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三八集) 2011/8/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百八十九面第八行,最後兩個字看起:
「大士不逐聞塵,返聞自性,是為端耳。如是演申,不逐色塵,返觀自性,是為端目。如是六根,不逐六塵,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為第一也」。這一段文說的是《楞嚴經》裡面,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他是怎麼成佛的?他是怎麼修的?在《楞嚴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就是經文裡面講的,「各自端守」,端正身心。以觀音菩薩為例子,觀音菩薩是耳根,他的功夫是六根裡面的耳根。耳是對外面的,它的境界是音聲,我們一般人耳都是向外,會被外面境界影響。觀音菩薩他用的是相反的,他聞自性,不向外面,就是不逐聞塵,聞塵就是音聲。所以他回過頭來反聞自性,用這個方法他得到禪定,從禪定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如果我們對外,肯定會被外面境界染污,受外面境界的影響,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生起貪瞋痴慢,這就叫造業。用菩薩這個例子,我們將它引申,如果我們眼不逐色塵,眼的對象是色,不逐色塵,能夠反觀自性,那我們的眼就端正了。觀世音菩薩耳根端正了,眼也端正了。
「如是六根,不逐六塵,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為第一也」。這個意思很深很深,不是初學的境界,連老修也達不到,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這個功夫不容易!現在在這個時代,能夠用觀世音菩薩這種方法的,可能就找不到了,沒有人能夠像觀音菩薩。那我們要成就怎麼辦?只有一個方法,念佛,這個方法跟反聞自性比起來容易太多了。反過來之後,眼所見的是色性,耳所聽的是聲性,身所觸的是觸性,明心見性。這個道理我們懂得,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可是做不到。念佛這個方法,我們有地方下手,我們能做到。念佛容易,功夫淺深不等,講到最深處,比觀世音菩薩這個方法還要高。確確實實在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或者在一切法門當中,念佛是第一。念佛人也必須要端正身心,不但我們往生有把握,往生的品位就很高。所以前面淺的解釋,身心端正舉儒家的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取這個。我們六根不應該接觸的,我們盡量遠離,這樣就好。凡夫煩惱習氣很重,只有遠離干擾,這是最高明的一個方法。在今天這個世界,對我們染污最嚴重的,這個要知道,就是電視、網路,染污非常嚴重。
早年我們在美國,美國的學校小學一年級小朋友就開始用電腦,那時候韓館長在世,她的孫子上小學一年級就用電腦。電腦在功課上倒不多,他去看遊戲的節目非常多。晚上睡覺,躲在被窩裡面看,內容我不清楚。有人告訴我,內容全是負面的,殺盜淫妄。小孩從小就開始學這些東西,長大能不叛逆嗎?所以許多家長我們遇到,都說孩子難教。為什麼難教?他已經學壞了。中國古人說得好,「教兒嬰孩,教婦初來」。要想把小孩子教好,什麼時候教?嬰孩。嬰孩什麼?剛出生。這種教學法只有中國古人懂得,而且在中國是世代相傳。農村婦女沒有念過書,沒有知識,但是她懂得怎樣教小孩,她有這個本事,有這種常識,這個常識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懷孕期間這個母親起心動念會影響胎兒,言行舉止也會影響胎兒。所以在中國古禮裡面有懷孕的這個禮節,這就屬於胎教。母親一定要懂得,妳的情緒、妳的舉止跟胎兒有密切的關係。妳舉止端詳,這個小孩的根就紮得好,如果性情不好,將來小孩性情就壞了,她影響他。出生之後,父母在小孩面前一定要守禮。為什麼?教小孩。他雖然不會說話,他睜開眼睛他會看,他會聽,他已經在學習了,出生下來就開始學習了。所以你給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沒有負面的,這個孩子將來就成聖成賢,身心端正,父母教的。
