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八十八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88

  請掀開經本二百三十二面,從倒數第五行,也就是第六行末後這一句看起:

  【佛說生老病死無常變易等。皆由因緣。故涅槃云。我觀諸行生滅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前面說到因緣有內有外,那麼內外合起來也就是給我們說明了萬法都是緣生的,即使諸佛為一切眾生說法也離不開因緣。內外,前面做了一個簡單的說明,這個地方還要繼續來探討。『佛說生老病死無常變易等皆由因緣』,這是說一切有情眾生,正如前面所講的十二緣起,也就是十二因緣。因為有十二因緣,才有生老病死的現象,這個現象從哪來的?因緣而來的。所以一切萬法不是靜止的,不是永恆的,都是剎那剎那在變化的。剎那變化是無常,一切法統統是無常的。這是智慧的觀察,知道一切萬法的真相。知道這個真相之後,實在講,有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對於一切萬法再不會留戀、不會執著。我們曉得世間許多的煩惱、災難從哪裡來的?都是不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虛妄,對一切法生起了執著,生起牽掛、憂慮,殊不知這些東西統統是假的。不但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剎那生滅無常的,我們能念的這個心也是剎那無常的,都不是永恆的,所以佛給我們講,這叫妄想執著。《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我們六道是虛妄的,四聖法界也是虛妄,也都是無常的。

  那到底有沒有真常?有,離開了無常就有真常。十法界都是無常的,那真常是什麼?真常在佛法裡不得已給它建立一個名稱,叫一真法界,那就真的。一就是真的,二就是假的,何況還有十,那不就更假了?所以一真法界裡面無佛無眾生。如果還有佛,還有眾生,這二法就不是一法。我們看看一真法界在哪裡?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華嚴》是一真法界;在《無量壽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怎麼曉得?那個地方平等,連一切名號差別都沒有。那要有名號,那是佛,那是觀音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講有阿彌陀佛、有觀音菩薩,踏進西方世界之後都沒有了,都沒有名號差別,這是《無量壽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所以那才叫真正平等法界。如果要稱那個菩薩,你是觀音菩薩,我為什麼不能叫觀音菩薩?那這就不平等了,你叫阿彌陀佛,我都不能叫阿彌陀佛了嗎?這名字也不平等。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這名號統統沒有,相貌都一樣的,生活狀況都相同,完全平等,叫一真法界。諸位念《無量壽經》要細心體會,那是真常,十法界是無常的。我們今天要修的是什麼?要捨離無常,去求取真常,這才是真正佛弟子,真正學佛之人。所以佛把十法界的真相跟我們說明,統統是因緣生法。

  底下這一句這是徵釋,『云何知耶』,你怎麼曉得『諸行生滅無常』?你怎麼知道的?底下的答案,『以因緣故』,因緣生的,因緣生就是無常的。我們想想,哪一法不是因緣生的?連我們現在所講的虛空都是因緣生的,這是我們最不容易發現的。虛空也是因緣生的,這個理、事實的真相就很深了,必須要探究大經大論,你才會把這真相搞清楚。底下說:

  【說一切法皆空等義亦由因緣。】

  這是佛經上常講的,萬法皆空,無有自性。大乘經典裡面佛常常這樣給我們開示,『一切法皆空』,空不是無,這一點諸位要記住,空不是無。既然不是無,為什麼說是空?它沒有自體。佛家裡面講沒有自性,性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體,沒有自體。像我們舉一個例子這是毛巾,這是一法,法是一切萬物萬事的總代名詞。這一法是不是空的?空的。怎麼知道是空的?你把這個線頭一拉開,一拉開就是長線,毛巾沒有了。原來這個現象是那個線織成的,組織成的,確實沒有這個毛巾在,只有那一條線在。再仔細看看,那個線是不是真有?也不是的,是一些纖維織成的,線一拆開,一小條一小條的纖維。再仔細一觀察,纖維也不見了,所以說分子、原子、電子這些東西沒有了。不要等到分析你才曉得這是空的,應該一看就知道是空的。還要等到去分析,那未免太笨了。所以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知道這一法它的真相如此,法法都不例外,小而微塵,一粒微塵,大而世界,有情、無情沒有例外的。

