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四十七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47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五十一面倒數第三行。

  【後形外義結。】

  這一句是科題,就是科判的題目。

  【疏。豈唯明逾朝徹等者。】

  這是序文,這一句是序文,下面是解釋。隋唐時代,距離佛法初傳到中國,歷史還不太遠。佛法最初傳到中國來,講解經義,許多都是引用老莊。因為老莊裡面確實有些思想跟佛法非常的接近。所以一直到唐朝初期,我們在註解裡面還是看到廣泛的引用。《華嚴經疏鈔》裡面就引用了不少,這個地方又是引用到《莊子》當中幾句話。

  【莊子中事。此有二意。】

  當然老莊裡面所說的與佛法接近,但是還是不同,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

  【總意云。尚掩諸經。況於外典也。】

  大師這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華嚴經》在一切經典裡面是第一經,尚且超越所有的佛法,何況於外典?外典就是世間的典籍,佛法以外的典籍。如果嚴格的來說,佛法講內外是講心性。如果完全講真如本性,這叫內;真如本性以外的,那都叫做外典。這個定義那就更為精深,更是精深。所以佛法稱之為內學,可以說世尊當年住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的目的只有一個;這個目的就是《無量壽經》裡面非常明白的給我們說出來,「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這麼一個目標。在《法華經》裡頭,說法雖然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經》跟《無量壽經》上講的話講得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如果你要是不懂得什麼叫做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你想像《法華經》上這一句,《法華經》給它做了註解。那《法華經》上這一句也不懂?你看看《無量壽經》,可以互相做註解,合起來看意思非常之明顯。由此可知,佛教學的目的,是希望我們每個人,「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目的在此地。如果這個目的達不到,那所說的經典都叫做外典。

  實在講這個內與外,是不是佛法裡頭有內、外?沒有。內、外在於我們學佛的人之所用心。如果你把佛法向自性裡面匯歸,這就對了。如果在經教裡,想這個文字裡面的意思,那就往外面跑了。所以古德教給我們一個原則,聽教要在消歸自性。聽教就是聽講、聽佛經,或者你看佛經、讀佛經,要緊的是要知道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修行的目的就達到了。識是什麼?識就是分別執著,情識。要把這所有一切分別執著轉變成智慧。這是佛法裡頭把這修學的綱領,跟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一個善學、會學的人必須要守住,要牢牢的記住。所以他這兩句說得很好,『尚掩諸經,況於外典』。

  【言朝徹者。莊子第三。】

  就是《莊子》第三卷。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莊子》是一部可以說在中國是第一流的文學作品,文字是第一流的,那個內容也非常之有趣味,寓言很多,不見得真有其事,這是莊子沒有事情,自己想出來的。那這兩個人也未必真有這個人。這樁事情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關心。『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問他說,你的年紀很大了,你的年歲很老了,為什麼你這容髯還像一個很年輕的人一樣?這就是我們常講的,長生不老。現代人非常關心這個事情,駐顏有術,為什麼會不老,看起來不老?問這個話。這女偊就答曰。底下說:

  【曰。吾聞道矣。】

  這為什麼不老?我聞道了。這一句就非常的動人。那沒有聞道之人,逐漸就會衰老;聞道之人,他就不老了,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什麼叫做道?下面要跟我們談這個問題。

  【子葵曰。可得學耶。】

  『子葵』也想不老!就向他請教,我可不可以學?

  【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

  這個『惡』,就是拿現在講不,不可,你不行,你沒有法子學,你不是一個學道之人。為什麼不是學道之人?底下講得很清楚:

  【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

  這也是舉出當時的名人,他有『聖人之才』,沒有『聖人之道』。才,拿現代的話來說,他有聰明智慧,他有才藝,他有能力,能夠在世間做大事,成就一番大事業。這某人是有才華,沒有聖人之道。這個道是什麼?簡單講,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我們今天講清淨心。他很有才華、很能幹,事業做得很大,心不清淨,心定不下來,靜不下來,無聖人之道。

