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一六集) 1991/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16
請掀開經本,二百八十七面倒數第四行,從最後一個字看起:
【心與境冥等者。】
這段是解釋《疏》文裡面的「心與境冥,智與神會,成能證智」,是解釋這三句的。我們看註子:
【即唯識見道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這個引用的《唯識》見道偈,就是這四句。《唯識》是大乘佛法,當然這個見道就不是小乘的見道。小乘見道是須陀洹果,初果,小乘見道位。大乘見道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菩薩這就見了道。十信位的菩薩雖有定,沒有開悟,這個開悟不是普通的開悟,就是常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十信位的菩薩都沒有到這個標準。在一般經論上,我們看到《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他不見道他怎麼會起信?見道之後這就起信。所以《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境界,是此地『心與境冥』,是這個境界。
再看《金剛經》上講的境界,也是這個境界,《金剛經》上告訴我們,若菩薩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為什麼?還沒有離相。後半部,就講得更深,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那個見比相又要深一層,那也不是菩薩。由此可知,《金剛經》上所講菩薩的標準,也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不是普通的菩薩,也是初發心的菩薩。這是十住,第一住叫發心住,這發菩提心。我們常講菩提心,也說菩提心一發那真的發了,那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再看看《楞嚴經》上,《楞嚴經》特別講的這《二十五圓通章》。那二十五位菩薩是何等菩薩?也是圓初住菩薩。所以你不要看的說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他的身分是初住菩薩,在華嚴會上他是第七迴向菩薩,那個地位就很高。法華會上最高,法華會上是等覺菩薩。他在哪一個場合,他代表一種什麼身分,這一定要曉得。
大師在此地給我們引《唯識》見道這一首偈,就是見道的人,禪宗講明心見性的人,我們淨土宗裡面講初得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什麼時候我們自己得理一心不亂,自己曉得,不要去問人。不要去問別人,我現在到什麼境界?你去問別人,人家騙你,你也不知道。自己曉得什麼時候,自己的智與境,冥是合一,像水乳交融分不開。智就是境,境就是智,到這時候,你就入了境界。那我們現在是不是這個境界?我們這現在心是心,境是境,清清楚楚,界線分明,可見得不是這個境界。
我們把這四首偈,簡單的說說,『若時於所緣』,所緣是境界,所緣的境界,緣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接觸。我們眼見色,接觸色法的境界;耳聽音聲,接觸聽音聲的境界;乃至於意,接觸智的境界。智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常識、知識,接觸這個境界。這就是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這就是這個意思。『智都無所得』,這個接觸境界怎麼樣?接觸境界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妄想,這就是心境融成一體。這種境界,說實在的話,我們有沒有?決定有,不可能沒有,這是真實的境界。決定有,為什麼我們又說沒有?這剛剛有,馬上就迷了。譬如這經論上講得很清楚,我們的眼睛接觸外面這個境界,最初這一剎那,這一接觸的時候,還沒有分別它,還沒有起心動念,這個時候就心與境冥。可是問題出在哪裡?就是第二念就不行了。第二念就有分別執著,第二念就迷了,第三念就更迷,這愈迷愈深。假如你永遠保持這第一念,那本來就是佛。