  當體即空是事實,為什麼說它當體即空?因緣生故,像這個毛巾因緣生的。所以說緣聚就好像有一個相,但是這個相是假相,不是真相。你要把它當作真的就錯了。佛法裡面講真假,它的定義很簡單、很容易體會,所謂講真就是永遠不變,那就是真的;如果會變,這是假的,這就不是真的。那這個毛巾是不是永遠不變?即使把它擺得好好的,我們不要去動它,那變得慢一點;你把它擺上一百年、兩百年,擺上一千年、兩千年就變成粉末了;擺上個十萬年、二十萬年變成化石了。在美國西海岸,我去參觀一個地方,樹的化石,根據考古學家講,那個年代已經有六百億年了。你看到這個地面上躺著都是樹,你去摸摸它是石頭。樹,經過年代久了變成石頭了,已經不是樹了,變化了。這就說明它是無常的,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所以是因緣故,才說一切法空,沒有自性,它是變化無常。

  【故即空不自不他不共生等。故無生也。非色滅空。色相自空。】

  這一句是《中觀》裡面所說的。《中觀》裡面佛告訴我們,它講無生,無生很難懂。諸法『不自生』,不可能自己生的,自己生自己不可能,沒有這個道理,也不會從他生。諸位想想為什麼不能從他生?自己不能生自己,他怎麼會能生他?生他這個理講不通。生他,必須找一個能生的,要能生,自己都不能生,他從哪裡來的?所以這個我們講外道、講上帝。上帝造一切萬物,誰造上帝?那沒有,那就講不通。什麼人造上帝?上帝既然可以說是沒有人造就有,那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人造,不要他造,我們也有,這邏輯上才講得通。所以是講不通的,決定也不是他生的。那是不是自他合起來生的?也不是,前面兩個都不能成立,自他哪能夠合生?所以也不能共生。這個共就是自他共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是共生也不是無因生,是故說『無生』。佛講一切法無生是從這個觀點上來說的。

  從這個觀點上,諸位真正能夠體悟,那就恭喜你了,你已經證得無生法忍。你確實了解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既然不生,哪有滅?有生才有滅,不生就沒有滅。所以這就形成了「八不中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去,這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這個境界在一般講,七地以上菩薩他才證得。這不是普通人的智慧,七地以上他才證得這個境界,無生法忍。在《仁王經》裡面告訴我們,證得無生忍的菩薩是七地、八地、九地,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菩薩那不叫無生法忍,叫寂滅忍。十地所證得的寂滅,下品,等覺所證得的是中品,妙覺就是佛所證的是上品。由此可知,無生法忍,這個地位相當之高,就是《中觀》裡面所講的。

  所以不是『色滅空』,這是說明,不是說這個現象沒有,沒有,說空,那誰不知道,那還要七地菩薩嗎?我們都知道!那沒有不就空了!不是沒有了叫做空。一切色相擺在面前,當體即空,因為當體即空,你對於這一切色相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一絲毫的染污,為什麼?它是空無所有,所以一切物相、鏡花水月可以欣賞,決定得不到。可以欣賞,你要想得到,那是妄想,沒有這一回事情。就像作夢一樣,夢有沒有?有,一覺醒來,什麼也都沒有,即使在夢中也沒有。人生確實如夢,《金剛經》上講得很好,「如夢幻泡影」,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夢幻泡影,幾個人覺察到?幾個人真正覺悟到?都把這個假夢當真實,這個虧吃大,真是古人所講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誰是庸人?自己就是庸人,一天到晚生煩惱,一天到晚打妄想,本來沒有事,清淨寂滅。這個本無事,十地菩薩以上的境界,那就是《仁王經》上講的寂滅忍,本無事。本來沒有事,我們現在搞了很多很多的事,生生世世都纏不清,你說這個東西多麻煩?這是什麼?迷!這不是覺,覺了就無事了。『色相自空』,當體即空。