  【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

  他可以修道,他有聖人之道,他心很靜,但是他不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

  【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

  這底下有個小註,「聖人之才,謂其有慧;聖人之道,謂其有真;以真教之,能成彼之道矣。」這個註解就註得很清楚。所以他這個地方講的真,就是佛法講的定。他此地講的慧,不是佛法戒定慧之慧,是佛法裡面講,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智慧,是說的這個。由此可知,學道跟世間求學的確是不相同的。老子也說得很好,「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益是什麼?增加。我們求學,希望我們的常識,希望我們的技能,天天都有進步,天天都有增長,這是你要增加。為道怎麼樣?為道要求心清淨。心清淨,你把心裡面那些妄想、雜念天天要減少,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到完全沒有了,那你就圓滿成功了。所以他的兩個路是兩極端。今天許許多多學佛的人,是拿為學的方法來學佛,結果學了多少年,所得到的是非常豐富的佛學常識。套一句古人的話,與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干。那他是為學,他不是為道。

  如果為道,像我們同修們所熟知的,諦閑老法師從前有個徒弟,這是香港倓虛法師常常在講經裡頭提到的。那個人真正是為道,他的特長是不認識字,這是他最大的一個利益。他不認識字,他什麼都不會,就跟此地講的他無聖人之才,但是他有聖人之道,什麼都不會。沒有出家之前,是個做苦工出身,感覺人生太苦了,所以就出了家。出了家以後,什麼都不會,年歲也大了,這諦閑老法師只教他一個方法,「南無阿彌陀佛」,就教他這一句。這一句你會?那沒有問題,這一句會。好,那你就念這一句好。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他說,你將來一定有好處。他也不知道什麼好處,反正這個人老實,這他最可貴的地方,他老實、他聽話。他就真的依教奉行,人家念了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這難得,太不容易了。而且往生之後,諦閑法師給他料理後事,三天才到達,他往生,死了,站在那個地方還站三天,等老和尚來替他辦後事。老和尚看到這個樣子,對他非常讚歎,認為大陸上多少名山大的寺院,住持、方丈不如他,還有一些到處講經說法的這些大法師也比不上他。這是真的,這個讚歎不是假的,誰有本事預知時至,沒有生病,這樣走了,還得站三天等人家去替他辦後事,這不簡單。站著走已經不容易了,走了以後還站三天,這是有道,他是有道無才。所以像這樣的人才能夠學道。要想這個也知道,那個也知道,這個人要學道就很困難,就有許多障礙。

  由此可知,佛說一切經,目的是在修道,不是在講學。所以古德講,四教儀出來之後,天台宗就死了;五教儀出來之後,華嚴宗就滅了。這什麼道理?我們看起來,這四教儀是天台宗的精華,五教儀是賢首宗的精華,把這個教義整理得真是有條不紊,使我們看起來一目了然,好。諸位曉得,把它變成學術,把道變成才了,大家以後學的什麼?都學的這個,學的是在才上去了,道沒有了。從前這個東西沒有出來,大家依照《法華》、依照《華嚴》去學,他是學的道。這個東西出來之後,學的什麼?是學了,現在講學問,是華嚴學、天台學,變成變問了,所以古人才有這樣的感嘆。但是這些東西,對我們好像真正學佛法、學經教的人是一個很大的便利。現在問題就是,我們決定是學經教,經教是才、是才華,還是決定要修道?修道就是修清淨心,明心見性,這就不一樣。

  修道的方法,剛才講了,跟學教的方法是決定不相同。學道目的在覺正淨,無論是天台或者是華嚴,對於經義並不要求你了解,並不要求。這個經義懂不懂無所謂,重要的是在清淨心。聽講,聽得懂與不懂不相干。聽一個鐘點,一個鐘點不起妄念,是在一起修定。聽懂得的,就是你聽的時候決定不能用分別,不能用意識心,所以禪宗參禪,離心意識參;教下聽講,也是離心意識聽。《楞嚴經》上講得很好,尤其是交光法師在註解裡頭交代得很清楚,交給我們什麼?捨識用根。也就是聽經,用什麼聽?用聞性去聽。用聞性,你去聞法,聞的是法性,這就是學道。如果用耳識去聞聲,這就是一般凡夫所做的,落在意識裡面去了。意識是分別執著,分別經義,執著教條,那就所謂是死在教下,這是為道跟為學不相同的處所。為學得的利益很少,世間法;為道得的利益大,那真能叫超越世間。

  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只要你心真正清淨了,往生淨土不難,心淨則土淨。雖然一生沒有念阿彌陀佛,沒有念淨土五經,你到臨終時想往生極樂世界,你這一個願,他就生了。這是我們在大乘經典,《無量壽經》典裡面看到的,所以一念迴向,即得往生,他心清淨。由此可知,我們修淨土、念佛也好,念《無量壽經》也好,要知道目的是要修清淨心。心地真正清淨,這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本錢,這最重要的。