長大之後,雖然踏進社會,當然免不了受染污,基礎好,根好,他在接觸外面境界他懂得是非、他懂得邪正,所以他有能力辨別。現在小孩不行,從小接受的就是負面教育。真的從小到大他耳朵所聽的就是鬥爭,競爭、鬥爭,學會了自私自利,沒有愛心、沒有慈悲心。現在這個社會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愈來愈少。典籍存在,沒有人去念了;有念的人,沒有人去做了。這是我們非常憂慮擔心的一樁事情,怕古聖先賢這種好東西非常可能失傳。我們今天能做到的只是將這些好東西大量翻印,希望在這個世界上各個地方都能收藏。我們送給大學圖書館,城市裡面的公立圖書館。可是沒有人讀,沒有人真正把它落實,沒有人將它發揚光大,這是危機。
災難確實是非常頻繁,大家比我知道得更清楚,我不接觸媒體,五十年來不看電視、不看報紙,才能保持一點清淨。我每天所看的是佛經,也看一點古聖先賢的這些書。這是我們自己保護自己,避免染污。今天像我這樣的人有,不多。我們擔心的,底下一代怎麼辦?現在災難頻繁,頻率月月上升,災情一次比一次嚴重,所以很多人心慌,這也是正常現象。不過我們學佛的同學一定要知道,救自己、救家庭,除念佛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這個一定要認識。災難來的時候一定要一心不動,要坦然、要鎮定,你才有智慧。如果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非常之好。災難當中我們知道許許多多人都是死於驚慌失措,也就是常講被嚇死了,被嚇死的人很多,這是我們可以避免的,我們了解,不害怕。實在說,美國這個電影片,能找到,「2012」這個片子,多看看,多看是什麼?看成習慣了,災難就是這樣子,你就了解了,你就不害怕了。沒有見過突然來的時候,真的會驚慌失措,會被嚇死。最重要的就是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平常要把心量拓開,大公無私,能夠捨己為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先不求人人為我,先只顧我為人人,你去修善積德。
佛在經典上講得很清楚,人在這個世間有共業、有別業。每個人不一樣,這別業。如果大災難,我們有共業,也會在大災難當中走了。走了是不是不幸?未必然。每個人的造作,就是去處不相同;造惡的人,災難當中走的,他到惡道去了,行善的人,他到善道去了,學佛的人,真正學佛,能放下萬緣,一心專念的人,他到極樂世界去了。修善積德,他對這個世緣有留戀,不想離開,他又生到人道來了,而來生會比今生更幸福、更美滿。所以學佛必定要知道人沒有生死,我們自己永遠沒有生死,這是真的,生死是這個肉軀,這個肉身有生死,肉身不是我,這個道理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不懂你這個佛是白學了。我是不生不滅、是永恆的。惠能大師明心見性,在報告裡頭說,「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不生不滅,這他見到的事實。肉體丟掉了,有一個靈性的身體,這個身體不是物質,這個身體好,我們肉體有束縛,不自由,靈性擺脫這個身體之後,得大自在。所以明白這個道理,好好的修我們的靈體,這身體不重要。可別讓我們的靈體跑到三惡道去了,那就錯了,那真的叫大錯了。一定要修善積德,幫助我們靈體不斷向上提升。
修淨土的人,佛在此地勸我們,端正身心,與善相應。這個目的何在?到西方極樂世界提升我們的品位,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這是應該要去做的。現在在這個世間受一點苦好,受一點委屈更好。為什麼?這個世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的心,我們離開容易。情執深的人很難離開。我們不肯放下,有人逼著我們放下,是好事情,不是壞事情。對於逼迫我們的人,我們要生感恩的心,他逼著我們放下,換句話說,他幫助我們超生。大乘佛法裡頭說仁者無敵,仁者是菩薩,菩薩永遠不跟人對立,這叫無敵。不但不跟人對立,跟一切萬物都沒有對立,知道虛空法界一切萬法跟自己是一體。只有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叫修菩薩道。