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一九集) 1991/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19
請掀開經本二百九十七面,大科:
【第三翻譯傳授者。】
本經,《別行疏鈔》,這是卷第五,卷五。科題在前面全科的第十四面,諸位翻開十四面,你就看到了。這一科從什麼地方來的?要把那個源頭找出來,在第十面。第十面,它這是分三段,在這第一段,就是上面這一行,第一行,第三「翻譯傳授」,就是我們今天講到這一科。在這一科之前,我們看看它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開章釋文。裡面有兩段,這是在第九面,也是在第一欄,第三「開章釋文」,分為兩段,有「總標、後開章二」。開章裡頭又分兩段,「正列、後別釋」。別釋裡面分五大段,第一個「教起因緣」,第二個「辨教宗旨」,第三是「翻譯傳授」,我們這個文是從這麼來的。諸位要是把前面表解看清楚,就知道這個文章的來龍去脈。這個我們不看了,我們翻到二百九十七面來。這個科判就是講一部經的章法結構,可以能看出它這個組織結構非常的嚴謹,前後脈絡一點都不會差的。這是第三段要介紹這部經的翻譯,這部經從歷代承傳的一段歷史。
【略有二門。】
底下開為二門:
【第一徵源。】
要說它發起的根源,然後再說:
【第二翻譯。今初。】
這個『初』就是『徵源』。
【此經即貞元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十卷別流行也。】
《華嚴經》,這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但是時間已經隔得很長了。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之後,在菩提樹下定中所說的一部經。我們從《梵網經》裡面得知世尊是久遠劫已經成佛,絕對不是這一次在娑婆世界,這示現,不是真的成佛,真的他早已經成佛了。《梵網經》上說這一次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示現成佛,已經是第八千次。這佛示現成佛是常來,常來常往,這是第八千次。
那我們要問,菩提樹下入定說《華嚴經》,是最初示現成佛的?還是現在示現?我們凡夫總不免有這些意見、有這些疑問。殊不知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實的,這是稍稍涉獵大乘的人都知道。如果入了定,定中,時空的界限就沒有了。如果還有時空界限是決定不能入定。尤其是世尊講《華嚴經》這個境界,不是小定,這是法身大士們所入的大定。在《華嚴經》稱之為師子奮迅三昧,在《楞嚴經》裡面稱為首楞嚴三昧,在我們淨土宗裡面所說的是理一心不亂。這不是事一心,事一心裡頭還有界限,理一心裡頭沒有界限。沒有界限,這個初後就沒有了。你說還有從前,還有後,那就有界限,有初後就有界限,有往來就有界限。這個境界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也叫做一真法界。稍稍起一個念頭,這個法界就不現,就變成十法界。十法界有界限、有先後、有來去,這一點一定要知道,否則的話,華嚴境界就沒有辦法接受。世間人很難接受這部大經主要的因素,就是他這個界限去不掉,他有分別執著,他有時間空間堅固的執著,這是障礙了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經典傳到中國來之後,總共有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的時代,來的經是殘缺而不完整的本子,這個後面都會有介紹。在中國翻成了中文,總共有六十卷,我們稱它為《六十華嚴》。在唐朝,武則天執政的時候,實叉難陀三藏到中國來,帶來《華嚴經》,這是第二次翻譯。那他帶來的這個經本分量比東晉時候增加了不少,翻成中文之後,總共有八十卷,我們稱之為《八十華嚴》。現在我們一般說讀《華嚴經》,都是用的這個本子,《八十華嚴》的本子。唐朝德宗貞元年間,烏荼國王,這是外國,西域的一個小國,向中國皇帝進貢,進貢就是送禮物。禮物裡面有一部《華嚴經》,這部《華嚴經》是《華嚴經》最後的一品,就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它這一品非常完整,沒有欠缺。我們八十卷經裡,這一品經幾乎缺了一半,所以我們在八十經裡面看到「入法界品」總共有二十一卷。這個完全本子到中國來之後,翻成中文總共有四十卷。由此可知,八十經裡頭幾乎真的是原文的一半,缺的地方缺得太多了。這個本子翻出來之後,清涼大師感到經文太大了,在那個時候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經本流通都要靠手抄,你想想看,這麼大的本子要想普遍流通,多麼困難。所以就將全經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單獨把它提出來流通。
