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五十七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57
請掀開經本,前面第一百七十八面,第二句五問答分別者,從這個地方看起。科題在一六八頁,這一大段的經文都是解釋三寶,大師把它分為五個小科,就是五小段,前面四小段我們講過,今天是最後的這個小段。小段的科題在一六八頁,倒數第三行,這是最後這一段,「第五問答分別」。我們今天來研究這一段。三寶,平常我們很難有機會講得這麼清楚,這次是在這《疏鈔》裡面,遇到這段註疏,使我們對於三寶的意思,能更深、更廣的理解。因為三寶如果要是不理解,或者是理解得不夠深度,於我們的修學都有障礙。我們一入門是皈依三寶,什麼叫做三寶搞不清楚,這皈依效果就很難說了。我們看這段文:
【問。前云三乘聖人皆是僧寶。聲聞眾多。可名為僧。獨覺獨出。云何成僧。】
三寶當中的『僧寶』,它原文是僧伽,翻成中國的意思是和合眾。換句話說,一個人不能稱為僧,在佛法裡面,必須四個人以上,依六和敬修學,才稱之為僧團,才能稱僧。所以現在無論是在國內、在國外,我對於這樁事情非常的留意。可以說,幾十年來走遍許多地方,沒有見到僧團。不是說一個道場住的人不多,人住得很多,但是沒有依照六和敬來修學,所以雖然人住得很多,不是僧團。一個僧團一定要依六和敬,要同依羯摩。如果這個基本的條件不存在,這個僧團就不能夠建立。
六和敬裡面,第一條就是「見和同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建立共識。這很重要,這是和合的基礎,就是見解相同。古時候,對於基本的戒條是非常重視。個人修學著重在五戒十善,這些根本的戒律,這是自律的。與大眾相處,基本的戒條就是六和敬。所以六和敬,首先就是要建立共識。因此一個道場,都有這個道場獨特的道風與學風,這就是見和同解的具體模式。佛法內容非常的豐富,到中國來分成許多的宗派,許多不同的法門。如果一個道場有很多人學習各種不同的法門,這個道場就亂了。所以一個道場只能夠依某一部分的經論修一種法門。
像在從前,我們《華嚴》是屬於華嚴宗,華嚴宗的大本山是五台山,五台山是華嚴道場。這些住持,就是後來我們尊稱為祖師大德,都是當時的住持。他們所提倡的,就是依據這部經。以這部經為主修,與這部經有關連的經論,選一些做為輔助,這樣建立宗派的的。凡是有志於《華嚴》的,我們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那都到五台山來修學。所以五台山就變成華嚴大學,華嚴專宗道場,都是這種情形。那學《法華》的,智者大師在浙江四明建立天台道場,天台是專修《法華》的。所以幾乎是每個寺院,它都是一個專科的學校。大家在一塊同學共修,確實是依一部經的理論為修學的基礎,這樣建立見和同解。我們的想法、看法都一致,依照經論的教學,所以他不亂。
我們現前這個道場,當然與現在社會結構有很大的關係。現在我們確實找不出一個道場,你問他,他修的是什麼?他學的是什麼?都說不出來。這一個道場,縱然是一年辦幾次法會,請幾位法師講經,請的人也不一樣,講的內容也不相同。也有請講《金剛經》的,也有講《彌陀經》的,也有講《地藏經》的,不知道他學的是哪個法門。道場內部的人不知道修什麼法門?信徒就更無所適從。所以就變成一種佛教的宣傳大會,講演大會,實在講,對於修學的利益是沒有法子達到的。這要想真正達到修學的目的,諸位要記住,一門深入。還得用過去的老辦法,一門深入,這樣才能夠有成就。
法門雖然多,我們只能選一個。好像一個講堂,進來的門很多,門多是便利大家都能夠進來。你要想進來,你只能走一個門,你不可能同時走兩個門進來,這是進不來的,這諸位一定要知道,只能夠從一個門才能進來。這是我們現在的道場不如從前,現在修學,實在講,不是大家不用功,但是成果不如古人。古人三、五年就有成就。這個成就,最低的成就是得禪定,高一層的成就是開悟,更高一層的成就是證果。我們現前修學,禪定都得不到,禪定這是最低的成就。在念佛人來講,叫功夫成片,也叫念佛三昧,連這個都得不到。你要追究為什麼原因?學亂了,學雜了,不像古人那麼樣的專。所以古人在從前科技不發達,印刷術不進步,給大家修學的人真的有好處。為什麼?他想看一些經找不到,沒書。他一生能夠遇到一部經、兩部經就很難得。他就抱著這一、二部修學,那就成了。現在印刷術發達、進步了,每個人家裡都可以請一部《大藏經》,從頭到尾看過幾遍之後,無所適從。看看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修一輩子,心地得不到清淨。所以科技的發達不見得是好事情。便利的地方是有,那個副作用也很大。一定要有智慧善於抉擇,我們才能夠在短時間得到真實的利益。