  【說一切法假名假相亦由因緣。故即假如鏡像水月。體雖全空。因緣會故。不得不現。】

  這是說明這些『假相』的來由,這假相怎麼來的,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佛跟我們講一切法有名字、有相狀,這個名與相也是因緣生的,都由因緣生的。所以說這是假的,就像鏡中之相、水中之月。鏡子裡頭有沒有相?有。水裡面有沒有看到月亮?也有。雖有相沒有體,『體雖全空』。相怎麼來的?相是因緣,就是它這個條件具足了,它就現相。這些條件在佛法裡面就是因緣,因緣聚會的時候,它一定會現相的,『不得不現』。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個世界、虛空森羅萬象,這是緣,因緣聚會的,是自自然然的。正如同我們作夢一樣,作夢的時間短,一醒來之後,夢中境界大致還能夠記憶,那個夢裡面的境界也是『因緣會故』。因緣不會,你不作夢,你怎麼會作夢?那個因緣是天天都不一樣,所以做的夢也就不相同。你這一生當中,幾次作過相同的夢?很少人,絕大多的數的人一生所做的夢,從來沒有一次相同的,緣不一樣,所以它現的相就不一樣。如果緣是一樣的,現的相就會一樣。念佛念得很懇切的人,真正念到不夾雜、不間斷的,他常常作夢會夢到佛,常常夢到佛。為什麼?因為他那個緣一樣,因緣一樣,所以他晚上作夢常常夢到佛。我們凡夫妄念太多了,一會想這個,一會想那個,所以就很不容易有相同的夢,不容易。這是講現相怎麼來的。

  因有無量的因,緣有無量的緣,這《華嚴經》上給我們講法界緣起是無量的因緣,不是很單純的。佛通常在經上給我們講四緣生法,那是把無量緣歸納成四大類。這四大類叫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這四緣每一種都是無量無邊的。不要認為大概增上緣無量無邊,這我們能理解的,哪裡曉得親因緣也是無量無邊的。如果親因緣要是一個,不是無量無邊,怎麼會現種種不同的色相?就不應該。十法界依正莊嚴,那是多少種的親因緣?這些親因緣剋實而論,都在自性之中,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這四緣,四緣在哪裡?四緣是你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像六祖大師當年開悟的時候,他忽然覺察到,他向五祖提出報告,「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具足什麼?具足這四緣,具足無量無邊的因緣。「能生萬法」,萬法是什麼?是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依正莊嚴。你明白這個狀況,你才曉得親因緣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一個親因出一個現相。好像我們種花、種菜一樣,親因是種子,許多的種子種出許多不同的品種,種子不一樣這長的東西不相同。所以才曉得,佛給我們講四也是歸納,是四大類每一類裡頭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以它緣一聚會,就是四緣統統具足,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統統具足,它就現行。各種不同的緣統統都四緣具足,統統現行,所以我們眼前森羅萬象,種類差別數量之多具不可思議,這個道理在此地。

  「因緣會故,不得不現」,雖現這一切法,現這些森羅萬象,因為法當體即空,所以這一切萬事萬法不相妨礙,沒有妨礙的。如果說這個跟那個妨礙了,那是你的妄想執著,實在講不相妨礙,只要順其自然就沒有妨礙。緣聚,它就現行;緣滅,它就消失了,只有緣聚緣散,這是真的。一切萬物實在講不生不滅,沒有生滅。你要把這些統統搞懂、搞明白了,《中觀》上的四句話,那個無生偈你才能夠體會得到,真的是無生。人都怕死,哪個不怕死?你要真正契入無生,你就不怕死了,為什麼?沒有死,沒有生死,生死是幻相。是什麼?是緣聚緣散,確實沒有生死,這是真的。

  【說一切法皆是中道亦由因緣。故離二邊。】

  佛跟我們講空、講有、講中,講空有是講因緣,講『中道』還離不開『因緣』,如果沒有二邊,哪來的中道?『二邊』沒有了,中道也沒有了,中道是因二邊而建立的,可見得中道還是因緣生法,總離不開因緣。