那選的哪一部分?就選的《四十華嚴》最後的一卷,這第四十卷。這一卷經是《華嚴經》的結論,不僅是結論,也是《華嚴經》的綱要,是《華嚴經》的精華,所以就特別提出來單獨流通,這意思就是告訴大家,你沒有時間讀全經,你念這一卷就可以了。依照這一卷經修行,等於依照全經沒有兩樣,所以這叫『別行流通』。清涼作的《疏》,疏就是註解經的,宗密作的《鈔》,所以你看這個人題上「唐圭峰草堂寺沙門宗密隨疏鈔」。這個鈔是解釋疏的,就是註解的註解,宗密是清涼的學生,是清涼的弟子。這是先說這一本經的來源,是四十卷裡面的最後一卷,是它的一部分。再看底下這段,就是二百九十七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從這看起:
【故西域相傳云。】
這是當時傳說,傳說當然都有依據,不是謠傳。
【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
《普賢行願讚》要廣說就是四十卷《華嚴》,如果略說它的綱領,確實就是指這一卷。因為這一卷裡面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指的這一卷。古人有這個說法,換句話說,清涼選擇這一卷別行流通,不是自己的意思,他的確有根據,為什麼?因為全經就是細說這一卷而已。這一卷就是全經的總綱領,流通這一卷那是天經地義,決定正確而沒有懷疑。所以這卷就是略本的《華嚴經》。八十卷再加上這四十卷,那叫廣《行願讚》,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的廣說,細說。
【以今觀之。】
我們今天細細看這卷經文:
【理實然矣。】
古人相傳這個講法,一點都不錯,確實如此。
【一經之主。即是普賢。初會是普賢所說。窮終亦是普賢所說。五周之因。皆普賢行。五周之果。即普賢行之所成。亦是得果不捨因門之果用爾。復是四十卷之窮終。遍收玄妙。】
這段的意思,我們要看《鈔》,鈔裡面給我們說得詳細。前面這三行已經說過了,就不必再講,我們從後一經下,在二百九十八面倒數第四行,最後第四個字看起,從這個地方看。
【後一經下。】
剛才我們念的,『一經之主,即是普賢』,所以這整部《華嚴經》,實在就是說一個普賢菩薩,普賢的因果。《華嚴》總共有九會,清涼大師判的七處九會。這個初會的會主普賢菩薩,第九會末會的會主又是普賢菩薩,這是亦始亦終,徹始徹終,統統講的是普賢菩薩。整個經文雖然分為『五周因果』。因是什麼因?普賢因。果是什麼果?普賢果。這裡要注意,我們現在念《無量壽經》,你看《無量壽經》一開頭,「德遵普賢」,所以前清彭紹升居士,將《無量壽經》稱為中本《華嚴》,有道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因、普賢果,它跟《華嚴》有什麼兩樣?確實是一樣。而是《華嚴經》對於普賢因果說得非常詳細,《無量壽經》上講的普賢因果是非常實用,可以說是完全落實在我們現在人生活的層面。因此我在過去曾經跟同修們報告過,如果要想真正明瞭《無量壽經》,一定要讀《華嚴》,因為什麼?它是細說,你才能透徹的理解。如果講修行,那一定取《無量壽經》。修行要提綱挈領,不要囉嗦,抓住綱領,這好修行。要斷疑生信,那一定要靠大經大論,使我們徹底明瞭事實的真相,死心塌地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這樣就對了。我們看這個文,『後一經下』:
【釋其所以。】
這是解釋。
【言一經之主。即是普賢者。】
這是講全部的《華嚴經》。
【普賢是法界體。】
『普』是普遍,盡虛空遍法界,『賢』是賢善,這在題裡面都說過了,在前面的經題,普賢菩薩這個名號的意思統統都講過了。
【經唯詮法界故。】
『詮』是詮敘,就是給我們敘說『法界』,法界就是普賢,普賢就是法界。
【初會等者。初會即菩提場。總有三名。約處名菩提場。】
這個處所是『菩提場』,佛在那個地方講經說法的。
【約人。】
就人來講:
【名普賢菩薩會。】
因為這個菩提場初會是以『普賢菩薩』為會主。若是就法來說:
【約法。名所信因果會。】
不是講能信,是所信的。換句話說,完全講的普賢菩薩的法界,普賢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普賢法界就是華藏法界,所以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