道場,簡居士講《六祖壇經》,同修們聽,很多人聽過。你看六祖二十四歲就見性、證果了。五祖忍和尚把祖師位子傳給他,他那個時候只有二十四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二十四歲明心見性,這明心見性是什麼樣地位?圓教是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所以這是上等的成就,這證果!從前人年紀輕輕的,那都行,我們今天怎麼不行?絕對不是說我們現代人的頭腦不如古人,現在人福報不如古人,不是的。現代人的頭腦聰明,福報之大,都超過了古人。這不能成就的,就是觀念上錯誤、方法上錯誤,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的。六和敬裡面最重要是三條:第一個是見解要相同;第二個是一定要遵守生活規範,大家在一塊住,秩序,要有規矩,這就是戒律,戒和同修;第三個要緊的,就是利和同均。生活待遇一定要平等,出家人決定沒有私財。所以這個利和同均是真正的共產,沒有私財。我在大陸上、在國外,共產黨幹部來聽經的時候,我都告訴他,共產黨一定要學佛,因為佛是真正的共產黨。你們共產黨把佛教排斥掉,這很沒有道理。排斥其他宗教,我覺得還有道理,排斥佛教沒有道理。這三種都很難,所以僧團在現前這個社會,我都沒有看到過。現在一個寺廟裡住兩個人,兩個人意見都不一樣,常常都有爭論,哪裡有僧團!這就是四個人以上才稱為僧團。
這個地方說,『三乘聖人』,菩薩眾人多,『聲聞眾』人也多。緣覺裡頭有一種獨覺,那獨覺是一個人,他怎麼可以稱僧團?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來。『獨覺獨出』』,一個人,『云何成僧』。我們看下面,大師給我們的解答。
【緣覺有二。】
『緣覺』有兩種。
【一獨覺。出無佛世。靜處思惟。即能悟道。此既無眾。闕於事和。但是行法。非僧寶也。】
這的確,他只有一個人,他不是四個人,這不是僧寶。在此地,同修們特別要留意,『獨覺』怎麼稱為獨覺?這一類的人很聰明,佛在大小乘經典都告訴我們,修學真正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證得初果。這個初果是位不退,證得初果。初果之後,天上人間七次往來,第七次再到人間來,如果遇到有佛住世,或者遇到有佛法住世,他能證阿羅漢果。如果沒有佛住世,他第七生,這個時候,這個世間沒有佛出世,他就稱獨覺,所以是絕對不會到第八生。初果到斷見思煩惱,證小乘的果位,天上人間只有七次往來,不會有第八次的。所以這個叫不退轉,位不退。
我們修學,實在說,在佛法裡面講,實在在大乘經典,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授了記。《金剛經》就很明顯的,《無量壽經》,大乘經典,給我們授記得很多。我們過去世,生生世世都是學佛的。如果不是生生世世學佛,你沒有這麼大的善根福德因緣,你這一生怎麼會可能遇到大乘佛法?台北市人這麼多,為什麼偏偏就你遇到,那麼多人都遇不到?過去生中善根深厚。為什麼今天還當凡夫?生生世世無量劫的修行,現在還當凡夫?換句話說,從來沒有一生斷了八十八品見惑。換句話說,沒有一生,你這個修學,拿現在像考試,都沒有及格,從來沒有及格過。如果你有一生證得初果,現在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縱然再到人間來,也是二果、三果聖人。沒證到阿羅漢以前,二果、三果聖人!決定不是凡夫。所以落到今天還是個凡夫位次,我們要知恥,這是很大的恥辱。我們過去同學,都成菩薩、都成佛了,我們現在還在搞生死輪迴,這實在是很難為情。這一生覺悟之後,一定要認真努力。
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斷煩惱。煩惱要不斷,你就決定不能成就。煩惱不斷,你所學的一切經論、一切法門,你得的結果是什麼?清涼大師講的話,我們這個註解是清涼大師作的。增長邪見,學來學去,學什麼東西?學得很多邪知邪見,這個糟糕不糟糕?那不學的人,不學佛的人,這世間不學佛的人,增長無明,學佛的人增長邪見,這怎麼辦?這問題來了。學也不對,是不學也不對。修學的態度與方法非常重要。