  那在此地,我們也就是很清楚,這是莊子這個時代,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的思想、見解跟佛的許多見解都能夠相應,因此教學的方式就不一樣。就是古時候教學重在清淨心,現代的教學重在常識,重在佛學常識,這是古今教學的思想不相同,方法不一樣,因此成就也就不相同。

  【吾守之三日。而後能外天下。】

  這簡單講就是修定。心定了三天,三天什麼都不想,實在這個功夫,袁了凡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坐了三天三夜,一個妄念都沒有,就是這個境界。『外天下』就是把世間事統統放下,全放下了,心地清淨,得清淨心。他這是做功夫,袁了凡那個不是功夫;是孔先生把他算命算定了,想也是妄想,這個妄想不如不想,是不是?不如不想。他是從真正知道命運,知道因果報應,不想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命運,命運沒有法子強求,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這一次,華藏圖書館同修們要求我講《了凡四訓》,我也覺得很有必要。因為現在這個世間很亂,過去印光大師非常感慨的說,對治動亂的根源,無上的法寶,就是使大家知道因果報應。為什麼?人如果真正知道因果報應,他會安分守己。人人能安分,社會就祥和,天下太平。這絕對不是愚民政策,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了凡四訓》是他親身的經歷,裡面有理論、有方法、有成績。這小冊子雖然不長,也是相當的圓滿。所以我們利用這短短的七天,重複再跟同修們一起溫習一遍。將來這個錄音帶也可以幫助遠地的同修們,做為學習的參考。再看底下:

  【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

  『物』,這底下註解講,「謂凡有物象」。這定的時間又久一點,『七日』。前面是三天,三天能夠把世間一切拉拉雜雜的事情放下;七天,境界更好了,幾乎達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

  這個『外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了生死,超越生死。當然這個地方是莊子的寓言,但是也不無道理。一個人定九天未必到這個境界。我們曉得了生死確實是靠定功,而在佛法裡面講,這個定是第九定,他這是九天。如果這九天說是九次第定,那就沒錯,那跟佛法完全就一樣。可惜他沒有說得清楚,這九天到底是九次第定,前面這七天,是不是第七定?第七定也很了不起。四禪八定,第七定的境界差不多都是在四空天。色界天是四禪,第五定,五、六、七、八都是在四空天,在無色界天。如果拿這個跟佛法,這樣子的四禪八定來配的話,他這個跟我們佛講的確是相同的。但是他沒有說第幾定?因為那個時候佛法沒有到中國來,如果他用這個定多少日,比喻做多少這個定的層次,那意思就通了,就完全相同。所以到第九定,「不見是身,何生之有』。超越六道輪迴,了生死出三界。

  【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

  『朝徹』是什麼意思?「不有萬物,唯真獨存」。所以朝徹是個比喻,譬如早晨太陽昇起,空氣非常的新鮮,沒有染污,陽光徹照無遺。一個人,修持功夫到這個境界,跟整個宇宙自然合而為一,就這個味道。那這在佛法裡面,《華嚴經》講清淨法身,就是證得清淨法身了。這種境界,在大乘佛法裡面講,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但是莊子是不是這個境界?那就不一定。所以那個世間書,畢竟是世間書,它沒有交代得很清楚。可是在佛法裡面來講,那確實是這個意思。所以宗密大師引用《莊子》這段的話,讓我們容易了解,幫助我們理解。

  【朝徹而後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這個『獨』就是真,我們今天講的一真法界,萬法一如,性相不二。獨就是不二門,入不二法門。『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無古今而後能入不生不死也。】

  這些話都不難弄懂。『無古今』,無方所,古今是世間,超越世間,方所是空間,超越了時空,哪裡還有生死?沒有生死了。過去、現在、未來,四方四維上下,是一不是二。《莊子》有這個說法,依照老莊書做不到,絕對不是凡夫能夠做得到的。為什麼?他講得太簡單了。你不相信,你去做,什麼都不想,你就坐九天,看看能不能做到?做不到。