【普賢為主者。以此會舉毘盧遮那曠劫修因。嚴淨剎海。令物信受。知皆有分。修必契故。】
這幾句很重要。這一會是講的『初會』,這是照應前面,《華嚴經》一開端,實在講,最不容易讀,也最難講。《華嚴經》後面的經文好講,前面不好講,前面文又長,總共就十一卷半。你看那麼長的經文,八十卷,十一卷半,八分之一,完全講的是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沒有理論,完全叫你看這個、看那個。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鬼神,對於毘盧遮那佛依報、正報的讚歎。經文教條式的,看起來,這沒有耐心的人都不容易看得下去。因為什麼?看不到理論,看不到解釋。就好像我們故宮博物院展覽那些商周的銅器,叫你去參觀,看到都是破銅爛鐵,這有什麼意思?看看,不想看了,調頭而去,就有這個味道。如果有人給你一解釋,這才恍然大悟,這真正是寶貝。如果沒有人給你解釋,你看到這一文都不值。從十二卷以後,就是介紹,那介紹就很有趣味,這《華嚴經》講就好講,《華嚴經》最難講的就是前面這一大段。前面這一大段,實在講,就是說明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是法身佛。我們知道佛有三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所以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這個地方講法身。
法身佛『曠劫修因』,曠劫是指時間之長,長到不能想像,不能計算,這是真的。毘盧遮那佛在哪裡?毘盧遮那佛沒有形相。這個名號,完全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周遍虛空,意思是這個。由此可知,法身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法身。因此這個修,它怎麼個修法?如果在我們觀念當中,有修、有證就錯了。它是無修之修,非證之證,就是大經常講,法爾如是,它自自然然就是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我們凡夫這理想觀念當中有真善美,這是凡夫想像當中的,其實有沒有真善美?絕對沒有。打開歷史,古今中外,絕對找不到一個十全十美,人也找不到,物也找不到,事也找不到。但是法界的確是盡善盡美,那一點都不錯,真善美安在法界上是名實相符。法界是什麼?法界是我們自己本人,法界是我們自己的真心。真心具足真善美慧,我們現在為什麼找不到?我們迷了真心,迷裡頭哪有十全十美?迷裡面只有兩樣、三樣、四樣做個比較,哪一個比較美一點、比較真一點、比較善一點,都不是絕對的,是互相比較當中,說之為真善美,不是圓滿究竟的。唯獨真心,真心所現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
『嚴淨剎海』,這是果,「曠劫修因」,剛才說過,這是無修而修,無證而證。因果是一,能所不二,性相一如,是這個境界,這叫不思議解脫境界。『令物信受』,他不說令人信受。如果令人信受,在十法界裡頭,其他九法界都沒分了,所以用物,物好,人也是物,人是動物,也是物。所以物就太好了,物,把所有一切萬事萬法統統包括到裡面去。不但十法界有情都是物,上面是佛、菩薩、聲聞、緣覺,下面是六道眾生。除十法界有情之外,還有依報無情的,也是物,我們講植物、礦物,這就全體都包了。植物、礦物有沒有分?有分,統統都有分。所以佛在華嚴會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個植物、礦物沒有分,那怎麼能同圓種智?這統統有分。在有情,稱它作佛性;在無情,稱它作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所以才能夠同圓種智,才能夠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這是教一切眾生都能夠相信、都能夠接受。信什麼?接受什麼?『知皆有分』。毘盧遮那佛的因果就是我們自性的因果,人人都有分,一切眾生都有分,平等平等,無二無別,佛法平等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是真正的平等。雖然是真平等,可是我們是凡夫,一天到晚生死煩惱,苦不堪言,看看我們跟佛差遠了。別說跟佛,跟天人都不平等,天人有六通,我們一竅也不通,怎麼能跟天人平等?為什麼會不平等?迷失了自性。十界統迷,這個十法界裡就包括佛,那佛還迷?佛要看什麼佛,天台家講四種佛:藏、通、別、圓。藏、通、別都迷,只有圓佛他不迷。賢首家講五教:小、始、終、頓、圓;換句話說,就是五種不同的佛,也是圓教的佛不迷,其他的佛統統迷。佛都迷了,那菩薩更不必說,換句話說,這十界眾生包括佛,這佛裡頭不包括圓教佛,別教以下的佛統統包括在裡頭。只是對自性、對法界迷的程度上輕重不同而已,迷得輕的,十法界他的位子就高;迷得重的,就往下墜,就是麼回事情,這是事實的真相。