所以我們六根絕不貪外面的境界,眼不貪色,耳不貪聲,鼻不貪香,舌不貪味,你的心就清淨了。只要有貪瞋痴慢,你的心就不清淨,就染污了。經題上教導我們的「清淨平等覺」,那就是修學的目標。我們能夠得清淨心,你就決定得生淨土。佛在經上常說「心淨則佛土淨」,極樂世界是淨土,是清淨心現的,阿彌陀佛的清淨心現的,也需要我們自己的清淨心,自己心不清淨,跟阿彌陀佛衝突,沒有感應。我們要清淨,別人要貪瞋痴慢,我們跟他們沒有衝突,我們不要貪瞋痴慢,他要貪瞋痴慢,給他;色聲香味觸法,我們不要,他要。所以菩薩跟一切眾生永遠不會有衝突,沒有利害關係。我們要的是清淨心,要的是平等心,要的是慈悲心,這就是智慧光明,朗照心源,這是真正的端正,真正的第一。
下面說『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亦同具上之淺深二義。淺言之即身心離垢無染」。我們初學,這非常管用。凡是有染污,我們遠離,不受染污。生活當中一定要平淡、要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很好,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這叫修行,隨緣妙用。「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這個很重要。我們心裡想的是什麼?現在跟初學不一樣。初學的時候心裡所想的是仁義道德、是五戒十善,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跟它相應,絕不能違背。最近這十幾年來我們特別重視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跟《沙彌律儀》。淨宗學會成立之先,這二十多年前,我們第一個淨宗學會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的,第二個是在加州,在舊金山,美國淨宗學會,這兩個會現在還都在。當時我們提出我們行門五個科目,行門是真幹。第一個科目就是淨業三福,那是修行的總的指導原則。世尊講得很清楚,這個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多重要。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菩薩修行成佛一定要遵守這三條,你不遵守這三條你不會成就。所以我們把它作為修行最高指導原則。
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怎麼做?落實在《弟子規》,你把《弟子規》真正做到,孝親尊師你就體會到;不是深層的體會,是開始有一點體會。如果這個東西沒有做到,孝親尊師你說說而已,你體會不到,體會一定要自己契入境界才知道。像吃東西一樣,吃到口裡才知道滋味,怎麼講都沒用處,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嘗到,你講出來才有味道。不是親身做到的不行,總是隔一層,說得再好,別人聽了怎麼樣?聽不出味道,不能感動人。親身體驗的,你向別人講解的時候,人家聽到受感動,會流眼淚。你做得愈多,你體會就愈深。這樁事情,胡小林的報告最清楚,特別是他最後他父親在病重的時候那四個月,他照顧他的父親,盡到孝道了,這是現在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他做到了,他在《弟子規》體會就深了。《感應篇》、《十善業》都是要去做的,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後頭一句「修十善業」,這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把這個學習的順序排出來了,從《弟子規》學起,再學《感應篇》,最後修十善業。前面兩個沒有,十善業道都是空的。
我們冷靜細心觀察,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學佛的,出家的、在家的,在家的,《十善業道》沒做到,出家的,《沙彌律儀》沒做到,不但《沙彌律儀》沒做到,《弟子規》也沒做到,佛教怎麼能不衰?不但衰,恐怕將來沒有了,會在中國消失掉。沒有人真正幹,佛教在中國就變質,變成什麼?充其量變成學術。像倫敦這幾所大學漢學系裡面所學習的,我們去看過,把佛的經典當作世間一門學術來研究,它變成世間法,它變成知識,而不是智慧,儒釋道全變成知識。在古時候中國不是的,儒釋道全是智慧。佛講求大徹大悟,道也講求開悟,儒也講求開悟,開悟才真正管用,不開悟的不管用。今天要開悟你就要走開悟的路,佛教給我們這條道路就是開悟的道路。你看先把規矩學好,這是第一條,淨業三福頭一條。