你看《華嚴》、《圓覺》上講得沒有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說本來是不是佛?確實是佛。經論上又常告訴我們,保持初心。什麼叫初心?還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那叫初心。那個時候的心,心量跟法界是一樣大,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一起念,就有分別,就有執著,這個心量馬上就縮小。這個念頭一生,一念分別起,一切的分別統統現前。不是說只有一個分別,它好像連鎖反應一樣,一念分別就統統分別,無量無邊的分別執著統統都起來了,這就把本來一真法界變成了無量無邊的法界。無量無邊不好說,這佛把它歸納為十大類,稱為十法界。十法界是從一念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這是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病根之所在。
分別執著是情,情執害我們自己害得很慘,無始劫以來,我們生生世世都學佛,都學得不錯。學得不錯,為什麼沒有成佛?為什麼沒有往生?情太重了。這一生看你,你能不能把這個字放下,如果不放下,那這一生跟過去生一樣,還是不能成就,來生再來!來生能不能遇到佛法,靠不住。來生還有來生,總有一次會碰到佛法的,這是對了,那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劫?再碰到的時候,能不能碰到個殊勝的因緣就很難講。所以佛在經上才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真的難聞,人身是真難得。
「智都無所得」,就是《心經》末後的「無智亦無得」,就是這個境界。我們現在一天到晚拼命在求智,唯恐自己無智,這很糟糕;天天在求得,唯恐自己這個得失掉。你又求智,又求得,這個門就沒有分了。那不學佛的人,我們不說,說學佛的人,不僅僅在家學佛,就包括出家學佛也在內,有幾個真學佛的人,四眾都說,不求智也不求得,有幾個?真正不求智也不求得,他這一生是必定成就,沒有不成就的。如果還有一念要求智、要求得,換句話說,他這個道業在這一生沒指望,決定沒指望。能不能往生?那得看他臨終那一念能不能放下?臨終這個得失心還放不下,那往生也沒指望。人間很苦,生在現代這個社會,對於一個修道人來講,比過去太平盛世這個緣要殊勝。殊勝在哪裡?太平盛世日子好過,不太想出離。現在這個社會這麼亂,都不想在這個世間住了,這就是個好的因緣。所以這個生活環境不好,能夠使我們這個出離之心能生得起來,求道的心格外的堅固,有這個好處。
這句就是疏文裡頭,「心與境冥,智與神會」,這兩句的意思都顯示出來。智是能,境是所,如果我們把這個事實搞清楚,這才曉得歐陽竟無先生所說的,佛教不是學術,不是哲學。為什麼不是哲學?哲學裡面能與所是對立的。佛法裡面雖然講能所,能所不對立,能所是一個。好像這個燈一樣,燈能放光,燈能放,光是它所放,所放的光又照燈。這個光能照,那燈是所照,你說到底哪個是能?哪個是所?都可以說是能,都可以說是所,它是一不是二。哲學,一定有能知、有所知,能所是對立的,佛法不是對立的。佛法是自己知自己,除了自己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個自己是什麼?唯識裡面講就是識,能也是識,所還是識。能是識的見分,所是識的相分。識有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這四分是一個,不是兩個,這是不太好懂的地方。為什麼?不是我們平常常識裡面有這些東西。所以從這個事實來觀察,它不屬於哲學的範圍。
『爾時住唯識』,這剛才講了,識,能也是它,所也是它。唯識是唯獨有識的,除識之外什麼都沒有,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識,識在那裡變化,不管怎麼變,總離不開,還是識。這古人用金做比喻,以金作器,做得再多,還都是一個黃金,除金之外,沒有,什麼都沒有了。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在十法界依正莊嚴,那是什麼東西?參透了,原來就是一個識,唯識。唯是唯獨,就這個東西。識是什麼?識就是自己本人。『離二取相故』,什麼叫二取?下面有解釋。
【謂能所。】
能取、所取。能取、所取,怕大家聽了不太容易理解,我把它換一個字,能得、所得。這個得失,我們的心很重,換個字,一個意思。這兩樣都離了,你才曉得沒有能得,也沒有所得,這是真的。你不要以為今天這個世間法裡頭,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能得到,你看錯了,你想錯了,你得不到。能得,誰能得?我這身能得嗎?譬如說我今天得錢了,這大家都很歡喜,你得的很多錢,你再仔細問,誰得了?我的身得了,這身一分析,無量的細胞,哪個細胞得的?何況這個細胞剎那剎那在新陳代謝,這自身都保不住了,它還得個什麼?所得的又在哪裡?迷惑人才有能得、所得。覺悟的人知道,《心經》是覺悟的人,無智亦無得。他那個智是能得,那個所得就是這個世出世間一切法。不但世間一切法不可得,菩提涅槃也不可得,你將來要真有個菩提涅槃所得,那你就壞了;真有佛道可成,也壞了,無能成,也無有成。