  【若言諸法不從因緣。即是定有。定有故著常。】

  這是錯誤的見解,在佛法裡面叫邪見,這不是正見。你要認為一切正法、一切『諸法』,不是從因緣生的,『不從因緣』生,那就真的有生有滅,真的有生。既然真的有生,這個生就是『定有』。實在講,這是一般大多數的有情眾生都有這個執著,所以他有苦惱,他是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般若經》上所講的諸法實相,這真實相他不了解,他執著一切法定有。定有,底下就有執著。執著我定有,就是我執;執著一切法定有,就是法執。這兩種執著與生俱來,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執著,這執著還能說是錯嗎?牢不可破。所以明心見性就難了,太難太難。為什麼?我執不破,在佛法修行上你就不能證阿羅漢;法執不破,你就不能見性,見性成佛,你就不能見性成佛。所以說佛法修行修個什麼?說老實話,破二執而已。佛勸我們不要再執著,我假的。不執著我就證阿羅漢果,就出三界;不執著一切法是實有,就成佛,就見性成佛了。又想成佛作祖,這兩種執著又不肯捨掉,兩種都想兼得,那到哪裡去求去?求不到,這是諸位要知道的。

  【若推求定有之體不得。又不知因緣有。便言定無。定無即著斷。】

  現在世間上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知道這一切法是無常的,不能永恆存在,這個他知道,曉得人既然有生,將來會有死;曉得地球將來會消失,會有壞掉的一天,這他知道,所以生老病死、成住壞空,他知道。他不曉得這是因緣生法的現象,他不知道這個。不知道這個,他就講無,就執著定是無。這一定是無,就執著斷滅了,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這一生可以胡作妄為,沒有因果報應,為什麼?斷掉了,沒有了!這二大邪見都是不知道事實真相所產生的結果。

  【若解因緣。即契中道。】

  佛法既不主張常,也不說斷滅,為什麼?那是因緣會故,因緣聚會!所以它不是常,也不是斷,這就是講的『中道』。

  【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這是《中觀論》上很有名的一首偈,學佛的同修應該要常常把它記住。為什麼?它會帶給你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建立一個正確的宇宙人生觀。這是正確的看法,『因緣所生法』,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因緣生法。這個地方「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佛說都是空的,當體即空。說空是從體上講,它沒有自性,一切萬法沒有自性的。無自性的性是什麼?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所以在有情眾生講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沒有自性;一切萬物皆有法性,它沒有自性。自是什麼?單獨的、個別的,法性是共同的,佛性是共同的,這要知道。從體上講是空的,從相上講是有,所以這個有叫妙有,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有是有,它不是真有。空不是沒有,不是空,空會現相。雖現相,它不礙空,就像鏡子裡面所現的相,對鏡子有沒有妨礙?沒有妨礙。水裡頭有月,那個月對水有沒有妨礙?沒有妨礙。為什麼沒有妨礙?因為它是空。所以《華嚴》上講,不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事事無礙,那才真正得大自在。可是你不入這個境界,你得不到這個自在,那這個就是假名。假名,包括相也在其中,名就包括相,假名假相。《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講的色相,就是此地講的『假名』,空是講它的自體,體是空,所以這是教我們對於一切萬事萬物的觀察,當體即空,千萬不要認真,不要執著,這就對了。你一有執著就錯了、就迷了。一有執著就迷了,不執著,頭腦清醒是悟的。『亦是中道義』,佛給我們講一切大乘佛法就從這個觀點上來說的。

  【又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這也是《中觀》另一首偈子,可以做為前面這首偈子的補充說明,對起來一看,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可是問題這個結癥聽了是不錯,可是一出事的時候又迷了,又當真了。這就是我們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就在這個地方。真正修行的人他聽了之後,他的思想、觀念改變了,他處世待人一些態度也改變了,他得受用。我們一般人聽了這個經,經上講得不錯,自己也能說得出來,說得頭頭是道,可是處事待人接物還是認真,還是計較,還是生煩惱,還是有憂慮、牽掛,完全用不上。那這種經聽了只是阿賴耶識裡頭種個種子,種個善根而已,不起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得不到利益道理就在此地。我們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像《無量壽經》上講的,「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佛這個經教的確是給我們真實的利益,我們有沒有得到?沒得到。他給我們真實之利,我們為什麼得不到?沒去照做。你要去照做,就得真實之利。這個真實之利是什麼?拿很通俗的話來說,快樂、幸福、美滿。再說得粗俗一點,改造你的整個命運,真的統統改變過來了,要拿佛法來講,超凡入聖。你現在是六道凡夫,你一照佛法去做,你就是諸佛菩薩,就絕對不再是凡夫。父母生我下來是業報,我現在一轉就是佛菩薩乘願再來,沒有兩樣,馬上就轉變,就超凡入聖,這叫做真正修行。