頭一條做好之後,才能升級學第二條,第二條是「受持三皈」。三皈是覺正淨,這是修行最高的理念。如何能達到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佛是覺的意思,見到佛像,聽到佛的名號,就要提起覺而不迷,聽到人讀經,看到經本,就要想到正而不邪,看見出家人,他就提醒我們淨而不染,他染不染我們不要管,他提醒我淨而不染。他這個形象教我,他自己染不染與我不相干,我看到這個形象的時候,我就想到淨而不染,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叫三皈,是皈依自性,皈依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現在受三皈依的人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三皈完了就完了,一切都完了。拿到皈依證,我是皈依三寶了,你看他,他還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還是搞的迷邪染,假的,不是真的。「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眾戒,在家的是五戒、十戒,就是八關齋戒,在家有菩薩戒,出家有沙彌戒,沙彌律儀,有比丘戒、有菩薩戒。五戒、十善、三皈都沒有,哪來的眾戒?古人早就憂慮了,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蕅益大師對這個事情就非常憂慮。明朝末年人,距離我們現在三百多年,差不多有四百年,明朝末年。四百年前的人為這個事情已經非常憂慮,怕佛法在這個世間失傳。雖然佛說了,他老人家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我們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釋迦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八年。一萬二千年已經過去三千年,後面這個九千年,我們是後面九千年的開始,才過三十八年,佛的法運還很長,不至於斷掉。
真正修行的人我們沒見到,肯定有。我曾經將這個問題向章嘉大師請教過,章嘉大師叫我放心,佛教不會滅,但是有興有衰,這是肯定的。現在是衰到谷底,要興不會突然興起來,最快恐怕得要一百年以後。兩百年以後肯定興旺起來,為什麼?對佛法認識的人逐漸會多了。這些是什麼人?科學家。近代科學研究的報告,很多跟佛經上所講的完全相同,讓這些科學家們非常驚訝,幾千年前佛經上所說的,現在被科學證明了,它當然會復興。將來出家學佛的可能都是在科學上有非常偉大的成就,他們回過頭來,那很快就成佛了。因為他們的研究已經達到開悟,就是大徹大悟的邊緣,只要他真正能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他就成佛。而且他放下比我們容易,因為他了解現象是假的,物質現象是假的,精神現象也是假的,自然現象也不是真的,他了解得非常透徹,所以放下很容易。這是我的一個看法,將來佛教,科學家、哲學家他們出家,他們來繼承,來繼承如來家業。佛法講得好,諸佛如來的弘傳,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喜歡宗教,他以宗教的身分出現,眾生喜歡科學,他用科學的身分來出現,喜歡哲學,他用哲學的身分來出現,佛法是圓融的,它沒有執著,它沒有分別。所以我的想法,很可能將來哲學跟科學繼承了佛法。這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我們學了六十年,接觸到最近的這些科學報告,看到這些科學家對佛法感到非常驚異而且驚喜,所以它也是科學的最高峰。
