吃的東西牠就要吃,那我們歡喜供養,我們招待牠,歡喜供養牠,跟從前心態完全不一樣。這些小動物是小菩薩,牠成就了我們,成就我們的慈悲心流露出來、愛心流露出來,怨恨心完全化解了,溶化掉了,從這些境界裡面知道自己契入什麼樣的境界。

  下面經文『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惡的心、惡的行為,絕對不要放在心上,我在講席裡頭講過很多很多次,我們眾生的毛病,為什麼修行修不成功?你所犯的最大的毛病,就是把別人的不善裝在自己心裡頭。你的心本來是善的,結果裝滿了別人的不善,你的心就變成不善,這虧吃大了。新加坡許哲居士她就懂得,她一生心裡頭決定不放別人的不善,她完全放別人的善行,所以她的心變成純善。李木源居士問她:「你看到別人不善的時候你怎麼辦?」你總會看到,總會遇到,總會聽到,她說得很好,她說:「我看別人的不善,就像我每天上街,在馬路上看到許許多多人,聽到他們講話,我也沒有留意,沒有放在心上,你問我,我一個也不認識,我聽到我一句也記不得」。這就對,不放在心上,雖然也看到、也聽到,沒有放在心上,這樣能夠保持自己的善心。

  我把佛法修行的綱領歸納成二十個字,十句,前面十個字是存心,我們修什麼樣的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後面十個字是我們的行為。前面十個字如何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我一生所修的就是這二十個字,我教導別人的也是這二十個字,我展開經卷、講一切經還是這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再歸納成四個字:「純淨純善」,淨是清淨,善是善良,我們一定要做到純淨純善,這就是如來果地。我們目標在此地,方向在此地,時時刻刻、剎那之間我都不會走偏,我在我這道上走,我不會受其他道干擾,我這一條道路有力量。「力」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五根五力,我有根、我有力,不受外界的干擾,不受外界的影響,這一條道路暢通無阻。你要是會被外面境界干擾,那你就很苦了,干擾是什麼?見到不善把不善放在心上,自己就不善,見到別人善就輕慢嫉妒,把別人的善變成自己的不善,把別人的不善也增長了自己的不善,這樣修行哪一輩子才能成就?這種心行學佛,就是古人講的「袈裟之下失人身」,這是很可悲的一樁事情,我們要知道。經不能一天不讀,經不能一天不講,讀重要,講跟讀同樣重要,為什麼?在講的時候往往有許多發揮。讀經是自利,講經是自他兩利,天天要講。沒有機會講的時候怎麼辦?你自己要有智慧,你要有方便。

  我過去在美國,美國講經的機會沒有在台灣、沒有在中國這麼多,往往一個星期只有兩三次,我要天天講,那怎麼辦?我有一個小錄像機,也有個小三角架,我把它架在我的桌子面前,我每天會用兩三個小時對它講,它就是我的聽眾。講完之後我再播放自己來看,它講我當聽眾,我不中斷。在沒有錄像機之前的時候,我用錄音機,我講它聽,我講完之後,再把帶子重新放過來,它講我聽。我用這方法,五十年不中斷。由此可知,錄像機、錄音機是善知識,每天總得要找空檔的時間、找沒有人的地方,把機器擺在那裡對它講,要不是這樣子勇猛精進,我們怎麼能學得出來?你一定要求哪個地方有道場,哪些聽眾來請我,這事情太難了,專依靠這個,那中斷的機會太多太多了,你不可能保持你自己的講台不中斷,不可能,所以一定要有機緣。我一生感激韓館長,韓館長幫助我的講席不中斷,最初的十年,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道場,沒有圖書館,我住她家裡,我常常講經她聽,她一個人聽,這樣不中斷,她替我找講經的場所,借地方、租地方,替我找一些聽眾,她的一些朋友、認識的人,打電話邀請他們來聽經,聽眾也不過就是二十人、三十人的樣子,講台不中斷!所以她護持佛法她有根底,她的根底是前十年奠定的,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段。我在台中學習的,如果沒有十年長時間的薰修,講台中斷了,那必定是退轉,必定是不能成就,我們當時同學二十多個人,講台不中斷的只有我一個。

  所以館長對待我,我只記她的好處,我不知道她有缺點,我只記她的恩德,她是我的善知識,老師教導我,善知識成就我。所以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這話我說過很多遍,以後我在《涅槃經》裡面看到,佛也是這麼說,由此可知,我的看法、我的體會沒有錯誤。護法不容易!護法是菩薩再來的,不是凡人。韓館長對我們護持三十年不變心,臨終時候的交代,都是肺腑之言。她的兒子不能夠繼承,那是她的兒子聽經太少,這不能怪他,年輕,青年人,學校出來之後忙著他自己的事業,對佛法知道的不多,情有可原,都是善知識。如果高貴民繼續護持,我們在南洋弘法的事業就沒有了,南洋裡面最重要的一樁事情就是辦培訓班。高貴民繼續護持,我們不會離開台灣,不會離開圖書館,講經會照常,但是培訓人才這事情不能成就。所以高貴民做得對不對?對!他是菩薩,他成就這邊培訓班的這一樁事情。我們培訓班辦了五屆,有了成就,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但是培訓班的時間短,成就依舊是有限,如何能夠長期在一塊共修,那必須要辦學校,必須要辦大學。辦學院、辦大學在新加坡的緣不能成熟,澳洲的緣成熟了,所以在新加坡這些年,我們要轉到澳洲,是續佛慧命的延續,是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擴大,都是佛菩薩冥冥當中在加持。所以這些人,連黃太太都是菩薩化身,我都感激,我常常講。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