  所以佛法裡面有精密的方法,他真能夠做得到。佛法沒有一句話是騙人的,可是有不少人對佛法懷疑。譬如說,經上講得很清楚,往生咒很有靈驗,你能夠念三十萬遍,一定就見到阿彌陀佛。從前張齡居士,做總統紀念歌的張齡,他過世不少年了。以前在世的時候,我講經,差不多他是每會都來聽,有一天他就告訴我說:法師,這經上講的還是有問題。我說有什麼問題?他說,明明說念往生咒念三十萬遍就見阿彌陀佛。我三十萬遍念滿了,阿彌陀佛沒見到。我就告訴他說:你念三百萬遍,你也見不到。為什麼見不到?因為你心裡有一個要見阿彌陀佛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妄念。你心清淨,佛才現前。像那個水一樣,水清淨的時候,月亮影子才照得進去。你三十萬遍念了是沒錯,念念當中都有個妄想,我要見阿彌陀佛,你說這個糟糕不糟糕?這是用妄想心念佛,所以不靈,沒有用處,要用清淨心。清淨心就是世出世間統統不求,一念不生。你念到心清淨,自然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是這麼一個道理。

  不但佛法講求這個,你看《了凡四訓》裡面,講那個畫符,畫符、念咒都靈。可是你畫的符不靈,你念的咒也不靈,為什麼不靈?你的心不清淨。你看符咒家,他那個符之靈,祕訣在哪裡?平常練習,練得很熟,符畫得很熟,就是不必用思考,一筆就畫下來了。當你要畫的時候,這一點下去,一個妄念沒有,一念不生,一道符畫下來,這個符就靈了。如果你一面畫符,一面在打妄想,這個符就不靈。你知道這個道理,念這個咒也是如此。所以這個咒,長的咒不如短的,因為長的太長了,會打妄想,是不是?那個要靈,所以楞嚴咒是非常之靈驗的,今天念楞嚴咒幾個有感應?為什麼?咒太長了,一面念是一面打妄想。一個咒念下來,不曉得打多少個妄想?那咒還能靈嗎?打一個妄想都不靈。由此可知,這個咒愈短,我們精神能夠集中,就是不打妄想,還做得到。所以古人講,念經不如念咒;經太長了,念部經不打妄想很不容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這佛只有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是,你只要好好的注意到,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從「南」到「佛」一個妄想都沒有,這一句佛號就靈,這一句佛號就可以管用。如果再要說是六個字還太長,四個字「阿彌陀佛」。大家一定要懂這個理論,不懂理論的時候,這為什麼有人念靈,有人念不靈?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一切邪門外道,現在妖魔鬼怪太多了。有的時候中了邪,那個邪附在身上,用什麼方法治?你明白這個道理,就有方法對治。不要受別人欺騙,自己確實有方法對治。我們中國俗話說「誠則靈」,什麼叫誠?一念不生,謂之誠。你心裡起個念頭,就不誠;心裡頭一念不生,這就誠。所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念經、念咒、念佛,目的都要求一念不生,那個經也靈,咒也靈,佛也靈,樣樣都靈了。這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決定不靈。但是要想在念的時候不打妄想,這就是功夫,平時要練習、要訓練。在初學的時候,妄想是決定不能避免的,但是這不要害怕。為什麼?每個人都要經過這個階段。妄想起來的時候不要去理會它,不要管它,把這個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所念的經、咒,或者是佛號,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地方,念個三年、五年,你這妄念自然就少。妄念愈少,換句話說,功夫就愈得力,感應也愈明顯。可是決定不要去求感應,即使神通現了,也不要去求神通,這才是對的。始終要保持心地清淨,不會被一切境界所動,這才叫道心,這叫學道。再看底下一段,前面是解釋「朝徹」,後面是解釋「坐亡」,坐亡完全講定功。

  【言坐亡者。亦莊子第五。】

  這也是出在《莊子》裡面。

  【顏回以契道之言白夫子曰。回益矣。】

  『顏回』是孔老夫子的學生,而且是孔老夫子最得意的一個學生。他非常之聰明,孔老夫子讚歎他「大智若愚」。在形象上一點都看不出來,看他好像是個愚人,其實他有很大的智慧;這個智慧也就是他心地清淨,因此他領納接受的能力就太強了。孔老夫子一說,不管說什麼,拿我們佛門的話來說,他都能夠消歸自性,這厲害了。換句話說,真正被他學去了。別的人聽未必聽得懂,未必學得去;他一個人是全盤都接收過去。所以孔老夫子對他是非常的欣賞。這是舉他的一段故事來說。『契道』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證道,或者是開悟、契入、悟入,都有這個意思。與大道相契、相應了。他向孔老夫子報告,『回益矣』,對老師、對父母,自己一定要稱名,一定要名,稱自己的名字,這是表恭敬。

  【仲尼曰。何謂也。】

  『仲尼』是孔老夫子。就問他,你說這個話什麼意思?