善的標準,世法、佛法,佛法的標準是五戒、十善;世法的標準,在中國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全都落實了,你表現在外面就是威儀有則。則是一個標準,你的行住坐臥,你的言談舉止,你的起心動念,是一切眾生,人天大眾的標準。這是最好的標準,是與自性性德相應的標準。這個人我們就曉得他將來是一代的大師,他繼承了如來家業。現在在世間不多,往後慢慢會多起來。這個人大公無私,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所以都是善。「深言之,始覺智妙契本覺理,才是與善相應」。這個境界就高了,這是證果的人,凡夫做不到。「但應諦知,此第一之善,究竟不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表現在外面,究竟佛果,妙覺如來,也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句是佛法講的第一善。你看第一善,從初發心到如來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說絕了!這三句話,淺言之,對凡夫說,深言之,是等覺菩薩、是妙覺如來。
下面我們看,「更就本宗」,講到我們淨土宗,「第一之善,實即大勢至法王子之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都攝六根,孟子說過,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跟都攝六根的意思非常接近,這是儒家。孟夫子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他所說的跟大勢至菩薩講的是一樣的。我們前面讀到的,菩薩不逐聞塵,不逐色塵,六根不逐六塵就是都攝六根。把眼耳鼻舌身意收回來,不要向外去攀緣,收回來,你的心就定了。我們的心為什麼定不了?六根心都在外面,意根在裡面,意根也緣前五識落下的印象。在哪裡?在意識的相分裡面。意識的相分,對外緣前五根落謝的印象,對內它緣阿賴耶、緣末那識,所以它的能緣境界非常廣大,你要不把它抓住,你心就定不下來。大勢至菩薩言語很簡單,對修學非常非常重要。都能收攝,淨念就現前;淨念相繼,說明你裡頭沒有雜念。這個淨念是什麼?就是一句佛號。
下面說,「一聲佛號,六根俱攝,即六根自端也」。靈峰蕅益大師,這兩句話是他說的,「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這是講到念佛法門,至少每天在修行定課用功的時候,我們六根決定不緣外頭六塵境界。你在念佛看到有人經過,還仔細看一下,你受他影響了,你心往外頭跑了。聽到外面有聲音,不管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你只要有反應,你的耳識跑到外面去了。怎樣才收攝六根?念佛的時候心裡只有佛,外面東西沒看見,外面音聲沒聽見。為什麼?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個心是什麼?就是心識,你眼識收起來了,視而不見,耳識收起來了,聽而不聞,你所聽到的、所聞到的就是那句佛號,這叫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什麼東西?念佛三昧現前了,這就是六根俱攝,六根自端。靈峰大師這兩句話講得好,我們的心本來是妄念很多的,一集中在佛號上,妄念就沒有了,妄念全變成阿彌陀佛了。心既是佛,六根自然統統都是佛。六根是佛,給諸位說,六根對象六塵也是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故云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自端者,一聲佛號,六根自然端正也,自然身心淨潔,與善相應」。這善是什麼?「是心是佛也」,這善,完全回歸到自性。你用功,這個功夫是「是心作佛」。作什麼佛?作「是心是佛」。大乘經上佛常說的,本來是佛。你本來是佛,你現在是心作佛就回歸本位。這是真善,絕對的善,這不是相對的。
「品末重複勸勉,應棄欲止惡,安和專誠」。這一品最後佛慈悲到極處,一而再、再而三的勸勉我們應該要把欲放下,要把惡放下。欲是欲望,欲望是惡之緣,貪瞋痴慢是惡的因,你只要還有欲望存在,你決定造惡業。所以欲望愈少愈好,少到沒有了,你就成佛,佛沒有欲望,萬緣放得下。欲,佛把它歸納為五大類,財色名食睡,叫五欲。凡夫還有這個身體在,這個五欲還離不開,要把它降到最低的界限。世尊當年在世,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給我們示現的,棄欲止惡,做榜樣給我們看,不是做一天、二天,做了一輩子。從十九歲離開家,到七十九歲圓寂,他能保持幾十年如一日,慈悲到極處,我們要明瞭,要能體會到這一種慈悲的大德。