所以佛說一切法,說穿了,這是佛講了真話,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說的些什麼?黃葉止啼。黃葉止啼什麼意思?小孩在哭,哭得很傷心,大人在地上揀一片樹葉落下來,黃葉子它落下來了,綠葉子不會落!落下來告訴他,你拿這個去買糖吃。這小孩一看到,這可以買糖,不哭了,這騙小孩的!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黃葉止啼而已,是讓我們在這裡面真正覺悟事實真相。真相明白了,你就得大自在,那真的得大圓滿。雖然自在圓滿,心裡有沒有得失念頭?絕對沒有,有得失念頭,你決定不自在,你也不圓滿。所以言說、思惟都有一個範圍,都有一個界限,這是佛能夠幫助我們的。佛的意思是要我們藉他的言說、教導,要突破這個界限,這是佛的意思。佛絕對不要教我們去守住他這個範圍,那就壞了。要教我們突破,突破之後才能看到真相,那就跟他一樣。不能突破,侷限在這個範圍之內,給諸位說,這是什麼境界?這是六凡境界,四聖都達不到。你說四聖裡頭最低的阿羅漢,阿羅漢突破了我執,菩薩突破了法執,這才真相大白。這是佛教化眾生目的用心之所在,我們要能夠體會。
所以聽講經,不能被言說範圍住;看經,決定不能被經文侷限住。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義在哪裡?意在言外。那個義是說不出來的,不但說不出來,也想不到的,所以叫不可思議。思是思惟,議是議論,那個真實義是不可思議的。你要問真實義在哪裡?無所不在。在經本裡面,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義;離開經本,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也全是真實義。真實義你見不到,就是你有能、有所,有分別、有執著,所以真實義就在面前,你也見不到,離開能所就見到了。常聽經的同學聽多了,經文這些句子耳熟了,耳雖然熟,還是做不到。原因何在?就是能所這個習氣,久遠劫以來就跟它交上朋友,真的是難分難捨,習氣太深了,放不掉。
所以古德告訴我們,修行的要領就在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個話說得很明白、很簡單、很扼要也很清楚。什麼是熟處?能所習氣很熟。什麼是生處?不分別、不執著,這很生疏。如果我們把生疏的變熟了,把那個熟的再把它變深了,這個就成功了。你要曉得這個事實,你就會用功了。八萬四千法門,無論選擇哪一個法門,那只是方法與手段。方法手段儘管有差別,那個目標方向決定沒有差別,為什麼?都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你用念佛的方法行,你用持咒的方法也行,你用參禪的方法也行,你用念經的方法也行。方法任憑你選擇,你要曉得我用這個方法是幹什麼的?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每天念經,每天拜佛,佛菩薩保佑我,佛菩薩喜歡我,我天天念給他聽。熟處更熟,生處更生,這樣學佛錯了,大錯特錯。
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學佛是做心地功夫,形式沒有關係。你家裡供不供佛像,無所謂;你天天拜不拜佛,也無所謂,甚至於念不念佛也無所謂,他用參禪的方法,他就不念佛!可是他所用那個功夫,他方法目標他純正,那就有成就。可是世間一般人著相,要看到你這樣做法,這個人不用功,你看看,從來沒有看過他拜佛,他家裡佛像都沒有,他怎麼會是個佛教徒?人家將來成佛了,他還在搞六道輪迴。所以這個事實真相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這個功夫才真正能得力。從這個地方來說,說實在的話,學佛也是真難。
我在板橋講這三天,你們也有不少同修去聽。你聽了這三天,你會體會到,它實在是不容易。通常講,我們講發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礎是在三學、是在三皈,持戒。你沒有三皈,沒有持戒的這個基礎,你菩提心從哪裡發?可是三皈要有孝敬慈善的基礎,這四個字沒有,你那個三皈就沒有了,三皈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今天不要說是在家同修這個三皈了,就是出家,出家人的三皈到底有沒有,還是個問題。所以佛法真正的基礎,是從孝親尊師,慈悲修善,從這裡開始。經上一開頭都是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是什麼標準?具足孝親尊師,慈心,修十善業,那樣的人才叫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是佛經上善最低的標準。大乘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那些人都不夠格,為什麼?