  所以同修們一定要記住,佛法是什麼?佛法是我們的生活,佛法是我們的見解,佛法是我們的思想。如果佛法不是這些東西,那佛法就毫無價值,你學它幹什麼?我們過去的想法、看法、做法錯了,佛法一一將我們修正,把觀念轉過來。觀念轉過來,你生活態度一定轉過來,這就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所以這一首偈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我剛才說過了,包括虛空,你看禪宗裡面常說,打破虛空,虛空能打破?能,因為它是因緣生法,凡是因緣生法都能夠打破。所以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覺後空空無大千」,那大千是什麼?大千世界。「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大千。這六道裡面,佛法裡面通常講,色界分為四禪,欲界是在初禪之下,初禪是一個單位世界的一個頂。四禪是大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只有一個四禪天,有一百億個初禪天,初禪天是單位世界,天頂,二禪天是小千世界的天頂,三禪天是中千世界的天頂,四禪天是大千世界的天頂。所以一個大千世界有幾個四禪天?一個。有幾個三禪天?一千個。有幾個二禪天?一千再乘一千。幾個初禪天?那還得要乘一千,一百億個初禪天只有一個四禪天。所以他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跟六趣是一樁事情,迷了才有,悟了就沒有了,悟了就突破了。換句話說,迷了才有執著,悟了就不執著了。你要問,什麼叫迷?什麼叫悟?這很容易解答的,你只要對於萬事萬法還有執著,決定是迷,萬事萬法一切都不執著了,決定是悟。這是迷悟的現象,迷悟的樣子。

  所以修行人,佛祖常勸我們一切要放下。放下什麼?就是不要執著,那就對了。放下是聖人,放不下的是凡夫;放下的就超越六道輪迴,放不下的是永遠在六道裡頭輪轉。這種利害得失清清楚楚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如何取捨?這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薩幫助我們只到此地。至於取捨,佛菩薩幫不上忙,所以你明瞭覺悟,一定要捨六道;取,取西方是最殊勝的,最正確的。不但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去西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例外,說叫我們不去西方,沒有,這才知道西方確實殊勝,為一切諸佛如來之所讚歎。末後兩句,『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因為它是因緣生的,十法界都是因緣生的,所以十法界都是空無所有,《金剛經》上講當體即空。

  【乃至此宗圓融別教之意。】

  這就說到本宗,本宗是華嚴宗,前面所講的因緣是通說,這講到本宗。本宗是圓教,『別』是與聲聞、緣覺、權教、大乘不一樣,跟它們有別。

  【事事重重無盡。】

  這是華嚴的法界。

  【亦法界中不思議大緣起也。】

  本宗講華藏世界就不是一個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華嚴的世界觀跟其他經上講的不一樣,華嚴的世界觀大,把這個大世界分成二十層,這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這二十層嗎?不是的。這二十層是一個大世界,毘盧遮那佛的教區,大世界。在法界裡面像這樣的華藏世界也是無量無邊。娑婆跟極樂在這二十層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好像一個大樓一樣,二十層大樓,這兩個世界是在同一層的,可見得距離不遠。西方世界距離娑婆十萬億佛國土,還是在一層,一個層面上,你想想這個世界多大。這個世界也是因緣生的,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因緣生的。我們在《無量壽經》念到就曉得,它是因緣生的。不過它那個因緣跟其他的因緣有一點特別不一樣;換句話,其他世界是染淨雜緣,這個緣是雜亂的,西方世界是清淨的淨緣,純一,所以他的果報就不相同。凡是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必須要與它的因緣相應,阿彌陀佛很慈悲,希望你們都來,你條件不合,他沒有辦法。他是巴不得你趕快去,問題就是你具不具備他的條件,條件在哪裡?條件在《無量壽經》上、在《阿彌陀經》上,本經上也開出了,十大願王就是他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可是這十大願王的修學,大乘經論裡面所講的,統統包括在其中。