在現前這個時代,美國布萊登先生說,我們如何應對明年這個災難,二0一二?我們現在看的許多徵兆,這個災難不是假的。他提出三句,第一句棄惡揚善,跟此地棄欲止惡一個意思。我們要把一些惡的念頭放下,惡的言語放下,惡的行為放下,才能夠平安度過這個劫難,不放下不行。要求我們在言行上,做到下面四個字「安和專誠」,身安,心誠,行要專,態度要和。這四個字表現在外面,不但自己能度過這個災難,也會感動別人。這個頭帶得好,因為這四個字災難當中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你能做到。為什麼?你把欲惡放下了,所以你才身安、態和(態度)、行專、心誠。
『嗜』,嗜欲的嗜,「愛好與貪求也」。這兩個我們把它放下了,沒有愛好、沒有貪求,一心只知道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要說我們的欲求,我們對這個世間沒有欲求,對娑婆世界沒有欲、沒有求,我們求生極樂世界,我們求親近阿彌陀佛。『欲』,《大乘義章七》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塵是什麼?「色聲香味觸」,這是五塵。「此五者能起人之貪欲,故又名五欲」。五塵就是五欲。《智度論》曰:「五欲又名五箭,破種種善事故。」是故世尊勸誡眾生,『勿隨嗜欲』。這個在生活當中一定要學,這就是修行,真修行。對於飲食起居隨緣,不要在這個裡面生起貪心,有,可以,沒有也可以,也不必故意,一切隨緣就好。佛常教我們,隨緣不攀緣。我們要想吃些什麼、穿些什麼,這就是攀緣。跟大眾在一起樣樣都好,這叫隨緣。隨緣,沒有煩惱,心是清淨的;攀緣,你有起心動念,你心不得清淨。所以不要隨嗜欲。
「且諸欲之中,婬欲之毒最深,故戒出家人首重斷婬也」。這個是五欲裡最深的,傷害最大的,會引導你墮地獄的,引導你做殺盜淫妄的,這就是淫欲。所以佛慈悲,對出家人頭一個是斷淫欲,對在家人的戒律頭一條是不殺生,這最重的,出家戒律頭一條是不淫欲。因為在家人他還沒有發心出離六道生死,所以欲沒有斷。出家你都是為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這個障礙,淫欲第一,最嚴重,所以先要把它斷掉。若能離欲,則可『不犯諸惡』。這個欲是五欲,五種欲,財色名食睡,統統要把它放下,你自然不會作惡。「是乃深勸諸惡莫作」,這把諸惡莫作講清楚、講明白了。
下面說,『言色當和』,言語,色是容顏,我們講面色,現在講表情,你的言語、表情要祥和,《還源觀》上講的柔和,要避免粗暴。說話聲音不能太大,舉止一定要端詳,不能過於急躁,這些現在人不講究了。我們看兩百年前曾國藩在世,曾國藩對他子弟的要求,對他晚輩的要求非常嚴格,你看他的家書、家訓,你就知道。那些要求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現在人不懂。我覺得我們將來如果辦佛學院,曾國藩的家訓可以開一門課,必修課。裡面全講的是做人的道理,你不學,人都做不好,怎麼能作佛?經典戒律威儀裡面講得很多,也講得很詳細。怎麼落實?曾國藩家訓裡頭就有落實,子弟在日常生活當中有過失,他全把它說出來了。現在人沒有了,你有過失人家不敢講你。那怎麼辦?最好看曾國藩對他晚輩的教訓,我們在這裡頭吸取教訓,認真修學,這才有好處。對於不犯諸惡,是乃深勸諸惡莫作。這個裡頭有《弟子規》、有《感應篇》、有《十善業道》。中國古人家家都有家訓,像《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都在這一句經文範圍之內,不學怎麼會知道?
「言和」,就是四攝裡的愛語。四攝法是世尊教給我們與大眾相處的四條戒。人不能夠脫離人群,跟大眾在一起我們要怎麼做?這就是四攝法。我們當年,一九九九、二000年我們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做得很成功。當時新加坡有一位部長,曾士生先生,他問我:你用什麼方法能把這些不同宗教團結起來?我說這是佛教給我的。他很驚訝,佛教的,佛怎麼教的?四攝法。他對這個很重視。四攝法裡頭第一個是「布施」,這個布施,我們用現代人的解釋,送禮。人跟人往來的時候頭一個就是要送禮,禮多人不怪,你要懂得。我應邀到新加坡講經,法緣非常殊勝,演培法師有一天請我吃飯,在靈芝素食餐廳,就我們兩個人,沒請別人。他也問我一個問題,他說你的法緣為什麼那麼好?我就告訴他,行四攝法,頭一個布施。人家邀我來講經,我還沒有來,先把這些經論善書結緣的東西統統都寄過來,聽眾每個人都拿到,歡歡喜喜。吉隆坡第一次去講演,我們的活動只有兩天,我們沒到吉隆坡之前,運的結緣的東西卡車已經裝了兩個卡車運過去,差不多有七、八噸,禮物先運過去了。我到日本去訪問,送給日本淨土宗每個道場一部《大藏經》,送了三十部。這是四攝法裡的布施,人皆歡喜。