我們在十法界裡面,這一生得人身,這一生的時間很短暫,我們迷不迷?迷,很迷。再迷下去怎麼辦?來生就往下面墜去了,為什麼?迷!如果要覺悟了,覺悟你就往上升,迷就往下墮落。為什麼我說迷?不知道事實的真相。說實在的話,我們要是不遇到佛法,沒有讀到經典,決定不可能覺悟。而是有幸遇到佛法、讀到經典,由於這個啟示,使我們豁然大悟。悟個什麼?悟萬法皆空,這是真正覺悟;悟的是人生是夢幻泡影,絕對不是真實。因此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對人、對事、對物,不要太認真,不要太計較,凡事得過且過,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原因在哪裡?因為它不是真實的,都是假的。人在時空裡面像流水一樣,它不停止的。有福報,今天我有權力、我有財富,這是什麼?這水流在我面前。流到你面前去,睜開眼睛一看,它又流走了,你的權勢也流走了,財富也流走了。
所以你看金錢叫通貨,通,流通的,決定不能把它抓住,抓住就錯了,何況你也抓不住,你能抓得住?光陰抓不住;換句話說,生命抓不住。生命都抓不住,身外之物哪一樣你能夠抓得住?你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他覺悟了。假如權勢、財富留在我這裡,留在我這裡時間雖然很短,我有權支配它,我不能得到它,這是真的,但是我可以支配它。那聰明人、覺悟的人就支配它修福、積善;那個糊塗、迷惑顛倒的人就想把它佔有,據為己有,實在講,這是很錯誤的觀念,那就造作了許多的罪業。你看禍福、果報就在這一念覺跟一念迷,除了覺迷之外,什麼都沒有。
我們是從佛經上得到的啟示,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才曉得這一生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事。這一生離苦得樂,來生果報比這個還要殊勝。不管怎麼殊勝,總而言之是有限的,如何能突破有限,這是佛度眾生的目的。在理上講,千經萬論、無量法門都是幫助我們突破這個極限的。理論至善,方法精當,可是眾生業習不相同。這個業是過去無量劫來,我們生生世世造作的累積,這是業。業力很大,叫業障,不一樣。習是什麼?這一生從小至今養成的習氣,所謂習慣成自然,很不容易更改。青年學佛、壯年學佛,改還好改,老年學佛,那就沒有法子改了。
所以佛實在是慈悲到了極處,給我們開了一個無上方便的法門。業障、習氣都可以不要理會它,這一生也能突破極限,這就了不起,這是什麼法門?就是普賢菩薩在此地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這個法門。換句話說,就是淨土宗裡面所說的,執持名號,求生淨土的法門。這個法門好在哪裡?好在可以不要理會業障習氣,不要理會它,多也好,少也好,輕也好,重也好,一概不理會。只是死心塌地這一句佛號念到底,他就成功了。這個法門不能小看它,為什麼不能小看它?文殊、普賢還要依靠這個法門才能圓成佛道,否則的話,文殊、普賢發願求生淨土,為什麼?文殊、普賢用其他的方法來圓成佛道行不行?行。為什麼他要求生淨土?求生淨土,這個法門比別的法門容易,這個法門比別的法門省時間。其他的法門,他統統知道,哪個法門修,他都會成就,但是沒有這個法門來得快速,沒有這個法門簡單容易。所以人家聰明,也找一個快速容易的法門,不去找麻煩,這是聰明人。
我們今天講的,選擇便捷的法門,這是我想每個修學人取捨必然的道理,這是從菩薩本人方面來說。如從利他方面來說,也給一切眾生增長對於這個法門修學的信心。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的兩大菩薩,菩薩當中的首領,他們選擇的是念佛往生淨土。那何況我們?我們選擇這個法門怎麼會選錯?如果說我們錯了,那文殊、普賢錯在先。這個叫「令物信受。知皆有分,修必契故」。問題你要真修。這個法門雖然容易、穩當、快速,所謂「萬修萬人去」。可是要緊的是你要真修,你才能得到這個修學的效果。如果你要不真修,換句話,你這一生當中,跟這個法門只結一個善緣而已,還是不能往生。