修學在第一個階段,我常告訴同修們,像上個禮拜,淨律寺的幾位法師來問我。他們大概是聽了錄音帶,聽了很歡喜,想修念佛法門,來問我怎麼個修法?從哪裡下手?我告訴他,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非常好的修學指導原則。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那就是菩提心。要發廣大的菩提心,普度一切眾生。後面三條是菩薩行,你看《華嚴經》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就說,我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經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第一願。我不知道如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菩薩行、菩薩道就是後面的三條。這個順序不可以顛倒,從哪裡學起?先斷煩惱,再學法門。所以一部《四十華嚴》,就是完整的《普賢菩薩行願品》,我們這是《行願品》最後的一卷。《四十卷經》講什麼?就是講四弘誓願。《四十卷經》分為本會、末會。本會就是文殊菩薩會,末會就是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是修學的一個示範,他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告訴我們怎樣修學。善財在文殊菩薩會下,他修的什麼?他所修的就是斷煩惱。文殊菩薩沒有給他講經說法,沒有給他講什麼開示的。拿淨宗來講,這個時候是修清淨心。
這是在中國佛教裡面,所謂的五年學戒,就是本會,五年學戒是本會。這個戒不是戒律,是老師的教誡。對於老師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服從,遵從老師的指導。老師在這五年當中,所以五年不能學經,教下有講堂,這五年沒有資格到講堂裡聽講經;禪堂,你也沒有資格到禪堂裡參禪。你這五年幹什麼?五年在寺院裡做工、打雜,侍侯別人,這是什麼?修福。這五年當中,修清淨心。那麼修學的方法很多,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這四大類當中,第一種就是讀誦,這是教下普遍提倡的。像華嚴宗,他就是叫你念《華嚴經》,就是一直念下去,不求解釋,不求解的,只叫你念。天天念,念五年。天台宗念《法華經》,各宗有他主修的經典。不要求解義,因為他的目的是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他目的在此地。目的就是用這個方法,恢復到自性清淨,所以他不求解。
實在講,這個時候是定慧等學,用這個方法來修定、修慧。這個慧是什麼?就是般若裡面講的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無知。所以這五年修什麼?修無知。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他這五年完全修清淨心。教下用讀誦的,禪宗用參究的方法,密宗用持咒的方法,淨土用念佛的方法,可以說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種方法。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所以說法門平等,無二無別。因為它不是求解義的,它是用這種方法來達到斷煩惱。煩惱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這東西是妄想的根源,煩惱的根源,把這些東西給念掉,心地清淨了。清淨心就是定,清淨心就是根本智,所以般若無知,它修的是這個。