  【曰。回亡仁義矣。】

  這「道德仁義禮」是儒家所講的五個層次,最高的是道,最下面的是禮,失道而後有德;失德,德沒有了,而後有仁,到最後的時候,最後是禮。禮是一個不能少的,最低的一個界限,禮是講求往來的,禮尚往來。今天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談報酬,這都是禮,禮尚往來。禮往上面去是義,義是盡義務,不求報酬,比禮要高一層;禮要沒有,就天下大亂。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大家不講禮,所以這社會脫序,序是什麼?序就是道德仁義禮是有順序的,這個順序最低的是禮,禮沒有了,這序就脫掉了,天下大亂。我們中國過去禮義之邦,現在可憐,現在這方面是比不上外國人,外國人比我們有禮。所以中國這些古書要多讀一讀,對於當前這個社會之動亂,它的根源、它的方向、它的後果會知道一些。凡事都有禮,有禮有事,自自然然會了解一些。那這個就是他能夠超越仁義,能夠超越。這底下說:「仁即不周,義則不及」。講仁、講義沒法子到圓滿,很難達到圓滿。孔老夫子聽到這句話說:

  【曰。可矣。】

  這是讚歎他,不錯了。

  【猶未也。】

  你功夫還不夠,是不是?還不夠。算是不錯了,但是還是不夠的。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益』就是這個功夫又有進展了,又有了進步,功夫又有進步。

  【曰。何謂也。】

  這個『曰』,就是孔老夫子說的。

  【曰。回亡禮樂矣。】

  『禮樂』這個註解說,「禮過則煩,樂則心動」。禮樂是儒家教育裡面最重要的兩個工具,禮,調身,就是我們言語、身體,一舉一動的規範,合禮;樂是調心,人總有情緒,情緒不穩定,用什麼方法來調節?用音樂。所以中國古時候的樂章,它的用意是教育,不是像現在的娛樂,它是教育。使我們心情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狀況之下,都能保持到平和,心地平直、安詳、寂靜,目的是在此地。所以現在的音樂跟古時候旨趣完全不相同,現在這種功能達不到了。現在的音樂,我是很多年沒聽了,偶爾在街上聽一聽的時候,或者坐在計程車裡面,司機開的那個收音機聽一聽,那有一點像什麼?打麻醉藥,那個麻醉之後就有痛苦,很不正常。

  【曰。可矣。猶未也。】

  那孔老夫子又是用這個方法來打破他。是有了進展了,但還是不夠的。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亡矣。】

  到這個境界了。

  【仲尼蹙然曰。何謂坐亡。】

  這孔老夫子聽了這個話,也不曉得顏回究竟是個什麼境界?什麼叫『坐亡』?

  【曰。回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亡。仲尼曰。回果至賢乎。丘也從而後矣。】

  這就是我們佛法講的,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離開了,完全恢復到天真本性。《無量壽經》裡面講了八個自然,這就是法爾自然的境界。在我們佛門裡面講,明心見性。前面他的功夫進展,都沒有見到性,『坐亡』是見了性。坐就是定,跟我們中國禪宗,六祖大師《壇經》裡面所講的,坐禪,坐跟《壇經》上這個定是一個意思。這個亡,就是《壇經》上講的禪。禪是什麼?不取於相。他什麼相,世出世間相都不取了。外,不取境界相,不著境界相;內,不著身心相。『墮肢體』是不執著肉色身的相。『黜聰明』是不執心行的相,身心之相統統遠離。所以前一句是離色,後一句是離心,也就是《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講的,離心緣相。《起信論》給我們講的,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這黜聰明就是離心緣相,那這是離德,究竟徹底了。所以說『同與大通』,這個大通就是虛空,虛空是通達,什麼障礙都沒有,同於虛空,那這叫做坐亡。孔老夫子看顏回到這個境界,那讚歎了,這是圓滿了。