  像《中觀》,我們剛才念的這幾句偈,這幾句偈你要是做不到的話,你十大願王一條也修不成,為什麼修不成?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禮敬諸佛就做不到。諸是什麼意思?諸是一切。佛在哪裡?經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華嚴》說的。換句話說,這個禮敬是盡虛空遍法界對於一切眾生都要平等的禮敬,這裡頭分別執著就沒有。不但對於有情眾生要用清淨平等心禮敬,無情眾生也是如此。「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也就是情與無情同一個性,性是相同的,在無情稱為法性,有情稱為佛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所以這個禮敬就也把植物、礦物都包括進去了,沒有一樣不存著恭敬心。這個恭敬是本性的性德,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有一點輕慢之心,就不符合它的條件。這是念佛同修要記住,你要真想往生,你是一定要修,你不想往生,那就無所謂。對佛菩薩恭敬,對人馬虎一點,那就算了,這不想往生。

  所以大家要記住,一萬個念佛的人當中,真正往生只有那麼二、三個。這些念佛人不能說沒有信願行,他相信,他真願,他真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天天念,為什麼不能往生?你就曉得這無量因緣,他有許多因緣不具足,具備幾個因緣,還有條件不符合,不行!被淘汰下來了,去不成,才知道這樁事情重要。所以《無量壽經》上沒有騙人,一開頭就告訴你,西方極樂世界人皆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在《無量壽經》裡面有很多句,不是一句,四十八願裡面都有,可見這不是假的,我們對人、對事還有分別執著,這不行,這是沒有辦法往生的。

  那話再說回來,假如我們對一切人、一切法、一切事都不分別,那人家不說我們白痴了嗎?這問題又來了,這不是皂白不分、是非不明了嗎?這不就愚痴了、白痴了?這要知道,是不是有分別?確實沒分別。但是在面對這些沒有悟的人,迷惑顛倒的人要分別。怎麼分別?隨他的分別而分別,我沒有分別。這是什麼?是毛巾,你不分別怎麼曉得?你們叫它做毛巾,我也是順著你叫毛巾。你認為這真的叫毛巾,我不是真的,我是因為你們叫毛巾,我叫毛巾,這就不錯了,所以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這是男人,那是女人,你們叫他做男人女人,我就隨著你叫,這就沒有事情。不是叫你到時候男女也不分,老少也不分,善惡也不分,這天下大亂了,這還得了,這個不得了。這些諸位一定要知道,內裡面清淨平等,絕無差別;外面的相是隨著眾生分別而分別,隨著眾生執著而執著,不是自己真的有分別執著,這樣的條件才能往生。

  所以諸位經要常聽,常聽,這是常講,你這個會合起來,才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我們慢慢搞清楚、搞明白了,這一生往生才真正有把握。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比起其他法門是容易,但是你也不要把它看得太容易,太容易了,這一生往往就錯過了機會。經論不能不深入的去研究探討,最低限度淨土五經一論是不能少的,才知道它需要哪些條件,我們在這個經論裡面去學習,希望我們統統都具足。你具足的條件愈多,你往生愈有把握。信願行,這是三個綱領,譬如說信,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就給我們講了六個,普通人不懂得,以為我信,我信阿彌陀佛了,我信有西方極樂世界,行不行?到時候還是去不了,沒搞清楚,含糊籠統,這個不行。所以有多少學佛的人學了好多年之後了,他又退心了,又去信別的宗派去了,或者信別的教去了,你說那糟糕不糟糕?這是什麼緣故?經論裡頭沒有搞清楚,雖然他信,很努力在修學,他真的沒搞清楚,他心裡頭的疑惑沒斷。所以到功夫不得力的時候,外面境界一誘惑,他馬上就變了,往往有之,而且還有不少。

  在我們同時在一起修學的人,變了有很多很多。還有一些同修來跟我說,某人變了,現在又去學密,學別的去了,我們要不要去勸勸他?這個不必。你勸他,他能接受嗎?他能相信嗎?各人有各人的業報,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很難。這也就是說明,我們既然遇到這個法門,知道這個法門第一殊勝無比,如何能把這個法門真正抓到而不會失掉?那你必須要深入經論,至少五經一論要深入,建立自己真正的信心,清淨、堅定絕不動搖。真正發願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一句佛號才起作用,才會相應。所謂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兩句話人人都會說,哪個人曾經一念相應過?天天念,念得沒有一句相應,原因在什麼地方?沒有看破,沒有放下,所以不相應。真正看破,真正放下,看破是什麼?知道萬法緣生,這是看破了。真正放下,是在一切萬事萬物當中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放下了。