他要十一句統統圓滿,除了前面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還要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還要加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才是大乘經典裡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讀了這個經,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佛有沒有教導我?具足這些條件,就是經上講的不可思議的感應,真的不是假的,很快就得到。我們今天讀經,經上講這個感應這麼快速,我們念了沒有感應,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不是善男子也不是善女人,這不是他的對象。好,我們再接著把底下這段文念下去,這個意思都說出來了。
【即前加行推一切法名義自性差別空。能緣亦空。】
『自性差別空』是所緣的。底下講『能緣亦空』,能緣是智,所緣的是境界。
【然未冥合。】
這個『冥合』很難。能離,離能、離所還可以做得到,能所離了之後他能契合,這就不容易。這個境界,也就是這個事實,我們要很細心的去體會。離,這個話很難講,你說離開他,不要他?不是這個意思。譬如說我們今天用黃金做這個佛像,離像,我不要這個像,不要像,金也沒有了,那怎麼行?我不要能,那能,金沒有了,哪來的像?事實上這個像與金都存在,不可離的。由此可知,佛講這個離不是離能也不是離所,是離你那個分別能的心,分別所的心,執著能的心,執著所的心,離這個。這個意思要聽懂,不聽懂就搞錯了。
離能什麼?那心是妄心,虛妄分別。離了這些妄心了,離了這個虛妄的境界,這個虛妄境界是你心裡執著這個境界,你心裡分別這個境界,把這個東西離掉,真的能、真的所就現前,所以你才得真正的受用。假如能所真的離開,還有什麼受用?什麼也沒有了。這是《般若經》裡頭最難講的一個問題,最容易叫人誤會的一個問題,搞不清楚,人家就誤會了。我叫你捨財,把財統統都丟掉了,錯了。你財丟掉的時候,你能得自在嗎?你能得快樂嗎?恐怕得來是更苦,明天沒飯吃。是叫你離什麼?離執著錢財的那個觀念,把這個捨掉,有跟沒有一樣,心境坦然,這個真快樂。我這個應用還是很自在,我不缺乏。那不捨這個念頭行嗎?不捨念頭你有煩惱,你有憂慮,你有牽掛,你有得失,那不快樂。一切捨棄掉的時候,得大自在,真快樂。換句話說,不是在事上離,也不是在體上離,是在你妄念上離,你把這個妄念離掉。《般若經》裡面所有一切叫我們捨,叫我們離,都是離這個妄念,離妄想分別執著。體相如如,這是真正的佛法。底下又引一首偈說: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下面有一個少物一個註解,什麼叫少物?
【少物。謂空相也。有所得者。未冥合也。】
底下有個比喻好。
【日空者。喻理智。但晝明便是日光。不必須見日輪之相。及照物之相也。】
比喻好懂,我在前面舉的是燈放光還照自己。這個比喻裡頭也有這個意思,但是他講這個境界很廣,凡是光明遍照地方統統含住了。『現前立少物』,就是你心裡面還有一點點執著。唯識是一門很繁瑣的東西,它很囉嗦,不像禪,禪是簡單明瞭。禪,六祖所講,「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是一切都不立了,你還有一物在就錯了。這個立少物就是有一物在,有一物在,你說這『是唯識性』,你已經證得唯識性。
這證得唯識性,跟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是一個境界。你是不是真的見性?沒有。為什麼?你還有所得。你還有這個妄念還沒有捨掉,你心性裡頭還有一個妄念在,你就沒有見性。這個妄念就是障礙,障礙什麼?障礙了自性,不能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人不叫明心見性,叫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就是禪宗裡頭一法不立的境界。他的心跟法界、跟宇宙合成一體,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是虛空法界。自性跟法界是一不是二,這個就冥合,這才能得大自在。能也不執著,所也不執著,不能會合起來不行,那個沒有契入境界,一定要融合,知道它是一不是二。
非證入唯識,沒有能夠證得唯識性,沒有能夠見性,也沒有得到理一心。事一心是定,理一心是悟,學唯識的人也要修定。所以唯識這裡頭講的,五重唯識觀,觀是止觀,它有止、有觀,它有五個層次,契入唯識性的境界。所以學佛無論走哪一個法門,都要真正用功。在功夫當中,沒有討便宜的事情,如果想投機取巧,討一點便宜,這個念頭就錯了,有這個念頭就錯了。選擇法門要知道自己的根性,無量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適合於自己,適合於自己的根性,適合於自己的程度,適合於自己現前生活環境。也就是儘量避免障礙,障礙愈少愈好,你這樣選擇修學起來就容易,阻礙少了。