  『回果至賢乎』,果然不錯。『丘也從而後矣』,這是孔老夫子謙虛,你到達這個境界,我也跟你走,我也到這個境界。所以大聖大賢,處世非常謙虛。現在大陸上黃念祖老居士,這是我們現前希有難逢的善知識。雖然現的是在家相,真的是高人。他給我寫信,下面署名冠上「下凡」念祖頂禮。下凡是下等凡夫。你看人家這麼謙虛,這麼客氣。我們現在這出家人,頭一剃,穿上這衣服,就要稱大師。大師,大師是誰?大師是佛。在佛門裡頭,唯有成佛才可以稱大師;菩薩都不行,沒有資格稱大師。你看觀音菩薩稱大士,不稱大師。現在一出家就作佛,地位超過觀世音,觀世音在底下,大士在底下,第一等是大師,像觀音菩薩、文殊、普賢,這都是第二等的,都是他底下的,大師,你看怎麼得了。好像一般稱法師,這法師太不恭敬了。我們看看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是如此。你愈要往頂峰,他取最下面的,下凡,下等凡夫,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的。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翻經這些法師,上面冠上個三藏,三藏法師,沒有稱大師的。在佛門裡頭,唯一自古以來稱大師的,只有一個例子,就是淨土宗的祖師稱大師,這不是淨土宗祖師自己提高自己身分。因為淨土宗的祖師是怎麼來的?往生以後,底下一代人推崇的,稱他大師,他已不在世了。沒有說,他在世,稱大師,這沒聽說過。你看印光大師,是圓寂之後才稱的;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沒有人稱他大師,稱他印光法師。《文鈔》是他在世時候發表、編輯的,《印光法師文鈔》,你看他那個古本子,老本子,弘化社印的,那上面都還《印光法師文鈔》。他老人家圓寂之後,大家推崇他,認為他是淨土宗當代的祖師,才稱他作大師。所以說《印光大師文鈔》這個題目是印光法師往生以後才有的。你看他以前在世的時候沒有這個。我還有幾本那個古老的本子,線裝的,那上面是《印光法師文鈔》,不是大師。所以真正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謙虛的。這是舉《莊子》這段故事說出來了。下面,要合本經的序文來說明。

  【今疏意云。】

  現在《華嚴經》清涼大師所作的《疏》,他的意思是說:

  【據諸教所詮鑒用之智。寂滅之理。早以逾於朝徹之明。坐亡之靜。】

  超越了,《莊子》裡面所講的,《華嚴經》這個教義超過它太多了。

  【若以華嚴圓妙之旨。不唯超彼而已。兼諸權教小乘亦皆超越。故有豈唯而已耶之言。】

  用這些來襯托、顯示出這部經之不可思議,超越世出世間一切經典。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然玄籍百千。幽關半掩。】

  這兩句是說到本經,前面是跟眾經世出世間法做個比較。世間法講到最高的境界,《莊子》這個顏回跟孔老夫子這段問答,那是最高的境界。出世間法,佛所講的一切大、小乘經典,《華嚴》統統超越了。這也正是古德所說的,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拿來做一個比較,《華嚴》第一,所以我們在此地看出來,《華嚴》確實是第一。『玄』是幽玄,『籍』就是典籍,就是指這部經。『百千』是說這部經分量之大。這兩句,這第三個小科:

  【教起由致。慶遇希奇。文中二。】

  有兩段。這兩句是第一段:

  【明昔翻未具。】

  第二段是底下這一段,在第一百五十五面,那是下面那一段,是說這次的翻譯。因為這個本子在《華嚴經》是第三次的翻譯。所以『昔翻未具』是指過去晉譯與唐譯的。晉譯我們今天稱為《六十華嚴》,唐譯稱為《八十華嚴》。我們現在念的這個,這是唐貞元年間第三次翻譯的,叫《四十華嚴》,只有一品,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只有一品。我們看下面文:

  【今初。】

  這是第一個小段。

  【龍樹菩薩至龍宮。見華嚴經有三本。】

  『龍樹菩薩』,是初地菩薩化身來的。我們看他的傳記,這個傳記都是菩薩應現在世間。換句話說,菩薩應現在世間,他一切的作為都是教化眾生,都是給眾生做一個榜樣的。換句話說,他是在舞台上表演的,你不要認為那都是真的。不可以把他當真,他是表演的。那他表演什麼?他表演世間最聰明的人,最有智慧的人,他的記憶力之好,我們現在的錄影機都不如他。就像當年佛在世,阿難尊者一樣,聽過一遍,永遠不會忘記,他有這個能力。而且耳目聰明,我們看書要一行一行看,人家看書,這一面一看就看完了,就像現在電腦掃描,一下就完了。他從頭到尾念下去一個字也不會錯,這個本事真了不起。現在我們只用電腦才辦得到,人沒辦法辦到。他那個人腦超過電腦,有這個本事。所以他在沒有多久,就把這世間、出世間的書籍念完了。世間所有書籍他都念過,沒有一樣他沒有念過;出世間,佛法在世間的這個典籍,他統統都念過了。這個完全念完之後,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所以貢高我慢的心就生起來了。第一個,這世間所有的一切有學問的人都不如我,我是世間第一,這個傲慢心生起來。這《金剛經》上說,大菩薩要常常護念小菩薩,大龍菩薩看到龍樹,這個時候需要幫忙了,也就化身跟他見面,跟他討論這世出世間學問,那當然龍樹是不如大龍菩薩。大龍菩薩覺得你不必傲慢,你看的東西不算多。他說世間的我都看盡了。這算得了什麼!我帶你去看一個地方,那地方東西比這個世間多得太多太多了。這龍樹菩薩一想,還有這麼個地方,好,趕緊跟他去。