所以近代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裡?原因他不是真修。這個真修,他自己知道不知道?說實在話,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都是在真修。自己不知道自己修行出了毛病,不知道,這什麼原因?業障。愚痴、迷惑,不曉得自己修學出了毛病。毛病究竟出在哪裡?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老實。你看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裡面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要依照這個方法去修,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我們有沒有做到?都攝六根,六根要怎麼個攝法?我們的六根,天天攀緣外面六塵境界,菩薩教給我們,要把這個心收回來,不但菩薩教我們修行要收心(不收心就不老實,收心就老實了),儒家教學也教人收心。
你看《孟子》裡面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也是把放在外面那個心,把它收回來而已,那就叫學問。世出世間聖人見解都相同,能收心就得定。儒家講定,佛法裡面叫三昧,這個問題你能不能收?用什麼方法收?都攝六根,那用什麼方法來攝?淨念相繼,就行了,你看這個方法多簡單。淨是什麼?清淨心。什麼叫清淨心?心裡頭不雜妄想,不雜分別執著,這個念是淨念。以這個清淨心來執持名號,再將這句名號提升自己的清淨心,這個佛號、這個功夫不能間斷,相繼就是不間斷。以清淨心念佛,念到心地清淨,這就是往生淨土的祕訣。
那我們想一想,我們今天雖然念佛,心不清淨,一天到晚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妄想,還有牽掛,所以功夫不能成就,道理就在此地。違背了這個原則,雖念佛有障礙;念佛尚且有障礙,修學其他法門,那就更難更難了。同修們特別要記住,理上的通達是無濟於事,說通不行,解通也不行,要行、要證,那才管用。我們二六時中,應付這些人事物,心是不是真的清淨?是不是真的平等?是不是真正慈悲?這叫行。是不是能與佛菩薩的行願相應?這是功夫。所以理通了沒有用,該怎麼墮落,照墮不誤。
所以《華嚴經》把普賢菩薩列在第一,不把文殊列在第一,你就想一想,普賢重行,文殊重解,行比解重要。西方三聖,把觀音菩薩排在第一,大勢至排在第二,觀音菩薩表行,大勢至菩薩表解,這個法門都是重視行的;說實在話,不重理解。理解是對什麼人?是對信心不足的人,是幫助他的。完全接受,絕無動搖,還解個什麼?不需要解了。因此往往有許多老太婆教她念阿彌陀佛,她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她不需要解,她的成功比那個講經說法的法師高明太多了。這為什麼?她重行,她行圓滿。解是幫助你斷疑生信的,她已經斷疑生信了,所以解對她沒有用處,這要知道。所以我們對於老實念佛的人,要起真正的恭敬心,要把他當作活佛來看待,為什麼?決定往生,一生決定成佛。我們還是個未知數,打問號,他已經篤定了,我們禮佛就禮他,我們敬佛就敬他。
諸位如果要是不信的話,你不看古代,看近代這些往生的人,講經說法的法師往生的瑞相不如信徒。我這次去大陸,因為跟團體的限制,沒有辦法單獨活動,我到了長春,距離哈爾濱已經不遠,我都非常想到極樂寺去看看,修無師往生的地方。修無師在世的時候,誰瞧得起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做老粗的,他是個做泥水匠出身的。出家之後,什麼也不會,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他能夠預知時至,能夠自在往生。寺廟裡住持倓虛老法師,監院定西法師,那個時候傳戒,得戒和尚諦閑老法師,三位法師往生都不如他,都比不上他,這不能騙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功夫,臨命終最後那一剎那表現給你看,那是真的。一輩子可以作假,可以欺人,那一著不能欺人,原形畢露,這是我們要警惕,要提高警覺;換句話說,要真修。真修就是萬緣放下,決定要接受佛的教導,一生隨緣不攀緣。隨緣,對於我們的清淨心不妨礙,攀緣有妨礙。攀緣就是我要想怎麼做怎麼做,計劃怎麼做怎麼做,就有障礙了。隨緣是隨順的,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講不操心、不費力,順水推舟不費力氣,這個事情可以做的。這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就是怎樣修才會有成就。再看底下這段文:
【表佛所說。如所證故。成菩提處。即說此經。唯普賢行方能證入。是故此會普賢為主。】
毘盧遮那的境界,一真法界,佛所說的。佛所說的是佛的現量境界,換句話說,不是佛的理想,不是佛的推測,就眼前所謂本地風光,這樣說出來而已。這是《華嚴經》一開會在菩提場,佛給我們說這部經,說出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什麼人能契入這個境界?普賢行,修普賢行的人就能夠證入。因此這個會主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行的特色是什麼?普賢行的要領是什麼?我們把這一點抓到了,我們也可以修普賢行了。如果掌握不到,那普賢行我們就沒有分。
諸位要曉得,普賢菩薩心量普,我們的心量不普,我們心量有界限、有分別、有執著。人家修禮敬,普賢行,我們修禮敬不是普賢行;人家讚歎是普賢行,我們讚歎不是普賢行;人家供養是普賢行,我們供養也不是普賢行。普賢行在事上講,跟我們凡夫完全沒有兩樣,在心上不一樣。普賢菩薩廣大心,普賢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我們如果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隨修一一行,統統是普賢行。
那我們要問,那個什麼都不懂的,這些老太婆單念一句阿彌陀佛,為什麼會往生?她修的是普賢行。就是她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執著,什麼也不分別。你問她什麼?阿彌陀佛。殊不知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圓滿的普賢行,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所以那是了不起的功夫,那是真實的功夫,我們哪裡能比得上?她是真正放下。這個放下,我們在講席裡頭也說過很多,不是在事相上放下,是心裡頭確實放下,這心裡面完全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人我,沒有是非,也沒有貪瞋痴慢,只是一心念佛。遇到事情來了,她做,做得很圓滿;遇到人照顧,她也照顧得很周到。心裡頭只有佛,除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她修普賢行。她念這個名號,就是十大願王裡頭稱讚如來;她拜佛,就是禮敬諸佛;她對人、對事、對物的恭敬,也是禮敬諸佛。她幫助人,無論出錢出力,都是廣修供養。
真正修普賢行的人我們看不出來。為什麼看不出來?什麼叫普賢行自己不知道。你知道了,你會看出來他在修普賢行。他與《華嚴經》相應,他與西方淨土相應,這個人必定往生。那我們再想一想,他能修,我們為什麼不能修?他能放下,我們為什麼不能放下?放下的人,這一生成佛作祖,這往生不退就成佛了。放不下的人還要搞六道輪迴,果報相差不能為比,不只天上地下,不能為比。所以十方如來苦口婆心,在盡虛空遍法界無不是勸人念佛,可惜這個法門是易修難信,為什麼難信?理太深了,這個境界實在不可思議。
因此我常常勸同修們,如果發心講《無量壽經》,弘揚淨土法門,對於《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大論要熟讀、要透徹,你淨宗才會講得圓滿,才會講得令人起信。為什麼?淨宗是所有一切大經大論的精華,所以認識的人少,那難怪。幾個人一生曾經修學過這些大經大論?所以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到晚年幾乎沒有一個不念佛修淨土。他絕對不是到了晚年,看看什麼都不行了,不是的,他是真正明瞭、真正透徹、真正覺悟,也就是這寶他真正找到了。從前他摸索沒找到,他晚年找了一生到最後被他發現、找到了,是這麼一樁事情。這是說明這初會的要義,真正要緊意思就是這個。下面這解釋疏。
【疏言。窮終亦是等者。】
《華嚴經》開頭,普賢菩薩初會,終了是第九會,末後這一會會主也是普賢菩薩。
【善財求友。遍歷諸位。至於最後因圓門中。亦是普賢所說也。】
『善財』,是代表一個大乘修學的人,凡是修學大乘的都叫做善財。童子是美稱,男女老少都稱童子,是通稱。善是什麼?真正有善根。財是什麼?有智慧、有福德,有智、有福,這叫財。所以善財是具足多善根、多福德的人。你看《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三者具足很不容易。華嚴會上這善財童子學的什麼法門?這是我們要知道的。首先你看看善財的老師是誰?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修什麼法門的?在華嚴會上,文殊菩薩自己發願,他是念佛求生淨土的。善財是他最好的學生,最好的學生必定是接受老師衣缽承傳的,那他當然跟老師修學同一個法門,念佛求生淨土,這我們要知道。