那在所有法門當中,這是諸佛如來給我們介紹的,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最容易、最簡單、最可靠、最穩當。但是念佛,也要放下萬緣。一面念佛,一面還想名聞利養,那怎麼行?這佛念不好。所以古德教給我們老實念佛。什麼叫老實?老實,這心裡頭只有一念,念佛,除這個佛念之外,什麼念都沒有。你們想想看,那是不是放下?徹底放下了,這叫老實。老實人決定成功,老實念佛,一定往生;老實參禪,一定開悟;老實讀經,一定大開圓解,就怕你不老實。八萬四千法門,不是說念佛要老實,門門都要老實,離開老實,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換句話說,老實就是專精,要專一,要精純不雜。我們再看《疏》第二小段:
【能所無二者。】
這段文一共給我們說了十門,都是講能所契合。這章經,大家如果能在這上體會,我們雖然沒入這個境界,多少能理解一點。就好像我們雖然沒到達那個地方,但是我們曾經聽說,沒有到過那個地方,我們看過地圖,看過那邊畫片,心裡有個印象,能夠在自己修持功夫進展到什麼程度,自己清楚,自己明白,這有助於修學功夫的。『能所無二者』:
【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體之智。還照心體。舉一全收。舉理收智。智非理外。舉智收理。智體即寂。如一明珠。珠自有光。還照珠矣。】
前面是舉的唯識法相宗的教義來說。這段是:
【第二法性宗證道。謂大乘終教也。】
在這個地方,可以跟諸位透一點消息,什麼消息?這初發心。我們通常講小乘初發心,初見道是須陀洹果,大乘初見道位是初住菩薩。那二住菩薩?他是不是初見道位?也初見,初見二住。就如同在學校念書一樣,一年級,第一天上課那個是不是初見?初見那個課本。到二年級的時候,第一天上課也初見;三年級第一天上課,還是初見。所以這個見道位,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是初見,那成佛了,也是初見。這個意思平常不太講,為什麼?怕聽糊塗了,天天都是初見道。你們讀經或者念佛,天天有悟處,天天有新的境界不同,天天都初見道,這才是真實義,才是真正的意思。天天新,日新又新,永遠是新的,新就是永遠在見道,不停的在見,不住的在見。
我們看註解,這個註解講清楚了,前面文就明白了。『第二法性宗證道』,這法性宗是見道位,『謂大乘終教也』,這就不是大乘始教。唯識是大乘始教,大乘的開始,這是快到大乘,快畢業了,快到畢業了。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前面講的一切法是唯識,識跟性還是隔一道。這就為什麼說始與終,識沒有離心心所,到性,心心所沒有了。識是什麼?性迷了叫做識,識悟了就叫做性。這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心就是自性,性就是自心,為什麼說一個心又說一個自性?這文章不重複,重複就累贅,可以給它刪掉,這不是好文章。說心、說性是一樁事情,可以通用的,但是兩個字合在一起,裡面就有差別。說心,是從作用上講的;說性,是從體上講的。有體、有用,心是作用,什麼作用?性的起用,自性起作用,我們就叫它做心。所以叫發菩提心,沒有叫發菩提性。是不是?心是發菩提心,是真性起作用。發菩提心就是叫你自性起用,自性的用是覺悟的,不是迷的。這個凡夫的心是識心,它不是自性,是八識起作用,識心起作用,所以他迷,覺性起作用的這是悟。那說兩個,這兩個就很有道理,這個意思才全。說性是體,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一個體,體是一個。說心,心是講相,它作用能現十法界,能現無量無邊的相狀,無量無邊的相狀還是一個性。事實搞清楚了,這才真的曉得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相跟性確實是一個。
譬如說這個像,這個佛像,這個性,體性是金的,金就是佛像,佛像就是黃金,這沒錯,是一個,才把這個真相真正搞清楚。我們這個觀念能不能理解?有些人聽懂了,但是非常生疏。明白之後的下面功夫,就是如何把這個生變成熟。通常我們講的性不是相,相不是性,這個相不是那個相,這就是我們的分別執著。我們以為我們這個見解一點都沒錯,人的相跟狗的相確實不一樣,你怎麼能說他是一樣?你們想想看,你怎麼能說他是一樣,我們決定認為他不一樣。今天的科學家知道是一樣的,你把這個人身體分解分解,分解到最後變成原子、電子,那狗分解分解也是原子、電子,原來是一樣的,沒有兩樣。《金剛經》上給我們講「一合相」,你能夠了解一合相,才知道原來一切萬法,相也沒有差別。差別在哪裡?就是這個一,一就是個物質,基本的物質,它的組合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而已,除此之外,它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確實是一合相,這才真正看到一切萬象的真相。所以講性是共同的,這個大家能夠接受,勉強能接受,這不至於反對。說一切相是一樣的,大家就反對了,就不能接受了。所以你念《金剛經》,懂得《金剛經》講一合相的意思,你就了解。下面引用「梵行品」的一句話:
【是梵行品文。】
這是前面「知一切法即心自性」,這是《華嚴經.梵行品》裡面的一段文。下面再解釋:
【即體之智等者。七祖云。只是無念之心。自知無念。】
這是一個整句,不能念一半。假如說只是一個『無念之心』,無念他什麼也不曉得,那這就變成無想定,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這是外道,這個錯了,那叫枯禪死定,那個沒有用處的。佛所講的定是活的,怎麼是活的?他知。無念,『自知無念』。那個自知是什麼?自知是覺,他不是不覺。所以佛講的這個禪定,這個禪的意思叫靜慮,也叫做止觀,止觀跟靜慮意思是一樣的。靜是什麼?靜是安靜,就是靜止,就是心裡頭一個念頭都沒有。慮跟觀那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眼睛睜開,外面的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裡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執著,這是『即體之智』,這個叫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真心的任運起用,就是很自然的起用,佛法裡面叫做法爾自然,沒有落在意識裡頭,這裡頭沒有意識。
凡夫這一動念,裡面就有分別,就有執著,這就落在八識裡面去,就把即體之智一變,變成八識五十一心所,就這麼變的。變的速度非常之快,快到你自己都沒辦法覺察。你要說凡夫跟佛菩薩差別就在此地,佛菩薩這個智照,他不變,我們在變。佛菩薩給我們眾生說法,他要不要變?他要變。他要變,他知;我們這個變不知,就糊裡糊塗變了。人家那個變的是知,他不變,他就不能跟我們說法,這就叫倒駕慈航,他從哪裡倒?他也得把智變成識,跟我們才能溝通。他那個智不變成識,跟我們就不能溝通。所以我們是智自然就變成識,再也變不回去。人家是他可以變成識,他立刻又可以恢復智,他恢復得很快。換句話是,給我們說法,這是智變成識給我們說法,法一說完,他又恢復智,他馬上就恢復,他不會住在識裡頭,不會停止在這個裡面,人家的本事就在此地。我們差就差這一點,凡聖之差,不多,就這麼一點點。
今天我們這個理搞清楚了,事實好像也明白了,下面就是我們怎麼做功夫?如何在境界裡常常能保持著即體之智?也就保持這個無念的心,這個心是清清楚楚、明明瞭瞭,要保持這個。底下又說,怕前面說不懂,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還是一個意思。
【即體而用自知。即用而體自寂。】
從體跟從用上來說。從體,我們還是舉這個眼根來講,眼是能見,是體,外面境界是所見。能見的眼,見到外面境界,這個『自知』就是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並不是說他不清楚。譬如說我們每天走這條路走得很熟,每天走的時候,是不是要看看路有沒有走錯?走得很熟了,不要看了,自自然然哪裡拐彎,哪裡轉角,他自然就是,他不要起心動念,這就是智。如果這裡看一看,那個地方看看,再對照對照地圖那是識。為什麼是識?生。為什麼是智?他熟。你看,還是一個生與熟的問題。
怎麼知道到他清楚明白?你一問他就知了。你一問他這個,他也懂,他會跟你講得清楚;問那個,他也給你講得清楚,他確實不糊塗,確實是明瞭。你不問他的時候他清楚,清楚,他沒有起心動念,他也沒有名也沒有相。你問他,他退回來變成識,識裡頭又有名又有相,他可以跟你解釋;離開一切名相,沒法子解釋。這個經上常講倒駕慈航,是這樣倒法的。佛家很多術語,我們都平常聽得耳熟,但是都是模糊,都是不清楚,裡面真正的含義沒搞清楚。這個倒駕慈航,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回來了,倒駕慈航是不是?這個解釋不是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不是這個意思,不能把它錯解了。但是這種解釋的人是很多,悟解的人很多,真正理解的人不多。從用上講,用是講這個智照,或者是講我們在講說法。這個說法是用的是識,你給別人講解的時候是識,雖然在講解的時候,你能照體的時候,確實是湛寂不動的,見性不動。《楞嚴》上講這個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見性不動,這都是解釋「即體之智」的意思。
【又迴向品云。】
這就是《華嚴經.十迴向品》。
【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證。】