  生活當中一切受用順其自然,所以不將不迎,不要去打妄想,不要去強求。有,可以享受;沒有也很坦然,都自在。順境自在,逆境還是自在,為什麼?沒有取捨!一般人順境有樂受,逆境有苦受,他有受。受從哪裡來?受是從取著來的,你著相了,你就有受。如果你都不取,順境裡頭不會感覺到很快樂,逆境裡頭也沒有感覺到痛苦,那是什麼?不取不捨,取捨兩邊都離開了。隨緣而不攀緣,這就自在了。一般人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成天胡思亂想,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給自己製造麻煩,佛法裡面講造業。不但業障不能消除,業障天天在增長。那這個道業怎麼會成就?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所以學習,說實在的話,《無量壽經》是最好的學習經本,分量不多,這是它最大的好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分量很適中,不多不少。裡面的內容,可以說是面面它都講到了,有理有事、有因有果、有性有相,是一部非常圓滿的經典,找不到一點缺點。《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依照《無量壽經》來修學,就是依照無量壽佛來修學,我們學佛什麼?學佛!

  今天有不少人學佛出了問題,我就在最近二、三天就遇到兩個著魔的,苦不堪言。他來求我,我沒有辦法。都說在廟裡拜拜,那個法師給他念一念咒,就咒出毛病出來了。都是喜歡奇奇怪怪的,都是這種心理,這是人性的弱點被鬼神利用了。《楞嚴》上說得很好,末法時期就是講我們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找到一個真正的道場、真正善知識,到哪去找去?找不到。不要看到哪個人有名氣,靠不住。那我們學佛怎麼辦?佛的四依法教給我們,這是幸虧留了四依法,給我們末世眾生做擇法眼。第一句話教我們「依法不依人」,那就好了,我不要去找人,我找法。今天我遇到《無量壽經》,我就學無量壽佛。誰是我的老師?無量壽佛是我的老師,這還錯得了嗎?老師教我什麼?《無量壽經》上就是老師教我的。你準不錯,你不會著魔。經上教我們怎麼做法,我們就怎麼個學法,把佛在經上教訓句句做到,那就恭喜你,你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你就成了阿彌陀佛。你要把《普門品》裡面每句話都做到了,那你就成了觀音菩薩。學佛要這樣學法,叫依法不依人。一生當中選定一個榜樣,選定一個老師,我學他,學得跟他一模一樣,決定成功。

  依照《無量壽經》上學,就是學阿彌陀佛;依照《行願品》學,就是學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淨土宗的初祖,你要學成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沒有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決定沒錯。大勢至菩薩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淨宗第一初祖,你照《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去學,一點不錯。善知識多得是,你不會找有什麼辦法?不要去找人,直接找佛菩薩,這就對了。你也不要找我,我找的是阿彌陀佛,我學《無量壽經》,你也學《無量壽經》,我們兩個是同學。我不是你的師父,我們的師父是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這就對了。我不騙你,我也不欺你,我給你講的句句都是真實話。

  我過去在李老師會下,李老師很謙虛,李老師從來沒有自稱我是你的老師,他沒有說過。都把我們這些學生當作什麼?同參道友來看。他那個時候勉勵我學印光法師,他曾經提示我,古人不學蘇東坡,今人不學梁啟超,這兩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佛學家,佛法通達,沒有成就,還是搞六道輪迴。他說學佛,一定要有個榜樣,要學一個人,近代,在中國佛教裡面,可以說是最有成就,最值得大家尊重讚歎的,印光法師。你看近代這些老法師,社會上對他當然有好的批評,也有不好的,唯獨印光大師沒有人說對他有不好的批評,沒有。所以他那個時候鼓勵我學印光法師,學印光法師怎麼學?《文鈔》,《印光法師文鈔》,依照這個修學。我們從這個基礎上再提昇一步,我們現在跟阿彌陀佛學,這個不會有錯誤的。所以希望同修在這個地方留意。所以知道就是華藏世界也是『不思議大緣起』,華藏世界包括了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不思議的大緣起。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