  這一到龍宮。佛當年所講一切大乘經典,這個世間人沒有能力接受,《華嚴經》是佛在成道二七日中所說的,所以現在小乘人,不但小乘人,許許多多的學者,不相信《華嚴經》,因為在歷史上找不到依據。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在那裡入定。而在《華嚴經》上說,釋迦牟尼佛不是在那裡打坐,是在那裡講《華嚴經》。當時有無量無邊的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來參與這個法會,聽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我們凡夫怎麼會曉得,曉得他坐在那裡幹什麼?我們不知道。他在那裡講經,所以這不是人天的境界。經講完了,大龍菩薩把這部經帶到龍宮去收藏。諸位要知道,這個《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說法全部佛法的總題目,我們現在不用這個題目,我們現在用《大藏經》。實在講,我們今天講的《大藏經》,就是跟《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題目意思完全相同。「大方廣」是講的法,真如本性,本性的體,本性的現相,本性的作用。大是說體,方是講相,廣是講作用,所以說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講什麼?都是講大方廣,就是講這個法門。佛是能說的人,也就是完全覺悟的人。下面是比喻:「華」,它的全經經題是《雜華嚴飾經》。雜華,像個花園,什麼樣的品種都有,它不是純一的,樣樣都有,叫雜華。莊嚴,裝飾,像一個大花園,應有盡有,一樣都不缺。這就是像我們現在講《大藏經》,就這個意思。所以這部經是佛一切經的全部,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切經的一個部分,它是全部,所以叫做根本法門,這一切經是《華嚴》枝葉,《華嚴》眷屬。那這個被大龍菩薩收到龍宮裡面去了,收藏去了。現在人對這個事情,很多老和尚都不贊成這個說法,為什麼?不合乎科學。現在潛水艇,潛到這個連南、北極都去了,沒有發現龍宮。

  樣樣附會到這個科學,那問題就多了。科學不能解決的問題太多了。現在在國外,用通靈的方法,用催眠術的方法,確確實實發現到人有過去生,這個科學沒法子解釋的。有些人,他前生是別的國家來的,在催眠當中,他說出他前生是什麼姓名,住在什麼地方,當時他居住的環境情形怎麼樣。那一查,都是幾十年、幾百年前的事情,可是到那個地方,博物館、政府那些檔案確實是有那個人,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是如此,證明一點沒錯。可是還發現了,很有多人前世畜生道來的。還有一部分,不是我們地球的,其他的星球,外星球來投胎的,那個外星球就沒有法子找了,沒有能力去,確實有三世。我們中國人講靈魂,確實有這個東西。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土,諸佛菩薩、鬼神同居在這個世界,彼此不相干,彼此不妨礙,證明了《華嚴經》上所說的,事事無礙,彼此不妨礙。我們在這邊蓋一個房子,那鬼也在這裡蓋一個房子,這房子重複在一起,但是我們覺得是我們的房子,他覺得是他的房子,沒有妨礙,這是《華嚴經》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華嚴宗裡面講的法照禪師,在五台山遇到文殊菩薩,大聖竹林寺。他下山之後,回頭再一看,沒有了。他明明在那個地方還聽了一座經,跟文殊菩薩問了很多話。你們再看看,台灣最流行的《三昧水懺》,很多道場都拜這個懺。《三昧水懺》是講悟達國師的事情,迦諾伽尊者替他治好人面瘡,那個迦諾伽尊者,那是阿羅漢的道場。他那個人面瘡確實是治好了。治好以後,下山,再一看,沒有了,那道場沒有了,荒山一個。類似像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了。龍宮,哪有凡夫能發現的,哪有潛水艇能夠到達的,不可能的事情。連鬼神的境界,我們人都沒有辦法,何況這佛菩薩的境界!所以像這些地方不可以附會科學。科學沒有達到盡頭,還會進步的。再過幾百年看看,進步了,也許科學又發現可以跟靈界交通,可以跟菩薩、阿羅漢交通,那個時候就證明了,現在還沒有這種能力,科學再發達,可能會有這個能力。那這是大龍菩薩帶他到龍宮,看他所收藏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先看下本:

  【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這個分量差不多有我們現在的《大藏經》。說上本的,這不可思議!