「迴向品」這兩句話,古來祖師大德常常引用,所以這個文,我們念得很熟。雖然念得很熟,沒入他的境界,這也是很苦惱的事情。如是什麼?這個字含義就廣,含義深。你看佛經一打開,第一句「如是我聞」,這個地方如,就是如是我聞那個如。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詮釋這個字的含義,在《般若經》上講,諸法實相,這就叫如。如是什麼?如是沒有兩樣,是一樣的。以體跟用來說,體就是用,體如其用,用如其體。從性相上來說,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從理事上來說,理如其事,事如其理。萬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這的確要很冷靜去體會它。
再說白一點,宇宙人生的真相。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句話大家好懂,那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如,這又不懂,又迷惑了,真相就是如。所以釋迦牟尼佛所有一切經第一個就是如,如是我聞,就是說明,他老人家所有一切經典,統統說的是宇宙人生真相。就說這一個如字,這個如字說不盡,不要說這一部《大藏經》,一百部、一萬部《大藏經》,這個如字還是說不盡,說來說去就這麼一個字。所以你說佛法難,難在哪裡?一個字,一個字就解決了。你說簡單,這不簡單,這一大本《大藏經》,不簡單。這都是如的意思。只有如才是,是就是沒錯,完全正確。所以如是事實真相,智是能證。你怎麼曉得事實真相?智,智知道事實真相。智從哪裡來的?智從如來的。原來如跟智是一不是二。所以『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這句話意思很深了。
你要明瞭之後,你才曉得佛法裡面講修行證果,要用什麼智慧?要用如智,不能用如外智,如外智是不可能的。這個如外什麼?我們常講,心外求法。要用自性的智慧你才能證得,自性之外的智慧不能證得。自性的智慧從哪裡來?從禪定當中得來,所以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是什麼?定就是平常心,平是平等。我們心裡頭有念頭就不平,有分別就不平,有執著就不平。就像水起波浪,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心平了,這平了。常是什麼?常是永遠保持這個樣子,這平常心。我們的心都很不平常,佛與大菩薩們他們的心才是平常心。這個心起作用就是智,不要再求智了,就像那個水,水在沒有波浪的時候,平靜的,平的。平的像一面鏡子一樣,它自然就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那個照什麼?照就是智,他要不要再去用個智照?不需要了。所以清淨心起用就是智,這就叫什麼?如智,本性的,本具般若智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
所以我們今天在外面求學,這是大錯特錯。你書念得愈多,就愈迷惑顛倒,這個事情很麻煩了。古人讀書,觀光考察到什麼時候?心平等清淨之後,用如如之智照如如之境,他在這個時候。所以古人讀書,他是先修根本智,然後後得智自然圓滿。我們現在的人不曉得修根本智,後得智完全沒有。沒有智慧搞什麼?虛妄分別,所以搞得天下大亂,搞得我們受這麼多苦難。
這兩句就證明了,古人教學的時候有道理,這是理論依據,《華嚴經.迴向品》裡面說的。為什麼叫你念一本經?為什麼叫你念一個咒、念一聲佛號?什麼都不想,修根本智,就是修如如智,如如智現前。這個如如智不大好懂的話,換個名詞,修清淨心,這大家好懂。清淨心現前,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清淨心現前之後,給諸位同學,那一部《大藏經》,我說過三個月就通達、就圓滿了。三個月這個時間已經很長了,再縮短來講,這一部《大藏經》一剎那之間就完全通達,這給你講的都是真話。為什麼?如如智照如如境,一照就明瞭。你沒有這個智慧,《大藏經》念一百年,你一竅不通,念前頭不曉得後頭,念後頭前頭忘光了,這是真的。
由此可知,佛法修學,清淨心是最重要的。你要修清淨心,先要找出我哪些地方不清淨。你知道自己不清淨,然後去想辦法把不清淨的捨棄掉,你恢復到清淨。《大乘無量壽經》是一部非常好的經,非常的精簡,你念了之後,我們現在講的那一段,五惡五痛五燒,就是檢查自己哪些不清淨。我講這部經講得很含蓄,不能細講,細講把人都得罪光了,不敢講。只是點到為止,希望諸位同修要好好體會這個意思。不是不能說,是不得不如此,這很重要,最要緊的是檢點自己。六祖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們要檢點自己,才是真正要緊的事情,早一天恢復到自己身心清淨,這真正入了大乘佛法的境界。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我們念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