這個得到之後,就進入第二個階段,參學。參學是什麼?什麼經都可以聽,什麼經都可以去研究,那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成就什麼?成就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那就是四弘誓願,修學的第二個階段,「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諸位要曉得,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後得智,「煩惱無盡誓願斷」是根本智。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你有根本智,後面所修學的一些法門是智慧,是無所不知。如果沒有根本智,你前面煩惱沒有斷,你所修學的一切法門是邪知邪見。學多了,貢高我慢,瞧不起人,愈學煩惱愈重,愈學愈顛倒。將來果報不是往上升,是往下墜,三途去了,所以這個次第不能夠躐等。《華嚴》到了末後,到這一卷,這一卷是第五十三參,善財遇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四弘誓願裡的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一部《四十華嚴》講什麼?就是講這四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說佛不慈悲,修行的次第,修行的態度、方法,全都告訴我們,我們不遵守、不相信,自以為聰明,那有什麼話說?這不是佛的責任。所以後來的果報,是自作自受,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雖然不是初學,所以我特別勸勉同修們讀經,不要求解。讀經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我每天念一個鐘點經,我一個鐘點不打妄想,沒有分別執著;念兩個鐘點經,兩個鐘點不打妄想。所以我這個念經是在修行,是修這個,不是求解義,是修清淨心。念三個鐘點,就三個鐘點修清淨心。這樣累積個三年、五年,我們妄念少了,分別執著少了,這個東西少了,煩惱輕,智慧就增長,這是一定道理的。煩惱少一分,智慧就長一分;煩惱少兩分,智慧就長兩分。煩惱增加,只是增長邪見、無明,不會增長智慧。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
為什麼要叫大家認真老實去念經?念上幾年以後,你再來研究就不一樣了。現在研究沒什麼大用處,說老實話,這個時間光陰都是浪費掉了。為什麼?你所學來的都是知見,都是邪知邪見。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你決定不會懂得的。如來的心是清淨心,我們自己心清淨了,才能體會到如來真實義。自己心不清淨,怎麼可能懂得如來真實義?那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知,清淨心是多麼重要。
我們今天誦經、念佛,求什麼?求心清淨,不求別的,也不求神通,也不求感應,就是求心地清淨,心淨則土淨。那就是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我們修學的態度方法錯誤,所以搞到今天還是生死凡夫,一無所成,這是應當要慚愧、應當要警覺,要改過自新。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走過去錯誤的道路,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再看底下的文,在第五行最後三個字:
【二眾出。亦有無量大緣覺眾。具理事二和。所以成僧。】
獨覺固然有,但是有許多獨覺聚會在一塊,那他也是僧團!他也具足了『理事』兩種和合!不能一概而論。所以三乘聖人都可以稱之為僧。
【今約眾出。】
此地所講的是講眾多的獨覺在一塊的,不是說一個一個人的,是取這個意思。
【故仁王經云。時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因緣皆悉成就也。】
這是舉經做證明。這經裡面說的緣覺不少,『有八百萬億』。可見得『緣覺』出現在世間,有的時候是單獨一個人,有的時候也是成群結隊,也是有眾多同時出現在世間,這是指這一類的,具足了僧寶。下面一問:
【出家菩薩具有二和。可名為僧。在家菩薩唯有理和。莫不成僧。】
菩薩中,有在家、有出家,實在說,在家菩薩多過出家菩薩。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就看到。《無量壽經》一開頭,就給我們列舉十六正士。十六正士,這十六位在家菩薩,不僅僅是在家菩薩,而且是證得等覺果位的菩薩,他們的修證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都相等的,絕對不是一般普通的菩薩,是等覺菩薩示現在家相。在家菩薩具不具足六和?能不能稱之為僧團?看底下:
【答。在家菩薩雖無事和。而有理和。性無乖諍。即得成僧。不同聲聞要具二和也。】
這點我們要留意,為什麼?往往我們誤會、輕視了在家修行人。簡居士就常常告訴我,我勸他到國外去講經,他說不行。他說我們在家這個形象出去,再講得好,人家總看到是在家人,信心就打了折扣。信心打折扣,那效果當然也要打折扣。得不到佛法真實的利益,原因在哪裡?就是大家對於在家、出家修學,真正的情況不了解。實在講,修行不分在家、出家。對於佛法的弘傳,在家、出家人所負的使命不相同。除此之外,可以說沒有不相同之處。這是諸位要知道的,在家一樣成佛。說老實話,在家人成就,在近代比出家人多得多,成就比出家人高,換句話說,在家人修得比出家人好。這是事實,這不是狡辯,這段經文可以給我們做證明。
『在家菩薩』,他一個人是菩薩,他一家妻子、兒女、眷屬不是菩薩,只是他一個人是菩薩。所以他『有理和』,他沒有事和。事就是六和敬是事和,他沒有,但是他有理和。有理就夠了。『性無乖諍』,他在家庭裡面、在社會他能隨緣。普賢菩薩十條修行綱領裡面,他能做到隨喜功德,他能做到恆順眾生。所以他於世法、於眾人,沒有乖是沒有違背,他不違背他,沒有爭論。他為什麼沒有乖諍?我們讀了全經就知道,讀了五十三參就知道。因為一切人、一切境界、一切事物,都是菩薩修行的增上緣。
菩薩之所以不同凡夫,他覺得快。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他覺得快。凡夫念起不覺,不覺這個妄念一個接一個,相續而生的,這就造業。菩薩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他不造業,他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內裡面這個心一動,他就覺悟了。這一動是什麼?動是妄念,是妄動。譬如說順境裡面,生了歡喜心,這是妄念,這是迷。你在境界裡頭,心不清淨,他馬上就能夠把境界轉過來。遇到不順心的境界,他生瞋恚心,心裡不高興。這一不高興這個念頭,他馬上覺悟,我錯了,境界沒有錯,我錯了,我為什麼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為什麼在境界裡面起貪瞋痴慢?為什麼在境界裡面生嫉妒障礙?這個念才一動,他馬上一覺照,妄念就沒有了,又恢復到平靜。換句話說,他能夠在境界,他修什麼?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修他的清淨心,修他的平等性。這就是唯識裡面常講的轉識成智。第六識是分別,他一切境界裡頭不用分別心,就變成妙觀察智。第七識裡面執著,他一切不執著,就變成平等性智。八識,六、七是因上轉;五、八是果上轉,那個不必修,六、七轉過來了,五、八自然就轉過來。所以古德常常提醒我們,修行要在轉識成智,聽教、聽經要在會歸自性,不在記誦這些言語文字,這不相干。不要著言說相,不要著文字相,要會歸自性,修行要轉識成智。禪家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一覺就是轉,就是轉識成智,這是真正做功夫。
所以在家菩薩往往用功夫很得力。從前出家人的障緣少,因為寺廟叢林很清淨,都是建在深山上,交通也不方便。幾個人會到山上去遊玩?很少。現在交通便捷,車一下就開到了,所有寺廟都變成觀光旅遊的場所。一天到晚,接觸這些多複雜人,沒有在家人清淨。你在家人,你有幾個親戚朋友天天來看你?這寺廟可不得了。所以現在出家人為什麼不如在家人?就是環境顛倒過來了。現在在家環境清淨,出家的環境不清淨。寺廟都變成觀光旅遊的場所,也就是打閒岔太多太多。所以現在這個環境,出家比不上在家,這個是事實。所以這個真正能夠做到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裡,他無有乖諍,『即得成僧』。這個僧的意義,他雖然是一個人在家裡修,他具足了。
好像這個軍隊,軍隊有很多人在軍隊,雖然沒有很多人,他一個人,我們也稱他軍人,是不是?一個人也是軍人。所以在家菩薩,一個人可以稱僧。這跟出家不一樣,出家一定要四個人以上才是僧團,在家一個人,因為他具足了理和,所以他能稱『不同聲聞要具二和』。出家人一定要理事二和,才稱之為僧團。在家人不必要事,只要理和,他一個人就可以稱之為僧。這是我們同修要知道。今天在家學佛的多,受菩薩戒應當認真學菩薩行,像善財童子一樣。