也許這老師的學生,不一定是跟老師學一個法門,也有這個情形,那不能說沒有。那我們看看,他出師之後,到外面去參學,參學第一位遇到的善知識,這第一位善知識是老師介紹的。以後的善知識,都是善知識互相介紹。老師給他推薦去參學的這個善知識,德雲比丘,在我們《四十華嚴》講吉祥雲比丘,在八十卷經裡頭翻譯成德雲。這位善知識教的什麼?教他念佛法門,這是我們要深深去體會。這一開頭是念佛,我們中國俗話說,「先入為主」,那第一個善知識教他是念佛法門,當中經歷五十一位善知識,最後遇到普賢菩薩,那就更明瞭、更明顯了,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念的阿彌陀佛,他不是念的別的佛。這就是一個始,一個終,所以《華嚴經》裡面所說的是什麼,所說的是念佛三昧。
彭際清居士將《華嚴經》修學的方法集成一部大論,文字雖然不多,但是它確實是了不起,《華嚴經》修行的精華,《華嚴念佛三昧論》。文字雖然不多,義理之豐富是無有窮盡,那是一部大論,不是小論。大家不要以為這《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那麼多,擺在那一大堆叫大論,他這一卷的內容超過了《瑜伽師地論》,超過了《大智度論》。所以這個我們講,論質不論量,量沒有它多,質比它豐富。《華嚴三昧論》在近代,黃念祖老居士提倡,在北京講解,我們從錄音帶把它寫出來,在台灣已經出版流通,這對於念佛人有很大的幫助,那是《華嚴》修學的綱領。所以這個法門實在講,認識它太難太難。無怪夏蓮居說,「萬億人中一、二知」,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其他經論認識不難,這個法門、這個經論認識太難太難了。所以我們有幸遇到,這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我們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一生當中善根成熟,得遇諸佛第一法寶,這才遇到第一經。若不是過去這樣深厚的善根,遇到也會當面錯過。
這部經的真實利益,在這幾年當中我們親眼看到了,這足以增長我們的信心,堅定我們的信念,那就是在全世界,我們把這部經介紹出去,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過其他經典,這個人數之多也超過任何的法門,這就是證據,無比的歡喜。我曾經聽說,夏蓮居老居士在往生之前曾經說過,第一個預言,他說《無量壽經》將來是從外國傳到中國。當時聽的這些人都不相信,現在果然沒有錯,從外國傳到中國大陸,而且中國大陸學佛的同修,接受這部經的幾乎是非常的普遍。第二個預言說,這部經典將來必定傳遍全世界。其他的,我就不必說了。世尊末法九千年當中,真正能得度的就要靠這個法門。所以同修們,如果我們對這個法門還有懷疑,信心還不足,你就深入經藏,這些大經大論能夠幫助你堅定信心,幫助你排除疑惑。如果信心堅定,實在講,不要去浪費那麼多時間,一句佛號念到底,無邊的利益你一定得到。
就像諦閑老法師早年那個徒弟一樣,這個故事我講過很多遍了。這個徒弟沒有念過書,愚痴,很笨,出家什麼都不會,老和尚沒法子,把他送到一個破廟裡面,叫他一個人去住,只教他一句阿彌陀佛,跟他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他就真老實、真聽話,念了三年,人家是站著往生。死了以後,還站了三天,等老和尚來替他辦後事。死了以後站三天,在歷史上還沒聽說過。站著往生,這個歷史記載很多,往生之後站三天,沒有聽說過。你要是問他,他什麼都不會,從來沒有聽過經,不認識字,也沒有念過經,就會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成功了。連他的老師都不如他,諦閑老法師不如他。諦老常常把這個榜樣來勸人,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民國初年的事情。我們看到這麼多的事實、這麼多的證據,再不相信,那就是愚痴到了極處,那個罪障太重,無藥可救了。如果從這些證據當中,我們能夠覺悟,能夠死心塌地念佛,這經隨順聽,實在講不重要,重要是念佛。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念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