第二個「愛語」,愛語是對他真正的關心,這叫愛語,不是說好聽的話,要為他著想,他有哪些困難,幫助他解決,真誠的愛護他、關懷他、照顧他,後面就是互助合作,這做朋友。第三個是「利行」,我們所作所為對他有好處,沒有壞處,人家歡喜!宗教與宗教之間最怕的是拉信徒,這個一定要知道。宗教與宗教之間最怕的還有一樁事情,自讚毀他,我這個教好,你不如我,這個話不可以說。要平等,要學謙虛,要學讚歎別人,人家才樂意跟你往來。你要自己讚歎自己,要毀謗別人,錯了,別人就跟你畫界限,永遠防範你,你不就錯了嗎?至於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教?眾生根性不相同,文化背景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在過去人與人之間沒有像現在這麼方便的交通,沒有資訊,真的老死不相往來。我小時候住在農村,確實有老人一生沒有進過城,連城市都沒去過,城市不遠,不過那時候要走路,都沒有去過城市,最近的就是自己居住地區的小鎮。所以形成許多不同的宗教,都是神聖在教化一方所設施的。我們這種觀念他能接受,他歡喜。所以對一切宗教都尊重,決定沒有批評,普遍讚歎。四攝最後一個是「同事」,同事很難做,我們只能夠做狹義的同事,不能廣義。狹義說什麼?我們要團結,我們要互相學習,不但學習我自己的宗教經典,別人的宗教經典我統統學,我非常認真努力在學習,狹義的。廣義的同事,那要證果的人才能做到,不證果不容易做到。所以言和,這是四攝的愛語。『色和』,慈光照人。柔和質直,心地真誠,言色柔和,大家喜歡接近你。
『身行』,自身之所行。『專』是專一、專誠、專精。「身行當專」,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教之道、貴以專。學多了,學雜了,你就不專。不專,你的心力分散,你的時間也分散,你所得的東西有限,多半都得一些皮毛知識,你得不到三昧,更得不到智慧。你要想得三昧,三昧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智慧是從定中發生的,所以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智慧。沒有智慧,你所學的是常識,我們用現代人的話說,是知識,你的知識很豐富,你沒有智慧。知識解決問題有局限,而且往往有後遺症,智慧沒有,智慧解決問題是圓融的。所以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我們在經教裡頭要求智慧,求知識就錯了。
所以,專精行道,「若就本經,則勸一向專念」,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動作」是行動,「瞻視」是看,「徐」是緩,故『動作瞻視,安定徐為』。這是必須要學的,學什麼?學穩重、學安詳、學鎮定,要把現在的那種心浮氣躁要把它洗乾淨。人要表現的是心浮氣躁,你就知道,他再勤奮、再精進、再努力,他所學到的東西都是皮毛常識,真正的內容他得不到。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那個利益是真的。世出世間聖學都要用真誠心去學習,我們學其他宗教經典也是一個道理。我跟許多人談到學習的問題,我跟馬哈迪長老說我讀《古蘭經》。他問我,你是不是讀中文的翻譯本?我說是的,我有好多版本,我讀《古蘭經》,我說我是最虔誠的穆斯林。他看著我。我要不是最虔誠的穆斯林,我體會不到經裡面的奧義。他點頭。我們讀《古蘭經》要是把它看做那是回教的,這裡頭有個界限,你所讀到的是皮毛常識,你怎麼能了解它?我說我讀《新舊約》,我是最虔誠的基督徒。印祖說的,一分誠敬你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得十分利益,你有百分誠敬你就得百分利益。所以我們讀的,我也曾經講過,我講過《古蘭經》,他們聽了很歡喜,覺得我講的不比阿訇差。我講的《玫瑰經》在天主教已經流傳開,光碟已經到處都有了。你不是真正虔誠,你怎麼能知道它的意思?