【問。菩薩僧中有其幾人。】
這些問題都是假設的,當然有不少人有這個疑惑。【答。依仁王經。瓔珞經。說有四十二賢聖。所謂地前三賢。地上十聖。及等覺妙覺。如彼廣說。】
這就是給我們說出來,『菩薩僧』,這是講在家。他主要是講在家菩薩,有多少?數量太多太多了,『三賢十聖』統統都有。所以學佛,無論在家、出家,對於任何人不可以輕慢,要知道慢是煩惱。不但是煩惱,是根本煩惱,貪瞋痴底下就是慢。看這個瞧不起,看那個不順眼,這是什麼?這是煩惱起現行。如果說得不好聽的話,就是業障現行,再不好聽的話,是罪障現行。這真的,不是假的。這是最可怕的。稍稍有一點輕慢心,馬上就覺悟,對一切人、一切事物要修恭敬心。
你看四十八願,是《華嚴》修學的綱領。《華嚴》是整個佛法的根本法輪,這是大家公認的。《華嚴》的修學綱領,就是整個佛法修學綱領,從哪裡學起?從恭敬學起。第一條「禮敬諸佛」,所以佛法從哪裡學起?從恭敬學起。不但佛法從恭敬學,世法也從恭敬學。現在大家不念古書了,這很可惜。你看念古書的人,從前念四書五經,五經裡面有《禮記》。《禮記》你一翻開,第一句,你先看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跟十大願王頭一條,禮敬諸佛,完全一樣。你才曉得世出世間的修學,統統都是從禮敬修起,禮敬是性德。我們學佛目的在哪裡?目的要明心見性。
現在我們迷失了自性,如何能恢復自性?必須要用性德才能恢復自性,要用性德才能夠開發自性。現在人我們一看,這個人,他比我差遠了,他不如我,貢高我慢的心馬上就生起來,這怎麼行?他那個法門比不上我這個法門,心裡面都有高下心、不平心、嫉妒心、瞋恚心、障礙心,這怎麼能入門?入不了道。別人能不能入門,說老實話,與我不相干。真正修行人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六祖說得太好了,「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為什麼不見他人過?因為他自己心裡沒有過,自己心裡沒有過,怎麼會見到別人過?所以見到別人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外面那個形相在那一誘惑,自己的煩惱就又出來、又恢復了。自己心裡頭沒有煩惱,外頭怎麼樣誘惑也無動於衷。幾時我們不見他人過,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所以諸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華嚴》、《圓覺經》上,佛都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眼看眾生都是佛,菩薩眼看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沒有把他看成佛菩薩。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萬法唯心。一切法真的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覺悟的人,他變的境界,愈變愈殊勝,愈變愈與真如本性相應。迷惑顛倒的人,愈變愈倒退,愈變愈與真如本性相違背,這就看怎麼個變法。由這裡看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沒有兩樣。出家菩薩有三賢十聖,在家菩薩也有三賢十聖,等覺、妙覺。這個地方,沒有說十信位,底下講:
【所以不取十信者。為是凡位也。】
『十信』位的菩薩沒有見性,沒有見性是凡夫位,不是聖人位。因為這部經是《華嚴經》,《華嚴經》講聖人,他的標準最低限度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他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因此不包括十信位。《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個具足四相的菩薩是誰?十信位的菩薩。十信位的菩薩沒有離四相,沒有離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沒有離,所以他是凡夫。不列在這個數字之內。破了四相、四見才是真正的菩薩。四相四見是什麼?就是分別執著。你有分別執著,你才會有四相四見。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四相四見了不可得,那才是真正的菩薩。