  【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

  這『十』是十個,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一個四天下微塵品。

  【上中二本。閻浮提人力劣。不能住持。】

  龍樹菩薩看到這個大本經,傲慢的念頭完全消失了,才知道自己所學的太少太少了,微不足道。那想一想,這個上本,不但上本,連中本都不是我們地球上人類能夠接受的,分量太大了。所以只好把這個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將這部分帶到了我們人間來,這個人間才有《華嚴經》,《華嚴經》是這麼來的。人間才有《華嚴經》。所以龍樹菩薩是大臣,八宗共祖,八個宗都是他傳的。換句話說,《華嚴》完全是從他出來的,他以前沒有《華嚴》,他以前沒有密宗。密宗是他老人家去開鐵塔,這個鐵塔一打開,鐵塔裡面金剛薩埵菩薩,這才跟金剛薩埵見了面,金剛薩埵把密法傳給他。金剛薩埵是誰?普賢菩薩化身的。所以密宗裡面,跟顯宗實在是顯密不二。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準提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在密部裡面,化身為準提;普賢菩薩在密部裡頭化身,就是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是密宗裡面開山的祖師。所以龍樹菩薩:

  【將下本流布天竺也。】

  當時這《華嚴經》是有十萬偈,四十八品。

  【言玄籍者。玄妙典籍也。百千者。即下本經十萬偈也。】

  《華嚴經》留存、『流布』在我們世間百千偈,『百千』就是十萬,就是『十萬偈』。現在傳到中國來是殘缺不全的本子。

  【言幽關半掩者。謂晉譯三萬六千偈。】

  這是最初傳到中國來的。因為這個分量太大,實在講,收藏相當不容易。尤其那個時候的經是用貝葉寫的,貝多羅的樹葉,在我們台灣也能夠看得到,從印度帶來的。這個樹葉很厚,有一點像我們中國的香蕉葉差不多,比我們的香蕉葉耐用。他把它裁成一塊一塊的,一片樹葉寫四行,兩頭穿洞,用繩子穿起來,你想想,這一部《華嚴經》那要多少?這多了,很容易丟掉,很容易散失。所以傳到中國來,只有三分之一多一點,三分之二的經都丟掉了。但是這部經太好了、太寶貴了,還是把它翻譯出來。所以這部經翻成中文,就是《六十華嚴》。《六十華嚴》的文字翻得很好,但是經文缺失太多,往往你看,看到這一段應該還有意思,它下面都沒有了。這就很明顯的當中這個缺的文沒有到中國來。

  【唐加九千偈。成四萬五千偈。】

  到唐朝武則天的時代,實叉難陀到中國來弘法,也帶有《華嚴經》。所帶來的比晉那個時候的要增加了不少。所以做第二次的翻譯,翻成完了之後叫《八十華嚴》。這增加『九千偈』,就是比晉譯的多了九千偈。從三萬六千偈,這就變『成四萬五千偈』,還不到一半。一半,還要加五千偈,還不到一半。但是增加這麼多,大致上的意思能看得出來了。雖然不詳細,大致上可以看得出來。所以以後修學《華嚴》,都採取八十卷這個本子。這是說:

  【經來未具。】

  《華嚴經》傳到中國來不具足,缺少的部分太多了。

  【故幽微關鍵之教而半掩也。】

  來了一半,好像門只開一半,那一半沒開,是不是?這部經到中國來只傳來了一半,另外一半沒傳來。底下這一段,就要給我們敘說這一次的翻譯。這一次的翻譯是最後一次翻譯,所傳來的也不是完全。但是它是最後一會,《華嚴經》是七處九會,最後一會,這一會是圓滿的,沒有一點欠缺,所以整個翻出來,稱為《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八十卷裡面的「入法界品」。八十卷「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你看這個完全到中國來的時候,真是增加了幾分,四十卷。所以我們今天讀《華嚴》,應當在八十卷裡面,讀它前面的「離世間品」,也就是五十九卷。念那個五十九卷,再念這個四十卷,這樣合起來總共九十九卷,是我們中文翻譯《華嚴經》最完整的本子,九十九卷。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