我們帶頭來學習,我們學習他們的經典,他們也會學佛的經典。但是他們學佛的經典,可能也學一點皮毛常識。什麼原因?誠敬心做主的,他有真正的誠敬心。我們翻開《聖經》,用對阿彌陀佛的真誠、對釋迦牟尼佛的真誠來對耶穌,來看耶穌、來看摩西,我們能看經典裡頭有真東西。我們翻開《古蘭》,就是對諸佛菩薩那種誠敬來對穆罕默德。世出世間一切法離不開一個誠,人要能把這個東西掌握住,你決定有成就。真誠的人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浮躁的人沒有真誠,離經叛道的人沒有真誠,自以為是的人沒有真誠。真誠的代表,孔子算是不錯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把真誠表露出來了。述而不作是謙虛恭敬,謙德。《了凡四訓》裡講謙德講得非常之多,「滿招損,謙受益」,《尚書》說的。自以為是,這是滿招損,人家看到你的態度,對你敬而遠之。
你謙虛恭敬真得到利益,為什麼?別人真教你,真勸導你。自己許多過失自己不知道,誰肯跟你講?沒有人。在古時候真正說你過失的只有三個人,你的父親、母親,你的老師,這三個人。朋友不敢說,說什麼你不接受,這交情就斷絕了。朋友之間相處要知道察言觀色,口裡說,很謙虛恭敬,請你指教,你要馬上去批評他的時候,你看他顏色就變了,臉就紅了,就不能再說了,話題馬上要轉開,否則的話,再見面就難為情了。現在麻煩大了,父母不說你了,老師也不說你了,你如何能改過自新?那怎麼辦?現在只有找古人。《了凡四訓》好,像《感應篇》,都是古人作品,《弟子規》,全是古人作品,找這個。要想真成就,把聖賢的條件具足,基礎打好,這些東西不痛下功夫做不到。把它看淺了,那問題就嚴重,像蓋大樓,你永遠沒有地基,你怎麼可能成就?中國現在這些典籍還有,家規,我記得好像有家訓、家規,有人把它專門收集起來印成一套書,是從別人家譜裡頭蒐集的,這個很好。曾國藩的家訓、曾國藩的家書都可以讀,都是很大很大的幫助,特別對於現代的社會,這真是自求多福。現在找一個好人來勸導我們,找不到了,人家不敢。安定徐為,就是一舉一動都安詳鎮定,從容不迫。
『倉卒』,匆促,慌忙。倉卒就是現在所說的心浮氣躁。『諦』,審慎。「作事慌忙,必將失敗與後悔」。可是現在的社會要求的是快,動作要快,講求效率。我們細心去觀察,稻盛和夫他違背了今天社會上一般的要求的原則,他違背了,他走中國古老的路子。五十多年的經營,沒有失敗,營業從來沒有虧欠。看看別人的公司,在金融風暴泡沬經濟的時候都有受傷害,他如如不動,這些地方能看出。別人看起來心浮氣躁,他老人家安詳鎮定,從容不迫,所以對他不產生影響。不該做的決定不幹,所以不義之財,他沒有貪心,不勞而獲這個事情他不幹。商場上投機的生意人家勸他做,他不做,他說這個是不勞而獲,投資房地產。他要做的,自己一定是真正辛辛苦苦去耕耘收穫的,他說這是他應該得的,投機取巧這是萬萬不能做,所以一生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而且營利,他不把自己看成第一,他把員工看成第一。營利利益歸誰?第一個歸員工,員工他們的辛勞,不忘記他們,第二個顧客,為顧客服務,第三個,還有利益,是公司的。所以他的員工把公司看成自己的家,他真幹!實際上他就是把中國古代家庭家道、家規、家學、家業他繼承了,他用企業做成功了,這些以前我們不知道。我教胡小林的就是這樣一個想法、看法。胡小林做到了,規模沒有他大,做得很穩當。稻盛先生這兩個企業值得去參觀、去學習,企業家應該去好好的考察。稻盛先生身體還不錯,有機會可以請他來講學,特別是企業界。他的經驗很豐富,他的學問全部都是得自於中國傳統二、三千年前老祖宗的教誨。
所行不慎,則『亡其功夫』,「亡」是喪失,「功夫」是修持的功力,你就喪失了,經營事業那你就失敗了。中國的事業真的它是講求千年萬世的,祖宗立下這些規矩,世世代代的子孫如果能夠繼承,他可以立於不敗。所謂是百年老店,他們的人非常本分,非常忠厚,他們的東西沒有人不相信,貨真價實,規規矩矩的做,所以它永遠不敗。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