【於四十二位中。四十一是僧寶。】
到等覺是『僧寶』,妙覺是佛寶。
【妙覺一位是佛寶所攝也。】
在家成佛的多,不可思議。
【上來五段不同。略明三寶義竟。】
這句是總結。上面這五段,可以說很詳細的把三寶的意義都給我們說明了。我們這段講了不少次,這很難得,在講的時候,我特別提醒諸位同修,因為平常我們一般介紹三寶,即使三皈依的時候介紹三寶,也不可能講得這麼詳細。因為這需要十幾個小時來講,相當不容易。再看底下一科:
【後。別銷疏文者。】
這一科的來源在前面。科題在一百六十八面,第六行,解釋歸敬三寶,「先標三寶義」。先標三寶義講完了,後面「正銷疏文」。我們這個地方是『別銷疏文』,就是正銷疏文。現在底下要解釋的就是疏文。疏文我們也把它念一念,我們才曉得底下講的是什麼。疏文在一百六十五面,大家打開一百六十五面。頂格的疏文,我們把它念一念:「稽首皈依」,前面講的一大段,稽首皈依就是講這一句。講了這麼多天才講這一句。底下的文,「真法界,光明遍照諸如來,普賢文殊海會尊,願得冥資讚玄妙」。底下要解釋這些,從真法界解釋。我們再翻過來一百七十九面,接著看:
【疏真法界者。】
這解釋這句。『真法界者』。
【即法寶也。攝法差別。但歸真界也。先標法者。諸佛之師故。】
這是解釋第一句後面三個字,因為它是稽首皈依,真法界,前面解釋的皈依,皈依三寶,現在解釋真法界。真法界在三寶裡面就是『法寶』。前面在三寶跟諸位介紹過,有一體三寶、有別相三寶、有同體三寶、有住持三寶。在別相三寶裡面,法寶最貴。為什麼?一切諸佛是依法而成就的,所以此地這個歸敬偈裡面,第一句是法寶。尊法,這個緣故。這個真法界就是法寶,『攝法差別』。法,千差萬別,所謂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但是這一切法統統歸一真法界。十法界是相,一法界是體。學佛,無論學哪個宗派,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最後的歸宿,歸到哪裡?歸到一真法界。所以真法界在《華嚴》,也叫做一真法界,最後都要歸到這個地方。歸到這個地方這才成佛、成菩薩。
什麼人歸到一真法界?這裡講得很清楚,『四十二位』。四十二位最低的是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怎麼就歸一真法界?那麼拿《金剛經》做例子就好了。初住菩薩四相離了,四見也離了,《金剛經》前半部是講四相,後半部比前半部的意思深,講四見。不但不著相,連這個念頭都沒有了。那後半部講的,「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那個見是什麼?就是念頭。念頭都沒有了,你說這個心多清淨。所以從圓初住以上,說這四十二位是佛,方便為眾生而說的。入到這個境界之後,還有沒有菩薩位子?沒有了。如果還有我是初住,你是二住,換句話說,他這個心裡還有分別心,還有執著,還有妄想!所以從此以後,他這個功夫叫無功用道,他不起心不動念了。人家那個是修行是這樣修的,不像我們現在,有修有證,他們那個時候是無修無證。那個用功方法跟我們完全不相同。
所以初住是一個很大的界限,凡聖的界限。也就是用心跟用識的界限。像交光法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所講的「捨識用根」,初住以上的菩薩,用根不用識,所以他不相同。《金剛經》跟《大乘起信論》,可以說都是這個界限的分水嶺。我們還起心動念,我們用的是識,是凡夫。如果把這妄想執著統統捨掉,這是聖人,這就是一心。一心是能入,一真就是所入,能所不二。一真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一真,是一不是二。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才會恍然大悟,淨土宗在一切法門裡面,為什麼十方諸佛讚歎?就是它是直捷修一心的,不像其他宗、其他法門,修到某個程度之後,再轉到一心。淨宗一下手就修一心。所以它的快,它是直捷的,這當中沒有宛轉,沒有委屈。
我們在《華嚴》看到,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這就給我們說明,用其他方法修行,修到一真法界之後。在一真法界裡面,就是華藏世界,圓教初住就入華藏世界。在這裡面修成了到初地,也就是四十一品無明,要破三十品;破掉三十品,這是初地菩薩。從此以後修什麼法門?修念佛法門。你看看這個念佛法門不是普通人修的,地上菩薩修的。所以如來把地上菩薩修行的方法教給我們,這個法,難信之法。你要相信,你豈不就等於地上菩薩。地上菩薩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圓成佛道。你要相信了,老實念佛,這一生當中,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帶業往生,也是一生圓成佛道。跟那些華嚴會上的地上菩薩,無二無別。所以十方諸佛沒有不讚歎這個法門的。這個法門的殊勝,知道的人太少了。所以古大德說,《華嚴》、《法華》是《無量壽經》的導引,這個話講得很有道理。
《華嚴》、《法華》一乘圓教,是什麼樣經典?是誘導我們念佛求生淨土的經論而已。這是說明一真法界。一真既然就是一心,可見得一心多麼重要。你修一心就證一真。一真,既然是『諸佛之師』,這一心不亂就是諸佛之師。一切諸佛憑什麼成佛的?就是憑一心不亂成佛的。這很清楚、很明白,把修行的方法教給我們了。我們今天學什麼?就是學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怎麼個學法?《楞嚴經》上有兩句話說得很好,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果報,憶佛念佛是方法。後來還有一句補充,就是「淨念相繼」。所以《大勢至圓通章》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兩句話,八個字,「憶佛念佛,淨念相繼」。你只要把這八個字抓到了,你這一生就成就。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我們什麼都不要想,為什麼?《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覺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什麼是有為法?《百法明門》一打開,前面九十四種都叫有為法。有為法裡面包括八心王(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十一個色法;還有二十六個煩惱法,統統都是有為法。這些有為法都不是真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要想了。想什麼?想佛。
在原理上講,萬法唯心,《華嚴》是唯識宗六經之一,就是《華嚴經》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怎麼一回事?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你想佛,佛法界就現前;你想菩薩,菩薩法界就現前;念天就生天;念人,來生就作人;念貪瞋痴,來生就到三惡道。念貪,就變餓鬼,念瞋恚就下地獄,愚痴就墮畜生,念什麼就變什麼。就是連算命、看相都常說,「相隨心轉」,我們天天念佛,念上個十年、五年,我們相就變成佛相。為什麼?相隨心變,這個道理不難懂。你看心地慈悲的人,相貌祥和,一看這個人,相貌很慈悲。心狠手辣的人,一看那個相貌就很凶,看到就害怕,相隨心轉。我們因為不念佛,所以這個相都不像佛。天天念佛,天天想佛,慢慢的就變成佛了。所以你能夠這樣子憶佛念佛,尤其淨念相繼。這個淨就是決定不夾雜,不夾雜是淨,相繼是不間斷,這是修一真法界的不二法門。淨土宗就是用這個方法,所以這是十方一切諸佛成佛的法門,他成佛就是這麼修法的。
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過去生生世世吃了大虧,到現在都沒成就。現在搞清楚、搞明白了,就得要認真幹。從今之後,我們就想佛,就念佛,什麼都不要想了。想別的,就是製造六道輪迴。想佛、念佛就是製造極樂世界,都是自己造的。看看我們自己願意造什麼?那就得認真努力去造。一真、一心,諸佛之師,我們今天取這個法門,我們也跟諸佛沒有兩樣。疏文,這才講了三個字,真法界。現在時間到了,底下一句「光明遍照等者」,這句我們只有下次再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